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第 30 講 植物的激素調節隨 課后課后達達標檢測標檢測 丄聲生砂訃丄聲生砂訃“ 基礎題 1. (2016 山東濟寧期末)如圖所示,圖 a、b、c 為對胚芽鞘做不同處理的實驗,圖 d 為一植株被紙盒罩住,紙盒的一側開口,有單側光照。下列對實驗結果的描述,正確的是 ( ) A. 圖 a、b 向光彎曲生長,圖 c 背光彎曲生長 B. 圖 a 直立生長,圖 b、c 向光彎曲生長 C. 圖 d 中如果固定植株,旋轉紙盒,一段時間后,植株向左彎曲生長 D. 圖 d 中如果將紙盒和植株一起旋轉,則植株向紙盒開口方向彎曲生長 解析:選 D。圖 a 中由于生長素不能透過玻璃片,故胚芽鞘直立生長;圖 b 中生
2、長素能 透過瓊脂片,單側光照使胚芽鞘向光彎曲生長; 圖 c 中由于胚芽鞘沒有尖端, 對光不產生反 應,左側有含生長素的瓊脂塊,胚芽鞘向右側彎曲生長;圖 d 中固定植株,旋轉紙盒,植株 向右彎曲生長,如果將紙盒和植株一起旋轉, 光只能從開口進入, 因此植株向紙盒開口方向 彎曲生長。 2. 黑暗環境中的一直立生長的植株橫放一段時間后, 根與莖的生長變化情況如圖所示。 下列相關敘述中錯誤的是( ) A. 圖甲中主根與頂芽生長相對較快,存在頂芽優先生長而側芽生長受抑制的現象 B. 該植株體內含有多種激素,且不同激素均由不同腺體所分泌 C. 圖乙中該植物根的生長情況,可反映出生長素的作用具有兩重性 D.
3、 圖甲T圖乙不能反映植株莖的生長具有向光性的特點 解析:選 B。根據頂端優勢的概念可知, A 正確;植物沒有專門分泌激素的腺體, B 錯 誤;根近地側生長素濃度高于遠地側生長素濃度, 但遠地側生長快,故可反映出生長素的作 用具有兩重性,C 正確;由于該植株在黑暗環境中,莖向上彎曲生長,只能說明莖的生長具 有背地性,D 正確。 3. 向日葵和番茄開花期間遇到連續陰雨天氣,影響受粉,對下列補救措施及其預期的 敘述,均正確的是( ) A. 及時噴灑一定濃度的 2,4-D,向日葵產量影響不大,番茄產量下降 B. 及時噴灑一定濃度的 2,4-D,番茄產量影響不大,向日葵產量下降 C. 及時噴灑一定濃度的
4、硼肥,二者產量均影響不大 D. 及時噴灑一定濃度的硼肥,二者產量均下降 解析:選 B。影響受粉,主要對收獲種子的作物影響較大,沒有辦法進行補救,對于收 獲果實的作物,若影響受粉,可以通過噴灑一定濃度的生長素類似物來補救, 所以對其產量 2 影響不大。題目中,向日葵收獲種子,番茄收獲的是果實。 4. (2016 寧夏二模)如圖所示,圖甲表示胚芽鞘受到單側光的照射,圖乙表示不同濃 度生長素溶液對胚芽鞘生長的影響,如果圖甲中 b 處的生長素濃度為 m 則 a 處生長素濃度 X 的范圍是( )3 度高,并且胚芽鞘 a 側生長速度快,分析圖乙曲線可以推知,胚芽鞘 a 側的生長素濃度在 m 與 n之間,故
5、 A 正確。 5. 關于植物激素應用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 在果樹掛果時,用乙烯利促進果實細胞體積增大 B. 在育種時,用細胞分裂素阻斷細胞周期,誘導多倍體的產生 C. 果實成熟時,用脫落酸以達到保果目的 D. 在園林栽培中,用赤霉素來促進植物細胞伸長,使植株增高 解析:選 D。乙烯利可促進果實成熟,不會促進果實生長, A 錯誤;細胞分裂素可促進 細胞分裂,誘導多倍體產生應用秋水仙素, B 錯誤;脫落酸可促進葉、果實的衰老和脫落, C 錯誤;赤霉素可促進細胞伸長生長,從而使植株增高, D 正確。 6. (2016 海口調研)某生物興趣小組探究不同濃度的脫落酸 (ABA)和青霉素對小麥胚
6、芽 鞘切段伸長的影響,得到如圖所示實驗結果。下列判斷錯誤的是 ( ) IO1 IO1 IO1 I 10 A. 該實驗有兩個自變量,其中之一是青霉素的濃度 B. 青霉素與 ABA 具有拮抗作用 C. ABA 可抑制胚芽鞘切段的伸長 一 3 D. 與經 10 ppmABA 10 ppm 青霉素處理后的胚芽鞘切段相比,經 青霉素處理后胚芽鞘切段的伸長量更大 解析:選 D。從圖示看,該實驗研究的是不同濃度青霉素、脫落酸 (ABA)對胚芽鞘切段 伸長的復合影響,自變量是青霉素、 脫落酸的濃度;青霉素濃度為 0 時,隨著 ABA 濃度的增 大,胚芽鞘切段的伸長量減小,說明 ABA 可抑制胚芽鞘切段的伸長,
7、而隨著青霉素濃度的增 大,這種抑制作用減弱,說明青霉素與 ABA 具有拮抗作用;由圖示可知,與經 10 一 3ppmABA 10 ppm 青霉素處理后的胚芽鞘切段相比,經 10一2 ppm ABA 1 ppm 青霉素處理后胚芽鞘切段 的伸長量較小。 7. 研究發現生長素(IAA)和赤霉素(GA)對胚芽鞘、莖切段等離體器官的作用如圖, 下列 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A. mXn C. nXi 解析:選 A。根據題意,單側光照射下, b 側生長素會向 a 側運輸,導致 a 側生長素濃 一 2 10 ppmABA 1 ppm a a 生氏蠶濃度 圖甲 圖乙 従進住K抑制生艮 4 加際和GA 同時存在
8、時,具有明顯增效作用 圖 2 表明生長素與赤霉素之間為拮抗關系 赤霉素通過自身轉化為生長素而對生長起調節作用 A. B. C. D. 解析:選 D。根據圖 1,在相同培養時間內,單獨加 IAA 和 GA IAA 促進生長的效應更 明顯;與單獨加 IAA 和 GA 比較,同時加 IAA 和 GA 莖段平均伸長長度更大, 說明 IAA 和 GA 同時存在時有明顯的增效作用; 圖 2 顯示赤霉素通過促進生長素合成、 同時抑制生長素分解 對細胞的生長起調節作用。 &如圖表示棉花的根、莖、芽在不同生長素濃度下的生長情況。請回答相關問題: (2) 若棉花幼苗頂芽處的生長素濃度為 b,則最靠近頂芽的
9、側芽處生長素濃度應為 _ (用圖中字母回答),二者的生長情況體現了生長素作用的 _ 。 (3) 某棉農獲知脫落酸可以促進葉片脫落的原理后,采收前在棉田噴施了一定量的脫落 酸,試圖除去棉花葉片便于機械采收,但效果不明顯,為探究其原因, 生物興趣小組設計了 下面的實驗方案。 實驗假設:生長素對脫落酸的功能有抑制作用。 實驗方案:取若干長勢相同的、 處于生殖生長末期的棉花植株, 均分成甲、乙、丙三組, 做下圖所示的處理,觀察三組植株葉片脫落的先后。 mu含映氏索的脫脂塊s含風癟醴的瓊應塊 脫落酸抑制 _ ,促進葉和果實的衰老和脫落。主要分布在 _ 中。 根據科學實驗原則,上圖中 X 處應放置 則 乙
10、 丙 兩 組 的 實 驗 變 , 是 預測三組植株的落葉情況,得出實驗結論: 若 _ , 則假設成立; 若 _ , 則假設不成立。 -* .iSHAA 焙養時?。ㄐr) 圖I生民瑕(IA&和赤戡我心A)XJ 離休駝北節間切國忡長的埶嚴 IAA 和 GA 均具有促進植物生長的作用,但 m2 赤岳就對生任養含堆的調節 GA 的促進效應較 IAA 明顯 IAA 和 GA -加CA =不fty粛索 4 址胞忡杞 駅化產將 促進主氏抑制生長 5 解析:(1)分析坐標曲線圖可知,根、芽、莖三種器官最適生長要求的生長素濃度差別 很大,說明植物的不同器官對生長素的反應敏感程度不同。 (2)若頂芽生長素
11、濃度為 b,靠 近頂芽的側芽處生長素濃度應該大于 b,且抑制側芽生長,結合坐標曲線圖分析,可知應為 f,此實例說明了生長素的作用具有兩重性。 (3)脫落酸的合成部位是根冠、 萎蔫的葉片等, 主要分布在將要脫落的器官和組織中, 其生理作用是抑制細胞分裂,促進葉和果實的衰老和 脫落。根據實驗單一變量原則, X 處要放置空白瓊脂塊,則乙、丙兩組的實驗變量是有無 生長素,排除了瓊脂塊本身對實驗的影響。 根據實驗假設生長素對脫落酸的功能有抑制作 用和實驗過程分析, 有兩種情況可以考慮:一是有實驗效果, 說明假設成立;二是沒有實驗 效果,說明假設不成立。 答案:(1)植物的不同器官對生長素的敏感程度不同
12、(2) f 兩重性 (3) 細胞分裂將要脫落的器官和組織 空白瓊脂塊 有無生長素 丙組落葉明顯早于甲、乙組 三組的葉片幾乎同時脫落 提升題 9. (2016 廣東韶關調研)下圖是大豆幼苗不同部位生長素的測試結果, af 表示大豆 幼苗地上部分的不同部位。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 A. 該研究結果不能支持頂端優勢 B. 只有 e 點才能合成生長素 C. 達到 b 點的生長素,不需消耗 ATP D. 幼葉 f 細胞中的生長素能對基因組的表達進行調節 解析:選 D。分析題圖可知,g 點生長素濃度高于 e 點,g 部位生長受抑制,因此支持 頂端優勢,A 錯誤;生長素的主要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 葉和發育
13、中的種子, 分析題圖可知, e 是幼嫩的頂芽,生長素的合成最多, B 錯誤;生長素由頂芽運輸到側芽部位是主動運輸過 程,需要消耗 ATP 提供的能量,C 錯誤;幼葉 f 細胞中的生長素能對基因組的表達進行調節, D 正確。 10. (2016 寶雞一模)下列圖 1、圖 2 是有關生長素(IAA)的實驗(實驗開始前 a、b、c、 d四個瓊脂塊不含生長素),圖 3 表示不同濃度的生長素對某器官生長的影響,下列敘述正 確的是( ) A. 圖 1 瓊脂塊 a 和 b 中都能檢測到生長素,且含量相等 B. 通過對圖 1、圖 2 兩實驗的對比,可得出感光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 C. 若圖 2 中發生向光性現象
14、,當 c 中生長素濃度等于圖 3 中 e 濃度時,d 中生長素濃 度會介于 e 和 f 之間 D. 植物產生向光性是因為背光側生長素分布多,背光側細胞分裂快 6 解析:選 G 生長素只能從形態學上端運往形態學下端,圖 1 中 a、b 瓊脂塊中都不能 檢測到生長素;圖 2 實驗可說明在單側光照射下, 胚芽鞘內的生長素發生了橫向運輸, 但不 能得出感光部位是尖端, 且圖 1 實驗不能與圖 2 實驗形成對照;如果圖 2 胚芽鞘發生向光性7 生長,說明瓊脂塊 d 側的胚芽鞘生長較快,即瓊脂塊 d 中的生長素濃度較高,因此,當 c 中生長素濃度等于圖 3 中 e 濃度時,d 中生長素濃度介于 e 與 f
15、 之間;植物產生向光性是因 為背光側生長素分布多,背光側細胞伸長生長速度快,而不是細胞分裂快。 A. X、Y 和 Z 濃度之間大小的關系是 XZY B. X 濃度的甲對月季莖段側芽生長具有抑制作用 C. 此實驗結果體現了該生長素類似物作用兩重性的特點 D. 圖示三種濃度下,頂端優勢下的月季側芽處所對應的生長素濃度應為 X 解析:選 A。由題圖可知 Z、Y 兩種濃度下側芽生長量要比空白對照組的大,可推知 Z、 Y 濃度的甲對月季莖段側芽的生長具有促進作用, 而 X 濃度下側芽生長量比空白對照組的小, 進而可推知 X 濃度的甲對月季莖段側芽的生長具有抑制作用,可體現出該激素作用的兩重 性,故 B、
16、C 正確。頂端優勢就是由于側芽處生長素濃度較高,抑制了側芽的生長,相當于 圖中的 X濃度,D 正確。根據生長素的促進作用隨生長素濃度變化曲線可知,在一定濃度范 圍內,隨生長素濃度的升高而增大,超過該范圍后隨生長素濃度的升高而減小, 當濃度超過 一定值后會表現出抑制作用, 且抑制作用會隨濃度升高而越來越明顯。 故可以確定 X 的濃度 最大,但無法確定 Y 和 Z 濃度的大小,A 錯誤。 12. (2016 山西質監)金鏈花由于受到能分泌細胞分裂素類物質的病原體的侵襲, 側芽 生長失控,形成大量分枝,稱為“掃帚病”,有關分析正確的是 ( ) A. 正常生長的金鏈花側芽生長受抑制是因為生長素含量不足
17、 B. 該現象說明細胞分裂素類物質能解除植物的頂端優勢 C. 該病原體分泌的細胞分裂素類物質能調節植物的生長發育,一定是一種植物激素 D. 側芽生長失控是因為該部位生長素與細胞分裂素的比值增大 解析:選 B。正常生長的金鏈花側芽生長受抑制是由于頂芽產生的生長素運輸到側芽并 在側芽處積累,使側芽處生長素濃度過高; 病原體分泌的細胞分裂素類物質能使側芽生長失 控,形成大量分枝,說明該物質能促進側芽生長, 從而解除頂端優勢; 病原體分泌的細胞分 裂素類物質植物自身不一定能合成, 不一定屬于植物激素; 由題干信息無法確定側芽處的生 長素與細胞分裂素的比值變化。 13. (2016 四川資陽模擬)某生物
18、興趣小組為研究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對側芽萌動及側 芽生長的影響進行了相關實驗。 下圖為去掉頂芽前后, 側芽長度變化的曲線圖,據圖分析。 11 已知甲為生長素類似物,如圖所示是其 X、Y 和 Z 三種濃度下對月季莖段側芽生長 的影響,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側芽部位兩種植物激素的濃度變化及 8 (1) _ 激素發揮作用時首先要與細胞膜上的 結合,這體現了細胞膜具有 _ 的功能。 (2) 在植物組織培養中,可通過控制甲、乙激素的含量來控制組織分化的方向。若培養 基中甲含量/乙含量較大,則可誘導愈傷組織分化出 _ 。細胞的分化從根本上來說是 _ 的結果。 (3) 研究表明, 在 1.0 mg/L 的甲激素溶液中加入 15 mg/L 的乙激素能有效促進側芽萌 動。為進一步了解乙激素的最適用量 (要求精確到 1 mg/L) ,請完成下列實驗思路: 在 1 L 濃度為 1.0 mg/L 的甲激素溶液中分別加入 _ 的乙激 素; 用所得混合液分別處理具有相同側芽數量的枝條的 _ 部位; 一 段 時 間 后 , 統 計 解析: (1) 激素發揮作用時首先要與細胞膜上的受體結合,這體現了細胞膜具有進行細 胞間信息交流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