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交通管制自動化系統最低安全高度告警及短期飛行沖突告警_第1頁
空中交通管制自動化系統最低安全高度告警及短期飛行沖突告警_第2頁
空中交通管制自動化系統最低安全高度告警及短期飛行沖突告警_第3頁
空中交通管制自動化系統最低安全高度告警及短期飛行沖突告警_第4頁
空中交通管制自動化系統最低安全高度告警及短期飛行沖突告警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MH××××-2005 xxx.xxx xxx MH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航空行業標準 M H/T××××-2005 空中交通管制自動化系統最低安全高度告警及短期飛行沖突告警功能需求標準 The general requirements standard for air traffic control automation system minimum safe altitude warning and short term conflict alert (征求意見稿) 2005×××&

2、#215;發布 2005××××實施 中國民用航空總局 發 布 1MH××××-2005 MHXXXXXXXX 前 言 本標準是根據ICAO DOC 4444-RAC/501、中國民用航空總局第86號令中國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理規則、中國民用航空總局空中交通管理局中國民航空管自動化處理系統低高度告警及沖突告警功能使用管理規定(暫行)等有關標準和規定,并結合中國民用航空的實際而制定。 本標準的制定將規范空管自動化系統最低安全高度告警及沖突告警功能的技術要求,為空管自動化系統的研制、設計和引進提供技術依據。 本標準實施之

3、日起,相關設備的研制、設計、生產廠家及使用部門均應采用本標準 本標準的附錄××是標準的附錄。 本標準的附錄×是提示的附錄。 本標準由中國民用航空總局空中交通管理局提出,并負責解釋。 本標準由中國民用航空總局科學技術研究中心歸口。 本標準起草單位:中國民用航空總局空中交通管理局、中國民用航空總局第二研究所。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 本標準于xxx年xx月xx日首次發布。

4、2MH××××-2005 MHXXXXXXXX 目 次 1 范圍.4 2 引用標準.4 3 定義.4 4 縮略語.5 5 應用環境和條件.5 6 一般要求.6 7 最低安全高度告警功能要求.6 8 短期飛行沖突告警.10 9 界面要求.12 10 記錄回放.13 11 技術指標與性能要求.14 3MH××××-2005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航空行業標準 MH/T××××-2005 空中交通管制自動化系統最低安全高度告警 及短期飛行沖突告警功能需求標準 The general r

5、equirements standard for air traffic control automation system minimum safe altitude warning and short term conflict alert 1 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制自動化系統最低安全高度告警及短期飛行沖突告警的功能需求。 本標準適用于民用航空使用的空中交通管制自動化系統和其他管制指揮系統。 2 引用標準 下列標準所包含的條文,通過在本標準中引用而構成為本標準的條文。本標準出版時,所示版本均為有效。所有標準都會被修訂,使用本標準的各方應探討使用下列標準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M

6、H/T40122001 空中交通管制雷達標牌 MD-TM-2001-55 中國民航空管自動化處理系統低高度告警及沖突告警功能使用管理規定(暫 行) 3 定義 本標準采用下列定義。 3.1 向前看時間 look ahead time 系統用來預測航跡未來位置和速度的時間值。 3.2 告警時間 warning time 系統應在該時間內預測到航跡與地面障礙物或航跡對之間的間隔將要發生沖突而給出告警。 3.3 告警延遲時間 warning delayed time 當航空器滿足告警條件下實際產生告警的時間與應該產生告警的時間之差值。 3.4 最低安全高度告警 minimum safe altitud

7、e warning 當具有C模式的航空器低于或者在規定的告警時間內將要低于設置的參數值時,系統產生的告警。 3.5 短期飛行沖突告警 short term conflict alert 當航空器與航空器之間的水平和垂直間距同時小于或者在規定的告警時間內將要小于參數值時,系統產生的告警。 3.6 告警抑制 alert inhibition 管制員對指定的飛機或區域的告警提示進行抑制。 4中國民用航空總局2005-××-××批準 2005×××××實施MH××××-20

8、05 3.7 漏警率 missed detection rate 在規定時間內,航空器滿足告警條件而系統未能檢測出告警的次數與航空器實際滿足告警條件的 總次數之比。 3.8 虛警率 false alarm rate 在規定時間內,航空器未滿足告警條件而系統給出告警的次數與航空器實際滿足告警條件的總次 數之比。 3.9 告警區 alert region 用戶定義的含有告警條件的立體幾何空域。 3.10 告警抑制區 inhibited alert region 用戶定義的含有告警抑制條件的立體幾何空域。 4 縮略語 本標準采用下列縮略語。 ADS 自動相關監視 (automatic dependa

9、nt surveillance) CFL 許可飛行高度層 (cleared flight level) DARD 直接接收雷達數據 (direct Accept Radar Data) MSAW 最低安全高度告警 (minimum safe altitude warning) QNH 修正海平面氣壓 (defined air pressure setting) SSR 二次監視雷達 (secondary surveillance radar) STCA 短期飛行沖突 (short term conflict alert) 5 應用環境和條件 5.1 應用環境 5.1.1 系統應具備監視數據(至

10、少包括雷達數據、ADS數據)處理功能。 5.1.2 系統的最低安全高度告警及飛行沖突告警功能運行正常并處于開啟狀態。 5.1.3 系統運行最低安全高度告警及飛行沖突告警功能所需的告警參數設置正確有效,并且經過系統驗證。 5.1.4 相關的使用人員和維護人員應經過培訓,能夠正確使用和維護系統的最低安全高度告警及飛行沖突告警功能。 5.1.5 系統應具有全系統的時間校準功能。 5.2 最低安全高度告警處理條件 最低安全高度告警處理應滿足以下條件: a) 系統的航跡應處于有效的告警區之內。 b) 航空器應具有C模式應答機,航跡高度為經過氣壓修正后的修正海平面氣壓高度。 c) 系統航跡必須與飛行計劃相

11、關。 d) 與飛行計劃相關的系統航跡應處于被管制或管制移交狀態。 e) 系統的航跡速度應有效。 f) 系統應具有自動采集或人工輸入修正海平面氣壓有效數據的功能,并且保證數據能夠得到及時的更新,更新周期不得大于一小時,當氣壓劇烈變化時,更新周期應根據情況進一步減小。 5.3 短期飛行沖突告警處理條件 短期飛行沖突告警處理應滿足以下條件: a) 至少有一個系統航跡必須處于有效的告警區之內。 5MH××××-2005 b) 系統航跡具有有效的C模式應答機,且高度數據可用。 c) 系統的航跡速度應有效。 d) 航跡對中至少有一個已相關飛行計劃,且該飛行計劃相關航

12、跡必須處于受管制或管制移交狀態。 6 一般要求 6.1 告警功能 6.1.1 系統應具備最低安全高度告警及短期飛行沖突告警功能。 6.1.2 系統在綜合航跡顯示模式下應具有最低安全高度告警及飛行沖突告警提示;在單雷達航跡顯示模式下可不具備最低安全高度告警及短期飛行沖突告警提示。 6.1.3 系統在DARD運行模式下可不具備最低安全高度告警及飛行沖突告警功能。 6.1.4 當系統探測到有效的最低安全高度告警和短期飛行沖突告警后,應及時提供給相應的管制席位和主任管制席位。 6.1.5 MSAW或STCA功能失效后,系統應在所有管制席位和主任管制席位上提供明確的聲音和視覺告警。 6.1.6 在線狀態

13、下,系統MSAW和STCA功能不應被關閉;離線狀態下,系統MSAW和STCA功能可以在技術維護席上關閉和開放,關閉和開放應具有權限設置。 6.1.7 系統MSAW和STCA功能的在線抑制應具有權限設置功能,系統至少應該支持見習管制員、助理管制員、值班管制員、帶班主任、主任管制員等人員的權限設置。 6.1.8 系統應對MSAW、STCA功能的開放、關閉、抑制等操作記錄日志,對告警日志和操作日志數據的操作應有權限設置。 6.1.9 系統的告警日志和操作日志至少應該包括以下數據:告警和操作的日期及時間、告警和操作的類型、操作人員的名稱或代號、告警和操作的具體內容。 6.1.10 系統應具備劃設告警區

14、、告警抑制區的功能。 6.2 告警時間 6.2.1 系統針對不同的告警區設置不同的告警時間 6.2.2 告警時間設置范圍應為0120秒,最小設置單位為1秒 6.3 告警抑制 6.3.1 管制席應能對單獨的航空器進行告警抑制。 6.3.2 系統應能在線抑制已經發出的告警提示,當被抑制的航空器產生了新的告警時,原有的抑制無效。 6.4 區域 6.4.1 同種類型的告警區域應不重疊。 6.4.2 系統至少應支持采用多邊形柱體、馬賽克等方式設置告警區域和告警抑制區域。 6.4.3 每個告警區和告警抑制區應能分別獨立設置參數。 6.4.4 系統應能給出區域定義是否有效的明確信息。 7 最低安全高度告警功

15、能要求 7.1 區域設置 7.1.1 告警區域設置 7.1.1.1 告警區分類 最低安全高度告警區分為以下兩種類型: 6MH××××-2005 a) 最后進近告警區,是使用跑道入口處4km向外延伸至起始進近定位點,寬度為4km8km的告警區域。 最后進近告警區如圖1所示。 最后進近告警區高度下滑道 最后進近高警區 跑道入口 起始進近定位點 最后進近定位點 圖1最后進近告警區 b) 通用告警區,是用戶在航路、終端區、進近區設定的通用告警區域。 通用告警區如圖2 最低安全高度 障礙物 圖2 通用告警區 7.1.1.2 告警區域參數化條件 a) 通用告警區參數

16、化條件至少應包括以下幾類: 區域坐標 告警高度 告警時間 b) 最后進近告警區參數化條件至少應包括以下幾類: 起始進近點的位置和高度 最后進近點的位置和高度 下滑道寬度 7.1.1.3 通用告警區劃設應滿足以下要求: a) 通用告警區可以由4 X 4km的馬賽克構成,或者可以由多邊形柱體構成。 7MH××××-2005 b) 系統應具有設置和處理至少50個多邊形柱體告警區的能力。 c) 每一個多邊形告警區不能重疊,全部的多邊形告警區應完全覆蓋整個通用告警區。 d) 通用告警區只能離線狀態下進行劃設。 7.1.1.4 最后進近告警區劃設應滿足以下要求: a

17、) 系統應具有設置和處理至少10個機場的最后進近告警區的能力。 b) 系統應支持用戶將最后進近告警區域設計成三維矩形柱體、三維多邊形柱體、三維多邊形錐體、以及三維圓柱體、三維圓錐體等。 c) 最后進近告警區只能離線劃設。 d) 平行跑道的一個方向只劃設一個最后進近告警區,這個最后進近告警區的參數采用跑道入口處在前的跑道參數。在圖3中,系統將18R跑道的告警高度參數作為平行跑道的最后進近告警區告警高度參數。 跑道離最后進近點距離較近 圖3 平行跑道參數劃設 7.1.2 告警抑制區域設置 告警抑制區域設置應滿足以下條件: a) 機場跑道抑制區為機場跑道及兩端以外4km的區域,系統應具有設置和處理不

18、少于10個機場的跑道告警抑制區的能力。 b) 機場跑道抑制區不應與最后進近告警區嵌套或重疊。 c) 機場跑道抑制區可應用多邊形柱體方式劃設。 d) 系統應具有設置和處理不少于10個非機場跑道抑制區的多邊形告警抑制區的能力。 e) 告警抑制區采用離線方式劃設。 7.2 告警探測 7.2.1 一般要求 7.2.1.1 MSAW應能根據用戶設置的有關參數對符合要求的航跡進行計算,當航跡的高度低于或將要低于參數高度時,系統產生對該航跡的告警。 告警探測原理如圖4所示。 7.2.1.2 系統應在每一次系統處理周期內對符合條件的航跡進行告警計算。 7.2.1.3 在進行告警計算前,航跡的C模式高度已經通過

19、QNH修正。 7.2.1.4 系統應能根據用戶設定的最后進近告警區域,進行MSAW探測計算。 7.2.1.5 對臨近機場的最低安全高度告警進行告警計算時,C模式高度應采用臨近機場的QNH值進行修正。 7.2.1.6 當最后進近告警區與通用告警區重疊時,系統應采用最后進近告警區的要求進行告警計算。7.2.1.7 對于起飛的航空器,在最后進近告警區不做MSAW探測。 7.2.1.8 最低安全高度應等于馬賽克或多邊形柱體區域內的最高障礙物標高加上間隔參數,系統應能設置馬賽克或多邊形柱體區域內的最高 障礙物標高,系統應能根據告警計算模式的不同,設置不同的間隔參數。 818R 18L MH×&

20、#215;××-2005 航空器當前位置 航空器推測位置 當 前 模 推最低安全高度 式 測模式告警時間 圖4最低安全高度告警探測 7.2.2 通用告警區告警計算 7.2.2.1 當前模式 a) 當進行告警計算時,如果航空器的氣壓修正高度低于該航跡所在的馬賽克或多邊形柱體的當前模式高度時,系統應產生最低安全高度告警。 b) 當前模式的馬賽克高度或多邊形柱體高度等于馬賽克或多邊形柱體區域內的障礙物標高加上當前計算模式下設置的間隔參數。 c) 建議當前模式間隔參數范圍為01000米。 7.2.2.2 推測模式 a) 只有當航跡不符合當前模式的告警條件,才進行推測模式的告警計算。

21、 b) 推測模式是系統根據航跡的位置以及速度的水平和垂直向量推測航跡在告警時間內的水平位置和高度,并將航跡推測位置所處的馬賽克或多邊形柱體的推測模式高度與航跡推測高度進行比較,當推測高度低于推測模式馬賽克高度或多邊形柱體高度時,系統應產生告警。 c) 推測計算時,其告警時間從0秒開始,以系統的處理周期為步進單位進行推測計算。 d) 推測模式馬賽克或多邊形柱體高度等于馬賽克或多邊形柱體區域最高障礙物標高加上推測模式間隔參數。 e) 推測模式間隔參數小于當前模式間隔參數。 f) 建議參數范圍: 1. 推測模式間隔參數范圍:01000米; 2. 推測模式告警時間參數范圍:0120秒。 7.2.3 最

22、后進近告警區告警計算 a) 當航空器的當前位置高度低于最低下降高度之上30米,或者在告警時間15秒內將低于最低下降高度以下60米時,系統應產生告警。 b) 系統應允許用戶修改a)中的30米、60米、15秒等參數。 7.3 告警抑制 告警抑制功能應滿足以下條件: 9MH××××-2005 a) 系統應能在線關閉和開啟非機場跑道告警抑制區。 b) 系統應能在線設定二次代碼和有效時間,在有效時間段內抑制系統對該代碼的航空器的最低安全高度告警。 c) 系統應能在線開啟和關閉最低安全高度告警的二次代碼抑制方式。 d) 系統應能在線設定航班號/呼號和有效時間,在有效

23、時間段內抑制系統對該航班號/呼號的航空器的最低安全高度告警。 e) 系統應能在線開啟和關閉最低安全高度告警的航班號/呼號告警抑制方式。 f) 系統應允許用戶在線抑制已經發出的最低安全高度告警提示,并應將用戶在線抑制的最低安全高度告警信息實時、完整的顯示給用戶。 8 短期飛行沖突告警 8.1 區域設置 8.1.2 系統應允許用戶設置不陀?0個告警區和設置不低于10個沖突告警抑制區。 8.1.3 短期飛行沖突告警區和告警抑制區是應是由用戶確定的三維空間,每個區域的水平及垂直邊界由用戶設定。 8.1.4 每個短期飛行沖突告警區都可以設置不同的水平間隔、垂直間隔和不同的告警時間參數。 8.1.5 短期

24、飛行沖突告警區應不能重迭,當兩航跡分別處于不同告警區時,應按水平、垂直較大的告警參數探測飛行沖突。 8.1.6 系統應允許用戶離線狀態下劃設短期飛行沖突告警區和告警抑制區。 8.2 告警探測 8.2.1 一般要求 8.2.1.1 當航跡對的水平間隔、垂直間隔同時小于或者在用戶規定的告警時間內將要同時小于設定的參數值時,系統應及時發出告警。 8.2.1.2 系統進行推測模式計算時,應探測到直線飛行和轉彎機動飛行時的航空器進行STCA探測(要求偏高)。 8.2.1.3 建議系統能檢測和避免因為分裂航跡產生的短期飛行沖突告警(用虛警率來控制)。 8.2.1.4 當航跡處于外推狀態超過12秒,建議對該

25、航跡不進行STCA探測。 8.2.1.5 當航跡與被抑制的航跡之間產生新的沖突告警,原幸種莆扌?8.2.2 當前模式告警計算 a) 根據航跡對的當前位置計算出該航跡對之間的水平距離和垂直距離,如果該水平距離和垂直 距離都小于當前模式下所設定的值時,系統應發出短期飛行沖突告警。 b) 當前模式的飛行沖突可不需確認,探測到飛行沖突后,立即告警; c) 建議參數設置范圍: 水平間隔參數范圍:150000米 垂直間隔參數范圍:1600米 8.2.3 推測模式告警計算 8.2.3.1 計算要求 a) 在進行當前模式計算之后,如果航跡對不滿足當前模式的告警條件,系統應繼續推測模式沖 突探測計算。 a) 向

26、前看時間應至少大于告警時間加上系統對告警的確認和顯示的時間。 b) 系統根據用戶確定的向前看時間結合航跡當前水平位置、航空器最大的飛行速度及所采用的 水平間隔標準,對航跡的潛在沖突進行推測,跟蹤具有潛在沖突的航跡對,排除在向前看時 10MH××××-2005 間內不發生沖突的航跡對,實現初選。 c) 系統檢查航跡對是否同時小于水平間隔參數和垂直間隔參數。如某一航跡對的間隔在告警時 間內同時小于水平間隔、垂直間隔參數,則系統認為檢測到飛行沖突。 d) 為降低虛警率,系統只有在連續檢測到同一航跡對將產生推測的飛行沖突后,才能發出告警。 8.2.3.2 水平沖

27、突的探測 a) 通過初選的航跡對,系統根據兩航跡當前的水平位置、速度矢量和用戶確定的向前看時間,以系統處理周期為間隔,對兩航跡在將來水平運行軌跡進行推算,并用推算的運行軌跡計算航跡對預計將發生小于水平間隔參數事件的時間段;當這個時間段與告警時間具有共同的重迭時間段時,則表明相關的航跡對已經小于或者即將在告警時間內小于水平間隔參數。 b) 建議參數設置范圍: 向前看時間參數范圍:2倍系統航跡處理周期120秒 告警時間參數范圍: 2倍系統航跡處理周期 20秒(應小于向前看時間) 平間隔參數范圍: 150千米 8.2.3.2 垂直沖突的探測 a) 對通過粗選并判定已經小于或者即將在告警時間內小于水平

28、間隔參數的航跡對,系統根據兩航跡當前的高度、升降速度和用戶確定的向前看時間,以系統處理周期為間隔,對兩航跡在將來的垂直運動軌跡進行推算,并根據推算的運行軌跡計算航跡對預計將發生違反垂直間隔標準的時間段;當這個時間段與告警時間具有共同的重迭時間段時,則表明相關的航跡對已經小于或者即將在告警時間內小于垂直間隔參數。 b) 建議參數設置范圍: 向前看時間參數范圍:同水平沖突探測的向前看時間 告警時間參數范圍: 同水平沖突探測的告警時間 垂直間隔參數范圍: 1600米 c) 系統為減少航空器上升、下降過程中因進行推測計算產生的虛假告警,在探測高度沖突時應該對具有CFL數據的航跡使用高度層保護辦法,如圖

29、5所示: 向前看時間 許可高度層 升降率保護 高度 標準間距高度層容差 告警間距 圖5 CFL高度保護示意 1) 航跡處于上升或下降狀態并具有有效的CFL值時,系統使用CFL加上(上升)或減去(下降)高度層容差值,作為航跡推測高度的上限(上升)或下限(下降),進行高度沖突檢測 2) 當航跡通過CFL,并已穿過高度層容差時,系統不再使用CFL容差高度作為推測高度的極 11 MH××××-2005 限,探測高度沖突; 3) 在航跡上升、下降率大于規定數值時,同時航跡尚未達到CFL,但與CFL的高度差已小于另一規定保護值時,系統不再使用CFL容差高度作為推測高

30、度的極限,探測高度沖突 4) 當用戶未輸入CFL數據,或已注銷成無效時,系統應采用垂直沖突8.2.3.2條中a)的方法探測航跡對的高度沖突。 5) 建議參數設置范圍: CFL高度層容差值范圍: 30150米 CFL升降率門限值范圍: 520米/秒 CFL升降率航跡保護高度值范圍: 30150米 83 告警抑制(管制部門協商) 告警抑制功能應滿足以下條件: a) 系統應允許用戶在線開啟或關閉用戶劃設的短期飛行沖突告警抑制區。 b) 交叉航跡相遇后開始脫離仍小于規定間距但大于規定間距的一半時,系統可解除告警。 c) 系統應能在線設定二次代碼和有效時間,在有效時間段內抑制系統對該代碼的航空器的短期飛

31、行沖突告警。 d) 系統應能在線開啟和關閉短期飛行沖突告警的二次代碼抑制方式。 e) 系統應能在線設定航班號/呼號和有效時間,在有效時間段內抑制系統對該航班號/呼號的航空器的短期飛行沖突告警。 f) 系統應能在線開啟和關閉短期飛行沖突告警的航班號/呼號告警抑制方式。 g) 系統應允許用戶在線抑制已經發出的短期沖突告警提示,并應將用戶在線抑制的短期飛行沖突告警信息實時、完整的顯示給用戶。 9 界面要求 9.1 告警及區域參數設置要求 9.1.1 系統應提供圖形用戶界面,在離線狀態下設置最低安全高度告警和沖突告警區,并設置相關告警條件。在圖形用戶界面下,用戶可以制作任意多邊形(含矩形和正方形)、橢

32、圓(含圓)等告警區域,根據需要可以將告警區域設計成三維矩形柱體、三維多邊形柱體、三維錐體、三維圓柱體和三維圓錐體等。 9.1.2 用戶應能設置告警區的顯示屬性,如線條顏色、形狀和粗細,區域填充和透明度等。 9.1.3 在圖形用戶界面下,用戶應能離線劃設最低安全高度告警機場跑道抑制區、最低安全高度告警非機場跑道抑制區和短期飛行沖突告警抑制區。 9.1.4 告警提示應分為預警和告警兩種方式。 9.1.5 告警提示的聲音和顯示(如顏色和閃爍)等屬性可由用戶離線或在線設置。 9.2 告警聲音要求 9.2.1 用戶可以在線關閉系統低高度告警和沖突告警聲音提示。 9.2.2 告警聲音應該是低頻的連續三聲“

33、嘟” 、“嘟”、“嘟”: 音頻頻率:0.8秒 響度:600秒 調幅周期:3秒 9.2.3 聲音告警應持續到用戶對告警聲音進行抑制或告警條件不再存在。 9.3 顯示要求 9.3.1 未被抑制的系統低高度告警和沖突告警顯示為:預警時雷達標牌呈黃色,并不應與其他顯示狀 12MH××××-2005 態下的雷達標牌顯示顏色混淆;告警時雷達標牌顯示為紅色。 9.3.2 雷達標牌應有醒目的告警提示字符:低高度告警提示字符為“LOW”,沖突告警提示字符為“CA”,并以1赫茲的頻率閃爍,直至不再滿足告警條件。 示例:告警標牌顯示如圖6 LOW CAJA1011JA1012

34、 0300 002 800 1080 002 800 0240 ZZAA 8400 ZZAA 圖6告警標牌顯示 9.3.3 當航跡發生告警時,在管制員的雷達數據顯示設備的告警列表中至少應該顯示以下信息: 管制席位代號 操作員代號 告警發生時間 告警的類型 告警時的地速、高度、航向、二次代碼 告警時的飛行數據 9.3.4 主任管制席應同時顯示與發生告警管制席位相同的信息,并在系統信息欄中標明發生告警的管制席位代號。 9.3.5 主任管制員席應能選擇將短期飛行沖突告警(或最低安全高度告警)在其所轄的全部席位上顯示,也能選擇只在發生告警的管制席位顯示告警信息。 9.3.6 告警提示被用戶抑制后,告警

35、聲音消失,雷達標牌應停止閃爍但仍呈原提示顏色,直至不再滿足告警條件。 9.3.7 預警提示被用戶抑制后,告警聲音消失,雷達標牌應停止閃爍并恢復原有顯示顏色。 9.3.8 發生告警的航跡的標牌不應該被隱蔽。 9.3.9 系統應該提供圖形界面,方便用戶在線開啟及關閉用戶劃設的非機場跑道最低安全高度告警抑制區和短期飛行沖突告警抑制區;告警抑制的SSR代碼、航班/呼號、有效時間等參數的設置應采用圖形化方式。 9.3.10 系統應將用戶在線設置抑制低高度告警和沖突告警的情況實時顯示給用戶。 9.3.11 系統應采用圖形化方式,在線顯示告警區和告警抑制區的劃設、告警條件的設置等情況。 9.3.12 當發生的告警涉及到多個扇區時,告警顯示信息應在相關的扇區顯示席位上顯示。 9.3.13 當告警的航跡跨越扇區時,其告警信息應一致不間斷的顯示。 10 記錄回放 10.1 告警數據記錄要求 10.1.1 系統應該能夠實時記錄系統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