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日藏古本的文獻學價值_第1頁
《詩經》日藏古本的文獻學價值_第2頁
《詩經》日藏古本的文獻學價值_第3頁
《詩經》日藏古本的文獻學價值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詩經日藏古本的文獻學價值 【內容提要】日本所藏詩經唐抄本和日人所書寫之詩經古抄本,日本藏毛詩正義單疏本、南宋十行本,及其江戶時代和刻活字本等,多存詩經古本風貌。其對于詩經文獻學研究的價值,可從考經文、考傳、箋、疏佚文、考各本虛字之增刪、知定本前后俗本之舊貌、考毛詩及三家詩散佚著述佚文、考六朝初唐俗文異文、明辨體式七方面予以說明。 【關鍵詞】 詩經/日藏古寫本/印本/文獻學 詩經今存寫本,以敦煌石窟所見卷子為最古,皆唐以前人手寫,大有裨于詩經研究。除此之外,還有古代流傳于日本之唐抄本和日人所書寫之抄本數通。唐人抄寫而自唐傳入日本的抄本,學界稱為唐抄本。同時,還有日人抄寫而與唐抄本密切相關的抄本。

2、1其中靜嘉堂藏毛詩鄭箋20卷、龍谷本和清原宣賢手抄毛詩等皆很完整。2詩經之古印本,即最古之宋本,國內當數國圖書館保存之兩種,余則不存;而日本今尚存宋紹興九年所刊毛詩正義單疏本3和南宋十行本,即附釋音毛詩注疏4,前書列入日本“國寶”,后書亦列入日本“重文化財”。日本江戶時代活字本中的毛詩白文與毛詩鄭箋,多以保存舊貌為己任,亦有理應珍視者。 清人嚴可均于鐵橋漫稿卷八言:“書貴宋、元本者,非但古色古香,閱之爽心豁目也;即使爛壞不全,魯魚彌望,亦仍有絕佳處,略讀始能知之。”5(書宋本后周書后)詩經之古寫本印本,唐抄宋槧,珍如珙璧,一旦散佚失墜,無以挽回,訪書藏典之事,可謂大矣!其真價,固不當以藏于海內

3、海外相議,而海外傳者,得之不易,亦常令學子“望洋興嘆”矣! 筆者執教鞭于東瀛,欲聚古文舊書,幽搜討尋,不遺余力,而猶致力于詩經古本之集攬。每得一通,或傾囊相購,或遠借攝影,或托友人復印,或翻為楷書,歷數年,所知古寫本、印本,大體到手。 以上詩經日藏資料,既為研究日本詩經學之基礎材料,如與國內研究相輔相成,又于拓展中國古典文獻學、中日文化交流史研究和比文學研究,有所啟發。筆者陸續發表各本研論文,又撰此短文,論其文獻學研究之前景,以明飄零它山之故葉歸根之意也。各種寫本、印本,價值自然不盡相同,此不詳論,僅言其大要而已。 一、考經文 墓門二章“歌以訊之,訊予不顧”,戴震毛鄭詩考證謂“訊”乃“誶”字轉

4、寫之訛。安徽阜陽漢墓出土詩經竹簡正作“歌以誶”。靜嘉堂本毛詩鄭箋、足利乙本等抄本“訊”皆寫作“”,即“誶”之俗字。蓋“”與“訊”字形相近,遂被誤認作“訊”。 碩鼠:“逝將去汝,適彼樂土。樂土樂土,爰得我所。”韓詩外篇兩引此文,并作“逝將去汝,適彼樂土。逝彼樂土,爰得我所”。又引次章亦云:“逝將去汝,適彼樂國。適彼樂國,爰得我直。”誠如島田翰所言,此乃因為疊句,從省不書,止于“逝彼樂土”各字下,各加重文號,展轉傳寫,遇脫“適彼”二字下重文號,于是淺人又妄加“樂土”二字,改作“樂土樂土”也。6(P123) 島田翰又引原出于高山寺之新井政毅藏書卷子本毛詩(狩谷掖齋所舊收),此處旁記“古本作逝彼樂土、

5、適彼樂國者”云云,與韓詩外傳所引同。而顧野王真本玉篇引首章,亦作“逝彼樂土”。島田翰并引中谷有蓷篇疊“慨其嘆矣”兩句,丘中有麻篇疊“彼留子嗟”兩句句例相同者以為旁證,遂得出結論,謂不獨韓嬰所傳,乃雖毛詩固如此。考日本現存毛詩抄本,此類例證并不罕見。 小雅車攻:“建旐設旄,薄獸于敖。”唐石經、宋小字本、相臺岳氏本都相同。薄為語詞,敖為山名,據文意,獸當為動詞。而鄭箋云:“獸,田獵搏獸也。”惠棟九經古義:“上獸字亦當為狩。考文古本作狩。”惠棟以日本山井鼎所撰七經孟子考文之說為證據,說明“獸”當為“狩”,意正順。而阮元校勘記又吸取了惠棟的看法,曰:“九經古義云,水經注引云:薄狩于敖,東京賦同。”段玉

6、裁贊同惠棟云:“薄狩,后漢書安帝紀注及初學記所引皆可證。”這是利用日本古寫本校勘的一個好例子,因為這里提到的“考文古本”正是指足利學校所藏古寫本。 近讀阮元評傳,見提到此例,作者評論說:“鄭玄沒有查考考文古本,而望文生義,顯然是錯誤的。”7(P340)作者意在指出鄭說不當,而又怪罪鄭玄未能查考考文古本,看來作者似不知考文古本在何處,才誤以為是鄭玄可查考之書。作者非專治詩經之學者,固然不必深責,而當今治詩經者,亦多不知考文古本為何指,豈不辜負山井鼎利用足利學校所藏古本校訂經籍而寫出七經孟子考文的一番苦心?這里所言“古本”,具體而言,當為毛詩足利甲本。此本經仍作“搏獸于敖”,而箋云:“狩,田獵搏獸

7、也。”毛詩足利乙本則同今本,經文作“搏獸于敖”。8足利本當據宋本所抄或據其改訂,故字有同與不同。蓋經本作“狩”,鄭玄亦據此釋詞,誤不在鄭玄,誤在后人抄寫或刻印焉。靜嘉堂本經作“搏獸于敖”,而“搏”字左旁注“薄,本乍”,是古本有作“薄”者無疑也。誠如黃丕烈所言,“抄本書必得彼此參考,方為美善也”9(P364),參閱多種抄本,實有益于釋疑也。 二、考傳、箋、疏佚文 毛傳、鄭箋、孔疏在長期流傳過程中,脫誤頗多。日藏寫本常依照古本校勘宋本文字。古抄本神樂歌一卷,原為樂人安倍氏所藏,其紙背書小雅韓奕末二章、江漢完篇。疏中“民”字悉作“人”字,乃避唐太宗諱,可定為平安時代抄本。以校閩本、毛本,疏文闕略,訛

8、奪頗多,但韓奕第五章孔疏“蹶父”至“燕譽”下,有“此言韓侯”云云198字,乃為佚文。長澤規矩也曾以校十行本、嘉業堂單疏本,益信其為佚文,因嘆曰:“予數觀古抄本,而其佚文多若是者,未曾見也。”遂以“藝林鴻寶”稱之。 10(P401)今考恭仁山莊藏宋紹興九年單疏本,亦無此99字,則其為佚文,可信矣。此乃孔疏中最長之佚文,而毛傳、鄭箋中之脫誤,字句雖短,卻于理解其文意多不可或缺。 古書遇重文,多省不書,但于下畫重文號以識之。后人抄寫,時有漏看此重文號而脫重文字句的情況。靜嘉堂本毛詩鄭箋,經、傳、箋齊備,堪稱完璧,雖多依宋本,然字左右多有據日本傳古本校勘之注記,脫誤之跡,明白可辨。如通行本關雎“關關雎

9、鳩,在河之洲”傳文中的一段話: 后妃說樂君子之德,無不和諧,又不淫其色,慎固幽深,若關雎之有別焉。然后可以風化天下。夫婦有別則父子親,父子親則君臣敬,君臣敬則朝廷正,朝廷正則王化成。 靜嘉堂本毛詩鄭箋于“夫婦有別”后右旁注“夫婦有別,四字本無”,意為日本所傳,有兩種情況,即一本于上一“夫婦有別”后還有一“夫婦有別”,另一本則無此四字。前一本后半當斷句為: 然后可以風化天下,夫婦有別。夫婦有別則父子親,父子親則君臣敬,君臣敬則朝廷正,朝廷正則王化成。 各句正構成頂真結構,文意亦順。據此推斷,原文“夫婦有別”四字各字下有重文號,后書寫者漏寫,只留下一“夫婦有別”,文意大體可通,遂斷句時將其后屬,后

10、句與前句的關系遂不甚明了,不如有此四字將喻體與喻意勾連明晰。 三、考各本虛字之增刪 日本藏各種毛詩寫本,“之也”、“矣也”、“也矣”之類極多,此亦與敦煌詩經卷子同。京都大學藏毛詩唐風殘卷蟋蟀:“蟋蟀在堂,歲聿其莫,日月其除。”傳: 蟋蟀,蜝也,九月在堂。聿,遂也。除,去也。11(P2) 以上每釋一詞,均有一“也”字,將各詞關系表示得清清楚楚。而今本則作: 蟋蟀,蜝也,九月在堂。聿,遂。除,去也。 陳奐詩毛氏傳疏:“聿者,遂之詞,為全詩聿字通訓也,聿與曰通,其意皆可訓遂。遂,亦詞也。”12(P535)具體說明“聿”訓為“遂”之理由。今人有標點斷為“聿遂除去也”者,固由不明句意之故,而通行本脫一“

11、也”字,至少也讓人多費一層思索,減緩閱讀速度。后世刻書者為成本計而多刪語詞,給今人造成不便良多矣。陳澧東塾集卷一云:“毛傳連以一字訓一字者,惟于最后一訓用也字,其上雖壘至數十字,皆不用也字,此傳例也。”13(校毛傳“也”字說)敦煌毛詩卷子傳文以一字訓一字者,多施“也”字,已將陳澧之說打破,而日本藏幾種詩經抄本更進一步驗證陳澧所說不確。 楊守敬日本訪書志緣起已經注意到日本古抄本經注多有虛字。通觀其抄本,知實沿于隋唐之遺。即其原于北宋者,尚未盡刪削。他還特別提到尚書、毛詩經注抄本猶多虛字。今合校數本,其漸次鏟除之跡可尋。14(P3)日本古代詩經研究者,往往利用日本古寫本來對傳、箋文字進行校勘,繼山

12、井鼎之后,江戶時代末期龜井昭陽著毛詩考也屢引足利本。如卷四?風柏舟:“柏舟,共姜自誓也。衛世子共伯蚤死,其妻守義,父母欲奪而嫁之,誓而弗許,故作是詩以絕之也。”15(P1)今本最后一句作“故作是詩以絕之”,而毛詩考末尾增一“也”字,且說明道:“也字,今本闕,據足利古本補。”15(P53)宋本已闕此“也”字。較之古寫本,今本刪去的語辭甚多。 阮元校勘記對此類情況,亦未一一注明,原因是他所見經注本,大抵皆出于南宋,因而不相信日本抄本為唐本,懷疑那些虛字是日本人所妄增。而龜井昭陽毛詩考則較為注意日本抄本,多依據七經孟子考文所反映的古本句末多用助字的情況,推斷今本已被刪去“也”、“矣”、“焉”之類,而認為理當補足為是。有女同車傳:“刺忽也。鄭人刺忽之不昏于齊,太子忽嘗有功于齊,齊侯請妻之,齊女賢而不取,卒以無大國之助,至于見逐,故國人刺之也。”昭陽曰:“也字。今本闕,據足利古本補。”15(P44) 江戶時代末期安井衡毛詩輯疏也十分注意運用足利古本來確認經、箋、傳文字。如周南卷耳:“我仆痛矣,云何吁矣。”箋云:“此章言臣既勤勞于外,仆馬皆病,而今云何乎,其亦憂矣。深閔之辭。”安井衡案:“箋:何乎,本多作何吁,今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