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安徽文綜卷歷史試題評析Word版_第1頁
2013年高考安徽文綜卷歷史試題評析Word版_第2頁
2013年高考安徽文綜卷歷史試題評析Word版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13年高考安徽文綜卷歷史試題評析 2013年高考安徽文綜卷歷史試題在穩中求變、穩中求新的基礎上,呈現出以下幾個特點。一、巧妙植入安徽元素。與往年相比,今年歷史試題第一題(即文綜第12題)在植入安徽文化元素時,不是以安徽地方歷史遺址、遺跡或遺物切入題目,而是以一幅統計圖來設計試題,讓考生利用統計圖顯示的漢唐間安徽境內水利興修次數的變化,認識漢唐時期安徽農業生產特點。無論是在題干選材上,還是在選項設置上,都比往年巧妙靈活,能夠更好地考查出考生的學科能力。此外,在歷史試題最后一題中(即文綜第37題),材料二例舉的文教興盛之地婦女貞節與程朱理學關系,隱含著古代徽州地區婦女貞節等信息,材料三節選了皖

2、籍歷史文化名人陳獨秀撰寫的我的婦女解放觀部分內容,使試題恰到好處地打上安徽文化烙印,給人留下了至深印象。這種植入安徽文化元素的命題風格,向歷史教師傳遞的信息是在歷史教學中應當注重發掘地方歷史文化資源,積極構建校本課程,培育學生的鄉土情結,升華高中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二、隱性滲入社會熱點。今年歷史試題回避了釣魚島、朝鮮半島局勢等敏感話題,隱性滲入了改革、民生、民主、人權、中美日關系等社會熱點。如:第13題關于康梁對戊戌變法失敗原因的認識,借助梁啟超在戊戌政變記中的一段話,表明康梁意識到啟發民智對變法改革的重要性。第14題關于孫中山對民生主義目標的論述,第15題關于1913至1936年中國民族

3、資本在產業資本總額所占比例的變化,第17題關于建國后教育衛生事業的發展,都是以民生為主題設計的題目。第16題關于對抗日戰爭時期一幅漫畫的考查,第18題關于對中美關系正常化背景的考查,折射出中日關系、中美關系、美日關系等社會熱點。第19題關于對雅典民主制度的認識,第36題關于對西方民主制度發展歷程特點的論述,第37題關于中國婦女地位的解讀,涉及到中外民主制度及人權變遷等熱點問題。對這些社會熱點的考查,不僅使歷史學科的主干知識躍然紙上,而且對歷史復習起到了良好的引領作用,有效地抑制了猜題押題現象,推動廣大師生擯棄浮躁情緒及僥幸心理,扎扎實實地上好歷史復習課,有利于高三形成良好的教風與學風。三、能力

4、考查全面出擊。一是考查學生史料解析能力。近年來,歷史試題無論是選擇題,還是非選擇題,幾乎題題都是利用史料來支撐題干,創設問題情境,著重考查學生理解史料、從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二是考查學生解讀圖畫能力。今年歷史試題入選的圖畫,既有數學里柱狀圖、扇形圖、曲線圖,又有地理上的地形圖,還有藝術性的漫畫,可謂圖文并茂、生動活潑,有效考查了學生圖解歷史、圖說歷史及歷史想象能力。三是考查學生史論結合能力。第36題第2小題“運用所學知識,結合材料二,論述西方近代民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一個長期的、動蕩的而又反復的過程”,這是一道典型的開放性的史論結合題目,評分標準按小論文模式分等次賦分,要求考生答題時做到

5、“認識全面,思路清晰。史實準確,史論結合密切。表達通順。”,可見對考生的能力要求非同一般。四是考查學生辯證思維能力。第37題第3小題,要求考生對每則材料所反映的婦女地位分別進行辯證解讀,考生答此題時既要捕捉到每則材料所反映出的婦女身上的光環,又要看到當時婦女心靈所蒙受的陰霾,是對考生辯證思維能力的一次檢測。四、試題結構厚近薄今。自主命題以來,安徽歷史試題對古代史的考查基本上保持著不偏不倚狀態,但始終存在著厚近薄今的特征。筆者作過統計,安徽歷史試題對古代史、近代史與現代史所考查的內容分值比為: 2009年是 28 54 18, 2010年是 32 46 22, 2011年是 42 46 12,

6、2012年是 30 56 14, 2013年是 29 55 16。近代史內容幾乎每年都會占據試題的“半壁江山”,而現代史內容一直備受冷落。歷史試題厚近薄今的特征,昭示出近代史在歷史復習中的重要地位,會引起廣大師生把更多的精力投注到近代史的復習上來。需指出的是,在實際教學及復習中,師生千萬不能被近幾年厚近薄今的試題結構所迷惑,從而淡化對現代史的復習,應當全面做好古代史、近代史、現代史的復習工作,穩扎穩打,以防命題者調整試題結構造成考生措手不及。五、女權話題閃亮登場。今年安徽歷史試題的最大亮點是第37題以女權為話題設計出一道分值為30分的主觀題。乍一看,此題出得似乎很偏很難;細一想,試題內容卻似曾

7、相見,考生沒有理由答不好。這說明此題出得很靈活,能拉開考生之間的得分差距,具有很強的選拔性功能。婦女,是人類歷史的“半邊天”。中國歷史上,盡管婦女的地位長期受到壓制,婦女的權益長期受到踐踏,但婦女依然以她們的智慧與行動活躍于歷史舞臺,左右著歷史的車輪。如:和親使者王昭君、一代女皇武則天、國色天香楊貴妃、婉約派詞人李清照、棉紡織家黃道婆、“垂簾聽政”慈禧太后、革命志士秋瑾,等等;她們在歷史上都有為人光鮮的一面,又都存在著受時代所壓制的一面,對歷史發展都起到了不同的作用。近代時期,中國許多政治運動賦予了解放婦女、男女平等的內涵,如:太平天國提倡男女平等,任用女官;戊戌變法主張廢止纏足,改革傳統婚姻制度;民國政府頒布了廢止纏足法令;新文化運動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等等。無獨有偶,近代歐美國家也存在著性別歧視社會問題,為爭取男女平等的女權運動經久不息,涌現出許多光耀史冊的女性杰出代表。因此,歷史復習時,如果教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