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行政執法機關行政法律法規知識競賽判斷題庫及答案(共120題)_第1頁
2021年行政執法機關行政法律法規知識競賽判斷題庫及答案(共120題)_第2頁
2021年行政執法機關行政法律法規知識競賽判斷題庫及答案(共120題)_第3頁
2021年行政執法機關行政法律法規知識競賽判斷題庫及答案(共120題)_第4頁
2021年行政執法機關行政法律法規知識競賽判斷題庫及答案(共120題)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2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21年行政執法機關行政法律法規知識競賽判 斷題庫及答案(共120題)1、不滿十四周歲的人有行政違法行為的,不予行政處罰,責令監護人加以管教。(v")2、聽取當事人的陳述、申辯,是處理每個行政處罰案件的必經程序。(v/ )3、當事人對當場做出的行政處罰決定不服,不能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X )4、行政機關應當建立健全對行政處罰的監督制度。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行政處罰的監督檢查。(X )5、當事人不履行行政處罰決定的,行政機關都可以自己強制執行。(X )6、沒有法定依據或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處罰無效。7、同一個違法行為不得給兩次罰款的行政處罰。(/ )8、行政處罰遵循公正

2、、公開的原則。(V )9、違法行為輕微并及時糾正,沒有造成危害石果的,不予行政處罰。(v")1()、執法人員當場做出的行政處罰決定,必須報所屬行政機關備案。(/ )11、人民法院對行政案件宣告判決或者裁定前,原告申請撤訴的,法院應當根據自愿原則,裁定準許。(X )12、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以法律和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為依據。地方性法規適用于本行政區域內發生的行政 案件。()13、人民法院在審理行政案件中,經審查認為規范性文件不合法的,正確的處理方法為,不作為認定行政行為合法 的依據,并向指定機關提出處理建議。(v/ )14、人民法院對被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可以將被告拒不

3、到庭的情況予以公告,但法院無權向被告的 上一級行政機關提出依法給予其主要負責人處分的司法建 議。(X )15、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至日起七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給被告。被告應當在收到起訴狀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 民法院提交作出行政行為的證據和所依據的規范性文件,并 提出簽辯狀。(X )16、行政機關制發的文件,凡是帶有行政處罰內容的,都應向社會公開。()17、監察局給某公務員行政記過處分屬于行政處罰。18、違法行為在兩年內未被發現的,不再給予行政處罰。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y)19、統一著裝的執法人員執法時可以不出示行政執法證2()、在行政處罰聽證會上,應當當場做出處罰決定。(X )件。(X )2

4、1、行政機關行使行政裁量權應當符合立法目的,采取的措施和手段應當必要、適當;實施行政管理可以采取多種 方式實現行政目的,應當選擇最有利于保護公民、法人和其 他組織合法權益的方式。(V )22、涉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權利義務的行政文件、檔案,經行政機關批準允許查閱、摘錄、復制。(X )23、受委托行政機關或者組織經同級政府批準,可以將受委托的行政職權再委托給其他行政機關、組織或者個人。24、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辦公廳(室)、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門制定的規范性文件,為部門規范性文件。(X )25、規范性文件不得設定行政許可、行政處罰、行政強制等事項,不得違法限制或者剝奪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 法權

5、利,但可適當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義務。(X )26、根據國務院的扌受權,省人民政府可以決定一個行政機關行使有關行政機關的行政處罰權。依法設立的集中行使 行政處罰權的行政機關,是本級人民政府的行政執法部門, 具有行政執法主體資格。(y )27、行政機關及其行政執法人員不得因當事人、利害關系人提出異議或者申辯而加重處理。(7 )28、行政機關應當依照法定程序,采取合法手段,客觀、全面地收集證據,可以僅收集對當事人不利的證據。(X )29、行政合同依照法律、法規規定應當經其他行政機關批準或者會同辦理的,經批準或者會同辦理后,行政合同方 能生效。()30、行政決定的部分內容被確認無效的,不影響其他

6、內容的效力0但是確認部分內容無效后行政決定不能成立的, 行政決定全部無效。(“)31、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因行政行為取得的正當權益受法律保護。32、非因法定事由并經法定程序,行政機關不得撤銷、變更已經生效的行政決定。(v")33、行政決定因公共利益或者其他法定事由必須撤銷或者變更的,應當依照法定權限和程序進行,并對公民、法人 和其他組織因此遭受的財產損失依法予以補償。(v/34、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行為,應當遵守法定期限或者承諾期限,為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提供髙效、優質服務。(7 )35、行政機關的內設機構或者派出機構應當以其隸屬的行政機關的名義作出行政決定,并由該行政機關承擔法律責 任

7、。但是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36、法律、法規扌受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在法定授權范圍內,以自己的名義行使行政職權并承擔相應 的法律責任。(737、因行政協助發生爭議的,由請求機關與協助機關共38、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有權提出行政管理的意見和同決定。(X )建議,行政機關應提供必要條件,采納其合理意見和建議。39、行政機關及其執法人員依法行使行政執法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絕、阻礙行政執法人員依法 執行公務,不得違法干預行政執法。(v"4()、聯合執法中的行政執法決定,由參加聯合執法的行政執法人員在各自的職權范圍內依法作出,并承擔相應的法41、行政機關在行政執

8、法活動中,對涉嫌犯罪的案件,應當依法移送司法機關處理。(V42、行政執法程序只能由行政機關依職權啟動。(X )43、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提出申請啟動行政執法程序,其申請事項依法不屬于本行政機關職權范圍的,應當當場不 予受理,并告知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向有關行政機關申請。44、行政機關受理或者不受理申請,應當出具注明日期的書面憑證,但不需加蓋本行政機關印章。(X )45、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不定期對重大行政決策的執行情況組織評估,并將評估結果向社會公開。(X )46、當事人有權提出調查證據的申請。行政機關不受理的,應當口頭說明理由,無需記錄在卷。(X )47、行政機關公開舉行的聽證會,只有當事人

9、和利害關48、當事人、利害關系人申請聽證符合條件的,行政機關應當自接到申請之日起5日內受理,并自受理之日起3() 內組織聽證;不符合條件的,應當自接到申請之日起5日內 書面告知,并說明理由。(X )49、聽證主持人應當具備相應的法律知識和專業知識,經政府法制機構統一培訓,并取得資格證書。(")50、法律、法規、規章對對行政執法程序沒有規定辦理期限的,應當實行限時辦結制度。(")51、行政執法程序依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申請啟動,涉及兩個以上行政機關的,行政機關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45日內辦結;45日內不能辦結的,經上級人民政府負責人批準,可以延長15日,并將延長期限的理由告

10、知申請人。(X )52、行政機關在法定期限或者承諾期限內,非因法定理由或者其他正當理由未啟動行政執法程序的,屬于不履行法定職責。()53、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必須接受、聽從、配合行政指導;行政機關可以采取強制措施實施行政指導。(X )54、行政機關審理行政裁決案件,應當由1名以上工作人員辦理。(X )55、公民、法人和其他紐織以欺騙、賄賂等不正當手段取得行政給付的,行政機關應當撤銷,予以追回。(V )56、行政機關收到行政調解申請石,應當告知被申請人,并組織調解。(X )57、追究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責任的形式有行政處理和處分,兩者可以合并適用。(y)58、對行政機關的行政處理,由本級人民政府

11、法制機構、監察機關或者上級行政機關決定。(X )59、規范性文件,是指除政府規章外,行政機關在法定職權范圍內,按照法定程序制定并公開發布的,對公民、法 人和其他組織具有普遍約束力,可以反復適用的規定、辦法、 規則等行政公文。6()、規范性文件可以根據情況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義務。(X )61、制定部門規范性文件,存在涉外事項時,應當事先請示本級人民政府同意。(v"62、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也可以提議制定規范性文件。63、未經統一登記、統一編制登記號、統一公布的規范性文件無效。64、部門規范性文件和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派出機關、鄉鎮人民政府的規范性文件,經登記、編制登記號后,不再另

12、行報送備案。65、有效期屆滿的規范性文件,自動失效。(/ )66、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認為規范性文件違法的,可以向制定機關或者本級人民政府法制機構提出口頭審查申67、起草地方性法規草案和制定政府規章,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等有關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 )68、突發事件應對的行政決策程序,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處罰法等有關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X )69、政府行政首長代表本級政府對重大行政事項行使決7()、政府常務會議或者全體會議應當記錄重大行政決策方案的討論情況及決定,對不同意見應當載明。(")71、根據行政管理的需要,縣人民政府可以組織相關行政機關聯合執法。(772、行政機

13、關依職權啟動行政執法程序,應當由行政執法人員填寫審批表,報本行政機關負責人批準。(v")73、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申請啟動行政執法程序只能采取書面形式。(X )74、行政機關不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提出的啟動行政執法程序申請,應當將申請材料退還當事人。(X )75、因調查事實、收集證據確需勘查現場的,行政機關應當通知當事人或者其代理人到場。76、應當事人或者有關人員要求,行政執法人員應出示行政執法證件,說明調查事項和依據,否則當事人或者有關 人員有權拒絕接受調查和提供證據。(X )77、調查取證應當制作筆錄,由行政執法人員、當事人或者其代理人、見證人簽字;當事人或者其代理人、見證人

14、 不簽字的,不具有證據效力。(X )78、行政機關行使行政裁量權應當符合立法目的,采取的措施和手段應當必要、適當;實施行政管理可以采取多種 方式實現行政目的,應當選擇最有利于保護公民、法人和其 他組織合法權益的方式。(79、受委托行政機關或者組織經同級政府批準,可以將受委托的行政職權再委托給其他行政機關、組織或者個人。8()、議事協調機構、政府工作部門的派出機構和部門內設機構不得制定規范性文件。(v/81、規范性文件不得設定行政許可、行政處罰、行政強制等事項,不得違法限制或者剝奪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 法權利,但可適當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義務。(X )82、根據國務院的授權,省人民政府可以

15、決定一個行政機關行使有關行政機關的行政處罰權。依法設立的集中行使 行政處罰權的行政機關,是本級人民政府的行政執法部門, 具有行政執法主體資格。(v"83、行政機關及其行政執法人員不得因當事人、利害關系人提出并議或者申辯而加重處理。(“)84、行政機關應當依照法定程序,采取合法手段,客觀、85、對行政機關的行政處理種類有責令期限整改、責令道歉、通報批評、取消評比先進的資格、黃牌警告等。(X )86、人民法院審理行政訴訟案件一般只審查行政行為的87、行政機關可以成為行政訴訟的原告。(/ )88、行政訴訟中,被告應在收到起訴狀副本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行政行為的證據和依據的規范性

16、 文件,并提出答辯狀。(")89、原告向兩個以上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由最先立案的人民法院管轄。(v/ )9()、人民法院在接到起訴狀時對符合行政訴訟法規定的起訴條件的,應當登記立案。(v")91、人民法院對原告的起訴既不立案,又不作出不予立案的裁定的,當事人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起訴。(y )92、人民法院審查行政訴訟案件原則上不得進行調解,但行政賠償、補償以及行政機關行使法律、法規規定的自由 裁量權的案件可以調解。(v/ )93、在行政訴訟中,人民法院認為行政案件的審理需以民事訴訟的裁判為依據的,可以裁定中止行政訴訟。(y )94、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應當對原審

17、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和被訴行政行為進行全面審查。()95、人民法院原則上應當公開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書、裁定書,供公眾查閱。(v/ )96、人民法院審理行政訴訟案件一律應當公開進行。(X )97、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的案件,一律不公開審理。(X )98、行政訴訟案件一律由最初作出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X )99、行政訴訟中,行政機關在規定的期限內,拒絕履行判決、裁定、調解書的,第一審人民法院可以從期滿之日起, 對該行政機關處以五十元至一百元的罰款。(X )100、行政訴訟中,被告不提出答辯狀的,人民法院應當中止對具體行政行為的審查。(X )1()1、被訴行政機關負責

18、人可以出庭應訴,也可以委托行政機關相應的工作人員出庭。(X )102、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確認發明專利權的案件、海關處理的案件以及對國務院或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所作的行 政行為提起訴訟的第一審行政案件。(X )103、髙級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審判工作的實際情況,自行確定若干人民法院跨行政區域管轄行政案件。(X )104、復議機關在法定期限內未作出復議決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應以復議機關為被告提起行政訴訟。105、原告可以提供證明行政行為違法的證據。原告提供的證據不成立的,被告可以免除相應的舉證責任。(X )106、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有權

19、依照行政訴訟法 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7 )107、人民法院發現受理的案件不屬于自己管轄的,應當移送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受移送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熒 移送的人民法院認為受移送的案件按照規定不屬于本院管 轄的,可以再次自行移送。(X )108. 經復議的案件,行政機關決定維持原行政行為的,只以作出原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為被告。(X )109、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為二人以上,因同一行政行為發生的行政案件,或者因同類行政行為發生的行政案件、人 民法院認為可以合并審理并經當事人同意的,為共同訴訟。H0、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同被訴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但沒有提起訴訟,或者同案件處理結果有利害關系的,可 以作為第三人參加訴訟,但只能由第三人主動申請參加訴訟, 人民法院無權主動通知其參加訴訟。(X )111、在行政訴訟中,代理訴訟的律師有權按照規定查閱、復制本案有關材料,但無權向有關組織和公民調查,收集與 本案有關的證據。對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的 材料,應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