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關于民風民俗的作文_第1頁
2017年關于民風民俗的作文_第2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 / 620172017 年關于民風民俗的作文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無不體現出豐富多彩的地域特 色,無不展示著民族文化的獨特特色。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民風民俗的作文,快來看看吧!關于民風民俗的作文一:人間四月天,春色滿江南。茅山廟會,是傳統民俗與春天的一場約會:4 4 月1313農歷三月十八日,具有兩千多年的文明史的茅山古鎮今天迎來了屬于自己 的節日,空氣中到處都彌漫著節慶的氣息,威風鑼鼓,激揚茅山福地;龍騰獅舞, 躍動古鎮春風。來自周邊城鎮的老百姓們匯集一堂爭相觀望茅山廟會的盛況,頗有“平民狂歡節”之感。追溯茅山廟會,約始于清乾隆年間,已有二百余年,今年是茅山有組織規劃

2、的第二十二屆廟會,廟會雖然有些迷信色彩,但其目的是去集商賈,交流物資, 供應春耕生產及人民生活所需用品, 起到振興經濟,搞活市場的作用,另有文藝 青年,發揮特長,化裝表演,比賽娛樂,豐富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早晨八點,“哐哐哐”的鑼聲聲解開了廟會的帷幕, 威風凜凜的舞龍隊率先 登場,在空中飛舞翻騰的舞龍引得眾人高聲歡呼。這些舞龍隊由各個鄉鎮組成, 一般一個鄉出兩條龍,多則四條,舞龍由專門的船運送,到達茅山后被安置在當 地的廟中,待到廟會正點,以旌旗、鑼鼓、號角為前導,將舞龍從廟中請出來。龍身大多用竹扎成圓龍狀,節節相連,外面覆罩畫有龍鱗的巨幅紅布,每隔五六 尺有一人掌竿,首尾相距約莫有十數來丈長

3、。龍前由一人持竿領前,竿頂豎一巨 球,作為引導。舞動時,巨球前后左右四周搖擺,龍首作搶球狀,引起龍身游走 飛動。舞龍穿過東岳廟,東岳廟會源于東岳大帝的原型三茅真君的茅盈,他也是南方道教的創始人,每一條舞龍都在東岳大帝像前三叩頭以示祈福, 最終到達 景德禪寺稍作歇息,等待下午一點的掃街。香客們跟隨龍隊進廟拜佛,寺廟里摩 肩接踵,人煙鼎沸,漫天的煙霧讓人恍如仙境。而由千年古剎之稱的景德禪寺更 是香煙繚繞,梵鳴悠長,大雄寶殿也在今日舉行上梁儀式。寺內臥佛殿、藏經樓、 方丈室上梁和山門殿已經重修完畢, 對外開放,臥佛殿最為熱鬧,造價大約一億 的臥佛由緬甸進口的玉石雕琢而成,重約 6 6 噸,他靜靜地接

4、受來往香客的膜拜, 聆聽他們的心聲,潛心修行拜佛的老奶奶穿著藏青的法袍在臥佛殿外等待,滿眼的虔誠和期待,滿身的坦然和靈氣。來自興化的淮劇團在景德禪寺里搭臺表演, 老百姓們為了看得清楚,早早地 就用條凳占上了地方,茅山號子那嘹亮的唱腔和急促的節奏穿過天空, 站在老遠 就能聽見,柔軟纏綿的舞蹈,天真可愛的小朋友同臺演繹,給臺下的老百姓提供 了一臺充滿歡聲笑語的視覺盛宴。下午一點,舞龍匯合,組成一條百米龍隊,環繞茅山鎮游行掃街。舞龍的用 意,概括起來不外乎幾條:一為祈雨祈福,二為娛神娛己,三為彰顯力量,四為 興旺人丁。龍隊前面有一人敲亂棒鑼,以示緊急,繼由馬皮清路。馬皮是當地人 請來的巫師,在社祭前

5、進行掃街,以驅除妖魔和邪氣,馬皮帶領龍隊穿過大街小 巷的每一戶人家, 眾人夾道歡迎,十多面顏色異同的彩旗, 迎風招展,以助陣威, 家家戶戶,秉燭焚香,燃放煙花鞭炮,2 / 6以保來年平安吉祥。放眼望去,是茅山濃厚的鄉土風情讓人陶醉, 古鎮老百姓在納新同時不忘傳 承文化,刮面,扎香,自制的農具深受群眾喜愛。在沿襲傳統的同時也吸取新經 驗,謀求新發展,文化溝通的背后是經濟的融合。所謂亂世的黃金,盛世的古 董,富裕起來的茅山人民,在政通人和的情況下,自發恢復茅山廟會,其目的是 挖掘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文化古跡,開發旅游經濟,弘揚民族宗教文化,促進地 方經濟文化的發展,發展生產,繁榮經濟,擴大市場,振興

6、茅山。一座茅山,一方風水,拉動一方經濟,也促進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的交融。 我們堅信福祉茅山 ! !好運茅山 ! !關于民風民俗的作文二:瑤族人民饒有風趣的民俗有“掛袋子”。 客人到了瑤族的人的人家中, 只要 把隨身帶的包或袋子往堂屋的正柱上一掛, 主人就知道客人要留下來用餐, 都不 用事先說明,主人自然會把客人留下了就餐, 如果不懂這個規矩, 老把包或袋子 放在身邊,主人就認為你還要去別的地方,吃飯往往落空。在達山瑤中,去別人家吃飯,主人家會敬客人三杯酒名曰:“一碗疏,二碗 親,三碗見真心”。客人一般到主人家做客時, 主人家就會把金黃厚實的臘肉為上品, 吃飯時主 人會把大塊大塊的臘肉往客人的碗

7、里夾。瑤族普遍禁食狗肉,貓肉,蛙肉。凡是生產過的婦女頭幾天是不能吃豬油的。 到瑤族人家做客, 吃飯時桌位也很講究, 一般是老人和客人坐頭幾位, 一些 瑤族人還會把雞冠給客人,老人給客人敬酒,其實是一種尊貴。瑤族人的民風民俗還有很多, 大家可以走一走, 看一看, 瑤族人天性好客會 熱情接待你的。關于民風民俗的作文三:苗族是怎樣的 ? ?他的民風民俗是什么。踏入苗家門坎, 映入眼簾的首先是掛在屋梁上的各種糧食, 它們是苗家人的 驕傲,是五谷豐登的象征。 走廊上的木凳被苗家稱作“每人靠”, 意思是每個人 都能坐一坐,歇一歇。苗家門口掛著的牛角是用于驅邪的吉祥物, 也是苗家用來 敬酒的工具。在苗家眾多

8、的迎賓禮儀中,最隆重、最具風格的莫過于敬牛角酒。 傳說到苗家做客時, 只要摸摸牛角就會給你帶來好運, 同時還得踩踩堂屋中間的 木板,這塊木板稱“平安橋”,能讓人平平安安,萬事如意苗族的禮儀有:客人來訪,必殺雞宰鴨盛情款待,若是遠道來的貴客,有的 地方還要在寨前擺酒迎接。 吃雞時, 雞頭要敬給客人中的長者, 雞腿要賜給年紀 最小的客人。 有的地方還有分雞心的習俗, 即由家里年紀最大的主人用筷子把雞 心或鴨心拈給客人, 但客人不能自己吃掉, 必須把雞心平分給在座的老人。 有的 地方還敬“牛角酒”、 “梳子肉”,客人一一接受, 主人最高興。如客人酒量小, 不喜歡吃肥肉,可以說明情況,主人不勉強,但不

9、吃飽喝足,則被視為看不起主 人。苗族人接待客人時, 主人會穿上節日盛裝。 男主人到村寨外的路旁, 恭迎客 人光臨。有時甚至還擺下酒席。客人到家門口時,男主人以唱歌形式叫門,告知 女主人貴客已經臨門,女主人唱著歌開門迎客。苗家人非常好客,來了客人要殺雞宰鴨,由家長或同族中最有威望的老人將 雞心或鴨3 / 6心敬給客人。按苗家風俗,客人不能馬上一個人吃完,須與同座的老人 分享,以示自己大公無私。幼輩見長輩。凡是幼輩見了長輩,不管是男是女,是熟識還是初次相見,都 必須說話誠懇,行為恭敬,笑臉相迎,并要用一定的尊敬詞語相稱。若是幼輩正 在行走,見了老人或長輩,必須立定;若是幼輩正在坐著,長輩來了,應該

10、立即 起立讓坐。眼睛要平視,雙手要放下。 如遇到自己不相識的長輩, 對方年齡比自 己大一二十歲的, 男的稱呼為“得訥”,女的稱呼為“得目”。如年齡再大一點 的,男的稱呼為“阿打”(外公)或“阿內能共”“阿內能果”(老人家),女的稱 呼為“阿達”(外婆)或“阿內能共”。稱呼完畢后,幼輩才能坐下或相辭而去。 平輩見平輩。凡是平輩相見,必須點頭招呼。若是相識的,要用固定稱謂相呼;如果不相識,男的可稱之為“阿郎”(大哥)或“把秋”(老表),女的可稱之為 “阿婭”(大姐)。長輩見幼輩。凡是長輩見幼輩,一般都要行點頭禮。相識的按 固定稱謂相呼;不相識的,如果是壯年,男的可稱呼為“得那”,女的可稱呼為“阿婭”。如果對方是幼年. .無論男女,都可稱呼為“得茍”(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