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幼學瓊林釋譯(文事)周道云 考輯【原文】多才之士,才儲八斗;博學之儒,學富五車。【注釋】才高八斗:“八斗”是南朝詩人謝靈運稱頌三國魏詩人曹植時用的比喻。他說:“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曹植)獨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后來人們便把“才高八斗”這個成語比喻文才高超的人。學富五車:形容學問淵博。莊子:“惠施多方,其書五車。”陳汝元金蓮記:“不佞姓蘇,名軾,字子瞻,眉州眉山人也。學富五車,才高八斗”。另一聯略異:名士才儲八斗;鴻儒學富五車。【譯文】才華橫溢的士人才儲八斗,學識廣博的儒士學富五車。【原文】三墳五典,乃三皇五帝之書;八索九丘,是八澤九州之志。【注釋】三墳五典:
2、三墳:指伏羲、神農、黃帝的書;五典:指少昊、顓頊、高辛、唐、虞的書。相傳為我國最早的古籍。八索九丘:古書名,已經遺失。漢代孔安國尚書序:八卦之說,謂之八索;索,求其義也。九洲之志,謂之九丘;丘,聚也。另一聯略異:三墳五典,古圣之真傳;七緯九經,先民之秘要。【譯文】三墳五典是記載三皇五帝事跡的歷史書;八索九丘是描寫八澤九州的地理志。【原文】書經載上古唐虞三代之事,故曰尚書;易經乃姬周文王周公所系,故曰周易。【注釋】尚書:又稱書、書經,為一部多體裁文獻匯編,長期被認為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史書,但是清華簡證明傳世的尚書為偽書。該書分為虞書、夏書、商書、周書。戰國時期總稱書,漢代改稱尚書,即“上古之書”。
3、因是儒家五經之一,又稱書經。周易:是一部中國古哲學書籍,亦稱易經,簡稱易,因周有周密、周遍、周流等意,被相傳為周人所做。是建立在陰陽二元論基礎上對事物運行規律加以論證和描述的書籍,其對于天地萬物進行性狀歸類,天干地支五行論,甚至精確到可以對事物的未來發展做出較為準確的預測。另一聯略異:尚書皆虞夏商周之政事,周易乃羲文姬孔之精微。【譯文】尚書上記載的是上古時期堯、舜和夏、商周三代的政事;周易由周文王、周公所編纂,是伏羲、文王、周公、孔子四圣的精心杰作。【原文】二戴曾刪禮記,故曰戴禮;二毛曾注詩經,故曰毛詩。【注釋】二戴:指漢代戴德、戴圣兄弟,曾刪定禮記。二毛:指西漢毛亨、毛萇叔侄倆,曾注釋詩經。
4、【譯文】戴德、戴圣刪減禮記,所以禮記叫做載禮;毛亨、毛萇曾經注解詩經,故而詩經又名毛詩。【原文】孔圣修春秋,因獲麒麟而絕筆;太公論韜略,悉假虎豹以名篇。【注釋】獲麟絕筆:孔子編寫春秋時,西狩獲麒麟。于是。孔子就不寫春秋了。所以,春秋有一個別稱,叫麟經。不久之后,孔子就死了。麟經成了孔子的絕筆。韜略:本指六韜三略,均為古代兵書。引申為戰斗用兵的計謀。【譯文】孔子修春秋,至魯哀公十四年因捕獲麒麟而停筆,因此春秋別名麒經。太公談論韜略都是借著虎豹來命那篇章之名。【原文】榮于華袞,乃春秋一字之褒;嚴于斧鉞,乃春秋一字之貶。【注釋】華袞:古代王公貴族的多采的禮服。常用以表示極高的榮寵。袞:音滾。袞服的意
5、思是中國古代天子祭祀時所穿的繡有龍的禮服。斧鉞:是古代酷刑中的一種,意思是用斧鉞劈開頭顱,使人致死。另外,斧鉞在上古代還是用于作戰的兵器,而且是軍權和國家統治權的象征。鉞音月。【譯文】春秋上一個字的褒揚,如同華袞的榮耀;春秋上一個字的貶斥,如同斧鉞的嚴厲。【原文】縑緗黃卷,總謂經書;雁帛鸞箋,通稱簡札。【注釋】縑緗:淺黃色的絲絹,用來保護書。縑音兼。黃卷:夾在書中滅蟲的黃紙。雁帛:漢朝曾假稱從一只系有帛書的雁身上得到蘇武的消息,借此向匈奴索還蘇武。鸞箋:印有鸞鳳的信箋。簡札:用以書寫的竹簡木札。亦指功用與簡札相同的書寫用品。另一聯略異:縹緗黃卷,總謂經書;雁帛魚書,通稱簡札。魚書:指書信。【譯
6、文】縑緗和黃卷都是經書的總稱。雁帛和鸞箋皆為書信的別名。【原文】錦心繡口,李太白之文章;鐵畫銀鉤,王羲之之字法。【注釋】錦心繡口:形容才思橫溢,文辭優美。錦:有彩色花紋的絲織品;繡:指繡有花紋、像的紡織品。鐵畫銀鉤:形容書法家運筆,其點畫剛鍵柔美。另一聯略異:錦心繡口,李供奉之詞章;鐵畫銀鉤,王右軍之字法。【譯文】錦心繡口是用來形容李白的詩文,詞藻華麗文思優美,畫銀鉤用來比喻王羲之的書法筆力剛健,生動圓潤。【原文】雕蟲小技,自謙文學之卑;倚馬可待,羨人作文之速。【注釋】雕蟲小技:比喻微小的技能,也用來謙稱自己寫的詩作或文章。雕蟲:蛀木的蟲。倚馬可待:靠著即將出征的戰馬起草文件,可以立等完稿。形
7、容文思敏捷,文章寫得快。倚:靠。另一聯略異:雕蟲謙藝學之卑,倚馬夸文思之捷。【譯文】像雕蟲般的小技自謙藝學的太卑;有倚馬一樣的大才,是稱羨別人寫作神速。【原文】稱人近來進德,曰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羨人學業精通,曰面壁九年,始有此神悟。【注釋】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三國時魯肅對呂蒙的贊語。三國志載:呂蒙原是一介武夫,經孫權勸學后,漸有學識,魯肅稱之士別三日,“非復吳下阿蒙”。現以“士別三日”形容大有長進、煥然一新,即更刮目相待。面壁九年:面壁:佛家語,指面對墻壁默坐靜修。原指中國佛教禪宗始祖達摩在少林寺面壁靜修了九年,將法衣傳給了慧可。后比喻在學習上下得功夫極深。另一聯略異:別來三日,便當刮目
8、相看;面壁九年,方能有此神悟。【譯文】贊揚別人進步神速就說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稱贊別人學業精通,謂面壁九年才能有這樣的神悟。【原文】五鳳樓手,稱文字之精奇;七步奇才,羨天才之敏捷。【注釋】五鳳樓手:宋代楊大年的楊文公談苑曰:“韓浦、韓洎能為古文,洎常輕浦,語人曰:吾兄為文,譬如繩縛草舍,庇風雨而已。予之文,能造五鳳樓手。浦聞其言,因人遺蜀箋,作詩與洎曰:十樣蠻箋出益州,寄來新自浣溪頭。老兄得此全無用,助爾添修五鳳樓。”宋辛稼軒的鷓鴣天·夢斷京華故倦游便用此典,“君家兄弟真堪笑,個個能修五鳳樓。”七步奇才:指曹植。有七步成詩的才能。比喻人有才氣,文思敏捷。另一聯略異:五鳳譽其精奇,七步
9、稱其敏速。【譯文】造五鳳樓是贊他文字的精奇,七步成章是頌揚他才思敏捷七步成詩。【原文】譽才高,曰今之班馬;羨詩工,曰壓倒元白。【注釋】班馬:指的是漢代的兩位著名歷史學家的簡稱,“班”指班固,“馬”指司馬遷。司馬遷寫了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班固寫有斷代史漢書,這兩部著作是“前四史”之一。班馬的創作對我國史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壓倒元白:元、白,指唐代詩人元稹和白居易。用來比喻作品勝過同時代有名的作家。楊汝士與白居易、元稹參加宴會,即席作詩,大家推楊汝士的詩最好,楊汝士回去對人說:今日壓倒元白了。另一聯略異:詩之工者,壓倒元白;才之高者,媲美班馬,【譯文】稱譽人家才學高尚,便說是當代的班固、司馬
10、遷;稱羨別人善于寫詩,說可以壓倒元稹、白居易。【原文】漢晁錯多智,景帝號為智囊;高仁裕多詩,時人謂之詩窖。【注釋】晁錯:是西漢文帝時的智囊人物,漢族,潁川人。漢文帝時,晁錯因文才出眾任太常掌故,后歷任太子舍人、博士、太子家令、賢文學。在教導太子中受理深刻,辯才非凡,被太子劉啟(即后來的景帝)尊為“智囊”。智囊:古人用來形容聰明智慧之士,比如秦代的樗里子、西漢的晁錯、三國魏的桓范等人,都曾經被當時人稱為“智囊”。詩窖子:五代詩人王仁裕的別名。清吳任臣十國春秋·王仁裕傳:“生平作詩滿萬首,蜀人呼曰詩窖子。”亦省稱“詩窖”。清陸鳳藻小知錄:“詩窖,王仁裕也”。另一聯略異:晁大夫以多智而號智
11、囊;王仁裕以能詩而稱詩窖。【譯文】漢代晁錯很有智慧,漢景帝稱他為智囊,王仁裕著詩萬篇,時人稱他為詩窖。【原文】騷客即是詩人,譽髦乃稱美士。【注釋】騷客:通常和文人并用,亦稱騷人,是詩人的別稱。源于屈原所作之離騷,后人多以騷客來形容詩人,或文人的不得志。譽髦:美好英俊。詩經:“古之人無斁譽髦斯士。”譽髦斯士,謂選拔英杰之士。后因以"譽髦"指有名望的英杰之士。髦音毛。【譯文】騷客,就是詩人,譽髦,是俊士的美名。【原文】自古詩稱李杜,至今字仰鐘王。【注釋】李杜:指李白、杜甫。鐘王:指三國時書法家鐘繇和晉代書法家王羲之。另一聯略異:自古詩人推李杜,至今字學仰鍾王。【譯文】自古以來論
12、詩者推崇李白、杜甫;迄今為止書法界最敬仰的是鐘繇、王羲之。【原文】白雪陽春,是難和難賡之韻,青錢萬選,乃屢度屢中之文。【注釋】白雪陽春:原指戰國時代楚國的一種較高級的歌曲。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學藝術。難賡:難以繼續。青錢萬選:比喻文章出眾。唐代張鶩每次應試都名列前茅。人們稱贊他的文章如青銅錢,萬選萬中,稱他為“青錢學士”。另一聯略異:陽春白雪,難和難賡;萬選青錢,屢試屢中。【譯文】陽春白雪的曲調都是最難以和唱的,也最難以接續的高雅之曲;萬選青錢的高才,是形容屢試屢中的好文章。【原文】驚神泣鬼,皆言詞賦之雄豪。遏云繞梁,原是歌音之嘹亮。【注釋】驚神泣鬼:形容震動很大,十分感人。遏云繞梁:遏,音惡
13、,停止。歌聲優美,使游動的浮云為之停下來靜聽,似余音繞著屋梁,不愿散去。遏云:指聲音宏亮、高昂,阻止住行云。繞梁:相傳古代有叫韓娥的女子唱歌換得食物,她走以后,余音繞梁,三日不絕。另一聯略異:文賦之雄,可驚神而泣鬼;音詞之妙,每遏云而繞梁。【譯文】詩文詞賦雄健豪放,鬼神也為之震驚;歌聲優美嘹亮使人難忘,連天上的云都停駐聆聽。【原文】涉獵不精,是多學之弊,咿唔占畢,皆讀書之聲,【注釋】涉獵:粗略地閱讀、瀏覽,不深入鉆研。咿唔:形容讀書的聲音。占畢:誦讀,吟誦。占音攙。另一聯略異:涉獵不精,乃好博之弊;咿唔不輟,是勤讀之功。【譯文】涉獵廣泛不求精深是學習者的弊病,終日咿唔不肯休息,是勤苦誦讀的工夫
14、。【原文】連篇累牘,總說多文;寸楮尺素,通稱簡札。【注釋】累牘:形容文字眾多。牘,音讀,文書也。寸楮:名片、書信。也指小塊的紙。楮音楚。尺素:素,白絹,古代用絹等織物寫字,通常長一尺,后將“尺素”引申為書信。簡札:用以書寫的竹簡木札。亦指功用與簡札相同的書寫用品。簡,古代用來寫字的竹板。札,音扎。古時寫字的小木筒。【譯文】一篇接一篇的書牘一大堆,是形容多文的樣子;一寸寬的紙,一尺長的素,都是說的信札。【原文】以賂匃文,謂之潤筆;因書得粟,謂之舌耕。【注釋】匃:古同“丐”。乞求。潤筆:古代人們用毛筆寫字,但使用毛筆之前,通常會先用水泡一泡,把筆毛泡開、泡軟,這樣毛筆較容易吸收墨汁,寫字時會感覺比
15、較圓潤。因此,毛筆泡水這個動作就叫“潤筆”。后來“潤筆”被泛指為請人家寫文章、寫字、作畫的報酬。粟:小米,中國古稱稷或粟。脫殼制成的糧食,因其粒小,直徑2毫米左右,故名。舌耕:以教書講學謀生。另一聯略異:以物求文,謂之潤筆之資;因文得錢,乃曰稽古之力。稽古:考察古代的事跡,以明辨道理是非、總結知識經驗,從而于今有益、為今所用。【譯文】請人作詩文書畫的酬勞稱為潤筆。因為教書而得到糧食稱之為舌耕。【原文】文不加點,機杼自成一家;字無空設,詞意俱從百煉。【注釋】文不加點:文章一氣呵成,無須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寫作技巧純熟。點:涂上一點,表示刪去,改動、修改的意思。機杼一家:指文章能獨立經營,自成一家
16、。布局自成一體。機杼:原指織機。空設:虛置。百煉:多次鍛煉;久經磨煉。另一聯略異:文章全美,曰文不加點;文章奇異,曰機杼一家。【譯文】文思敏捷一氣呵成,無須修改謂之文不加點,這樣的文章新奇,有自己的特色風格稱為機杼一家。字句沒有空設,要使命意遣詞,能夠掃盡虛浮都從百煉。【原文】襪線之才,自謙才短;記問之學,自愧學膚。【注釋】襪線:孫光憲北夢瑣言載:“韓昭、仕王氏,至禮部尚書、文思殿大學士。粗有文章,至於琴棋書算射法,悉皆涉獵。以此承恩於后主。時有朝士李臺嘏曰:韓八座事藝,如拆襪線,無一條長。”后因謂藝多而無一精者。亦比喻才學短淺。記問之學:只是記誦書本,以資談助或應答問難的學問。指對學問未融會
17、貫通,不成體系。學膚:學問膚淺。膚:淺薄。另一聯略異:襪線之才甚短,記問之學必膚。【譯文】自謙才華不足謂之襪線線之才,自慚學淺,只有書本知識而無見解稱記問之學。【原文】應試無文,謂之曳白;書成鐫梓,謂之殺青。【注釋】曳白:卷紙空白,只字未寫。謂考試交白卷。曳音業。鐫梓:刻印。殺青:古代是用竹簡寫字,要先將竹烤出水分去掉青皮,稱為殺青。另一聯略異:曳白乃應試無文,殺青亦風流罪過。【譯文】參加考試的人,做不出文章而交白卷,叫做曳白;著作完成之后,鐫刻在梓木上,叫做殺青。【原文】裁詩之苦,費其推敲;曠學之弊,在乎作輟。【注釋】裁詩:作詩。推敲:唐代詩人賈島寫“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時,想用推字,又
18、覺得敲字好,邊考慮邊作推和敲的動作,不知不覺沖撞了韓愈的車駕,韓愈問明緣由后說,敲字好。后用來比喻做文章或做事時,反復琢磨,反復斟酌。曠學:荒廢學業。作輟:停止。輟音綽。另一聯略異:裁詩曰推敲,曠學曰作輟。【譯文】斟酌字句反復考慮叫做推敲,剪裁詩章的苦處,費心于文字的推敲。荒廢學業的弊病,是在于不時作輟。【原文】文章浮薄,何殊月露風云;典籍儲藏,皆在蘭臺石室。【注釋】浮薄:輕薄,不樸實。月露風云:比喻無用、華而不實的文字。典籍:泛指古今圖書。蘭臺:漢代宮內藏書之處,以御史中丞掌之,后世因稱御史臺為“蘭臺”。東漢時班固曾為“蘭臺令史”,受詔撰史,故后世亦稱史官為蘭臺。又唐中宗曾改“秘書省”為蘭臺
19、。石室:古代藏圖書檔案處。【譯文】文章浮淺言之無物,如同月露風云;古代典籍圖書的儲藏,都在蘭臺石室。【原文】祖龍無道,焚書坑儒;唐帝右文,開科取士。【注釋】祖龍:秦始皇。無道:指社會政治紛亂,黑暗。不行正道,作壞事。多指暴君或權貴者的惡行。焚書坑儒:是秦始皇公元前213年和公元前212年焚毀書籍、坑殺“犯禁者四百六十馀人”的事件。焚,燒;坑,把人活埋;儒,指書生。焚毀典籍,坑殺書生。比喻對文化和文化人的摧殘。唐帝:指唐太宗李世民。右文:崇尚文治。開科取士:指舊舉行科舉考試以選取優異的士人。科:科舉考試。另一聯略異:秦始皇無道,焚書坑儒;唐太宗好文,開科取士。【譯文】秦始皇暴虐無道,焚燒書籍,活
20、埋書生。唐太宗網羅人才開科取士。【原文】依樣葫蘆,正謂行文之剿襲;潦草塞責,不求下語之精詳。【注釋】依樣葫蘆:照別人畫的葫蘆的樣子畫葫蘆。比喻單純模仿,沒有創新。同“依樣畫葫蘆”。剿襲:抄襲。“剿”同“抄”。剽竊人言以為己說。解釋潦草:草率,不精密,不認真;塞:搪塞。形容做事敷衍了事,馬馬虎虎,不負責任。精詳:精細周詳。另一聯略異:花樣不同,乃謂文章之異;潦草塞責,不求辭語之精。【譯文】依著舊樣畫出葫蘆,是說人作文章只知抄襲不會創作。草率馬虎語辭不求精詳。【原文】邪說曰異端,又曰左道;讀書曰肄業,又曰藏修。【注釋】邪說:荒謬有害的言論。異端:指不屬于正統思想的思想派別,通常含有負面的含意,或稱
21、旁門左道;但也可指不重要的思想流派,即小道。左道:手足以右邊為方便,故稱不正當之術為左道。邪門旁道,多指非正統的巫蠱、方術等。旁門左道一詞,原指不正派的宗教派別,現泛指不正派的東西。“左道”一詞儼然有著濃厚的貶義色彩。肄業:修習課業。古人書所學之文字于方版謂之業,師授生曰授業,生受之于師曰受業,習之曰肄業。今稱在學校學習沒有畢業或尚未畢業的為“肄業”。藏修:亦作“藏脩。禮記:“君子之於學也,藏焉,脩焉,息焉,游焉。”鄭玄注:“藏謂懷抱之;脩,習也。”后以“藏修”指專心學習。另一聯略異:異端左道,邪說橫流;肄業藏修,讀書攻苦。【譯文】奸邪的論說,叫做異端,又叫旁門左道;讀書學習,叫做肄業,又叫藏
22、修。【原文】作文曰染翰操觚,從師曰執經問難。【注釋】染翰操觚:翰:毛筆;操觚:拿木簡寫文章。指提筆作文。觚音孤。執經問難:手捧經書,質疑問難。后多指弟子從師受業。另一聯略異:作文曰染翰操觚,請業曰執經問難。【譯文】古代沒有紙,就在四棱木板上寫字,所以作文稱為染翰操觚;拜師學習,是求教學問,所以叫做執經問難。【原文】求作文,曰乞揮如椽筆;羨高文,曰才是大方家。【注釋】如椽筆:指大手筆。晉書載:王珣夢見有人給他一支像椽那樣大的筆,要他寫重要文章。不久皇帝死了,所有的文件都由王珣寫成。后用“如椽筆”指文筆雄健遒勁。椽音船。大方家:原指懂得大道的人,后泛指見識廣博或有專長的人。另一聯略異:求文曰乞如椽
23、筆,譽美曰是大方家。【譯文】請人寫文章說乞揮如椽筆,稱贊別人文章高妙說這才是大方家。【原文】競尚佳章,曰洛陽紙貴;不嫌問難,曰明鏡不疲。【注釋】洛陽紙貴:比喻作品風行一時,廣為流傳。晉代文學家左思構思十年寫出三都賦,豪富之家競相買紙傳抄,洛陽因此紙價上漲。明鏡不疲:明亮的鏡子不為頻繁地照人而疲勞。指有學問的人不怕多請教。比喻人的智慧不會因使用而受損害。另一聯略異:共羨佳章,洛陽紙貴;喜于答問,明鏡不疲。【譯文】文章得到大家推崇廣泛流傳稱為洛陽紙貴。有學問的人不嫌別人請教多稱為明鏡不疲。【原文】稱人書架曰鄴架,稱人嗜學曰書淫。【注釋】鄴架:唐代李泌被封為鄴侯,藏書很多,故后來稱書架為鄴架。書淫:
24、沉迷于書的人。另一聯略異:藏書稱為鄴架,嗜學號為書淫。【譯文】唐代李泌封鄴侯藏書豐富,后來稱贊他人書多便說鄴架,嗜書成癖好學不倦的人便稱為書淫。【原文】白居易生七月,便識“之無”二字;唐李賀才七歲,作高軒過一篇。【注釋】新唐書載:相傳唐代詩人白居易,生下來七個月時,就認得“之”、“無”兩個字,百試不誤。王定保唐摭言曰:韓愈和皇甫兩位一同拜訪李賀時,賀年僅7歲,“總角荷衣”出迎,并作高軒過答謝:華裾織翠青如蔥,金環壓轡搖玲瓏。馬蹄隱耳聲隆隆,入門下馬氣如虹。云是東京才子,文章巨公。二十八宿羅心胸,元精耿耿貫當中。殿前作賦聲摩空,筆補造化天無功。龐眉書客感秋蓬,誰知死草生華風。我今垂翅附冥鴻,他日
25、不羞蛇作龍。另一聯略異:樂天七月,便識之無;長吉七歲,作高軒過。【譯文】白居易出生才七個月,便認識了之、無這兩個字;李賀七歲就有文名,作了高軒過這一篇文章。【原文】開卷有益,賢君之要語;不學無術,權相之為人。【注釋】開卷有益:這則成語的意思是打開書本,總有益處。常用以勉勵人們勤奮好學,多讀書就會有得益。澠水燕談錄:太宗日閱御覽三卷,因事有缺,暇日追補之。嘗曰:“開卷有益,朕不以為勞也。”賢君:宋太宗。不學無術:原指沒有學問因而沒有辦法。現指沒有學問,沒有本領。班固漢書·霍光傳:然光不學亡術,暗于大理。亡音無。學,五經之學。術音述,古籍多通假,術即述,說的是霍光不通官場權術。今人多將不
26、學無術之術,理解為辦法,是不識古文而望文生義。權相:霍光。【譯文】只要開卷就有益處,是宋太宗身體力行的話,不知學習沒有道術,是班固對霍光的評語。【原文】漢劉向校書于天祿,太乙燃藜;趙匡胤代位于后周,陶谷出詔。【注釋】太乙燃藜:漢代劉向元宵節時一人在祿閣校書,有一個黃衣老人進來吹燃拐杖頭照明,自稱是太乙星的精魂。陶谷出詔:宋太祖趙匡胤黃袍加身即皇帝位時,沒有后周皇帝禪位詔書,翰林學士陶谷已寫好詔書,這時就從袖中拿出。另一聯略異:劉向校書蕓閣,丙夜燃藜;孫康執卷茅詹,隆冬映雪。【譯文】漢代的劉向,在天祿閣校正五經,元宵這一天,遇見一位老人,自稱是太乙星精,手執青藜杖,為他點燃明亮的火焰;趙匡胤代替
27、后周做皇帝,是在陳橋兵變時,有個翰林學士陶谷,代替后周皇帝擬成禪位詔書。從袖里捧出。【原文】江淹夢筆生花,文思大進;揚雄夢吐白鳳,詞賦愈奇。【注釋】夢筆生花:比喻寫作能力大有進步。也形容文章寫得很出色。南朝梁代江淹夢見有人授給他五色筆,后來文辭更妙。夢吐白鳳:相傳漢揚雄著太玄經時夢吐白鳳。后因以比喻出眾的才華或才華出眾之士。另一聯略異:李白夢筆生花,文藻大進;揚子夢口吐鳳,詞賦愈奇。【譯文】南朝梁代的江淹夢見筆上生出五彩繽紛的花朵,以后作文,構思謀篇,如行云流水,大有進步;漢代揚雄夢見自己口里吐出白鳳來,再作詞賦,遣詞造句,如有神助,更加新奇。【原文】李守素通姓氏之學,敬宗名為人物志;虞世南晰古今之理,太宗號為行秘書。【注釋】李守素:唐代趙州人,世代為山東名族。十八學士之一。被許敬宗稱為人物志。虞世南:唐代詩人,凌煙閣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酒店客房培訓
- 2025合同范本:商鋪租賃合同協議書
- 2025年版權保留轉讓合同
- 護理培訓成果匯報
- 2025商業店鋪租賃合同范本2
- 2025租賃合同的擔保方式
- 2025網約車租賃服務合同
- 2025勞動合同范本標準模板
- 2025標準設備購買合同參考范本
- 2025合作伙伴合同書 企業合作伙伴合同撰寫
- 企業重組相關稅收政策培訓教學課件(38張)
- midas NFX使用指南(八)
- 肝癌的防治(大眾科普版本)-PPT課件
- 成都高新區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半期考試數學試卷
- 職業危害防治實施管理臺賬
- 2018年人教版九年級英語單詞表
- 畢業設計U型管換熱器設計說明書
- 蘋果中國授權經銷商協議
- KGW船用起重機維護使用手冊
- 怎樣確保騎車安全-1
- 混凝土裂縫修補工程驗收記錄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