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東南生態旅游者的生態意識調查研究――以舞陽河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為例_第1頁
黔東南生態旅游者的生態意識調查研究――以舞陽河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為例_第2頁
黔東南生態旅游者的生態意識調查研究――以舞陽河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為例_第3頁
黔東南生態旅游者的生態意識調查研究――以舞陽河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為例_第4頁
黔東南生態旅游者的生態意識調查研究――以舞陽河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為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黔東南生態旅游者的生態意識調查研究以舞陽河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為例冉杰王成璋范瑞琛西南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成都610031摘要:生態旅游者作為生態旅游活動的主體,其生態意識對于景區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本文在對舞陽河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的生態旅游者的生態意識進行問卷調查的基礎上,分析了黔東南生態旅游者的特點,提出了相應的培養對策。關鍵詞:生態旅游者生態意識舞陽河國家級風景名勝區1.引言生態旅游者是生態旅游活動的主體,是生態旅游形成和發展的關鍵性因素,其生態意識對于發展生態旅游顯得尤為重要。由于目前理論界肘生態旅游的內酒尚未形成公認的看法,因此人們對生態旅游者的概念也存在著不同理解。黔東南苗族侗族

2、自治州自上個世紀80年代開展原生態旅游以來,旅游業得到了較快的發展,旅游帶動效益不斷顯現出來。為了實現黔東南生態旅游可持續發展,在對旅游資源、旅游設施等客體研究的基礎上,應加大對旅游者(包括旅游者旅游動機、旅游行為、旅游生態意識等的研究。對旅游者生態意識進行研究,可以較好地區分出嚴格的生態旅游者和一般的生態旅游者,科學地進行旅游市場細分、目標市場的選擇和游客管理。有關生態旅游者生態意識的研究,國外早期的研究人員采用過不同的取樣方法對生態旅游者進行允類調查。如拉阿曼(I.aannan與德斯特(Durst于1987年首次提出將生態旅游者分為嚴格的生態旅游者(hard ecotourism和一般的生

3、態旅游者(soft eeotourlsm。國外學者一向認為“亞洲式”的生態旅游者不同于西方的生態旅游者,針對國內生態旅游者是否符合西方這一概念模式的問題,國內學者肖朝霞(2004年選取了碧塔海生態旅游景區、玉溪新平哀牢山生態旅游景區、騰沖百花嶺景區的3組游客進行實證研究,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鐘潔、楊桂華(2005年y以云南大學為例,對大學生生態旅游者的生態意識進行了調查分析。張維梅(2007年以長沙市岳麓山景區為例對湖南省生態旅游者的生態意識培養進行了研究。2.黔東南生態旅游者生態意識調查2.1調查背景舞陽河風景名勝區是國務院1998年審定公布的第二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風景區位于貴州省

4、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所轄的施秉、鎮遠、黃平三縣境內。規劃面積625平方公里,分為上、下舞陽河、杉木河、云臺山、黑沖、飛云崖、鐵溪、歷史名城鎮遠、舊州古鎮、重安江十大景區共394個景點。是我國集自然風光、人文景觀、民族風情為一體的全方位、多層次、高品位的風景名勝區,也是貴州東線生態旅游和風情旅游的中心和熱點。因此,選取舞陽河風景名勝區為例對黔東南生態旅游者生態意識進行調查研究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o2.2調查地點和內容本次調查是在觀音巖旅游碼頭、諸葛洞旅游碼頭及杉木河、云臺山、青龍洞、舊州古鎮、重安江景區門口展開。調查內容包括旅游者對待生態旅游的態度、行為傾向、環境責任感、環境價值觀(NEP指標、對

5、當地社區發展的態度、對景區服務設施的要求、對生態旅游教育功能的態度、對生態景區環境的認識等方面。2.3調查方法本次調查采用李克特量表問卷的形式,具體調查時采用隨機抽樣調查方法,在景區游客集散地發放問卷。調查問卷主體部分由22個陳述旬組成,從各個角度了解被調查的旅游者的生態意識和環境態度。問卷等級按照完全同意、同意、不同意也不反對、反對、強烈反對劃分為5級,并采用了里氏評分,評分值為:1=完全同意,2=同意,3=不同意也不反對,4=反對,5=強烈反對。在接受問卷調查時,被調查者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其中一個等級,以表達他們對這些陳述句的贊同程度。2.4調查過程本次問卷調查的信度檢驗(Cronba

6、eh,又稱系數為0.76,達到了社會調查對問卷的信度要求。項目組先后于2007年9月30日一10月7日、2008年5月1日一5月5日分4個組在景區進行調研,調研期間共發放問卷500份,收回問卷469份,有效問卷437份。抽樣樣本的構成中,性別:男性占61.37%,女性占38.63;年齡:1825歲占56.26%,2635歲占17.4l%,其他年齡段占26.33%;文化程度:大專占21.83%,本科占15.07%,研究生以上占5.61%,其他為高中以下學歷;客源地:省內游客占57.92%,省外游客占42.08%。所有調查數據運用Excel、Spssl5.0軟件進行處理。3.調查結果分析3.1生態

7、旅游者表層生態意識的調查結果生態意識可分為表層的生態意識和潛在的生態意識。表層的生態意識可以表明旅游者對一些最基本的環境問題的認識程度,調查結果如表1所示。衰1舞陽河風景名勝區生態旅游者表層生態意識的調查結果調查項目在舞陽河景區旅游,您如何處理自己的垃圾表1的調查結果顯示,旅游者的表層生態意識良好,有96%以上的生態旅游者將垃圾丟進垃圾桶里。這說明在維持最基本的環境衛生這一問題上,絕大多數旅游者是可以自我約束的。3.2生態旅游者潛在生態意識的調查結果潛在的生態意識同表層生態意識相比更能夠反映一個旅游者是否真正具備生態理念與生態道德。因此,對舞陽河風景區的生態旅游者潛在生態意識進行了調查,結果見

8、表2。表2舞陽河風景名勝區生態旅游者潛在生態意識的調查結果由于舞陽河風景區旅游基礎設施不完善,旅游景區(點之間相距較遠,交通可達性較差,景區內旅游步道崎嶇不平,游客在景區旅游的主要交通方式為徒步和乘船。從表2的調查結果看,舞陽河風景區生態旅游者還比較缺乏潛在生態意識,在條件允許下,他們更愿意乘車或坐船而非徒步旅游。調查發現,部分旅游者希望景區多建一些小賣部、餐館、亭臺,以便游客休息。從調查數據看,生態旅游者在很大程度上重視自身的方便和舒適程度,因此才希望有索道、公路,這樣可以乘車或坐索道,省時省力,但卻忽視了公路、索道的修建不僅破壞了景觀的自然美感,也造成了對環境的破壞。3.3生態旅游者環境責

9、任感調查結果一個旅游者的生態意識會具體表現為他的環境責任感,環境責任感將影響旅游者是否會產生保護環境的實踐行動。對舞陽河風景名勝區生態旅游者環境責任感的調查結果如表3所示。表3舞陽河風景名勝區生態旅游者環境責任感的調查結果從表中的調查結果可知:舞陽河景區生態旅游者在發現有人破壞旅游環境時,“立刻制止”部分所占比例是32.4%,這個比例是較低的,說明景區相關的引導與監督機制落后,環保教育落后。而“視而不見”部分卻占了28.5%,這種現象不僅反映了生態旅游者環境責任感的缺乏,同時也反映了部分旅游者缺乏群體意識。3.4生態旅游者環境價值觀(NEP值調查結果本次調研,旅游者的環境價值觀的測度使用了Du

10、nlap和Van Liere(1992年所設計的NEP值(New Environmental Paradigm。根據調查,所有被調查者9個問題的NEP值為27.61,均值不高。可見,舞陽河風景區大部分旅游者的生態環境觀缺乏“綠色”,生態環境保護的觀念不強。3.5舞陽河風景名勝區生態旅游者的生態意識調查結粟本次問卷收回后,對其中的437份有效問卷進行了分類整理,具體數據統計分析時采用均值統計方法,其調查結果分析見表4。表4舞陽河風景區生態旅游者的生態意識調查結果4.旅游者的生態意識特點聚焦4.1具有表層的生態意識調查結果表明,黔東南的生態旅游者只具有表層的生態意識而缺乏潛在的生態意識。黔東南生態

11、旅游資源豐富。生態景區眾多,但是旅游者在黔東南一般行程安排比較緊,游客在某一景區(點停留時間較短,缺乏與旅游自然環境和文化的深入交流。4.2具有一定的環境責任感黔東南生態旅游者在“人與自然的關系”、“生態平衡、產業增長與發展極限”、“人類的資源使用觀及其后果”方面認識比較清楚,環境價值觀得分值較高,這說明旅游者的環境責任感和生態意識正在逐漸增強。4.3對生態旅游方面的認識較淺薄雖然黔東南的生態旅游者已具備了表層的生態意識和一定的環境責任感,但他們對旅游舒適度的要求較高,所以才有相對較多的游客希望在景區內修公路、建索道。他們對生態旅游以及環境保護等方面的認識還不夠深入。4.4生態意識具有層次性在

12、景區調研過程中,筆者發現,黔東南生態旅游者的旅游行為表現出親近自然一學習自然一保護自然三個層次,其旅游生態意識表現出自在一自覺一自為三個層次,旅游者生態意識具有層次性、差異性。5.黔東南生態旅游管理對策5.1加快環境保護規則的制定各個生態旅游景區應該根據自身的特點制定科學合理的游客管理辦法和景區環境管理條例,并以規章(下轉第132頁場同樣緊俏。目前制造氯化氫的方法只有食鹽電解法。該方法通過食鹽電解,生產出燒堿、氯氣和氫氣,氯氣和氫氣合成了氯化氫。燒堿作為商品出售,用氯化氫生產PVC和鹽酸。這種生產方法的缺點是,1能耗高。生產1噸燒堿(包括0.6噸氯化氫耗電3000度。2成本高,生產1噸燒堿(包

13、括0.6噸氯化氫耗資2000多元。3投資大,建一個20萬噸燒堿廠約投資8億元。為了克服食鹽電解法制取氯化氫的缺點,我們研究了一種新的制造氯化氫的工藝技術,制造出廉價的氯化氫,滿足制造PVC和鹽酸的需要。本專利采用新工藝生產氯化氫,其生產方法如下:1、將濃度為45%左右的氯化鈣溶液加熱到90左右,送人用蒸汽加熱的夾套反應器,加入預熱的、略過量的濃硫酸,攪拌并維持溫度在90左右。氯化鈣與濃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鈣,放出氯化氫。2、將25%左右的氯化鈉溶液加熱到90。12左右,送入用蒸汽加熱的夾套反應器,加入預熱的、略過量的濃硫酸,攪拌并維持溫度在90左右。氯化鈉與濃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鈉放出氯化氫。用該方

14、法生產PVC和鹽酸,具有以下特點。1、能耗低、成本低。本工藝為普通化工過程,能耗比高耗能的電解食鹽低。2、投資少。因不需要建燒堿廠,建設投資大大減少。3、由于氯化鈉儲量大,除了湖鹽外,海水中含有4%的NaCl,可以大量生產食鹽。氯化鈣可以從純堿(氨堿法廢液中取得。生產1噸純堿可以產生1噸氯化鈣。全國氨堿法純堿生產能力在800萬t,a左右,即每年有含氯化鈣800萬噸的純堿廢液可以用來生產氯化氫,進一步生產PVC和鹽酸。4、由于用純堿廢液生產氯化氫,不但變廢為寶,而且解決了純堿廠100多年來的環境污染問題。5、可以實現純堿廠聯產PVC,降低了PVC廠的投資和能耗,使PVC廠廢電石渣和石灰窯氣的環境

15、污染得到徹底解決。聯系人:康仁地址:內蒙古烏海市海勃灣區獅城東街郵政支局B一22號信箱郵編:016000(_r_gg125頁制度的形式予以公布實施;建立透明化的獎懲制度,激勵旅游者加強環境保護,提高所有人的生態意識和環保意識,加強生態文明建設。5.2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的宣傳旅游主管部門可以在景區內通過影視、宣傳片、廣告、廣播等形式向旅游者進行環保教育,感染旅游者,在潛移默化中規范了生態旅游者的行為。5.3加強景區管理人員和導游人員生態知識的培訓景區管理人員的正確引導和管理,可以減少生態旅游者的環境破壞行為。加強管理人員和導游人員生態知識的培訓有利于培養生態旅游者的環境責任感,減少旅游環境破壞行為

16、。生態旅游經營者開發生態旅游產品,接待生態旅游者,與生態旅游者接觸多,對旅游者的旅游行為具有重大的影響。加強旅游經營者生態倫理教育,提高旅游經營者的生態意識,通過展示“綠色”旅游產品和服務,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生態旅游者的生態意識。參考文獻:【3肖朝霞.國內生態旅游者的生態意識調查研究fJ】.旅游學刊, 2004,(1:6771.4鐘潔,楊桂華.中國大學生生態旅游者的生態意識調查研究分析【J】.旅游學刊,2005,53-56.6胡建英.論生態旅游意識的現狀與培養【J】.湖南林業科技,2006,7576. 黔東南生態旅游者的生態意識調查研究以舞陽河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為例作者:冉杰, 王成璋, 范

17、瑞琛作者單位:西南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成都,610031刊名:技術與市場英文刊名:TECHNOLOGY AND MARKET年,卷(期:2008,(11被引用次數:0次參考文獻(6條1.楊桂華生態旅游 20022.David Weaver Ecotourism 20013.肖朝霞國內生態旅游者的生態意識調查研究期刊論文-旅游學刊 2004(012007(116.胡建英論生態旅游意識的現狀與培養期刊論文-湖南林業科技 2006相似文獻(10條生態旅游者具有深刻的生態意識,這是與其他類型旅游者最明顯的區別.論題以嚴格的和一般的生態旅游者系統理論為基礎,根據兩者的區別設計調查問卷,對南山文化旅游區

18、國內外的生態旅游者的生態意識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國內生態旅游者的生態意識淡薄,有明顯的人類中心論 特征.提出了生態意識的培養策略.2.學位論文王琳生態旅游者行為特征及其管理研究2007生態旅游由于其所倡導的保護資源環境、教育旅游者、造福當地人民等先進的可持續發展理念,一經推出,便在各地蓬勃地開展起來。生態旅游者作為生態旅游活動的主體,對生態旅游的健康發展至關重要。而擁有豐富生態旅游資源的保護區作為生態旅游的主要場所,在生態旅游開展貌似紅火的同時,隨著游客人數急劇增長與社會各界對資源環境保護的關注加強,管理者面臨著來自各方面的壓力,并認識到能否清楚地了解生態旅游者的環境態度與行為特征并據此進行

19、有效管理,是生態旅游持續健康發展的關鍵。生態旅游者行為特征的研究,對于生態旅游地開發與規劃、生態旅游市場的營銷與培育、生態旅游產品的設計與經營、解決目前生態旅游對環境負面影響,均具有極其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應用價值。本文以生態旅游者為研究對象,依據黃河口保護區生態旅游者的市場問卷抽樣調查、搜集數據和其他有關資料,分析生態旅游者的行為與態度特征并據此提出相應的管理對策,總結出對保護區生態旅游的啟示,以期為保護區生態旅游的發展、營銷、管理提供科學依據。全文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章引言,對論文的選題背景、國內外的研究狀況、研究意義以及研究方法和主要思路做了簡要論述;第二章簡單回顧了“一般的和嚴格

20、的生態旅游者”理論體系,結合生態旅游市場的特點及保護區生態旅游的困境,提出對生態旅游者行為調查研究的必要性;第三章分析了生態旅游者行為的內外部影響因素,為后文予以鋪墊;第四章是論文的重點,是生態旅游者行為特征的探討,以黃河口自然保護區為例,對生態旅游者進行調查研究。本章通過對生態旅游者的屬性、生態旅游動機、生態意識及行為傾向的調查,得出存在兩種不同類型生態旅游者-一般的和比較嚴格的生態旅游者,總結其特征并得出對保護區生態旅游的啟示;最后第五章根據調查結論,給出基于生態旅游者行為特征的管理建議,提出遵循因“材”施管的原則,應對生態旅游者實行分類管理。生態旅游者作為生態旅游活動的主體,其生態意識至

21、關重要.本文以云南大學為例,對當代中國大學生潛在生態旅游者的生態意識進行了調查,并通過與國內外生態旅游者的生態意識調查結果進行對比研究,總結出中國大學生潛在生態旅游者生態意識的特點和規律.4.學位論文王瑾生態旅游信息傳播有效途徑研究2006生態旅游作為一種強調人地和諧統一,回歸自然,保護自然環境的積極旅游方式,近年來在我國發展迅速。生態旅游的發展和其他旅游一樣需要經過旅游市場的檢驗,而市場成長的關鍵是如何使生態旅游產品被廣大潛在生態旅游者所接受并購買。生態旅游產品對信息的依賴性使得信息傳遞成為促進生態旅游發展的關鍵因素。而信息時代的今天,隨著新媒體的出現、媒體市場的細分,信息能接觸到的人口比率

22、一降再降。選擇怎樣的傳播途徑使生態旅游信息快速、準確地傳遞到生態旅游產品需求者手中就顯得尤為重要。生態旅游信息傳播有效途徑的確定,有利于生態旅游傳播者塑造良好形象,提高知名度和美譽度并且有效節約人力、物力,同時有利于生態旅游活動的開展和公眾生態環境意識的提高。本文從生態旅游學與傳播學的角度研究生態旅游信息傳播有效途徑。在研究過程中,對生態旅游客源地與生態旅游目的地生態旅游傳播對象分別進行調查,彌補了以往研究中只注重旅游目的地或旅游客源地旅游者行為方式的單一研究模式。通過對生態旅游者客源地北京市生態旅游者和生態旅游者目的地松山森林旅游區旅游者的調查,獲取了大量第一手資料。在分析過程中,運用生態旅

23、游者最明顯的標志生態意識,區分生態旅游者與一般旅游者,從而縮小傳播對象的范圍使傳播目的地更加明確。根據劃分結果分析生態旅游者信息獲取途徑的異同,最終對生態旅游信息傳播途徑進行優化。結果表明以親朋好友式的人際傳播為主的生態旅游區形象宣傳,輔助以網絡與報刊雜志媒介生態旅游區產品內涵宣傳相結合的傳播組合模式是北京生態旅游信息傳播的有效途徑。本文結尾部分闡述了影響生態旅游信息傳播有效途徑的因素,并給出生態旅游信息傳播有效途徑分析的一般方法。本文對生態旅游信息傳播途徑的探討在生態旅游理論研究中有一定的創新,在實踐上對生態旅游景區以及相關企業具有一定實際操作的參考價值。刊2004,19(1生態旅游者與大眾

24、旅游者最大的區別在于生態旅游者具有一定的生態意識.本文以嚴格的和一般的生態旅游者系統理論為基礎,對碧塔海生態旅游景區的國內生態旅游者的生態意識進行了調查研究,并總結了碧塔海生態旅游者的特點和培養對策.6.學位論文何磊生態旅游者的需求污染:理論與實證研究2008生態旅游作為可持續發展的最主要的旅游形式,近幾十年來成為旅游理論研究的重點內容。生態旅游在我國的實際的運作過程中,效果與理論相去較遠。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本文主要側重于從心理學、社會學和經濟學的角度對生態旅游者需求的一個特征進行分析。需求污染指的是一類直接或間接形成環境污染的需求,是人們在尋找精神家園、滿足自身需要過程中,一種非有意識的污染

25、。首先對需求動機進行分析,自然風光、休閑和健康成為了旅游者三個最重要的需求內容。需求實現前具有模糊性特征,而在實現過程中不同的旅游者對同樣的景物會產生不同的體驗。需求產生污染的動力機制是需求的錯位:旅游不是旅游者的第一需要或基本需要,而是第二需要或文化需要;另一方面,旅游卻是旅游經營主體的第一需要。旅游經營者的最終目的為了滿足旅游者的需求,追求當前利益的最大化。需求產生文化機制是社會文化對旅游者意識的“塑造”,如信用制度的不健全、環保文化的缺失等等。通過意識和無意識等心理對需求進行分析,認為生態旅游者深層次動因是對彌補精神上的缺失,因此人們對自然的向往是強烈而執著的。但社會文化對人們行為塑造上

26、存在嚴重的缺失,使人們在旅游過程中將“生活社會”的不良行為帶到了旅游地。然而需求具有模糊性,所以人們的需求可以引導。對需求污染程度進行測度,提出了需求污染指數,該指數有兩個變量,一是游客對環境的滿意度,二是旅游地環境污染程度。該指數能夠判斷污染的持續情況,體現旅游者需求的層次、水平和質量。對污染的預防控制,有預警和一定的指導意義。培養生態旅游者的教育應該注重從潛意識上進行,避免游客的抵觸情緒。從旅游前、旅游過程中和旅游后三個部分進行生態意識的培育,并提出了相應辦法。對懲罰機制提出了若干措施。濟2007,226(11生態旅游者作為生態旅游活動的主體,應具備一定的素質,才能實現生態旅游活動.本文在

27、對湖南省岳麓山風景名勝區的生態旅游者的生態意識進行問卷調查的基礎上,分析了湖南省生態旅游者的特點,提出了相應的培養對策.8.學位論文霍云霈太白山國家森林公園游客行為綜合研究2006經過20多年的快速發展,陜西省旅游業已經初步形成了較大的產業規模和較完整的支撐體系。近年來,陜西旅游的理論研究和實證探討,為全省旅游業發展提供了理論基礎和決策依據,但這些研究大多以宏觀研究為主,且針對國家森林公園的游客行為系統研究相對較少。國家森林公園是我國生態旅游的主要載體,無針對性的研究必然會導致公園開發僅從宏觀資源條件和大范圍市場規律出發,造成市場定位偏差,間接削弱自身資源市場優勢,導致旅游損失。本文針對此種現

28、象,在總結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以陜西省太白山國家森林公園為例,通過實地抽樣調查,分析了游客人口學統計特征、公園客源市場結構、游玩時間波動特征、旅行空間行為軌跡和森林公園生態旅游者行為態度差異等旅游行為特征,通過調研,得到如下結論:1、太白山游客以男性為主,以散客居多,游客以中青年人為主,年齡大多介于18-45歲之間,職業構成以學生和教師為主,出游動機以觀賞自然風光為主。公園客源集中于省內,約占70%,省外游客大多來自寧夏、甘肅、山西、河南四省區,客源結構相對簡單。2、公園游客到訪人數周內天變化和即時變化波動曲線都屬于單峰單谷型。平均6:30-7:45為游客上山高峰時段,13:45后下山游客逐

29、漸步入高峰。同時,游客空間行為結構相對簡單,大多屬于直游式空間模式,部分游客選擇共同游玩法門寺,形成常住地、太白山、法門寺為核心要素的三角式流動空間結構。3、太白山國家森林公園屬于生態旅游產品,調查發現園區游客生態意識較國外發達地區而言相對較差,且缺乏自主學習相關知識的能力,公共意識上雖然存在一定的生態觀念,但行為上有偏差。最終調查獲得,太白山生態旅游者中,嚴格的生態旅游者占18.0%,一般的生態旅游者占20.7%,有組織的生態旅游者占61.3%。最后,論文針對此次調研所揭露的問題,從客源市場拓展、景區合作綜合發展、交通服務設施完善、生態旅游者市場定位等方面,為公園的發展、營銷、管理等提出了相

30、應建議。Hui-min.CAI An-an.Yang Qiu-hong.KE Rong-rong省級自然保護區旅游者生態意識調查研究-中國林業經濟2009,(3自然保護區旅游者生態意識對于自然保護區生態旅游的健康發展具有重要影響,通過對牛姆林自然保護區旅游者的問卷調查發現,旅游者以一般的生態旅游者和組織性生態旅游者為主,旅游者對自然保護區的認識程度不容樂觀.提出自然保護區生態旅游應從規范發展生態旅游、推廣負責任旅游理念等方面努力,以培養和提高旅游者的生態意識,達到自然保護區開展生態旅游的目的.10.學位論文李維余四川森林生態旅游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2007生態旅游被公認為旅游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

31、徑之一,它解決了旅游業發展過程中的環境保護和資源配置問題,有助于真正實現旅游業健康、持續發展。目前,生態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定義、內涵、分類等理論方面,還缺乏對生態旅游可持續發展的實證研究。本文以生態旅游的重要類型之一森林生態旅游為研究對象,結合自然保護區和森林公園開發生態旅游的實踐,綜合運用多學科理論,對四川森林生態旅游的可持續發展戰略進行系統的研究。因此,本文的選題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和潛在的社會應用價值。主體(旅游者和客體(旅游資源是森林生態旅游系統中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本文對國內外就森林生態旅游的資源、產品、游客和市場的可持續發展戰略進行了較為系統、全面的研究,提出了實現四川森林生態旅游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選擇與具體措施,并構建了可持續發展的評價指標體系。在森林生態旅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