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蘇少版)鳳凰初中美術配套教學設計 七年級下冊 第7課重復的魔力教材分析本課屬于設計應用領域。重復構成是平面構成的一種特別形式,是一種獨特的設計語言,它擁有推理性的構思設計、哲理性的概括表現(xiàn)、秩序性的組織結構。教材中,通過基本構成形式、構成方法、實物圖片、作業(yè)等對重復構成進行了多角度的闡釋,全面敘述了重復構成的各個方面。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可以了解和掌握重復構成的基本原理,通過重復構成呈現(xiàn)出不同的視覺形式。深化教學目標,設計語言充分演繹,創(chuàng)造出各具特色的設計作品。一、教學路徑觀察尋找生活中具有重復構成形式的場景,觀察和思考不同形式下的重復構成圖片,根據(jù)視覺圖形的變化,嘗試尋找各種重復構成形式的
2、規(guī)律。理解理解重復構成中“基本形”的重要作用,充分了解重復構成中各種不同的“骨格”形式,了解骨格的形式規(guī)律,感受重復形式帶來的體驗和感受。嘗試應用嘗試體驗用一種單元媒介,即基本形在不同骨格下的重復變化,并嘗試從單元到單組再到多組的應用變化。它也可以是同一骨格形式下不同單元媒介的變化。練習體驗練習將某一設計好的重復構成和具體的生活場景或生活器具相結合,對已有的生活場景或生活器具進行視覺變化,體驗這種變化后帶來的視覺感受和審美體驗。創(chuàng)造依據(jù)重復構成的基本原理,創(chuàng)造性地開發(fā)獨特的骨格形式及基本形,以重復構成的方式完成作業(yè)。二、課時建議本課建議為2課時。第一課時觀察、了解重復構成的基本原理。第二課時嘗
3、試應用形成重復構成視覺現(xiàn)象的基本方法,深入完成具有創(chuàng)造力的作業(yè)。教學內容一、教學目標認知目標:通過現(xiàn)實生活中的器物、生活中的場景發(fā)現(xiàn)重復構成;理解并掌握重復構成中基本形、骨格的形式及其變化特征。技能目標:充分應用重復構成中的形式變化,并將這些重復構成的設計變化有效地應用到具體的物象或圖式中。情感目標:通過重復構成的視覺變化,體會和感悟視覺中單個到多重的視覺變化與影響力,體驗這些變化的美學意義,獲得設計語言中由重復構成帶來的審美經驗。二、教學重點、難點教學重點:了解掌握重復構成中基本形、骨格的形式變化規(guī)律。教學難點:將重復構成中的骨格形式變化形成重復構成形式;將這些骨格的形式變化有機地和物象或圖
4、式相結合。三、教學準備各種具有重復構成特點的生活場景、器具圖片或實物、多種單元媒介物體、鏡子、多種可塑造或變化的單元材料(如:紙條、黑卡紙、同形木塊、圖釘?shù)龋㈩伭稀⒐P紙、課件。四、教學要點1. 生活中的重復構成:生活中重復構成的視覺場景很多,從建筑物到廣場、從行軍的方陣到超市的貨架、物體表面的裝飾圖案、水果攤擺放的水果重復構成這種設計語言或許就是對自然與生活中重復景象的提煉和概括。找尋或分解出一個物體(基本形單元),對比這個物體的重復景象,視覺感受上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呢?假如這種物體的排列方式發(fā)生了變化,那么視覺上又會有什么樣的不同感受呢? 2. 重復構成的變化形式:仔細地觀察具有重復結構的圖
5、像,尋找其中的變化規(guī)律。重復是構成中最基本的構成形式,是指在相同的骨格條件下的單元、形象、顏色等基本特征的一致性、反復性,單元形象出現(xiàn)兩次以上就形成了重復關系。形象單元出現(xiàn)的次數(shù)越多其視覺感受也就越強烈。這是設計中最常見的設計語言,重復構成帶來的最強烈的視覺感受是一種秩序美。無論是什么樣的物象單元在構成重復時最重要的是重復的變化規(guī)律,也就是骨格。重復構成中的骨格眾多,對骨格的設計成為重復構成中最重要的一步。在單一的骨格中一般有經緯排列、鏡像排列、對稱排列、三面鏡排列、漸變排列、分解排列、自由排列等,更復雜的重復則是將兩個以上的骨格相結合,形成具有多重重復復雜構成,深入理解重復構成中骨格變化所形
6、成的視覺圖式是進行重復構成學習的重要內容。3. 重復構成中的單元造型變化:作為重復構成中起始的圖像原點單元(基本形),它對重復后圖形的視覺效果起著重要的作用,在單元形中簡單的圓、方也同樣可以形成變化,如圓可以有黑白或不同顏色的對比變化;方可以有方向、角度調整后的變化。同時由簡單的幾何形加以分割和疊加形成新的單元形,在一定的骨格中加以重復后可以達到意想不到的視覺效果。多個單元形組合在一起,其重復的視覺感受又不一樣。具象的形,如人物、動物等重復后則具有了強烈的“造型增值”作用,能夠形成強烈的視覺感受。4. 重復構成的應用:將設計的重復構成圖形與一個具體的器物相結合就形成了現(xiàn)實意義上的設計應用,這里
7、的生活器物可以是器皿、紡織品;也可以是墻面、地面、建筑本身。設計與這些器物相適應的重復構成圖形能更好地展現(xiàn)出器物本身的美感。因此重復構成是設計語言中最基本的一種,也是圖案設計的基本方法與技巧。5. 重復構成設計語言的再創(chuàng)造:把握重復構成中的基本變化規(guī)律,創(chuàng)造性地設計重復構成中的單元形和骨格結構,或者是應用多個幾何形的巧妙結合;或者是某一具象物體變形、變化,再加上具有豐富變化的骨格形式,可以使重復構成的創(chuàng)造性將得到充分的展現(xiàn)。同時各種材料的加入也能形成具有創(chuàng)意的重復構成形式。在重復構成的創(chuàng)造性活動中,只要符合重復構成的基本原則形式,都可以運用。教學過程與方法一、觀察與發(fā)現(xiàn)觀察生活中有關重復的圖片
8、,尋找圖片中單元圖形,提取與分離出一個獨立的單元圖形,然后與該單元圖形相關的重復圖片做對比。從對比中發(fā)現(xiàn)它們之間的變化。再用幾種不同形式的重復圖片做對比,尋找和發(fā)現(xiàn)這些圖片中的不同并記錄下來。二、探討與尋找參考前面所觀察的圖片,嘗試用最簡單的圖形做出幾組重復的構成練習,尋找它們之間的規(guī)律,一般來說變化的程度越大越好。用鏡子在不同的角度上反射一個物體,再用多面鏡子從不同的角度反射這一物體,探討成像的視覺變化、感受,尋找它們的變化規(guī)律。體會重復構成中不同的單元形和骨格的變化。三、體驗與練習從最簡單的對稱重復開始,在一張紙上滴上彩色顏料,將紙張對折擠壓,然后打開,觀察顏料形成的圖形變化,思考如果將這
9、個圖形依據(jù)不同的骨格進行重復會有什么樣的情況發(fā)生呢?以一個自己設計的幾何形為基本單元形,將這個形依據(jù)不同的骨格進行排列,觀察最終形成的視覺圖形。把一個固定的骨格形式的不同單元形進行排列,得到的又是怎樣的圖形呢?進一步深入體驗并練習更復雜的骨格和單元形,體會所完成作品的豐富變化。四、應用與創(chuàng)造設計一個適合一件器皿的重復構成圖形,將這個圖形和器皿有機地結合起來;嘗試設計相似的重復構成并應用在相同的立體形態(tài)上,如同樣的舊包裝盒、瓶子、紙立體構成等,將這些立體形態(tài)有機地排列組合,形成新的、更大的重復構成,最終共同完成復雜重復構成的作品。 教學評價建議一、本課教學中,重復構成的基礎知識是整個教學的框架,
10、重復的構成變化和應用變化是教學的核心。運用“重復法則”創(chuàng)造性地理解和完成作品,實現(xiàn)從知識到創(chuàng)造應用的轉變。二、作業(yè)設計和評價的重點是在重復法則的前提下,體現(xiàn)重復構成的變化性和創(chuàng)造性。參考案例重復的魔力一、教學目標認知目標:通過學習,能理解重復構成和骨式變化規(guī)律。技能目標:運用重復構成變化規(guī)律合作完成設計作品。情感目標:體會重復構成帶來的視覺秩序美。二、教學準備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紙張、顏料等。學生準備:彩色卡紙、鉛畫紙、顏料、毛筆、美工刀等。三、教學過程(一)錄像導課1. 媒體播放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擊缶片段,學生欣賞并談感受,陳述原因。2. 思考:假如擊缶只有一個人,你還能感受到那種
11、氣勢嗎?為什么當一個單元在不斷重復以后,會形成全新的視覺感受呢?帶著思考進入課題重復的魔力。(二)尋找重復1. 呈現(xiàn)自然界中一些具有重復現(xiàn)象的圖片,通過欣賞,學生發(fā)現(xiàn)自然界中存在很多的重復現(xiàn)象。2. 教師繼續(xù)展示生活中利用重復原理設計的物品,需要學生思考、比較:生活中重復的物品和自然中的重復現(xiàn)象有著怎樣的聯(lián)系,使學生充分感受重復構成與生活的緊密關系。(三)初步體驗取出裁切好的小紙片,先對折一下,然后打開,在紙片上對折的一邊滴入顏色,然后再按折縫將紙片合起,并用手指按壓紙片后打開。思考這樣的圖形給你一種怎樣的感受呢,它又是一種怎樣的重復呢?(四)合作創(chuàng)作1. 教師要求學生準備好一張幾何形“母體”
12、,然后按一定的分解方法對“母體”進行相同方式的分解,不斷重復,最后將它們組合成一幅圖形。2. 欣賞各自獨立的作品,談體會感受。3. 以四人為一小組,將各自獨立的作品進行組合。小組欣賞作品,討論作品的視覺變化及各自的感受。4. 全班合作,繼續(xù)組合作品,學生再次思考:這種變化帶來的是怎樣的一種重復呢?重復構成有哪些要素組成呢?師生討論,歸納總結。(五)拓展延伸1. 教師講解:今天我們運用的這種重復構成的方法是最常用的一種設計手段。2. 呈現(xiàn)生活中運用重復構成的設計作品與美術作品,了解重復不僅運用在設計上,很多純藝術家也同樣運用這種手法來進行創(chuàng)作。相關鏈接平面構成的認識源于自然科學和哲學認識論的發(fā)展。20世紀建立在最新發(fā)展的量子力學基礎之上的微觀認識論,人們更為關注事物內部的結構,這種由宏觀認識到微觀認識的深化,也影響了造型藝術規(guī)律的發(fā)展。構成觀念可以說早在西方繪畫中就見到了其影子。如立體主義繪畫、俄國的構成主義、荷蘭的新造型主義,他們都主張放棄傳統(tǒng)的寫實,以抽象的形式表現(xiàn),到后來的德國包豪斯設計學院的不斷完善發(fā)展,形成了完整的現(xiàn)代設計基礎訓練的教學體系,奠定了構成設計觀念在現(xiàn)代設計中的地位和作用。20世紀70年代以來,平面構成作為設計基礎,廣泛應用于工業(yè)設計、建筑設計、平面設計、時裝設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紙漿篩選與凈化設備的運行與維護考核試卷
- 海洋油氣開采中的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護考核試卷
- 紙板容器生命周期分析考核試卷
- 終端設備在水下通信技術考核試卷
- 林業(yè)與地方特色農產品的區(qū)域品牌營銷考核試卷
- 纖維素纖維在聲學材料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種子種苗在氣候變化適應中的作用考核試卷
- 玻璃纖維增強型塑料水處理設備的制備考核試卷
- 畜禽智能養(yǎng)殖環(huán)境監(jiān)測與調控系統(tǒng)考核試卷
- 南京旅游職業(yè)學院《交通運輸工程前沿講座》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康復心理學課件 變態(tài)心理學
- 培訓學校應急管理機構及突發(fā)事件應急預案
- 學校內控工作小組成立方案
- Unit 1 Travel教案-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 中職英語高教版(2023修訂版)基礎模塊2
- 新中國成立75周年農業(yè)發(fā)展成就課件(含講稿)
- ASTM-D3359-(附著力測試標準)-中文版
- 國開2024年秋《機械制圖》形考作業(yè)1-4答案
- 水工維護中級工技能鑒定理論考試題庫(含答案)
- 2025年湖北省武漢市新洲一中陽邏校區(qū)高考數(shù)學試題考前最后一卷預測卷(七)含解析
- 建筑公司證書津貼支付管理辦法
- 高中英語外刊-小貓釣魚50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