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8 游褒禪山記5分鐘訓練(預習類訓練,可用于課前)1.下列各句中的加點字,全含多音字的一項是( )A.褒禪山亦謂之華山 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B.褒之廬冢也 有穴窈然C.則或咎其欲出者 而又不隨以怠D.后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 何可勝道也哉解析:此題考查文言環境中對多音字的把握情況。只有A項中的“禪”“相”、D項中的“勝”屬于多音字。答案:A2.選出加點字理解全部正確的一項( )A.以其乃華山之陽(北面)名(命名)之也 謬(弄錯)其傳而莫能名(說清楚)者,何可勝道(說)也哉B.其下平曠(平坦空曠),有泉側(從旁邊)出 不得極(盡,這里有盡情享受的意思)夫游之樂也C.火尚足以明(明亮)也 非常(
2、不平常)之觀(景觀)D.以其求思(探究問題)之深而無不在也 其好游者不能窮(貧困)也解析:A項中“陽”指“南面”。C項中“明”應解為動詞“照明”。D項中“窮”指“窮盡”。答案:B3.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廬陵蕭君圭君玉”一句中,“君圭”是名,“君玉”是字。B.“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一句中,“至和”是以皇帝的年號記年的。C.“臨川王某記”一句中,“臨川”是王安石的籍貫,“某”代王安石。D.“長樂王回深父”一句中,“父”是對人的尊稱。解析:此題考查對古代文化常識的把握情況。D項“父”通“甫”。“甫”在古代是對男子的美稱。答案:D4.王安石(10211086),北宋_、_、_。字_,晚號
3、_,撫州臨川(現在江西省臨川)人。封舒國公,又改封荊國公,故世稱_。司馬光執政,盡廢新法,王安石憂憤去世。王安石在文學上也是個革新派。他是歐陽修倡導的_運動的積極參加者,他的散文雄健峭拔,在唐宋八大家中獨樹一幟;詩歌遒勁清新;詞不多但風格高峻。他的作品今存臨川先生文集臨川集拾遺等。解析:此題考查對文學常識的積累情況。答案:政治家 思想家 文學家 介甫 半山 荊公 北宋詩文革新10分鐘訓練(強化類訓練,可用于課中)1.對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A.于是余有嘆焉 嘆:嘆惜。 B.夫夷以近 夷:平安。C.而人之所罕至焉 罕:少。 D.其孰能譏之乎 孰:怎么。解析:此題考查對文言詞語的
4、把握情況。A項中“嘆”應為“感慨”之意。B項中“夷”應為“平坦”之意。D項中“孰”應為“誰”之意。答案:C2.選出下列句中加點詞活用不同于其他三項的一項( )A.唐浮圖慧褒始舍于其址 B.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C.后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 D.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解析:D項,“至”是動詞活用作名詞,其他是名詞活用作動詞。答案:D3.選出與“其孰能譏之乎”中“其”的意義用法相同的一項( )A.距其院東五里 B.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C.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 D.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解析:例句中的“其”與D項中的“其”都是副詞,表反詰語氣。其他三項中的“其”都是代詞。
5、答案:D4.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與現代漢語詞義相同的一項是( )A.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B.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C.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D.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解析:此題考查對古今異義詞的把握情況。A項中“往往”古今義相同,都指“常常”。B項中“非常”,古義指不同尋常,今為程度副詞。C項中“所以”,古義指“的原因”,今為表因果關系的連詞。D項中“至于”,古義為“到了”;今義:表示事情達到某種程度,表示另提起一事。答案:A5.“此予之所得也”一句,總括了作者的游覽體會,不屬于其“所得”的一項是( )A.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
6、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B.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C.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D.其孰能譏之乎?解析:“所得”應是“游歷后得到的經驗和體會”,而且應和游歷有直接關系。A、B、C三項均為作者的直接感觸;D項僅是作者為強調前句話,而采用的加強語氣的句子。答案:D6.對課文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作者認為要到達奇偉、瑰怪和非常之觀的地方,需要志、力、物,三者之中,志最重要。B.作者認為只要盡了“吾志”,即使不能到達奇偉、瑰怪和非常之觀的地方,也是沒有什么值得后悔的。C.作者對古人求思之深作了贊揚,但古人沒有得出自己這樣深刻的結論,也可惋惜。D.平和近的地方,游覽
7、的人多,但這些人看不到奇偉、瑰怪、非常之觀。解析:C項前句話是正確的,但后句話作者沒有談到,而且理解也是錯誤的。答案:C快樂時光生態平衡 小弟的班級多善于吟詩作畫之輩。一天,老師布置了一個作業題,叫寫一篇對于生態平衡的建議書。 作業收上來后,有一篇建議書讓老師哭笑不得,原來上面只寫了幾個字:少砍柴,多種樹;少吃動物,多吃素。30分鐘訓練(鞏固類訓練,可用于課后)基礎知識1.下列各句中加點字的注音有誤的是( )A.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 B.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yo)。C.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ì) D.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xiàn)解析:C項“冢”應讀
8、“hn”。答案:C2.下列句中“觀”字詞性不同于其他三項的一項是( )A.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B.大王見臣列觀C.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D.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解析:此題考查對文言實詞“觀”的把握情況。D項中“觀”當動詞講,意思是“觀察”;其他三項中的“觀”都是名詞。答案:D3.選出下列各句中“以”是介詞的一項( )A.夫夷以近,則游者眾 B.火尚足以明也C.余與四人擁火以入 D.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解析:A項中“以”是表并列關系的連詞;C項中“以”是表修飾關系的連詞;D項中“以”是表因果關系的連詞。答案:B4.下列各句中的加點詞沒有
9、活用現象的一句是( )A.其下平曠,有泉側出 B.有志矣,不隨以止也C.火尚足以明也 D.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解析:A項“側”是名詞作狀語,C項“明”是形容詞用作動詞,D項“幽暗昏惑”是形容詞用作名詞。答案:B5.下列各句中加點“者”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項的一項是( )A.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 B.其下平曠,有泉側出,而記游者甚眾C.既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 D.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解析:A項中“者”在句中起停頓作用,B、C、D三項中“者”都譯為“的人”。答案:A6.下列句子的句中停頓,不正確的一項是( )A.后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B.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C.入之
10、甚寒,問其深,則/其好游者/不能窮也,謂之后洞D.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解析:B項中“也”用在句中表停頓,正確劃分應為: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答案:B閱讀理解(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78題。 褒禪山亦謂之華山。唐浮圖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禪”。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距其院東五里,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滅,獨其為文猶可識,曰“花山”。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7.下列各句中“文”的意義不同于其他三項的一項是( )A.有碑仆道,其文漫滅 B.獨其為文猶可識C.文曰“初平山人” D.屬予作文
11、以記之解析:A、B、C三項都解釋為“文字”;D項解釋為“文章”。答案:D8.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全對的一項是( )始舍于其址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 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A.房屋 十分之一 獲得 景象B.筑舍定居 十分之一 能夠 景象C.筑舍定居 十一 得到 觀察D.房屋 十分之一 取得 觀察解析:本題考查文言詞語的意義,主要靠平時積累。“始舍于其址”,舍是“筑舍定居”;“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十一”是“十分之一”;“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得”是“能夠”;“世之奇佛、瑰怪、非常之觀”,“觀”是“景象”。答案:B(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913題
12、。戕竹記 歐陽修 洛最多竹,樊圃棋錯。包籜榯筍之贏,歲尚十數萬緡,坐安侯利,寧肯為渭川下。然其治水庸,任土物,簡歷芟養,率須謹嚴。家必有小齋閑館在虧蔽間,賓欲賞,輒腰輿以入,不問辟疆,恬無怪讓也。以是名其俗,為好事。 壬申之秋,人吏率持鐮斧,亡公私誰何,且戕且桴,不竭不止。守都山令:有敢隱一毫為私,不與公上急病,服王官為慢,齒王民為悖。如是累日,地榛園禿,下亡有嗇色少見于顏間者,由是知其民之急上。 噫!古者伐山林,納材葦,惟是地物之美,必登王府,以經于用。不供謂之畔廢,不時謂之暴殄。今土宇廣斥,賦入委疊;上益篤儉,非有廣居盛囿之侈。縣官材用,顧不衍溢朽蠹,而一有非常,斂取無藝。意者營飾像廟過差
13、乎!書云:“不作無益害有益。”又曰:“君子節用而愛人。”天子有司所當朝夕謀慮,守官與道,不可以忽也。推類而廣之,則竹事猶末。注:渭川:史記·貨殖列傳:“安邑千樹棗,燕、秦千樹栗渭川千畝竹此其人皆與千戶侯等。”不作無益害有益:尚書·旅獒:“不作無益害有益,功乃成。”君子節用而愛人:論語·學而:“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9.對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坐安侯利,寧肯為渭川下 坐:因為。B.簡歷芟養,率須謹嚴 簡:挑選。C.亡公私誰何 亡:滅亡。D.上益篤儉 益:更加。解析:C項中“亡”通“無”,解釋為“沒有”。答案:C10.翻
14、譯下列句子。(1)且戕且桴,不竭不止。(2)下亡有嗇色少見于顏間者,由是知其民之急上。解析:此題考查對文言語句的翻譯能力。翻譯時應注意關鍵的詞語:(1)且、竭,(2)下、亡、由是、急、上。參考答案:(1)一邊砍伐,一邊裝船(運走),從不停止。(2)老百姓看不出一點惋惜的樣子,因此知道這是因為他們被官吏所逼迫。11.填空。(1)文章從題前落筆,先寫洛竹之_,洛竹之利,_之美,主人之好客,言簡意賅地展現洛竹既有巨大的經濟價值,又有極高的觀賞價值。(2)文章的第二段,先寫_的時間,再寫戕竹的行為,最后寫_。解析:此題考查對文章內容和寫法的理解和概括能力。答案:(1)盛 洛竹 (2)戕竹 結果12.最
15、后一段是議論,作者的主要觀點是什么?由此生發了什么道理?找出原文句子作答。解析:此題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評價能力。參考答案:天子有司所當朝夕謀慮,守官與道,不可以忽也。推類而廣之,則竹事猶末。13.文章的標題為“戕竹記”,但第一段卻不寫戕(砍伐)竹,說說第一段與第二段的聯系。解析:此題考查對文章內容和寫法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參考答案:第一段寫洛竹之盛、之經濟價值、之栽種不易、之觀賞作用,意在為下文的戕竹作鋪墊和反襯。深層探究14.課文第三段中,作者由古人“求思之深而無不在”才能有所得的事實,引發了深入思考。依他看來,“求思”應具備哪些條件?其中哪個條件起決定作用?試查找有關資料,聯系王安石的政
16、治活動,陳述你的觀點。解析:“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是因為“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是他們苦心探索、務求深入的結果。王安石游褒禪山之所得,是由游山的經過所見獲得的啟示。我們可以從文章中概括得出。然后結合王安石的經歷,結合自己的體會,談談自己的看法。參考答案:他認為,要觀賞到“非常之觀”,首先要定立志向,因為非常之觀常在險遠,有了志向,還要有能力、毅力,還要有所憑借和幫助。在有能力、有物力的情況下半途而廢,會徒然讓人譏訕,也給自己留下無窮遺憾。游山如此,個人修養、做學問、干事業無不如此。在客觀條件具備的情況下,事情成敗的關鍵往往在于主觀的認識和努力。王安石的一番感慨,自
17、然與他的改革事業的理想和后來百折不撓的經歷緊密相連。由此,同學們可以談志向,談毅力,談機遇,也可以談志、力與客觀條件的聯系,也可以由文章的觀點,評論王安石變法的成敗、教訓等。高考鏈接(2010全國卷,910)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6題。 丙吉字少卿,魯國人也。為人深厚,不伐善。地節三年,立皇太子,吉為太子太傅,數月,遷御史大夫。后五歲,代魏相為丞相。吉本起獄法小吏,后學詩禮,皆通大義。及居相位,尚寬大,好禮讓。掾史有罪臧,不稱職,輒予長休告,終無所案驗。客或謂吉曰:“君侯為漢相,奸史成其私,然無所懲艾。”吉曰:“夫以三公之府有案吏之名,吾竊陋焉。”后人代吉,因以為故事,公府不案吏,自吉始
18、。于官屬掾史,務掩過揚善。吉馭吏嗜酒,嘗從吉出,醉嘔丞相車上。西曹主吏白欲斥之,吉曰:“以醉飽之失去士,使此人將復何所容?西曹但忍之,此不過污丞相車茵耳。”遂不去也。此馭吏邊郡人,習知邊塞發奔命警備事,嘗出,適邊郡發奔命書馳來至。馭吏因至公車刺取,知虜入云中、代郡,遽歸府見吉白狀。未已,詔召丞相、御史,問以虜所入郡吏,吉具對。御史大夫猝遽不能詳知,以得譴讓;而吉見謂憂邊思職,馭吏力也。吉乃嘆曰:“士無不可容,能各有所長。向使丞相不先聞馭吏言,何見勞勉之有?”掾史由是益賢吉。吉又嘗出,逢清道群斗者,死傷橫道,吉過之不問,掾史獨怪之。吉前行,逢人逐牛,牛喘吐舌。吉止駐,使騎吏問:“逐牛行幾里矣?”
19、掾史獨謂丞相前后失問,或以譏吉,吉曰:“民斗相殺傷,長安令、京兆尹職所當禁備逐捕,歲竟奏行賞罰而已。宰相不親小事,非所當于道路問也。方春未可大熱,恐牛近行用暑故喘,此時氣失節,恐有所傷害也。是以問之。”掾史乃服,以吉知大體。五鳳三年春,吉病篤。薨,謚曰定侯。(節選自漢書·丙吉傳)注:長休告:放長假,使離職。刺取:刺探。15.下列各組句子中,分別表明丙吉“為人寬厚”和“于事善分主次”的一組是( )A. B.C. D.解析:A項中第一句是后人的事,與丙吉無關。B項中第二句是掾史責備丙吉的話。C項中第一句也不是丙吉所為。答案:D1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丙吉以獄吏出身,修習詩禮,通曉大義,最終官至丞相。他處理政務以寬松禮讓為懷,三公之府不直接處分屬吏,從丙吉開始而形成慣例。B.丙吉的車夫因酒醉而在車上嘔吐,西曹主吏報告丙吉并主張趕走車夫,丙吉認為因醉酒將他趕走,會使他無處容身,于是勸西曹主吏予以容忍。C.車夫被丙吉的寬容所感動,他主動要求去探聽敵虜入寇云中、代郡的消息,并詳盡報告丙吉,所以在皇帝召問時,丙吉能從容應對,受到褒獎。D.丙吉觀察問題十分細致,長于以小見大。他見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糖批發商的供應鏈優化策略考核試卷
- 知艾防艾 共享健康-防艾滋病傳染病教育主題班會
- 春季防溺水安全教育主題班會
- 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的路徑與實踐
- 2025企業員工團體意外傷害保險合同樣本
- 2025YY借用人員合同范本
- 2025租賃合同到期不續簽如何處理賠償問題
- 2025商業店鋪租賃經營合同
- 2025年土地置換住宅合同
- 2025標準二手車買賣合同協議書樣本
- 義務兵家庭優待金審核登記表
- GA 255-2022警服長袖制式襯衣
- GB/T 5202-2008輻射防護儀器α、β和α/β(β能量大于60keV)污染測量儀與監測儀
- GB/T 39560.4-2021電子電氣產品中某些物質的測定第4部分:CV-AAS、CV-AFS、ICP-OES和ICP-MS測定聚合物、金屬和電子件中的汞
- GB/T 3452.4-2020液壓氣動用O形橡膠密封圈第4部分:抗擠壓環(擋環)
- 計劃生育協會基礎知識課件
- 【教材解讀】語篇研讀-Sailing the oceans
- 抗腫瘤藥物過敏反應和過敏性休克
- 排水管道非開挖預防性修復可行性研究報告
- 交通工程基礎習習題及參考答案
- 線路送出工程質量創優項目策劃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