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館建筑設計規范_第1頁
圖書館建筑設計規范_第2頁
圖書館建筑設計規范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l總則 1.0.1為適應圖書館事業的發展,使圖書館建筑設計符合使用功能、安全、衛生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制定本規X。 1.0.2本規X適用于公共圖書館、高等學校圖書館、科學研究圖書館及各類專門圖書館等的新建、改建和擴建工程的建筑設計。 1.0.3圖書館建筑必須滿足文獻資料信息的采集、加工、利用和安全防護等功能要求,并為讀者、工作人員創造良好的環境和工作條件。 1.0.4圖書館建筑設計應結合圖書館的性質、特點及發展趨勢,采用先進的管理方式,適應現代化服務的要求,并力求造型美觀,與環境協調。 1.0.5圖書館建筑設計除應符合本規X外,尚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強制性標準的規定。 2術語 2.0.1公共圖書

2、館 Public Library 具備收藏、管理、流通等一整套使用空間和技術設備用房,面向社會大眾服務的各級圖書館,如省、直轄市、自治區、市、地區、縣圖書館,其特點是收藏學科廣泛,讀者成份多樣。 2.0.2高等學校圖書館 College Library 為教學和科研服務,具有服務性和學術性強的大專院校和??茖W校,以及成人高等學校的圖書館,簡稱高校圖書館。 2.0.3科學研究圖書館 Research Institutionl。lbrary 具有館藏專業性強,信息敏感程度高,采用開架的管理方式和廣泛使用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等先進的服務手段的各類科學研究院、所的圖書館,簡稱科研圖書館。 2.0.4專門圖

3、書館 Sneciall。lbrary 專門收藏某一學科或某一類文獻資料,為專業人員服務的圖書館,如音樂圖書館、美術圖書館、地質圖書館等。 2.0.5普通閱覽室 General Reading Room 以書刊為主要信息載體供讀者使用的閱覽室,是圖書館中數量較多的一種閱覽室。 2.0.6特種閱覽室 SPecial Reading Room 指“音像視聽室”、“縮微閱覽室”、“電子出版物閱覽室”等。這類閱覽室,讀者須借助設備才能從載體中獲取信息。對建筑設計有特殊要求。 2.0.7開架閱覽室 OPen Stack Reading Room 藏書和閱覽在同一空間中,允許讀者自行取閱圖書資料的閱覽室。

4、2.0.8文獻資料 Documentl。Lterature 記錄有知識和信息的一切載體,包括書刊資料和非書刊資料等多種形式,一般統稱文獻資料,系圖書館館藏信息載體的總稱。 2.0.9非書資料 NonPrint Materla1S 非印刷型的非書本式的資料。包括錄音帶、錄像帶、幻燈片、投影片、電影拷貝、縮微膠卷、圖片、模型、智力玩具、機讀磁盤、磁帶、光盤等。 2.0.10基本書庫 Basic Stack Rooms 圖書館的主要藏書區,對全館藏書起總樞紐、總調度作用,具有藏書量大,知識門類廣的特點。基本書庫的藏書內容X圍、品種和數量反映一個館的性質、規模和為讀者服務的能力,常作為劃分圖書館規模的

5、指標。 2.0.11輔助書庫 Auxiliary Stacks 采用閉架管理時,圖書館中為讀者服務的各種輔助性書庫。如外借處、閱覽室、參考室、研究室、分館等部門所設置的書庫。其藏書具有現實性、參考性、針對性強和利用率高、流通量大的特點。 2.0.12特藏書庫 Spedal Stacks 收藏珍善本圖書、音像資料、電子出版物等重要文獻資料、對保存條件有特殊要求的庫房。 2.0.13珍善本書庫 Rare Book Stacks 收藏經鑒定列為國家或地方級珍貴文獻、對安全防X和保存條件有特殊要求的庫房。主要收藏刻本、寫本、稿本、拓本、書畫等古籍與珍品,是特藏庫的一種。 2.0.14磁帶庫TaPe B

6、ase 主要收藏錄像帶、錄音帶、機讀磁盤、磁帶和光盤等載體的庫房。其存放庫架和保存環境都有特殊要求。 2.0.15開架書庫 Open St。ohs 允許讀者入庫查找資料并就近閱覽的書庫。此種書庫除正常的書架外,在采光良好的區域還設有少量閱覽座(廂)供讀者使用。 2.0.16密集書庫 Pact Stacks 以密集書架收藏文獻資料的庫房。此種庫房的荷載可按實際荷載選用,多設置在建筑物的地面層。 2.0.17密集書架 Pact Bookshelf 為提高收藏量而專門設計的一種書架。若干書架安裝在固定軌道上,緊密排列沒有行距,利用電動或手動的裝置,可以使任何兩行緊密相鄰的書架沿軌道分離,形成行距,便

7、于提書。 2.0.18積層書架 Stacksystem Sh。If 重疊組合而成的多層固定鋼書架。附有小鋼梯上下。其L層書架荷載經下層書架支柱傳至樓、地面。上層書架之間的水平交通用書架層解決。 2.0.19書架層 Stacki。aver 書庫內在兩個結構層之間采用積層書架或多層書架時,劃分每層書架的層面。由于該層面一般直接支承在書架k,多為鋼板或鋼筋混凝土預制板,故又稱甲板層或軟層,以別于書庫的結構層。 2.0.20行道AISI。 兩排書架之間的距離,又稱書架通道。其寬度與開架、閉架的管理方式有關。 2.0.21書庫提升、傳送設備 Hoist In Stacks 在書庫或密集藏書區為減輕工作人

8、員勞動強度,提高傳遞速度而設于上、下樓層之間及水平傳遞圖書(及索書條)的設備。它可以是手動、電動或機械傳動。 2.0.22典藏室 BookKeePing DePartment 一館內部登記文獻資料移動情況、統計全館收藏量的專業部門。 2.0.23計算機信息檢索Information Retrieval 計算機信息檢索是利用計算機系統有效存儲和快速查找的能力,發展起來的一種計算機應用技術。它可以根據用戶要求從已存信息的集合中抽取出特定的信息,并具有插入、修改和刪除某些信息的能力。圖書或文獻檢索系統屬于信息量較大而不常修改的二次性信息檢索系統。 2.0.24信息處理用房Information Pr

9、oc,ssing Ro。) 滿足圖書館信息技術服務功能的用房。它包括信息的顯示、攝取、變換、傳遞、存儲、識別、加工等所有的信息處理過程。 3選址和總平面布置 3.1選址 3.1.1館址的選擇應符合當地的總體規劃及文化建筑的網點布局。 3.1.2館址應選擇位置適中、交通方便、環境安靜、工程地質及水文地質條件較有利的地段。 3.1.3館址與易燃易爆、噪聲和散發有害氣體、強電磁波干擾等污染源的距離,應符合有關安全衛生環境保護標準的規定。 3.1.4圖書館宜獨立建造。當與其它建筑合建時,必須滿足圖書館的使用功能和環境要求,并自成一區,單獨設置出人口。 3.2總干面布置 3.2.1總平面布置應功能分區明

10、確、總體布局合理、各區聯系方便、互不干擾,并留有發展用地。 3.2.2交通組織應做到人、車分流,道路布置應便于人員進出、圖書運送、裝卸和消防疏散。并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方便殘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設計規X JGJ50的有關規定。 3.2.3設有少年兒童閱覽區的圖書館,該區應有單獨的出人口,室外應有設施較完善的兒童活動場地。 3.2.4圖書館的室外環境除當地規劃部門有專門的規定外,新建公共圖書館的建筑物基地覆蓋率不宜大于40。 3.2.5除當地有統籌建設的停車場或停車庫外,基地內應設置供內部和外部使用的機動車停車場地和自行車停放設施。 3.2.6館區內應根據館的性質和所在地點做好綠化設計。綠化

11、率不宜小于30。栽種的樹種應根據城市氣候、土壤和能凈化空氣等條件確定。綠化與建筑物、構筑物、道路和管線之間的距離,應符合有關規定。 4建筑設計 4.1一般靚定 4.1.1圖書館建筑設計應根據館的性質、規模和功能,分別設置藏書、借書、閱覽、出納、檢索、公共及輔助空間和行政辦公、業務及技術設備用房。 4.1.2圖書館的建筑布局應與管理方式和服務手段相適應,合理安排采編、收藏、外借、閱覽之間的運行路線,使讀者、管理人員和書刊運送路線便捷暢通,互不干擾。 4.1.3圖書館各空間柱例尺寸、層高、荷載設計應有較大的適應性和使用的靈活性。藏、閱空間合一者,宜采取統一柱例尺寸,統一層高和統一荷載。 4.1.4

12、圖書館的四層及四層以上設有閱覽室時,宜設乘客電梯或客貨兩用電梯。 4.1.5圖書館各類用房除有特殊要求者外,應利用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風。外墻、外門窗和屋頂等圍護結構應區別使用要求,按照本規X第7.2.1條所規定的溫度、濕度指標及當地室外氣象計算參數和有、無采暖、通風、空氣調節等具體情況,通過技術經濟比較,確定合理的構造,并應符合下列規定: 1當需要采暖時,圍護結構的傳熱熱阻值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民用建筑熱工設計規X GB50176。 2當需要空氣調節時,圍護結構的傳熱系數應按照現行國家標準采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X GBJIg執行。 3當無采暖和空氣調節時,書庫的外墻和屋頂的傳熱熱阻值分別不應小于

13、0.66m2·K/W和0.90m2·K/W 4.1.6各類用房的天然采光標準,不應小于表4.1.6中的規定。 4.1.7各類用房在平面設計時,應按其噪聲等級分區布置,其允許噪聲級不應大于表4.1.7中的規定。 4.1.8設備機房,不宜與閱覽室毗鄰。并應采取消聲、隔聲及減振措施,減少其對整個館區的影響。 4.1.9進行無障礙設計,并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方便殘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設計規X JGJ50的有關規 4.1.10現代化科學技術密切結合,宜根據建設條 件為建筑物的智能化和可持續發展提供可能性。 4.2藏書空間 4.2.1書空間分為基本書庫、特藏書庫、密集書庫和閱覽室藏

14、書四種形式,各館可根據具體情況選擇確定。 4.2.2柱例尺寸應適合所采用的管理方式和所選書架的排列要求??蚣芙Y構的柱同宜采用1.20m或1.25m的整數倍模數。 4.2.3估算指標應符合本規X附錄A的規定。 4.2.4排列應有利于天然采光、自然通風,并縮短提書距離;書庫內書(報刊)架的連續排列最多檔數應符合表4.2.4-1,以及書(報刊)架與外墻之間的各類通道最小寬度應符合表4.2.4-2的規定。 4.2.5于開窗的外墻布置。書庫采用豎向條形竊時,應對正行道并允許書架檔頭靠墻,書架連續檔數應符合本規X第 4.2.4條及表4.2.4-1的規定。書庫采用橫向條形窗,其窗寬大于書架之間的行道寬度時,

15、書架檔頭不得靠墻,書(報刊)架與外墻之間應留有通道,其尺寸應符合本規X表4.2.4-2的規定。 4.2.6應單獨設置??s微、視聽、電子出版物等非書資料應按使用方式確定存放位置,這些文獻資料應設特藏書庫收藏、保管。 4.2.7設工作人員更衣室、清潔室和專用廁所,但不得設在書庫內。 4.2.8室藏書區凈高不得小于2.40m當有梁或管線 時,其底面凈高不宜小于2.30m;采用積層書架的書庫結構梁(或管線)底面之凈高不得小于4.70m。 4.2.9人員專用樓梯的梯段凈寬不應小平080m,坡度不應大干45,并應采取防滑措施。書庫內不宜采用螺旋扶梯。 4.2.10上的書庫應至少有一套書刊提升設備。四層及四

16、層以上不宜少于兩套。六層及六層以上的書庫,除應有提升設備外,宜另設專用貨梯。書庫的提升設備在每層均應有層面顯示裝置。 4.2.11傳輸設備時,應符合設備安裝的技術要求。 4.2.12的樓、地面宜采用同一標高。無水平傳輸設備時,提升設備(書梯)的位置宜鄰近書刊出納臺。設備井道上傳遞洞口的下沿距書庫樓、地面的高度不宜大于090m。 4.2.13選擇,應根據藏書形式和具體使用要求區 別確定。 43閱覽室閻 4.3.1應按其性質、任務,或針對不同的讀者對象分別設置各類閱覽室。 4.3.2光線充足、照度均勻,防止陽光直曬。東西向開窗時,應采取有效的遮陽措施。 4.3.3筑開間、進深及層高,應滿足家具、設

17、備合理布置的要求,并應考慮開架管理的使用要求。 4.3.4據工作需要在人口附近設管理(出納)臺和工作問,并宜設復印機、計算機終端等信息服務、管理和處理的設備位置。工作間使用面積不宜小于10m,并宜和管理(出納)臺相連通。 4.3.5被過往人流穿行,獨立使用的閱覽空間不得設于套間內。 4.3.6開放時間長的閱覽室宜鄰近門廳布置。 4.3.7列的最小間隔尺寸應符合表4.3.7的規定 4.3.8書庫應毗鄰布置。閱覽和庫房之間應設緩沖區,并設分區門。 4.3.9應能容納大型閱覽桌、描圖臺,并有完整的大片墻面和懸掛大幅輿圖的設施。 4.3.10中管理時,應設專門的縮微閱覽室。室內家具設施和照日新月異環境

18、應滿足縮微閱讀的要求,縮微覽閱室宜和縮微膠卷片的特藏書庫相連通。縮微閱讀機分散布置時,應設置專用閱覽桌椅,每座位使用面積不應小于2.30m2。 4.3.11集體和個人使用的音像資料視聽室宜自成區域,便于單獨使用和管理,與其他閱覽室之間互不干擾。 4.3.12音像視聽室應由視聽室、控制室和工作間組成。視聽室的座位數應按使用要求確定。每座位占使用面積不應小于1.50m2。當按視、聽功能分別布置時,應采取防止音、像互相干擾的隔離措施。 4.3.13電子出版物閱覽室宜靠近計算機中心,并與電子出版物庫相連通。 4.3.14珍善本書、與圖、縮微、音像資料和電子出版物閱覽室的外窗均應有遮光設施。 4.3.1

19、5少年兒童閱覽室應與成人閱覽區分隔,單獨設出人口,并應設兒童活動場地。 4.3.16盲人讀書室應設于圖書館底層交通方便的位置,并和盲文書庫相連通。盲人書桌應便于使用聽音設備。 4.3.17各閱覽區老年人及殘疾讀者的專用閱覽座席應鄰近管理(出納)臺布置。 4.3.18閱覽空間每座占使用面積設計計算指標應符合附錄B 的規定。 4名目錄檢索、出納空間 4.4.1目錄檢索包括卡片目錄、書本目錄和計算機終端目錄三部分內容組成,各部分的比例各館可根據實際需要確定。 4.4.2目錄檢索空間應靠近讀者出人口,并與出納空間相毗鄰。當與出納共處同一空間時,應有明確的功能分區。 4.4.3目錄檢索空間內目錄柜的排列

20、尺寸不應小于表4.4.3的規定。如利用過廳、交通廳或走廊設置目錄柜時,查目區應避開人流主要路線。 4.4.4目錄柜組合高度:成人使用者,不宜大于1.50m少年兒童使用者,不宜大于1.30m. 4.4.5目錄檢索空間內采用計算機檢索時,每臺微機所占用的使用面積按200m計算。計算機檢索臺的高度宜為0.780.80m 4.4.6目錄檢索空間中國錄柜所占用的面積可按本規X附錄C所列公式計算。 4.4.7中心(總)出納臺應毗鄰基本書庫設置。出納臺與基本書庫之間的通道不應設置踏步;當高差不可避免時,應采用坡度不大于1:8的坡道。出納臺通往庫房的門,凈寬不應小于1.40m,并不得設置門坎,門外1.40mX

21、圍內應平坦無障礙物。平開防火門應向出納臺方向開啟。 4.4.8出納空間應符合下列規定: 1出納臺內工作人員所占使用面積,每一工作崗位不應小于6.00m2,工作區的進深當無水平傳送設備時,不宜小于 4.00m;當有水平傳送設備時,應滿足設備安裝的技術要求。 2出納臺外讀者活動面積,按出納臺內每一工作崗位所占使 用面積的1.20信計算,并不得小于18.00m出納臺前應保持寬度不小于3.00m的讀者活動區。 3出納臺寬度不應小于0.60m。出納臺長度按每一工作崗位平均1.50m計算。出納臺兼有咨詢、監控等多種服務功能時,應按工作崗位總數計算長度。出納臺的高度:外側高度直為1.101.20m內側高度應

22、適合出納工作的需要。 4.5公共活動及輔助服務空間 4.5.1公共活動及輔助服務空間包括門廳、寄存處、陳列廳、報告廳、讀者休息處(室)、飲水處、讀者服務部及廁所等,可根據圖書館的性質、規模及實際需要確定。 4.5.2門廳應符合下列規定: l應根據管理和服務的需要設置驗證、咨詢、收發、寄存和監控等功能設施; 2多雨地區,其門廳內應有存放雨具的設備; 3嚴寒及寒冷地區,其門廳應有防風沙的門斗; 4門廳的使用面積可按每閱覽座位0.05m2計算。 4.5.3寄存處應符合下列規定: 1位置應在讀者出入口附近; 2可按閱覽座位的25確定存物柜數量,每個存物柜占使 用面積按0.150.20m2計算; 3寄存

23、處的出入口宜與讀者主出入口分開。 4.5.4陳列廳(室)應符合下列規定: 1各類圖書館應有陳列空間??筛鶕幠!⑹褂靡蠓謩e設置新書陳列廳(室)、專題陳列室或書刊圖片展覽處; 2門廳、休息處、走廊兼作陳列空間時,不應影響交通組織和安全疏散; 3陳列室應采光均勻,防止陽光直射和眩光。 4.5.5報告廳應符合下列規定: 1300座位以上規模的報告廳應與閱覽區隔離,獨立設置。建筑設計應符合有關廳堂設計規X的有關規定; 2報告廳,宜設專用的休息處、接待處及廁所; 3與閱覽區毗鄰獨立設置時,應單獨設出人口,避免人流對閱覽區的干擾; 4報告廳應滿足幻燈、錄像、電影、投影和擴聲等使用功能的要求; 5 300

24、座以下規模的報告廳,廳堂使用面積每座位不應小于0.80m2,放映室的進深和面積應根據采用的機型確定。 4.5.6讀者休息處的使用面積可按每個閱覽座位不小于 0.10m2 計算。設專用讀者休息處時,房間最小面積不宜小于15.00m2。規模較大的館,讀者休息處宜分散設置。 4.5.7公用和專用廁所宜分別設置。公共廁所衛生潔具按使用人數男女各半計算,并應符合下列規定: l成人男廁按每60人設大便器一具,每30人設小便斗一具; 2成人女廁按每北人設大便器一具; 3兒童男廁按每50人設大便器一具,小便器兩具; 4兒童女廁按每25人設大便器一具。 5洗手盆按每60人設一具; 6公用廁所內應設污水池一個;

25、7公用廁所中應設供殘疾人使用的專門設施。 46行政辦公、業務及技術設備用房 4.6.1圖書館行政辦公用房包括行政管理用的各種辦公室和后勤總務用的各種庫房,維修門等,其規模應根據使用要求確定??梢越M合在建筑中,也可以單獨設置。建筑設計可按現行行業標準辦公建筑設計規X JGJ67的有關規定執行。 4.6.2圖書館的業務用房包括采編、典藏、輔導、咨詢、研究。信息處理、美工等用房;技術設備用房包括電子計算機、縮微、照像、靜電復印、音像控制、裝待維修、消毒等用房。 4.6.3采編用房應符合下列規定: 1位置應與讀者活動區分開,與典藏室、書庫、書刊人口有 便捷聯系; 2平面布置應符合采購、交換、拆包、驗收

26、、登記、分類、編目和加工等工藝流程的要求; 3拆包間應鄰近工作人員入口或專設的書刊人口。進書量大者,人口處應設卸貨平臺; 4每一工作人員的使用面積不宜小于10.00m2; 5應配置足夠的計算機網絡、通信接口和電源插座。 4.6.4典藏用房應符合下列規定: l當單獨設置時,應位于基本書庫的人口附近; 2典藏室的使用面積,每一工作人員不宜小于6.00m2,房間的最小使用面積不宜小于15.00m2; 3內部目錄總量可按每種藏書兩X卡片計算,每萬X卡片占使用面積不宜小于0.38m2,房間的最小使用面積不宜小于15.002; 4待分配上架書刊的存放量,可按每1000冊圖書或300種資料為一周轉基數。其所

27、占使用面積不應小于 12.00m2。 4.6.5圖書館可根據自身的職能X圍,設置專題咨詢和業務輔導用房,并應符合下列規定: 1專題咨詢和業務輔導用房的使用面積,可按每一工作人不小于 6.00m2分別計算; 2業務輔導用房應包括業務資料編輯室和業務資料閱覽室; 3業務資料編輯室的使用面積,每一工作人員不宜小8.00m2; 4業務資料閱覽室可按810座位設置,每座位占使用面積不宜小于3.50m2; 5公共圖書館的咨詢、輔導用房,宜分別配備不小于15.00m2的接待室。 4.6.6圖書館設有業務研究室時,其使用面積可按每人/ 6.00m2計算,研究室內應配置計算機網絡、通信接口和電源插座。 4.6.

28、7信息處理用房的使用面積可按每一工作人員不小于6.00m2計算,室內應配備足夠數量的計算機網絡、通信接口和電源插座。 4.6.8美工用房應符合下列規定: 1美工用房應包括工作問、材料庫和洗手小間; ZI作間應光線充足,空間寬敞,最好北向布置,其使用面積不宜小于30.00m2。 3工作問附近宜設小庫房存放美工用材料; 4工作間內應設置給排水設施,或設小洗手間與之毗鄰。 4.6.9計算機網絡管理中心的機房應位置適中,并不得與書庫及易燃易爆物存放場所毗鄰。機房設計應符合現行國家標電子計算機機房設計規X GB50174的規定。 4.6.10縮微與照像用房應符合下列規定: 1縮微復制用房宜單獨設置,建筑

29、設計應符合生產工藝流程和設備的操作要求; 2縮微復制用房應有防塵、防振、防污染措施,室內應配置電源和給、排水設施;宜根據工藝要求對室內溫度、濕度進行調節控制;當采用機械通風時,應有凈化措施: 3照像室包括攝影室、拷貝還原工作間、沖洗放大室和器材、藥品儲存問; 4攝影室、拷貝還原工作間應防紫外線和可見光,門窗應設遮光措施,墻壁、頂棚不宜用白色反光材料飾面; 5沖洗放大室的地面、工作柜面和墻裙應能防酸堿腐蝕,門窗應設遮光措施,室內應有給、排水和通風換氣設施; 6應根據規模和使用要求分別設置膠片庫和藥品庫。膠片庫的溫度、濕度應符合本規X第7.2.1條及表7.2.1-2的規定。 4.6.11專用的復印

30、機用房應有通風換氣設施。室內溫度、濕度可根據所選用的機型要求確定。小型復印機可分散設置在各借、閱區內,其位置應便于工作人員管理。 4.6.12音像控制室(以下簡稱控制室)應符合下列規定: 1幕前放映的控制室,進深不得小于3.00m,凈高不得小于 3.00m; 2控制室的觀察窗應視野開闊。兼作放映孔時,其窗口下沿 距控制室地面應為0.85m,距視聽室后部地面應大于1:80m; 3幕后放映的反射式控制室,進深不得小于 2.70m,地面宜 采用活動地板。 4.6.13裝校、整修用房應符合下列規定: 1室內應光線充足,寬暢,有機械通風裝置; 2有給、排水設施和加熱用的電源; 3每工作崗位使用面積不應小

31、于10.00m2,房間的最小面積不應小于30.00m2。 4.6.14消毒室應符合下列規定: l消毒室僅適用于化學方法殺蟲、滅菌; 2消毒室面積不宜小于1000m,建筑構造應密封; 3地面、墻面應易于清掃、沖洗。并應設機械排風系統。廢水、廢氣的排放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16279的有關規定; 4當采用物理方法殺蟲滅菌對,其消毒裝置可靠近總(中心)出納臺設置。 4.6.15圖書館配有衛星接收及微波通訊裝置時,天線等接受裝置除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XJGJ/T16的有關規定外,應在其附近設面積不小于15.00m2的機房。機房建筑設計應滿足設

32、備安裝的技術要求。 5文獻資料防護 5.1防護內容 5.1.1防護內容應包括圍護結構保溫、隔熱、溫度和濕度要求、防潮、防塵、防有害氣體、防陽光直射和紫外線照射、防磁、防靜電、防蟲、防鼠、消毒和安全防X等。 5.1.2書庫、非書資料庫的溫度、濕度要求應根據圖書館的性質、規模、重要性及庫房類型區別對待,在設計中妥善解決。 5.1.3視聽、縮微、電子出版物等非書資料貯存庫除應符合本規X表7.2.1-2所指特藏庫的有關規定外,還應根據使用保管的特殊要求進行設計。 5.2溫度、濕度要求 5.2.1基本書庫的溫度不宜低于5和高于 30;相對濕度不宜小于40和大于65。當不能滿足時,應采取相應的建筑構造或設

33、備處理。 5.2.2特藏書庫溫度應保持在1224之間,日較差不應大于全2,相對濕度應為4560,日較差不應大于10。縮微膠片庫的溫、濕度應按膠片保存時間(長期、短期)、膠片性質(母片、拷口片)、膠片種類(黑白、彩色)、膠片類型(銀鹽醋酸片基、銀鹽聚酯片基)的不同分別確定;長期或永久保存的膠片庫,溫度應低于20,中期保存的膠片庫,溫度不應超過25,并應避免溫度、濕度在短時間內周期性的劇烈變化。各類特藏庫房空氣調節設計參數應符合本規X第7.2.1條和表7.2.1-2的規定。 5.2.3與特藏庫毗鄰的特藏閱覽室,溫度差不宜超過±2,濕度不宜超過上10,為避免溫、濕度的劇烈變化,兩者之間應設

34、緩沖間。 5.3防水、防潮 5.3.1書庫和非書資料庫內應防止地面、墻身返潮,不得出現結露現象。 5.3.2書庫和非書資料庫的室外場地應排水通暢。室內不得有給、排水管道穿過。屋面雨水排除應采用有組織外排法。并不得將水箱等蓄水設施直接放在其屋面上。 5.3.3建于地下水位較高地區時,書庫和非書資料庫層地面當不設架空層時,地面基層應有可靠的防潮措施。 5.3.4書庫和非書資料庫設于地下室時,地下室的防水(潮)設計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X GBJ108的有關規定;當不設空氣調節時,應有可靠的除濕裝置。 5.4防塵、防污染 5.4.1圖書館的環境綠化應選擇凈化空氣能力較強的樹種。 5.4

35、.2書庫、非書資料庫的樓、地面應堅實耐磨;墻面和頂棚應表面光滑不易積灰塵。 5.4.3書庫的窗扇應能開啟方便,并有防塵的密閉措施,嚴寒及多風沙地區應設雙層窗和緩沖門。 5.4.4特藏庫應設固定窗,必須開啟的少量富扇應采取防塵的密閉措施;空氣中有害氣體含量超過標準的地區,特藏庫的空調系統應具有凈化措施。 5.4.5合理安排鍋爐房、除塵室、洗印暗室等用房的位置,并結合需要設置通風裝置,以減少其產生的塵埃和有害氣體對館區的影響。 5.5防目光和紫外線照射 5.5.1書庫、特藏庫及閱覽用房均應消除或減輕紫外線對文獻資料的危害。 5.5.2天然采光的書庫、特藏庫及其閱覽室應選用防紫外線玻璃和采用遮陽措施

36、,防止日光直射。 5.5.3書庫、特藏庫及閱覽室采用人工照明時,宜選用乳白色燈罩的白熾燈。當采用熒光燈時,應有過濾紫外線和安全防火措施。 5.6防磁、防靜電 5.6.1圖書館內的磁帶庫應遠離能夠產生強磁干擾的電器設備。 5.6.2非書資料庫的樓、地面不應采用容易產生靜電的材料。 5.7防蟲、防鼠 5.7.1圖書館的綠化應選擇不滋生、弓陷害蟲及生長飛揚物的植物。 5.7.2多蚊蟲及潮濕地區,無空氣調節設備的書庫應安裝可拆卸的紗窗,窗紗型號不少于C1.6。采用去濕機時,排水口應有水封裝置。 5.7.3食堂、快餐室、食品小賣部應遠離書庫設置。 5.7.4門下沿與樓地面之間的縫隙不得大于smm,鼠患嚴

37、重地區宜采用金屬門或下沿包鐵皮的木門。墻身通風口應用耐腐蝕的金屬網封罩。 5.7.5圖書館的消毒室及設施應符合本規X第個614條及所選設備的技術要求。 5.7.6白蟻危害嚴重地區,應對木制品及木結構等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5.8安全防X 5.8.1圖書館應設安全防盜裝置。 5.8.2陳列和貯藏珍貴文獻資料的房間應能單獨鎖閉,并設自動報警裝置。 5.8.3采取開架管理的閱覽室,宜設安全監控裝置。 5.8.4位于底層之重要部門的外門窗均應加防盜設施;當有外遮陽時,亦應做防盜處理;有地下室時,地下室的窗戶及采光井應另加設施護設施。 5.8.5圖書館的主要入口處、特藏庫、重要設備室、網絡管理中心以及館

38、區周圍宜設置電視監控系統。 6消防和疏散 61耐火等級 6.1.1圖書館建筑防火設計,除應符合本章所列條文外,尚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設計防火規X)GBJ16、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X GB50045的有關規定;當建筑物附有平戰結合的地下人防工程時,尚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人民防空工程設計防火規X GBJ98的有關規定。 6.1.2藏書量超過 100萬冊的圖書館、書庫,耐火等級應為一級。 6.1.3圖書館特藏庫、珍善本書庫的耐火等級均應為一級。 6.1.4建筑高度超過24.00m,藏書量不超過100萬冊的圖書館、書庫,耐火等級不應低于二級。 6.1.5建筑高度不超過24.00m,藏書量超過10萬冊

39、但不超過100萬冊的圖書館、書庫,耐火等級不應低于二級。 6.1.6建筑高度不超過24.00m,建筑層數不超過三層,藏書量不超過10萬冊的圖書館,耐火等級不應低于三級,但其書庫和開架閱覽室部分的耐火等級不得低于二級。 6.2防火、防煙分區及建筑構造 6.2.1基本書庫、非書資料庫應用防火墻與其毗鄰的建筑完全隔離,防火墻的耐火極限不應低于3.00h。 6.2.2基本書庫、非書資料庫,藏閱合一的閱覽空間防火分區最大允許建筑面積:當為單層時,不應大于1500m2;當為多層,建筑高度不超過24.00m時,不應大于 1000m2;當高度超過24.00m時,不應大于 700m2;地下室或半地下室的書庫,不

40、應大于 300m2。 當防火分區設有自動滅火系統時,其允許最大建筑面積可按上述規定增加 1.00倍,當局部設置自動滅火系統時,增加面積可按該局部面積的1.00倍計算。 6.2.3珍善本書庫、特藏庫,應單獨設置防火分區。 6.2.4采用積層書架的書庫,劃分防火分區時,應將書架層的面積合并計算。 6.2.5書庫、非書資料庫、珍善本書庫、特藏書庫等防火墻上的防火門應為甲級防火門。 6.2.6裝校、照像等業務用房不應與書庫、非書資料庫貼鄰布置。書庫內部不得設置休息、更衣等生活用房,不得設置復印、圖書整修、計算機機房等技術用房。 6.2.7書庫樓板不得任意開洞,提升設備的井道井壁(不含電梯)應為耐火極限

41、不低于2.00h的不燃燒體,井壁上的傳遞洞口應安裝防火閘門。 6.2.8書庫、非書資料庫,藏團合一的藏書空間,當內部設有上下層連通的工作樓梯或走廊時,應按上下連通層作為一個防火分區,當建筑面積超過本規X第622條的規定時,應設計成封閉樓梯間,并采用乙級防火門。 6.2.9圖書館的室內裝修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內部裝修設置計防火規X GB50222的有關規定。 6.3消防設施 6.3.1藏書量超過100萬冊的圖書館、建筑高度超過24.00m的書庫和非書資料庫,以及圖書館內的珍善本書庫,應設置火災自愿動報警系統。 6.3.2珍善本書庫、特藏庫應設氣體等滅火系統。電子計算機房安和不宜用水撲救的貴重設備用房宜設氣體等滅火系統。 6.3.3建筑滅火器配置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滅火器配置設計規X GBJ140的有關規定。 6.4安全疏散 6.4.1圖書館的安全出口不應少于兩個,并應分散設置。 6.4.2書庫、非書資料庫、藏閱合一的藏書空間,每個防火分區的安全出口不應少于兩個。但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可設一個安全出口: 1建筑面積不超過100.00m2的特藏庫、膠片庫和珍善本書庫; 2建筑面積不超過100.00m2的地下室或半地下室書庫; 3除建筑面積超過100.00m2的地下室外的相鄰兩個防火分區,當防火墻上有防火門連通,且兩個防火分區的建筑面積之和不超過規X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