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溫馨提示: 此套題為Word版,請按住Ctrl,滑動鼠標滾軸,調節合適的觀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階段質量檢測(八)專題九(45分鐘 100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4分,共40分)1.(2012·南通高二檢測)19世紀末,維新運動興起的原因和條件包括( )早期改良主義思潮的影響甲午戰爭加深了民族危機近代民族工業的初步發展資產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臺A.B.C.D.2.康有為斥古文經為偽經,把孔子說成是主張變革的先師,其目的是( )A.利用儒家學說進行變法B.爭取朝中大臣的支持C.恢復儒學獨尊的地位D.動搖反對變法者的理論基礎,加強變法思想的權威性3.康有為的維新思想吸收了西
2、方資本主義政治學說的內容,其中最主要的是( )A.民主共和思想B.三權分立思想C.君主立憲思想D.人文主義思想4.“公車上書”中提出的設“議郎”一職,應為通曉中外政體、方正直言之士,且由士民公舉產生。反映了維新派( )希望參與政治 模仿西方議會政治對皇權加以牽制和限制反對君主專制A.B.C.D.5.百日維新期間,康有為曾形容說“至有野民漁人上書,紙用二尺條長,稱及皇帝亦不抬頭,上亦一笑置之”。這反映了哪一改革措施( )A.允許官民上書言事B.普遍設立中小學堂C.舉辦民間團體D.澄清吏治,提倡節儉6.戊戌變法在文化教育方面的主要內容不包括( )A.創辦專業學堂B.廢除八股C.派人赴日本留學D.廢
3、除科舉考試7.百日維新期間維新派沒有提出開國會、定憲法,是因為他們( )A.不敢觸動封建制度B.認為這一政治主張不符合中國國情C.認為中國“民智未開”,難以實行立憲制度D.對封建勢力作了妥協8.在百日維新中,除湖南巡撫陳寶箴等極個別人以外,各省官員均持觀望態度,這充分說明( )A.光緒皇帝沒有實權B.絕大多數官員很頑固C.封建保守勢力強大D.改良道路不通9.我們之所以稱戊戌變法是近代中國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主要是因為它( )A.主張實行資本主義的君主立憲制度B.主張愛國救亡,激發了人民的愛國思想和民族意識C.提倡新學,在社會上起了思想啟蒙作用D.頒布了定國是詔,實行了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改
4、革10.1901年1月29日,清廷以光緒皇帝名義發布變法諭旨稱:“世有萬古不易之常經,無一成不變之治法,深念近數十年積弊相仍,因循粉飾,以致釀成大釁。現在議和,一切政事尤須切實整頓,以期漸致富強。”這表明( )A.清政府決心從根本上改革現行的政治制度B.清政府認識到了“變法”的重要性C.清政府學習西方仍然停留在器物的層面D.清政府決定放棄綱常倫理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第11題12分,第12題14分,第13題16分,第14題18分,共60分)1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中國數千年之腐敗,其禍極于今日,摻其大原,皆必自奴隸性而來,不除此性中國萬不能立于世界萬國之間。而自由云者,正使人
5、自如其本性,而不受鉗制于他人。今日非施此藥,萬不能愈此病。梁啟超年譜長編材料二 欲興民權,宜先興紳權;欲興紳權,宜以學會為主起點自時務學堂、南學會既開后,湖南民智驟開,士氣大昌,人人皆能言政治之公理,以愛國相砥礪,以救亡為己任,其英俊沉毅之才遍地皆是。梁啟超戊戌政變記(1)材料一中的“病”與“藥”分別指什么?綜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其核心思想。(6分)(2)結合上述材料和所學知識,概述梁啟超宣傳其政治主張的影響。(6分)12.(2012·江蘇百校模擬)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 戊戌變政,首在裁官。京師閑散衙門被裁者不下十余處,連帶關系,因之失職失業者將及萬人,朝野震駭夢蕉亭雜記材料二 在
6、“百日維新”短短的103天內,光緒共發布各種諭旨三百余道,平均每天頒布三道變法詔令。這些詔令可以說是不分輕重緩急,雪花般地狂飛而下,改革官制、改革法律、改革軍事、改革經濟、改革文教、改革人才選拔制度等,齊頭并進。字林西報材料三 吾昔視歐美過高,以為可漸至大同。而今按之,則升平尚未至也。各國各自有教化、風俗、歷史,萬無以他國之政化可驟移用之理。康有為遺稿材料四 變法失敗的根本原因不在于變法的內容和策略上,而在于當時沒有出現一個變法成功的整體的社會環境,以及與此相聯系的強大的促進改革的政治和經濟力量。李喜所略談戊戌變法的“保守”與“激進”請回答:(1)依據材料一、二,分析戊戌變法失敗的原因。(4分
7、)(2)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說明材料四觀點的正確性。(6分)(3)綜合材料三、四,他們的觀點給我們怎樣的現實啟示?(4分)13.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臣竊聞東西各國之強,皆以立憲法開國會之故。國會者,君與民共議一國之政法也。蓋自三權鼎立之說出,以國會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總之人主尊為神圣,不受責任,而政府代之,故人君與千百萬國民,合為一體,國安得不強?康有為請定立憲開國會折材料二 一曰大誓群臣以革舊維新,而采天下之輿論,取萬國之良法;二曰開制度局于宮中,征天下通才二十人為參與,將一切政事制度重新商定;三曰設待詔所,許天下人上書。康有為應詔統籌全局折材料三 康有為等人想以日
8、本明治維新的要義為藍圖,在中國推行變法。但是沒有認識到日本與中國的國情不同,所處的國際環境不同等許多特點,而是機械地照搬日本的經驗,只是從形式上學習,并沒有掌握明治維新的真正“要義”。成敗得失戊戌維新與明治維新的比較(1)與材料一相比,材料二的觀點有何變化?為什么會產生這一變化?(8分)(2)材料三的觀點是否正確?為什么?(8分)14.閱讀下列材料:又一次的幻滅曇花一現的“現代化”(圖一)千余名為求官而來的“三分鐘慷慨派”(史學家胡繩語),在已成定局的悲劇面前,以“成事不說”為由紛紛散去。但是,他們共同簽名的激揚文字卻流傳甚廣,以致成為一場“現代化”運動的先聲。(圖二)在“憂時七上皇帝書”的感
9、召之下,身不逢時的年輕國君在頤和園行宮(而非紫禁城內正式議政的勤政殿)和一位秀才共謀國事。(圖三)但是,這場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的“現代化”運動,卻在京城菜市口的刑場上畫上了“休止符”請回答:(1)具體解釋“已成定局的悲劇”和圖一暗喻的歷史事件及其影響。(4分)(2)為什么說上述歷史事件是一場“現代化”運動?(8分)(3)這場“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的現代化運動”失敗的原因何在?(4分)(4)圖三釋文沒有用“畫上了句號”,而是用“畫上了休止符”,這里的深層次含義何在?(2分)答案解析1.【解析】選D。本題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是維新運動興起的條件,是維新運動興起的根本原因,是維新運動興起的階級基礎,因
10、此符合題意。2.【解析】選D。本題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康有為為了推動維新變法運動,要先樹立變法思想的權威。而欲達到此目的,又必須動搖乃至推翻頑固守舊、阻礙變法的舊思想。3.【解析】選C。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比較能力。康有為是資產階級維新派的代表人物,他的核心主張就是實行君主立憲。4.【解析】選B。本題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都是對材料本身的正確理解。5.【解析】選A。本題考查對材料的理解能力。通過文中“野民漁人上書”可知是指允許官民上書言事。6.【解析】選D。本題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戊戌變法廢除了八股取士,而不是廢除科舉考試制度,因此選D。7.【解析】選D。本題屬因果型選擇題,旨在考查學生對維新變法
11、內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以康、梁為代表的維新派,是資產階級改良派,其改良思想深深地打上這一階級的烙印,反映出這一階級的弱點:軟弱、妥協。同時,其對封建勢力妥協,也反映出時代特點:封建勢力強大。8.【解析】選C。持觀望態度說明封建保守勢力強大,大多數官員處于猶豫觀望狀態。9.【解析】選C。本題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思想解放應從引進或宣傳新思想對人們思想的影響方面去思考,維新派主張學習西方資本主義文化,在社會上起了思想啟蒙作用,促進了中國人民的覺醒。10.【解析】選B。本題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A項中“根本”明顯不正確;從材料看,清朝政府對“近數十年積弊”不滿,希望整頓“政事”,可知C項不正確;從材料中
12、“世有萬古不易之常經”可知D項不正確;材料反映了當時清政府希望通過“變法”以改變現狀的情景。【規律方法】關注程度性詞語對選擇題選項的排查有多種方法、多種角度,其中有一點不容忽視,如“全部”“都”“完全”“根本”“徹底”“任何”“一律”“立即”等。解答時從這樣的備選項入手往往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般情況下,帶有絕對性詞語的備選項都是錯誤的,但往往也需要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分析判斷。另外,也需要關注題干中的程度性詞語,選擇最符合題意的選項。11.【解析】第(1)題材料一“皆必自奴隸性而來”問題根源所在,除此“病”在于“自由”;材料二要提煉出“欲興民權”、“以愛國相砥礪,以救亡為己任”。第(2)題簡要
13、回答維新思想宣傳的意義即可。答案:(1)“病”:奴隸性;“藥”:自由。核心:興民權,救亡圖存。(2)影響:促進了思想啟蒙;激發了愛國熱情;推動了維新變法運動的發展。12.【解析】本題考查戊戌變法,重在分析戊戌變法失敗的原因及留給我們的啟示。第(1)題從材料一、二中概括,每則材料概括出一點即可。第(2)題作答時緊扣材料中的缺乏“政治和經濟力量”,從“政治”和“經濟”兩方面回答。第(3)題回答時緊扣材料及觀點得出。答案:(1)守舊勢力強烈抵制和反對新政措施;急于求成,低估了改革的困難。(2)經濟:民族資本主義經濟初步發展,但自然經濟仍占主導地位。政治:民族資產階級雖已登上政治舞臺,但力量尚弱。(3
14、)改革不能照搬別國模式,要結合自身的國情;改革必須從多方面積極地創造有利的社會條件。13.【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第(1)題材料一康有為主張開國會,定憲法,實行君主立憲制。材料二1898年變法時期則沒有提政治制度的變革,只提允許官民上書言事,然后結合史實分析原因。第(2)題材料三認為中日改革結果不同是由于國情、國際環境不同,結合史實可知,觀點正確,用所學知識從國情、國際環境不同分析原因。答案:(1)變化:不再提興民權、設議院、開國會,主張以君權變法。原因:民族資本主義經濟力量弱小,民族資產階級具有軟弱性,不敢與封建勢力徹底決裂;康有為變法方法改變,依靠沒有實權的皇帝變革。(2)材料三的觀點是正確的。日本明治維新是在推翻封建幕府統治的基礎上發展資本主義的變革;而康有為等人則是依靠無權的皇帝對現有政權進行的一次改良。14.【解析】本題考查學生閱讀材料,提取信息和綜合應用的能力。第(1)題中的歷史事件可根據材料中的關鍵詞“求官”、“簽名”判斷是公車上書。其他兩問據所學知識回答即可,難度不大。第(2)題回答的重點是“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 年標準寫字樓租賃合同模板
- 保教主任師德師風承諾書范文(6篇)
- 2025智能手機維護保養合同協議書及樣本
- 2025上海市外銷商品房預售合同
- 2025企業間貸款合同
- 2025年安徽泗縣虹鄉建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浙江臺州市交通勘察設計院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福建福州倉山國有資產營運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山東梁山忠義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5年醫保患者權益保障考試試卷:醫保政策法規解讀與實際應用試題
- 2024-2030年中國液化天然氣透平膨脹機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分析報告
- 中華民族共同體概論課件專家版6第六講 五胡入華與中華民族大交融(魏晉南北朝)
- 無違法犯罪記錄證明申請表(個人)
- 基于SWOT分析的義烏市現代物流業發展研究
- 基于自適應濾波對音頻信號的處理詳解
- 油浸式變壓器工藝文件匯編
- 并網前設備電氣試驗繼電保護整定通訊聯調完整資料
- 南方科技大學機試樣題練習南方科技大學樣卷
- 北京廣安門中醫院門診樓層分布圖
- 法定代表人登記表
- 鉆孔灌注樁施工組織設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