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五 生命活動的調節 植物的激素調節_第1頁
專題五 生命活動的調節 植物的激素調節_第2頁
專題五 生命活動的調節 植物的激素調節_第3頁
專題五 生命活動的調節 植物的激素調節_第4頁
專題五 生命活動的調節 植物的激素調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專題五 生命活動的調節第1講 植物的激素調節(時間:50分鐘滿分:100分)一、選擇題(每小題5分,共55分)1(創新預測)下列生理現象中,不需要從其他部位獲得生長素的是()。A大葉木蘭頂芽的生長B燕麥胚芽鞘尖端以下部位的彎曲生長C西瓜子房的發育D水杉側芽萌發的抑制解析燕麥胚芽鞘尖端產生生長素,向下部運輸,使尖端下部彎曲生長。植物頂芽產生生長素,向側芽部位運輸,使側芽因生長素濃度過高而受到抑制。子房發育需要種子產生的生長素刺激。答案A2(2011·合肥模擬)分析下列各圖,正確的是()。A圖甲由于單側光照的影響,胚芽鞘將向光彎曲生長B圖乙莖卷須中生長素含量外側比內側少,所以外側生長得快

2、C圖丙中若固定光源,暗箱勻速旋轉一周,幼苗將彎向小窗D圖丁中放M的胚芽鞘向一側彎曲,而放N的不彎曲解析胚芽鞘的感光部位是尖端,圖甲中沒有尖端,對光不發生反應,故不向光彎曲,而是向右彎曲;莖卷須中生長素含量外側比內側多,所以外側生長得快;圖丙中幼苗將向小窗的方向彎曲;圖丁中放M和N的胚芽鞘都直立生長。答案C3用適宜濃度的生長素溶液處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子房發育成無籽番茄;用四倍體西瓜與二倍體西瓜雜交,獲得三倍體西瓜,給三倍體西瓜植株的雌蕊授以二倍體西瓜花粉,子房發育成無籽西瓜。若用此無籽番茄和無籽西瓜的果肉細胞分別進行組織培養,從理論上分析,都授以二倍體的花粉,所得植株的果實依次為 ()。A無種

3、子,有種子 B有種子,有種子C有種子,無種子 D無種子,無種子解析本題測試的知識點是生長素在農業生產實踐中的應用,涉及的知識點有無籽番茄與無籽西瓜的獲得原理、遺傳與變異、組織培養等知識,該題綜合性較強,將一些相近、相似的生物學知識進行對比考查,同時考查考生對這些知識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學科內綜合能力。無籽番茄與無籽西瓜的相關知識很難準確把握,易混淆,且出錯率較高,在高考試卷中經常出現,應引起重視。生長素具有促進果實發育的作用,無籽番茄的獲得是因為阻斷其正常受粉,人為涂抹外源生長素,從而促進子房壁正常發育成果皮,但是因為未受粉,所以無種子,該過程不會引起果肉細胞內染色體數目的任何變化,即果肉

4、細胞中染色體數目與正常體細胞中染色體數目一樣,仍為二倍體,所以經組織培養獲得的植株如果正常受粉,得到的果實是有種子的;而無籽西瓜是根據染色體變異的原理獲得的,果肉細胞中有三個染色體組,所以經組織培養得到的植株仍然是三倍體,如果仍授以二倍體成熟的花粉,得到的果實仍是無籽的。答案C4生長素對植物生長的作用具有兩重性,既可以促進生長,也可以抑制生長。如圖所示,若橫坐標表示生長素的生理作用,縱坐標表示生長素濃度,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甲:促進;抑制 B甲:抑制;促進C乙:促進;抑制 D乙:抑制;促進解析利用假設法來判定,甲圖中,若促進、抑制,則順時針轉90°來看,不存在最適濃度;若抑制、

5、促進,則低濃度抑制生長,而高濃度促進生長,都不符合生長素的作用特點。乙圖中,若促進、抑制,則順時針轉90°來看,不存在最適濃度,也不符合生長素的作用特點;若抑制、促進,在一定濃度范圍內,隨著生長素濃度增大,促進作用增強,超過一定濃度時,隨著生長素濃度增大,促進作用減弱,而濃度太高時,則起抑制作用,符合生長素的作用特點。答案D5下表為用不同濃度的2,4­D(生長素類似物)溶液處理茄子的花蕾以后植株的結果情況。下列敘述錯誤的是()。項目對照組經2,4­D處理的實驗組平均結果率/%27100100100100平均株產量/kg0.160.730.920.910.72平均單

6、果重/g186247277273243濃度/(mg·L1)未作處理1 000850720630A.該實驗結果表明2,4­D能促進果實的發育B該實驗結果表明高濃度和低濃度的2,4­D抑制果實的發育C不同濃度的2,4­D對同種植物的結果情況影響不同D該實驗的對照組花蕾是經受粉的,而實驗組花蕾是未經受粉的解析在表格中,將實驗組2,4­D在一定濃度時的各項數據與對照組比較,從數據上看6301 000 mg/L濃度范圍的2,4­D處理后平均結果率、平均株產量、平均單果重都比對照組高,說明該濃度范圍的2,4­D處理都是促進作用,在630

7、 mg/L、720 mg/L、850 mg/L和1 000 mg/L中,850 mg/L時促進作用最強,而不存在抑制果實發育的現象。答案B6(2011·福建寧德3月質檢)將甲、乙、丙三株大小相近的同種植物,分別進行不同處理。實驗結果如圖所示。據圖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頂芽摘除后,側芽生長停滯B甲側芽生長快與生長素促進作用有關C細胞分裂素與側芽的生長無關D甲為對照組,乙、丙為實驗組解析由圖知,丙為對照組,甲和乙為實驗組,甲頂芽摘除后,側芽生長加快,側芽生長快與生長素促進作用有關;乙側芽經細胞分裂素處理后,長度增大,細胞分裂素與側芽的生長有關。答案B7(2011·安徽合

8、肥一模)為了探究光照和重力對橫放狀態下植物生長的影響,某同學對剛萌發的盆栽燕麥分別進行下列處理:一段時間后,、均明顯彎向上生長;彎曲生長不明顯。根據上面實驗,下列分析正確的是()。盆栽植物橫放實驗示意圖A和能夠說明燕麥在橫放狀態下,單側光作用是引起彎曲生長的主要因素B和能夠說明燕麥在橫放狀態下,重力作用是引起彎曲生長的主要因素C和能夠說明燕麥在橫放狀態下,單側光作用是引起彎曲生長的主要因素D和能夠說明燕麥在橫放狀態下,重力作用是引起彎曲生長的主要因素解析燕麥橫放,重力引起生長素近地側多于背地側,單側光照引起生長素背光側多于向光側,上方照光以及重力影響都使近地側生長素多促進生長得快,彎向上生長;

9、彎曲生長不明顯,說明重力與單側光的共同作用使近地側和背地側生長素分布量差別不大;只受重力影響;中光照不影響生長素的橫向運輸,受重力影響彎向上生長,結合選項判斷D對。答案D8(2011·山東淄博一模)如果莖的a側生長素在曲線B點以下的濃度范圍內,下列對b側生長素濃度范圍的描述較為準確的一項是()。A在OA段范圍內B在BC段范圍內C在BD段范圍內D在BA段范圍內解析莖對生長素較不敏感,在一定范圍內,生長素濃度越高生長越快,a側比b側生長的慢,據圖可知b側的生長素濃度應在BD段范圍內。答案C9(2011·上海奉賢調研,6)“紅柿摘下未熟,每籃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氣即熟,并無澀味”,

10、這是宋朝蘇軾植物粗談·果品中記錄的一種方法。此文中“氣”及其功能是()。A“氣”指的是CO2,作用是使柿成熟B“氣”指的是赤霉素,作用是去除柿的澀味C“氣”指的是乙烯,作用是促進果實成熟D“氣”指的是生長素,作用是促使子房發育為成熟的果實解析乙烯可促進果實的成熟;生長素可促進果實的發育。答案C10(2011·蘇、錫、常、鎮四市一次調查,16)下列關于“探究生長素類似物促進植物生根的最適濃度”實驗的敘述,錯誤的是()。A除了扦插枝條以外,其他實驗條件均要相同B每根枝條上應保留有相同數量的芽C可用單位時間每根枝條生根數作為記錄指標D不同的生長素類似物濃度作用不一定產生相同的生根

11、效果解析探究實驗遵循單一變量原則,A項中的變量應是生長素類似物的濃度,扦插枝條應相同。答案A11(2011·蘇北四市二次聯考,12)當植物受到環境刺激時,下圖中所表示的生長素分布與生長情形正確的是(黑點代表生長素的分布) ()。A B C D解析單側光照射導致胚芽鞘尖端生長素橫向運輸,由于極性運輸,使胚芽鞘尖端下部背光側生長素較向光側多,從而導致向光彎曲生長,故所表示的生長素分布與生長情形正確;地心引力導致根尖生長素橫向運輸,由于極性運輸,使根近地側生長素較背地側多,由于根對生長素的敏感性高,使背地側比近地側生長得快,從而導致根向下彎曲生長,故所表示的生長素分布與生長情形正確。答案A

12、二、非選擇題(共45分)12(17分)回答下列、小題。.無籽西瓜、無籽番茄等無籽果實由于食用上的方便,深得人們喜歡。培育無籽果實有多種方法。(1)假設番茄細胞染色體數目為2N,用適宜濃度的生長素溶液處理未受粉的番茄雌蕊柱頭,可以得到無籽番茄,這種果實的細胞中染色體數目為_。(2)在農業生產上,用生長素的類似物萘乙酸誘導無籽果實的效果比用天然的生長素要明顯,其原因是()。A萘乙酸成本低,用量大,而用吲哚乙酸成本高,用量少,影響效果B萘乙酸分子上有兩個發揮作用的基團,而吲哚乙酸分子上只有一個作用基團C植物體內沒有分解萘乙酸的酶,所以萘乙酸可長時間發揮作用;植物體內有分解吲哚乙酸的酶,所以吲哚乙酸不

13、能長時間發揮作用D萘乙酸化學性質穩定,不易揮發,可長時間發揮作用;而吲哚乙酸則不能.生長素具有促進植物生長的作用,乙烯有抑制植物生長的作用。如圖是盆栽植物平放時,根與莖的生長情況。現已知,近地側IAA濃度高于背地側的;根對IAA的敏感性高于莖。有人做了如下實驗:將某種開花植物的根尖放在含不同濃度IAA的培養液中,加入少量蔗糖作為能源,同時設置了空白對照組。他發現在有IAA的培養液中出現了乙烯,且生長素濃度越高,培養液中乙烯濃度也越高,根尖的生長所受的抑制也越強。(1)此人設置的空白對照組是_。(2)本實驗的自變量是_,因變量是_。(3)據此實驗結果,可推知圖中根向地生長的原因是_ _。(4)請

14、你用表格的形式呈現本實驗的設計思路。(5)研究表明,生長素的作用機理是生長素與細胞膜上的受體結合,形成“激素受體復合物”,這一過程體現了細胞膜的_功能。被激活的“激素受體復活物”能引起內質網釋放Ca2,Ca2促使細胞內的H以_的方式運往細胞外,增加了細胞壁的延展性,使細胞壁對細胞的壓力減小,導致細胞吸水、體積增大而發生不可逆增長。細胞在生長過程中體積變化最大的細胞器是_。實驗發現,細胞在持續生長過程中,細胞壁的厚度能基本保持不變。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由于_(填細胞器)為細胞壁添加了新的成分。解析.無籽果實中所有細胞的染色體數目都沒有發生變化,仍和母本是一樣的。植物體內有分解小分子有機物吲哚乙酸

15、的酶,但無分解化學物質萘乙酸的酶,故萘乙酸的作用更長久。.此實驗是觀察不同濃度的IAA影響根尖生長的現象與原因分析,因此實驗的自變量是IAA濃度,根據觀察結果可以推斷出因變量是乙烯濃度和根尖生長情況。空白對照就是不添加IAA,因為實驗組都需要加入蔗糖,因此按照單一變量原則,空白對照組也要加入等量蔗糖。據此實驗結果,可推知圖中根向地生長的原因是高濃度生長素誘導根細胞合成了乙烯,乙烯抑制了根近地側的生長。二維表格的設計要注意體現出兩個因變量和不同濃度及其空白對照組。細胞膜上的受體蛋白具有識別作用,可以完成信息傳遞。各種離子出入細胞的方式一般都是主動運輸。細胞由小長大時,液泡由多變少,由小變大。高爾

16、基體與植物細胞壁的形成有關。答案.(1)2N(2)C.(1)將等量根尖放在含等量蔗糖但不含生長素的培養液中(2)生長素濃度乙烯濃度和根尖生長情況(3)高濃度生長素誘導根細胞合成了乙烯,乙烯抑制了根近地側的生長(4)(注意要標注出生長素濃度分組,空白對照,兩個因變量)生長素有生長素(濃度組)無生長素123乙烯濃度根尖生長情況(5)識別(信息傳遞)主動運輸液泡高爾基體13(10分)(2011·東北三校一模)生產實踐中總結出“根深葉茂”和“育秧先育根”的寶貴經驗,即必須根生長的好,地上部分才能很好地生長。請回答下面的問題。(1)根是植株細胞分裂素合成的中心,細胞分裂素合成后向上運輸,能夠抑

17、制側根向周圍生長,促進主根向更深的土層生長;蔬菜育苗移栽時,切除主根,可促進側根生長。以上現象說明根具有_現象。(2)在用IAA處理插條生根時,如果IAA的濃度較低,適合采用_法處理插條,此時的室內環境最好遮蔭且_,以保持IAA溶液的較低濃度。(3)IAA除具有促進生根的功能,還具有防止脫落的功能。有些研究結果如圖所示。據圖可知,IAA對脫落的效應與_有關。(4)脫落的生物化學過程主要是水解離層的細胞壁和中膠層,使細胞分離。與脫落有關的酶類較多,其中_是較為關鍵的。解析(1)與莖的頂端優勢相似,主根的生長會抑制側根的生長,因此根也具有頂端優勢現象。(2)IAA的濃度較低時,適合采用浸泡法處理插

18、條,此時的室內環境最好遮蔭且空氣濕度較高,以保持IAA溶液的較低濃度。(3)據圖可知,縱坐標脫落的效應與橫坐標IAA的濃度和不同曲線(IAA的施用部位)有關。(4)由于細胞壁的主要成分為纖維素和果膠,因此根據題中信息“脫落的生物化學過程主要是水解離層的細胞壁和中膠層,使細胞分離”可知其中纖維素酶和果膠酶是較為關鍵的。答案(1)頂端優勢(2)浸泡空氣濕度較高(3)IAA的施用部位和IAA的濃度(4)纖維素酶和果膠酶14(18分)(2011·山東濰坊抽樣,36)下圖表示棉花的根、芽、莖在不同生長素濃度下的生長情況。請回答相關問題。(1)比較圖中三條曲線,能說明_。(2)若棉花幼苗頂芽處的生長素濃度為b,則最靠近頂芽的側芽處生長素濃度應為_(用圖中字母回答),二者的生長情況體現了生長素作用的_。(3)某棉農獲知脫落酸可以促進葉片脫落的原理后,采收前在棉田噴施了一定量的脫落酸,試圖除去棉花葉片便于機械采收,但效果不明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