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轉載)在識字中感受漢字的魅力 特級教師黃亢美識字教學賞析(轉載) 這是一節情趣盎然的識字課。這些二年級的小學生與其說在學習識字,不如說他們在特級教師黃亢美老師的帶領下,步入了一個神奇的漢字王國。這里,移步異景,妙趣橫生,一個個驚喜的發現,令孩子們興味倍增。此時,一個個漢字,在孩子們的眼里全然不是枯燥的符號,而是一幅畫,一首詩,一個故事,使他們樂此不疲,并在渾然不知中,沐
2、浴著祖國文化的璀璨陽光,感受著漢語言文字的無窮魅力 興趣,從問題開始 師:我們一起來識字,這是什么?(出示“一束鮮花”圖片) 生:一束鮮花 師:對,這就是詞語“一束鮮花”。把這個詞語讀兩遍。 生:一束鮮花、一束鮮花 師:翹舌音“束”再讀準確些。 生:一束鮮花
3、60; (教師繼續出示圖片,認讀“一頂帽子、一面鏡子、一杯牛奶、一輪朝陽、一串珍珠、一副球拍”等詞,特別強調讀準后鼻音的“頂”、“鏡”這兩個字。) 師:中國的漢字多有特點呀!“鮮花”為什么用“一束”而不用“一條”?帽子為什么說“一頂”而不說“一個”?“朝陽”為什么說“一輪”而不說“一只”?“球拍”為什么說“一副”而不說“一條”?你看,我們中國漢語表達的方式真是豐富多樣! (教師又出示了若干寫著數量詞的卡片讓學生認讀:一只雞、一羽信鴿、一峰駱駝、一張紙、一頭牛、一匹馬、一粒米邊讀邊向學生提示這些動物或物品所使用的不同量詞。)
4、60; 興趣是引導學生進入知識大門的前提,是引起探究的第一步。黃老師在帶領學生讀了一組組使用不同量詞的詞語后,通過一個個“為什么”,在學習內容與學生的求知心理間架起了一座橋梁,把學生引入漢字學習的情境,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探究興趣。 探究,領略漢字奇妙 師:這些問題回去自己思考,這節課我們著重研究黑板上面這些表示數量的詞語。 第一小組討論:“一束鮮花”為什么叫“一束”?這個“束”字“木”里面一個“口”,這個“口”是表示嘴巴嗎?
5、0; 第二小組討論:帽子為什么說“一頂”?一頂的“頂”是形聲字,形旁和聲旁各在哪里? (讓學生念讀順口溜:“形聲字,真有趣,聲旁幫助讀字音,形旁幫助解字義”。) (教師分別向各學習小組分派了所要探究的其它數量詞語,學生們分組合作研究,教師巡視指導。小組研究結束后,全班交流。) 一束花 師:(指引學生看圖)一束鮮花的“束”為什么是“木”字中間加個“口”?為什么說“一束鮮花”?
6、60; (小組代表解說了“口”是根繩子,“束”是繩子把樹枝捆扎起來的意思。) 師:(畫一朵花),這是一束鮮花嗎? 生:這是一朵鮮花。 師:(畫一枝上開兩朵花的形狀)這是一束鮮花嗎? 生:這是一枝鮮花。 (教師分別指示“一朵花”、“一枝花”和“一束花”的圖畫讓學生辨讀不同量詞的詞語)。 師:誰能用“一束鮮花”說一句話? 生1:我買一束鮮花送給媽媽。
7、60; 師:很愛你媽媽,是個好孩子。還有誰說? 生2:今天是母親節,我買了一束鮮花送給媽媽。 師:呦,都很愛你們的媽媽。我是個男老師,感到很遺憾,有誰買束鮮花送給爸爸的嗎?(眾笑) 生3: 教師通過“圖示法”,用圖畫將“束”字的本義表示出來,使學生悟出“口”字是根繩子,“束”是用繩子把樹枝捆扎起來的意思。這樣的識字教學析形索義,因義記形,因而形象、具體,使學生將漢字的形與義緊密聯系起來,不但加深了對“束”字本義的理解,其探究過程也培
8、養了學生積極思維的品質。而教師通過簡筆畫勾勒出“一朵花”、“一枝花”,與“一束花”進行對比,一方面適度拓展了學生的詞匯量,另一方面也使學生在對比中,對“束”字的理解和運用更加準確。 一頂帽子 師:“帽子”為什么說“一頂”? (教者結合第二組學生代表的解說引導學生分析形聲字“頂”。“頂”的形旁是“頁”,“頁”的繁體字是“頁”,“頁”實際上是“首”的倒寫。“頁”中有“目”,“目”在人的頭部,所以“頁”和頁字旁的字與人的頭部有關。帽子戴在頭頂上,所以帽子的量詞用“頂”。)
9、0; 師:注意看“帽子”的“帽”,(老師書寫“帽”的右上部分),這一部分有很多人寫錯。(邊說邊寫)第一種寫法是缺口框里兩橫懸空;第二種寫法是缺口框里中間一橫懸空,下面一橫封死;第三種是缺口框里中間兩橫全封死。哪種寫法正確?認為第一種正確的舉一個手指,認為第二種正確的舉兩個手指,認為第三種正確的舉三個手指。 (學生舉手示意) 師:(教師板畫“冒”的古文字進行解說)缺口框就是帽子的象形,中間兩個短橫像帽里的頭發,下面“目”是眼睛,缺口框里的兩橫封死的話就像把帽子上下封死了,這樣就戴不進去了。所以“帽”字右上的中間兩短橫左右兩邊不封,以
10、此表示帽子戴在頭頂上。和它相關的字還有“冕”,也是帽子的意思,所以上面的兩短橫也是左右兩邊不封的。理解了嗎? 生:理解了。 師:帽子戴在 生:頭頂上。 師:所以帽子就說 生:一頂帽子。 識字教學重要的是要教給學生識字的能力。當學生學了“首”字,并懂得“首”作形旁時變寫為“頁”,那么,當學到“頂”時,學生就知道“頂”與人的頭部有關,帽
11、子戴在頭上,自然用“頂”,久而久之,就會“無師自通”,形成一定的識字能力。黃老師在教學中,正是依據漢字本身的規律和學生認知的規律,引導學生弄清楚了“帽子”為什么要說“一頂”。 “帽”字,在書寫時,人們常常把右上部分寫成“曰”字,一些教師在指導學生寫字時雖注意到缺口框里兩橫懸空,卻很少知道其中的道理,更談不上講給學生,因此學生只是機械記憶。黃老師在教學中運用字理知識,以“冒”的古文字進行解說,生動形象,不僅使學生知其然還知其所以然,并由此推理到“冕”字等與帽子有關的字。這樣的教學,不僅傳授了知識,滲透了文化,更培養了學生的情智,使他們對漢語言文字的奧秘充滿了向往。
12、60; 一面鏡子, (教師先引導學生觀察“面”字中間的部件是“頁”少了下面的兩點,“頁”是人的頭部,那么,在它兩邊的“ ”寫成“( )”就像人的左右臉面了。) 師:我們理解了“面”原來就是指人的臉面。那么,“鏡子”為什么說“一面”?鏡子是拿來干什么的? 生:照臉面的。 師:對啊,鏡子是用來照臉面的。人的臉面又是比較平、薄的,鏡子也一樣,所以鏡子說 生:一面。
13、 師:鏡子的“鏡”為什么是金字旁? 生:因為鏡子是用金屬做的。 師:這是什么金屬呀?是金?是銀?是鐵?還是銅? 生:是銅。 師:是的。古語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古人曾打磨銅片作鏡子,所以“鏡”字用“金”作偏旁。 齊讀“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 齊讀“一面鏡子”。 “形象感知”和“意義識記”是學生學習漢字的
14、認知規律。黃老師對“面”字的分析,將學生帶入了一個漢字無比美妙的構形情境,為學生提供了生動的易于聯想的線索,此時,學生眼中的“面”字,不再是由幾個筆畫構成的符號,而是有血有肉有動感的“臉”。既然鏡子是用來照“臉”的,亦平如“臉面”,故而稱謂它的量詞用“面”。由“一面鏡子”,孩子們又懂得了古人曾磨銅為鏡,知道“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這樣的教學,孩子們猶如在悠悠文化的長河中涵泳,聆聽著一段段美麗的漢字故事,感受著祖先的無窮的智慧。 一杯牛奶 師:“牛奶”為什么說“杯”?“杯”字為什么用“木”作形旁?
15、160; (教師根據小組代表的解說引導學生理解遠古的杯子曾用木頭制作,所以“杯”用木字旁。后出現陶瓷器具后,“杯”曾寫成上“不”下“皿”,聲旁“不”古音與“杯”的讀音同,現仍具有雙聲關系。) 師:除了說“一杯牛奶”,還可以說“一杯”什么? 生1:一杯奶茶。 生2:一杯果汁。 生3:一杯飲料。 生4:一杯清茶。 生5:一杯紅茶。
16、 師:誰要喝紅茶呀? 生5:媽媽要喝紅茶。 師:能連起來說一句話嗎? 生5:媽媽工作很辛苦,她下班回到家,我給她倒上一杯紅茶。 師:爸爸也下班回來了 生5:爸爸下班回來了,我給爸爸倒上一杯清茶。 師:你真細心,知道媽媽愛喝紅茶,爸爸愛喝清茶,真是爸爸媽媽的乖孩子。
17、 學了“杯”字,學生懂得了古人曾“以木為杯”。不僅如此,黃老師又從一個“杯”字,引導學生說出“一杯××”等詞語,進而引導學生用“一杯××”說一句話,從而把識字與具體語境結合起來,讓學生在生活中學以致用。 一輪朝陽 師:“朝陽”為什么說“一輪”?要理解這個說法首先要理解什么叫“朝陽” (教師先引導學生理解“陽”的形義,把“陽”橫倒就像旭日從兩座山嶺中升起的樣子,由此讓學生形象地感知到左耳旁的字與山嶺高
18、地有關,并旁延列舉了“險、陣、陸、阻”等字,這些字都與山嶺有關。) 師:“陽”是太陽,“朝”是什么意思? 生:早晨。 師:從“朝”字的字形可以看出是早晨的意思嗎? 生1:“朝”字有個“早”,所以是早晨的意思。 生2:“朝”字還有個“月”字,很“早”,月亮還沒有完全落下去。 (教師通過板畫對“朝”字進行形義析解:)“朝”左邊“日”的上下的“十”表示草。正是
19、:“一輪紅日升草間,一彎殘月掛天邊。”) 師:月亮快要落下去了,太陽很快就要從草叢中升起啦,這是什么時候? 生:清晨。 師:清晨的太陽就叫做 生:朝陽。 師:朝陽又大又圓,圓得像什么? 生:圓得像車輪。 師:所以我們就稱早上的太陽叫 生:“一輪朝陽”。 一個“朝”字,黃老師卻講
20、得有聲有色,順口溜“一輪紅日升草間,一彎殘月掛天邊”不僅詳解了“朝”的字義,還在孩子們面前勾勒了一幅“旭日東升”圖,喚起了無盡的遐想。由朝陽又大又圓,黃老師又引導孩子們想象日圓如輪,如此得出“朝陽”要說“一輪”。 語文教學中,發展學生的想象力,使學生善于創造尤為重要。漢字象形的特點,給我們留下了廣闊無垠的想象空間,黃老師在依據字理教漢字的同時,不斷啟發學生想象,既教知識,又培養能力,同時也使語文課堂充滿了詩情畫意。 一串珍珠 (小組代表說自己對“串”字形義的認識:“口”像珍珠,“丨”似穿珍珠的繩子。教師提示“串”可泛
21、指穿起其它的東西。“珍珠”二字都有個“王”,“王”是“玉”字的省寫,俗稱斜玉旁,有斜玉旁的字跟玉有關。) 師:除了“一串珍珠”,還可組成什么詞語呢?請你拿出紙筆,想組什么詞就把它畫出來。 (生畫。幾分鐘后匯報。) 生:一串葡萄 生:一串鞭炮 生:一串羊肉串
22、160; 在這一環節的教學中,黃老師由“一串珍珠”拓展開來,讓學生用畫畫的形式“組詞”,激起了學生廣泛參與的興趣。第一,這樣的訓練形式避免了因少數人發言,而讓大多數學生失去表達機會的可能,使教學更加面向全體;第二,最好的理解是會運用,每個人不同的“組詞”,正檢驗了這種運用能力。同時,孩子們相互的交流,又進一步拓展了他們對“串”字的理解。 一副球拍, 師:“一副球拍”的“副”為什么用立刀旁的“副”? (教師從“券”字為什么是“刀字底”說起古人借錢物把數據寫在木簡上,然后用刀
23、從中間剖開,借債和放債的各持一半,還債時兩半木簡相合數目才完整顯現,互相符合。因而,“債券”的“券”是“刀字底”,由此又把具有“一分為二,合二而一”的事物用立刀旁的“副”做量詞。板書:一分為二,合二為一。) 師:球拍為什么說“一副”? 生:因為要兩人對打。 師:眼鏡為什么說“一副”? 生:因為眼鏡有兩塊鏡片。
24、0; 師:對聯為什么說一副? 生:因為對聯有上聯和下聯。 師:“一幅油畫”的“幅”為什么又用是巾字旁。(引導學生對“副、幅”進行辨析。) (教師左右手分持“副”“幅”兩字,念讀下面一段話,要求學生根據該用“副”還是“幅”分別用舉左手或右手的方式表示: 一位老爺爺戴著一副老花眼鏡,他對人和藹可親,見人總是一副笑臉。他喜愛美術,給我畫了一幅油畫。天氣太冷了,我送給爺爺一副手套。
25、0; (當說到老爺爺見人總是“一副笑臉”時,有些學生猶豫不決,有些則選錯。這時老師啟發道:“人的臉可分為左臉和右臉,爺爺笑的時候會是左臉笑右臉不笑嗎?”學生立刻領悟到人的臉分為左臉和右臉,左臉和右臉組合構成了人的一張臉,這實際上蘊含著“一分為二,合二而一”的意思,所以,很快又選擇了“副”。) 由古人借錢物以木簡相合為據,講到立刀旁與“一分為二,合二為一”的事物有關,這種字理分析使孩子們耳目一新,也大大開啟了學生智力的潛能。試想,當他們用心選擇“一副笑臉”該用哪個“fù”時,寧靜的教室里該有多少條思想的小溪在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環保行政處罰考核試卷
- 秋天的回憶初三語文作文
- 娛樂場所室內環境舒適度優化考核試卷
- 舊夢初二語文話題作文
- 租賃經營模式的智能化應用與數字創新考核試卷
- 海洋石油鉆采工藝與設備考核試卷
- 電氣設備防誤操作技術考核試卷
- 廈門市高三語文質檢作文
- 石材加工企業市場營銷策略優化考核試卷
- 下肢深靜脈血栓的預防和護理
- 山東省高中名校2025屆高三4月校際聯合檢測大聯考生物試題及答案
- 2025年武漢數學四調試題及答案
- 中國紡織文化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2024年
- (正式版)HGT 6313-2024 化工園區智慧化評價導則
- 河北省用人單位錄用人員身份核查登記表
- 《給教師的100條建議》電子書
- 老視的機制及治療的研究進展
- VDA6.3的P2-7條款
- 工程聯系單表格(模板)
- 混凝土攪拌機設計論文
- 《Clean,Not Clean》RAZ分級閱讀繪本pdf資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