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肇慶市2020屆高三化學第三次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1頁
廣東省肇慶市2020屆高三化學第三次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2頁
廣東省肇慶市2020屆高三化學第三次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3頁
廣東省肇慶市2020屆高三化學第三次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4頁
廣東省肇慶市2020屆高三化學第三次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廣東省肇慶市2020屆高三第三次模擬理科綜合化學試題1.1.中國文化源遠流長,下列對描述內容所做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是選項描述分析A本草綱目中“采蒿蓼之屬,曬干燒灰,以水淋汁,洗衣發面,亦去垢發面。”所描述之物為ECOB新修本草對“青磯”的描述:“本來綠色,.正如王留璃燒之赤色”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指干儲C“司南之杓(勺),投之于地,其柢(勺柄)指南”司南中“杓”的材質為Fe3O4D“用濃酒和糟入甑,蒸令氣上,用器承滴露”其中涉及的操作是蒸儲A. A B. B C. C D. DA. “采蒿蓼之屬,曬干燒灰”,說明成分來自植物燒成的灰中,“以水淋汁”,說明該成分易溶于水,“洗衣發面,亦去垢發面”能

2、洗去油污, 發面,能作為發酵劑,排除KOH KAl(SO4)2, 植物燒成的灰中的成分主要為碳酸鹽,所以碳酸鉀符合,故A正確;B. “燒之赤色”所指的化學方法為夕燒,故 B錯誤;C. Fe3Q具有磁性可以作為司南中“杓”的材質,故C正確;D.所描述的是古代利用蒸儲的方法制作燒酒,故D正確。點睛:解答此類問題需要準確理解古文中關于化學現象的描述,對化學考察的難度并不大。2.2.化合物0P (甲)、Q (乙)、豆)(丙)的分子式均為 QH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甲的同分異構體只有乙和丙兩種B.甲中所有原子一定處于同一平面C.甲、乙、丙均可與澳的四氯化碳溶液反應D.甲、乙、丙的二氯代物種數最少的是丙

3、【答案】D【詳解】A.甲的同分異構體除乙和丙外,還有許多種,故A錯誤;B.甲中苯環與乙烯基之間的碳碳單鍵可以旋轉,所有原子不一定處于同一平面,故B錯誤;C.丙中沒有不飽和鍵,不與澳的四氯化碳溶液反應,故C錯誤;D.丙的二氯代物只有相鄰、面對角線、體對角線3種,甲、乙的二氯代物均超過 3種,故D正確。3.3. 根據下列實驗操作和現象所得到的結論正確的是選項實驗操作和現象實驗結論A向飽和硼酸溶液中滴加少量 N&CO粉末,無氣泡冒出酸性:碳酸硼酸B將少量Fe(NQ)2加水溶解后,滴加稀硫酸酸化,再滴加KSCN§液,溶液變成血紅色Fe(NQ) 2已變質C向澳的四氯化碳溶液中滴加適量苯

4、,溶液不褪色苯和澳不可能發生反應D在2mL 0.01mol - L 的NkS溶液中先滴入幾滴0.01mol - L ZnSO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滴入0.01mol - L 1CuS(O溶液,又出現黑色沉淀Ksp(CuS) v Kp(ZnS)A. A B. B C. C D. D【答案】A【解析】A.根據強酸制弱酸原理,如果硼酸的酸性比碳酸強會生成二氧化碳氣體,沒有氣體生成所以酸性:碳酸硼酸,故 A正確;B. Fe(NO3)2試樣加水溶解,滴加稀 HSO酸化,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鐵離子,干擾變質的檢驗,應加水溶解后加滴加KSCN§液若變紅,則變質,故 B錯誤;C.苯和澳可以在澳化鐵做

5、催化劑的條件下發生取代反應生成澳苯,故C錯誤;D.Na2s溶液過量,均發生沉淀的生成,不發生沉淀的轉化,則不能比較ZnS CuS的溶度積,故D錯誤。4.4.下列實驗方案不能達到 實驗目的的是A.圖A裝置Cu和濃硝酸制取 NO B. 圖B裝置實驗室制備 Cl 2C.圖C裝置實驗室制取乙酸乙酯D. 圖D裝置實驗室分離 C5口 CO【答案】C【解析】【詳解】A. Cu和濃硝酸反應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和水反應生成一氧化氮,可制取NO故A不符合題意;B.濃鹽酸和高鎰酸鉀溶液生成氯氣,氯氣與氫氧化鈉反應進行尾氣吸收,故B不符合題意;C.乙酸乙酯在NaOH§液中水解,應選飽和碳酸鈉溶液,故C符合

6、題意;D.要將CO和CO分離,足量純堿溶液用來吸收 CO,先收集到干燥的 CO滴加稀硫酸,再將生成的CO用濃硫酸干燥,收集到純凈的CO,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 Q【點評】本題考查化學實驗方案的評價,涉及氣體的制備及收集、乙酸乙酯的制備以及物質的分離等,側重實驗裝置及分離原理的考查,注重實驗的評價性和可行性分析,題目難度不大.5.5. 以熔融LizCO和K2CO為電解質,天然氣經重整催化作用提供反應氣的燃料電池如右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催化劑 Ts 口 內含熔融題酸鹽)ooon Oo o I c oO£p ° o°o 口 。-. 空氣梃NiC >。二 的r空氣CQ

7、內小惟碟徽信燃料電池的原用圖A.以此電池為電源電解精煉銅,當有 0.1 mole 一轉移時,有3.2 g銅溶解B. 若以甲烷為燃料氣時負極電極反應式:CH4+5O2 8e =CO32- +2H2OC.該電池使用過程中需補充Li 2CO和K2COD. 空氣極發生的電極反應式為O2 4e 2CO2=2CO32-【答案】D【解析】試題分析:A、電解精煉銅,陽極上銅和比銅活潑的金屬失電子變為金屬陽離子進入電解質溶液,當有0.1 mol e 轉移時,若只有銅放電,則有3.2 g 銅溶解,粗銅有比銅更活潑的金屬首先放電,所以溶解的銅小于3.2g ,錯誤;R根據圖示信息,通入甲烷的電極是負極,在負極上,甲烷

8、變為氫氣,氫氣發生失電子的氧化反應,即H-2e-+CO2-=CO+HO,錯誤;C、該電池的電極反應為負極:Hr2e-+CO2-=CO+HO正極:O2+4e +2CO=2C(O2 ,所以碳酸根離子的濃度不變,該電池使用過程中不需補充Li2CO和&CO,錯誤;D、通入空氣和 CO的混合氣體一極為原電池的正極,發生還原反應,電極反應式為O2 4e 2CO2=2CO32 ,正確。考點:考查原電池原理的應用,化學電源。6.6. 短周期主族元素 X、Y、Z、W勺原子序數依次增大,X的原子半徑比Y的小,Y原子最外層電子數是其內層電子總數的3倍,W原子的核電荷數等于 X Z原子的核電荷數之和,X和Z同

9、主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原子半徑:r(W)>r(Z)>r(Y)B. Z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堿性比W勺強C.化合物X2Y2和Z2Y2所含化學鍵類型完全相同D.工業上常用電解熔融 W勺氧化物制備W勺單質【答案】B【解析】Y 原子最外層電子數是其內層電子總數的3 倍,則Y 為 O 元素。X 的原子半徑比Y 的小,X 的原子序數比Y的小,則X為H元素。X和Z同主族,Z的原子序數大于 O的原子序數,Z為Na 元素。W原子的核電荷數等于 X、Z原子的核電荷數之和,則W勺原子序數為12,為Na元素。所以 X、Y、Z、W>別為:H、Q Na、Mg=A原子半徑r(Na)>r(M

10、g)>r(O) , A錯誤。B Z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為強堿 NaOH W勺 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為中強堿 Mg (OH 2, NaOH堿性大于 Mg (OH 2, B正確。C、H2O2含 的化學鍵為極性鍵和非極性鍵, N&Q含的化學鍵為離子鍵和非極性鍵,不完全相同,C錯誤。MgO熔點很高,要成為熔融態,消耗大量能量,成本高。MgCb熔點相對較低,故工業上電解熔融的MgCb來制取Mg單質,D錯誤。正確答案為 B7.7. 常溫下,用 0.1mol/LNaOH溶液滴定10 mL 0.1 mol/LH 2A溶液,溶液的 pH與NaOH容液的體積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11、什A. A點溶液中加入少量水:吧,增大c(H2A)B. B 點:c( HA -)>c(H+)>c(A ")>c(H 2A)C.水電離出來的 c(OH-): B點>口點D. C 點:c(Na+) =c(HA -)+2c( A 2-)【答案】C【解析】A.根據圖象可知,0.1mol/L的H2A溶液的pH大于1,說明H2A為弱酸,若A點溶液中加入少 量水,溶液中氫離子、HA的濃度減小,由于水的離子積不變,則氫氧根離子濃度增大,所以c(OH-)/c(H 2A)的比值增大,故A正確;B. B點時加入了 10mLNaO/液,反應后溶質為 NaHA 此時溶液的pH小于7,說

12、明HA的電離程度大于其水解程度,則c(A2-)>c(H 2A),由于氫離子還來自水的電離,則c(H+)>c(A 2-),溶液中離子濃度大小為:c( HA -)>c(H+)>c(A 2-)>c(H 2A),故B正確;C. B點反應后溶質為 NaHA HA的電離程度大于其水解程度,溶液呈酸性,氫離 子抑制了水的電離,而D點加入20mL氫氧化鈉溶液,二者恰好反應生成N&A,第水解促進了水的電離,所以水電離的c(OH-):B點<D點,故C錯誤;D. C點溶液的pH=7,為中性溶液,則 c(H+)=c(OH-), 根據電 荷守恒 c(Na+)+c(H+)=c(

13、HA-)+2c(A2-)+c(OH-)可 知:c(Na+)=c(HA-)+2c(A2-),故 D正確;故選 C。8.8.磷化鋁、磷化鋅、磷化鈣與水反應產生高毒的PH3氣體(熔點為-132C,還原性強、易自PH計)的含量低于燃),可用于糧食熏蒸殺蟲。衛生安全標準規定:當糧食中磷化物(以 0.05mg - kg -1時算合格。可用以下方法測定糧食中殘留的磷化物含量:【操作流程】安裝吸收裝置一 PH 3的產生與吸收一轉移 KMnOM收溶液一亞硫酸鈉標準溶液滴 定。【實驗裝置】C中盛100 g原糧,D中盛有20.00 mL 1.12 X10-4 mol ? L -1KMn麗(H2SQ酸 化)。請回答下

14、列問題:(1)儀器C的名稱是;原糧最好先打成粉末,其原因是 。(2)磷化鈣與水反應有化學方程式為 ;檢查整套 裝置氣密性良好的方法是 。(3) A中盛裝KMnO溶液的作用是除去空氣中的還原性氣體;B中盛裝焦性沒食子酸的堿性溶液,其作用是吸收空氣中的Q,防止;通入空氣的作用是 。(4) D中PH被氧化成磷酸,所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5)把D中吸收液轉移至容量瓶中, 加水稀釋至250mL取25.00mL于錐形瓶中,用5.0X10-5mol ? L-1的NS2SO標準溶液滴定剩余的 KMn的液,消耗標 Na2SO準溶液11.00mL,則該原糧中磷 化物(以PH計)的含量為 mg ? kg-1,

15、該原糧質量 (填“合格”或“不合格”)。【答案】(1). 三頸燒瓶 (2). 使原糧中磷化物與水充分反應 (3).CaP2+6H2O=3Ca(OH)+2PH T (4). 關閉K1、打開K2用抽氣泵緩慢抽氣,若觀察到 A、BD各裝置中有氣泡產生則氣密性良好或在D左邊用橡膠管和止水夾封閉、關閉E用壓差法;或關閉分液漏斗旋塞后對 C加熱法(5). 氧化裝置C中生成的PH3 (6). 吹出PH,使 其全部被酸性 KMn的液吸收(7). 5PH3+8MnQ+24H+=5H3PO+8Mn+12HO (8). 0.0085(9) .合格【解析】(1)儀器C的名稱是三頸燒瓶;原糧打成粉末可以增大接觸面積,有

16、利于反應充分進行;(2)依據題干信息磷化鈣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和磷化氫;利用裝置特征關閉K1、打開&用抽氣泵緩慢抽氣,若觀察到A、B、D各裝置中有氣泡產生則氣密性良好;或在D左邊用橡膠管和止水夾封閉、關閉 &用壓差法;或關閉分液漏斗旋塞后對C加熱法; 故答案為:CaP2+6H2O=3Ca(OH)+2PH T ;關閉Ki、打開&用抽氣泵緩慢抽氣,若觀察到A B、D各裝置中有氣泡產生則氣密性良好或在D左邊用橡膠管和止水夾封閉、關閉K2用壓差法;或關閉分液漏斗旋塞后對 C加熱法(3)依據裝置圖中裝置中的試劑選擇分析判斷,高鎰酸鉀溶液是強氧化劑可以吸收空氣中的還原性氣體;焦性沒

17、食子酸先和堿反應,再和氧氣反應可以吸收氧氣;若不吸收氧氣,PH3會在氧氣中燃燒,準確測定 PH的含量,需要用高鎰酸鉀溶液全部吸收,避免產生較大誤差,通入空氣的作用是保證 PH全部被吸收的措施。故答案為:氧化裝置C中生成的PH;吹出PH,使其全部被酸性KMn的液吸收。(4) PH被酸性高鎰酸鉀氧化成磷酸,高鎰酸鉀被還原為鎰離子,結合電子守恒和電荷守恒、原子守恒配平書寫得到離子方程式為:5PH+8MnO+24Hh=5HPQ+8M吊+12HO(5)收集E中吸收液,加水稀釋至250mL取25.00mL于錐形瓶中用濃度為 5X 10-5mol/L NaSO標準溶液滴定剩余的 KMnO容液,消耗N&

18、;SO標準溶液11.00mL;依據滴定反應:2KMn(4+5Na>SO+3H2SO=2MnS(4+K2SO+5NaaSO+3H2O;2KMn(4)WNaaSO;未反應的高鎰酸鉀物質的量= -0,0llL10 mol/L 22 10 %加工;與PH反應的局鎰酸鉀物質的量5 25: 1.12 10-lmoLL xOSL-,10一%4;根據反應5PH+8KMn(4>12H2SO=5HPQ+8MnS(4>4K2SO+12H2。;得至U定量關系為: 5PHeKMnO 計算得到 PH5物質的量82 5泡】0 一 Smal ;則PH3的質量分數" 'Ik四' mH

19、 一。OO85mg kg,當糧食中磷化物(以PH計)的含量不超過0.05mg?kg-1時,糧食質量合格,所以該原糧質量合格。9.9.固定利用CO對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意義重大。CO加氫合成甲醇是 CO綜合利用的一條新途徑。CO和H2在催化劑作用下發生反應:CO(g)+3H 2(g) CHOH(g)+H2O(g) A H<0(1)測得甲醇的理論產率與反應溫度、壓強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措施能使CO的轉化率提高的是 (填序號)。A.增大壓強B .升高溫度 C .增大H2投料比 D .用更高效的催化劑在220C、5.0MPa時,CO、Hb的轉化率之比為 。將溫度從220c降低至160C,壓強從5.0

20、MPa減小至3.0MPa,化學反應速率將 (填“增 大” “減小”或“不變”下同),CO的轉化率將 。200c日,將0.100 mol CO 2和0.275 mol H 2充入1 L密閉容器中,在催化劑作用下反應達到平衡。若CO的轉化率為25%,則此溫度下該反應的平衡常數表達式K= (只用數字填,不必計算出結果)。(2)若 Hb(g)和 CHOH(l)的燃燒熱分別為-285.8kJ mol 1 和-726.5kJ - mol : 則由 CO和 H 生成液態甲醇和液態水的熱化學方程式為。(3)甲醇電解法制氫氣比電解水法制氫氣的氫的利用率更高、電解電壓更低。電解裝置如圖。電源的正極為 (填序號a或

21、b)。其中陽極的電極反應式為 ;標況下,每消耗1mol甲醇則生成H2的體積為(1) . AC(2) .1 : 1.減小(4). 增大(5).0 025 > a 02s 1 040 075 x02J(6).CQ(g)+3H 2(g)CHOH(l)+H 2O(l) H= -130.9kJ - mol -1 .b (8). CH3OH+HO- 6e =CO+6H+ (9). 67.2L【解析】(1)A.正向是氣體體積減小的反應,加壓平衡正向移動,CO的轉化率提高,故 A正確;B.該反應為放熱反應,升溫有利于平衡逆向移動,CO的轉化率降低,故 B錯誤;C.增大H2投料比有利于平衡正向移動,CO的

22、轉化率提高,故 C正確;D.使用催化劑平衡不移動,故 D錯誤;答案為AG根據圖可知甲酉I的理論產率為25% CO和H2的投料比為1:3,與反應的系數比一致,所以,CO、Hk的轉化率之比相等為 1:1。溫度越低、壓強越小,反應速率越小,觀察 圖中的數據可知, 在140C, 2MPa時,甲醇的產率高于25%所以二氧化碳的轉化率高于25%即二氧碳的轉化率增大。利用三段式計算:CO+3H2?CHOH+HO起始(mol/L)0.10.27500轉化(mol/L)0.0250.0750.0250.025平衡(mol/L)0.0750.20.0250.025c©"OH) cQl 0.02

23、? r 0 025所以cfCOj)' c5(H2)0 075 二 0.2J(2)由 H2 (g)的燃燒熱 H 為-285.8J? mol-1 知,1molH2 (g)完全燃燒生成 1molH2。(l )放 出熱量 285.8J ,即H 2 (g) +:O (g) =H2O (l ) H=-285.8kJ?mol -1;CH3OH(l ) +Q (g) =CO (g) +2 H2O (l) H=-726.5kJ?mol -1,由蓋斯定律可知,3X-得 CO (g) +3H2 (g) =CHOH (l) +H2O (l) H=-130.9 kJ?mol-1 ,故答案為: CO (g) +3

24、H2 (g) =CHOH (l ) +H2O,、._ _ _-1(l) H=-130.9 kJ?mol ;(3)根據產生圖示左邊應該是溶液中的氫離子得電子生成氫氣,得出左邊為陰極右邊為陽極,故電源a為負極,b為正極;陽極上發生甲醇失電子變成二氧化碳的反應,結合酸性電解質,故陽極電極反應為 CHOH+HO 6e =CQ+6H;每消耗1mol甲醇轉移6mol電子,可以生成 3mol 氫氣,故生成的氫氣為 3mol,體積為67.2L。10.10.鎰的用途非常廣泛,以碳酸鎰礦(主要成分為MnCO還含有鐵、饃、鉆的碳酸鹽及 SiO2雜質)為原料生產金屬鎰的工藝流程如下:HrSn就水利1 I I _L_碳

25、:酸接礦將一溶法一 除斜I -一祺海 一除柴2 丁一溶液工一電解Mn r n L漆出 舊 L理. (V L電解度水uLUIt已知25C,部分物質的溶度積常數如下:物質Mn(OH)Co(OH)2Ni(OH) 2Fe(OH)3MnSCoSNiSKsp2.1 X10-133.0 X 10-165.0 X10-161.1 X10-361.0 X10-115.0 x 10-221.0 x 10-22(1)步驟I中,為加快溶浸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至少答兩條)(2)步驟n中,加氨水調節溶液的pH為5.06.0,則濾渣1的成分主要為 (填化學式);已知MnO的作用為氧化劑,“除雜 1”中涉及的離子方程式為

26、:NH. H2O+H=NH+ +H2。(3)步驟出中,所加(NH)2S的濃度不宜過大的原因是 。(4)濾液 2 中,c(Co2+) : c(Ni 2+)=。(5)將質量為a kg的碳酸鎰礦經上述流程處理后得到單質Mn b kg。若每一步都進行完全,假設濾渣1為含鐵元素的純凈物,質量為c kg,則原碳酸鎰礦中 MnCO的質量分數為 (用含a、b、c的式子表達,無需化簡)。【答案】 (1). 溶浸時加熱(或升高溫度卜適當增大硫酸濃度、攪拌、再減小礦粉顆粒直 徑 (2). SiO 2、Fe(OH)3(3). 2Fe2+MnO+4H+=2Fe3+M吊+2H2O(4). Fe3+3NH .HO=Fe(O

27、H)4+3NH+ (5).若(NHk) 2S的濃度過大,產生Mn例淀造成產品損失(6).5:1.107 2 士 與 X100%a【解析】向碳酸鎰礦(主要成分為MnCO還含有鐵、饃、卒等碳酸鹽雜質)中加入硫酸,可以發生反應生成硫酸鹽,向其中就如具有氧化性的二氧化鎰,可以將亞鐵離子氧化為鐵離子,調節pH可以將氫氧化鐵沉淀下來,向濾液中加入硫化錢,可以將饃離子、鉆離子形成硫化物沉淀下來, 最后對得到的含有鎰離子的鹽電解,可以得到金屬鎰。(1)攪拌固體和液體的混合物,升高溫度、增大濃度等,都可加快反應速率,所以為了提高浸取率可采取的措施有加熱或攪拌或增大硫酸濃度等,故答案為:溶浸時加熱(或升高溫度)、

28、適當增大硫酸濃度、攪拌、再減小礦粉顆粒直徑;(2)步驟n中,MnO在酸性條件下可將 Fe2+離子氧化為Fe3+,反應的離子方程式MnO+2Fe2+4l4=Mn+2Fe3+2H2O,力口入氨水調節 pH 為 5.0 -6.0 ,發生Fe3+3NH H2O=Fe(OH)4+3NH+,可得到沉淀 Fe(OH)3,故答案為:Fe(OH)3;2Fe2+MnO+4l4=2Fe3+M吊+2HO; Fe3+3NH HO=Fe(OH)4+3NH+;(3)向濾液中滴入適量的(NH4)2S溶液,目的是除去 Cu2+、Zn2+,若(NH)2S的濃度過大,產生MnS沉淀,造成產品損失、故答案為:若(NH)2S的濃度過大

29、,產生 MnS沉淀,造成產品損失;(4)CoS、NiS 的 Ksp分別為 5.0 X10-22、1.0 X10-22,加入足量(NH4)2S溶液后,生成 CoS NiS 沉 淀,溶液中 c(Co2+):c(Ni 2+)=5.0 X10-22:1.0 X 10-22=5:1 ,故答案為:5:1 ;(5)濾渣 1 為為 Fe(OH)3,質量為 c kg,則 n(Fe3+)=nFe(OH) 3=lOUOc ,上mol,由 107mol, W72Fe2+MnO+4l4=2Fe3+Mr2+2H2O可知 n(MnQ)x2louamol,可知 n(MnCO)=I COOT .mol -551107.“,10

30、00b . 1mol, m(MnCO=( mol -lOUOc mol) x 115g/mol, 107將質量為a kg的碳酸鎰礦經上述流程處理后得到單質Mn b kg, n(Mn)=c1115(b - x 55) x '則原碳酸鎰礦中MnCO的質量分數為,故答案為:107 255> WWc1115(by - x 55) 1-F 107 255點睛:向碳酸鎰礦(主要成分為MnCO還含有鐵、饃、鉆等碳酸鹽雜質)中加入硫酸,可以發生反應生成硫酸鹽,向其中就如具有氧化性的二氧化鎰,可以將亞鐵離子氧化為鐵離子,調節pH可以將氫氧化鐵沉淀下來,向濾液中加入硫化錢,可以將饃離子、鉆離子形成硫

31、化物 沉淀下來,最后對得到的含有鎰離子的鹽電解,可以得到金屬鎰。11.11. 【物質結構與性質】磷化硼(BP)是一種受關注的耐磨涂層材料,可作為鈦等金屬表 面的保護薄膜。(1)三澳化硼和三澳化磷混合物在高溫條件下與H2反應可以制得BP。上述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磷原子中存在 種不同能量的電子,電子占據的最高能層符號為 。常溫下,三澳化磷是淡黃色發煙液體,可溶于丙酮、四氯化碳中,該物質屬于晶體(填晶體類型)。(2)已知磷酸是中強酸,硼酸是弱酸;pK= -lg E。有機酸的酸性強弱受鄰近碳上取代原子的影響,如酸性:BrCHCOOH >CCOOH據此推測,p": AtCHkCOOH

32、ClCCOOH填“ >"、“ <”、一)磷酸是三元酸,寫出兩個與PO3-具有相同空間構型和鍵合形式的分子或離子硼酸是一元酸,它在水中表現出來的弱酸性,并不是自身電離出氫離子所致,而是水分子 與B(OH)3結合,生成一個酸根離子,該陰離子的結構式為: (若存在配位鍵,請用 箭頭標出)。(3)高溫陶瓷材料 Si3N4的成鍵方式如圖1所示,結構中 N- Si N的鍵角比Si - N- Si的鍵 角大,其原因是。I2(4)磷化硼的晶體結構如圖 2所示。晶胞中P原子的堆積方式為 (填“簡單立方”、“體心立方”或“面心立方最密”)堆積。若該晶體中最鄰近的兩個P原子之間的距離為 a n

33、mi則晶體密度為 g cm-3 (只需列出計算式)。【答案】 (1). BBr 3 + PBr 3 + 3H2 目里 BP + 6HBr (2). 5 (3). M (4).分子2-心鈿Ls同3 -(5). > (6). SO 4、ClO4 等合理答案 .HOBQH(8). N 、Si 原子均米|L品取sp3雜化,一個 Si原子與4個N原子成鍵,N- SiN的鍵角為109.5°而一個N原子與3個Si原子成鍵,N上一對孤對電子對成排斥力大于成鍵電子,壓縮了 Si -N-Si的鍵角 (9).4 x (II + 31)面心立方最密(10).&丁同力na【解析】(1)根據反應條

34、件和反應物、生成物書寫方程式為BBc+PBl+BHISL BP+6HBG故答案為:BBr3+PBn+3HJ三 BP+6HBr; P原子核外有1s、2s、2p、3s、3P五種能級,一種能級有一種能量的電子;電子占據的最高能層符號為 M,故答案為:5; M;分子晶體熔沸點較低,常溫下,三澳化磷是淡黃色發煙液體,可溶于丙酮、四氯化碳中,該晶體熔沸點較低,說明為分子晶體,故答案為:分子;(2)酸的酸性越強,該酸溶液的pKa越小,酸性:BrCHCOOH>GHOOH據此推測取代原子得電子能力越強酸性越強,可知酸性AtCH2COOH<ClCCOOH則pKa : AtCH2COOH>ClC2

35、COOH故答案為:>SO2-、CIO4等合等電子體的結構和鍵合形式相同,則與磷酸根離子互為等電子體的微粒為 理答案,故答案為:SQ-、CIO4等合理答案;0H硼酸電離方程式為 B (OH 3+H20? HOB0H ,故答案為:to+H+,據此書寫其電離出陰離子結構式. 0H(3) M Si原子均采取sp雜化,一個Si原子與4個N原子成鍵,N-Si-N的鍵角為109.5° 而一個N原子與3個Si原子成鍵,N上還有一對孤對電子,孤電子對與成鍵電子對間的排斥 力大于成鍵電子對之間的排斥力,所以 Si-N-Si的鍵角更小,故答案為:N、Si原子均采取sp3雜化,一個Si原子與4個N原子

36、成鍵,N- SiN的鍵角為 109.5°而一個N原子與3個Si原子成鍵,N上一對孤對電子對成排斥力大于成鍵電子,壓 縮了 Si-NHSi的鍵角。P原子之間的距離為B原子個數為4,晶胞密度(4)根據圖知,該晶胞是面心立方最密堆積,若該晶體中最鄰近的兩個 a nm,晶胞的棱長=、勺anm,該晶胞中P原子個數M 11+31x 4父 4N* _ N同_ (11卜31) " 4故答案為:面心立方最密;V (而再 1。了 (J2a * 10-7)SfA12.12.【有機化學基礎】香料 G的一種合成工藝如下圖所示:核磁共振氫譜顯示 A有兩種峰,且峰面積之比為 1 : 1,且不含C=C已知:CHCHCH=CH. CHCHBrCH=CHCHCHOF CHCHOMCHCHOHGHHOCHCHOHGCHO ” CHCH=CHCHOHO請回答:(1) A的結簡式為 , G中除苯環外官能團的名稱為 。(2)檢驗M已完全轉化為N的實驗操作和現象是: ,則M已完全轉化為 N(3)有學生建議,將MRN的轉化用KMnQH*)代替Q,老師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