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科檢驗臨床檢驗基礎第一學期教學進度計劃_第1頁
專科檢驗臨床檢驗基礎第一學期教學進度計劃_第2頁
專科檢驗臨床檢驗基礎第一學期教學進度計劃_第3頁
專科檢驗臨床檢驗基礎第一學期教學進度計劃_第4頁
專科檢驗臨床檢驗基礎第一學期教學進度計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教學進度計劃 課程:臨床檢驗基礎 授課班級:專檢1班 授課教師:李麗芳 教研組:免微教研組 教研組長簽名:江凌靜 學期:2013-2014年上學期周別授課順序單元課 時 教 學 目 標教 學 內 容課 時教學活動考核與評價理論實踐第一周1總論1、熟悉臨床檢驗的現狀和特點2、熟悉臨床檢驗基礎教學目的3、熟悉臨床檢驗基礎基本要求緒論1、 臨床檢驗的現狀和特點2、臨床檢驗基礎的教學目的3、學好臨床檢驗基礎基本要求1講授演示多媒體教學提問討論 第一周2第一章1、 熟悉血液生理2、 掌握靜脈采血的基本方法3、 掌握毛細血管采血的基本方法4、 掌握常用抗凝劑的種類和名稱5、 掌握康寧標本的運用6、 掌握血

2、液涂片的制備方法及瑞特染色的方法及臨床運用7、 熟悉顯微鏡計數法第一章第一節 概述1、 血液生理概要2、 血液標本的采集、送檢、保存與處理3、 血液標本的抗凝4、 血涂片的制備5、 血細胞常用的染色方法6、 血細胞顯微鏡計數法3講授演示多媒體教學舉例、提問第二周3第一章1、掌握載玻片的清潔方法2、掌握血涂片的制備方法3、掌握瑞特染色法及其臨床應用4、了解吉姆薩染色法和混合染色法實驗一1、 一次性微量吸管的使用2、 毛細血管采血法采集血液3、 靜脈采血法采集血液3ml4、 血涂片的制備練習5、 選取滿意的血涂片進行瑞特染色4講授演示多媒體教學討論、提問周別授課順序單元課 時 教 學 目 標教 學

3、 內 容課 時教學活動考核與評價理論實踐第三周第四周41、掌握紅細胞計數的方法2、掌握血紅蛋白測定的方法3、熟悉異形紅細胞的種類形態特點4、熟悉白細胞的生理概述5、掌握白細胞計數的方法6、掌握白細胞分類計數的方法7、熟悉外周血常見白細胞的形態8、熟悉中性粒細胞異常變化9、掌握血小板計數的方法10、熟悉血小板的形態第二節 血液常用檢查1、 紅細胞計數2、血紅蛋白測定3、紅細胞形態檢查4、白細胞計數5、白細胞分類計數6、白細胞形態檢查7、血小板計數8、血小板形態檢查6演示、講授多媒體教學討論思考 第四周5、6第一章1、 熟練掌握顯微鏡的構造2、 熟悉牛鮑計數板結構3、 能在顯微鏡下正確使用牛鮑計數

4、板 實驗二 1、正確掌握顯微鏡的構造 2、認識并能正確使用牛鮑計數板3、能準確地在顯微鏡下找到計數板的方格2講授演示多媒體教學提問第五周第六周6、7第一章1、 正確使用移液管2、 掌握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計數的流程及操作實驗三1、 移液管的使用2、 顯微鏡下進行紅細胞計數3、 顯微鏡下進行白細胞計數4、 顯微鏡下進行血小板計數6講授演示自學提問思考第六周、第七周8、9、10第一章1、 正確認識顯微鏡油鏡2、 掌握顯微鏡油鏡的使用方法3、 掌握顯微鏡下白細胞的形態4、 掌握白細胞分類計數的方法實驗四1、 顯微鏡油鏡的使用2、 在顯微鏡下正確區分各種白細胞的形態3、 顯微鏡下對白細胞進行分類計數

5、,并計算出各類白細胞的百分率4演示、操作實踐操作、完成實驗報告第七周第八周第一章1、 熟悉網織紅細胞的生理2、 掌握網織紅細胞測定方法3、 熟悉血細胞比容的測定4、 熟悉紅細胞直徑的測量5、 熟悉嗜堿性點彩紅細胞計數方法6、 熟悉紅細胞沉降率的測定方法第三節 血液其他檢查1、網織紅細胞計數2、血細胞比容3、紅細胞平均值計算4、紅細胞平均直徑和紅細胞直徑曲線測定5、嗜堿性點彩紅細胞計數6、嗜酸性粒細胞直接計數7、紅細胞沉降率測定8、紅斑狼瘡細胞檢查4周別授課順序單元課 時 教 學 目 標教 學 內 容課 時教學活動考核與評價理論實踐第八周11、12、13第一章1、 熟悉分析前質量控制2、 熟悉分

6、析中質量控制3、 熟悉分析后質量控制第四節 血液學一般檢查的質量控制1、分析前質量控制2、分析中質量控制3、分析后質量控制2講授演示操作提問 、實踐報告 第九周14、15、16第一章1、 掌握血細胞分析儀的檢測原理2、 熟悉血液分析儀的類型3、 掌握血細胞分析儀各項參數、直方圖的臨床意義4、 熟悉血液分析儀檢測結果的報告方式5、 熟悉血液分析儀的質量控制第五節 血細胞分析儀及臨床應用1、血細胞分析儀的原理2、血細胞分析儀的類型3、血細胞分析儀常見報警和干擾因素4、血細胞分析儀各項參數、直方圖、散點圖臨床應用5、血細胞分析儀檢測結果的篩選和復查規則 6、血細胞分析儀質量控制4講授演示操作提問、實

7、踐報告第十周17、18、19階段考試對第一章所有知識進行階段測試,讓學生對所學知識有一個系統性的掌握,為后面只是的學習提高覺悟詳見教案及試卷2試卷測試完成測試第十周20第一章1、掌握血細胞分析儀的爭取操作方法實驗五1、 靜脈采血2ml血液2、 用全自動五分類血細胞分析儀進行血液標本測定3、 分析測定結果2講授演示多媒體教學提問、思考周別授課順序單元課 時 教 學 目 標教 學 內 容課 時教學活動考核與評價理論實踐第十一周21、22第二章1、 熟悉血管壁的止血作用2、 熟悉血小板的止血功能及止血機制3、 熟悉各類凝血因子作用及凝血機制4、 熟悉血液的抗凝作用第二章 血栓與止血的一般檢驗第一節

8、概述1、血管壁的止血作用2、血小板的止血作用3、凝血因子及凝血機制4、血液抗凝及纖溶系統2講授、舉例多媒體教學思考、提問 第十一周第十二周23第二章1、 掌握毛細血管脆性試驗的測定方法及臨床意義2、 掌握出血時間測定、凝血時間測定、APTT測定、PT測定、TT測定、Fg測定D-D測定方法及臨床意義第二節 血栓與止血常用實驗1、 毛細血管脆性試驗2、出血時間測定3、血塊收縮實驗4、凝血時間測定5、血漿活化部分凝血酶時間測定6、血漿凝血酶原時間測定7、血漿凝血酶時間測定8、血漿纖維蛋白原測定9、血漿纖維蛋白(原)降解產物測定10、血漿D-二聚體測定4講授演示多媒體教學提問測驗第十二周24第二章1、

9、 熟悉血凝儀的檢測原理2、 熟悉血凝儀的臨床應用第三節 血凝儀及臨床應用1、血凝儀的檢測原理2、血凝儀的臨床應用2講授、多媒體教學提問、思考第十三周25、26、27第二章1、 掌握血沉管的使用2、 掌握血沉測定的正確操作實驗六1、 靜脈采血4ml,抗凝處理2、 上血沉管、計時2講授演示操作實踐操作、完成實踐報告第十三周28第二章1、 掌握毛細血管脆性試驗的操作2、 掌握凝血時間測定、APTT測定、PT測定的操作實驗七1、 毛細血管脆性試驗2、 凝血時間測定3、 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時間測定4、 血漿凝血酶原時間測定2講授實踐第十四周29、30第二章1、熟悉血栓止血檢查的質量控制第四節 血栓與止血檢

10、查的質量控制1、分析前質量控制2、分析中質量控制3、分析后質量控制2講授、課件展示提問第十四周31、32、33第三章1、 熟悉紅細胞血型的分類2、 掌握ABO血型系統3、 掌握Rh血型系統4、 了解紅細胞其他血型系統第3章 血型與輸血第1節 、概述第2節 、紅細胞血型系統1、 紅細胞血型分類及命名2、 ABO血型系統3、 Rh血型系統4、 紅細胞其他血型系統2講授、演示、操作提問、第十五周34第三章1、 了解人類白細胞抗原與抗體2、 了解血小板血型系統3、 了解血清蛋白抗原4、 熟悉血液標本采集、送檢與保存5、 掌握ABO血型鑒定方法6、 熟悉Rh血型鑒定方法7、 掌握鹽水介質配血試驗8、 熟

11、悉酶介質配血試驗、抗球蛋白介質配血試驗、聚凝胺介質配血試驗法第三節、其他血型系統1、人類白細胞抗原與抗體2、血小板血型系統3、血清蛋白抗原第四節、血型鑒定與交叉配血1、標本的采集、送檢與保存2、ABO血型鑒定3、Rh血型鑒定4、紅細胞血型系統交叉配血試驗4講授、課件展示思考、提 問 第十六周35第三章1、 掌握ABO血型鑒定方法2、 掌握Rh血型鑒定的方法3、 掌握鹽水介質配血法實驗八1、 ABO血型鑒定2、 Rh血型鑒定3、 交叉配血試驗2講授、課件展示提問第十六周36、37第三章1、 了解新生兒溶血病的發病機制和臨床表現2、 熟悉新生兒溶血病檢查方法3、 了解新生兒溶血病檢查的質量控制第五節、新生兒溶血病的實驗室診斷1、發病機制和臨床表現2、實驗室檢查3、新生兒溶血病檢查的質量控制2講授、課件展示提問、類比第十七周37、38第三章1、 了解自動化血型分析技術2、 掌握血庫的基本知識第六節、自動化血型分析技術1、自動化血型分析技術的方法及評價2、自動化血型分析技術的質量控制第七節、采血、貯血與輸血1、概述2、采血3、貯血4、輸血2講授、課件展示提問、課后作業第十七周39第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