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屆高考化學一輪復習教案:第1講物質的組成、性質和分類_第1頁
2010屆高考化學一輪復習教案:第1講物質的組成、性質和分類_第2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 1 講 物質的組成、性質和分類(建議 2 2 課時完成)考試目標1 1了解化學的特點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認識物質,了解化學可以識別、改變和制造分子2 2了解分子、原子、離子等概念的含義、原子團的定義。3.3. 理解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的區別與聯系。4.4. 理解混合物和純凈物、單質和化合物、金屬和非金屬的概念。5 5 理解酸、堿、鹽、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聯系。要點精析一、化學的研究對象和內容、特征1 1、化學的研究對象化學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變化、制備和應用的自然科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化學的特征是認識分子、制造分子。化學是具有創造性的、實用的科學,它

2、幫助我們發現、認識、提取、制造自然界已有的物質,根據我們的需要,設計、創造自然界不存在的物質,為人類的生產、生活提供了功能各異的大量的物質基礎。通 過化學家們的努力,現在發現和創造的化合物已經超過35003500 萬種。化學還為充分有效地利用能源、資源、保護環境,為解決人類饑餓、貧窮、疾病,為改善和豐富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化學已深 入到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可以這樣說,沒有化學,就沒有現代人類生活。2 2、物質的性質物理性質:不需要發生化學反應所表現出來的性質,如:顏色、狀態、氣味、熔點、沸點、硬度、密度、 導電、導熱、溶解性等。化學性質:在化學反應中所表現出來的性質。如:金屬性、

3、非金屬性、氧化性、還原性、酸性、堿性、穩 定性等。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的本質區別是前者沒有新物質生成,后者生成了新的物質。從微觀的角度看,前廠(游離態質 元素原子(化網化合物分子電子心者構成物質的分子本身沒有發生變化,只是分子之間的距離發生了改變,后者構成物質的分子本身發生了 變化,生成了新的分子,但原子和元素的種類并不發生變化。兩者的關系是:物質發生物理變化時不一定 發生了化學變化,但發生化學變化時一定伴隨著物理變化。、物質的分類 為了認識自然和科學研究的方便,我們通常按一定的規則給物質分類,如:按組成元素分類化合物無機物:酸、堿、鹽、氧化物按在水溶液中能否電離分類:-強電解質:在水溶液中或熔

4、融狀態下能完全電離成離子的化合物L 電解質-化合物 rL L 弱電解質:在水溶液中只能部分電離的化合物-非電解質按性質分類酸:有機酸、無機酸、一元酸、多元酸、強酸、弱酸混合物堿:強堿、弱堿、物質 Y化合物鹽:易溶、微溶、難溶=純凈物 V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堿性氧化物、兩性、不成鹽 I I 單質:金屬、非金屬、惰性氣體思考題:1.1.只含有一種元素的物質一定是純凈物嗎?2.2. 鹽一定含有金屬元素嗎 ?3.3. 金屬氧化物一定是堿性氧化物嗎?堿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屬氧化物嗎?4.4. 非金屬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嗎?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屬氧化物嗎?5.5. NaNa2COCO3IOHIOH2O O、

5、鹽酸是混合物還是純凈物?三、化學反應的分類1 1、 化學變化的表示方法:化學反應方程式、電離方程式、離子方程式、熱化學方程式、電極方程式、電池反應、電解反應、水解反應等2 2、 化學反應分類:按反應物、生成物組成形式變化可分為:化合、分解、置換、復分解,按電子轉移可分為:氧化一還原反應、非氧化一還原反應,按是否有離子參加可分為:離子反應、非離子反應 按反應的程度可分為:可逆反應、不可逆反應,還可分為:吸熱反應、放熱反應。有機化合物之間的反應還可以按反應機理分為取代反應、加成反應、氧I I 有機物(由碳、氫為主要元素組成):烴、醇、醛、酸、酯、鹵代烴、油脂等。化反應、聚合反應、酯化反應、消去反應

6、等。四、研究物質的程序和方法基本方法主要有1 1 觀察法1含義:是一種有計劃、有目的地用感官考察研究對象的方法。2觀察的具體內容:主要是用肉眼觀察物質的顏色、狀態、各種變化等,用鼻子聞物質的氣味,用耳朵聽聲音,用觸覺去感受溫度、硬度、彈性、韌性等等,還包括借助一些儀器來進行觀察,提高觀察的靈敏度。3應用觀察法研究物質的性質的實例:觀察金屬鈉的物理性質及鈉與水反應的現象。2 2、實驗法1含義:通過實驗來驗證對物質性質的預測或探究物質未知的性質的方法。2注意的兩個問題:在進行實驗時,要注意控制溫度、壓強、溶液的濃度等條件,這是因為同樣的反應物在不同的條件下可能會發生不同的反應。實驗前要明確實驗的目

7、的要求、實驗用品和實驗步驟等;實驗中,要仔細研究實驗現象,并做好實驗記錄;實驗后,要寫好實驗報告,并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3 3、分類法到目前為止,人類已發現以及人工合成的各種物質已達三千多萬種,根據物質的組成、結構等因素,我們可以分門別類地對物質及其變化進行研究,可以總結出各類物質的通性和特性;反之,知道某物質的 類別,我們就可根據這類物質的通性推知該物質的一般性質。對物質進行分類的依據有很多,如組成、結構、某種性質、用途等,以何種因素作為分類的依據,關鍵是看研究的出發點和目的。例 1 1 :下列物質:金屬鐵、金屬鋅、木炭、CuOCuO、CaCOCaCO3、H H2SOSO4、NaOHNaOH

8、、Ba(OH)Ba(OH)2、NaCINaCI、CuSOCuSO4有人根據不同的依據進行了分類如下,請在適當的位置指出他分類的依據分 類 依 據分類類別一:金屬鐵、金屬鋅、木炭類別二:CuOCuO、CaCOCaCO3、H H2SOSO4、NaOHNaOH、BaBa (O(O H H ) )2、NaCINaCI、CuSOCuSO4類別一: 金屬鐵、金屬鋅、類別二: 木炭類別三:CuOCuO類別四:H H2SOSO4類別五:NaOHNaOH、Ba(OH)Ba(OH)2類別六CaCOCaCO3、NaCINaCI、CuSOCuSO4類別一: 金屬鐵、金屬鋅、木炭、CuOCuO、CaCOCaCO3類別二

9、:H H2SOSO4、NaOHNaOH、Ba(OH)Ba(OH)2、NaCINaCI、CuSOCuSO4解析:第一種情況分類的依據是物質的元素組成,將題給物質分成了單質和化合物;第二種情況分類 的依據是物質的組成和性質,將題給物質分成了金屬、非金屬、氧化物、酸、堿、鹽;第三種情況分類的 依據是水溶性,將題給物質分成了溶與不溶兩類。4 4、比較法運用比較的方法,可以找出物質的組成、結構或性質間的異同,認識物質間的內在聯系,對物質的組 成、結構或性質等進行歸納和概括應用分類法和比較法研究物質的性質的實例:比較金屬鈉與金屬鐵性質性質相同點不同點物理性質不透明、銀白色,易導電、導熱,具金屬鈉與鐵相比,

10、密度小,硬度小,有延展性熔點、沸點低化學性質都能與非金屬反應都能與鹽酸或反應時需要的條件不同;反應的劇稀硫酸反應產生 H H2都能與鹽反應烈程度不同;通常條件下,鈉與水劇烈反應,而鐵不反應上面是研究物質的性質時常用的四種方法,當然還有其他的一些方法;在研究物質的某方面性質時,可能只用到一種或兩種方法,但在研究物質的整體性質時卻常常是觀察、實驗、分類、比較等方法綜合應用。在初中化學的學習中,常使用研究物質的性質的方法歸類物質的性質研究方法1.1.研究物質的物理性質氧氣、氫氣、鐵、鹽酸等物質的顏色、狀態觀察法2.2.探究物質的化學性質氧氣的助燃性觀察和實驗法氫氣的可燃性、還原性觀察和實驗法二氧化碳

11、的化學性質(滅火性、與堿反應)觀察和實驗法鹽酸的化學性質觀察和實驗法3 3 歸納同類物質的共性金屬的通性分類、比較法酸的通性分類、比較法基本程序1 1 、基本程序首先,要觀察物質的外觀性質(包括物質的存在狀態、顏色氣味等);第二、根據觀察結果,預測物質的組成、類別等,并進一步預測性質;第三、設計并實施實驗來驗證所做的預測。通過對實驗現象的觀察和分析,判斷預測是否正確,并對 實驗中所出現的特殊現象進行進一步的研究;第四、對實驗現象進行分析、綜合、推論,概括出物質的通性及特性。在實驗中,經常是同時使用其中的幾種方法(以氯氣為例)。第一步:觀察認識氯氣的物理性質氯氣是呈黃綠色、有刺激性氣味,將收集滿

12、一試管的氯氣插入盛有水的水槽中觀察到:試管內液體的液面緩慢升高,氣體的顏色逐漸便淺,取出試管內液體第二步:預測氯氣的性質。氯氣是活潑非金屬,則可與金屬、非金屬反應第三步:通過實驗論證氯氣的化學性質1.1.鐵絲在充滿氯氣的集氣瓶中劇烈地燃燒,產生大量棕黃色的煙,溶于水后形成黃色溶液2.2.氫氣在盛有氯氣的集氣瓶中安靜地燃燒, ,發出蒼白色的火焰,瓶口有白霧-探究氯氣的特性一一氯氣與水反應1.1. 觀察氯水,呈淺黃綠色的液體2.2. 將氯水滴到 pHpH 試紙上,試紙先變紅后褪色3.3. 將石蕊溶液滴到氯水中,氯水先變紅后褪色4.4. 將一段鎂條放入氯水中,鎂條表面上有大量氣泡產生第四步:對實驗現

13、象進行分析、綜合、推論,概括出物質的通性及特性氯氣是呈黃綠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氯氣可溶于水形成淺黃綠色的氯水氯氣的化學性質:點燃點燃2Fe+3Cb2Fe+3Cb = = 2FeCI2FeCI3Cu+CICu+CI2= = CuCICuCI2點燃CICI2+H+H22HCI2HCI ClCl2+H+H2O=HCI+HCIOO=HCI+HCIO根據氯氣能與水反應生成鹽酸和次氯酸的事實,推論氯氣是能與堿溶液反應氯氣+ +堿溶液T金屬氯化物+ +次氯酸鹽+ +水ClCl2+2NaOH=NaCI+NaCIO+H+2NaOH=NaCI+NaCIO+H2O O (應用于實驗室制氯氣時尾氣的吸收和工業制取漂白劑)2Cb+2Ca2Cb+2Ca (OHOH )2= = CaCICaCI2+ + CaCa (CIOCIO)2+ + 2H2H2O O (應用于工業制取漂白粉)總之,研究物質性質的基本程序應該是:觀察物理性質T預測化學性質T驗證或探究預測的性質T分析現象并解釋T分類、比較、歸納、概括同類物質的性質T性質的延伸和應用五、化學探究過程中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