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掛膠帶輸送機司機_第1頁
吊掛膠帶輸送機司機_第2頁
吊掛膠帶輸送機司機_第3頁
吊掛膠帶輸送機司機_第4頁
吊掛膠帶輸送機司機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吊掛膠帶輸送機司機作業流程班前會班前準備接班作業交班吊掛膠帶輸送機司機崗位描述一、基本情況1、本人姓名:XXX2、本崗位名稱:吊掛膠帶輸送機司機3、職責和性質根據區隊管理人員的安排,負責吊掛膠帶輸送機的安全運行和監護工作,保證正常生產。 上崗前認真接受崗前安全技術培訓并做到持證上崗,及時參加復訓等崗位培訓。認真履行吊掛膠帶輸送機司機崗位責任制、吊掛膠帶輸送機司機操作規程,嚴格遵守本崗位交接班制度和上級指定的各種安全基礎措施。熟悉吊掛膠帶輸送機的基本系統知識和操作程序,做到會檢查、會排除一般故障,能堅守崗位。有權拒絕違章指揮,遇到各類突發事故及時向上級匯報。完成區隊干部交辦的其它工作。4、基本要

2、求必須經專業培訓,考試合格,持證上崗。具有豐富的工作經驗,熟悉吊掛膠帶輸送機司機崗位責任制和操作規程。愛崗敬業,工作認真負責,吃苦耐勞,能夠堅守崗位。5、設備設施情況及設備基本工作原理吊掛膠帶輸送機機身分為固定部分和非固定部分兩大部分,固定部分有機頭傳動裝置、儲帶裝置和機尾組成,非固定部分由鋼繩、吊掛鐵絲和花蘭螺絲組成。吊掛膠帶輸送機靠輸送帶和傳動滾筒之間的摩擦力來驅動膠帶運行完成作業,是以膠帶作為牽引承載機械的連續運載設備。機頭傳動裝置包括傳動滾筒、減速機、液力耦合器、機架、卸載滾筒、清掃器等組成。 除此之外,承載鋼繩上下還有三聯輥和底輥用來承載膠帶。二、作業流程開班前會下井現場接班匯報到崗

3、環境安全檢查處理上班遺留的問題開機前皮帶機全面檢查信號聯系并開機開機過程中觀察皮帶運行情況停機閉鎖開關交班前全面檢查皮帶機機頭部位衛生打掃交辦并匯報離崗升井三、作業標準及操作口訣吊掛膠帶輸送機司機作業標準及操作口訣四、危險預知預想及常見問題處理1、危險預知預想人員開機位置支護不到位防范措施:立即匯報調度室,待專業人員處理。自己調整開機位置,避免站立于危險區域。開關、機頭電機及減速機部位滴水防范措施:臨時用廢舊皮帶等包裹淋水處設備,防止設備進水。并及時通知維護工進行處理。皮帶機護欄不齊全或不完好防范措施:遠離機械運轉部位,立即匯報區隊進行護欄完善。2、常見問題處理發生工傷事故,第一時間匯報調度室

4、,匯報清時間、地點、受傷人姓名、部位。根據情況采用止血、創傷包扎及骨折臨時固定等。搬運傷員用擔架抬運,以最快速度運送地面救治。 局扇突然無風局扇司發現局扇無風后,應做以下工作:A、沿安全避災路線向外快速行走,至有新鮮風流的區域。B、風電閉鎖若未起作用,需立即聯系停機,并閉鎖開關。C、尋找通訊設施匯報調度室,并聯系巷道內其它工友進行危害提醒。D、待專業人員處理并送風后,瓦檢員允許后方可進入工作地點。發生火災事故處理。發生火災時,要準確分析判斷火災原因、地點及災害程度,蔓延方向,并把這些情況及時報告調度室,立即配戴好隨身攜帶的自救器,迎著新鮮風流,沿避災路線撤離。發生突水事故處理。根據實際情況判斷

5、突水原因、地點及災害程度,并把這些情況及時報告調度室。按照規定的避災路線,迅速撤退到涌水地點的上部水平或地面。吊掛膠帶輸送機不能正常啟動A、檢查開關是否正常送電,電流、電壓是否正常。B、檢查開機按鈕鍵是否松動或失效。C、各類保護是否有某一項起作用導致開關閉鎖,不能啟動。D、檢查驅動、傳動裝置是否有嚴重阻塞。E、匯報區隊,通知皮帶維護工進行檢查。吊掛膠帶輸送機機頭堆煤A、在堆煤保護起作用前立即停機打信號聯系上一部轉載機停機。B、通知后一部皮溜司機并查找堆煤原因。C、關閉開關并閉鎖,并懸掛有人工作、嚴禁送電警示牌。D、利用鐵锨等工具清煤并處理現場。皮帶機頭處開裂A、立即聯系前后皮溜司機并停機。B、

6、找到開口處并通知皮帶維護工進行處理。C、停電并閉鎖開關。D、處理好后送電、開機。皮帶機膠帶有劃痕A、立即聯系前后皮溜司機并停機。B、停電并閉鎖開關,并懸掛有人工作、嚴禁送電警示牌。C、查找劃痕原因,一般為膠帶與托輥之間卡有石塊或其他金屬物導致。可順著劃痕尋找沿途卡塞的異物。D、處理好后送電、開機。五、典型事故案例案例一朱家河礦“10.7”事故1、事故經過:2010年10月7日零點班,掘一隊安排14503中巷向切眼方向掘進。當班安排彌進文、劉宏平、趙海軍分別進入14503皮帶巷一、二、三部皮帶機頭。二部皮帶機司機劉宏平到崗,對皮帶進行檢查后,聽到三部皮帶發出的開機鈴聲,隨即給一部皮帶發信號聯系。

7、大約凌晨1:00一、二、三部皮帶正常運轉。3:00左右二部皮帶接到三部皮帶發出的停機信號,各部皮帶停機。14503掘進面打眼放炮并加固前探梁后,當班班長高林平安排機修工張繼發開中巷一部溜子,張繼發3: 05左右給三部皮帶發出開機信號,但無回應,張繼發隨即趕到三部皮帶頭,發現皮帶司機趙海軍頭向三部皮帶機尾方向倒在機頭行人側。3:20張繼發趕到工作面匯報班長高林平及安檢員慕立坤,隨后高林平組織當班人員趕到現場進行現場急救,安檢員慕立坤在匯報礦調度室、安全信息站后也趕到現場參加急救。經查發現二部皮帶機尾夾一無把锨頭,約4:00趙海軍被擔架抬到大巷,隨后升井。2、事故原因:趙海軍在皮帶運轉的情況下,清

8、理機尾滾筒處浮煤,鐵锨被旋轉的滾筒纏繞,锨把擊打到其右臂。此行為屬違章操作,故對本起事故負主要責任。3、防范措施:規范操作,特別是皮帶運行期間嚴禁在機尾清煤;區隊班前會安排要有針對性,班前會要重點強調各工種操作過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項,禁止冒險作業;重視班前30分安全宣傳教育,牢固樹立職工的安全意識;加強安全培訓,特別是現場實際操作培訓,提高職工自保、互保意識。嚴禁非熟練工種干非熟練工作。案例二南橋礦“5.24”事故1、事故經過:2010 年5月24日早班,皮運隊16中巷皮帶司機樊振龍在皮帶運轉時發現卸煤滾筒下有積煤,于是用鐵锨清理。由于锨把較長,樊振龍右手握著锨把前部,左手握著锨把后部將積煤鏟出

9、翻至皮帶上,這時其右手的食指碰到了旋轉的卸煤滾筒邊沿,被旋轉的滾筒擠壓致指端第一關節骨折,食指皮膚撕裂。2、事故原因分析:皮帶司機樊振龍違反煤礦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在皮帶運轉時違章清理皮帶頭下積煤是造成本次事故的直接原因;皮帶隊安排一名井下工作時間不足2個月的新工獨自一人開皮帶, 工作分配不當是造成本次事故的直接原因;(3月22日簽合同,無皮帶司機資格證)皮帶隊隊干對員工的安全教育、規程培訓和現場管理不到位,員工自保意識和按章操作意識差、現場作業隨意性大;現場監督缺失、現場安全確認及安全責任沒有落到實處,區隊安全管理退步,致使類似事故多次發生,是造成這次事故的重要原因。3、防范措施:皮運隊各級管

10、理人員應該充分認識到此次事故的嚴重性和本隊面臨的嚴峻安全形勢,深刻反省本隊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采取有力措施整頓煤線運輸、人車運輸、皮帶運輸,以扭轉本隊被動的安全局面。同時以此次事故為契機,認真對本隊職工開展有針對性的“三大規程”培訓,尤其要加強操作規程學習,提高職工按章操作意識,確保2010年后半年運輸安全。皮運隊應加強運輸線現場管理、監督,認真督促落實安全確認制度和“三大規程”的規定;認真落實班組長安全生產責任,落實操作人員的自保和互保責任;加強現場動態抽查,減少、杜絕違章作業現象的發生;各單位必須深刻吸取本次事故教訓,堅持“安全第一”、“不安全不生產”的原則,加強現場安全監管,落實各級人

11、員安全責任,認真執行“二安三個一”管理方法,努力消除各類安全隱患和人員的違章行為,保證公司安全生產。各單位應以此次事故為契機,加強對員工的操作規程培訓學習,認真開展周五安全學習,同時加強現場安全監督檢查,督促落實安全確認制度和三大規程規定,保證安全生產。 案例三徐州某礦“4.24”皮帶傷人事故1、事故經過2005年4月24日20時30分左右,徐礦集團韓橋煤礦掘進三隊在拆除-580煤柱工作面材料道掘進用的SPJ-800皮帶機和40T刮板輸送機運輸。2005年4月24日該巷已經施工完畢,當日中班安排11人拆除皮帶,上皮帶采用人工拉運裝車,拆除下皮帶時,現場組長安排一名工人開皮帶,采用皮帶機倒轉的形式將皮帶吐出,其余10名工人將皮帶向外拉,20:30左右,當底皮帶吐出150m(還剩130m)時,因驅動滾筒上的皮帶松弛,皮帶司機就坐在皮帶機頭架橫梁上,用腳蹬踏驅動滾筒上的皮帶,以增加皮帶與滾筒間的摩擦力,期間該工人的右腳不慎被卷入驅動滾筒,擠傷下肢及下腹,經現場搶救無效死亡。2、事故原因這名工人用腳蹬踏驅動滾筒上的皮帶,屬違規作業,是事故的直接原因。所制定的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