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ABA的DTT 行為訓練的基本方法 孟藹寧美 一、DTT與ABADTT 的英文全稱是“Discrete Trial Teaching”,中文可譯為“回合式操作教學法”或“分解式操作教學法”。DTT是行為訓練(即ABA)的具體教學操作方法。Lovaas教授在他 1981年所著的為“我”的書(The ME Book)中,系統論述了如何利用ABA方法教育孤獨癥兒童。1987年他又寫了一篇文章證明ABA和它的基本操作方法 DTT之非常有效性。他闡述說,ABA是根據行為科學的原理進行的,并認為通過適當方法的教學,孤獨癥兒童會有很大的改善。但適當的方法必須體現在具體、系統的訓練當中,
2、它包括以下的基本原則和方法:DTT 就是體現ABA 原則的具體操作方法。Lovaas在這篇文章中介紹了DTT的具體操作步驟。二、DTT及其四要素DTT是一個非常具體,非常系統的教學方法。在教孤獨癥兒童學習任何一個課題時幾乎都可以使用這個它。DTT(回合式操作教學法)之所以有這個名字是因為它可以制造出很多次“操作”回合(trials),在每次回合后老師都要記錄下兒童的反應情況(正確或不正確等)。一般情下一個課題在一天中要教10個DTT回合,(10 trials per day per skill)。每個回合都由四個必須的要素組成(見下圖)。使用DTT教孤獨癥學生必須了解和正確運用這四個要素才能有
3、效。三、ABA的基本概念DTT技巧原則。 分解課題課題是指學生應該學會的一個能力。ABA 強調把每個能力分成最小、最簡單的單元進行教學 (任務分析)。比如,教孩子認識物品,第一步是比較配對。先讓孩子“把一樣的放在一起”。他學會這個能力后,才教他認識“哪個是汽車”。在做語言理解力的教學項目時,可以讓孩子指給老師看,也可以叫他“把汽車給我”,讓他從桌子上的幾個東西中選出汽車。從“最小、最簡單的單元開始”時,還要注意的一點是:如果教物品配對,第一步是桌子上只有一個東西,配對就很簡單,因為學生不用區別;第二步是桌子上有兩個東西,難度就增加了。ABA強調這樣逐漸地提高難度。無論教什么能力(如說
4、話、洗手、畫畫等)都要記住這個分解課題,循序漸進的原理。給予輔助 ABA的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基本概念就是輔助。孤獨癥兒童與其他的學生不同,他們不會通過觀察自然地學習。在教他們一個新的能力/課題時,如:一種行為,一個概念,可能需要選用一種輔助形式。比如,教孩子畫圓圈,一開始他可能需要手把手輔助才能完成。逐漸減少輔助的提示是ABA的一個主要原則(輔助的消失),從手把手減少到視覺提示(給她看園圈,看著畫),再到示范輔助(老師先畫,學生再畫),逐步減小輔助的程度。及時強化 強化的原則在 ABA中是至關重要的,也是DTT操作中的第三個步驟,即結果。強化包括正強化、負強化、
5、強化物等技術概念。如:正強化就是增加一個行為再次發生的可能性;強化物包括物品,表揚,活動等等。孩子反應后,及時給予強化就會讓孩子愿意配合,更愿意繼續學習那些新的、好的行為和能力。如果一個孤獨癥兒童回答了你的問題,對指令有正確的反應,而你不強化他,他怎么知道他的反應正確不正確?他為什么會愿意繼續作那件事呢?四、DTT的操作1. 指令(Instruction/DiscriminativeStimulus)。DTT 是一種一對一 的教學方法。老師/家長與學生相對而坐,最好在一個周圍干擾刺激不太多的地方。老師給出指令,這就是一個回合 (trial) 開始了。指令要清楚,開始訓練時,指令應特別簡單。比如
6、:“拍拍頭”,而不要說:“你的頭在哪里?請給我看看頭在哪里?”指令越簡單,學生越清楚你的要求是什么。經過一段訓練,孩子進步了以后,指令要逐漸地復雜起來,越來越象自然日常生活中的語言。老師 /家長給出指令前必須非常清楚自己對學生的要求是什么。如果想要求學生數四蠟筆,指令應是“數數”,或“數蠟筆”。期待的正確反應就是生數“1、2、3、4”。但是如果想要求孩子告訴你有幾支蠟筆,指令則應該是“幾支蠟筆?”所期待的正確反應是學生說出“4”(而不是“1、2、3、4”)。老師在給出指令時,要確定學生已經在注意。如果他不注意,老師再說幾次,他也可能不會做出反應。 這種情況下,可以將指令改為“看著我”,也可以把
7、一個學生喜歡的東西出示給他看,以引起他的注意,同時發出指令“看著我!”如果這時學生“看”了,即做出了反應,及時給予強化,強化物應該是將那個東西給他吃(或玩一下)。2. 反應 (Response)在這一步驟中,以下幾個概念非常重要: 反應標準的一致性 給出指令前,老師已經確定了正確反應的標準是什么(如以上“數數”的例子)。這里需指出的是,注意 標準的一致性很重要,因為這樣可以讓孩子很清楚地知道他應該怎樣做,因此增加他做出正確反應的可能性。另外標準一致有助于所有的老師及家長都按照同樣的標準對同樣的正確反應給予強化,對同樣的不正確反應都不給予強化。這樣能更有效地促使學生明白:只有做出某種什么樣的反應
8、他才能得到強化。 反應標準的變化 在這一步驟中,對反應是否正確的判斷標準是可以也必須變化的。反應標準的變化,也反映了學生能力的變化和強化標準的變化(即:學生有進步時,可以逐漸地,系統地改變標準。比如以前只要他說出“媽”就可以得到強化。學會了“媽”之后,標準可以提高到要說出“媽媽”才能得到強化)。 注意反應中附帶的不良行為 觀注學生的反應時,一定要同時注意他有沒有伴隨的其它與指令無關的不良行為。比如,指令是“站起來。”孩子是“站”起來了,但同時又跑掉了。對這個反應不能給予強化,否則他會以為“站起來”的意思是“站起來跑開”。 沒有正確反應時的操作 在學生做不出正確的反應時,為了直接告訴孩子正確反應
9、是什么,在反應 這一步驟中,輔助 是很重要的。尤其在教學生一個復合能力時(以 回答社交問題 為例,如,“你叫什么名字?”)一定要注意使用輔助。問題提出后,如果孩子不知道怎么回答,老師可以做出 示范,即自己回答自己的問題(“我叫孟藹寧”)。在學生模仿出你的回答后,馬上表揚他,給予強化。盡管他是在輔助下才回答的,老師還是要鼓勵他,目的是讓他知道他這樣說是正確的。在一些關于ABA的資料中,會見到“DTT五要素”的提法,就是將輔助 歸為DTT操作的一個補充性要素/步驟,與其它要素/步驟的關系可以用下圖表示: 反應形式與五秒中原則 一般情況下學生的反應形式會有四種:正確反應;有輔助的正確反應;無反應;錯
10、誤反應。如果學生在5秒鐘左右還沒有做出反應,即無反應,就可以判定為沒有正確反應的機會。反應的形式決定 結果 是什么。老師在寫記錄時要記錄下學生的具體反應形式。3. 結果與反饋 (Consequence/feedback)及時反饋 學生做出反應后要馬上給予強化或其它反饋。這里 馬上 非常重要,因為這樣才能幫助學生理解 結果和 反應之間的關系。靈活使用強化物 如果他反應正確,強化物可以是語言表揚,同時又給一種有強化作用的物品。強化物要經常換,是為了保持對學生的吸引力。如果每次都給同一個玩具,他很可能過幾天就不再想玩那個玩具了。這里要談一下強化物可以是任何孩子喜歡的東西(吃的、玩的、或某種活動)。每個孩子的有效強化物都不一樣。找到你的孩子喜歡的幾種食品,玩具和活動后,別忘了讓它們輪流出現。不正確反應時的反饋 如果一個兒童的反應不正確,結果 即對他的反饋形式有幾種:暫停 (pause)結果出現之后,下一個回合開始開始前,要稍微暫停幾秒鐘。這樣做有以下幾個目的:【結束語】ABA的DTT是一種很積極的教學方法。傳統教學方法讓學生坐在教室里被動地聽老師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江蘇歷屆考編試題及答案
- 單詞認讀測試題及答案
- 確保設計成果一致性的國際商業美術設計師考試實施方案與試題及答案
- 2024年助理廣告師考試信息獲取技巧試題及答案
- 對應課本測試題及答案
- 2024年助理廣告師考試知識應用分析試題及答案
- 助理廣告師考試中的創意思考與活動設計試題及答案
- 專科工程地質試題及答案
- 如何提高紡織品檢驗的效率與準確性試題及答案
- 江門中考英語試題及答案
- 全國各省市郵編對照表
- 行政區域代碼表Excel
- 《試種一粒籽》第1課時示范課教學設計【部編人教版二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
- YS/T 837-2012濺射靶材-背板結合質量超聲波檢驗方法
- 燒烤類菜單表格
- DB11∕T 583-2022 扣件式和碗扣式鋼管腳手架安全選用技術規程
- 酒水購銷合同范本(3篇)
- 海康威視系統圖標
- 印染廠管理手冊
- 保潔服務崗位檢查考核評分標準
- 《字體與版式設計》教學課件(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