雙離合器變速箱的工作原理_第1頁
雙離合器變速箱的工作原理_第2頁
雙離合器變速箱的工作原理_第3頁
雙離合器變速箱的工作原理_第4頁
雙離合器變速箱的工作原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雙離合器變速箱的工作原理?雙離合自動變速器(簡稱DCT)基于手動變速箱基礎之上。而與手動變速箱所不同的是,DCT中的兩幅離合器與二根輸入軸相連,換擋和離合操作都是通過一集成電子和液壓元件的機械電子模塊來實現。而不再通過離合器踏板操作。就像tiptronic液力自動變速器一樣,駕駛員可以手動換擋或將變速桿處于全自動D擋(舒適型,在發動機低速運行時換擋)或S擋(任務型,在發動機高速運行時換擋)模式。此種模式下的換擋通常由擋位和離合執行器實現。兩幅離合器各自與不同的輸入軸相連。如果離合器1通過實心軸與擋位1、3、5相連,那么離合器2則通過空心軸與擋位2、4、6和倒擋相連。發動機的輸入軸通過緩沖器與兩

2、幅離合器外片相連。發動機啟動后自動掛1擋。由于離合器1處于打開狀態,因而沒有扭矩傳到驅動輪。當離合器1關閉時,離合器1的外片逐漸貼合內片并開始通過第一擋的實心軸、齒輪組和同步器傳動發動機扭矩至差速器,最終至驅動輪。同時,由于離合器2此時并不傳遞扭矩,因此第二擋已被預先選定。從第一擋換到第二擋時,由于第一擋的解除和第二擋的掛擋在同一速度,車輛有足夠的前沖力。當第離合器2完全接合后,第三擋已被預先選定,因為此時離合器1沒有接合,不傳導扭矩,掛擋原理依次類推。此時駕駛員僅感覺到離合器轉換。對快速換擋操作來說,換下一擋即意味著與之相連的離合器開放,但此擋位預先選定。通過變速箱控制軟件的復雜算法,根據駕

3、駛員各自的需要調整換擋類型和換擋速度確保了選定正確擋位。通過設計,雙離合變速器中的最大差速小于傳統的液力自動離合器,該類離合器操作起來簡便快速,與傳統的液力自動離合器相比,其舒適感也更高,或不低于液力自動變速器。通過簡單的控制軟件即可實現從運動型到高舒適型駕乘體驗的改變,因此可有效的控制成本以滿足不同層次市場、客戶的需求。雙離合變速箱原理雙離合自動變速箱產品背景及發展歷程汽車變速箱發展經歷了100多年,從最初采用側鏈傳動到手動變速箱,及至液力自動變速箱和電控機械式自動變速箱,再到現在無級自動變速箱的普及,在汽車工業技術不斷前進的同時,變速箱也向著更平順、更省油、更富駕駛樂趣的方向不斷發展。直至

4、雙離合自動變速箱的出現,變速箱技術又伴隨著速度和夢想,邁向了一個全新的高度。開發雙離合自動變速箱技術的核心在于雙離合器模塊、扭振減震器模塊和控制模塊的技術。這些模塊是雙離合器自動變速箱中的關鍵零部件,是這種先進的自動變速箱的心臟和大腦。一汽-大眾全新邁騰所采用的雙離合自動變速箱,即是大眾集團與掌握雙離合變速器核心技術的美國博格華納(BorgWarner)和德國舍弗勒( Schaeffler )集團共同合作開發的產物,因為其產品標有注冊商標,所以,只有大眾品牌的雙離合變速箱產品可以使用DSG這一稱謂,而其他品牌的雙離合器產品多使用“DCT”,或其他稱謂。基于DCT技術的各公司不同的雙離合變速箱大

5、眾DSG (Direct Shift Gearbox)提到雙離合變速箱,大多數車友首先想到的是大眾的DSG雙離合變速器技術。確實,大眾汽車的DSG是當今車壇使用最為普遍也是最先適用于量產的雙離合變速器技術,它采用了6個或者7個前進檔的傳統齒輪變速箱作為動力的傳送部件,主要與具有高扭矩平臺的發動機配合使用。大眾汽車在2002年于德國沃爾夫斯堡首次向世界展示了這一技術創新的代表作品高爾夫GTI。它的DSG傳動軸被分為兩條,一條是放于內里實心的傳動軸,而另一條則是外面空心的傳動軸;內里實心的傳動軸連接了1、3、5 及后檔,而外面空心的傳動軸則連接2、4及6檔,兩具離合器各自負責一條傳動軸的齒合動作,

6、引擎動力便會由其中一條傳動軸作出無間斷的傳送。從布局上看,這套變速箱長度很短(相當于傳統6速變速箱的一半長度),所以可以用于前置前驅的車型上。配備了DSG變速箱的發動機由于快速的齒輪轉換能夠馬上產生牽引力和更大的靈活性,加速時間比手動變速箱更加迅捷。以Golf GTI為例,帶有DSG的車型0到100公里加速只需6.9秒,這個成績比手動檔的車型更快,達到最高時速235公里的同時也在同一水平;搭載DSG變速箱的全新邁騰瞬間加速也有了明顯提升,0100公里加速時間由9.3秒提升至8.3秒,足足縮短了1秒,最高時速可達230公里/時。更加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在性能提高的同時,配備DSG®的車型

7、百公里油耗與手動檔車型相當,全新邁騰2.0TSI車型相比原來的2.0TSI,百公里綜合油耗可降低0.3L以上。要操控DSG變速箱,駕駛者可以利用排檔桿或駕駛盤上的換檔片進行序列式的手動換檔,換檔過程離合器的操作完全交由DSG電腦控制。不論在行駛中使用手動模式,還是D或S的自動換檔模式,只要輕拍駕駛盤上的換檔片,DSG立即切換至手動模式及進行換檔程序,沒有傳統自動變速箱急加速時的滯后感。奧迪 S TronicS-Tronic技術被稱為直接換檔變速箱,S-Tronic采用兩套離合器串聯工作。這種變速箱換檔速度極快與普通變速箱相比,搭載這種變速箱的汽車加速性和節油性大大提高。目前只有奧迪TT和奧迪A

8、3配備了這項技術,可以使得它們在0.2秒內完成六個檔位之間的任意切換,且不會切斷動力輸出。S-Tronic直接換檔變器讓你享受到不間斷的動力傳輸以及眾多的駕駛樂趣。這種創新性變速箱融合了手動變速箱的運動性以及自動變速箱的優勢。因此,駕駛者可以自由體驗非凡的運動性、經濟性或者融合運動性和經濟性的個性化組合。保時捷 PDK (Porsche Doppelkupplungsgetribe) 保時捷推出的雙離合變速箱產品叫做PDK,保時捷雙離合(Prosche Doppel Kupplungen)。事實上,保時捷在1983年便已經將PDK雙離合器變速箱用于956賽車上,并在1984年與1985年以96

9、2賽車在賽道上獲得了極大的成功。保時捷重新推出2009款保時捷911 卡雷拉這款產品。經過了技術更新,現款PDK產品有了根本性的區別,但其工作原理仍與DSG®基本一樣。寶馬M DKG寶馬M DKG七速自動變速箱和大眾最新的七速自動變速箱最大的區別就是:寶馬M DKG七速自動變速箱采用濕式變速箱,而大眾的七速自動變速箱采用干式變速箱,兩者可以說是各有所長。各大廠商的DCT配備DKG變速箱的寶馬M3 Coupe其從靜止加速到100 km/h縮短到了4.6秒,相比手動變速箱快了0.2秒,百公里油耗減少到11.9L。寶馬M3 Coupe的DKG變速箱擁有多達11種不同的控制模式,其中全自動模

10、式有五種,手動換檔模式有六種,新款寶馬M3 Coupe的420馬力4.0L V8發動機輸出的動力將得到更充分更及時的調配。福特、沃爾沃 PowershiftPowershift變速箱具備兩片獨立的濕式離合器,并以類似兩組手動變速箱的方式平行運作。一組離合器負責控制奇數檔位 (1、3、5和倒檔) ,另一組則負責控制偶數檔位 (2、4、6檔) 。受益于兩組濕式離合器的設計,Powershift變速箱可承受最高達450牛米的扭力輸出,同時理論上也不存在檔位齒比的限制;因此Powershift變速箱被原廠視為柴油引擎的最佳搭配選擇。三菱SST(Sport Shift Transmission)三菱的跑

11、車的運動性向來比較激烈。對于雙離合變速箱這種高性能的設備,日本人自然不會輕易放過。2007年7月,三菱在東京也發布了自己研發的雙離合變速箱SST(Sport Shift Transmission)。2008年6月,搭載這一變速箱的第十代EVO已經引入中國,售價高達48.8萬元。SST給駕駛者提供了三種模式分別為正常、運動及超級運動,以滿足各種路面的需求。雙離合變速箱在滿足消費者對駕駛運動感和車輛節油的雙重要求,為那些酷愛手動變速箱的駕駛者們提供了最佳選擇,讓更多車主的駕駛激情從此不再間斷。附:雙離合變速箱的誕生及重大歷史事件1940年,Darmstadt大學教授Rudolph Franke第一

12、個申請了雙離合器變速箱專利,該變速箱曾經在卡車上試驗過,但是沒有投入批量生產。隨后保時捷也發明了專用于賽車的雙離合變速箱(PDK Porsche Doppel Kupplungen)。然而,在那個時代,未能成功將DCT/PDK技術投入批量生產。1985年,奧迪將雙離合器技術應用于賽車場上,當時被命名為“Audi Sport quattro S1賽車配合雙離合器技術”。雙離合器技術使奧迪賽車馳騁于當時的各大越野賽場,獲得多項賽事的勝利。到了20世紀90年代末期,大眾公司和博格華納攜手合作生產第一個適用于大批量生產和應用于主流車型的DualTronic(R) 技術雙離合變速箱,稱之為DSG

13、4;。博格華納公司通過使用新的電子液壓元件使DCT變成了實用性很強的變速箱。2002年,DSG®應用在德國大眾高爾夫R32和奧迪TT V6上。2003年,其相繼推廣到高爾夫等其他車型上。2004年,DSG雙離合自動變速箱在德國大眾途安(Touran)車型上首次與TDI柴油發動機匹配。2009年3月1日,搭載DSG®雙離合自動變速箱的一汽-大眾大眾品牌首款B級轎車全新邁騰正式推出。附:變速箱百年發展歷程1894年,一個法國工程師給一輛汽車裝上世界上第一個變速箱至今,汽車變速箱已經經過了一百多年的發展。變速箱,英文Transmission,作為汽車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承擔放大發動

14、機扭矩,配合引擎功扭特性,實現理想動力傳遞,從而適應各種路況實現汽車行駛的主要裝置。人們所熟知的變速箱一般有手動變速箱和自動變速箱。傳統的變速箱利用不同的齒輪搭配實現了上述目的,而齒輪搭配的變換就只有靠腳踩離合手拉擋桿來實現,這就是所謂的手動變速箱。為實現輕松換擋,取消離合腳踏和手動掛擋的AT(Automatic Transmission)變速箱出現了,它主要利用液力變扭器配合傳統機械齒輪箱實現換擋功能。人們通常所說的自動變速汽車就是使用了這種AT。因為AT使用得較早,所以英文定名就叫“自動變速箱”。1908年,福特T型車最早采用一種兩個速比的自動變速箱。從那以后,自動變速箱的構造原理并無大的

15、改變,但材料技術的進步與潤滑油性能的提高,使這種變速箱的速比更為豐富。然而,AT并不等同于自動變速箱。只要能實現自動換擋變速的便可叫自動變速箱,要達到此目的其實途徑很多:除AT外,還包括了無級變速箱等其它形式。無級變速箱即CVT(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是指:在變速系統中不使用齒輪,提供平穩和“無級的”速比轉換的變速系統,同時具有重量輕、體積小、零件少的特點,是公認的理想的汽車傳動裝置。相比較AT,CVT無極變速箱主要是在傳動方式上有所不同。后者是采用傳動鋼帶和工作直徑可變的主、從動輪相配合來傳遞動力,從而實現傳動比的連續改變。隨著市場對于車輛平

16、順舒適、高效節能的要求不斷升級,大眾公司和博格華納攜手突破技術界限,打造出了一款換檔平順動感,大幅度減少能耗,且能夠配合于大扭矩,大排量發動機的變速箱DSG雙離合自動變速箱。產品背景要知道什么是雙離合變速器,首先我們先要了解一下它的背景:汽車自動變速器有多種不同的技術,其中最新的同時也是發展最快的是雙離合器自動變速器。開發雙離合器自動變速器技術的核心就在于雙離合器模塊、扭振減震器模塊和控制模塊的技術。這些模塊是雙離合器自動變速器中的關鍵零部件,是這種先進的自動變速器的心臟和大腦。2003年世界首款雙離合器自動變速器投放市場,使用的就是博格華納公司生產的模塊。雙離合器自動變速器具有卓越的效率和舒適性,自從問世以來,已經取得了巨大的市場成功。目前雙離合變速器的核心技術僅掌握在美國博格華納(BorgWarner)和德國舍弗勒(Schaeffler)集團手中。雙離合變速器的優勢1.傳動過程中的能耗損失非常有限,大大提高了車輛的燃油經濟性。2.反應非常靈敏,具有很好的駕駛樂趣。3.車輛在加速過程中不會有動力中斷的感覺,使車輛的加速更加強勁、圓滑。百公里加速時間比傳統手動變速器還短。雙離合變速器的劣勢1.成本問題。雙離合變速器的結構復雜,制造工藝要求也比較高,所以成本也是比較高的。因而目前我們看到配備雙離合變速器的基本都是一些中高檔車型。2.扭矩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