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醫神經病學國家精品課程題庫_-_□-內科學_-_3_第1頁
哈醫神經病學國家精品課程題庫_-_□-內科學_-_3_第2頁
哈醫神經病學國家精品課程題庫_-_□-內科學_-_3_第3頁
哈醫神經病學國家精品課程題庫_-_□-內科學_-_3_第4頁
哈醫神經病學國家精品課程題庫_-_□-內科學_-_3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哈醫神經病學國家精品課程題庫 - -內科學 - 醫學生論壇 國內最大的醫學生學習社區 - Powered by Discuz!默認表情兔斯基酷猴呆呆男 第九章 中樞神經系統感染1第十章 中樞神經系統脫髓鞘疾病7第十一章 運動障礙疾病16 第九章 中樞神經系統感染 一、選擇題 【A型題】 1哪一種腦炎臨床最常見的: A巨細胞病毒性腦炎 B腸道病毒性腦炎 C單純皰疹病毒性腦炎 D帶狀皰疹病毒性腦炎 E腺病毒性腦炎 2男患,50歲,突發頭痛,嘔吐,體溫40,伴躁動,2日后頻繁癲癎發作、昏迷,3日后死亡。病理檢查腦實質內出血性壞死、細胞核內包涵體。該病為: A腺病毒性腦炎 B巨細胞病毒性腦炎 C急性播

2、散性腦脊髓炎 D帶狀皰疹病毒性腦炎 E單純皰疹病毒性腦炎 3單純皰疹病毒性腦炎最常見的病灶部位是: A大腦皮質廣泛性損害 B顳葉、額葉及邊緣系統 C頂葉及枕葉 D丘腦下部 E腦干 4單純皰疹病毒性腦炎早期最可能出現的異常是: A外周血白細胞增多 B腦脊液壓力增高 C腦脊液細胞數增多 D腦電圖出現彌漫性高波幅慢波 ECT顯示顳葉低密度病灶 5單純皰疹病毒性腦炎的治療那項表述是不正確的: A可用剛昔洛韋治療 B可用阿昔洛韋治療 C待病毒學確診后應用抗病毒藥物 D對癥治療如物理降溫、脫水降顱壓等 E重癥病人支持療法、加強護理和預防并發癥等 6艾滋病的病原體是? A乳頭多瘤空泡病毒 BHTLV-1逆轉

3、錄病毒 C朊病毒感染 DHlV病毒 F巨細胞病毒 【X型題】 7中樞神經病系統可能的感染源是: A細菌 B病毒 C螺旋體 D朊蛋白 E寄生蟲 8單純皰疹病毒性腦炎的以下哪項表述是正確的: A是中樞神經系統最常見的病毒性感染 B單純皰疹病毒是嗜神經DNA病毒 C成人病例多由HSV-型病毒感染 DHSV-型病毒感染多見于新生兒或性接觸傳播 E本病死亡率低,預后良好 9單純皰疹病毒性腦炎可能的臨床表現是: A急性起病、高熱,可伴口唇皰疹 B可出現癲癎發作 C常見嗜睡、昏迷等意識障礙 D精神癥狀較明顯 E可發生智能障礙 10單純皰疹病毒性腦炎的腦脊液改變是: A腦壓增高 B細胞數明顯增多 C可見紅細胞

4、 D蛋白含量增高 E蛋白細胞分離 11. 單純皰疹病毒性腦炎腦電圖最常見的改變是: A單、雙側顳葉高波幅慢波明顯 B單、雙側額葉高波幅慢波明顯 C單、雙側頂葉高波幅慢波明顯 D單、雙側枕葉高波幅慢波明顯 E各腦葉高波幅慢波均明顯 二、簡答題 1何謂中樞神經系統(CNS)感染? 是各種生物性病原體(包括病毒、細菌、螺旋體、寄生蟲、立克次氏體和朊蛋白等)侵犯CNS實質、被膜及血管等引起的急性或慢性炎癥性(或非炎癥性)疾病。 2CNS感染性疾病如何按感染部位分類? 可分為:腦炎、脊髓炎或腦脊髓炎,腦膜炎、脊膜炎或腦脊膜炎,腦膜腦炎等。 3CNS感染性疾病的病因分類? 分為病毒性腦炎、細菌性腦膜炎、真

5、菌性腦膜炎和腦寄生蟲病等。 4CNS感染途徑包括那些? 包括血行感染、直接感染、神經干逆行感染。 5單純皰疹病毒性腦炎(HSE)常用的病原學檢查法? 用ELISA法檢測HSV抗原;ELISA法、間接免疫熒光檢測HSV特異性lgM、lgG抗體;PCR或Southern印跡法檢測CSF中HSV-DNA。 6HSE病理學重要特征是什么? 顳葉、額葉出血性壞死及病灶邊緣部分神經細胞核內見Cowdry A型包涵體。 7HSE須注意與那些疾病鑒別? 與帶狀皰疹病毒性腦炎、腸道病毒性腦炎、巨細胞病毒性腦炎及急性播散性腦脊髓炎鑒別。 8病毒性腦膜炎的主要病原體及感染途徑? 主要病原體是腸道病毒。主要經糞口途徑

6、傳播,少數通過呼吸道分泌物傳播。 9病毒性腦炎的確診依據是什么? 腦脊液病原學檢查。 10何謂朊蛋白病、其特征性病理改變,舉出3種疾病? 是一類由具傳染性朊蛋白(PrP)所致的散發性CNS變性疾病,特征性病理改變是腦海綿狀變性(海綿狀腦病),如Creutzfeldt-Jakob 病(CJD)、瘋牛病、Kuru病。 11人類朊蛋白病主要包括那些疾病? Creutzfeldt-Jakob病(CJD)、Kuru病、Gerstmann-Straussler綜合征(GSS)、致死性家族性失眠癥(FFI)、缺乏特征性病理改變的和伴痙攣性截癱的朊蛋白癡呆等。 12何謂Creutzfeldt-Jakob病(C

7、JD)? 是人類最常見朊蛋白病,主要累及皮質、基底節和脊髓(皮質-紋狀體-脊髓變性)。 13CJD的臨床有那幾種類型? 四種類型:散發型、醫源型(獲得型)、家族型和變異型等。 14何謂Kuru病? 是人類發現的第一個致死性朊蛋白病,新幾內亞高原土著居民生食感染本病的亡故親人的肉所致。 15致死性家族性失眠癥最突出的早期癥狀? 睡眠障礙。 16AIDS的確診依據是什么? 腦活檢、HIV抗原及抗體測定。 17AIDS的治療原則是什么? 抗HIV藥物治療、增強患者免疫功能、治療機會性感染及腫瘤等神經系統并發癥。 18何謂結核性腦膜炎(TBM)? 是結核桿菌引起的腦膜和脊髓膜非化膿性炎癥,是最常見的神

8、經系統結核病。 三、論述題 1單純皰疹病毒性腦炎的臨床表現及輔助檢查? 可發生于任何年齡和季節,可有發熱、不適、頭痛、肌痛、腹瀉等前驅癥狀及口唇皰疹史;急性起病,可有高熱、頭痛及輕微意識障礙;精神癥狀突出,如遲鈍、淡漠、呆滯、行為懶散、不能自理生活,或沖動行為,可見癲癎發作;偏癱、失語、眼肌麻痹、共濟失調、運動障礙、腦膜刺激征和智能障礙等,腦實質廣泛壞死可導致腦水腫,引起顱內壓增高、腦疝和死亡,病程數日至12個月,死亡率高;腦電圖常見單或雙側顳、額區彌漫性高波幅慢波,顳區尖波與棘波;CT可見顳葉局灶性低密度,出血可見點狀高密度;MRI顯示顳葉長T1、長T2信號病灶;腦壓高,細胞數增多,蛋白增高

9、,糖與氯化物正常,腦脊液HSV-lgM、lgG抗體滴度4倍以上增高(2次以上)可確診,病后2周內PCR檢出腦脊液HSV-DNA可早期診斷。 2單純皰疹病毒性腦炎的治療? 早期診斷及治療是降低病死率的關鍵。抗病毒藥物治療:無環鳥苷抗HSV,抑制病毒DNA合成;剛昔洛韋作用更強,毒性低;免疫治療:如干擾素、轉移因子等;重癥昏迷病人須全身支持及對癥治療,維持營養、水及電解質平衡,防治呼吸道感染等并發癥,以及物理降溫、抗癲癎發作、鎮靜、脫水降顱壓等,嚴重腦水腫患者應早期大量及短程應用皮質類固醇;恢復期可行康復治療。 3病毒性腦膜炎的臨床表現? 夏秋季高發,熱帶和亞熱帶可終年發病。兒童多見,病程1周以上

10、,成人2周以上;急性起病,出現發熱、頭痛、嘔吐、肌痛、腹瀉、乏力等全身中毒癥狀和腦膜刺激征;幼兒主要表現發熱、嘔吐、皮疹等,頸強直輕微或缺如。 4Creutzfeldt-Jakob病的臨床表現? 中老年患病,起病隱襲,進展緩慢;臨床分三期:初期頗似神經癥,疲勞、失眠、抑郁和記憶減退等,可有共濟失調;中期進行性癡呆,伴失語、輕偏癱、皮層盲、肌萎縮、肌陣攣(最具特征性)等;晚期無動性緘默、昏迷或去皮質強直;變異型CJD:表現共濟失調、行為改變,無肌陣攣和EEG改變,病程較長;免疫熒光檢出CSF 14-3-3蛋白,血清S100蛋白持續增高;晚期腦電圖見間隔0.52秒的周期性棘-慢復合波;CT/MRI

11、見腦萎縮,雙尾狀核、殼核T2對稱性均質高信號。 選擇題答案 【A型題】 1C 2E 3B 4D 5C 6D 【X型題】 7ABCDE 8ABCD 9ABCDE 10ABCD 11. AB 第十章 中樞神經系統脫髓鞘疾病 一、選擇題 【A型題】 1下列哪項不是脫髓鞘疾病常見的病理改變: A神經纖維髓鞘破壞 B病變分布于中樞神經系統白質 C小靜脈周圍炎性細胞侵潤 D神經軸索嚴重壞死 E神經細胞相對完整 2下列哪項與多發性硬化發病機制無關: A病毒性感染 B自身免疫反應 C環境因素如高緯度地區 D血管炎導致缺血 E遺傳易感性 3多發性硬化最常見的臨床類型是: A復發-緩解型 B繼發進展型 C原發進展

12、型 D進展復發型 E良性型 4女性,24歲,一年前疲勞后視力減退,未經治療約20余日好轉,近1周感冒后出現雙下肢無力和麻木,2日前向右看時視物雙影。最可能的診斷是: A球后視神經炎 B重癥肌無力 C多發性硬化 D腦干腫瘤 E脊髓壓迫癥 5一青年,7個月前因輕截癱診斷急性脊髓炎住院治療,2周后基本痊愈;近20天來感覺四肢發緊、陣發性強直伴劇烈疼痛,用芬必得無好轉,入院時查頭部MRI及BAEP、SEP和VEP均正常。對確診多發性硬化最有價值的是: A脊髓MRI檢查 BCSF-IgG指數增高和寡克隆IgG帶(+) C檢查發現有感覺障礙平面 DLhermitte征(+) E以上均不能確診 6男性,40

13、歲,因感冒半月后出現性情改變如欣快、暴躁和猜疑,以及EEG彌漫性慢波,以腦炎診斷住院20天,經治療病情明顯好轉,準備3日后出院。但患者病情反復,新出現下列哪種情況更應考慮MS: A視力減退并排除眼科疾病 B局灶性癲癎發作 C查到感覺障礙 D雙側Babinski征(+) E頭顱MRI檢查有信號異常 7一中年患者因感冒半月后出現眼球震顫、聲音嘶啞、共濟失調和平衡障礙。最不可能的疾病是: A脫髓鞘腦炎 B多發性硬化 CFisher綜合征 D橄欖橋腦小腦萎縮(OPCA) E延髓背外側(Wallenberg)綜合征 8男,26歲,平時體健,咳嗽發熱7天后出現高熱、亂語和癲癎發作,24小時后昏迷,去腦強直

14、發作,四肢無自主活動。檢查:Bp130/85mmHg,四肢癱,雙側Hoffmann征(+),Babinski征(-),但Kernig征和Brudzinski征均(+)。最可能的診斷是: A腦囊蟲癥 B感染中毒性休克 C結核性腦膜炎 D急性播散性腦脊髓炎 E急性蛛網膜下腔出血 【共用題干】女,40歲,既往體健,不明原因出現左面部麻木和眼球活動障礙25天。檢查發現左面部感覺缺失,復視,水平運動僅左眼可外展。2月前有雙側面神經麻痹史。 9最可能的診斷是: A脫髓鞘腦炎 B多發性硬化 CFisher綜合征 D腔隙性梗死 E腦干腫瘤 10最無鑒別診斷價值的輔助檢查是: A腦脊液檢查 BVEP C頭顱MR

15、I DSEP EEEG 11預計以下最有效的治療是: A神經營養劑 B擴血管藥 C復合B族維生素 D理療 E糖皮質激素 12患者最可能的預后: A病情進展迅猛 B預后不良 C雖復發-緩解多次反復,但可存活25年以上 D慢性進展無緩解 E很快痊愈 【X型題】 13多發性硬化下列哪項病理表述是錯誤的? A表現腦皮質及白質廣泛的脫髓鞘病變 B早期新鮮病灶可見影斑 C不出現軟化壞死灶 D晚期可發生軸突崩解 E晚期神經膠質增生形成硬化斑 14多發性硬化的臨床表現有: A發病年齡多在2040歲之間 B起病形式可急可緩 C有脊髓性感覺障礙 D有視力障礙、復視 E可有共濟失調 15多發性硬化的癥狀可有: A單

16、眼或雙眼視力下降 B共濟失調 C復視 D單肢或多肢肌無力 E眼球震顫 16多發性硬化的診斷主要依靠: A特征性的癥狀和體征 B僅MRI檢查即可確診 C病變在空間上多病灶性和在時間上的多發性的證據 DCSF檢出寡克隆IgG區帶 E以上均不是 17多發性硬化急性發作可能最有效的治療是: A甲基潑尼松龍沖擊療法 B大劑量潑尼松口服 Cb-干擾素治療 D大劑量免疫球蛋白 E環孢霉素A 二、簡答題 1什么是脫髓鞘疾病? 是一組腦和脊髓以脫髓鞘和髓鞘破壞為主要特征的疾病。 2脫髓鞘疾病的病理標準? CNS白質小的播散性或較大的融合神經纖維髓鞘破壞病灶,小靜脈周圍炎性細胞侵潤,神經細胞、軸突等相對完整。 3

17、什么是多發性硬化(MS)? MS是以CNS白質脫髓鞘病變為特點的自身免疫病,遺傳易感性和環境因素參與發病過程。 4何謂寡克隆帶? 是采用電泳或等電聚焦技術在腦脊液中檢出的CNS內合成的IgG區帶。 5MS發病的誘因? 感冒、發熱、感染、外傷、手術、拔牙、妊娠/分娩、過勞、精神緊張和寒冷等。 6MS的首發癥狀? 肢體無力或麻木、視力減退(球后視神經炎)、復視、痙攣性或共濟失調性輕截癱等。 7對MS的診斷有重要意義的眼部體征? 核間性眼肌麻痹和眼球震顫是高度提示MS的兩個體征,如二者并存可指示腦干病灶,應高度懷疑MS。 8高度提示MS的常見癥狀體征? 不對稱性痙攣性輕截癱、視力障礙、眼震、核間性眼

18、肌麻痹或一個半綜合征、播散性脊髓炎、Lhermitte征、痛性強直性痙攣發作、年輕人短暫面部感覺缺失或三叉神經痛等。 9何謂Charcot三主征? 眼震、意向震顫、吟詩樣斷續語言。 10MS的發作性癥狀有哪些? 球后視神經炎、橫貫性脊髓炎、構音障礙、共濟失調、單肢痛性強直性痙攣發作,以及年輕人短暫面部感覺缺失或三叉神經痛。 三、論述題 1多發性硬化(MS)的臨床特點、主要表現及輔助檢查? 特點:CNS的多數病灶及病程中緩解復發體現MS病變空間與時間上多發性。 臨床表現及檢查:1050歲發病,女性較多,病前可有感冒、發熱、感染、外傷、過勞等誘因;急性或亞急性起病,可復發-緩解,多次后病情加重,少

19、數呈緩慢階梯式進展;首發癥狀肢體無力或麻木、視力減退、復視和輕截癱等;常見的癥狀體征是,不對稱性痙攣性輕截癱、視力障礙,核間性眼肌麻痹與眼震并存是高度提示MS的兩個體征,以及腦神經受累(面神經及舌咽、迷走麻痹)、三叉神經痛、Lhermitte征、痛性強直性痙攣發作、球后視神經炎發作、意向震顫、吟詩樣斷續語言、精神障礙等;腦脊液檢查:細胞數正常或輕度增高(<15×106/L),蛋白輕度增高;CSF-IgG指數增高(>0.7,陽性率70%),CSF寡克隆IgG帶(+,檢出率95%);視覺(VEP)、腦干聽覺(BAEP)和體感誘發電位(SEP)一項或多項異常(陽性率50%90%

20、);MRI可見側腦室周圍長T1長T2信號的類圓形或融合性斑塊。 2列舉對多發性硬化診斷有重要意義三方面輔助檢查? 腦脊液檢查:CSF-MNC數正常或輕度增高,通常<15×106/L,CSF-IgG指數增高或24小時IgG鞘內合成率增高、CSF寡克隆IgG帶(OB)陽性均提示IgG鞘內合成;視覺、腦干聽覺和體感誘發電位檢查:50%90%以上的MS患者有一項或多項異常;MRI成像:側腦室周圍白質多數長T1長T2信號的類圓形或融合性斑塊,視神經、腦干、脊髓也可見脫髓鞘斑。 3復發-緩解型MS的治療及藥物? 促皮質素及皮質類固醇:有抗炎及免疫調節作用,縮短急性期和復發期病程,主張大劑量

21、短程療法,如甲基潑尼松龍沖擊療法,成人1 000mg/d加5%葡萄糖500 ml靜脈滴注,一療程連用35天,潑尼松60mg/d繼續口服12天,逐漸減量停藥;以及ACTH肌注或靜注、潑尼松口服、地塞米松靜脈滴注、地塞米松加氨甲蝶呤鞘內注射等;-干擾素療法:IFN-有較強抗病毒作用,可增強MS患者免疫細胞抑制功能,可用IFN-1b、IFN-1a;硫唑嘌呤可降低MS復發率;大劑量免疫球蛋白靜脈滴注對R-R型MS有肯定的療效;對癥治療:疲勞感可用鹽酸金剛烷胺、苯異妥英,尿潴留用氯化氨基甲酰甲基膽堿,尿頻尿急用普魯本辛,痛性痙攣用巴氯芬,卡馬西平或安定。 4視神經脊髓炎的臨床表現? 2141歲發病,急性

22、、亞急性,少數慢性起病;短時間內連續出現截癱(急性橫貫性或播散性脊髓炎)和失明(視神經乳頭炎或球后視神經炎)是本病特征性臨床表現,病情進展迅速,多為單相病程,較少緩解-復發;橫貫性脊髓炎多呈播散性脊髓炎,是急性脊髓炎癥脫髓鞘病變,表現快速進展的輕截癱、雙側Babinski征、軀干部的感覺平面和尿便障礙等;急性復發型脊髓炎常伴Lhermitte征、強直性痙攣,單相病程者神經根痛較少;大多數單相病程或復發型患者CSF細胞數增多(>5×106/L),約1/3單相及復發型患者可>50×106/L,CSF蛋白增高;MRI檢查大多數復發型病人脊髓縱向融合病變>3個脊柱

23、節段,通常610個節段,常見脊髓腫脹和強化。 選擇題答案 【A型題】 1D 2D 3A 4C 5B 6A 7D 8D 9B 10E 11E 12C 【X型題】 13AC 16ABCDE 14ABCDE 17C 15A 第十一章 運動障礙疾病 一、選擇題 【A型題】 1帕金森病(PD)最常見的首發癥狀: A靜止性震顫 B鉛管樣肌強直 C齒輪樣肌強直 D慌張步態 E小步態 2帕金森病不會出現的體征是: A手的搓丸樣震顫 B齒輪樣肌強直 C面具臉 D擠奶婦手法 E慌張步態 3帕金森病以下的哪項表述是不正確的? A多在中老年期發病 B主要表現靜止性震顫、運動遲緩和肌強直 C通常的輔助檢查無特殊發現 D

24、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可治愈 E抗膽堿能藥物適用于震顫明顯的較年輕患者 4帕金森病以下哪項診斷及治療的表述是正確的? A腦脊液檢查對診斷頗有價值 BMRI檢查有特征性表現 CPD一經確診應首選左旋多巴治療 D美多巴是由左旋多巴加芐絲肼組成,療效優于左旋多巴 E服用左旋多巴出現周圍性副作用時應立即停藥 5小舞蹈病三聯征是指: A舞蹈樣動作、肌張力減低、共濟失調 B舞蹈樣動作、肌強直、共濟失調 C舞蹈樣動作、偏癱、共濟失調 D舞蹈樣動作、癡呆、共濟失調 E舞蹈樣動作、吞咽困難、共濟失調 6小舞蹈病與下列哪一種病原體感染有關? A葡萄球菌 BA族溶血性鏈球菌 C肺炎球菌 D李斯特桿菌 E結核桿菌 7小舞

25、蹈病下列哪項表述是不正確的? A是風濕熱在神經系統的表現 B病理可有黑質、紋狀體等部位可逆性炎性改變 C兒童和青少年多見 D治愈后不再復發 E即使不治療也可自行緩解 8下列關于小舞蹈病輔助檢查結果哪一項是不正確的? A血沉加快 B抗鏈球菌溶血素“O”滴度增加 C鏈球菌血清學檢查為陰性 D腦電圖改變無特異性 E頭部MRI檢查無異常 9下列關于小舞蹈病治療哪一項是不正確的? A可適當用鎮靜藥 B病癥輕者,可不用青霉素或其它抗生素 C無論病癥輕重,均應給予水楊酸鈉或潑尼松 D舞蹈癥狀可用氯丙嗪 E治愈后還應定期隨訪 10肝豆狀核變性與哪種物質代謝障礙有關? A鐵 B銅 C鉛 D一氧化碳 E維生素B1

26、2 11男性,20歲,雙手抖動3年。體檢:面部表情少,雙手震顫,步行運動遲緩,雙眼角膜與鞏膜交界處見褐色環,該患者最有可能的診斷是: A帕金森病 B帕金森綜合征 C特發性震顫 D小舞蹈病 E肝豆狀核變性 【X型題】 12臨床上一般認為基底節包括: A尾狀核 B殼核 C蒼白球 D丘腦底核 E黑質 13左旋多巴的副作用有: A惡心、嘔吐 B癥狀波動 C運動障礙 D下肢網狀青斑 E精神癥狀 14小舞蹈病的臨床表現有: A舞蹈樣動作 B擠奶婦手法 C角膜K-F環 D精神癥狀 E可伴有心臟病 15肝豆狀核變性的主要臨床表現: A錐體外系癥狀 B肝硬化 C精神癥狀 D心臟功能損害 E角膜K-F環 16肝豆

27、狀核變性的神經系統癥狀有: A肢體舞蹈樣動作 B震顫,肌強直,運動遲緩 C智力減退 D行為、性格異常 E共濟失調 17肝豆狀核變性與帕金森病的鑒別在于: A震顫,肌強直,運動遲緩 B角膜K-F環 C抑郁 D慌張步態 E(+)家族史 二、簡答題 1何謂肌強直、鉛管樣及齒輪樣強直? 肌強直是被動運動關節時阻力增加;被動運動時屈肌與伸肌阻力始終增高為鉛管樣強直;如伴有震顫,在均勻阻力中斷續停頓為齒輪樣強直。 2何謂開-關現象? 是左旋多巴及復方左旋多巴治療PD中出現的一種副作用,癥狀在突然緩解(開期)與加重(關期)之間波動。 3銅藍蛋白(CP)的意義? 肝豆狀核變性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銅代謝障礙疾病,

28、銅不能與肝內前銅藍蛋白結合,使銅藍蛋白(呈深藍色而得名)合成障礙,血清CP降低,過量銅在肝、腦、腎和角膜等沉積而致病。 4基底節三個重要的神經環路是什么? 皮質-皮質環路、黑質-紋狀體環路、紋狀體-蒼白球環路。 5何謂帕金森病? 又稱為震顫麻痹,是中老年人常見的神經系統變性疾病,以靜止性震顫、運動遲緩、肌強直和姿勢步態異常為主要特征。 6何謂運動障礙? 運動障礙又稱異動癥,表現類舞蹈癥、手足徐動癥的不自主運動,可累及頭面部、四肢和軀干,有時表現單調刻板的不自主動作。 7何謂小舞蹈病? 是風濕熱的CNS表現,多見于兒童和青少年,以舞蹈樣動作、肌張力降低、自主運動障礙等為特征。 8何謂Wilson 病? 也稱肝豆狀核變性,是遺傳性銅代謝障礙所致肝硬化和基底節為主的腦變性病。 三、論述題 1何謂運動障礙疾病、臨床類型及特征? 運動障礙疾病又稱錐體外系疾病,源于基底節功能紊亂,主要表現隨意運動調節功能障礙,肌力、感覺及小腦功能不受影響。可分為肌張力降低-運動過多和肌張力增高-運動減少兩類,前者表現異常不自主運動,后者以靜止性震顫、運動遲緩、肌強直和姿勢步態異常為主要特征 2試述腦的多巴胺代謝?帕金森病的生化病理? 黑質致密部多巴胺(DA)神經元自血流攝入左旋酪氨酸,經細胞內酪氨酸羥化酶轉化為左旋多巴,再經多巴脫羧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