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高中地理教學中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與差異性章節的教學設計及點評馮雪峰1、 課程分析本節課作為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的最后一章,它在對前面所學的地理知識進行總結的同時,也利用之前的氣候、地形、土壤、水文、生物等知識對地理環境形成的原因進行了進一步的分析,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利用舊知識啟發學生思考,以強化學生的地理思維。本章教材從總體上看,包括兩部分內容,即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和自然地理環境的差異性,這兩節內容一個從能量轉化和生態平衡的角度來說明地球整體的循環過程,并呼吁人們從整體的角度對地球環境進行保護;另一個則從地球各部分的地形、氣候等條件的差異性來分析地球環境的多變,進而引導學生掌握其變化
2、的規律。2、 課程目標1知識目標理解自然地理環境整體性的含義及表現;通過日常經驗理解地理環境各要素間的相關性,并說明地理環境整體性的形成;認識地理環境差異及其分異的規律。2. 能力目標 通能夠過讀圖、析圖解釋地球環境整體性的含義以及表現;提高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地理空間思維能力;運用地理環境整體性和差異性的相關知識,分析人類生產、生活中的現象。3 情感目標 引導學生體會地理的魅力;激發學生探究地理問題的興趣;培養學生形成求真務實的學習態度;引導學生樹立合作精神;在整體觀的指導下提高環境保護意識。3、 教學重點 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表現、差異性的分布規律及原因。4、 教學難點 用整體性原理解釋實際問
3、題;用地域分異規律來解釋垂直分異、水平分異以及局部分異的表現和原因。5、 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的教學設計1.新課引入教師利用地球儀和電子地圖讓學生回答問題:地球上不同的氣候類型有什么特點?產生這種不同的原因是什么?自然環境系統中包含哪些要素?這些要素間關系如何?通過這些問題的引導,學生在知識回顧中了解了自然地理環境都是由土壤、氣候、水文、生物、地形等要素構成的,而這些要素通過生態循環實現相互聯系與制約。2. 教材指導首先,教師讓學生仔細觀察教材中“生物聯系了有機世界和無機世界”這張圖,以初步了解生物循環的規律,并讓學生在回答“生物在自然地理環境形成與演化中的到底發揮著哪些作用?”這一問題的過程
4、中理解生物活動對陸地水、地形地貌等地理因素變化的影響。其次,跟著教材進入活動,讓學生觀察書中的“自然地理環境要素間的物質交換示意圖”,并通過合作討論回答“圖中有哪幾種地理要素?”“水在各要素間是如何轉換的?”“太陽能在各要素間是如何傳遞的?”這幾個問題,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利用課件圖示對理環境各要素之間的相互關系進行詳細的講解與總結,以引導學生對氣候與水文之間、水文與地貌之間、土壤與生物之間的關系進行深入理解。再次,教師聯系地理要素之間的關系,引導學生思考地理要素間相互作用所產生的功能,學生通過總結得出生產功能和平衡功能兩種,而教師根據這一結論,一方面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來解釋各生態圈之間完成
5、物質和能量交換的過程;另一方面組織學生對這一模塊活動中的藏羚羊的案例進行分析,并引導學生用平衡功能,解釋一定范圍內各物種的數量基本恒定這一現象。最后,教師先通過對之前知識的總結,來明確自然地理環境具有統一的演化過程的原因及表現,然后引入書中黃土高原和東北林區的案例,并通過多媒體動畫演示來表明其演化的過程、原因及表現。3. 教學拓展 通過對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的學習,使學生理解自然環境“牽一發而動全身”的狀態,同時根據今年肆虐全球的“厄爾尼諾”現象進行分析,即對于中、東太平洋及南美太平洋沿岸國家異常干旱,森林火災不斷的現象,以及我國等西太平洋沿岸國家降水不斷,洪澇災害嚴重的強烈反差進行整體性分析
6、。6、 自然地理環境的差異性的教學設計1. 新課導入1.1問題導入 教師利用復習提問引導學生回顧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產生的根本原因;自然地理環境的兩個整體功能以及整體性的表現。1.2圖片導入教師利用課件展示兩幅反映不同地域特點的自然景觀圖片,讓學生回答圖片中自然地理環境的特點。1.3觀點導入 教師提出一個觀點:地域差異在自然地理環境中是普遍存在的,可以說自然地理環境中不可能存在任何兩個自然狀況完全相同的區域。然后讓學生在接下來了的學習中對著一觀點進行驗證,以判斷其正確與否。2. 教材分析2.1陸地自然帶的形成教師將緯度位置與海陸位置通過對熱量和水分的影響將地球劃分為自然帶之一內容繪制成知識導圖
7、,并詳細解釋海陸位置、緯度位置的差異,導致太陽輻射的強度不同,不同地區所接受的熱量不同,而熱量會影響降水,熱量和水分決定一個地區的氣候,不同的氣候類型又決定了不同的植被類型和土壤類型,由此,相應的氣候、植被和土壤共同構成了具有一定寬度,呈帶狀分布的陸地自然帶。最后教師通過幻燈片放映呈現整個地球自然帶的分布狀況,并讓學生討論其變化規律。2.2從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異規律 教師先讓學生快速閱讀教材中這一部分的內容,并迅速找出中緯度地區大陸東岸、大陸西岸和大陸內部的陸地自然帶的名稱。然后在教師的指導下自行繪制地域分異規律的表格,從而保證學生對這些地理分布規律能夠有一個更加直觀、形象的理解,最后教師先解
8、釋熱帶雨林、熱帶草原、熱帶沙漠等自然帶的分布范圍和特點,并讓學生通過思考、討論,嘗試解釋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帶、溫帶落葉闊葉林帶、亞寒帶針葉林帶等內容,以提高其自主學習的能力。2.3從沿海到內陸的地域分異規律 學生先閱讀教材中這一部分的內容,然后完成課件上的表格,表格中對自然景觀和自然帶從沿海向內陸依次更替的形成基礎,水分變化的原因,從沿海到內陸干濕狀況的差異的原因以及地表景觀的變化,自然帶更替以及延伸方向進行了概括和總結,在完成表格后,教師引導學生以亞歐大陸為例,綜合之前學過的從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異規律對溫帶海洋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以及其呈現出來的自然景觀進行分析。2.4垂直地域分異規律 在閱讀
9、過教材內容后,教師引導學生嘗試根據之前學過的知識對書中圖例“喜馬拉雅山的垂直地域分異”進行解釋,其中對于山脈南坡從常綠闊葉林一直到積雪冰川的變化情況進行探究,然后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總結,即由于垂直水熱條件的變化,高大的山脈,隨著海拔高度的變化,從山麓到山頂水熱差異大,進而形成垂直氣候帶,而自然景觀也出現了垂直分異規律,最后讓學生運用該規律對我國農業生產的變化進行解釋,以引導學生學會知識運用。3.教學總結 教師引導學生對熱量與水分對地理環境的影響進行總結,并歸納出熱量是影響赤道到兩極地域分異規律的基礎條件,水分是從沿海向內陸的地域分異規律的基礎條件,水熱條件共同影響了地域垂直分布的差異,而
10、這三種地理環境的差異相互融合,相互交叉,共同構成了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7、 教學點評本章節的教學設計主要體現了以下特點:一、調動了課堂氣氛,活躍的課堂氣氛有利于學生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在本次教學設計中,教師利用情境創設、問題引導等方式來優化課堂流程,調節課堂氣氛,并讓學生在師生互動中實現對地理知識的學習;二、完成了新舊知識的銜接與總結,基于本章節在整本教材中的位置,教師采用總結歸納的方式對前面所學的知識進行了回顧與梳理,例如在“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的教學中,教師就利用問題,讓學生對自然環境中的各種要素進行了總結,然后有通過要素之間關系的作用來理解整體性的含義,而在差異性的教學中,教師又利用不
11、同模塊的學習層層推進,不僅對地理環境三個方面的差異進行了知識融合,還對之前學的整體性知識進行了鞏固,從而提高了學生知識掌握的深度;三、體現了學生教學主體的地位,在教學中,教師始終將學生放在教學主體的地位,而自己則成為了教學引導者,例如在案例引入時,教師根據學生的興趣點,利用生活中常見的地理環境變化的問題,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同時教師還通過引導、鼓勵等方式讓學生嘗試自主學習、自主探索,從而讓學生在探究答案的過程中,形成地理思維,并提高自主學習的意識。當然在教學設計中,還存在一定的不足,即針對該教學內容的難度,教師應盡量采用分組合作學習的方式進行,例如在差異性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三組,一組學生研究“從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異”,一組學生研究“從沿海向內陸的地域分異”,一組學生研究“山地的垂直分異”,且每一組學生通過教師的引導、教材的幫助、組內的討論完成地域分布規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信陽師范大學《液壓與氣壓傳動1》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煙臺汽車工程職業學院《波斯語報刊選讀》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西工業貿易職業技術學院《中醫眼科學》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四川外國語大學成都學院《ERP供應鏈管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蘇省海安市2025屆高三下第一次階段性檢測試題生物試題含解析
- 江西應用科技學院《PROE三維機械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二零二五版美團會員服務協議
- 二零二五經營場地租賃協議書范例
- 二零二五版投資理財協議
- 二零二五版投資人入股協議書
- BRC內部審核檢查表(BRC內審檢查表)
- 古建筑修繕施工質量控制方案
- 綜合應用能力事業單位考試(綜合管理類A類)試題與參考答案(2025年)
- 周杰倫職業規劃
- DB21T 2481-2015 水利工程單元工程施工質量檢驗與評定標準-農村水利工程
- 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2025屆高考數學考前最后一卷預測卷含解析
- 專題03全等模型-手拉手模型(原卷版+解析)
- 慢性高血壓并發子癇前期病因介紹
- 【MOOC】手把手教你學自控-《自動控制原理》要點剖析-蘇州城市學院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沿街商鋪、合用場所消防安全培訓課件
- 靜脈炎的預防及處理-李媛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