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小學六年級美術下冊全冊教案目 錄第一課:請到綠色商店來2第二課:城市靈光6第3課 俯瞰山川9第4課 畫壇巨匠13第5課音樂會(活動一)16第6課 瓶花與水果18第7課兵馬俑(活動一)20第7課兵馬俑(活動二)23第8課光影變幻(活動一)25第 8 課光影變幻 ( 活動二 )26第9課走向明天(活動一)28第9課走向明天(活動二)30第l0課小園藝師(活動一)32第10課小園藝師(活動二)34第11課給文章配畫36第一課:請到綠色商店來 教學目標: 了解綠色食品的概念和基本特征,嘗試為一種綠色食品做一個合理的包裝設計。掌握商品廣告設計的基本要素和設計方法,為喜歡的產品做一個廣告設計。 培養學生的
2、設計意識,發展創新思維和審美能力。 感受藝術與生活的緊密聯系,增強對藝術、生活的熱愛及對生態環境的關注。 教學重點: 認識了解綠色食品,并對喜歡的物品做一個廣告設計,感受藝術與生活的緊密聯系。 教學難點:廣告設計的方法。 教學準備: 作業紙、水彩筆、油畫棒、剪刀、膠水等等。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課前談話:1.同學們都渡過了一個愉快的寒假。2.新學期的期望:又是一個新的學期開始了,同學們進入小學最后一學期的學習中。在這兒,我希望所有同學在新學期里有更大的收獲,以優異的成績來告別母校,升入初中學習。3.新學期的要求:備好學具;愛惜書本;遵守紀律;認真作業;4.獎懲辦法:以小組為單位,爭奪五星或紅旗。
3、(獎懲辦法略)一、談話導入,了解包裝重要性。1情境導入,了解包裝的重要性。小明和小強到超市里去買零食吃,超市新進了許多好吃的新品種,你猜猜,他們會選哪些呢?為什么?(學生回答)2老師小結:物品包裝非常重要,它不僅僅可以保護物品,還可以讓我們了解物品的名稱、內容、屬性以及與其他物品的區別。圖片展示并介紹:許多種商品擺在貨架上有無包裝、普通包裝和綠色食品包裝三類。觀察分析,認識綠色商品。 3教師小結:有綠色標志的為綠色商品,特指無污染的安全、優質的商品,有利于人類的健康。 3.認識了解綠色食品標志和中國環境標志。說說標志中的形狀,圖形和象征意義。4舉例欣賞一些綠色食品和物品。 5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為
4、你喜歡的綠色物品設計包裝。 欣賞書中圖片:普通包裝的物品和綠色物品包裝兩類,綠色標志明顯。二、自主探究,掌握設計、制作方法。1基本要素 (1)小組討論綠色食品包裝應呈現的內容,每組代表總結。 (2)教師小結。綠色食品包裝應呈現的內容:品名和產地等文字及相關圖像、商標以及綠色標志等。 2包裝的設計與制作 (1)出示幾種實物包裝,學生觀察并分析包裝設計的要求和特點。教師歸納:簡潔、醒目、美觀。 (2)設計的方法 A運用抽象圖形或具象圖形表現。運用抽象圖形的設計可采取色塊組合的方法,色塊可分為點狀、條狀和塊狀,色塊的形可采用幾何形、隨意形或簡潔的自然形。運用具象圖形的設計則可根據所要包括物品的形象、
5、功能、屬性等進行圖形創意,要注意圖形與文字、圖形與圖形之間視覺要素的對比和統一。 B包裝的裝飾配色可采用強烈對比或柔和對比組合,還可以采用漸變的形式,包裝的色彩設計應當與商品的屬性相配合。 (3)制作 A按照包裝盒或瓶罐的大小進行裁剪,需恰當合理。 B參照教材上的示意圖,運用卷壓、折疊、粘貼等方法進行包裝。(a)呈現綠色食品包裝并用文字標示各部分。 (b)呈現多種抽象圖形和具象圖形的綠色物品包裝。 (c)圖形、顏色、文字搭配合理協調的包裝和與其相反的包裝。三、創造表現。 1作業要求:選出自己喜歡的物品,畫一畫簡單的包裝設計示意圖。 2教師巡視指導。 四、展示交流。1將學生作品張貼展示。 2以自
6、評和互評的方式進行交流。五、拓展延伸。1欣賞世界各地有典型特征和特殊意義的包裝設計。 2課后通過上網查資料或去圖書館等方式了解關于包裝的知識。 第二課時一、談話引入:1. 上一節課老師布置同學們觀察和收集街邊、建筑物或商場里的廣告設計,你們能談一談你看到的最感興趣的一個設計嗎?(學生回答、討論) 2. 展示精美廣告設計圖片,讓學生欣賞感受廣告的奇妙世界,了解廣告畫的組成要素圖形、色彩、文字。 3. 引入課題廣告設計。 展示或回憶:各種精彩廣告設計,并配有廣告語的聲音。二、深入感知:1提問思考:它給你帶來什么樣的視覺感受,又起到了什么樣的作用? 深入感知教師小結:創意新奇,精美別致,視覺沖擊力強
7、。起到宣傳商品、吸引顧客的作用。2欣賞分析,了解廣告設計的組成要素。 (1)商品的圖形精美,有代表性。 (2)精彩的廣告語,要求:簡潔、準確、生動或詼諧。 (3)色彩視覺沖擊力強,感染力充分。 3制作過程: (1)構思:確定廣告宣傳對象(可以是學習用品、食物、服裝等你所熟悉的物品),構思圖畫、文字內容和編排形式。 (2)構圖:用鉛筆準確地在圖紙上設計底稿。 (3)繪制:選擇上色工具,描繪制作。 4游戲,啟發思維。由一事物聯想到相關的另一事物。你看到了某某,想到了某某,同教材示意圖。 三、嘗試作業、反饋指導。 1嘗試制作構思草圖。 2教師分析典型作品,解決疑難問題。 (1)版畫形式的合理。 (2
8、)文字大小、顏色、字體與畫面的協調。 (3)圖形、內容、顏色與商品的匹配。 3教師小結:廣告版面的圖形應與文字相巨配合、對比協調、形式均衡。 4欣賞不同版面形式的作品。 (1)展示學生作品。 (2)圖片展示:不同版面形式的作品及相對應的版式結構示意圖。 四、創造表現 。1出示作業要求。 2教師巡視指導。 五、評析交流,延伸應用。 1討論評議 互評:完成作業的同學將作業貼至展示板上,可自由欣賞作業,并與身邊的同學說一說,評一評。 師評:肯定學生的精心制作,贊揚學生的大膽表現,鼓勵學生的創新意識。 2滲透環保意識,提醒學生保護環境和防止污染通過改善人與環境的關系,創造自然界新的和諧。 3鼓勵學生布
9、置綠色商店,進行模擬交易學生作業。 第二課:城市靈光 教學目標: 能了解身邊城市大家普遍認可的標志性建筑,對建筑藝術有初步的了解。 能結合課外調查,畫出自己喜愛的標志性建筑;并能選擇合適的紙張,嘗試設計和制作建筑模型。 能進一步認識城市建筑藝術的魅力,培養感受生活,創造美好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了解城市的標志性建筑,畫一畫并嘗試設計制作建筑模型。 教學難點:抓住特征表現標志性建筑和設計制作建筑模型。 教學準備: 作業紙、水彩筆、油畫棒、剪刀、膠水卡紙等。 第一課時一、欣賞導入:1欣賞書中圖片:香港和上海的城市建筑,問:在這些畫面當中給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各種各樣的城市建筑。) 2其
10、中你覺得很特別的建筑是?(引導生找出香港中國銀行大廈和上海東方明珠電視塔)。教師做簡單介紹:中國銀行大廈:在大片閃爍著霓虹燈光的建筑群中,無論是高度。還是整體的風格造型,中國銀行大廈都充分體現出了標志性建筑的獨特風范和氣勢,為香港這座不夜之城增添了更加迷人的光彩。上海東方明珠電視塔:高聳在迷霧中的上海東方明珠電視塔是這座現代化大都市的重要標志。霧色掩映中的東方明珠電視塔,與外灘的萬國建筑博覽群隔江相望,人稱“大珠小珠落玉盤”的兩個巨大的球體,以及仿佛馬上就要劃破云霄的高高的塔尖,突顯出了它有著美好曲線的“身段”。 3導入課題。建筑的藝術是生活的藝術,它見證了人類社會漫長而偉大的發展歷程。優秀的
11、建筑往往能成為一座城市的標志甚至象征,成為名副其實的“城市靈光”。板書課題:城市靈光。 二、交流感受:1討論交流:同一小組的同學相互交換課前調查到的信息,分析這些建筑之所以成為所在城市的標志性建筑甚至城市象征的根本原因。 2交流欣賞:每一組推選一位代表來介紹自己喜愛的建筑。強調抓住建筑的造型特點。 3教師小結。 三、繪畫體驗 1提出作業要求 (1)選擇自己喜歡的繪畫方式試著描繪自己喜愛的建筑或者建筑模型。 (2)注意抓住建筑最有特點的部分。 (3)以記憶畫為主,也可適當加入學生自己的構想。 2學生自由作業,教師巡視指導。 第二課時 一、展示上節課描繪較好的作品,為作品修改提供參考。 二、學生繼
12、續上節課作業,將細節描繪出來。 1、修改建筑圖,突出主體。 2、上色。3、整理完成。三、展示評價 完成創作的同學將作業貼至展示板后自由欣賞,與身邊的同學說一說,評一評。 第三課時一、欣賞分析: 1學生欣賞書中各種形式以及各種材料制作的建筑模型。問:建筑的基本形一般有哪些?這些建筑模型分別采用了哪些材料來進行制作?你認為它們造型的獨特之處在哪里?(學生分小組自由交流討論。) 2教師歸納總結:建筑的基本形體:長方體、圓柱體、圓錐體、多面體等。建筑模型的制作材料:KT板、泡沫板、木材等。 二、交流體驗: 1展示紙制建筑模型。其實,簡單的紙材通過剪貼折壓成型也能做出很多富有造型變化的建筑模型。 2看一
13、看、拆一拆、學一學。每一小組發給一座建筑模型,學生觀察和討論其制作方法,也可以引導學生以拆開重組的方式更直觀地掌握制作步驟。構思新的設計創意。 3學生代表簡單演示制作過程并總結制作方法:折粘剪整理成型。 三、自主創作: 1提出作業要求: (1)以小組為單位,利用合適的紙張,集合集體的智慧和力量制作一件或多件建筑模型進行組合拼裝。 (2)注意加入自己獨特的構思,設計出富有個性的作品。 (3)巧妙運用各種不同顏色的紙或其他小飾品進行點綴。 (4)制作的同時注意周邊的環境衛生。 2學生自由作業,教師巡視指導。 四、展示評價: 1完成創作的小組同學將作品擺放至“展臺”,和其他小組的作品組合成建筑群。
14、2自由欣賞參觀,引導學生從造型的獨特性、色彩的搭配等方面來評價作品。 五、拓展延伸: 想象用用易拉罐、包裝盒等各種廢棄材料制作成的建筑模型:告訴學生除了各種紙材,我們還可以運用生活中許許多多廢棄的材料來進行建筑模型的設計和制作,滲透創新意識和環保意識。 第3課 俯瞰山川教學目標: 培養發現的眼光,讓學生體驗視覺位置變化產生的不同效果,掌握俯視的特點。增強表現的能力,讓學生在臨圖改畫的過程中豐富自己的表現手段。激發愛國主義情感,讓學生從新的視角出發,看美好山川。抒熱烈情懷。 教學重點: 改變視覺角度,并能學會俯視的表現手法。 教學難點:俯視的表現方法。 教學準備: 作業紙、水彩筆、油畫棒等。教學
15、過程: 第一課時一、導入師生看課本,體驗俯視角度拍的圖片。 師生交談俯視感受,了解俯視角度和平視角度的區別。 二、感受欣賞結合教材和,對比欣賞、分析評述祖國各地的航拍美景。 1欣賞中國地形圖,了解俯視在地圖繪制和運用中的重要作用,激發對祖國的熱愛。 2欣賞黃河彎道的整體與局部,感受俯瞰全局的大氣磅礴,再近觀局部的細節變化。 3對比欣賞江南小山與大西北的群山,感受江南小山的雋秀可愛以及大西北群山的雄偉險峻。 4對比欣賞自然地貌和農田,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人工地貌的壯觀景象。三、對比分析1.結合教材中的小訓練,對比分析對同一組石頭不同角度的觀察效果和感受,加深對平視和俯視現象的認識和了解。 2.
16、看一組照片,師生交談感受。 四、欣賞評述1.學生拿出課前收集的各種航拍和俯拍的攝影作品,談談自己的感受。 2欣賞老師帶來的圖片,談談自己的感受五、拓展運用學生的思維引入到藝術表現的領域,通過欣賞10頁下邊的三種不同藝術形式的作品欣賞,升華學生對俯視的理解和體驗,使學生產生藝術表現欲望。 1攝影作品欣賞:用俯視角度拍攝的流動的長城給你什么感覺? 2作者是怎么表現出俯視的感覺的? 3如果這些畫面采用平視角度來畫,效果會怎樣?說一說你想用俯視角度表現什么畫面? 第二課時一、欣賞感受:1課前布置學生廣泛收集以俯視角度表現的一些攝影作品、動畫作品和繪畫作品。 2欣賞老師收集的攝影作品: 師生看一組圖片,
17、提問:這些圖片都是以俯視的角度拍的嗎? 師生交談區分視角的方法,需要抬頭拍的是仰視視角需要低頭拍的是俯視視角。二、交流嘗試:1信息交流:(1)學生根據收集的資料自由提問(談談手中的作品為什么要采用俯視視角),集體解決。 (2)分小組交流資料,自由提問,回答。 2說一說你想用俯視角度表現什么畫面。(學生邊說,老師邊指導學生選擇書中圖片資料并適當演示) 3限時嘗試繪畫。 三、對比分析: 結合教材、和學生作業,對比欣賞、分析評述如何表現俯視角度的畫面。 1找別扭。 (1)教師演示畫一畫,學生找別扭。 (2)引導學生觀察分析俯視角度下景物視覺效果的特征畫面構圖:以地面景物為主,天空所占畫面位置很少或沒
18、有。景物特征:景物整體縮小了,單個物體出現“頭大腳小”的現象。 (3)找出別扭的地方,并請學生提出修改方案。 2欣賞河畔,并出示根據這幅圖片畫的兩幅線描,問:這兩幅畫你喜歡哪幅?說說你的理由。 (1)一幅畫面線條組織疏密得當,顯得有層次,有主次。另一幅畫面線條組織密集,顯得雜亂,沒層次。 (2)啟發學生在面對對象時要懂得取舍,合理運用線條的疏密等技法表現畫面,增強其視覺效果及美感,不一定線條越多就越好。四、創作評析:1學生繼續作業。 2作業觀賞交流,展開自評、互評五、拓展運用:將學生引入到不同生活場景中發現一些非常有趣的視覺效果通過觀察活動中經常變換的角度和位置,讓學生獲得一些意外的感覺,激發
19、學生的藝術表現欲望。 如:幾米漫畫作品欣賞。問:作者為什么要用俯視的角度來畫?如果用平視的角度呢? (作業時間不夠,可延長1個課時) 第4課 畫壇巨匠 教學目標: 了解畫壇巨匠齊白石、畢加索相關生平故事及藝術風格。能讓學生自主地從多角度欣賞、感受其代表作品,并能用語言描述、分析、評價作品。分析、探討在過程中滲透的相關美術術語,讓學生形成良好的美術素養。培養學生視覺感受能力,形成健康的審美情趣,發展審美能力。 教學重點: 了解齊白石和畢加索的生平及其藝術風格,并能簡單評述作品。 教學難點:評述美術作品。 教學準備: 課本、筆、紙等,如果要體驗國畫,還應準備國畫相關繪畫材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20、一、出示的作品,學生欣賞。提問:仔細觀察作品,畫家畫了些什么?請你描述。看了作品你有什么感受?(分組討論,指定學生說一說。)二、 了解畫家及生平。1教師對齊白石生平作簡介。2.講講有關齊白石的故事。(1)齊白石畫蝦。群蝦 最初,齊白石畫的蝦,長臂和軀干變化不多,長須也大多畫成平擺的6條長線。他自己很不滿意。于是,他在家中案頭擺了一只大海碗,碗里養著幾只活蹦亂跳的小蝦。齊白石每天都在碗旁仔細觀察小蝦的活動。從此,他畫的蝦就更加神態多變,活靈活現了。河蝦與對蝦的結合,創造了藝術中的“蝦”。 (2)齊白石畫花鳥魚蟲的小故事。一天,齊白石跟師傅出去做活,在顧主家見到了一本乾隆年間翻刻的芥子園畫譜,他如
21、獲至寶,與顧主好說歹說借了回去。回家后,他跟母親商量好,從每月工錢里拿出一點錢來買紙和顏料,一筆一畫地臨摹起來。白天干活晚上畫畫,常常畫得兩眼酸痛,連鼻孔也被照明用的松明子熏黑了。半年后,一部芥子園畫譜全部被他臨摹了下來。從此,這本畫冊成了他的美術教科書他知道自己年紀大了以后畫工筆畫會很吃力,于是就趁年輕時畫了很多張工筆的小蟲,但是并不添加其他內容。年紀大了以后,只在每一幅畫中添加寫意的花草即可完成每日自己規定的繪畫量。3教師小結并引導學生再次欣賞作品。嘗試用一句或幾句話對畫家或作品做出評價,也可談一談自己的感悟或收獲。4.齊白石不僅是一位畫家,還是一位書法家、篆刻家和詩人。他所畫花鳥蟲魚蝦蟹
22、,筆墨縱橫雄健,造型簡煉質樸,色彩鮮明熱烈;闊筆寫意花卉與微毫畢現的草蟲巧妙結合,神態活現。論畫謂“妙在似與不似之間,太似為媚俗,不似為欺世。”篆刻布局奇特有力。5.分組研究(欣賞、學生模仿分析)(1)書中其他作品的特點(意境、表現方法、畫面效果等)(2)選一幅你最喜歡的作品,談談它給你的感受。三、評述過程1.幫助學生進行評述歸納。2.對自己喜歡的一幅作品進行評述并用書面的形式寫下來。四、拓展過程1.為學生介紹相關網址,推薦相關書籍。2.欣賞齊白石的其他作品。 第二課時一、欣賞感受:1 賞畫導人2 出示畢加索的作品,學生欣賞。教師小結:畢加索是世界畫壇巨匠,是20世紀世界畫壇最具影響的人物之一
23、。3.揭示課題:畫壇巨匠畢加索二、交流討論:分組交流、討論、整合相關信息。l.關于畫家你知道些什么?2關于畫家的作品你知道些什么?教師小結并簡介畢加索的生平、藝術風梅及藝術成就,講述有關故事。三、欣賞評述:1.出示作品格爾尼卡,引導學生欣賞,進行直觀描述。仔細觀察作品,畫家畫了些什么?請你描述。看了作品你有什么感受?(分組討論,指定學生說一說。)2. 教師簡介格爾尼卡的創作背景。是畢加索作于30年代的一件具有重大影響及歷史意義的杰作。乍看起來,這幅畫在形象的組織及構圖的安排上顯得十分隨意,我們甚至會覺得它有些雜亂。這似乎與轟炸時居民四散奔逃、驚恐萬狀的混亂氣氛相一致。然而,當我們細察此畫,卻發
24、現在這長條形的畫面空間里,所有形體與圖像的安排,都是經過了精細的構思與推敲,而有著嚴整統一的秩序。3. 引導學生圍繞“畢加索是怎樣運用獨特的藝術語言表達思想感情的?”問:畫面的形象是完整的,還是支離破碎的?為什么要這樣畫?畫面為什么沒有色彩?畫家想表現什么?畫面不同的形象分別代表了什么意義?牛代表什么?馬的嘶鳴象征什么?地上的戰士為什么手執斷柄的劍?你能找出畫中哭泣的母親和從樓上跳下的人嗎?畫家借此表現什么?4.教師小結并引導學生再次欣賞作品。四、模仿、體驗:嘗試用立體派手法將靜物、動物、人物形象進行分解,重新組合成一幅畫。五、學習評價:用一句或幾句話對畫家或作品做出評價,也可談一談自己的感悟
25、或收獲。(體驗國畫時,可延長1個課時) 第5課音樂會(活動一)教學目標:讓學生理解一首詩、一幅畫、一段音樂可以融入人生命的節奏,展現人類的情感。教學重點、難點:1、讓學生理解線條、形狀、色彩的不同排列與組合將產生不同的效果。2、怎樣將線條、形狀、色彩的不同排列與組合更有藝術性。教學準備:有關資料、圖片、音樂。教學過程:一、嘗試作業 1一段節奏有起伏變化的樂曲中,學生隨意用紙簡進行排列組合,表達對樂曲的感受。2學生之間相互交流,拼一拼,擺一擺,看一看,使學生在制作中感受創作的樂趣。3學生提出創作難點,解決本課的教學重點。運用什么方法來制作。難點:紙筒怎樣組合,才能既有起伏又美觀? 怎樣將紙筒黏合
26、牢固?( 錄音機播放樂曲。)二、方法指導 1教師示范(1)基本形的制作:將方形紙卷成紙筒。(2)把準備好的基本形擺一擺,擺出有秩序、有規律的變化。(3)黏結方法、插接方法的演示。2學生小結制作步驟(1)制作單體數個。(2)根據一定的規律進行排列。(3)黏結要牢固。三、拓展思路 1出示三組用硬紙板切割制作成的立體構成作品。(1)一個基本形呈單一方向的反復排列。(2)基本形像圍棋盤一樣呈上下左右方向反復排列。(3)堆本形根據一定的數理比例的變化造成漸變的韻律感。2師:你覺得以上作品有什么相似之處?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3小結:單體一致,但排列方式不同。4拆掉一個作品,讓學生重新排列。四、觀賞教材1
27、把教材中的七幅圖片分到七個小組。分小組討論交流對該作品的感受和理解。2學生評述。還可以讓學生大膽根據自己的理解為該作品配上一段樂曲,哼一哼,感受藝術上的交融。五、再次作業1播放茉莉花的樂曲,學生利用紙筒或紙片制作立體形,表達對音樂的感受。六、評析作業 1欣賞、評析作品。2學習遷移。談談自己在生活中的感悟,如:有節奏感、韻律感的場面和畫面。多米諾骨牌,申奧會上的扇子舞,古人的書法等等。3學生談談自己的收獲。 圖片欣賞。 第6課 瓶花與水果學習目標:能夠探究發現美就在你的身邊,體驗了解美的文具用品。1、用畫筆表達美的文具用品。2、逐步養成美好習慣,用審美眼光觀察身邊的物品。3、培養在美的探究中自主
28、、分析、理解,表達美的物品。4、嘗試用不同工具(筆)表達文具用品之藝術效果。能夠探究發現美就在你的身邊,體驗了解美的文具用品。1、用畫筆表達美的文具用品。2、逐步養成美好習慣,用審美眼光觀察身邊的物品。3、培養在美的探究中自主、分析、理解,表達美的物品。4、嘗試用不同工具(筆)表達文具用品之藝術效果。教學過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1、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圈桌而坐。視頻展示儀顯示學生的各種筆袋,文具用品,再看老師的范圖。引出課題:身邊的物品文具用品(線造型、寫生)。2、揭示教學目標,明確學習繪畫內容,注意學習策略,讓學生探究文具用品,去感悟文具用品的生命存在,體現自己情感(老師提問)。3、讓
29、學生觀察文具盒,看造型、結構、色彩、材質及利用情況。學生相互比較、對照,探究其美觀性、實用性。再看書包、書本、筆記本、字典、計數器等文具用品。4、讓學生相互交流,各抒己見,提高觀察問題能力,分析問題能力。然后每小組由一至二位學生發言,分析文具用品之特點。5、擺放文具用品成一組靜物,注意擺放時的構圖,前后關系等。6、教師與學生相互表達交流文具用品特點,注意獎勵評價修正學生觀點。7、在討論探究基礎上。老師展示范圖,明確學生繪畫可從文具用品中易掌握的開始著手,用工具也可以你喜歡的筆。以簡潔明了的線條表達文具用品。8、教師巡回各小組指導,在繪法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9、視頻展示儀上顯示文字:表達、交流
30、。寫生要素:a.構圖b.形狀c.空間d.色彩。10、與學生交流繪畫形式,表達形式。熱情點評學生作業。11、文具用品美的造型美的表達美的創造。展示學生作品。第7課兵馬俑(活動一)教學目標:1、了解秦兵馬俑的發現發掘過程,認識秦兵馬俑的藝術價值。2、學習一些考古常識,提高文物保護意識,增強熱愛祖國文物的觀念。教學重點、難點:能通過調查、分析、討論、評述等方式,表達自己對具有藝術價值的文物的了解和感受。教學準備:有關資料、圖片。教學過程:一、激情造趣、交流導入1師生對話:師:有誰認識這個字“俑”?它是什么意思?生: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偶像,如:陶俑、女俑等。2導入課題1974年3月,位于秦始皇陵
31、東側西楊村的農民,在一片荒寂的沙石地上挖井,偶然發現了一些陶俑的殘片和青銅兵器,接著轟動中國、震撼世界的第八大奇跡秦始皇兵馬俑與世人見面了。今天我們就一起來關注這一項氣勢磅礴的藝術創舉。(板書課題)二、觀察分析 研究討論 1、了解考古工作的一般流程、分工以及考古工作的重要意義。(1)學生觀看現代化的文物保護大廳結構,以及考古工作人員的工作場景。(2)學生討論:大廳各處有什么性能?考古任務艱巨,隊員非常辛苦。根據考古任務,可以將考古隊員分成哪些工種?(3)展示銅車馬的全圖,并簡要地演示出土的銅車馬復原的全過程,讓學生體會到考古隊員工作的艱辛。教師小結:考古人員發掘了許多藝術珍品,為我國文化建設做
32、出了巨大的貢獻。2展示出土的各種物品(1)學生討論:這些藝術珍品分成幾類?各有什么特點?(2)學生總結:有陶俑、陶馬、兵器三大類。3觀察陶俑(1)學生討論:陶俑分為哪幾種?分別有什么不同的神態、服飾、姿勢?(將軍俑、軍吏俑、武士俑、立射俑、跪射俑、騎兵鞍馬俑、御手車左車右俑。)(2)分析陶俑形體結構。學生總結:陶俑由頭、頸、軀干、四肢幾個部分組成。 播放中央電視臺探索與發現欄目考古工作細節。展示出土的各種物品、讓學生參觀秦陵的一號坑和二號坑重點從各個角度展示不同的陶俑。 三、嘗試制作、創造表現1仿照陶俑的大體形狀,學生嘗試做一個陶俑。2學生相互評價作品,交流心得。3教師示范。(1)團泥。(2)
33、整體捏塑脖子與頭。(3)捏塑軀干和下肢。可以把軀干和下肢作為一個整體來捏。(4)把頭與軀體黏結起來形成大體造型。(5)黏結上肢部分,調整陶俑的姿勢,添加、刻畫、裝飾各部位。總結制作要點:先做大體的形狀,在做細部的修飾。4出示造型生動的陶俑作品給學生欣賞,啟發學生捏制神情生動,各部分裝飾精細的陶俑作品。5學生創作,教師巡視指導。出示姿勢不同的幾種陶俑 (將軍俑、跪射俑、說唱俑、歌舞俑)供學生參考。四、作品反饋、總結拓展1表揚制作出神情兼備的作品的學生,并展示其作品。2觀賞其他出土的藝術珍品,請學生回家后上網查詢下節課相關資料。展示出土的藝術珍品。 第7課兵馬俑(活動二)教學目標:1、了解秦兵馬俑
34、的發現發掘過程,認識秦兵馬俑的藝術價值。2、學習一些考古常識,提高文物保護意識,增強熱愛祖國文物的觀念。教學重點、難點:能通過調查、分析、討論、評述等方式,表達自己對具有藝術價值的文物的了解和感受。教學準備:有關資料、圖片。教學過程:一、激情造趣、導入課題1師生交流:師:同學們,你知道我們當地出土文物中有哪些極具歷史和藝術價值的文物珍品? (學生各說各自的見聞)2導入課題:今天我們一起來參觀參觀博物館的藝術珍品吧! 二、觀察賞析、描述評價 1展示“彩陶舞蹈紋盆”的實物圖片,學生仔細觀察并討論彩陶盆形是什么樣的?盆口與盆底有什么特點?2這個彩陶盆是制作于什么時代?想像彩陶盆在什么情況下使用,有什
35、么樣的情景?3講一講它給你什么感受。教師歸納總結:欣賞一件藝術珍品首先應了解其時代背景,觀察其特點,再結合自己的感受做出相對準確完整的評述。三、探討研究、學習借鑒1展示四羊方尊(青銅器)、漢墓T型帛畫(染織品)、玉鳳(玉器)、彩繪陶鼎(陶器)等代表不同材質的珍品圖片。2學生分組,結合課前查詢的相關資料觀察研究,分析每一種藝術瑰寶的歷史年代、尺寸大小、造型設計、紋飾特點、材質用途以及藝術感受。3開小型報告會,小組長匯報各組的研究成果。四羊方尊:四羊方尊是我國現存商器中最大的方尊,重近345公斤,“尊”是一種盛酒器。其最突出的特點是尊的腹部四角鑄有4只大卷角羊,其形象在寧靜中有威嚴感。四羊方尊集線
36、雕、浮雕、圓雕于一器,把平面圖像和立體雕塑結合起來。把器皿和動物形狀結合起來,體現異常高超的鑄造工藝。T型帛畫:畫面呈“T”字形,上部寬92厘米,下部寬477厘米,長205厘米。帛畫可分上、中、下三部。整個畫面布局對稱,線條流暢,描繪精細,色彩絢麗,顯示了西漢高超的藝術水平。玉風:高136厘米,厚07厘米。黃褐色,晶瑩潔凈。體扁,側身回首狀。可系繩佩帶,造型優美傳神,制作古樸簡練,飾剔地陽紋,在商代玉器中罕見。彩繪陶鼎:河南省三門峽市出土灰陶輪制,子母口上承覆缽形蓋平底下附扁柱狀足,通體以灰、紅、白三種色彩繪三角紋、弦紋、圓點紋。色彩艷麗如新。 展示各種藝術瑰寶的圖片。四、觀摩交流、相互評析1
37、各組把四種藝術瑰寶的紋飾描下來,要求精細美觀。2學生相互評價,師生一起討論各種紋樣的特點并列舉代表作品。五、課后拓展、 調查了解 1上網查詢書中三種藝術品的相關資料。2課后參觀當地歷史博物館,認真了解各種文物的藝術特點和歷史價值。 第8課光影變幻(活動一)教學目標 :1、掌握光影變幻下形體的明暗、層次感的皴線方法和形體空間的造型能力,探索光影下的各種美妙效果。2、感受明暗的深淺、強弱、濃淡,增進對形體美的審美體驗。教學重點、難點:培養學生善于發現美、探索美的精神和創造美的能力。教學準備: 有關資料、圖片。教學過程:一、情景激趣 導入課題1展示色彩斑斕的光影圖片熱鬧的船舶交易市場、玻璃杯。2揭示
38、課題光影變幻。二、嘗試表現 探究方法 1提出思考,觀察圖片上的物體存在著哪些明顯的明暗變化,怎樣用線條來表現明暗效果。2學生自由討論,教師傾聽,參與討論。3交流討論結果,教師板書:用筆輕則淡、重則濃;線條疏則弱、密則強。4學生嘗試用鉛筆皴線。 板書,圖片、鉛筆、紙等。 三、深入感知 、巧妙聯想1教師引導學生聯想有一些什么樣的幾何形。2小組討論:你會想像畫出哪些幾何形,并如何重疊、穿插。3以小組開火車的形式,學生輪流上臺畫一個幾何形,并組成完整畫面。四、賞析作品 、拓展思路1討論評議:請大家一起評議這幅集體創作的作品哪些地方好,哪些地方不好?記錄評分記錄卡。2發散思維:生活中變化著的幾何形和明暗
39、變化的效果。五、表現創作、總結評價 1學生獨自創作一幅作品,畫一組幾何圖形,運用鉛筆皴線的方法,想像畫出幾何形的明暗效果,表現層次感。評析作品:完成創作的同學將作業貼至展示板后可自由欣賞各組作業,與身邊的同學說一說、評一評。2教師總結評價:肯定學生的精心繪畫,贊揚學生的大膽表現。 第 8 課光影變幻 ( 活動二 )教學目標 :1、掌握光影變幻下形體的明暗、層次感的皴線方法和形體空間的造型能力,探索光影下的各種美妙效果。2、感受明暗的深淺、強弱、濃淡,增進對形體美的審美體驗。教學重點、難點:培養學生善于發現美、探索美的精神和創造美的能力。教學準備: 有關資料、圖片、立方體、鉛筆、紙。教學過程:一
40、、玩一玩 1展示沙漠之鴿等描繪建筑物的畫,教師提醒學生仔細觀察建筑物是由哪些立體形構成。2每小組分發積木玩具,分小組自由活動,用積木建房子,教師提出要求:(1)建筑物要美觀,有特色;(2)建筑物要有穩定性;(3)給建筑物取一個名字;(4)觀察建筑物各個方面的明暗變化。3請小組派代表介紹“建筑物”。二、看一看1教師出示個石膏立方體,讓學生看一看想一想能畫出幾個面及其透視變化。2學生交流觀察結果,自主總結。3展示幾何形體在光影中的塑造方法。4教師總結:成角透視、明暗變化。三、畫一畫1讓學生嘗試畫出一立方體,按照左圖的順序,用鉛筆皴線畫出不同面上的明暗變化,將圖例中三個圖形對照,看看立方體的立體感有
41、什么不同。2教師總結:明暗變化能突出立體感。3讓學生畫一組立方體構成的建筑物,在每一塊面上運用由弱到強、由淡到濃的明暗畫法繪制,表現出建筑物的立體感。四、說一說 1同學相互交流在繪畫學習過程中所獲得的體會與經驗。2采用答記者問的方式說說生活中的光影變幻。五、想一想 1提問:物體的明暗、光影是由于什么變化而產生的?物體的形體會不會發生變化?2演示,用一盞燈從不同角度照一個圓球,觀察其明暗變億。 演示圓球在不同角度光照下的明暗變化。第9課走向明天(活動一)教學目標:1、用已有的美術知識設計自己的名字,制作母校紀念留言板,設計畢業留言冊頁。2、在設計活動中能表現出創意,能有意識地運用美術設計與組合應
42、用的形式原理。3、體驗即將畢業時與母校、老師、同學之間的依依惜別之情和對未來學習生活的憧憬。教學重點:能運用所學的美術知識設計自己的名字,集體制作班級留言板。教學難點:能運用美術設計與組合應用的形式原理,表現出獨到的創意。教學準備: 手工樹、膠水、剪刀、水粉、教師名字設計等。教學過程:一、暢談感想 討論方案1播放歌曲上學歌、友誼地久天長,引導學生回憶六年前剛入學時的情景,談談即將畢業的想法、感觸。2討論:母校是我們成長的搖籃,我們在這里結下了深厚的感情,我們可以用什么樣的方式、什么樣的活動給母校留下一個永久的紀念呢?3小結:可以設計自己的名字,制作一塊母校紀念留言板。( 提供背景音樂和學生在學
43、校里學習、生活、成長的有代表性的照片。)二、欣賞評述 探究方法1欣賞各種美術字。2欣賞設計獨到、美觀的簽名。3小組討論:這些字都有哪些特點?你比較欣賞哪一種創意?4學生以“留言板”為例,嘗試設計。教師點評反饋。創意:是否有新意。字體:是否美觀。 字形:大小是否合適。色彩裝飾:是否具有藝術性。三、延伸應用 設計制作 1思考:你準備怎樣設計自己的名字?關于自己的名字,你有什么樣好的設計構想?2比較欣賞:同一名字的幾個不同效果的名字設計。活動安排:運用已有的美術知識設計自己的名字,全班同學一起來制作一塊母校紀念留言板。4學生利用自己喜歡的工具進行創作。四、展示交流 學生將自己設計的名字剪貼在留言板上
44、,組成一塊班級留言板:1談談自己的設計與想法。2說說能吸引你的名字設計,并談談你的看法和認識。3教師自己設計的名字也貼在留言板上,留做紀念。4集體出謀劃策將“留言板”進行合理裝飾,使其整體感覺更為美觀。 提供背景音樂: 友誼地久天長。 五、贈送體驗 配合班主任開展“走向明天”的主題班隊活動,以班級為單位,將“母校畢業紀念板”贈送給學校大隊部。 第9課走向明天(活動二)教學目標:1、用已有的美術知識設計自己的名字,制作母校紀念留言板,設計畢業留言冊頁。2、在設計活動中能表現出創意,能有意識地運用美術設計與組合應用的形式原理。3、體驗即將畢業時與母校、老師、同學之間的依依惜別之情和對未來學習生活的
45、憧憬。教學重點:能運用所學的美術知識設計自己的名字,集體制作班級留言板。教學難點:能運用美術設計與組合應用的形式原理,表現出獨到的創意。教學準備: 手工樹、膠水、剪刀、水粉、教師名字設計等。教學過程:一、欣賞感受、導入新課l.引導學生觀看自己小學的、中學的、大學的畢業留言冊。提問:看完以后你最大的感觸是什么呢?2學生漫談。3教師小結并回憶:這樣一本留言冊,我將它裝飾得異常精美,我認為一本畢業留言冊完全可以算是一件藝術品,而且是那種可以永久性珍藏的藝術品。每當我覺得生活中灰色的東西占了大多數時,我便會不由自主地找到這樣一本留言冊來翻看一下。里面一個個鮮活的面孔,一行行真摯的話語,有些優美,有些樸
46、實,甚至有些尖銳,但的確常常勾起我一些純真而美麗的回憶。二、 觀察分析、探究新知1學生討論制作留言冊頁的基本方法。剪貼照片:將照片貼在自己滿意的位置。繪畫裝飾:運用“平面設計”的知識合理裝飾。文字書寫:寫出自己的畢業感言以及對同學的美好祝愿。2欣賞精美的畢業留言冊頁。三、創造表現 實踐參與 活動安排:設計幾張畢業留言冊頁,貼上照片,寫上畢業留言。 活動要求,使學生能更明確活動要求。四、暢談互贈 體驗真情1整理裝訂畢業留言冊,學生選擇自己滿意的裝訂方法進行裝飾。2暢談小學六年以來你印象深刻的往事。3談談對明天的期望。 第l0課小園藝師(活動一)教學目標:1、感受園林文化,了解園林建造的一般內容、
47、布局方法和功能。2、能用園林知識,繪制一幅園林小景的平面設計圖。教學重點、難點:1、大膽收集和利用材料制作園林小景模型,培養協作精神,提高動手能力。2、引起學生對自然、綠色、環境的關注,增強對園林的審美意識和環保意識。教學準備:相關資料圖片、紙、筆。教學過程:一、導人新課 揭示課題1、同學們,園藝師是園林藝術的建設者,在學校、在街頭、在社區,甚至在家里,我們都見到過許多大小不一、各式各樣的花園、公園等園林景觀,請問在座各位“小園藝師”,你對所見的哪一處園林景觀印象最深?請你介紹給我們大家。人們為什么要使用這么多地域空間造園呢?2、教師小結:園林景觀是人們生活中心靈的棲息場所。現代人對于公共空間
48、的建設投以越來越多的關注,它給緊張生活的人們提供了放松身心的環境。人們從對自然環境的依賴中,懂得了健康的生活方式需要新鮮的空氣、陽光和活動空間,懂得了與自然和諧相處,美化環境,保護自然。園林景觀又是先進文化的載體,宣傳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陣地。因此,我們不僅要學會建設它,還要學會去欣賞它,保護它。愛護園林景觀,保護公共環境是我們的神圣職責。二、欣賞引導1、師生共同欣賞一組園林圖片,在欣賞中,我們擴大眼界,積累素材,思考園林設計的一般內容和布局方式。2、互動交流 在學生討論中,師生共同歸類總結。一般內容:山石:假山、石碑、石柱、雕塑水:水池、小溪、噴泉樹木花草:獨立大樹、成行小樹、成片的小灌木造型
49、路橋:石橋、木橋、直路、彎道、梯建筑、配景:亭子、走廊、路燈、坐椅布局方式:中軸對稱式、散點分列式、點線面結合。 示范提示1設計一幅園林全貌的平面圖,須采用俯視圖畫法。2先總體布局,后局部細畫,注意近大遠小,3先畫近景,后畫遠景,注意畫出一定立體感。 三、自主創作1自主選擇為學校或為社區綠化地設計規劃圖。2注意要新穎獨特,有創意。3可以為自己設計的園林命名。 四、評價活動1互相觀摩。2學生互評,說說同學的作品中一個突出的優點或最有創意的地方。 第10課小園藝師(活動二)教學目標:1、感受園林文化,了解園林建造的一般內容、布局方法和功能。2、能用園林知識,繪制一幅園林小景的平面設計圖。教學重點、
50、難點:1、大膽收集和利用材料制作園林小景模型,培養協作精神,提高動手能力。2、引起學生對自然、綠色、環境的關注,增強對園林的審美意識和環保意識。教學準備:相關資料圖片、紙、筆。教學過程:一、隨堂欣賞、導入激趣揭示課題 :1小結上一課,我們了解了園林建造的一般知識,并且嘗試了園林小景的平面設計。2與學生一起欣賞蘇州園林,一起感受中國造園史的燦爛的民族文化,同時為我們今天的學習活動積累素材,給予啟示。 二、感知材料1看看師生共同準備的各種材料,說說分別適合制作園林模型中的什么內容。2根據學生討論,教師做必要的補充、演示。三、合作學習 嘗試體驗1分組:將學生分為四個大組。2分工:分別設“藝術總監”、“建筑師”、“架橋師”、“花木造型師”等職務。3教師將自己準備的材料,補充給各組,帶動大家,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思想政治教育特征
- 保險保單體檢課件
- 【+高中語文+】《秦腔》+高二語文(統編版選擇性必修下冊)
- 心血管內科護理基礎知識
- 項目監理部年度工作總結
- 2024年咨詢工程師考試題庫及答案【基礎+提升】
- 2021年貴州省黔南州中考物理試題【含答案、解析】
- 心理咨詢師考試演練試題
- 2024年云南省保山地區選調生考試(公共基礎知識)綜合能力題庫含答案
- 解析2024年心理咨詢師試題
- 春季中醫藥養生保健知識講座課件
- 2025年淮南職業技術學院單招職業適應性測試題庫及參考答案
- 2025年新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物理全冊教案
- 2024CSCO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相關的毒性管理指南
- 2024年河南水利與環境職業學院高職單招職業技能測驗歷年參考題庫(頻考版)含答案解析
- 《情志護理與養生》課件
- 植保無人機飛行作業服務應急及突發事件處理方案
- 2019地質災害深部位移監測技術規程
- 智慧能源信息化平臺建設整體解決方案
- 2024年稅務系統職業技能競賽試題庫-社會保險費管理
- 2024年領導干部政治理論知識培訓考試題庫及答案(九)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