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前期社會經濟的發展》教案_第1頁
《清朝前期社會經濟的發展》教案_第2頁
《清朝前期社會經濟的發展》教案_第3頁
《清朝前期社會經濟的發展》教案_第4頁
《清朝前期社會經濟的發展》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清朝前期社會經濟的發展教案一、教學目標1.通過清朝初期經濟發展的表現和人口增長的史實,了解清朝前期經濟的興盛。2.知道康熙帝獎勵墾荒屯田、興修水利、減免租稅等一系列恢復和發展生產的措施,對社會經濟的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二、教學重難點難點: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三、探究新知(一)導入新課結合課件課堂導入環節,展示盛世滋生圖局部,設置疑問,激發學生興趣。經過清初的恢復,社會經濟在清朝前期得到迅速發展,農業、手工業和商業有了長足的進步。據歷史學家研究,當時中國的經濟總量居世界首位。清朝前期的社會經濟有什么新的發展變化?人口增長的情況如何?(二)自主學習培養學生讀取信息、自主學習能力教師指導學生快速閱讀

2、課文,結合本課導學案【自主學習】環節,完成自學。(三)合作探究1農業生產的恢復和發展清朝前期,統治者大力推行墾荒政策,使耕地面積不斷擴大,農業生產很快得到恢復。2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1)教師展示課件展示史料和探究問題,引導學生探究。(注意培養學生讀圖能力、時空觀)學習與探究:結合中國歷史地圖冊P51,找出清朝前期手工業和商業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區?(2)教師展示課件展示史料和探究問題,引導學生探究。材料 (明清時期)商業資本十分活躍,積累了百萬乃至千萬資金。全國各地出現了許多大小商人,他們在各地設會館,公所,組織商幫清代,山西票號商、兩淮鹽商、廣東行商,富甲天下,山西莊氏號稱數千萬兩。以上資料摘自

3、簡明中國經濟史學習與探究:結合所學,指出明清商業進一步發展的表現有哪些。商業資本活躍,會館、商幫出現,出現工商業市鎮等。(3)教師展示課件展示地圖和探究問題,引導學生探究。(培養時空觀)學習與探究:結合所學知識在地圖上找到“舟楫塞港,街道肩摩”、“人煙數十里,賈戶數千家”、 “十萬煙火”,財富“甲于天下”分別對應的地點。3人口的增長(1)教師展示課件展示探究問題,引導學生探究。學習與探究:電視劇闖關東和走西口再現了當年人們背井離鄉、歷經磨難的移民生活。那么導致這種情況出現的原因是什么呢?人口大幅度增長,人地矛盾突出(2)教師展示課件展示史料和探究問題,引導學生探究。(培養讀取信息能力)材料一:

4、下圖是清朝前期人口增長情況示意圖學習與探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人口增長的原因。清朝前期的統治者采取一系列恢復社會經濟的措施,使經濟發展,國力增強,社會安定,人口的數量有了很大增長。(3)教師展示課件展示史料和探究問題,引導學生探究。材料二:清朝前期人均耕地面積簡表時間全國人均耕地面積統計數順治十八年(1661年)6.88畝康熙六十年(1721年)8.26畝雍正十二年(1734年)8.13畝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2.51畝材料三:清朝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直隸永定河邊蓄水邊防洪的淀泊“水退一尺,則占耕地一尺”,“每遇潦漲,水無所容,甚至漫溢為患”。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黃河“河灘地畝,盡皆耕種麥苗,并多居民村落筑圍打壩,填塞日多”。學習與探究:依據材料三,說明黃河流域出現的突出的社會現象。依據材料一、二簡要分析其原因。從上述材料中所反映的歷史現象中,你能得到出什么認識?現象:人們盲目開墾沿河與沿湖的土地,水流域面積不斷縮小;破壞生態平衡,導致水災越來越嚴重。(意思相近即可)原因:人口增長過快,耕地減少,人地矛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