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輪復習化學:氮及其化合物_第1頁
高三一輪復習化學:氮及其化合物_第2頁
高三一輪復習化學:氮及其化合物_第3頁
高三一輪復習化學:氮及其化合物_第4頁
高三一輪復習化學:氮及其化合物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第2 2節氮的循環節氮的循環 第三章自然界中的元素第三章自然界中的元素 我努力我快樂我努力我快樂考綱展示考綱展示考點關注考點關注(1)了解氮元素的單質及其了解氮元素的單質及其 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質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質 及應用及應用(2)了解氮元素的單質及其了解氮元素的單質及其 重要化合物對環境質量重要化合物對環境質量 的影響的影響(1) N2及含氮化合物的相及含氮化合物的相互互 轉化轉化(2) NO、NO2的重要性質的重要性質 及對環境的影響及對環境的影響(3)銨鹽的性質、氨氣的制銨鹽的性質、氨氣的制 法及法及NH4+ 的檢驗的檢驗基礎 知識 梳理 一、氮氣和氮的氧化物 顏色顏色狀態狀態氣味

2、氣味密度密度溶解性溶解性無色無色氣體氣體無味無味比空氣比空氣 不溶于水不溶于水略小略小 78% 游離態的氮游離態的氮 含氮化合物含氮化合物 自然固氮自然固氮 人工固氮人工固氮 基礎 知識 梳理 一、氮氣和氮的氧化物 氮氮叁鍵氮氮叁鍵 基礎 知識 梳理 一、氮氣和氮的氧化物 顏色顏色氣味氣味毒性毒性密度密度溶解性溶解性NO無色無色無味無味劇毒劇毒比空氣比空氣不溶于水不溶于水NO2紅棕色紅棕色刺激性氣味刺激性氣味劇毒劇毒比空氣比空氣易溶于水易溶于水略大略大 大大 信使分子信使分子漂白性漂白性腐蝕性腐蝕性基礎 知識 梳理 1、如何收集、如何收集NO 和和NO2氣體?氣體? 2、溴蒸氣和、溴蒸氣和NO

3、2都為紅棕色氣體,如何區分?都為紅棕色氣體,如何區分?用濕潤的淀粉用濕潤的淀粉KI試紙或試紙或NaOH溶液可以嗎?溶液可以嗎? 3、俗話說、俗話說“雷雨發莊家雷雨發莊家”,寫出對應的化學,寫出對應的化學方程式方程式氮的氧化物對環境的影響氮的氧化物對環境的影響 (1)氮氧化物氮氧化物與與碳氫化合物碳氫化合物經紫外線照射發生經紫外線照射發生反應生成的一種反應生成的一種有毒有毒的煙霧,稱為的煙霧,稱為光化學煙霧光化學煙霧。氮氧化物與空氣中的水反應生成氮氧化物與空氣中的水反應生成硝酸硝酸和和亞硝酸亞硝酸,是是酸雨酸雨的成分。氮氧化物是形成光化學煙霧和酸的成分。氮氧化物是形成光化學煙霧和酸雨的一個重要原

4、因,同時造成水體污染。雨的一個重要原因,同時造成水體污染。 (2)大氣中的氮氧化物主要來源于)大氣中的氮氧化物主要來源于化石燃料化石燃料的的燃燒、汽車尾氣和植物體的焚燒,以及農田土壤燃燒、汽車尾氣和植物體的焚燒,以及農田土壤和動物排泄物中含氮化合物的轉化。和動物排泄物中含氮化合物的轉化。 (3)在工業上含氮氧化物的尾氣吸收常用)在工業上含氮氧化物的尾氣吸收常用NaOH溶液溶液,對應的化學方程式:,對應的化學方程式: NO + NO2 +2 NaOH =2NaNO2 + H2O+2+4+3考點一氮及其化合物的轉化和計算 +40+5+20+5感悟 考點 透析 解答本題要注意以下兩點:解答本題要注意

5、以下兩點:(1)明確氮氣不溶于水,且常明確氮氣不溶于水,且常溫下不與其他物質發生化學溫下不與其他物質發生化學反應;反應;(2)NO2可與水反應生成不溶可與水反應生成不溶于水的于水的NO,NO2和和NO與氧與氧氣按氣按適當的比例適當的比例被水完全吸被水完全吸收。收。解析: A 感悟 考點 透析 題目中發生的化學反應如下:題目中發生的化學反應如下:3NO2H2O=2HNO3NO,2HNO32NaHCO3=2NaNO32CO22H2O2CO22Na2O2=2Na2CO3O22NOO2=2NO2因此最終收集的氣體為因此最終收集的氣體為O2和和NO2。解析: C 【拓展訓練】【拓展訓練】將裝有將裝有50

6、 mL NO2、NO混合氣體的量筒倒立混合氣體的量筒倒立于水槽中,反應后氣體體積縮小為于水槽中,反應后氣體體積縮小為30 mL,則原,則原混合氣體中混合氣體中NO2和和NO的體積比是的體積比是( )A5 3 B3 5C3 2 D2 3解析:判斷此題可根據化學方程式,運用體積解析:判斷此題可根據化學方程式,運用體積差量法進行計算,由所得結果來確定正確的選項差量法進行計算,由所得結果來確定正確的選項。設混合氣體中。設混合氣體中NO2的體積為的體積為x。C基礎 知識 梳理 無色無色 刺激性氣味刺激性氣味 小小 700 基礎 知識 梳理 易溶易溶 基礎 知識 梳理 濕潤的紅色石蕊濕潤的紅色石蕊 變藍變

7、藍 基礎 知識 梳理 考點二 氨氣的實驗室制法與性質 感悟 考點 透析 考點二 氨氣的實驗室制法與性質 感悟 考點 透析 感悟 考點 透析 感悟 考點 透析 感悟 考點 透析 感悟 考點 透析 選項選項實驗現象實驗現象解釋解釋A濃鹽酸附近產生白煙濃鹽酸附近產生白煙NH3與濃鹽酸反應產生了與濃鹽酸反應產生了NH4Cl固體固體B濃硫酸附近無明顯現象濃硫酸附近無明顯現象NH3與濃硫酸不發生反應與濃硫酸不發生反應C氯化物溶液變渾濁氯化物溶液變渾濁該溶液一定是該溶液一定是AlCl3溶液溶液D干燥紅色石蕊試紙不變色,干燥紅色石蕊試紙不變色,濕潤紅色石蕊試紙變藍濕潤紅色石蕊試紙變藍NH3是一種可溶性堿是一種

8、可溶性堿A (1)(2014高考江蘇卷,高考江蘇卷,8B)NH3、O2、HNO3三種物質中,三種物質中,兩兩都能發生反應兩兩都能發生反應 () (2)(2013高考新課標卷高考新課標卷,7B)可用蘸濃鹽酸的棉棒檢驗可用蘸濃鹽酸的棉棒檢驗輸送氨氣的管道是否漏氣輸送氨氣的管道是否漏氣 () (3)(2013高考江蘇卷,高考江蘇卷,4A)液氨汽化時要吸收大量的熱,液氨汽化時要吸收大量的熱,可用作制冷劑可用作制冷劑 () (4)(2013高考廣東卷,高考廣東卷,10A)NH4Cl為強酸弱堿鹽,所以可為強酸弱堿鹽,所以可用加熱法除去用加熱法除去NaCl中的中的NH4Cl () (5)(2013高考福建卷

9、,高考福建卷,10D)檢驗檢驗NH4+時,往試樣中加入時,往試樣中加入NaOH溶液,微熱,用濕潤的藍色石蕊試紙檢驗逸出的氣溶液,微熱,用濕潤的藍色石蕊試紙檢驗逸出的氣體。體。 () 2、氨氣的溶解性實驗問題、氨氣的溶解性實驗問題-噴泉實驗噴泉實驗 結合必修一結合必修一P77頁噴泉實驗,請思考以下問題:頁噴泉實驗,請思考以下問題: 1、如何檢驗氨氣已收集滿試管?、如何檢驗氨氣已收集滿試管? 2、如圖,如何操作引發噴泉?、如圖,如何操作引發噴泉? 3、噴泉的產生證明了什么?、噴泉的產生證明了什么? 4、噴泉實驗成功的關鍵有哪些?、噴泉實驗成功的關鍵有哪些? 5、解釋燒瓶內外壓強差如何形成的?、解釋

10、燒瓶內外壓強差如何形成的? (提示:(提示:PV=nRT )1.噴泉實驗的原理。噴泉實驗的原理。 容器內外存在較大的壓強差,在這種容器內外存在較大的壓強差,在這種壓強差壓強差的作用下,液的作用下,液體迅速流動,通過帶有尖嘴的導管噴出來,即形成噴泉。體迅速流動,通過帶有尖嘴的導管噴出來,即形成噴泉。2.操作及現象。操作及現象。 打開止水夾,擠壓膠頭滴管,使少量水進入燒瓶,形成紅打開止水夾,擠壓膠頭滴管,使少量水進入燒瓶,形成紅色的噴泉色的噴泉3.實驗成功的關鍵實驗成功的關鍵“三要三要”。裝置氣密性裝置氣密性要好。要好。燒瓶和氣體燒瓶和氣體要干。要干。燒瓶內的氨氣燒瓶內的氨氣要滿。要滿。4.形成噴

11、泉的氣體與液體組合形成噴泉的氣體與液體組合aNH3、HCl、SO2、NO2與水組合能形成噴泉。與水組合能形成噴泉。b酸性氣體與酸性氣體與NaOH溶液組合能形成噴泉。溶液組合能形成噴泉。5使容器內外產生較大的使容器內外產生較大的壓強差壓強差的兩類情況。的兩類情況。(1)容器內氣體極易溶于水或容器內氣體易與溶液中的溶質容器內氣體極易溶于水或容器內氣體易與溶液中的溶質發生化學反應。因此當外部的水或溶液接觸容器內氣體時,發生化學反應。因此當外部的水或溶液接觸容器內氣體時,由于氣體的由于氣體的物質的量物質的量減少,導致減少,導致壓強壓強迅速降低,在外界大氣壓迅速降低,在外界大氣壓的作用下,外部液體迅速進

12、入容器,形成噴泉的作用下,外部液體迅速進入容器,形成噴泉(2)容器內的液體由于受熱揮發容器內的液體由于受熱揮發(如濃鹽酸、如濃鹽酸、濃氨水、酒精等濃氨水、酒精等)或由于發生化學反應產生的氣體或由于發生化學反應產生的氣體容器內容器內溫度升高溫度升高產生大量氣體,容器內產生大量氣體,容器內壓強增大壓強增大,促使容器內液體迅速向外流動,也能形成噴泉。如噴促使容器內液體迅速向外流動,也能形成噴泉。如噴霧器、人造噴泉、火山噴發等均是利用了此原理。霧器、人造噴泉、火山噴發等均是利用了此原理。(2)容器內的液體由于受熱揮發容器內的液體由于受熱揮發(如濃鹽酸、如濃鹽酸、濃氨水、酒精等濃氨水、酒精等)或由于發生

13、化學反應產生的氣體或由于發生化學反應產生的氣體容器內容器內溫度升高溫度升高產生大量氣體,容器內產生大量氣體,容器內壓強增大壓強增大,促使容器內液體迅速向外流動,也能形成噴泉。如噴促使容器內液體迅速向外流動,也能形成噴泉。如噴霧器、人造噴泉、火山噴發等均是利用了此原理。霧器、人造噴泉、火山噴發等均是利用了此原理。例例6、噴泉實驗是中學化學的一個重要性質實驗,也是一種、噴泉實驗是中學化學的一個重要性質實驗,也是一種自然現象。其產生的原因是存在壓強差。自然現象。其產生的原因是存在壓強差。試根據圖,回答下列問題。試根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在圖在圖A的燒瓶中充滿干燥氣體,膠頭滴管及燒杯中分別盛有液的

14、燒瓶中充滿干燥氣體,膠頭滴管及燒杯中分別盛有液體。下列組合中體。下列組合中不可能不可能形成噴泉的是形成噴泉的是_。AHCl和和H2O BNH3和和H2O CNH3和苯和苯 DCO2和燒堿溶液和燒堿溶液C(2)在圖在圖B的錐形瓶中,分別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質,反應后能產生的錐形瓶中,分別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質,反應后能產生噴泉現象的是噴泉現象的是_。ACu與稀鹽酸與稀鹽酸 BNaHCO3與與NaOH溶液溶液C大理石與稀硫酸大理石與稀硫酸 D碳銨與稀硝酸碳銨與稀硝酸(3)若圖若圖B的錐形瓶內是無水酒精,水槽內是冷水,則向水槽中加入的錐形瓶內是無水酒精,水槽內是冷水,則向水槽中加入足量的下列哪些物質也會產生

15、噴泉現象?足量的下列哪些物質也會產生噴泉現象?_。A濃硫酸濃硫酸 B生石灰生石灰C氫氧化鋇晶體與氫氧化鋇晶體與NH4Cl固體固體 D氫氧化鈉固體氫氧化鈉固體 (4)城市中常見的人造噴泉及火山噴發的原理與上述城市中常見的人造噴泉及火山噴發的原理與上述_裝置裝置 的原理相似的原理相似DABDB解析解析:(1)形成噴泉的條件是燒瓶中的氣體極易溶形成噴泉的條件是燒瓶中的氣體極易溶于燒杯中的液體于燒杯中的液體,或者是燒瓶中的氣體能與燒杯中的或者是燒瓶中的氣體能與燒杯中的液體發生反應液體發生反應,HCl、NH3均極易溶于水均極易溶于水,而而CO2可與可與燒堿溶液反應燒堿溶液反應,所以答案選所以答案選C。(

16、2)若想使若想使B裝置產生噴泉則應該在錐形瓶中產生裝置產生噴泉則應該在錐形瓶中產生大量氣體大量氣體,使燒瓶和錐形瓶中形成壓強差使燒瓶和錐形瓶中形成壓強差,Cu與稀鹽與稀鹽酸不反應酸不反應,NaHCO3與與NaOH反應無氣體產生反應無氣體產生,大理石大理石與稀硫酸反應產生氣體量極少與稀硫酸反應產生氣體量極少,碳銨與稀硝酸反應可碳銨與稀硝酸反應可產生大量的產生大量的CO2,只有只有D能產生大量氣體。能產生大量氣體。 (3)物質加入水槽中應該是能夠放出大量熱物質加入水槽中應該是能夠放出大量熱,使酒精大量揮發、上下產生壓強差使酒精大量揮發、上下產生壓強差,綜合分析答案綜合分析答案選選A、B、D。(4)

17、人造噴泉和火山噴發均是底部產生壓力人造噴泉和火山噴發均是底部產生壓力,所所以和以和B相似。相似。答案:答案:(1)C(2)D(3)ABD(4)B1有以下四種溶液:有以下四種溶液:NH4Cl,(NH4)2SO4,NaCl,Na2SO4下列試劑能將它們區別開的是下列試劑能將它們區別開的是( ) AHCl BBaCl2 CNaOH DBa(OH)22.為檢驗一種氮肥的成分,某學習小組的同學進行了以下實驗:為檢驗一種氮肥的成分,某學習小組的同學進行了以下實驗:加熱氮肥樣品生成兩種氣體,其中一種氣體能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加熱氮肥樣品生成兩種氣體,其中一種氣體能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另一種氣體能使澄清石

18、灰水變渾濁。紙變藍,另一種氣體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取少量該氮肥樣品溶取少量該氮肥樣品溶于水,并加入少量于水,并加入少量BaCl2溶液,沒有明顯變化。由此可知該氮肥的主溶液,沒有明顯變化。由此可知該氮肥的主要成分是要成分是()ANH4HCO3BNH4ClC(NH4)2CO3 DNH4NO3DA(2)乙同學建議,把教材中實驗室制取氨氣的收集裝置由大試管改為集氣瓶且乙同學建議,把教材中實驗室制取氨氣的收集裝置由大試管改為集氣瓶且瓶口向上來收集氨氣,并確保不污染環境。請你根據其設想回答:瓶口向上來收集氨氣,并確保不污染環境。請你根據其設想回答:若用排空氣法收集若用排空氣法收集NH3,請在圖,請在圖的方框內畫出其氣體收集裝置和尾氣吸的方框內畫出其氣體收集裝置和尾氣吸收裝置,標出所用的試劑收裝置,標出所用的試劑(自選自選)名稱。名稱。若用排液取氣法收集若用排液取氣法收集NH3,可選用的試劑是,可選用的試劑是_(填序號填序號)。AH2OB濃硫酸濃硫酸 CCCl4 D飽和飽和NaCl溶液溶液實驗 典例 探究 變式訓練變式訓練1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可以驗證利用如圖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