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習顏真卿《多寶塔碑》_第1頁
臨習顏真卿《多寶塔碑》_第2頁
臨習顏真卿《多寶塔碑》_第3頁
臨習顏真卿《多寶塔碑》_第4頁
臨習顏真卿《多寶塔碑》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如何臨習顏真卿多寶塔碑2009-01-14 21:06:32|  分類: 書法理論 |  標簽: |字號大中小 訂閱樊建峰·雨山(書言道)樊建峰多寶塔碑全稱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寶塔感應碑,唐天寶十一年(752)立。原在唐長安安定坊千福寺,宋代移到西安碑林,為顏真卿44歲時的作品。字體略顯稚嫩,結構偏緊而中心偏上、用筆較側斜單薄,沒有后期那種綿里藏鐵、看似平直、粗肥而實勁挺的風味,明顯透出有學習虞世南、歐陽詢、褚遂良、薛稷的痕跡。如果要想學到顏真卿晚年獨特的顏體風格,此碑并不適宜;但此碑也有它習氣不重、筆力強健、結構嚴謹的優點,單從學習筆力

2、與結構來說也不失為一個好碑。一 多寶塔碑的筆法:多寶塔碑的筆法瘦勁、多骨少肉而不豐腴,這是與顏真卿晚年碑帖最主要的差異,但橫細豎粗的寫法此碑已經有了。1 橫短橫有左尖橫、右尖橫,也有中間略細如長橫的處理方法,短橫一般到末尾下垂都不分。 而長橫多是末端細而強烈頓挫向下寫如點狀,那種中間略細而左右略粗的長橫較少(如“千”)。  2 豎懸針豎沒有后期顏字那種肥厚如綿里針的感覺,只覺骨力勁挺,這和陏、初唐寫法近似。 垂露豎約有直豎(“下”、“門”的左豎)和往左(“師”)或向右(“階”)的弧度變化。  3撇短撇較粗壯而直,要力送至尖。 

3、;長直撇直而自始至終都較細,要緩緩控制直到提出至尖。 豎撇到下部向左拐彎撇出,要注意弧度自然。 彎撇是在直線的基礎上略加弧度。 4捺通篇中只有少數幾個有缺口的出現,配合同樣寫法的勾來看,說明顏真卿早期未有意識強調逆收再勾(撇)出的寫法。 大部分捺行至后面直接捺出。 另捺寫到后上揚的較多,也證明顏真卿早年并不追求深沉雄厚,而表現為活潑有余。  5勾和捺一樣,亦有有缺口的勾,但不多見。 豎勾無右邊的外漲感,即豎兩邊都為直線。 很多還向左微凹以追求勁挺。 勾向左上勾出,顯示出青壯年的顏真卿尚不夠沉著或

4、不追求老氣。 豎彎勾中部或下部向左略彎出再勾,有弧度感。 橫折勾用的是隸書的筆法,下部有圓弧狀,與初唐歐陽詢寫法同,這在以后的顏真卿碑帖中基本不見。 豎彎勾上勾時略偏上左,也有不出勾的如“流”。  臥勾也沒有缺口了。 戈勾也是如此。 6點豎點寫法是從隸書而來。 顧盼點后一個點再出鋒向回鉤出,在后期顏字中亦少見。 挑點多用在三點水上,一般從中間或偏上挑出。 二 多寶塔碑的結構1橫勢偏緊不開張,有稚嫩之感。 2上部上部較緊而下松,即重心偏上,不下沉,不夠沉穩。 3 橫上斜度較大,少有晚年那種橫平的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