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滿意的一節課”教學設計模板_第1頁
“我最滿意的一節課”教學設計模板_第2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4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學習必備歡迎下載蘇教版(國標本)一年級下冊一切景語皆情語小河與青草第二課時教學設計與評析淮陰師范學院第一附屬小學竇寧靜教材分析閱讀與識字寫字是第一學段語文教學承載的兩項重要任務,以下試從閱讀 和識字兩個層面進行教材分析:(一) 閱讀層面1.1. 基于這一篇的文本解讀:小河與青草是義務教育蘇教版國標本教材 一年級上冊中的一篇閱讀課文,也是一則寓言,講的是小河與青草的一段互相夸 獎、互相感謝的對話,從中可以感知自然界萬物相互依存的道理。 課文共有六個 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就一句話,講小河邊長滿了青草。第二至五自然段講小河與 青草的兩次對話。第二、三自然段,是小河與青草的第一次對話,小草話語中“真 清

2、啊” “一眼能看到底”,寫出了河水的清澈,表達了小草真誠的夸贊。小河話 語中的“緊緊抱住” “早就” “渾濁”,既隱含著小草為防止水土流失作出的艱 苦努力,也充分表達出小河深深的感激。第四、五自然段,是小河與青草的第二 次對話,“碧綠碧綠” “真讓人喜愛”,描繪了小草顏色誘人,生機盎然的樣子, 流露出小河對小草的喜愛,小草言語中的“充足的水分” “要不”“早就干枯”, 則充分體現了水分在小草生長過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表達了小草對小河的感激 之情。第六自然段講河水流得更歡了,小草長得更綠了。“更歡”“更綠”,余 味悠長,款款流淌出小河與青草的互助友愛,誰也離不開誰的溫暖情誼。全文寓意含蓄,故事在

3、角色的對話中展開,人物形象也借助對話得以鮮活的 展現,借此,寓意的理解通過鮮明的形象、生動的情感,無痕而鮮活的被學生所 理解。2 2把握故事文本的整體特點:語文課程標準把“喜歡閱讀”放在 1-21-2 年級閱讀教學階段目標的第一條。一年級的閱讀教學更應把“讓學生能朗讀課文 并感受閱讀的興趣”作為起步階段閱讀教學的第一要求,放眼低段的小語教材, 有很多兒童喜讀樂演的童話、寓言等故事,這些故事語言優美,貼近兒童生活, 充滿豐富的幻想。尤其是故事角色人格化,符合兒童的心理特征,把抽象的事物 轉化為具體可感的藝術形象,也正適合了兒童形象思維的特點。加之插圖再現了 課文意境,富有兒童情趣,有助于激發想象

4、,啟發思維。基于故事文本的整體特 點,引導學生進入課文情境,通過角色體驗來促進朗讀。在表演的過程中抓住對 話中的重點詞語,用神態、動作來表現,把重點詞語的“神”外顯,弓I導學生“演” 中“悟”,“悟”中“演”。前期學過的課文,雖然有童話、寓言,還有描寫真實生活的敘事文,但是面 對剛剛接觸課文的一年級學生,我們認為還不適宜進行過于細致的體裁劃分,基學習必備歡迎下載于故事的整體特點,基于兒童身心發展的特點,引導孩子憑借語言材料,初步感 知故事形象,讀懂故事大意,體會到閱讀故事的樂趣就可以了。(二)識字寫字層面識字寫字教學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本課教材中,四會字有“河, 青,草,分,干,對,住

5、”,二會字有“與,邊,能,岸,感,謝,緊,得,流”。 課文中的生字對于學生來說,從音、形、義三個緯度應有不同的教學側重點,不 能平均用力,而要基于學生的學習需要,確定了不同的識字目標。如“河,草”的教學,可重偏旁的理解,初步感知形聲字中表聲旁的部件 與字音相同的地方,為下學期形聲字的歸類學習奠定基礎。第一課時,結合課文 插圖,隨課題教學時,可引導學生觀察小河的特點,發現三點水作為偏旁的意思, 與前期學過的“浪,漁,沙”等相同偏旁字進行辨析,感受“草”和“早”韻音 相同的特點。將插圖中小草的樣子與“草”的象形文字進行對比,讓字義變得具 體可感。小篆,楷書,動態畫面的結合呈現,表現出漢字演變的形態

6、美,理解帶 有草字頭的字,一般都是表示草本類植物,下半部分的“早”字,表示“草”字 發“aoao”音,讓學生在聞聲、察形、知義的同時,又對漢字的造字方式有了了解。而“青”字的教學,則重在后鼻讀音和字義的理解上。“分”和“干”,因為學生 們在前期的經驗中,多數是先認識了“分蘋果的(f fm)干活的(g血)”,后來 才認識課文中的“水分(f 6)干枯(g 0),因此,這兩字的教學重在理解不 同語境中的讀音與字義。“對” “住”兩字,重在識記方法的指導以及字形的書寫。“對“字書寫時,著力指導左右兩個部件的穿插避讓。20112011 版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語文課堂要重視學生寫字教學,每節課至 少拿出 1

7、 10 0分鐘來寫字。對低年級的寫字教學來說,為了保證書寫質量,要保證 生字書寫指導的整個過程(讀帖觀察一一教師范寫一一描紅臨帖一交流講評)都 應在課堂上完成。老師當堂范寫是一種最便捷最直觀最有效的寫字指導。在指導學生正確書寫的過程中,千方百計地激發學生“樂寫”,在讀帖、描紅以及臨帖 的過程中提供展示的平臺,初步體會漢字的形體美,培養學生良好的寫字習慣。學情分析:本班一共有 5151 名學生,2626 名男生,2525 名女生,他們思維活躍, 對學習有熱情。但不能持久,思維方式以形象思維為主,所以會對圖文并茂的文 本感興趣。在課堂學習中,特別渴望得到老師、同伴的稱贊,激勵的言語行動會 進一步強

8、化他們學習的動力。入學三個多月,學生們課前準備的習慣、課前積累 的習慣、專心聽課并學會思考的習慣、寫字讀書的姿勢、傾聽的能力與習慣、清 晰回答問題的能力與習慣、與同桌合作的習慣在諸多能力習慣的培養方面, 已漸漸有意識了。但畢竟是才入學的孩子,我們不急于求成,不期待一步到位, 努力讓每個階段的學習都有所側重。1.1.正確拼讀,讀通句子和課文的能力:入學不久的漢語拼音的學習,使孩子們初具一定的拼讀能力,為讀準、讀通 課文提供學習必備歡迎下載了工具性基礎。但學生直呼音節有困難,借助拼音,閱讀字數少的兒歌 比較輕松,遇到生字多、拼讀量大的文本,一個字一個字拼讀完文本要花費不少 時間,而且破壞了閱讀理解

9、的整體性。 需要反復拼讀文本多遍,才能整體感知到 故事意思。兩個單元的詞串韻文和三個單元的課文教學中, 雖然認識了 237237 個生 字,但由于學過的生字還未完全掌握, 到新的語境中回生現象明顯。 雖然學完十 來篇課文,還沒建立起句的概念,體現在朗讀中,遇到長句子不會停頓,無暇顧 及標點,句與句之間常常一股腦的連著讀, 或一字一頓的讀,無法在語流中讀成 短語或句子。不過,學生們已經初步熟悉短文由句構段、組段成篇的排列形式, 能準確給短文劃分自然段。絕大多數孩子認識了句號、逗號,一半的孩子認識了 問號、感嘆號等常用標點,能大致了解其意義。2 2理解字詞,讀懂句子和課文的能力: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

10、以字詞的學習為主要任務, 字詞是句子的最小單位,是 通向課文理解的基礎。但是低年級學生,還不能像中高年級學生那樣自主對重點 詞句進行揣摩、推敲,體會其表情達意的作用,尤其是才進入課文學習不久的一 年級學生,起步階段,需要老師結合具體語境,選取合適的字詞理解點,進行方 法的指導,而后在大量的語言實踐中遷移運用方法。 根據一年級學生的特點,可 引導他們采用聯系上下文、結合自己生活經驗、觀察實物、看圖片、演示、表演 等方法有所側重地理解重點詞句。“明象”才能“入境” ,6,6 “入境”便可“悟情”,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也就可以水到渠成了。3 3識字寫字的能力與習慣:孩子們經過前期詞串識字和課文的學習,

11、已經能初步掌握122122 個生字的識記書寫,能力強的孩子已經能嘗試運用“加一加”“減一減” “利用熟字換偏旁”等方法自主識記字形。在如何把字寫漂亮中,初步掌握了“看形狀,找位置,注 意關鍵筆畫”的方法結構。此方法結構,若想扎根,還需在未來的寫字教學中進 行反復的訓練。班級還有近一半的孩子,不能在 1010 分鐘的寫字時間,保持住正 確書寫的姿勢,需要老師不停地提醒。此項習慣養成,也需在每次提筆時進行持 之以恒的訓練。4 4同桌合作、課堂互動交流的能力:開學至今,本班的孩子已經有了合作的意識,從拼音教學開始的辨音活動, 培養了相互傾聽的習慣,并能嘗試著給同桌提提建議,進行簡單的評價。比如: 一

12、方讀書,另一方知道要捧著書認真聽,仔細看,看他讀得是什么,讀得是否正 確,還知道姿勢上要稍稍面對面,這樣才能讀得清、聽得明。初步嘗試分角色朗 讀,大多數孩子能相互配合,根據提示語和引號找到各自角色的語言。 能做到這 些的,占全班人數的四分之三,朱俊宇、周煒康、孫楷迪、丁雅琦、盛澳、杜榮 堂位等 1212 位同學,還有待能力的鍛煉,習慣的養成。本班的孩子在互動交流的習慣與能力方面差異較大。如陳曦、高伊諾、宗楚瑄、閆家碩、韓冬陽、蔡欣辰等近 3030 名孩子,能夠積極參與互動。但是傾聽能 力還待培養,體現在只顧著自己發言,發言結束不能繼續認真傾聽別人的發言或 評價。當然本班也學習必備歡迎下載有一小

13、部分孩子表現內向, 或者是缺乏主動思考精神,不愿當 眾說話,對于他們沒有過分強求,立足于多為他們創造機會,耐心引導呵護。設計理念1 1、閱讀是教師、學生與文本的對話過程。教學中教師應帶領學生走進文本,利 用文章對話這一平臺,讓學生充分交流。2 2、以情為基點,引領學生與文本對話;以讀為主線,打開學生情感的閘門;以 悟為強音,加強學生的認識。教學時應抓住文中寓意深刻的對話, 引導學生潛心 涵詠,反復揣摩,從中感受到思想的啟迪與情感的熏陶。3 3、樹立大語文教學觀,將身邊事例與課堂學習有機結合,豐富對文本的理解。教學目標1.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2. 學會本課 7 7 個生字,

14、正確認讀 1010 個二類字。注意規范讀寫姿勢,培養自 主識字的能力。3.3. 依憑對話朗讀,理解課文內容,初步感知自然界許多事物相互依存的道 理。4.4. 練習同桌合作,培養合作的習慣,滲透質疑的意識,初步感知理解詞語 的方法。教學重難點分角色朗讀,理解人物對話,理解文章寓意。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頭飾教學時間第二課時教學方法:以讀為本,讀為主線,在讀中積累,讀中感悟。教學過程一、 復習導入復習部分生字、詞語,回顧主要內容。(設計意圖:復習舊知,找準本節課的基點。)二、 精讀感悟(一)學習小河與青草的第一次對話。過渡:它們是怎樣互相夸獎和感謝的呢,打開書 130130 頁,讀一讀。1 1 指名

15、讀第一次對話。說說讀懂了什么?2 2小草是怎么夸的呀?學習必備歡迎下載(設計意圖:低年級對話教學,構建以讀為本、以講助讀、以演練讀的策略, 以讀的過程來展示對話過程,緊緊抓住對話中的關鍵詞、關鍵符號,使角色的 語言、形象與故事思想、情感和諧交融。)3.3. 引讀第四節。4 4 質疑,聽了小河的話,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嗎?預設:緊緊抱住、渾濁(播放動畫,幫助理解)指導朗讀(設計意圖:創設情境,引導角色體驗,突破教學的難點,初步領悟課文蘊含的哲理,引導學生感受小草為防止水土流失作出的艱難努力,體會小河對 小草的感激之情、理寓其中。)(二)學習小河與青草的第二次對話。1 1 同桌分角色朗讀第二次對話。2 2 引導評價。(設計意圖:培養同桌合作的習慣與能力。)3 3 體會“碧綠碧綠”指導朗讀4.4. 創設情境,引導部分同學進行角色體驗,體驗小草的感激之情,指導朗 讀。5.5. 演一演。(設計意圖:故事的寓意包含在它的生動鮮明的藝術形象里。只有當學生 具體而完整地感受了形象,才能真正領會它的寓意。利用故事人物鮮明、對話較多,適合朗讀的特點,讓學生盡情地讀、演,運用各種方法加深學生對形象 的感受,從而插上想象的翅膀,從故事走向生活,從動、植物走向人類。 )(三)引讀第六節,布置拓展練習。1 1 引讀第六節。2 2 小河繼續往前流,和大樹、小花、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