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性能指標介紹_第1頁
LTE性能指標介紹_第2頁
LTE性能指標介紹_第3頁
LTE性能指標介紹_第4頁
LTE性能指標介紹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LTELTE性能指標性能指標介紹介紹TD-LTETD-LTE無線質量分析方法無線質量分析方法2表征網絡性能的重要指標集分析數據準備n綜合OMCR網管統計、MR報告、道路測試和掃頻等形成完整指標集;n按感知評估和優化分析分為兩個子集(表),感知評估維度有接入性、保持性和完整性,優化分析維度有覆蓋、干擾和容量;n明確指標名稱、用途、定義、計算公式、統計粒度和當前支持情況等信息。網絡狀況評估網絡問題分析分析影響關鍵指標的因素n分析各指標之間的約束關系、關聯的參數和取值門限;n挑選和評估用于衡量LTE網絡性能的關鍵指標,給出評估網絡感知差和質量差小區的指標、門限和分析方法;n通過現場測試、查勘、參數修

2、改驗證分析方法的有效性。通過指標組合定位網絡問題n基于“二步四象限”法對網絡進行宏觀分析,基于提煉的分析規則對網絡進行微觀分析;n結合現網,從優化分析的覆蓋、干擾和容量,從感知評估的接入、保持和完整,分針對個別TOPN小區開展深入分析,定位問題原因。2 2張表張表- -完整指標集完整指標集n 面向網絡感知,制定感知分析表n接入性指標:RRC連接建立成功率、EPS附著成功率數、RRC連接平均建立時長、EPS平均附著時長n保持性指標:無線掉線率n完整性指標:用戶面上/下行PDCP層比特率、用戶面上/下行PDCP層丟包率、用戶面下行PDCP層棄包率、用戶面下行PDCP層包平均時延 突出端到端的客戶感

3、知多維度分析能力,力求能真實、準確反映客戶使用網絡的感知。可以作為網絡管理人員進行網絡質量管理的主要監控指標。如果其中某個指標劣于門限值或者平均值值,說明可能存在影響客戶感知的網絡質量問題。n 面向網絡優化,制定優化分析表n覆蓋:低UE發射功率余量小區、UE高發射功率小區、CRS-RSRP弱覆蓋小區小區數和TA平均值等33個指標n干擾:小區重疊覆蓋度、CRS下行平均SINR值、下行平均CQI值、小區下行平均誤塊率、上行SRS-SINR平均值、接收干擾功率、上行子幀級IoT等21個指標n容量:小區RANK2占比、小區雙流下行傳輸TB數占比、下行每PRB平均吞吐率、下行每時隙調度業務PRB數等21

4、個指標 突出從多個數據源全面分析網絡性能的能力,利用各維度內指標集間的關聯與約束關系,使能合理、客觀地評價網絡質量,指導均衡地進行網絡優化。2 2張表張表- -關鍵指標及門限關鍵指標及門限4維度方向網管MR路測覆蓋下行 CRS-RSRP=-110dBmTA=-105dBm上行 UE發射功率余量7dBUE每PRB發射功率=10下行殘留BLER=15CRS-RSRQ=-12.5dBCRS-SINR=-3dB上行下行殘留BLER=18RIP=-3dB?容量下行下行每時隙調度業務PRB數85雙流下行TB塊占比=50%每PRB平均吞吐率=174bit/PRB下行每時隙調度業務PRB數85雙流下行TB塊占

5、比=50%每PRB平均吞吐率=174bit/PRB上行上行每時隙調度業務PRB數80每PRB平均吞吐率=136bit/PRB上行每時隙調度業務PRB數80每PRB平均吞吐率=136bit/PRB維度感知較好小區接入性RRC連接建立成功率=99%RRC連接平均建立時長=200ms保持性E-RAB掉線率=5%下行每100Mb平均切換數=300kbps用戶面上/下行PDCP層丟包率=1%用戶面下行PDCP層棄包率=1%用戶面下行PDCP層包平均時延 T304+T311+T301, 200N310+T310+T311+T301設計原則:優先保證最小的業務中斷時長,在鏈路失敗率和業務中斷時長中取一個折中

6、。保持性接入性完整性通過在應用層進行HTTP、視頻流、FTP和在線游戲業務,統計出現感知較差情況下的比特率、丟/棄包率和時延。基本感知要求如下:1、HTTP:打開成功率不低于95%,平均加載時延5秒2、在線視頻:播放成功率不低于95%,無停頓,無明顯馬賽克,顫音、嘯叫;3、FTP上下傳:成功率不低于95%,上傳不低于1Mbps(0.25M95%,2M5%),下傳不低于2Mbps(1M95%,10M5%)設計原則: 與市場部業務撥測要求相匹配。用戶感知接入時延:UE從idle進入active,經歷一次T300超時并且第二次接入成功的情況,時長=T300+T3411+小區重搜、占用時長+RRC連接

7、和重配置的時間(注:T300失敗會伴隨T3411失敗,需等待T3411超時才能重發)感知要求:HTTP首頁顯示時延不超過5秒。設計原則:體現端到端,保證一次接入成功率。網絡結構整體分析網絡結構整體分析- -站間距站間距成都LTE 站間距分布注:站間距取泰森多邊形算法和方向角算法最小值。成都LTE 站間距與弱覆蓋分布p成都一環內平均站間距:415米,無大于800米站間距小區,大于600米站間距小區占比3.07%;二環內平均站間距466米,大于800米站間距小區占比3.77%,大于600米站間距小區占比13.57%。站間距與弱覆蓋基站:站間距與弱覆蓋基站:對比對比拉網測試的弱覆蓋點分布RSRP-1

8、10dBm的采樣點與站間距大的小區覆蓋區域比較吻合,即站間距過大導致的弱覆蓋。站間距大于600米后,小區RSRP均值-110dBm的小區比例將達到20.25%,也說明站間距與弱覆蓋相關。紅線為600m站間距與拉網覆蓋對比站間距分段站間距分段小區個數小區個數占比占比累加數量累加數量累加占比累加占比200300)161.66%161.66%300400)32733.99%34335.65%400500)37338.77%71674.43%500600)14114.66%85789.09%600700)474.89%90493.97%700800)272.81%93196.78%800900)151

9、.56%94698.34%9001000)60.62%95298.96%10001500)101.04%962100.00%網絡結構整體分析網絡結構整體分析- -重疊覆蓋重疊覆蓋8p 成都LTE網絡重疊覆蓋度比例有84%采樣點處于重疊覆蓋度0%,5%區間內;p 成都LTE網絡重疊覆蓋度與SINR(CDF=5%)達到規劃指標要求,5%重疊覆蓋時SINR(CDF=5%)大于-3。成都遍歷結果:SINR CDF 5%達到規劃指標要求=-3dB。與深圳相比,重疊覆蓋導致SINR降低比較輕微,但小重疊覆蓋度時,SINR(CDF=5%)只有-1。根據10月23號MR數據,成都現網MR弱覆蓋小區共有123個

10、,弱覆蓋小區分布整體較為分散,但一環與二環之間西南方向弱覆蓋小區相對較為集中根據10月23日MR數據,取全網樣點數大于900的小區,RSRP均值為極好點的小區共117個,占比27.7%,同時有108個小區RSRP均值在差點區間,占比25.5%根據10月23日MR數據,取全網樣點數大于900的小區,上行SINR均值為好點的共202個小區,占比50.1%,SINR差點小區共56個,占比13.9%指標定義:MR 弱覆蓋小區RSRP5%;路測弱 覆蓋小區RSRP5%極好點:-85好點:(-95,-85中點:(-105,-95差點:(-115,-105極好點:22好點:(15,22中點:(5,15差點:

11、(-5,5弱覆蓋問題分析弱覆蓋問題分析全網全網情況情況弱覆蓋較為集中弱覆蓋問題分析弱覆蓋問題分析CRS RSRP vs. SRS-SINR(CRS RSRP vs. SRS-SINR(弱覆蓋原因定位弱覆蓋原因定位) ) 運用相關性分析方法,得到采樣點RSRP平均值與上行SINR平均值相關系數為0.744 (1表示完全正比例,0表示完全不相關) ,表明RSRP與上行SINR具有較強的相關性。取10月23號MR采樣點數TOP100小區,根據二維四象限法,定位出問題小區。第一象限:RSRP與SINR均較好,正常小區第二象限:RSRP較差,但SINR好,多為宏站深度覆蓋室內第四象限:覆蓋好、SINR差

12、,需關注干擾情況。典型問題小區:成華工商局-2 RSRP-110占比=96.8%,SINR=-3占比=90.3%,從OMC后臺分析,該小區每PRB的干擾噪聲的平均值為-101 dBm,存在干擾有色金屬西南公司2小區現場站高45m,采樣點靠近基站但RSRP較差,存在”塔下黑”的情況。RSRP上行速率第三象限:覆蓋差、SINR差,需關注覆蓋問題典型問題小區:有色金屬西南公司-2RSRP-110占比=82.8%,SINR=-3占比=94.5%分析MR RTTD-RSRP二維數據,87.5%的采樣點在落在TA3.5km的采樣點有12%RSRP-94.5dBm200m的采樣點有87.5%RSRP-87.

13、6dBm近處塔下黑處處弱覆蓋RSRP-110dBm占比SINR-105dBm才能較好解決MMDS干擾。RSRP-110dBm高干擾導致低SINR(-3dB)低SINR導致低吞吐率(1M)紅色為高干擾扇區紅色為高干擾扇區容量問題分析容量問題分析全網情況全網情況131、由左圖網管統計可知,上行有40%以上的小區的16QAM調制占比在90%以上;而下行僅不到10%的小區的64QAM調制占比在90%以上,相對的,下行有40%以上的小區的64QAM調制占比小于10%。由此反映出整個網絡的上行容量情況要優于下行容量情況。2、從右圖路測統計可知,全網在路面覆蓋方面有近40%的小區能在下行使用64QAM進行調

14、制(MCS1728對應采用64QAM)。3、綜上所述,全網室外路面覆蓋場景相對較好,容量問題可能主要存在于室內場景。 根據拉網統計可知,小區下行雙流調度情況較好,大多數小區集中的雙流調度占比50%90%,但同時也存在部分弱覆蓋區域的雙流調度過多的情況。弱覆蓋區域雙流調度過多小區容量容量問題分析問題分析鏈路質差導致的低速率鏈路質差導致的低速率篩選規則:下行平均PDCP速率低于20Mb/s(折算成下行每PRB平均吞吐率低于174bit/RB),下行平均CQI10%或E-RAB掉線率0。篩選結果:以2013/11/17-19日的網管統計數據進行篩選,全網有57個小區(占2.79%)屬于低速率小區。分

15、析:1、路測篩選結果少于網管篩選結果,且包含于后者。路測主要對路面的網絡進行測試,且由于4G手機終端占比較小,當前的用戶仍大部分位于室內,因此用網管數據作分析更全面。2、篩選所得小區的下行MCS均比較低,確實存在嚴重下行鏈路質量問題。建議:1、下行鏈路質差小區的篩選應以網管數據為主,路測數據為輔;2、針對路測數據中也出現的低速率小區,考慮從覆蓋加強和干擾排查的角度進行優化;針對其余網管篩選結果,重點考慮網絡結構調整,如加補街道站、小區覆蓋。下行MCS均值路測每PRB吞吐率輔助分析容量問題分析容量問題分析TM8TM8和雙流調度不合理分析和雙流調度不合理分析15篩選規則:下行BLER10%,且下行

16、平均CQI10篩選結果:以2013/10日二環內拉網統計數據進行篩選,全網有20個小區(占0.98%)符合篩選條件,其中15個小區存在PDSCH雙流調度占比大于RANK=2的請求占比。分析:此類小區的下行SINR、MCS均不理想,基站對于但雙流的調度過于激進。分析:按網格對下行TM8模式占比與SINR15占比進行統計發現,14個網格中有5個網格存在TM8模式占比高于SINR15的TM3模式性能較好情況下采用TM8模式。(TS36.213定義了TM8模式將不能使用PBCH、PSS和SSS沖突的PRB資源,折合到每個時隙約3個PRB)每時隙最后每時隙最后20個個PRB調調度次數遠小于其他度次數遠小

17、于其他PRB華為設備華為設備TM8模式較模式較TM3模式在模式在PDSCH上將會損失上將會損失89個個PRB;貝爾設備在貝爾設備在TM8模式下損失模式下損失3個個PRB這些網格都屬于弱覆蓋區,宜加大分集發送比例對網管指標有重要的定時器參數對網管指標有重要的定時器參數16網管性能網管性能參數名稱參數名稱功能描述功能描述設置原則設置原則建議值建議值接入類T300UE等待RRC連接響應的定時器長度該參數設置過小會造成UE RRC連接建立失敗誤判增加;101000ms00msT302UE收到RRC連接拒絕后等待RRC連接請求重試定時器長度設置過大會造成UE RRC連接拒絕后限制時常過大,使本能夠再次建

18、立的RRC不能 及時被建立,影響用戶感知; 2000msT3410MME的定時器,T3410是附著全程的定時器 協議規范值15sT3411MME的定時器,T3411是附著失敗以后等候的定時器 協議規范值10s保持類T310UE檢測無線鏈路失敗定時器長度。T310設置的越大,UE察覺RL下行失步的時間就越長,此時間內相關資源無法及時釋放,也無法發起恢復操作或響應新的資源建立請求,影響用戶的感知。1000msN310連續接收失步指示的最大個數N310設置的越大,UE對RL失步的判斷就越不敏感,可能造成本來不可用的RL遲遲不能被上報RL失步進而無法觸發后續的恢復或重建操作。n4n4N311接收同步指

19、示的最小個數N311設置的越大,越可以保證RL恢復下行同步的可靠性,但相應的也會增加導致T310超時的風險,一旦T310超時,就會觸發RL FAILURE原因的連接重建流程;n1T304UE等待切換成功的定時器長度。用于系統內切換,該值設置過大會導致切換失敗無法及時回退并發起RRC連接重建過程500ms500ms重建類T311UE檢測無線鏈路失敗后轉入IDLE狀態定時器長度。設置值越大,UE進行小區重選過程中所被允許的時間越長, RRCConnectionReestablishment過程越滯后。1000msT301UE等待RRC重建響應的定時器長度設置過小會造成UE RRC連接重建失敗誤判增

20、加;600ms接入性接入性一次接入成功率對接入時延有決定性影響一次接入成功率對接入時延有決定性影響17RRC Connection Request由Attach Request觸發,而Attach Request消息由RRC Connection Setup Complete消息承載并從UE發送到MME。UE先啟動T3410,后啟動T300并發出Peamble(Msg1),如未收到Msg2,則隨機重發(約20ms)。因此接入時延的真正計時是從發出第一個Msg1開始啟動,接收到RRC Connection Setup消息或RRC Connection Reject消息或NAS指示終止RRC連接建

21、立時停止。沒有N300用于控制RR連接重發,重發總是由高層(NAS)控制,因此需等待T3411超時,才能再次重發。第一次RRC連接第一次RRC連接T300超時200msT3411超時10000ms18接入性接入性- -客戶感知的接入時延長分析客戶感知的接入時延長分析RRC連接連接建立時長建立時長EPS附著附著時長時長E-RAB連接連接建立時長建立時長客戶感知的總體接入時延=RRC連接建立平均時長(22ms)+平均附著時長(3000)=3022毫秒.在一次成功的接入時長中,無線側時延很短(RRC連接建立平均時延為22ms,E-RAB建立時延為25.5ms),而ATTACH過程中核心網的時長相對較

22、長(約3000ms),影響接入時延的主要瓶頸不在E-UTRAN。p在這個過程中SAE-GW要查詢DNS、查詢UE簽約的QoS屬性、為UE分配IP地址、確定PCC規則、確定EPS承載QoS屬性、創建IP-CAN會話等。p建議在S11接口掛表,重點對DNS查詢、DHCP地址分配,HSS簽約QoS查詢等過程進行分析。S11接口接口GTP-C隧道建立時長隧道建立時長接入性接入性-現現網的接入網的接入性評估性評估19 客戶感知接入性評估 接入性劣化小區分析接通率維度接通率維度接入時延維度接入時延維度RRC連接建立成功率99.89%RRC連接平均建立時長22毫秒E-RAB連接建立成功率99.88%E-RA

23、B平均建立時長25.5毫秒無線接通率=RRC連接建立成功率*E-RAB連接建立成功率99.77%平均附著時長3000毫秒EPS附著成功率96.41%業務請求成功率99.89%端到端感知接通率=RRC連接建立成功率*EPS附著成功率*業務請求成功率96.20%96.20%用戶感知接入時延=RRC連接平均建立時長+平均附著時長30223022毫秒毫秒RRC接入請求10次,接通率60毫秒的高接入時延小區84個.建議對接入時延建議對接入時延60ms的小區進行的小區進行PRACH序列優化,對序列優化,對200ms的小區進行覆蓋增強。的小區進行覆蓋增強。保持性保持性掉線率與業務中斷時長掉線率與業務中斷時長

24、UE CategoryTotal layer 2 buffer size bytesCategory 1150 000Category 2700 000Category 31 400 000Category 41 900 000Category 53 500 000 目前使用的終端,主要以Category 3和Category 4為主。 以Category 3終端為例,用戶在正常進行當用戶鏈路在t1時發生掉線或切換失敗后,若以1Mbps的速率勻速的進行下載,其緩沖區容量下降至緩沖區空間的3dB時所需的時間為:t2=(1400 000/2*8)/(1024*1024)=5.34 s 若在t2時刻

25、前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 Complete,網絡則已重建成功,就能保證用戶感知不到,從而降低用戶感知掉線率,或提高客戶感知切換成功率。 假定用戶終端的layer 2緩沖區容量下降至緩沖區空間的3dB以下時,用戶感知到業務受到影響。因此為提高客戶感知保持性,降低因掉線和切換失敗導致的客戶感知 緩沖區容量下降至緩沖區空間的3dB的時間保持過程的中斷時延,切換過程的中斷時延 3GPP TS 36.306中規定,不同Category的UE終端,其Total layer 2 buffer sizes具體如下所示:保持性保持性定時器定時器對掉線和切換成功率的影響分析對

26、掉線和切換成功率的影響分析 下行掉線時長定義為:UE從L1檢測到第一個失步指示到UE完成RRC重建成功的時長;當UE檢測到鏈路失敗后會執行原因值為RL FAILURE的RRC Connection Reestablishment過程; 切換過程包括:測量、判決、執行(切換準備、上行隨機接入、下行數據緩沖、路由重建)。 切換過程的中斷時延定義為 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到UE Context Release(含T304失敗和RRC重建)的時長。 切換過程的中斷時延 協議36.133 定義了下行鏈路質量要在200ms內低于Qout ,統計為一次失步

27、。N310參數表示接收連續“失步(out-of-sync)”指示的最大數目,這是一個連續的指示值,若N310增大1次,則下行鏈路掉線時延就會延長210ms,UE對RL失步的判斷敏感度也有下降,因此不建議N310取值教大。200200N310+T310+T311+T301N310+T310+T311+T301下行鏈路掉線時延T304+T311+T301 5.34s網絡已重建成功,從而保證用戶感知不到.降低用戶感知掉線率提高客戶感知切換成功率分組掉線理論下行最大拆鏈時延(ms) E-RAB掉線率掉線導致的平均中斷時長N310T310N311組1N4 N4 1000ms 1340034001.06%

28、1.06% 36.0436.04組2N20 1000ms 1660066000.91%0.91% 60.0660.06修改定時器后指標按預期發生了變化,且較為敏感加大N310掉線率變好,加大T304切換成功率變好。由于掉線和切換失敗后,UE可以進行RRC重建來實現業務恢復,因此需要在失敗率和業務中斷時長之間做平衡。N310改小后,掉線率有所提升,但平均業務中斷時長要小;而T304改大后,平均業務中斷時長也降低。建議建議N310N310取取N4N4,T304T304取取500ms500ms。注:實驗前后T311和T301均保持不變,T311=1000ms,T301=600ms。分組切換理論切換中

29、斷時延(ms) 切換成功率切換失敗導致平均中斷時長T304組1200ms1800180099.13%99.13% 15.6615.66組2500ms500ms2100210099.37%99.37% 13.2313.23保持性保持性掉線小區分析掉線小區分析 利用組1的定時器參數來定義全網小區,對E-RAB掉線小區進行統計分析,全網掉線次數5,且E-RAB掉線率5%的高掉線小區總共有51個,占比為1.87%。其分布情況如右圖所示。統計其掉線原因主要是由無線層問題導致的。 對掉線次數5,且E-RAB掉線率5%的高E-RAB掉線小區的CQI和TA情況進行統計,選出TA1km,CQI10的高E-RAB

30、掉線小區,其分布情況如下所示: MRR統計的弱覆蓋小區分布統計的弱覆蓋小區分布高高TA,低低CQI的高掉線小區分布的高掉線小區分布 通過查看發現這些小區為MRR統計的弱覆蓋小區 ,由此可知:高TA,低CQI的高掉線小區一般存在弱覆蓋問題。對這些區域站間距較大,建議補點或使用RS Broost來提高覆蓋能力。 保持性保持性-切換差小區切換差小區分析分析 利用組2的定時器參數來定義全網小區,對切換失敗小區進行統計分析,全網切換失敗次數20,且切換成功率95%的切換差小區總共有43個, 占比為1.57%。通過對比分析路測數據采集到的切換情況,切換失敗小區分布情況偏差不大,基本相同。路測數據路測數據網

31、管統計網管統計 對造成切換失敗的原因進行統計分析,發現主要是由于目標小區切換準備失敗而導致說明切換執行門限過低,導致本小區下行鏈路質差,而無法接收或正確解碼RRC連接重配置消息。進一步還發現這些小區伴隨有較高的RRC重建消息。建議提高切換執行門限建議提高切換執行門限。與一環線公交車安裝的CPE有關保持性保持性-切換差小區切換差小區分析分析 目前切換主要分為以下3類:u同一個eNB內的切換ueNB間X2口切換ueNB間S1口切換 現網統計不同分類的切換情況,如右圖所示,1.S11.S1口切換準備失敗率很高口切換準備失敗率很高; ;2.2.一旦切換準備成功了,切換執行也基本也成功了一旦切換準備成功

32、了,切換執行也基本也成功了統計切換的準備和執行情況,發現:1.eNB1.eNB間間X2X2口切換的請求次數占比最高;口切換的請求次數占比最高;2.2.切換失敗率最高的是切換失敗率最高的是eNBeNB間間S1S1口的切換,高達口的切換,高達9.05%9.05%。對于對于S1S1口的切換失敗,建議核查鄰接關系參數口的切換失敗,建議核查鄰接關系參數(eNB ID/LCID/EARFCN/PCI/TAC/PRACH (eNB ID/LCID/EARFCN/PCI/TAC/PRACH RS/PUSCH GID)RS/PUSCH GID)配置的一致性。配置的一致性。 完整性完整性分業務用戶感知測試分業務用

33、戶感知測試采取從單一宏站拉遠的方式,在西區樞紐宏站小區邊緣的感知差點(接近拖網)進行業務測試,對各類業務的進行測試,確定各項業務基本滿足感知需求時的指標門限,測試結果如下:p 指標門限測試由于目前成都現網未對業務進行分QCI 配置設置,無法從網管區分業務類型,上述測試結論暫時無法對現網指標分QCI進行評估,后續可制定統一的業務QCI分類策略,針對不同QCI業務,參考以上結果,設定指標門限。現階段參考以上結果設定客戶感知劣化小區門限。業務類型應用速率要求(kbps) ping次數 文件大小(Byte)單向時延(ms) 單向丟包率流媒體優酷31250014901691%語音通話QQ語音42.450

34、01400107.51%游戲三國殺805001500981%網頁瀏覽163205001470502%音樂1聽音樂網1285001500781%視頻通話QQ視頻業務2105001400107.51%FTP上傳本地測試服務器176(上行)5001500881%FTP下載本地測試服務器14235001500601%http上傳139郵箱121(上行)50095053.51%http下載騰訊17175001472631%完整性完整性反映反映業務感知的網管指標與現網分析業務感知的網管指標與現網分析p 成都完整性指標的分布情況(不考慮0業務小區)根據3GPP規定(右圖),QCI業務0-9對應的時延要求為50ms,100ms,150ms,300ms不等,成都現網用戶面PDCP層指標的小區分布情況如左圖,部分小區不能滿足全部QCI業務時延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