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三章 神經系統(128)3. 簡述神經系統的基本組成。神經系統由中樞神經和周圍神經系統組成。中樞神經系統由腦和脊髓組成;周圍神經系統由脊神經、腦神經、和支配內臟的自主神經組成,自主神經又分為交感和副交感神經。神經元是神經系統中最基本的結構和功能單位。4. 試述動作電位形成的離子機制。在神經細胞膜上,存在大量的Na+通道和K+通道,細胞膜對離子通透性的大小主要由這些離子通道開放的程度所決 定。我們已經知道,在靜息狀態下,神經細胞膜的靜息電位在數值上接近于K+的平衡電位,膜的通透性主要表現為K+的外流。當細胞受到一個閾刺激或閾刺激以上強度的刺激時,膜上的離子通道將被激活。由于不用離子通道 激活的
2、程度和激活的時間不同,當膜由靜息電位轉為動作電位時,膜對不同離子的通透性將產生巨大的變化。11. 反射弧由那些部分組成試述其各部特點。由五部分組成:( 1)感受器:感受內外環境刺激的結構,它可將作用于機體的刺激能量轉化為神經沖動。( 2)傳入神經:由傳入神經元的突起所構成。這些神經元的胞體位于背根神經節或腦神經節內,與感受器相連,將感受器的神經沖動傳導到中樞神經系統。( 3)神經中樞:為中樞神經系統內調節某一特定生理功能的神經元群。一個簡單的和一個復雜的生理活動所涉及的中樞范圍是不同的,需要這些部位的神經元群共同協調才能完成正常的呼吸調節活動。( 4)傳出神經:由中樞傳出神經元的軸突構成,如脊
3、髓前角的運動神經元,把神經沖動由中樞傳到效應器。( 5)效應器:發生應答反應的器官,如肌肉和腺體等組織。15. 何謂特異性感覺投射系統試以淺感覺和深感覺為例,說明其感覺傳導通路。特異性投射系統是指感覺沖動沿特定的感覺傳導通路傳送到大腦皮質的特定部位進而產生特定感覺的傳導徑路。軀干、四肢淺感覺的傳導通路:第一級神經元位于脊神經節內,其周圍突構成脊神經中的感覺纖維,分布到皮膚和黏膜內,其末梢形成感受器。中樞突經由脊神經后根進入脊髓,在脊髓灰質后角內更換神經元。第二級神經元的軸突越至對側, 在脊髓白質的前外側部即前外側索上行, 形成脊髓丘腦束。 后者歷經延髓、 腦橋、 中腦至丘腦外側核,在此更換為第
4、三級神經元,再發生纖維組成丘腦皮質束。經內囊,投射到大腦皮質中央后回的中、上部和旁中央小葉后部的軀干、四肢感覺區。頭面部淺感覺的傳導通路:頭面部的痛、溫和粗略觸覺的傳導通路也是由三級神經元組成。 第一級神經元的胞體位于三叉神經半月神經節內,其周圍突構成三叉神經感覺纖維,分布到頭面部的皮膚和黏膜內,其中樞突組成三叉神經感覺根進入腦橋,止于三叉神經脊束核和三叉神經主核,在此更換第二級神經元,發出纖維交叉至對側,組成三叉丘系上行,經腦干各部至丘腦外側核,更換第三級神經元,后者發出軸突參與組成丘腦皮質束,經內囊投射到中央后回下 1/3 的感覺區。16. 試述大腦皮質主要的溝、回及功能分區。大腦主要包括
5、左、右大腦半球,每個大腦半球分 3 個面,即背外側面、內側面和底面。分布在背外側面的主要溝裂有中央溝、大腦外側溝、頂枕裂、矩狀裂。這些溝裂將大腦分為四葉:額葉、頂葉、枕葉和顳葉。分區:( 1)體表感覺區( 2)肌肉本體感覺區( 3)視覺區( 4)聽覺區( 5)嗅覺和味覺區17. 試述大腦皮質支配身體各部的感覺和運動代表區的特點。中央后回的投射具有如下特點:( 1)軀體感覺傳入沖動向皮質的投射具有交叉的性質( 2)總的空間投射是倒置的,下肢代表區在中央后的頂部,上肢代表區在中間部,頭部代表區在底部。( 3)投射區域的大小與軀體各部分的面積不成比例,而是與不同體表部位的感覺靈敏程度以及感受器的密集
6、程度和傳導這些感受器沖動的傳入纖維數量有關。大腦皮質運動區對軀體運動的控制具有以下特點:( 1)運動皮質對軀體運動的調節呈交叉支配,即一側運動區主要調節和控制對側軀體運動。( 2)具有精細的功能定位。( 3)功能代表區的大小與運動的復雜、精細程度有關,而不與肌肉的大小想適應。運動越精細、越復雜的部位,其代表區越大。( 4)以適當強度的電流刺激運動代表區的某一點,只會一起個別肌肉收縮,或某塊肌肉收縮,而不是肌肉群的協同收縮。( 5)運動區的神經細胞與感覺區一樣,呈柱狀縱向排列,稱運動柱。一個運動柱可以控制同一關節的幾塊肌肉,而同一塊肌肉又可接受幾個運動柱的控制。18. 什么是非特異性感覺投射系統
7、試述其功能特點。非特異性投射系統是指各種感覺沖動上傳至大腦皮層的共同上行通路。 特異性感覺纖維經過腦干時, 都發出側支與腦干網狀結構的神經元發生突觸聯系,通過其短突觸多次更換神經元后,抵達丘腦的皮質下聯系核,再發出纖維彌散地投射到大腦皮層的廣泛區域。 由于上行過程中經過腦干網狀結構神經元的錯綜復雜的換元傳遞, 因而失去了特異感覺的特異性和嚴格的定位區分,上行纖維廣泛終止于大腦皮層的各層細胞,不引起特定的感覺,所以稱非特異投射系統。其主要功能是維持和改變大腦皮層的興奮狀態。19. 比較說明椎體系和椎體外系的功能特點。錐體系統是指由皮層發出并經延髓錐體抵達對側脊髓前角的皮層脊髓束與抵達腦神經運動核
8、的皮層腦干束。 錐體系的皮層起源主要為4 區,其纖維中僅有10%20%與脊髓運動神經元形成單突觸聯系。錐體系既可直接抵達神經元以發動肌肉運動,抵達神經元以調整肌索敏感性,也可通過脊髓中間神經元改變拮抗肌運動神經元之間的對抗平衡,保持運動的協調。錐外體系是指直接或間接經皮層下某些核團并通過錐體外系和旁錐體系三部分。 錐體外系以多次突除聯系, 控制雙側脊髓活動,它主要調節肌緊張、肌群協調運動。20. 試述腦干網狀結構的功能特點。脊髓的牽張反射首先受到腦干網狀結構的調控。刺激延髓網狀結構背外側部,能使四肢牽張反射加強,稱為易化作用。相反,刺激延髓網狀結構腹內側部,則四肢的牽張反射抑制,肌緊張降低,稱
9、為抑制作用。網狀結構易化區的范圍較大, 并向上延伸到間腦腹側的網狀結構。 腦干網狀結構抑制區的范圍較小, 局限于延髓上部網狀結構內側區。腦干對脊髓反射活動的易化和抑制作用保持著相對平衡,若腦的一些部位受到損傷,這種平衡將被破壞。21. 試述下丘腦對內臟活動的調節。下丘腦是皮質下調節內臟活動的高級中樞。它與大腦邊緣系統、腦干網狀結構和垂體具有密切的聯系。( 1)體溫調節下丘腦內存在著對溫度敏感的神經元,血液溫度的升高或降低可使它們的電活動發生變化,進而通過調節身體的散熱或產熱機制,將體溫調定于一定水平。( 2)攝食行為調節下丘腦是處理和調制饑餓、飽脹信息的主要中樞。下丘腦的腹內側區還分布著葡萄糖
10、感受器,當血糖水平升高時,導致飽中樞興奮,抑制攝食中樞的活動。( 3)水平衡調節電刺激該區,經短時間的潛伏期,動物開始大量飲水;破壞此區,則動物飲水明顯減少。此外,下丘腦存在著滲透壓感受器,可以感受血液滲透壓的變化,進而通過控制飲水行為或激素分泌,調節體內的水平衡。( 4)對內分泌腺的調節他們通過控制垂體的激素分泌,調節機體的內環境,影響各種內臟功能。( 5)對生物節律的控制下丘腦視交叉上核與晝夜節律有關。破壞該核團,導致動物原有的一些晝夜周期節律性活動,如飲水、排尿等節律紊亂或喪失。23. 試比較交感和副交感神經的結構特征、遞質和受體。交感神經節離效應器官較遠,其節前纖維短,節后纖維長。一根
11、節前纖維往往和多個節后神經元聯系,所以一根節前纖維的興奮可同時引起廣泛的節后纖維興奮。副交感神經系統與交感神經系統的不同之處在于, 前者神經節不構成神經鏈, 而是分散地位于它們所支配的器官附近,節后神經元發出節后纖維支配就近的器官,因此節后纖維一般很短。此外,副交感神經節前纖維僅和少數節后纖維發生聯系,因而刺激副交感神經引起的反映較為局限。24. 小腦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小腦半球與隨意運動的協調密切相關。小腦半球和大腦皮質之間具有往返纖維聯系,形成復雜的反饋環路。小腦半球受損后,隨意運動的力量、方向、速度和范圍都會失控,同時肌張力也減退,行走時搖晃不定成蹣跚狀,不能進行肌輪換的快速運動,不能完成精
12、細的動作。這說明小腦半球對肌肉在運動過程中的協調是至關重要的。小腦半球損傷后的運動協調障礙,稱為小腦性共濟失調。25. 試述正常腦電圖各波的頻率范圍和功能意義。在頭皮的不同部位,腦電圖的幅度不同,在不同的狀態下,其波形也有很大的差別 .27. 什么是條件反射列舉生活實例,說明幾種不同的條件性抑制。條件反射是機體后天獲得的,是個體在生活的過程中,在非條件反射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 它的反射通路不是固定的,因此具有更大的可塑性和靈活性,從而提高了機體適應環境的能力。消退抑制:是內抑制最基本、最簡單的形式。如果條件刺激重復出現而不用非條件刺激強化,則條件反射會逐漸減弱,乃至對條件刺激完全不發生反映。這
13、是由于原來引起興奮性反映的條件刺激,轉化成為引起抑制性反應的條件刺激所致。分化抑制:如果以后只在條件刺激出現時給予強化,而對近似的刺激不予強化,結果只有得到強化的條件刺激仍保持陽性效應,那些得不到強化的近似刺激就不在引起反映,這種現象稱為條件反射的分化。 這樣引起的抑制稱為分化抑制。延緩抑制: 在條件反射實驗中, 一般條件刺激出現20s 左右以非條件刺激強化。 如果將條件刺激與非條件刺激相結合的時間間隔延長,例如,最后達3min ,則將形成延緩條件反射。是由于此時皮質內發生了抑制過程,稱為延緩抑制。P1571. 試述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征。(一 )感受器官適宜刺激各種感受器的一個共同功能特點,是
14、它們各有 自己最敏感、最容易接受 的刺激形式; 這就是說,用某種能量形式的刺激作用于某種感受器時,只需要極小的強度(即感覺閾值)就能引起相應的感覺。 這一刺激形式或種類,就稱為該感受器的適宜刺激, 如在 一定波長的電磁波是視網膜光感受細胞的適宜刺激, 一定頻率的機械震動是蝸毛細胞的適應刺激等。正因為如此,機體內、外環境中所發生的各種形式的變化,總是先作用于和它們相對應的那種感J5CWITO(二)感受器的換能作用各種感受器在功能上的另一個共同特點,是能把作用于它們的各種刺激形式,轉變成為相應的傳入神經末稍或感受細胞的電反應,前者稱為發生器電位(generator potential ),在后者稱
15、為感受器電位(receptor potential )。 發生器電位和感受器電位的出現,實際上是傳入纖維的膜或感受細胞的膜進行了跨膜信號傳遞或轉換過程的結果。和體內一般細胞一樣,所有感受器細胞對外來不同刺激信號的跨膜轉換,也主要是通過兩種基本方式進行的,如聲 波振動的感受與蝸毛頂部膜中與聽毛受力有關的機械細胞對外來中與聽毛受力有關的機械門控通道的開放和關閉 有關,這使毛細胞出現與聲波振動相一致的感受器電位(即微音器電位);視桿和視錐細胞則是由于它們的外段結 構中視盤膜上存在有受體蛋白(如視紫紅質),它們在吸收光子后,再通過特殊的G-蛋白和作為效應器酶的磷酸二酯酶的作用,引起光感受器細胞外段胞漿
16、中cGMP勺分解,最后使外段膜出現感受器電位。在其他一些研究過的感受器,也看到了類似的兩種信號轉換機制。由此可見,所有感受性神經末稍和感受器細胞出現電位變化,就是通 過跨膜信號轉換,把不同能量形式的外界刺激都轉換成跨膜電位化的結果。(三)感受器的編碼作用感受器在 把外界刺激轉換成神經動作電位時,不僅僅是發生了能量形式的轉換;更重要的是把刺激所包涵的環境變化的信息,也轉移到了新的電信號系統即動作電位的序列之中,即編碼作用。(四)感受器的適應現象當刺激作用于感覺器時,經常看到的情況是雖然刺激仍在繼續作用,但傳入神經纖維的沖動頻率已開始下降, 這一現象稱為感受器的適應 (adaptation)。適應
17、是所有感受器的一個功能特點,但它出現的快慢在不同感受器有很大的差別,通常可把它們區分為快適應和慢適應感受器兩類。快適應感受器以皮膚觸覺感受器為代表,當他們受刺激時只顧刺激開始后的短時間內有傳入沖動發放,以后刺激仍然在作用,但傳入沖動頻率可以逐漸降低到零;慢適應感受器以肌梭、頸動脈竇壓力感受器為代表,它們在刺激持續作用時,一般只是在刺激開始以后不久出現一次沖 動頻率的某些下降,但以手可以較長時間維持在這一水平,直至刺激撤除為止。感受器適應的快慢各有其生理意義,如觸覺的作用一般在于探索新異的物體或障礙物,它的快適應有利于感受器及中樞再接受新事物的刺激;慢適應感受器則有利于機體對某些功能狀態如姿勢、
18、血壓等進行長期持續的監測,有利于對它們可能出現的波動進行隨時的調整。適應并非疲勞,因為對某一刺激產生適應之后,如增加此刺激的強度,又可以引起傳入沖動的增加。3 .近視是屈光不正的一種。在屈光靜止的前提下,遠處的物體不能在視網膜匯聚,而在視網膜之前形成焦點,因而造成視覺變形,導致遠方的物體模糊不清.遠視是指眼在不使用調節時,平行光線通過眼的屈光系統屈折后,焦點落在視網膜之后的一種屈光狀態。因而 要看清遠距離目標時,遠視眼需使用調節以增加屈光力,而要看清近目標則需使用更多的調節。當調節力不能滿足這種需要時,即可出現近視力甚至遠視力障礙。散光,也是眼睛的一種屈光不正常狀況,與角膜的弧度有關。人類的眼
19、睛并不是完美的,有些人眼睛的角膜在 某一角度區域的弧度較彎,而另一些角度區域則較扁平。造成散光的原因,就是由于角膜上的這些厚薄不勻或角膜的彎曲度不勻而使得角膜各子午線的屈折率不一致,使得經過這些子午線的光線不能聚集于同一焦點。這樣,光線便不能準確地聚焦在視網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這種情況便稱為散光4 .視網膜存在兩種感光細胞:視錐細胞與視桿細胞。視錐細胞在中央凹分布密集,而在視網膜周邊區相對較少。中央凹處的視錐細胞與雙極細胞、神經節細胞存在“單線聯系”,使中央凹對光的感受分辨力高。視錐細胞主司晝光覺,有色覺,光敏感性差,但視敏度高。視桿細胞在中央凹處無分布,主要分布在視網膜的周邊部,其與雙極細胞
20、、神經節細胞的聯絡方式不變存在匯聚現象。視桿細胞對暗光敏感, 故光敏感度較高,但分辨能力差,在弱光下只能看到物體粗略的輪廓,并且視物無色覺。視椎的空間分辨率高,視桿則對微弱光線更敏感。直視條件下,視野中心落在中央凹上。這樣強光條件有利,弱光 條件反倒不利。他們的名稱來自他們的形態,但結果大致相同,只是由于所含有的感光色素不同才引起了不同的功能。視紫紅質是視桿細胞的感光色素,而視錐細胞的感光色素是視紫藍質。視紫紅質由視蛋白和視黃醛結合而成,在殼 處分解,在暗處又可重新合成。而視紫藍質則在明處合成。5 .試述視桿細胞的感光換能機制1、試述激素作用的一般特點答:激素的種類很多,功能也不一,但它們都具
21、有下列共同的特征。1)、激素作用的特異性激素的作用具有較高的組織特異性和效應特異性,即某些激素能與某些器官和細胞(靶器官和靶細胞)的細胞膜表面或胞漿內存在的激素受體特異性結合,經過細胞內復雜的反應 而激發一定的生理效應。2)、激素作用的高效性激素在血液中的濃度很低, 但其作用效能卻很高,一般情況下,激素在血液中的含量僅為 nmol L-1pmol-L-1的水平即可產生明顯的生物學作用。3)激素的信息傳遞作用激素是一種化學信使,它以化學的方式將某種信息傳遞給靶細胞,從而加強或減弱其代謝過程和功能活動。在此過程中,它既不引起新的功能,也不為功能活動提供能量,只是作為細胞間 的信息傳遞者起信使作用,
22、在完成信息傳遞之后即分解失活。4)激素的相互作用當多種激素共同參與某一生理活動的調節時,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協同作用。如生 長激素與腎上腺素,雖作用于代謝的不同環節,但都有升高血糖的作用;拮抗作用。如胰島素能降低血糖,而腎 上腺素則升高血糖;允許作用。某些激素本身不能對某器官和細胞直接發生作用,但它的存在卻是另一種激素產 生生物效應的必要前提,這種現象稱為允許作用,如糖皮質激素本身不能引起血管平滑肌收縮,但只有它存在時去 甲腎上腺素才能發揮縮血管的作用。2、試述激素作用的機制。激素按其化學本質可分兩大類,即含氮激素和類固醇激素。激素的化學本質不同,其作用的機制也不同。1)、
23、含氮激素的作用機制一一第二信使學說含氮激素分子質量較大, 且為水溶性激素,不能通過細胞膜進入靶細胞內。該類激素首先與細胞膜上專一性受體結合,從而激活細胞膜上的腺甘酸環化酶系統。在 Mg 2+存在的條件下,腺甘酸環化酶促使細胞內的ATP轉變為環腺甘酸(cAMP),這樣,作為第一信使的細胞外激素,將其所攜帶的信息傳遞給細胞內的第二信使cAMP cAMP使無活性的蛋白激酶活化,從而催化細胞內多種蛋白質發生磷酸化反應,包括一些酶蛋白發生磷酸化,最終引起靶 細胞的各種生物效應2)、 類固醇激素的作用機制一一基因表達學說類固醇激素的分子質量較小,且是脂溶性的,可通過擴散或載體轉運進入靶細胞,激素進入細胞后
24、先與胞漿內的受體結合,形成激素-受體復合物,此復合物在適宜的溫度和Ca2+參與下,發生變構獲得透過核膜的能力。激素進入核內后,與核內受體結合形成復合物。此復合物結合在染色質的非組蛋白的特異位點上,啟動或抑制該部位的DNA專錄過程,進而促進或抑制mRNA的形成,結果誘導或減少某些蛋白質(主要是酶)的合成,實現其生物效應。一個激素分子可生成幾千個蛋白質分子,從而實現激素的放大功能。3、胰高血糖素對代謝的作用肝是胰高血糖素作用的主要靶器官。胰高血糖素對糖、蛋白質和脂肪的作用恰與胰島素的作用相反。(1 )糖代謝。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這主要是因為它能激活肝的磷酸化酶,促進肝 糖原迅速分解為葡萄糖,同時它
25、又能迅速促進肝的糖異生作用。(2 )蛋白質代謝。胰高血糖素可使蛋白質分解增加和蛋白質合成減少。(3)脂肪代謝。胰高血糖素能活化脂肪組織的脂肪酶,促進脂肪分解,使血漿中游離脂肪酸的含量升高,并促使肝攝取游離脂肪酸而表現出輕微的生酮作用。胰高血糖素促進脂肪酸進入線粒體氧化,同時抑制脂肪酸的合成。4、生長激素的生物學作用以及對運動的適應和反應是什么答: 1)生長激素的生物學作用(1 )對代謝的彳用。GH能促進氨基酸進入細胞,促進細胞中RNA和DNA的合成,從而蛋白質合成增加;GH可減少外周組織對葡萄糖的攝取和利用,增加肝糖異生,從而血糖升高,稱為生長素生糖作用;促進脂肪的 動員和分解利用。(2)對生長的作用。機體的生長受多方面因素影響,但GH起關鍵作用。人在幼年時期若缺乏GH則長骨生長遲緩而身材矮小,發生侏儒癥,但腦發育正常。GH過多(垂體腫瘤),則生長過度,發生巨人癥。成人GHi多,發生肢端肥大癥。GH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黃鶴樓記課件佳品》課件
- 《Python程序設計基礎》課件 第3、4章 程序控制結構;Python 容器
- 《GB 32459-2015消防應急救援裝備 手動破拆工具通 用技術條件》(2025版)深度解析
- 鐵路工程安全技術石家莊鐵路35課件
- 二手住房交易合同模板
- 電商代運營合作協議范本
- 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實驗教育集團2025屆初三下學期5月月考英語試題試卷含答案
- 沈陽大學《CI原理與實務》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第一醫科大學《診斷學2(醫技)》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臺州科技職業學院《國際金融B》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國家職業技術技能標準 6-28-02-01 燃氣儲運工 人社廳發202188號
- 高血壓臨床路徑
- 中國普通食物營養成分表一覽
- 校園天眼平臺建設方案
- 防腐涂料產品營銷計劃書
- 過程設備設計期末考卷及答案
- 前程無憂國企筆試題
- 新版蘇教版數學三年級上冊全冊教案(新教材)
- 鋁錠銷售居間合同范本
- “湘”談“四史”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湘潭大學
- 《城市軌道交通》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