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學mba全景教程之四_第1頁
管理學mba全景教程之四_第2頁
管理學mba全景教程之四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管理學(MBA全景教程之四)(節選) 【課程名稱】 MBA 全景教程之四:管理學課程提綱通過本課程,您能學到什么?第一講 管理和企業管理1. 管理和企業管理的涵義2. 企業管理的環境變革第二講 管理的計劃職能(一)1. 計劃的作用2. 計劃的形式3. 計劃的過程4. 目標及其制定第三講 管理的計劃職能 ( 二)1. 過程的概念2. 標高超越活動的概念3. 標高超越活動的步驟第四講 管理的組織職能1. 組織職能概述2. 職位的設計3. 部門化 第五講 組織的結構形式與運作1. 組織的傳統結構形式2. 組織的新型結構形式3. 在組織中的權力配置 第六講 組織機構的整合與變革1. 組織機構的協調與整

2、合2. 組織中的人力資源管理3. 組織變革的企業再造4. 分析兩個企業再造實例 第七講 管理的領導職能1. 領導職能的涵義2. 領導職能的激勵理論3. 領導職能的溝通理論4. 領導職能的領導方式理論第八講 管理的控制職能1. 控制的概念2. 控制的過程3. 考評指標體系的方法第九講 ISO9000 國際標準1.ISO9000 的形成2.ISO9000 的思路和原理3.ISO9000 的構成及其在中國的運用4. 美國國家質量獎與IS09000標準5. 總結:戴明 14 點與管理學第十講 管理理論的發展歷程1. 二戰前的發展2. 二戰中的發展3. 二戰后的發展4. 未來的管理模式第 1 講 管理和

3、企業管理【本講重點】管理學概說 企業管理的基本涵義當代企業管理面臨的環境管理學概說管理學管理學是工商管理專業的一門基 礎課,是研究管理過程基本規律的 課程。管理延續與發展:管理是現代社會中一個普遍的通用 的器官。德魯克你也許要問:戰略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 組織理論與設計等等,這些課程都是與管理有關的課 程,管理學與這些課程有什么區別呢?這很好理解。如果把管理和企業管理看作是一頭大 象,戰略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以及組織理 論與設計等等這些課程,就好比是這頭大象的某一個 部位或者器官,而管理學這門課程則著重了解這頭大象的全局,偏重于從整體上把握研究管理過程的構成。從這個意義上來講

4、,學習管理學與學習數學、物理 等自然科學不同,這要求在學習時要有一種正確的學 習方法。這種學習方法可以概括為從“林”到“木” 的方法,也就是要求你首先了解這門課程的總體構成, 在了解總體的情況下再來了解局部的理論,這樣往往 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從總體來講,本課程可以簡單地概括為“ 1、2、3、 4”四個數字。表1-1管理學的基本框架內容要占八、說明1個中心過程本課程始終圍繞 著“過程”這個中 心概念來展開。2個要點系統的觀念所謂系統的觀念, 是理解管理的理 論、方法、概念、 原理時要用系統 的觀念來看問題, 要用發展、變化、 聯系的觀點來看 問題,要克服靜 止、孤立的看問題 的方式。全面 的

5、觀 念全面的觀念意味 著世界上沒有放 之四海而皆準的 訣竅,沒有包治百 病的靈丹妙藥,所 以不管什么樣的 管理方法和理論, 都有它適應的具 體的環境,所以在 學習的時候,要注 意結合實際。3個目標要形成一套行話任何一個行當或 領域都有一些專 業詞匯和術語,如 果不了解這些就 很難理解其理論, 管理領域也是一 樣,通過了解套 行話為進一步掌 握理論打下基礎, 這是學習的第一 個目標。要了解 一套 觀念通過這門課程,了解并運用現代管 理中的新觀念來 指導實踐。要養成一套 習慣也就是要養成自 覺地按照管理的 原理、理論、概念 去做事情的習慣。計劃說明見本講“對管4大組織理的三種認識”之職能領導控制第

6、三種。把握了 “ 1、2、3、4”,管理學這門課程的基本輪 廓就可以了然于胸了,不管看什么樣的教材,如果能 從這個方面學習的話,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根據這個基本輪廓,本課程所要討論的內容可以分為 五個基本部分。企業與企業管理計劃組織領導下面討論第一部分,企業與企業管理。這部分可以 分成兩個小問題:企業與企業管理的基本含義和當代 企業管理所面臨的基本環境。企業管理的基本涵義在討論這個基本問題之前,讓我們先看一下MBA這三個詞的意思。M master,碩士; B bus in ess,經營、生意, 意味著一種盈利性的經濟活動; A admi nistratio n ,管理。從這個意義上講,

7、MBA這三個詞反映了對盈利性的 經濟活動加以管理的含義,所要培養的就是通過管理 來做好盈利性經濟活動的碩士人才。那么怎么來理解 “管理”這個詞呢?對“管理”人們有各種各樣的認 識,在此我們取其中三種比較普遍的說法來加以剖析。對管理的三種認識1. 帶領別人去實現目標從這個說法中可以引申出三個方面的含義:(1) 管理者的業績是由他人來衡量的這意味著管理者即使累得要命,也未必能管理好, 管理得好壞取決于管理者所帶領的他人的業績。(2) 管理存在于一定的組織中,組織是由很多人構成 的群體一般來說,一個組織符合以下三個特征:有很多人構成有共同的目標有一定的人際關系的安排管理正是存在于這樣的組織之中。可以

8、認為,管理 依附于組織之上,組織是皮,管理是毛,離開了組織 談不上管理,這是由第一點引申出來的。(3) 管理的目的就是要實現一定的目標離開了目標,就談不上管理。管理活動的存在就是 要保證有效的實現組織的目標。2. 管理就是做正確的事和正確地做事做正確的事和正確地做事有什么區別呢?表1-2 做正確的事和正確地做事的區別項目內容狽g重占八、地位意義做正確的事方向、路線問題第一位效果:對錯正確地做事手段和途徑問題第二位效率:多少、快慢3.管理是為了實現組織的目標管理管理就是為了實現組織的目標, 而對組織的人、財、物等資源進行計劃、組織、領導與控制的活動。第三種認識是大多數教科書上的表述,這個定義看

9、起來很長,但是仔細理解,其實很簡單,去掉修飾語 的話,也就是:管理=計劃+組織+領導+控制所以在一定意義上,第三種說法可以認為是對管理 的一個解剖,把管理解剖成了四個比較具體的方面。 這四個方面的含義如下:計劃計劃計劃指的是人們在采取具體行 動之前的思考,指出謀劃策的一 種腦力勞動,與古漢語的“謀” 字恰好相當。謀什么呢?圖1 1管理與謀的區別因此可以簡單地理解為,管理的計劃活動實際上就 是對目標和途徑的思考。還要思考的一個問題就是在組織中,計劃是由誰來 做的。很多人誤以為計劃是由組織里的計劃科、計劃 處等部門來做的;還有人認為計劃既然是運籌帷幄, 那么計劃就是由組織中的最高領導人、最高層管理

10、者 來做的。這實際上是一個誤解,因為計劃意味著實現 目標的“謀”,帶領人們去實現目標是每個管理者的 使命,所以計劃活動是每個管理者必不可少的活動。組織僅僅有謀有目標,明確了實現目標的途徑,并不意 味著能夠自然而然地實現目標,還必須在此基礎上進 行有效的分工和協作。為了實現目標而進行的-這種分工和協作,在管理中就叫做組織。具體來說,組織也就是為了實現目標在組織內部達 成的一種高效的人與人之間分工與協作的關系。按照 管理中的術語來說,也就是要構造一個高效的組織結 構,這是組織的管理活動所要完成的使命。(3)領導即使計劃得很好,明確了目標,明確了實現目標的 途徑,也有了高效的組織結構,但這也并不意味

11、著我 們就能自然而然地實現目標。組織是由人構成的,而 人是世界上最復雜的生物,組織中的每個人都有自己 的需要和動機,有自己的喜怒哀樂,怎樣讓人們有效 地按照組織的要求步調一致地向著目標努力呢?這就 涉及到領導的問題。從這個意義來講,管理學中所討 論的“領導”與一般意義上使用的“領導”多少有一 些區別。作為一種活動的“領導”更多指的是“領” 和“導”。領是領路,導是指弓丨。所以管理中的“領導”就意味著通過管理者的行為 來影響下屬,讓人們把自己的動機和目標跟組織的目 標協調起來,從而有效地形成一種合力去實現組織的 目標。而這就需要在組織中形成一種有效的氣氛或氛 圍。關于企業文化等方面的工作,實際上

12、也可以把它 歸置于管理的領導活動中。(4)控制有了計劃、組織、領導,明確了目標,了解了實現 目標的途徑,人與人之間也有了好的協作配合關系, 通過領導營造了一種好的氣氛,但這是不是就意味著 能自然而然地實現目標呢?事情沒有這么簡單,因為 往往計劃趕不上變化,人們想到的遠遠不如客觀環境 界那么豐富和復雜,所以事業在進行過程中往往會偏 離預想的軌道,這時就需要管理者來發現偏差,糾正 偏差,調整航程,把事業引回到正確的軌道上來。使事情按計劃進行的活動,或者 說糾正偏差、糾正航向的活動,管 理中就叫做控制。【自檢】對管理的認識還有很多種說法。你認為管理是一 門科學還是一門藝術?其科學性和藝術性在管理的各

13、 項職能活動中又有哪些具體體現?管理職能與企業職能或經營職能的關系1. 管理職能管理的第三種說法告訴我們,管理是由計劃、組織、 領導和控制四大類活動構成的。這樣我們對管理工作 的內容就比較清晰了。這四大類活動,在管理中叫做 管理的職能。“職能”在此可以理解為活動,所 謂管理職能也就是管理所包括的一些具體活動。了解管理職能一個很大的好處,就是可以幫助我們 把握管理學這門課程的整體構成。在理解管理學構成的基礎上,就可以非常靈活地安 排學習,。沒有必要從頭到尾地按順序學習。你完全可以找一本教材從后往前看,或者從中間任意找一個地 方往后看,都是可以的。這是管理學課程的一個特征。2. 企業職能或經營職能

14、管理的職能就是管理所包括的具體活動,我們從管 理的職能還可以順便來了解一些企業的職能或者經營 的職能,也就是 MBA這個詞中B( B即business )的 職能,同樣還可以用職能的觀念對盈利性的經濟或者 企業經營活動來加以解剖。(1)技術性活動不管從事何種經營活動,必不可少的都要把人、財、 物等資源放到系統中,通過內部活動加以轉化,最后 輸出一定的成果。把輸入轉變為輸出的活動,通常叫 做技術性活動。(2) 商業性活動除了技術性活動之外,一個企業的經營活動要進行 下去,必不可少地要同市場打交道。市場上的買賣活 動,在管理中叫做商業性活動。(3) 會計活動經營活動的成果好壞必須通過記賬、算帳的方

15、式來 了解,這種記賬算賬的活動是會計活動。(4) 財務活動或者理財活動除了要保證實物經營成果之外,還必須從貨幣價值 形態來保證經營的效果。這種從價值形態上保證企業 的資源保值增值的活動叫做財務活動或者理財活動。在此需要辨析“會計”和“財務”這兩個詞:表1-3會計和財務的區別會計記賬和算賬活動通常面對過去已經發生的活動財務有效運作人才 和資源,以保 證保值、增值 的活動更多是面向未來(5)安全活動除了技術性活動、商業性活動、會計活動和財務活 動之外,企業的經營活動還包括其他一些活動。例如 還必須米取種種措施來保證人、財、物資源的安全。 企業中的安全活動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活動,假如這方 面的活動做得

16、有紕漏的話,常常會造成非常大的損失, 所以在企業的所有活動中安全活動是必不可少的一項 活動。3. 管理職能與企業職能或經營職能的關系一個企業的經營活動是不是僅僅上述五項活動呢? 事實上管理活動也是企業經營活動中必不可少的一項活動。只有通過有效的管理活動,才能保證企業的其 他五項活動的有效性。通過用職能的觀點來解剖企業 的職能,或者經營的職能深化了我們對企業管理概念 的理解,可以說,企業管理無非就是通過有效地實施 管理的各項職能來做好企業的各項職能的活動。簡單 講,也就是MBA這個詞中“ B”和“A”兩個詞的關系, A 代表管理, B 代表經營, 企業管理也就是怎樣通過有 效的發揮 A 的作用來

17、做好 B 的事情。了解企業管理的 構成,或者說從職能的角度對企業管理加以理解,有 助于我們了解企業管理的整體,有助于了解一個有效 的管理者應當具備哪些知識構成。管理的普遍性 管理的普遍性有這樣幾個方面的含義:1. 在不同類型的組織中,管理具有普遍性 不管是商業還是工業、金融或者保險以及其他不同 的行業,在所有這些組織中,管理者所要從事的工作 無非都是計劃、組織、領導和控制而已,所有管理工 作都具有一定的共性。 這是管理普遍性的第一個方面。2. 在組織中不同層次的管理者所從事的活動也具有 普遍性不管高層管理者,還是中層管理者,或者是基層管 理者, 無非是要明確目標, 然后設定實現目標的途徑, 最

18、后做好分工和協作工作,領導人們去實現目標,并 在此過程中加以調整。對于高層、中層和基層管理者 來講,這幾方面的活動是共同的,不同點僅在于不同 層次的管理者在從事這些活動時其側重點有所不同而 已。圖 1-2 管理者的層次分類與管理職能例如基層的管理者從事領導方面的活動要更多一 些。人們經常會對此表示不理解,認為領導不是高層 管理者做的事情嗎?但是,假如了解了領導的含義, 就會知道這種說法的含義更多的是指基層管理者的工 作要同更多人打交道, 要更多地對員工施加影響而已。 這是管理普遍性的第二個方面。3. 不同規模的組織或企業的管理活動也具有共性 不管是大企業、小企業,還是大組織、小組織,從事管理活

19、動無非也是計劃、組織、領導、控制這幾個方面。只是他們的管理者在從事這些活動的時候,會 存在側重點的不同。4. 不同國家的管理也具有共性正因為如此,我們才能夠向國外先進的企業學習, 才能學習他們過去所取得的先進經驗,這是管理的普 遍性。管理的普遍性意味著什么呢?意味著管理活動是可 以學習的,管理活動是可以在高等院校中進行教授的, 管理可以通過培訓,可以通過教育使人們加以掌握。 這是我們要討論管理的普遍性的原因。【自檢】對政府機構或高等院校的管理與對企業的管理有何相同和不同之處?企業管理的目的在企業管理的根本目的方面人們有很多不同的看 法。在經濟學中,一般認為管理的目的是實現企業利 潤的最大化,但

20、是從企業管理的角度來看,這種認識 是值得商榷的。為什么不能認為管理的目的就是實現 利潤的最大化呢?可以換個角度來理解這個問題。假 如一個企業管理不好或者管理失敗,受損害的絕不僅 僅只是股東,還有會失去工作的廣大雇員以及得不到 他們喜愛的產品的顧客,還有會因為失去生意而陷入 困境的供應商。另外,甚至社會也會因企業的失敗而 動蕩不安。所以企業管理的好壞,絕不僅僅是股東的 事情,而是涉及到股東、顧客、雇員、供應商以及社 會等很多方面的事情。這幾個方面通常被稱做企業的利害攸關者,因此即 使從利益上來講,企業管理的目的,與其說是使股東 價值最大化,倒不如說是使利害攸關者的價值最大化 更恰當。這并不是在貶

21、低利潤的作用, 而是要認識到, 利潤本身絕不能構成企業管理的唯一目標,可以把它 理解為企業存在的一個必要條件。這就相當于血液對 于人體一樣,人體離開了血液循環,生命將不復存在。 企業也是如此,假如沒有利潤的保證,企業也將不能 存在。但也正如不能講人生的目的就是為了血液循環 一樣,企業的目的也不僅僅是為了利潤。當代企業管理面臨的環境不管是企業還是任何其他的組織,都處在一定的外 部環境中,外部環境的變化每時每刻都影響著企業或 組織。如果企業的決策、企業的活動不考慮環境的要 求和變化趨勢,就很難做出正確的決策。有一句古詩 叫做“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企業如果不了解 所處的環境,就跟騎著瞎馬的盲人

22、所處的情景沒有什 么兩樣。所以要保證企業的成功,就必須對自己所處 的環境有清楚的了解。對于今天的經營環境的了解可以從兩個方面加以認 識。21 世紀初我國的情況企業的經營環境有很多方面,從國內的角度來講, 最應該把握的有兩點:1. 要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道路把握了這點就知道了我國今后的發展趨勢,就可以 在這個大背景下作出判斷和決策。我們已奠定了市場 經濟的道路,這是一條不可逆轉的道路,雖然現在離 純粹的市場經濟還相距甚遠,但畢竟這是一個發展的 方向,我們的發展目標將是建立起一個比較完善的社 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體制。這個歷程不會太漫長,這是 經營企業的一個出發點。2. 要建設社會主義的法治國家要走市場

23、經濟的道路,沒有法治的保證是不可想象 的。所以抓法制建設便成為我國當前工作的一個焦點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必須在法治的保證下才能有效進 行,離開了法治的保證,市場經濟將成為一句空話。市場經濟道路和建設法治國家構成了我國現階段經 濟形勢的一個最基本的特征,也是最值得我們把握的 一個特征。雖然有些不如意、不完善的地方,但是畢 竟在朝著這個目標前進。了解了這個目標,了解了我 們國家的現狀及發展趨勢, 對于確定企業的發展方向, 對于管理企業和組織,將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當今世界的大環境 國際環境也可以從的不同角度來理解,但是我們可 以簡單地把握住三點理解當今國際的經營環境。這三 點可以簡單地概括為三個C ,

24、 Cha nge(變化八 Customer(顧客)、Compete(競爭)。可以說,從全球來 看,我們處在一個“三C”世界之中。1. 變化變化構成了當今世界的一個基本特征。我們的經營 環境是一個高度變化的環境。 回顧過去的 20 多年, 經 營環境所發生的變化讓人不敢相信。 20 世紀 80 年代, 世界處于冷戰時期,而到了 80 年代后期,尤其進入 90 年代之后,短短的十幾年,世界開始出現了不可逆 轉的全球化潮流。世界經濟趨于一體化,要求管理者 必須以全球視野來考慮問題。變化的另一個方面就是技術的變化。最近幾年來, 自動化技術尤其是信息技術的發展,對企業經營所造 成的沖擊是巨大的。互聯網的

25、出現在一定意義上從根 本上改變了企業經營和企業管理的方式。例如電子商 務、電子結算等等在數年前還是不可想像的,而在今 天已經成為企業經營的一種方式。自動化技術的發展 使過去的很多金科玉律都被打破了,例如長期以來我 們認為多樣化和大批量生產是水和油的關系,是一對 不可調和的矛盾,要想個性化就得多付鈔票,想享受 大生產帶來的價廉物美就得忍受千篇一律的痛苦。但 是由于技術的發展,今天卻可以將它們有機地協調起 來,在享受大批量生產的同時,可以享受個性化的需 求。這就是最近出現的所謂大規模定制潮流。變化的其他表現還有環境意識的日益加強。今天, 假如你所從事的事業對環境不利,就很難長久。所以 說,變化已經

26、成為世界的一個主題,除了變化之外, 再沒有什么東西是不變的了。這是我們思考問題的一 個前提。2. 競爭世界處在全球化競爭的時代,競爭滲透到了社會生 活的每一個領域。對于企業經營來講,競爭者有可能 在任何時候出現在世界的任何一個地方。這是因為最 近幾十年來,世界經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從過去的 相對短缺轉變為相對過剩。 所以競爭變得越來越激烈, 而且滲透到了每一個領域。3. 顧客在當今的經濟生活中,顧客起著主導作用。要想把 事業做大,必須了解你的顧客是誰,必須了解他們有 什么需求和偏好,否則不論用多大的精力關注內部事 情,沒有顧客的認可,你的事業也注定不會成功。假 如產品沒有顧客的認可,符合再高的標準也沒有什么 意義。可以說,顧客決定著企業的生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