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始得西山宴游記柳宗元原文自余為僇(lù)人,居是州,恒惴(zhuì)栗(lì)。其隙也,則施施(yíyí)而行,漫漫而游,日與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窮回溪,幽泉怪石,無遠不到。到則披草而坐,傾壺而醉;醉則更相枕以臥,臥而夢,意有所極,夢亦同趣;覺而起,起而歸;以為凡是州之山水有異態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華西亭,望西山,始指異之。遂命仆人過湘江,緣染溪,斫(zhuó)榛莽,焚茅茷(fá),窮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則凡數州之土壤,皆在衽(rèn)席之下。其高下之勢,岈然洼然,
2、若垤(dié)若穴,尺寸千里,攢(cuán)蹙(cù)累積,莫得遁隱;縈青繚白,外與天際,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與培塿(lu)為類。悠悠乎與顥氣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與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窮。引觴滿酌,頹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蒼然暮色,自遠而至,至無所見,而猶不欲歸。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為之文以志。是歲,元和四年也。柳宗元概述:柳宗元(773819),字子厚,世稱“柳河東”,因官終柳州刺史,又稱“柳柳州”。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散文家和思想家,與韓愈共同倡導唐代古文運動,并稱為“韓柳”。與劉禹錫并稱“劉柳”。與王維、孟浩然、
3、韋應物并稱“王孟韋柳”。與唐代的韓愈和宋代的歐陽修、蘇軾、蘇洵、蘇轍、王安石、曾鞏并稱 “唐宋八大家” ;祖籍河東(今山西省芮城、運河一帶)。漢族。唐太宗大歷八年(773)出生于京都長安(今陜西省西安市)。柳宗元出身于 宦官家庭,少有才名,早有大志。早年為考進士,文以辭采華麗為工。貞元九年(793)中進士,十四年登博學鴻詞科,授集賢殿正字。一度為藍田尉,后入朝為官,積極參與王叔文集團政治革新,遷禮部員外郎。永貞元年(805)九月,革新失敗,貶邵州刺史,十一月柳宗元加貶永州司馬(任所在今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區),在此期間,寫下了著名的永州八記(始得西山宴游記、鈷姆潭記、鈷姆潭西小丘記、小石潭記、袁家
4、渴記、石渠記、石澗記、小石城山記)。元和十年(815)春回京師,又出為柳州刺史,政績卓著。憲宗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初八(819年11月28日)卒于柳州任所。交往甚蕃,劉禹錫、白居易都是他的好友。柳宗元一生留詩文作品達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詩。駢文有近百篇,散文論說性強,筆鋒犀利,諷刺辛辣。游記寫景狀物,多所寄托。哲學著作有天說、天時、封建論等。柳宗元的作品由唐代劉禹錫保存下來,并編成集。有柳河東集。譯文自從我成為罪人,居住在永州,常常憂懼不安。公務之余,就緩步行走,沒有目的地出游,每天與自己的隨從爬高山、鉆深林,走到迂回曲折的山間小溪,只要有幽泉怪石。無論多遠,沒有不到的。到了就撥開雜草坐下,
5、傾盡壺中的酒。喝的大醉。喝醉后便相互枕靠著睡在地上,躺下就做夢。心中想到了哪里,夢也就做到那里。醒來之后就回家。我原以為永州山水中稍有特異地方,都已被我游覽了,而未曾知道還有個奇異獨特的西山。今年九月二十八日,由于坐在法華寺西亭,遙望西山,指點并感到奇特。我于是帶著仆人越過湘江,沿染溪而行,砍去雜亂叢生的草木,燒掉茂盛的茅草,不達到西山之巔決不罷休。攀援著樹枝爬上山頂,兩腿叉開,席地而坐,幾乎幾個州的土地都聚集在我的座下。它高處之下的地勢,(高的地方)像深山一樣深邃,(低的地方)像深池一樣低陷,有的像是蟻穴外隆起的小土堆,有的像是螞蟻洞,千里之遙如在尺寸之間,聚集收攏,重疊到一起,沒有逃脫隱藏
6、的。縈回著青山,繚繞著白云,與遙遠的天際相接,環看周圍,渾然一體。看了這些,才知道這座山確實特立不群,與一般的小土丘大不一樣。不知不覺中我仿佛遨游于無邊無際的天地宇宙之間,與浩渺廣大的自然之氣合而為一。我于是拿起酒壺,斟滿酒杯,暢懷痛飲,醉倒在地,不覺間日薄西山。蒼茫暮色,自遠而近,慢慢地天黑得什么也看不見了,而我卻了無歸意。精神凝聚安定,形體得到解脫,和萬物的變化暗暗相合,我這才認識到過去等于沒有游覽,真正的游覽從此(時)開始。所以我特意把這件事記下來。這一年是元和四年(809年)。賞析柳宗元和韓愈一樣,也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和代表作家。他寫作的山水游記,在我國文學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為
7、后人所重視。柳宗元的山水游記作品,主要寫在他貶官永州時期。柳宗元是一個很有熱情的政治家,他和劉禹錫等人一起,參與了中唐時期的政治革新運動,受到保守派的強烈反對。當保守派的迫害全面來始的時候,他和他的戰友們一起,被貶為永州司馬。從此開始了長達十年之久的謫居邊遠地區的生活永州現在湖南零陵,唐朝時這里被人們看成是一個蠻荒之地。周圍雖有不少的奇山異水,但是因為人跡罕至,所以沒有被人們發現。柳宗元來到這里以后,心情抑郁,就常常用探幽尋勝,徜徉山水來自我消遣。他非常驚異地發現了永州的自然山水非常悠美,使他流連忘返,并生發為文字。他連著寫了好多篇游記,特別是其中的八篇(始得西山宴游記、鈷鉧潭記、鈷鉧潭西小丘
8、記、小石潭記、袁家渴記、石渠記、石澗記、小石城山記),成為前后連貫、脈絡相通的一組散文,被后人稱為永州八記。而始得西山宴游記就是八記中的第一篇文章。 “西山”,在永州之西,西山和永州之間隔了一條湘江。它從朝陽巖起到王茂嶺止,綿延數里之長。這篇游記它的題目就很耐人尋味。文章既然寫游西山的經過,那為什么不像一般作者那樣,起一個叫游西山記的題目呢?有人說可能考慮到作者在游西山的時候還飲酒取樂,以酒來助游興。那他為什么不起一個宴游西山記的題目呢?看來這篇文章題目“始得”二字,定有奧妙。“始”,開始。“得”,原義獲得,引申為發現。字面意思是,開始發現西山的奇特,獲得宴游之樂的游記。筆者看法,始得”可能有
9、三個意思: 一是這篇游記是“永州八記”的第一篇,所以“始得”作為八篇的開頭。表達了第一次尋訪到永州山水之美的意思; 二更重要的在于作者游覽永州并不是從游西山開始的。在游西山之前,他曾經到過一些地方,并且也寫過一些記載游覽的文章。如游西山之前,他曾游過一個祠廟“八華寺”,并發動在那里建造了一個西亭。他還寫了一篇永州八華寺新作西亭記的散文。但柳宗元覺得只有在游覽了西山之后,他才算真正的發現了永州山水的特別之處。并且在游覽過程中,獲得了一種獨特的感受。這種感受是他過去游覽的時候,從來沒有體會到的,給他非常深刻的印象。所以他就把游覽西山看成是游覽永州山水的真正起點。那么“始得”這兩個字就非常鄭重的標明
10、了游覽西山以前的和這次游覽西山的分界; 三對作者有特殊意義。從心境上看,它破解了作者被貶永州后“恒惴栗”的心情,取得了“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的審美感受;從游覽本身看,這之前,因游心境壓抑而無樂趣,從這兒才開始真正的游覽。 我認為這篇文章它的立意也好,布局也好,都和題目“始得”二字有密切關系。全文五次或明或暗點出“始得”之意。所以需要我們在閱讀這篇文章時,應仔細加以體會。文章內容是寫發現并且宴游的經過,以及由此而產生的感受。具體安排是,先寫游西山的情形,再寫游西山的經過和感受。這樣文章可分為兩部分: 第一部分,從開頭“自余為僇人”到“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第1自然段結束。這里并沒從“始得”二字落
11、筆直接寫游覽西山。這部分沒有涉及到游西山的內容,而是先寫平日的游覽,即游西山以前的游覽活動。 文章一開頭,先交待了自己當時的身份和處境。這是一種特殊的身份和特殊的處境,也就是作者寫這篇文章的具體背景。“自余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余”,第一人稱代詞,作者自指。“僇人”,罪人。“僇”同“戮”,即殺戮。因柳宗元在革新活動中得罪了皇帝成為朝廷的罪人,被貶官到永州,所以自稱為“僇人”。“是”,指代詞,此,這。“是州”,此州,指永州。永州是個荒涼的地方,柳宗元生活在這里,與自己的戰友隔絕,音信皆無,所以感到政治前景暗淡,心情當然是常常恐懼不安的。這幾句說,這是我成為朝廷罪人以后,住在永州這個地方,常
12、常恐懼不安。 這個開頭,包含了許許多多長久積壓在內心的悲憤心情,當然其中就有一種無聲的抗議。自己是這樣一種罪人的特殊身份,處在這樣一種特殊的處境里,懷有這樣的心情,因此當他游山玩水的時候,那種感受自然同那些風流閑雅的士大夫很不相同。他是要在游覽中,排解內心的憂憤,在游覽中忘卻現實處境,想在精神上尋找某種寄托。所以他寫:“其隟也,則施施而行,慢慢而游。”“其隟也”在句中充當狀語。“隟”,空隙,閑下,空閑。這是說,每當自己政務之余,偶有空閑的時候,到處走走、玩玩。 在“行”“游”兩個動詞前面,作者故意用了“施施”“慢慢”兩個重疊的形容詞。“施施”“慢慢”,是漫步走著的樣子,漫不經心的外在動作。通過
13、外在動作的描寫,實際上表現了作者在游覽的時候,一種寂寞、愁悶的、無可無不可的精神狀態。兩個“而”字是連詞,用在狀語和動詞謂語之間,表示前后修飾與被修飾的關系,相當于現代漢語中間的“地”。“日與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窮回溪,幽泉怪石,無遠不到。”“日”,天天,每天。“其徒”,泛指同游的人,不一定專指他的仆從。“入”,走過,穿過。“窮”,本義終極、盡頭,這里用作動詞,是尋根追源的意思。“回”,彎曲。“窮回溪”,意思是沿著曲折的溪流往前走,一直走到源頭。“幽泉怪石”,這就是作者所要尋訪的自然山水。為了表示他追求的心之切,游興之濃。這里連用了三個短句,“上高山”“入深林”“窮回溪”,每個句子里邊都用一個
14、動詞,與“高山”“深林”“回溪”相搭配。讀起來有一種運動節奏感。這三個短句又簡潔地概述了游覽過程。 下面寫平日的宴游之樂。“到則披草而坐覺而起,起而歸。”“披”,分開,把草撥開。“傾壺”,把壺中酒倒光。“更”,更加,進而。“更相枕以臥”比“披草而坐”更進了一步。所以說“更”。“枕”,用作動詞,枕靠枕相濟。“相枕”是動詞“臥”的行為方式作狀語。中間加“以”,連詞,相當于“而”。“意”,內心活動,因心中有所思,于是便有所夢。這就是“意有所極”,而“夢亦同趣”的意思。“趣”通假字,同“趨”。“覺”,夢醒,相對上句夢而言。這幾句說,到了就分開雜草坐下,倒盡壺中的酒,喝得大醉,醉了就相互枕靠著躺下,一躺
15、下就常常做夢,心中想到哪里,夢也就做到那里,睡醒了就起身,一起身就回城。 這一節寫作者置身于自然山水之間,以幽泉怪石為伴,根本無意于留戀山水景色,他尋訪山水的目的,是為了遠離現實世界,暫時忘卻自己所處的險惡處境。而我們讀這幾句的時候,是否會感到這些語句有一種回環。復沓的韻味。為什么會有這樣一種感受呢?這是作者在這里運用了頂針續麻的修辭方法(上句尾與下句頭用的是同一個字)這樣就上下勾連,連貫而下。“無遠不到,到則披草而坐;傾壺而醉,醉則更相枕以臥,臥而夢,覺而起,起而歸。”這種修辭方法的運用,有助于表現游覽者那種要有所忘懷,又要有所追求的情趣,造成一種回環、復沓的韻味。它概括了一個接一個的漫游活
16、動,略去了無關緊要的交待性敘述,強調了這些動作的連續性和隨意性,渲染了乘興而來,漫不經心的心情。“以為凡是,皆我有也。”這是對第1段課文的總結。“以為”,認為。這兩字表明這是作者的主觀結論。而“以為”如何如何,就被第2段內容否定了。“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又領起第2段課文。這幾句說,我自以為永州的山水凡有點特別形態的,都被我游遍了,卻從來不知道西山的奇特和怪異。而且這里“怪特”二字,又概括了西山的情態。作者沒有看到西山、游覽西山,所以說“未始知西山怪特”。這是從反面來扣住題目里“始得”二字。 下面我們從全文結構上來分析這段文字的作用。寫過去游覽的情形好像與游覽西山沒有關系。所以有人提出這段文字
17、是否多余?筆者認為作者先寫未得西山,再寫始得西山,這樣安排會使游覽西山的內容更加突出。這種寫法古人稱之為“反筆寫法”。反筆即陪襯的手法。現在稱之為“鋪墊”“反襯”“側面烘托”。它可以突出始得西山非同尋常。這“非同尋常”一方面指西山本身形狀很怪特;另一方面也是指作者游覽西山以后,他所得到的感受非常獨特,是過去從來未曾體驗過的。這樣的結構安排,前人曾評論說:“篇中欲寫今日始見西山,先寫昔日未見西山;欲寫昔日未見西山,先寫昔日得見諸山。”盡管第1段沒有從正面入題,但和后面游覽西山在內容上是有聯系的。這第1段是全文的有機組成部分,是作者在布局結構方面的匠心所在。1、通假字(1)自余為僇人(通“戮”,刑
18、辱)(2)夢亦同趣(通“趨”,往,赴)2、詞類活用(1)日與其徒上高山(名詞作狀語,每天)(2)窮回溪(形容詞作動詞,走到盡頭)(3)臥而夢(名詞作動詞,做夢)(4)始指異之(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以為異)(5)窮山之高而止(形容詞用作動詞,走到盡頭;形容詞用作名詞,最高點、頂點)(6)箕踞而遨(名詞作狀語,像簸箕一樣)(7)縈青繚白(形容詞用作名詞,青山,白水)(8)故為之文以志(名詞用作動詞,寫作文章)(9)自遠而至(形容詞用作名詞,遠處)3、古今異義(1)漫漫而游(古義:沒有目的;今義:(時間、地方)長而無邊的樣子)(2)無遠不到(古義:無論;今義:沒有)(3)以為凡是州之山水有異態者(古義
19、:凡是、這(個);今義:總括某個范圍內的一切)(4)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古義:不曾;今義:沒開始)(5)然后知是山之特立(古義:這樣以后 今義:接著,表承接)(6)頹然就醉(古義:文中指身子傾倒、跌倒的樣子;今義:形容敗興的樣子)(7)游于是乎始(古義:從此;今義:連詞,表示后一事緊接前一事,后一事是由前一事引起的)4、一詞多義(1)窮窮回溪(動詞,走到盡頭)窮山之高而止(動詞,走到盡頭)而不知其所窮(名詞,盡頭)(2)夢臥而夢(動詞,做夢)夢亦同趣(名詞,夢境,夢中)(3)始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副詞,曾經)始指異之(副詞,才)游于是乎始(動詞,開始)(4)而(1)施施而行,漫漫而游(連詞,表修飾)(2)披草而坐,傾壺而醉(連詞,表承接)(3)臥而夢(連詞,表承接)(4)覺而起,起而歸(連詞,表承接)(5)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連詞,表轉折)(6)窮山之高而止(連詞,表條件,才)(7)攀援而登,箕踞而遨(連詞,表修飾)(8)而莫得其涯(連詞,表轉折)(9)而不知其所窮(連詞,表轉折)(10)至無所見而猶不欲歸(連詞,表轉折)(5)之(1)以為凡是州之山水有異態者(助詞,的)(2)始指異之(代詞,它,指西山)(3)則凡數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助詞,的)(4)然后知是山之特立(助詞,的)(5)不知日之人(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6)然后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遼寧省大連明星小學2025屆三下數學期末統考試題含解析
- 吉林省鎮賚縣鎮賚鎮中學2024-2025學年下學期初三期中數學試題含解析
- 內江職業技術學院《管理溝通與寫作》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湛江市年模擬歷史試題(二)
- 礦熱爐安全培訓
- 企業營銷培訓
- 2025科技公司股權轉讓協議 科技公司股權轉讓合同樣本
- 2025律師事務所合同律師的聘用合同
- 2025年國內購銷合同協議范本
- 2025國內外合同管理資料
- 2025年濟源職業技術學院單招職業技能測試題庫附答案
- 承包餐館協議書模板
- 《浙江省中藥飲片炮制規范》 2015年版
- 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預案
- 第三方房屋抵押擔保合同
- 2025年山東建筑安全員《B證》考試題庫及答案
- 2025屆上海市黃浦區高三下學期二模政治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GB 19762-2025離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
- 浙江國企招聘2025寧波樞智交通科技有限公司招聘21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校園零星維修協議書
- 廣東省清遠市清新區2025年中考一模語文試題(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