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古詩文誦讀教案_第1頁
五年級古詩文誦讀教案_第2頁
五年級古詩文誦讀教案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飲湖上初晴后雨教案教學內容: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體會古詩的意境美。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用巧妙的構思描繪出西湖的風采神韻。教學過程:一、談話激趣,引領導入1、同學們,大家以前一定有過旅游的經(jīng)歷。那么,大家都去過哪些地方旅游.看見過哪些令你難忘的自然景觀.2、杭州的西湖相信大家一定聽說過。它的景色異常秀美,吸引著國內外許多人來此參觀旅游。其時,不僅是現(xiàn)在,有一位古人也早已經(jīng)聽聞西湖的美名,留下了一首著名的描寫西湖的詩篇,詩的名字就叫(生齊讀本詩題目:飲湖上初晴后雨)作者是(蘇軾)二、讀解詩意,感受詩的語言美1、學生自由朗讀,指名讀。(指導

2、學生讀準,讀出節(jié)奏。)2、讀懂詩意。請默讀詩,借助注釋,讀懂詩的意思。三、理解詩人,感悟詩情之美1、讀到這里你覺得詩人對西湖有著怎樣的思想感情.介紹詩人與西湖的故事,加深學生對詩的感情的理解。2、讓我們帶著這種深情來朗誦飲湖上初晴后雨。四、展開想象,體會詩的意境美1、配樂朗誦,學生聽后討論。2、南方的天總會下雨,下怎樣的雨.微雨,輕雨,蒙蒙雨,牛毛細雨;也許是大雨,驟雨;大雨也好,小雨也罷都沒有澆滅詩人的游興,在他眼里,雨中的西湖如此美妙,你聽他說:“山色空蒙雨亦奇”。帶著你的想象再一次朗誦這首詩。五、拓展學習,感受詩的魅力1、讓我們在蘇軾的詩的魅力中感受西湖之美。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上醉書黑云

3、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飲湖上初晴后雨(其一)朝曦迎客艷重岡,晚雨留人入醉鄉(xiāng)。此意自佳君不會,一杯當屬水仙王。2、總結:蘇軾與西湖是密不可分的,西湖詩情畫意只有蘇軾的才思豪情才能寫出她的美妙,而蘇軾的才情只有遇到西湖的詩情畫意才能盡展出來。讓我們在音樂中再次朗誦飲湖上初晴后雨。六、作業(yè):(任選一題)1、做一張?zhí)K軾的詩詞手抄報。或有關西湖的詩詞手抄報。2、寫一篇學習本課的感想。迢迢牽牛星教案教學目的:1、領會五言詩的特點。2、迢迢牽牛星用平凡意象表達的思念之情。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教學難點:體會迢迢牽牛星用平凡意象表達的思念之情。教學時數(shù):1課時教

4、學過程一、導入新課:同學們很喜愛詩歌,背了不少的詩歌,也了解了詩歌的一些知識。那你認為我們背詩學詩的目的是什么呢.二、學習1、我們今天學習迢迢牽牛星。請哪個同學來背這首詩。2、理解詩意。3、請你來回答這首詩中詩人要表達的是什么感情。4、你認為怎樣閱讀才能較為準確地理解詩人的感情.5、介紹詩的出處6、詩歌賞析A、這首詩的意象就是一個人,她就是織女。為什么用“河漢女”而不用“織女星”.B、“擢”讓人如見其形,“弄”讓人如聞其聲。這句既寫出了織女的勤勞,又寫出她試圖借忙碌的勞動來掩飾排遣自己的愁思。C、織女是天上最能織布的人,而且那么忙碌,卻織不成一匹布,表明她被思念折磨得沒有心思織布,織女內心強烈

5、的悲凄之感和悲痛之情。這句該讀出怎樣的語氣.傷心詩經(jīng)中“采采卷耳,不盈頃筐。嗟我懷人,置彼周行。”D、銀河很清很淺,應該能自由往來,那為什么兩人卻不能見面呢.是有人壓制了她的愛情。這句朗讀時應該讀出什么語氣.表現(xiàn)了怎樣的感情.反問的語氣,表現(xiàn)了怨恨、痛苦的感情。這句不是與“迢迢”相矛盾嗎.因為思念而覺得距離很遠。顧城遠和近。近在咫尺卻如在天涯,這種可望而不可及的痛苦。比較天上的街市有關的語句,表達詩人對幸福自由生活的向往,這兒卻表現(xiàn)了織女不能與牛郎相見的痛苦。兩相對比,我們更同情飽受思念離愁的織女。E、讀了這句,你仿佛看到什么樣的畫面.一位女子淚光盈盈地站在水邊,含怨帶愁地望著牛郎的方向。以女

6、子的飽受離愁、楚楚動人、凝眸深情遠視的神態(tài)結束,既給人以美感,又讓人想象回味。F、疊詞的運用。迢迢形容牽牛星之遙遠,皎皎形容織女星之明亮,纖纖形容手之細長,札札形容織布之忙碌,盈盈形容水波之晶瑩,脈脈形容注視之含情。“盈盈樓上女,皎皎當窗牖”盈盈表現(xiàn)女子的美好姿態(tài),皎皎表現(xiàn)女子的明艷動人。“皎皎”既表現(xiàn)星的明亮,又表現(xiàn)女子的明艷動人,真稱得上“一字千金”。“盈盈”既表現(xiàn)水波的晶瑩,又表現(xiàn)了女子的美麗,還可表現(xiàn)女子眼含熱淚的神態(tài),讓人回味無窮。疊詞的作用是增強了詩的節(jié)奏感,讀起來瑯瑯上口,也使感情表達得更纏綿悱惻。6、請同學來讀詩。7、請你來總結這堂課上你的所學所得,可以從內容,可以從學法,可以

7、從語言,也可以從你的感受或聯(lián)想等等。8、學生合作讀詩宿建德江教案教學目標:1、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2、學習鑒賞山水田園詩的方法。3、通過對詩歌的學習,加深對詩人的了解,感悟詩人的高尚情懷。教學重點:1、品味詩歌意境美。2、領會評價重點詞語,主旨的理解。教學難點:仔細品味詩歌所創(chuàng)造的意境。教學課時:一課時教學過程:一、導入同學們都知道哪些山水田園詩呢.二、介紹山水田園詩的特點。山水田園詩:山水詩源于南朝(宋)謝靈運,田園詩源于晉代陶淵明,以唐代王維、孟浩然為代表。這類詩以描寫自然風光、農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隱居生活見長。詩境雋永優(yōu)美,風格恬靜淡雅,語言清麗洗練,多用白描手法。三、明確鑒賞中常用

8、到的術語。1思想內容熱愛自然 向往自由歸(退)隱閑適淡泊 悠然自得2表現(xiàn)手法借景抒情白描3語言特點清新自然質樸自然清新洗練四、賞析宿建德江。(一)作者及寫作背景簡介(二)賞析詩歌1、初讀詩歌,讀準節(jié)奏,讀準字音。如:渚zh2、再讀詩歌,理解詩意,品味詩句。(1)詞語解釋(2)基本解讀:先解釋每句話地意思,再解釋整體的詩意。(3)思考討論:詩中點題兼寫環(huán)境的詩句是什么.有什么作用.“日暮客愁新”中“新”的內涵.寫出詩中的對偶句,并作賞析。3、誦讀全詩,感悟詩情。(三)藝術特色此詩寫羈旅愁思,情景相生,風韻天成,富有藝術美。五、作業(yè)設計有感情地背誦全詩涼州詞教案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課

9、文2、感悟邊關將士悲苦的生活。教學重點與難點:品讀悟詩情。教學時數(shù):1課時教學過程:一、音畫時尚導入:1、師播放兩首有特色的樂曲,引導學生想象情境,再根據(jù)情境聯(lián)想詩歌。2、生交流匯報并背誦相關的詩句。3、導入新課,板題,解題,讀題(解題)涼州詞:為盛唐時流行的一種曲子(涼州歌)配的唱詞,不是詩題,而是一種曲調名。當時許多詩人都喜歡這個曲調,為它填寫新詞。因此唐代許多詩人都寫有涼州詞二、初讀感知1、出示合作學習要求:(1)將這首詩讀給同桌聽,要求讀準,讀通。(2)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首詩的主要意思。(3)將自學中不懂的地方標出來或寫下來。3、檢查學習情況:(1)指名讀文,齊讀課文。(2)用自己的話說

10、說這首詩的主要意思。(3)質疑。三、品讀悟詩情針對學生的疑問,引導學生悟情。如:欲飲琵琶馬上催”什么意思.“醉臥沙場君莫笑”(為什么戰(zhàn)前還要喝酒呢.)過渡:以上這些詞語都與酒有關,但是不是席上只有酒.想象:席上除了酒,還有哪些東西.1、為什么在詩人的眼中只有這紅紅的葡萄酒,而別無他物.2、戰(zhàn)士們有哪些苦衷或煩惱.他們想借酒忘掉什么.3、如果你是這位戰(zhàn)士,出征前你會對父母、妻兒或自己說些什么.(配樂)4、面對此情景,你有什么感受.5、練讀詩句,將自己的感受表達出來。6、配樂賽讀、齊讀。7、背誦四、拓展延伸1、學生交流背誦其他的邊塞詩。2、教師推介六、作業(yè)1、把你喜歡的詩句抄寫下來(有興趣的同學可

11、以用毛筆寫一寫)2、積累其他的邊塞詩。飲酒教案教學目標:1、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全詩。2、體會詩中情感。教學重難點:體會詩情教學過程一、 導入1、同學們,你們還記得陶淵明的歸園田居嗎.2、陶淵明以歌詠田園生活為主,后世稱他為田園詩人。下面我們一起學習他的另一首詩田園詩飲酒。二、讀1、聽錄音,劃節(jié)奏,再讀。2、再聽錄音,圈重點。再讀。3、齊讀,讀出感情。過渡:詩是講究意境的,有人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詩中有情”,那么讀詩時,需要一種“猜測”的穿透力,通過畫面的表面的呈現(xiàn),找出它背后隱藏的畫面,以及它背后的深層意蘊即弦外之音。下面請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教學板塊二的學習:悟。討論思考:1、 找出詩中描

12、繪了那些畫面;2、以詩中畫面為參照物,想象它背后還隱藏著哪些豐富的畫面;(最好用描寫的語言)3、通過這些畫面悟出作者寫這些畫面的弦外之音(言此意彼)是什么.或給讀者什么啟迪.二、悟1、 找出詩中描繪了那些畫面;2、以詩中畫面為參照物,想象它背后還隱藏著哪些豐富的畫面。(最好用描寫的語言)3、通過這些畫面悟出作者寫這些畫面的弦外之音(言此意彼)是什么.或給讀者什么啟迪.三、寫我們知道學詩不僅要學會讀、悟,其實背誦默寫也不可忽視。那么你能不能將這篇課文背誦默寫.(單獨背,一人上臺默寫。其余的用本子默寫。)四、說過渡:飲酒是一組五言古詩,大都表達了陶淵明酒中的樂趣和對人生的感慨。其實酒不管是古代,還

13、是現(xiàn)在在我們的生活中都有很大的市場,上至達觀貴人,下至貧民百姓,有的人或借酒澆愁、或借酒助興、或借酒交友、或借酒抒發(fā)情感等。那么你身邊是否有這樣的故事.五、小結:不管是寫,還是說,我感覺同學們的語言非常豐富,有刻意從書本中學來的,有無意從茶余飯后聽來的。總之,只要我們留心,我們的語言就會豐富多彩。六、作業(yè)布置有感情地背誦全詩七、板書設計飲 酒 陶淵明一:讀 結廬 無喧二:悟 三:寫四、說 心靜 美好商山早行教案教學目標:1、品味意象,領會意境,體會情感。2、了解羈旅思鄉(xiāng)類詩歌的常見意象和思想情感。教學重點:品味意象,領會意境,體會情感。教學過程:一、導入介紹溫庭筠二、鑒賞商山早行1、朗讀,整體

14、感知詩人的思想情感。明確:悲故鄉(xiāng)思鄉(xiāng)。2、理解詩意。3、品味兩幅畫面。(品味意象,領會意境,體會情感。)(1)這首詩營造了兩幅不同的畫面,一幅是異鄉(xiāng)的畫面,一幅是故鄉(xiāng)的畫面,找出相應的詩句。(2)“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墻。”四句營造了怎樣的意境.詩人在此融入了怎樣的情感.(用筆寫,交流)(3)作者在旅途的奔波中他想起了昨夜在夢中出現(xiàn)的故鄉(xiāng)景象“鳧雁滿回塘”。“鳧雁滿回塘”表現(xiàn)了怎樣的意境.聯(lián)系首聯(lián)解說作者這樣寫的意圖。4、品味佳句:(自由鑒賞)問:第二聯(lián)歷來膾炙人口,此詩頷聯(lián)上下句除對仗外,其構成形式還有么特點.與我們學過的哪些詩詞句子異曲同工.5、小結:這首詩選取了一

15、些富有意味的典型意象,運用意象疊加、相互映襯、虛實相生、情景交融、首尾呼應等手法,表現(xiàn)了作者旅途中的孤獨寂寞,對家鄉(xiāng)的思念之情。三、羈旅思鄉(xiāng)詩回顧1、特征(意象):驛道、征鐸、馬、船(舟)、杜鵑、鴻雁、月、客、浮萍、飛蓬等。2、表達情感:旅途艱辛漂泊無依浪跡天涯歸期遙遙 孤獨彷徨思鄉(xiāng)思親四、作業(yè)設計用以上方法自己鑒賞一首羈旅思鄉(xiāng)詩。天凈沙秋思教案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直至背誦;體味詞句,揣摩作者的感情,體會作品的意韻。 2、領悟詩中蘊含的節(jié)奏美,提高對古代詩歌作品的鑒賞力。 教學重難點: 1、背誦詩歌。 2、品味語言,體會作品的意韻。 教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

16、學們,在你們眼中,秋天是一個怎樣的季節(jié).也許是豐收的,也許是浪漫的,也許是多愁善感的。那么,在一個游子的心中,秋天是什么樣的呢.今天,我們一起走進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中去體會體會。 二、解題: “天凈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題目。三、朗讀詩歌: 1師配樂范讀 。2學生齊讀。 3學生給詩歌劃分節(jié)奏,注意重音。4學生配樂朗讀。 四、品析鑒賞: 1播放課件,學生根據(jù)詩句用優(yōu)美的語言描繪圖畫,體會思鄉(xiāng)之情。2四人為一組,討論以下問題: (1)這首小令前三句十八個字,寫了哪九種景物.你認為這樣做有何好處. (2)體會篇末所寫的:“斷腸人”應是怎樣的人. (3)說說這首小令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情思.其“情景交融

17、”的特點是怎樣在文中得到體現(xiàn)的. 以上問題由學生討論,師適當點撥,共同明確。3齊聲朗讀并背誦詩歌。 五、拓展延伸: 對比閱讀余光中的鄉(xiāng)愁,體會思鄉(xiāng)之情。 六、總結: 這首小令僅用28個字就是道德表現(xiàn)出一個長期漂泊他鄉(xiāng)的游子的悲哀,除了最后一句,全都是景語,而字字卻是扣著“情”來寫,古人說:“凡景物,皆情語”,天凈沙秋思堪稱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妙合無痕的杰作。人們說起“鄉(xiāng)愁”就會想到這篇作品。 七、布置作業(yè): 1背誦詩歌。 2課后以詩歌的意境作一幅畫,各自進行交流。秋浦歌教案教學目標:1、了解詩歌大意,感受詩人描繪的火熱勞動場景。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3、體會詩人贊美

18、了不辭辛苦為他人釀造幸福的勞動者的真摯感情。教學重難點: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2、了解詩歌大意,感受詩人描繪的火熱的勞動場景,體會詩人贊美勞動者的真摯感情。教學時數(shù):1課時教學過程:一、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1、師出示圖片。請大家觀看。2、指名說,看到什么,用一、二句話介紹。3、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李白的秋浦歌,看看這位偉大的詩人是怎樣介紹這一場面的。二、揭題,釋題1、板書:秋浦歌2、讀題,釋題秋浦:在今安徽省貴池縣西,是唐代銀和銅的產地之一。秋浦歌:贊美秋浦冶煉工人的詩。三、簡介詩人四、初讀古詩,激發(fā)情感1、自由讀(1)讀準字音,讀流利。(2)用鉛筆畫出朗讀節(jié)奏,試著讀

19、出節(jié)奏、韻味。2、匯報讀書情況(1)正音:赧(nn)(2)指名讀文。3、教師激情范讀。五再讀古詩,理解詩意1齊讀。2分小組討論,理解詩意。3匯報補充。4師生共小結。詩意:熊熊的爐火映紅了天和地,火星在升騰的紫煙中飛濺。臉膛紅彤彤的工人冶煉在月光如水的夜晚,一邊勞動一邊歌唱,嘹亮的歌聲使冰冷的河水都蕩漾起來了。5、指名說說詩意。6、想象工人勞動的情景。六、感情朗讀,體會情感1、指導有感情朗讀。2、討論:這首詩表達了什么情感.3、匯報、小結。詩人描繪了一幅瑰麗壯觀的秋色冶煉圖,贊美了不辭辛苦為他人釀造幸福的勞動者,抒發(fā)了作者對創(chuàng)造性的勞動和質樸的勞動者的由衷的贊美和欽佩之情。七、拓展延伸,升華情感

20、背一背李白其他的詩。讀一讀贊美勞動者的詩或名言。八布置作業(yè)讀一讀贊美勞動者的詩或名言。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案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并背誦。2、了解詩歌的一些技巧,反復誦讀,體會詩歌的韻律美。3、通過品味詩歌的語言,體味詩歌的情味,領悟詩歌的意境。4、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及珍視朋友間的友誼的思想感情,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教學重難點:1、通過反復吟詠,當堂能夠順利背誦詩歌。2、培養(yǎng)學生一定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3、通過詩歌意境的再加工,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加強修養(yǎng),陶冶情操。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過程:一、導入:同學們,應該說每一個人都經(jīng)歷過離別,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首詩就是唐代詩人王勃在與

21、自己的好友分別時的贈言。二、整體感知:1、本詩屬于哪種體裁.五言律詩。2、回顧關于律詩的知識。律詩有四聯(lián),分別是首聯(lián)、頷聯(lián)、頸聯(lián)、尾聯(lián),以數(shù)字來判斷是幾言。三、學習1、師范讀本詩,學生體會詩歌的節(jié)奏和感情基調。2、學生齊讀,注意把握詩的節(jié)奏。3、學生自由朗讀,在把握節(jié)奏的基礎上揣摩詩歌的感情。4、抽個別學生朗讀,其他學生點評,大家在朗讀上共同進步。5、這首詩表達了怎樣的感情.情感上有什么特點.這是一首送別詩,表達了作者與友人的情誼,感情比較達觀。6、你從詩中的哪句話理解到作者的這種感情的.7、怎樣來理解這句話呢.用自己的話來說。“只要四海之內知心的朋友時刻關心著自己,即使遠隔天涯,也會覺得跟近

22、鄰一樣。”這句話可以說道出了古今上下幾千年人們的共同心聲。8、分析其他三聯(lián)(1)我們來看一下首聯(lián)。它是在寫景嗎.或是寫什么.看似寫景,實則勸慰友人。這里出現(xiàn)了兩個地點,“我”在長安城可以看到杜少府上任之地“五津”,此番離別并非遠別,何必傷感呢.因此,“三秦”是送別地點,“五津”是上任地點。(2)頷聯(lián)中的“宦游人”指的是什么人.這句話怎樣理解.指的是出外做官的人。直接勸勉友人,我們都是外出做官的人,此別為別中之別,不必傷感。(3)頸聯(lián)則推開一層,轉述別后思緒,所以16句詩意似悲而作者曠達的胸襟可以顯見,怎樣理解最后兩句呢.尾聯(lián)由前三聯(lián)層層逼出既非遠別,又同為宦游,雖別而如比鄰,自當與分別之時不要

23、效仿小兒女的情態(tài),哭泣悲傷。9、背誦要求學生默讀,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情味,檢查背誦效果。四、拓展:同學們,結合我們剛才分析詩的方法來看下面幾首詩,首先請大家用兩分鐘時間快速閱讀,找出你最喜歡的一首,分析詩人的感情,最后比較詩人之間相同或不同之處。五、作業(yè):以杜少府的口吻,以你們自己的感情,回贈王勃一首現(xiàn)代詩。從軍行.其四教案教學目標:1、了解邊塞詩歌的特點。2、品味詩人筆下的思鄉(xiāng)之情與誓死殺敵的精神3、鑒賞同類詩歌,進一步了解詩人邊塞詩的藝術特色教學重難點:1、理解典型環(huán)境與人物感情高度統(tǒng)一的藝術技巧。2、品味詩人筆下的思鄉(xiāng)之情與誓死殺敵的精神教學過程:一、解題從軍行是樂府相和歌辭平調曲舊題。內

24、容敘述軍旅戰(zhàn)爭之事。本詩體現(xiàn)了出征將士報國御敵,以身許國的壯志。二、總體感知邊塞詩歌的代表人物和風格盛極一時的邊塞詩是構成盛唐之音的一個基本內容,它在中國詩歌史上的地位,是前無古人的。在盛唐邊塞詩人中,高適、岑參向來并稱齊名。三、王昌齡背景介紹。四、詞語點撥:1.2.玉門關3.樓蘭五、總體感知詩開始兩句,次第展現(xiàn)出廣闊地域的畫面:青海湖的上空,長云彌漫;濃厚的云層,使湖北面綿延千里的祁連雪山也顯得隱隱約約;越過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遙遙相對的軍事要塞玉門關。三、四兩句由情景交融的環(huán)境描寫轉為直接抒情。這首詩一二兩句,境界闊大,感情悲壯,含蘊豐富;三四兩句轉折

25、有致,對照鮮明,抒寫出了戍邊將士的豪情斗志。整首詩的典型環(huán)境與人物感情高度統(tǒng)一,體現(xiàn)出王昌齡絕句的突出優(yōu)點,也是盛唐邊塞詩中的優(yōu)秀篇章。全詩前兩句是鋪墊,是烘托,是渲染;后兩句是抒情,是顯志,是歌贊。景中寄情,以實代虛;情中有物,以實化虛。整首詩不僅格調高昂豪邁,蘊含深邃,而且用語也十分洗煉、精道。六、重難點分析:1、詩中“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句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請作具體分析。2、一、二句寫景對表現(xiàn)戍邊將士有什么作用.七、比較鑒賞比較分析本詩與從軍行(其四)(青海長云暗雪山)在抒情上各有有什么特色.在環(huán)境與心理描寫上又有什么不同.提示:抒情(“其一”曲筆抒情,虛寫征人家鄉(xiāng)的妻子的無奈而痛苦的思念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