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用植物學與生藥學》實驗指導書湖北理工學院醫學院.doc_第1頁
《藥用植物學與生藥學》實驗指導書湖北理工學院醫學院.doc_第2頁
《藥用植物學與生藥學》實驗指導書湖北理工學院醫學院.doc_第3頁
《藥用植物學與生藥學》實驗指導書湖北理工學院醫學院.doc_第4頁
《藥用植物學與生藥學》實驗指導書湖北理工學院醫學院.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藥用植物學與生藥學實驗指導書(供藥學專業班用) 黃石理工學院醫學院藥學系 二0一0年 二月 編 目 錄 實驗一 顯微測量和顯微描繪技術1 實驗二  組織制片技術 2 實驗三 植物細胞構造及后含物4 實驗四 保護組織、分泌組織5 實驗五 機械組織、輸導組織7 實驗六 海金沙、蒲黃、松花粉、黃連、黃芩、西洋參、人參的鑒定9 實驗七 小茴香、女貞葉、金銀花、薄荷和紅花的鑒定11 實驗八 茯苓、山藥、半夏、貝母和天麻的鑒定 11 實驗九 未知粉末和中成藥(六味地黃丸)的鑒定 23實驗一 顯微測量和顯微描繪技術【實驗目的】1光學顯微鏡使用方法、注意事項。2掌握顯微作圖要領。【實驗材

2、料】儀器:生物顯微鏡、酒精燈、蓋玻片、載玻片、鑷子、解剖針、擦鏡紙、吸水紙、火柴、繪圖鉛筆(HB、2H、4H)、直尺和擦皮。試劑:甘油、水、水合氯醛試液、甘油醋酸試液、間苯三酚試液。【實驗內容】1光學顯微鏡的構造 生物顯微鏡由光學部分和機械部分組成。光學部分包括成像系統目鏡和物鏡,照明系統聚光器、可變光欄和反射鏡。物鏡將標本作第一次放大,目鏡將第一次放大的像作第二次放大,兩者相乘即是觀察到的放大倍數。機械部分包括鏡座、鏡臂、鏡筒、載物臺、粗細調節手輪及推動器或壓夾。使用生物顯微鏡時,利用反射鏡將外來光線導入聚光鏡中,由聚光鏡將光線會聚在標本上,用光欄調節光線強度。觀察時視野范圍內應均勻明亮,先

3、用低倍鏡觀察,如需要放大,可將目的物調至視野中央,然后轉換成高倍鏡,仔細觀察。 2光學顯微鏡的操作方法(1)低倍鏡的操作法:將顯微鏡放置離桌緣約10cm處,鏡臂應靠近胸前。對光。上升聚光鏡到載物臺水平,打開光欄至最大限度,再將低倍鏡轉至鏡筒的正下方,使對準載物臺上的透光孔(轉動時,聽到“得”一聲,即已對正)然后用二手轉動反光鏡,同時從接目鏡向下看,直至鏡中出現一明亮而均勻的視野為止。裝片。將欲觀察的標本片從鏡前方橫置于載物臺上,(注意蓋玻片應向上)使標本對準透光孔的中央。調節焦距。從側面注視接物鏡與標本片之間的距離,向外旋轉粗調節手輪,使鏡筒慢慢下降,直至物鏡幾乎與標本片相接觸,但切勿觸及標本

4、片,以免造成鏡頭與標本片的損壞。自目鏡向下觀察,同時向內旋轉粗調節手輪,使物鏡慢慢上升,直至在視野中看到清楚的物象為止。若標本不在視野中,則慢慢移動標本片,使之適中,看到物象后,用壓片夾固定制片,再轉動細調節手輪,并調節光線,直到看到最清楚的物象為止,注意在顯微鏡中看到的是實物倒象。如果觀察過程中發現清晰的圖像逐漸模糊,說明調節手輪失靈,應進行檢修。(2)高倍鏡的操作法:應先在低倍鏡下選擇物像,移至視野中心,換轉高倍鏡,應能看到欲觀察之物象,用細調節手輪使之圖象清晰。更換高倍鏡時如出現鏡頭觸及載玻片現象,則要檢查標本切片是否放反,或高低倍鏡是否配套。高倍鏡頭觀察物象時,只能用細調節手輪調節焦距

5、。3顯微鏡使用注意:取拿顯微鏡時,必須一手握住鏡臂,一手托住鏡座,輕取輕放,防止因撞擊使鏡頭內各組透鏡脫膠而影響觀察的清晰度。每次觀察標本片時,必須先用低倍鏡觀察,看清物象后,再換高倍鏡。要注意保持顯微鏡的干燥和清潔,使用前后,均需將顯微鏡擦干凈,注意鏡頭要用擦鏡紙或綢巾單向擦拂,切勿用手、手帕或紙片等去擦,觀察臨時制片時,要防止水分或藥液外溢以致沾污鏡頭及其他部分。4繪圖要領 在中藥的性狀和顯微鑒定工作中,圖可以集中地突出表現實物的主要特征,有些待征用圖比攝影照片效果還好,因此除去用文字記錄觀察到的外形、組織、細胞及內含物特征外,有時還需要繪出中藥材的外形和顯微圖,以補充文字敘述的不足。繪制

6、精確的圖形要根據觀察的實物進行,對所要描繪的特征要仔細觀察后,再進行描繪。因此,繪圖是中藥鑒定和研究工作中的一項基本技能。繪圖的精確與好壞,明顯地影響中藥鑒定和研究的結果與質量。中藥鑒定工作中,常用繪圖方法有徒手繪圖法和顯微描繪法兩種,若按繪圖工具則常分鉛筆繪圖法和墨線繪圖法兩種。繪制顯微組織簡圖,要用通用的代表符號來表示,要求比例正確,形態逼真,結構清楚,對中藥性狀圖還要求富有立體感,不能隨意夸張和任意涂影。要正確繪出實物的立體結構圖,必須有一定的透視知識,如前大、后小,近明、遠暗,透視方向一致等基礎知識。 (1)繪圖的一般原則:一切結構均用線條來表示。線條要求粗細均勻,圓滑,明暗一致。所有

7、結構線條不能用尺或其他圓規或曲線板等工具代畫,必須徒手作圖,以表示生物的自然形態。顯示立體結構可用透視線條來表示。對球形、圓柱體或圓錐體的立體結構可以用圓點襯托明暗光線的方式,而不可用任何涂影來表示。點要小而圓,由密到稀逐步過渡。各部位應先畫出引線再注文字。引線用直尺畫實線來表示,要求細直、均勻、不交叉以免誤指。圖內的結構名稱,可直接用文字寫明,也可用數碼代注,再在圖下集中注明。注字書寫要求清楚、端正。圖下需注明標本的名稱、部位和放大倍數。(2)徒手繪圖法的步驟:選擇最典型的標本或結構。仔細觀察各部位的形狀和結構及其間的比例關系和較明顯的立體結構。用較淡的鉛筆(2H或4H),按照實物或顯微圖像

8、的比例關系和立體投影畫出輪廓草圖,經反復對照修改后,再用較濃的鉛筆(HB或2H)繪出修改圖。畫引線,注字。【作業】 (1)制作一張根類或莖類的橫切面徒手切片,并繪出其橫切面組織簡圖。 (2)制作一張表面制片。實驗二  組織制片技術【實驗目的】1掌握徒手制片、粉末制片方法。2學會表面制片方法。【實驗材料】儀器:酒精燈、蓋玻片、載玻片、鑷子、解剖針、擦鏡紙、吸水紙、火柴、繪圖鉛筆(HB、2H、4H)、直尺和擦皮,以上是每次實驗必備品。另需單(雙)面刀片或剃刀。 試劑:甘油、水、水合氯醛試液、甘油醋酸試液、間苯三酚試液、濃鹽酸,以上是實驗室必備試液。 材料:制作徒手切片和表面制片,可選用新

9、鮮藥材;制作粉末片,選用干燥藥材的粉末。【實驗內容】一徒手制片法 系用刀片或徒手切片器將材料切成薄片,可在顯微鏡下觀察組織構造、細胞特征的制片法,新鮮材料應除凈泥砂,干燥材料需浸軟后切片。本方法簡便快速,能保持植物體原有結構的真像、色彩和內含物,適合于臨時制片觀察或顯微化學實驗,其缺點是切片較厚且厚薄不均一,不適合長期保存。 (1)取材、固定與切片;選擇已軟化的中藥材適當部位,切割成長23cm的小段,用拇指及食指和中指夾住材料,下端用無名指托住,另手持刀片,自左向右移動手腕,牽曳切片,動作要輕而快,力求切片薄而完整,操作時材料的斷面與刀口須經常用水濕潤。對于葉片或柔軟的材料,需用稍堅固而易切的

10、胡蘿卜、馬鈴薯或實心大通草等將材料夾住進行切片。徒手切片器切片:將適當長度的材料夾入切片器上口外,旋轉螺絲將材料固定緊,材料略露出圓盤平面,然后將切片刀或剃刀平放在圓盤上,自左向右平拉切片,同時轉動切片器下端的升降調節輪,使材料上升,以利切片, (2)裝片:將切好的薄片,用毛筆小心地移入盛有清水的培養皿中浸泡,取載玻片滴加甘油或試液,用鑷子或毛筆將切片移于其上,再滴一滴甘油于片上,加上蓋破片,即可作臨時制片觀察;也可將薄片滴加水合氯醛試液加熱透化,再滴加稀甘油,加上蓋玻片后進行觀察。加蓋玻片時,應盡量避免產生氣泡。二粉末制片法 將藥材研粉,過篩(5080目)后制片。此法是鑒定中藥材最常用的方法

11、之一,簡便快速,主要鑒別細胞的形態特征。特別堅硬的藥材可用挫刀將其挫成粉末。取粉末少許,置于潔凈的載玻片上,滴加12滴蒸餾水或甘油醋酸試液,加上蓋玻片,置顯微鏡下,可觀察細胞中的不溶性物質如淀粉粒、脂肪油滴、色素顆粒等。如要觀察細胞的形態持征,則應采用滴加水合氯醛加熱透化后裝片,以除去細胞中的淀粉、油脂等,增加細胞壁的折光率,從而使細胞的形態更加清晰。為防止水合氯醛結晶析出,水合氯醛透化后應滴加甘油蓋上蓋玻片,擦凈溢出液即可觀察。三表面制片法 多用于對葉片、果實或草本植物莖表皮組織的觀察,可觀察到表皮細胞形態、氣孔類型、毛茸特征和著生情況等。通常用眼科鑷子夾住葉片或果實等的表面,輕輕撕取其表皮

12、層置于載玻片上的水、甘油或水合氯醛試液內,注意其上表面朝上方,加蓋蓋玻片,置顯微鏡下進行觀察。【作業】(1)制作一張根類或莖類的橫切面徒手切片,并繪出其橫切面組織簡圖。 (2)制作一張表面制片。 (3)制作一張粉末片,繪出粉末特征圖。(4)繪出板藍根(或牛膝根)中藥外形圖。實驗三、植物細胞構造及后含物【實驗目的】1熟悉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2熟悉淀粉粒、草酸鈣結晶的顯微特征及類型3學會撕取表皮制作臨時標本片的方法4學會粉末臨時標本片的制作方法【實驗材料】儀器:酒精燈、蓋玻片、載玻片、鑷子、解剖針、擦鏡紙、吸水紙、火柴、繪圖鉛筆(HB、2H、4H)、直尺和擦皮。 試劑:甘油、水、水合氯醛試液、甘油醋

13、酸試液、碘試液。 材料:大蔥、馬鈴薯、半夏、貝母、大黃、黃柏、半夏。【實驗內容】一觀察大蔥鱗葉表皮細胞1、操作:準備潔凈的載玻片和蓋玻片各一片,滴加一滴蒸餾水于載玻片中央備用。取大蔥鱗葉,撕取3-5毫米的內表皮,置于載玻片蒸餾水中,展平,蓋上蓋玻片,防止產生氣泡,用吸水紙吸去多余的水。2、觀察:將標本片置于顯微鏡下觀察,可見表皮細胞為長方形,排列整齊,無細胞間隙,細胞壁即為每個長方形細胞的四周壁,可分辨出胞間層和初生壁。3、繪圖:用鉛筆繪出顯微鏡下觀察到的長方形細胞的特征。二觀察馬鈴薯塊莖、半夏、貝母的淀粉粒1、操作:準備潔凈的載玻片和蓋玻片各一片,切取馬鈴薯塊莖一小塊,用刀刮取少許混濁液于載

14、玻片中央,加一滴蒸餾水,蓋上蓋玻片,防止產生氣泡,用吸水紙吸去多余的水。另用半夏、貝母粉末少量,加水裝片。2、觀察:將三種標本片置于顯微鏡下觀察,可見淀粉粒大多為單粒,少數為復粒。單粒多呈大小不等的卵圓形,較小的呈圓形,有一個明亮的臍點常偏于較小的一端,并由明暗交替的層紋環繞。3、繪圖:用鉛筆繪出顯微鏡下觀察到淀粉粒的特征。并比較三種淀粉粒形態的區別。三觀察大黃、黃檗、半夏的草酸鈣結晶1、操作:準備潔凈的載玻片和蓋玻片各一片,取少量大黃、黃檗、半夏于載玻片中央,加一滴蒸餾水,蓋上蓋玻片,防止產生氣泡,用吸水紙吸去多余的水。2、觀察:將三種標本片置于顯微鏡下觀察,可見草酸鈣結晶形態各不相同。3、

15、繪圖:用鉛筆繪出顯微鏡下觀察到淀粉粒的特征。并比較三種淀粉粒形態的區別。實驗四 保護組織、分泌組織【實驗目的】1辨認氣孔、毛茸的顯微結構特征。2辨認油細胞、油室的顯微特征。【實驗原理】儀器:酒精燈、蓋玻片、載玻片、鑷子、解剖針、擦鏡紙、吸水紙、火柴、繪圖鉛筆(HB、2H、4H)、直尺和擦皮。 試劑:甘油、水、水合氯醛試液、甘油醋酸試液、碘試液。 材料:金銀花、石韋、艾葉、橘皮、肉桂。【實驗步驟】一、觀察女貞葉的氣孔 1、 取女貞葉,撕取下表面,置于載玻片中央,加一滴水合氯醛,蓋上蓋玻片,防止產生氣泡,用吸水紙吸去多余的水。2、觀察:將標本片置于顯微鏡下觀察,可見氣孔。3、繪圖,畫出氣孔。二、觀

16、察金銀花、石韋和艾葉粉末的非腺毛、腺毛1、操作:準備潔凈的載玻片和蓋玻片各一片,取少許金銀花粉末于載玻片中央,加一滴水合氯醛,蓋上蓋玻片,防止產生氣泡,用吸水紙吸去多余的水。2、觀察:將標本片置于顯微鏡下觀察,可見非腺毛、腺毛各不相同。3、繪圖:用鉛筆繪出顯微鏡下觀察到的長方形細胞的特征。并比較兩類藥物石細胞形態的區別。三、觀察橘皮的油室1、操作:準備潔凈的載玻片和蓋玻片各一片,滴加一滴水合氯醛于載玻片中央備用。徒手切取薄薄的橘皮的表皮,置于載玻片水合氯醛中,展平,蓋上蓋玻片,防止產生氣泡,用吸水紙吸去多余的水。2、觀察:將標本片置于顯微鏡下觀察,可見油室為橢圓形,周圍細胞排列整齊,無細胞間隙

17、。室內可見淡黃棕色油滴。3、繪圖:用鉛筆繪出顯微鏡下觀察到的長方形細胞的特征。四、觀察肉桂的油細胞1、操作:準備潔凈的載玻片和蓋玻片各一片,取少許肉桂粉末于載玻片中央,加一滴水合氯醛,蓋上蓋玻片,防止產生氣泡,用吸水紙吸去多余的水。2、觀察:將標本片置于顯微鏡下觀察,可見油細胞。3、繪圖:用鉛筆繪出顯微鏡下觀察到的長方形細胞的特征。實驗五 機械組織、輸導組織【實驗目的】1辨認石細胞、晶纖維的顯微結構特征。2辨認導管的顯微特征。【實驗材料】 儀器:酒精燈、蓋玻片、載玻片、鑷子、解剖針、擦鏡紙、吸水紙、火柴、繪圖鉛筆(HB、2H、4H)、直尺和擦皮。 試劑:甘油、水、水合氯醛試液、甘油醋酸試液、碘

18、試液。 材料:梨子、黃柏、厚樸、甘草、黃豆芽。【實驗內容】一、觀察梨的石細胞,黃柏、厚樸的分支石細胞1、操作:準備潔凈的載玻片和蓋玻片各三片,取少許梨核附近果肉、黃柏、厚樸粉末于載玻片中央,加一滴水合氯醛,蓋上蓋玻片,防止產生氣泡,用吸水紙吸去多余的水。2、觀察:將標本片置于顯微鏡下觀察,可見石細胞類方形、類長方形、類圓形,成團或散在,孔溝明顯,胞腔小。3、繪圖:用鉛筆繪出顯微鏡下觀察到的長方形細胞的特征。并比較兩類藥物石細胞形態的區別。二、觀察黃柏、甘草粉末的晶纖維1、操作:準備潔凈的載玻片和蓋玻片各二片,取少許黃柏、甘草粉末于載玻片中央,加一滴水合氯醛,蓋上蓋玻片,防止產生氣泡,用吸水紙吸

19、去多余的水。2、觀察:將標本片置于顯微鏡下觀察,可見晶纖維各不相同。3、繪圖:用鉛筆繪出顯微鏡下觀察到的晶纖維的特征。并比較兩類藥物晶纖維形態的區別。三、觀察黃豆芽莖的導管1、操作:準備潔凈的載玻片和蓋玻片各一片,取一段黃豆芽的莖于載玻片中央,另用一載玻片壓平莖、用牙簽輕輕挑開,加一滴水合氯醛,蓋上蓋玻片,防止產生氣泡,用吸水紙吸去多余的水。2、觀察:將標本片置于顯微鏡下觀察,找出有幾種導管。3、繪圖:用鉛筆繪出顯微鏡下觀察到的導管的特征。并比較各類導管形態的區別。實驗六 海金沙、蒲黃、松花粉、黃連、黃芩、西洋參、人參的鑒定【實驗目的】1掌握海金沙、蒲黃和松花粉的性狀和顯微鑒別特征。2掌握黃連

20、、黃芩的性狀和粉末顯微鑒別區別特征。3. 掌握人參、西洋參的性狀和粉末顯微鑒別區別特征。【實驗材料】儀器:酒精燈、蓋玻片、載玻片、鑷子、解剖針、擦鏡紙、吸水紙、火柴、繪圖鉛筆(HB、2H、4H)、直尺和擦皮。 試劑:甘油、水、水合氯醛試液、甘油醋酸試液、碘試液。 材料:海金沙、蒲黃、松花粉、黃連、黃芩、人參、西洋參。【實驗內容】一、海金沙、蒲黃和松花粉的鑒定1、性狀鑒別:三種藥物均為粉末,顏色不同而已。2、顯微鑒別:三種藥物的顯微特征區別較大,海金沙孢子較大,四面錐形。蒲黃花粉粒較小。松花粉花粉粒橢圓形,有兩個腎形氣囊。3、繪圖:用鉛筆繪出顯微鏡下觀察到的細胞的特征并比較之。二、甘草、黃柏的鑒

21、定1、裝片:準備潔凈的載玻片和蓋玻片各二片,取少許黃柏、甘草粉末于載玻片中央,加一滴水合氯醛,蓋上蓋玻片,防止產生氣泡,用吸水紙吸去多余的水。2、顯微鑒別:甘草的晶纖維是淡黃色,有直徑較大的導管;黃柏的晶纖維是金黃色,有金黃色的分支石細胞。3、繪圖:用鉛筆繪出顯微鏡下觀察到的細胞的特征。三、厚樸、肉桂的鑒定1、裝片:準備潔凈的載玻片和蓋玻片各二片,取少許厚樸、肉桂粉末于載玻片中央,加一滴水合氯醛,蓋上蓋玻片,防止產生氣泡,用吸水紙吸去多余的水。2、顯微鑒別:厚樸是分支石細胞,肉桂是類圓形石細胞,且有肉紅色的單個韌皮纖維。3、繪圖:用鉛筆繪出顯微鏡下觀察到的長方形細胞的特征。實驗七 小茴香、女貞

22、葉、金銀花、薄荷和紅花的鑒定【實驗目的】1掌握小茴香、女貞葉脈橫切面的顯微鑒別特征2掌握薄荷、金銀花、紅花的粉末顯微鑒別特征【實驗材料】儀器:酒精燈、蓋玻片、載玻片、鑷子、解剖針、擦鏡紙、吸水紙、火柴、繪圖鉛筆(HB、2H、4H)、直尺和擦皮。 試劑:甘油、水、水合氯醛試液、甘油醋酸試液、碘試液。 材料:小茴香、女貞葉、金銀花、薄荷、紅花。【實驗內容】一、小茴香、女貞葉脈的橫切面鑒定1、操作:取浸泡好的小茴香,徒手切片,水合氯醛和稀甘油裝片,觀察。2、操作:取女貞葉,在葉脈較大的部位,徒手切片,水合氯醛和稀甘油裝片,觀察。3、繪圖:用鉛筆繪出顯微鏡下觀察到 的橫切面特征。二、薄荷、金銀花、紅花的鑒定 1、操作:準備潔凈的載玻片和蓋玻片各三片,取少許薄荷、金銀花、紅花粉末分置于三個載玻片中央,加一滴水合氯醛,蓋上蓋玻片,防止產生氣泡,用吸水紙吸去多余的水。2、顯微鑒別: 觀察各藥的腺毛、非腺毛、花粉粒的特征并進行比較。3、繪圖:用鉛筆繪出顯微鏡下觀察到的長方形細胞的特征。實驗九 茯苓、山藥、半夏、貝母和天麻的鑒定【實驗目的】1掌握茯苓、山藥、半夏和貝母的顯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