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突發交換中的突發業務流模型及其應用_第1頁
光突發交換中的突發業務流模型及其應用_第2頁
光突發交換中的突發業務流模型及其應用_第3頁
光突發交換中的突發業務流模型及其應用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畢業論文:光突發交換中的突發業務流模型及其應用(1)                                          作者:陳春漢曹明翠羅志祥論文關鍵詞:光突發交換LAUC

2、-SV算法突發業務自相似業務論文摘要:提出了一種光突發交換中的突發業務流模型,采用該模型對光突發交換中的LAUC-VF輸出調度算法在不同的突發業務強度和突發長度下的性能進行了模擬仿真,分析比較了該算法在此突發業務流和普通業務流模型下的性能,仿真結果表明,該突發業務流模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Key words:optical burst switch(OBS);LAUC-SV algorithm;burst traffic;self-similar trafficAbstract:Abursttraffic model in optical burst switch(OBS) is intrudu

3、ced forthe firsttime.Withthismodel the performanceof LAUC-VF output schedule algorithm in OBS is given.The performances of the algorithm under this burst traffic model andnonburst traffic are compared.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burst traffic model is more reasonable to some extent.引言隨著信息時代

4、的來臨,人們對通信需求迅速增長。發展迅速的各種新業務對通信網的帶寬和容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信網的兩大主要組成部分傳輸和交換正在不斷地發展和革新,向著寬帶、高速、Tbit/s大容量的方向發展。隨著光纖密集波分復用DWDM技術的日漸成熟,已成功完成Tbit/s量級的傳輸,目前大容量通信網的瓶頸在于大容量的交換技術。為了提高網絡交換能力,人們提出了各種IPOVERATM,IPOVERSDH,IPOVERWDM,光包裹交換(optical packet switch,OPS)等技術,但這些技術或者交換顆粒過小(以信元或單個IP包為單位),受到電子處理速度瓶頸的限制;或者交換顆粒過大(以波長為單位)失

5、去了IP交換的靈活性。因此,一種中等粒度的,更適合于目前以及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技術條件的新交換方式光突發交換(optical burst switch,OBS),成為人們更理想的選擇1,2。光突發交換域由邊緣路由器和核心路由器組成,路由器之間由WDM光纖連接。在光突發交換中,OBS邊緣路由器根據IP包的目的地址、QOS等級等把來自傳統路由器的IP包組裝成被稱為突發(burst)的超長IP包,對應于每一個突發,形成一個突發控制分組BCP,以攜帶該突發的交換控制信息,如目的地址、QOS等。數據突發與控制分組在不同的物理信道上傳輸,數據突發以直通的方式通過OBS交換網絡,控制分組在每個節點經過光/電

6、、處理、電/光轉換,完成對數據突發的控制處理。形成數據突發的目的是為了增大交換的顆粒。OBS路由器的交換核心結構由交換矩陣、光纖延時線和輸出調度模塊組成。突發分組首先進入一個(N×K)×(N×K)交叉連接矩陣,其中N為通道數,K為每通道的數據信道數,然后經過光纖延時線組(FDLs)進入輸出調度模塊。FDLs組中共有B個光纖延時線,FDLs的單元延時時間為D,第i個FDL的延時時間為i×D。輸出調度模塊負責采用一定的輸出調度算法合理的控制使用FDLs和輸出數據信道,以盡可能低的丟包率把來自交叉連接矩陣的突發分組調度輸出到輸出信道上。所以,突發分組的輸出調度

7、算法是光突發交換中的一項重要技術,目前主要的調度算法有LAUC(latest available unscheduled channel)和LAUC-VF(lat-est available unscheduled channel with void filling)算法及其這兩種算法的一些變種3,4,其中,LAUC算法以其算法的簡單特別適用于高速信道場合,而LAUC-VF算法較為復雜,但其性能要遠遠優于前者。1光突發交換中突發業務流模型的定義光突發交換中的仿真模型如圖1所示,自相似業務流5產生模塊產生IP,ATM等自相似業務流;然后進入組裝模塊,根據各分組的目的地址和QOS級別等組裝成突發包

8、,組裝時間為Ta;突發分組進入分配模塊后,分配到各輸出模塊;輸出模塊采用LAUC或LAUC-VF等算法將突發包調度輸出。在傳統的非突發業務模式下,對進入分配模塊地每個突發包相互獨立地以1/N的概率進入各個調度輸出模塊,從而完成分配模塊的功能。該非突發業務模型為典型的均勻業務模型,不能較好地反映真實的業務流。傳統的突發業務定義如下:設突發業務的輸入強度為,突發業務流分為突發周期T1和非突發周期T2;在突發周期T1內,分組連續到達,或者說分組與分組之間的間隔為0;在非突發周期T2內,無分組到達;突發與非突發周期交替產生。突發周期T1與非突發周期T2的長度是隨機變量,它們服從指數或平均或其它分布且相

9、互獨立,其平均長度分別為L1和L2。該突發業務的突發強度取決于平均突發周期的長度L1,L1越長,業務的突發性越強,L1,L2和的關系為:=L1/(L1+L2)。傳統的突發業務的定義對光突發交換性能的分析不太實用。首先它是針對傳統業務而言的,它能較好地反映傳統業務如IP包、ATM信元等的突發特性,當對這些傳統業務包進行組裝成突發包后,還能否用這種方式來描述其突發特性,目前沒有定論;其次,光突發交換仿真模型的調度算法考慮的是N個輸入端口輸入的突發數據包競爭一個輸出端口時的包丟失率,如何描述這種N個輸入競爭一個輸出情況下的突發特性,目前還沒有較好的方法。如果采用傳統的突發業務的定義來描述這種突發性,

10、即在突發周期內,所有N個輸入的突發包均向某指定端口輸出,在非突發周期內,所有N個輸入的突發包均不向該端口輸出,當各輸入端口的業務相互獨立,且N較大時,這種定義顯然不合情理。因此,本文中定義N個輸入競爭一個輸出情況下的突發業務的突發業務模型如下:(1)設系統的端口數為N,單端口的突發業務的輸入強度為,突發業務的突發強度為Bi(1BiN),突發業務流分為突發周期T1和非突發周期T2,其平均長度分別為L1和L2;(2)在突發周期,突發包以Bi/N概率向某指定端口輸出;(3)在非突發周期,若Bi2,突發包以(2-Bi)/N概率向指定端口輸出,且L2=L1;若Bi>2,突發包以零概率向指定端口輸出

11、,且L2=(Bi-1)×L1;(4)突發與非突發周期交替產生,突發周期T1與非突發周期T2的長度是隨機變量,它們服從指數或平均或其它分布且相互獨立;(5)突發強度Bi與突發周期T1相互獨立。以上的假定是為了保證輸出端口的平均業務強度保持與輸入的業務強度不變。若Bi2,在突發周期內,平均輸出強度為在非突發周期內,平均輸出強度總平均強度為 (因為L1=L2);若Bi>2,在突發周期內,平均輸出強度為1=N××BiN,在非突發周期內,平均輸出強度2=0,總平均強度為 (因為L2=(Bi-1)×L1)。根據以上定義的突發業務的特性取決于兩個獨立的參數:突發

12、強度Bi和平均突發周期L1,而L2依賴于L1。Bi越大,表示業務的突發性越強;L1越大,表示突發的持續時間越長。顯然當Bi=1時,該定義等同于非突發業務;當Bi=N時,該定義等同于傳統的突發業務的定義。所以說,非突發業務和傳統的突發業務只是本定義的兩個特例。2LAUC-VF算法在突發和非突發業務流下的性能分析和比較本文中采用突發業務流和非突發業務流對LAUC-VF算法下的丟包率進行了模擬仿真,仿真中采用Fourier變換法5產生自相似業務流,突發和非突發業務流如前述,LAUC-VF算法按文獻3中所描述,具體采用MATLAB程序實現,仿真中采用如下參數:交換矩陣端口數N=8,數據信道的個數為K=

13、8,信道速率R=10Gbit/s,光纖延時線FDLs的單元延時時間為D(s),光纖延時線FDLs的個數為B=8,輸入的業務強度為=0.86,組裝時間間隔為Ta=2s,輸入業務強度,自相似業務的Hurst參數為H=0.8,突發周期T1和非突發周期T2服從均勻分布。LAUC-VF在突發和非突發業務下的丟包率與輸入業務強度的關系見圖2。圖中取光纖延時線FDLs的單元延時時間D=6s,對突發業務輸入,假定輸入的突發業務的平均突發長度L1=10Ta,突發強度Bi=2,從圖中可以看出,輸入業務強度=70%時,系統在非突發和突發業務業務條件下的丟包率分別為10-3和10-1.3;輸入業務強度=80%時,系統

14、在非突發和突發業務業務條件下的丟包率分別為10-2和10-1;兩者相差一個數量級以上。本篇論文由網友投稿,3COME文檔只給大家提供一個交流平臺,請大家參考,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盡快處理。LAUC-VF在突發業務下的丟包率與輸入突發業務的突發強度Bi的關系見圖3。圖中取光纖延時線FDLs的單元延時時間D=6s,對突發業務輸入假定輸入的突發業務的平均突發長度T1=10Ta,輸入業務強度=0.86,從圖中可以看出,隨著輸入突發業務的突發強度Bi的增加系統丟包率快速增加。LAUC-VF在突發業務下的丟包率與輸入突發業務的平均突發長度L1的關系見圖4。圖中取光纖延時線FDLs的單元延時時間D=6s,

15、對突發業務輸入假定輸入的突發業務的突發強度Bi=2,輸入業務強度=0.86,從圖中可以看出,當輸入突發業務的平均突發長度T1<4Ta時,隨著T1的增加系統丟包率快速增加;當輸入突發業務的平均突發長度T1>4Ta時,隨著T1的增加系統丟包率的增加趨于平緩。3結論對光突發交換中的突發業務模型做了初步探討,提出了一個光突發交換中的突發業務模型,也許該模型并不能真實地反映現實世界的業務流,只是希望提供逼進現實世界業務流的一種分析方法。參考文獻1TURNER J.Terabit burst switching J.Journal of High Speed Networks,1999,8:3

16、16.2QIAO C,YOOM.Optical burst switching (OBS)-A new paradigm foran optical internet J.Journal ofHigh Speed Networks,1999,8:6984.3XIONG Y. Control architecture in optical burst-switched WDWnetworks J. IEEE Journal on Selected Areas in Communicaions,2000,18(10):18381851.4YOOM,QIAOChM.QoS performance of optical burst switching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