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學作品鑒賞》教學大綱_第1頁
《古代文學作品鑒賞》教學大綱_第2頁
《古代文學作品鑒賞》教學大綱_第3頁
《古代文學作品鑒賞》教學大綱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古代文學作品鑒賞教學大綱一、說 明適用專業美術學專業(書法方向)先修課程古代漢語總學時40總學分1.5(一)本課程的目的、要求古代文學作品鑒賞是美術學院師范書法專業的一門專業選修課程。通過本課程的教學,使學生對中國古代優秀作家、作品、理論等方面有較深入的理解;對中國古代文學史的演變與發展流程有正確的把握;能正確的掌握各種古典文體如詩、詞、曲、賦、駢文、古文等的形式特點和風格差異;能夠欣賞不同風格、不同流派的文學作品;能夠從優秀的古代文學作品中感受古代作家的精神世界,能夠自主鑒賞優秀古代文學作品。進而提高學生文學修養,陶冶學生情操,達到對書法專業技能的輔助培養。(二)內容選取和實施中注意的問題本

2、課程以歷史進程為序,順次選擇古代文學作品中的優秀經典作品,進行精讀與討論。教學上注意以史為綱,以作品講授為教學要點。(三)教學方法1 課堂教師講授與課題小組討論相結合;2 課堂講授與多媒體視聽相結合;3 理論學習與作品精讀相結合。(四)考核方式考查。(五)教學內容與學時分配教學章節教學內容學時安排備注1先秦兩漢文學作品8每周2課時2魏晉南北朝文學作品83隋唐五代文學作品84宋元文學作品85明清文學作品8二、大 綱 內 容第一章 先秦兩漢文學作品 1. 詩經。(2課時)精讀篇目:關雎、采薇、月出、七月。2. 楚辭。(2課時)精讀篇目:離騷(選段)、湘夫人。3先秦諸子散文。(2課時)精讀篇目:論語

3、·侍坐章、莊子·逍遙游(選段)、孟子·齊桓晉文之事章4漢賦。(2課時)上林賦(選段)、七發(選段)5.漢樂府民歌。(2課時)精讀篇目: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漢樂府·陌上桑說明和要求:掌握詩經和楚辭對中國古典詩歌的影響。先秦諸子散文的各家特色。漢賦的藝術特色。第二章 魏晉南北朝文學作品1.三曹詩歌。(2課時)精讀篇目:曹操步出夏門行(東臨碣石)、曹植白馬篇、曹丕燕歌行2.陶淵明。(2課時)精讀篇目:歸園田居(選二)、飲酒(結廬在人境)、雜詩(憶我少壯時)3.南北朝民歌。(2課時)精讀篇目:西洲曲、敕勒歌。4.六朝散文。(2課時)精讀篇目:江淹別賦說明和要求

4、:掌握建安文學的特點;陶淵明詩歌平淡自然的特點;六朝南北文風的特色;賦風的變化。第三章 隋唐五代文學作品1.初唐詩壇。(1課時)精讀篇目:張若虛春江花月夜、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盛唐詩壇。(1課時)精讀篇目:王維渭川田家、孟浩然宿建德江、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3.李白。(1課時)精讀篇目:蜀道難、將進酒、聞王昌齡左遷龍標、春夜洛城聞笛。4.杜甫。(1課時)精讀篇目:蜀相、秋興八首玉露凋傷楓樹林、石壕吏、聞官軍收河南河北。5.韓愈與孟郊。(1課時)精讀篇目:韓愈聽穎師彈琴、山石、孟郊游子吟。6.元稹和白居易。(1課時)精讀篇目:白居易長恨歌、元稹行宮。7.李商隱。(1課時)精讀篇目:無題相見

5、時難別亦難、隋宮、錦瑟、曲江。8.五代詞(1課時)精讀篇目:李璟攤破浣溪沙、李煜烏夜啼、虞美人,溫庭筠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說明和要求:掌握初、盛、中、晚時期唐詩的基本風貌。掌握唐詩中重要作家和流派的藝術特色。詞的特點。第四章 宋元文學作品1.歐陽修。(1課時)精讀篇目:踏莎行候館梅殘、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戲答元珍。2.蘇軾。(2課時)精讀篇目:游金山寺、題惠崇春江晚景、和子由澠池懷舊、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念奴嬌大江東去、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前赤壁賦3.秦觀與周邦彥。(1課時)精讀篇目:秦觀鵲橋仙、踏莎行霧失樓臺、周邦彥六丑正單衣試酒、蘭陵王柳陰直、4.李清照。(1課時)精讀篇目:醉花陰薄

6、霧濃云愁永晝、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聲聲慢冷冷清清5.辛棄疾。(1課時)精讀篇目: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懷古、摸魚兒更能消幾番風雨、南歌子何處望神州、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6.陸游。(1課時)精讀篇目:關山月、臨安春雨初霽、釵頭鳳7.西廂記。(1課時)精讀篇目:長亭送別說明和要求:掌握兩宋詞風不同階段的重要作家風格。蘇軾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與貢獻。北宋詩文革新運動。宋代文賦的特點。蘇辛詞風對詞的突破。元雜劇的體制。第四章 明清文學作品1.三國志演義。(1課時)精讀篇目:群英會蔣干中計。2.水滸傳。(1課時)精讀篇目:林教頭風雪山神廟3.明代散文。(1課時)精讀篇目:歸有光項脊軒志、宗臣報劉一丈書。4牡丹亭。(1課時)精讀篇目:游園驚夢。5吳偉業。(1課時)精讀篇目:圓圓曲、蕭史青門曲。6紅樓夢。(2課時)精讀篇目:寶玉挨打、黛玉葬花、元春省親。7.龔自珍(1課時)精讀篇目:秋心、己亥雜詩·九州生氣恃風雷、病梅館記。說明和要求:掌握明清小說戲劇俗文學的市民性。明代中后期的詩文復古運動。清初遺民詩人群。三、教材和主要參考書教材:袁行霈.中國文學作品選注.中華書局.2007年主要參考書:1. 袁行霈.中國文學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2.游國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