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預設”的概念及其分類_第1頁
論“預設”的概念及其分類_第2頁
論“預設”的概念及其分類_第3頁
論“預設”的概念及其分類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論“預設”的概念及其分類論“預設”的概念及其分類言、式。關鍵詞:預設的概念預設的含義一、“預設”概念的提出“預設”這一概念是由德國哲學家、邏輯學家弗雷格(G.Frege)于1892年 首次提出來的。在語言學界,預設通常又稱為“前提” ,而在邏輯學界,為了與 推理中的前提(Premise)相區別,人們一般都把它叫做預設(presupposition)。二、“預設”的含義預設是指暗指在語句中的一種預先設定的信息,在交際中通常表現為雙方 都可理解、都可接受的那種背景知識。這只是對預設內涵的一般概括,具體包 括:第一、就其在語言中的表現來說,預設是沒有明確地、直接地表達出來的 信息,它通常蘊藏在現存的

2、話語斷言之中。請看下面的幾個例句:(1,a)請幫我把門打開。(1,b)小王把那些衣服洗了。(1,C)您喜歡紅色的那件衣服,還是藍色的那件?通過分析,我們知道,上面三個句子至少包含了如下的預設,(2,a)門是關著的。(2,b)那些衣服是臟的。(2,C)顧客已有意向購買衣服。很顯然,從聽話人的角度看,預設并不是話語(1,a)、(1,b)、(1,C) 表達的意思,而是人們透過這些話語的表層并根據邏輯語義分析的意思。第二、就成功的交際來說,預設總是表現為一種“無爭議信息” 。這種“無 爭議信息”也就是交際雙方都可理解、都可接受的背景知識。這一點正是預設 最本質的特征。第三、如果把句子直接表達于外的命題

3、稱為“顯前提”的話,預設就是蘊藏于內的“隱前提”。從邏輯命題的真假方面考慮,預設為真是確保“顯前提”具有邏輯真值的必要條件,也是保證語句獲得真結論的必要條件。具體來說, 如果預設為假,則“顯前提”沒有邏輯真值,即這個“顯前提”既不能取真值, 也不能取假值,而論“預設”的概念及其分類摘 要:預設的概念已產生一百多年,通常又被稱為前提。預設是指暗指在語 句中的一種預先設定的信息,在交際中通常表現為雙方都可理解、都可接受的那種背景知識。具體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在話語中的表現、就成功的交際而 真值判斷情況、預設與它所依附的語句之間的關系。其分類主要有兩種方預設的分類只能取“無意義”的值。比如下面的語句

4、:(3,a)老張已經戒酒了。(3,b)老張還沒有戒酒。(3,C)老張原來是喝酒的。這里,(3,C)既是(3,a)的預設,也是(3,b)的預設。假如事實上 老張并不戒酒,那么(3,c)這個預設就是虛假的。這樣,(3,司和(3,b)就缺乏邏輯的真值,即它們既不是真命題,也不是假命題,而是“無意 義”命題。第四、從預設與它所依附的語句這兩者之間的相互關系看,由于在語言交 流過程中,預設總是表現為傳授雙方共同的知識背景,因而在正常情況下,交 流雙方所使用的語言盡管形式上很不相同,但它們預設的語句則往往是相同的。 例如,下面的例子:(4,a)雙城記是小林讀過的唯一的一部外國文學名著。(4,b)雙城記不是

5、小林讀過的唯一的一部外國文學名著。(4,C)小林讀過雙城記 。倘若說話的一方使用(4,a)這個肯定句,另一方則使用(4,b)這個否 定句,(4,&)與(4,b)雖然是不同形式的語句,但在特定的環境中它們都預 設了(4,C) 。三、“預設”的分類預設的分類有多種方法,按照不同的標準可以有不同的分類情況。主要有以下兩種分類情況。(一)存在預設、事實預設與種類預設該種分類情況由瑞典邏輯學家埃爾伍德、安德森和達爾在語言學中的邏 輯一書中提出的。在日常交際中,存在預設最為常見。當人們討論某個對象具有或不具有某 種性質的時候通常都預設所談論對象的存在。有的語句預設著主語所指稱的有 關事實情形這便是

6、事實預設,包含事實預設的話語,一般帶有“吃驚” 、“納悶” 等邏輯謂詞,例如:S1:小李強詞奪理讓老板感到非常吃驚。預設S1:小李強詞奪理。如果預設的事實不存在,比如說小李并沒有強詞奪理那么S2是無意義的。 種類預設是指這樣一種情形:有的語句預設了主語所指稱的對象或事實在 謂詞的轄域之內。例如:S2: 這個人口若懸河。預設S2:這個人有說話能力。意思是說,主語所指稱的對象屬于具有說話能力的類。如果主語所指稱的對象不在謂詞的轄域之內,例如:S3:埃菲爾鐵塔是聰明的。由于埃菲爾鐵塔不屬于聰明的類,所以,S4是無效的。(二)事實預設與理論預設“預設是交際雙方都可理解、都可接受的那種背景知識” ,所以

7、,根據交際 雙方在特定語境中所共有的背景知識的不同,預設可以分為事實預設和理論預 設。事實預設是指傳授雙方在語言交流過程中預先肯定或承認的是某種事實情 形。它的表現形式是一個或一組表征個別的具體事實的經驗命題。例如:(1,a)(1,b)(1,c)(1,c)事實,因而我們把它稱作事實預設。理論預設是指傳授雙方在語言交流過程中預先肯定或承認的某種理論背 景,它的具體形式則是一個或一組概括普遍性或必然性的理論命題。比如,假 設有兩位大學物理系教師在一起談論有關行星的運動問題,對于行星運動問題 的解釋可能涉及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但這時,交談的一方不必把牛頓的這條 定律再復述一遍,因為那是交際雙方所共有的理論知識。這種交際雙方所共有 的理論知識背景,就是我們所謂的理論預設。張則幸 編著.邏輯學導論【M】.浙江大學出版社.2005.1編著.邏輯學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8姜全吉 林正銳 主編.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