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彭城廣場_第1頁
徐州彭城廣場_第2頁
徐州彭城廣場_第3頁
徐州彭城廣場_第4頁
徐州彭城廣場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徐州彭城廣場09資源 王凱圣 098322104前 言:彭城城廣場坐落于徐州市中心,規模宏大,氣勢不凡。廣場東西長約250米,西起中山北路,東至彭城路:南北寬400余米,橫跨淮海路,管理面積近十萬平方米,綠地面積近4.2公頃,綠地率達67%,為目前全省最大的城市中心廣場。 彭城廣場由中心廣場、副廣場和南廣場三個部分組成。主廣場按"鼎"字形分割綠地,組織游人。"鼎"的四只腳為伸向四方的游覽道,"鼎"身用安溪紅、太行紅花崗巖鋪裝成目前國內最大的象棋盤,象征著徐州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綠地以大塊四季常青的美國進口草坪做底色,保留原有大喬木及觀

2、賞石榴樹,形成"樹下有花,花下有樹"的效果。廣場中心設有零公里標志和國旗旗桿。副廣場由原廣場改造而成。中心部位設有廣場鴿房、工具房等。廣場草坪多以不規則圖形分割,留出大塊活動空間,方便了市民晨鍛、休憩等活動。與淮海路相望的南廣場是以觀賞為主的草皮廣場,面積12320平方米,中心設有圓形噴泉、燈光、音響設施,"火樹銀花"彩燈高19.98米,采用現代高科技技術模擬出色彩斑斕、五彩繽紛的禮花怒放造型。彭城廣場建設于1998年6月4日,同年9月底建成開放歷時116天,是徐州九八年市政府工程建設的重中之重,它的建成實現了我市人民擁有市中心區大型廣場的宿愿。一、整體

3、構思1、城市設計將為徐州中心心區創造一個完整和諧的視覺形象:沿彭城廣場以致密的高層塔樓群界定疏散開敞的以市民中心建筑為主體構建的主軸線空間;高層群之間通過楔形綠地形成空間分隔與緩沖。2、通過沿淮海路和中山路所形成的風格協調的的建筑塔樓形成韻律界面,群房有統一的退界形成連續界面,界定主軸線空間,其中淮海路東南高層建筑臨街并直接落地,形成挺拔的視覺感受;而中山路西北側高層建筑適當后退,使市民中心的形象更為突出。3、結合軌道交通站場使地下空間向周邊地塊延伸,并通過地下、地面與臨街裙房的二層以上空間處理形成完整的商業立體開發系統。主要的商業零售空間設置在與軌道交通站場垂直的區內支路兩側和環境優美、寧靜

4、的楔形綠地周圍,盡量避免對城市主交通流向的干擾,為人們提供豐富多彩的環境空間。4、步行系統與商業零售、綠化開敞空間系統結合設置,為人們提供豐富的城市空間的同時,也為土地開發商帶來經濟效益,提高土地利用率。5、增強地區的公共交通體系建設,并主要由軌道交通與常規地面公交結合,共同承擔大量人流的疏散。為地區提供充足的停車空間。7、充分利用城市地標的標志性作用,以市民中心為核心空間,向四周輻射組織若干條視線通廊,它們或為建筑圍合形成的硬質景觀通廊、或為綠化為主構成的街道通廊,或以標志性建筑作為視線的另一個焦點,從而豐富城市空間。二、布局設施:廣場中心設有零公里標志和國旗旗桿。05年改造工程對廣場地面進

5、行了花 設施:廣場中心設有零公里標志和國旗旗桿。05年改造工程對廣場地面進行了花 崗巖鋪裝,鋪裝面積達16000平方米;增設了綠地噴灌設施,安裝自動噴頭180個, 崗巖鋪裝,鋪裝面積達16000平方米;增設了綠地噴灌設施,安裝自動噴頭180個, 增設了廣場排水管道共計800米,增設廣場夜景燈飾600多套,廣場休閑座椅220套, 增設了廣場排水管道共計800米,增設廣場夜景燈飾600多套,廣場休閑座椅220套, 更加方便市民休息。 從中,考慮到徐州的城市環境人文氣候技術。 區位: 徐州市中心商務區 金鷹國際購物中心、金地商都、古彭大廈國貿大廈、徐州百貨大樓,體現廣場的城市身份與地位、商業與人文的

6、中心樞紐、主廣場草圖在05年改造后的廣場上可以體會到濃重的綠意功能區分由人文形態劃分出不同的區域體現功能的層次感 分別讓使用者 享受到了各種廣場活動 將不同區域的優點綜合 便集休閑、娛樂、交通于一身人流線路廣場空間的固有形態和行路者的目的性使得人群在廣場上的行走充滿情節上的起伏。廣場夜景三、道路交通1、道路分類:主干路:中山路、淮海路次干路:青年路、彭城路區內支路:車行道寬度7-9米,具體來說:本次規劃確定的區內支路劃入地塊,考慮到提高整體環境的需要,大部分支路將采用與建筑色彩、風格相協調的路面鋪裝材料和鋪裝色彩,因此設計中只考慮的機動車道的寬度,而人行道將結合建筑后退部分統一設計。規劃確定:

7、沿廣場噴泉設置連通的寬度7米的道路;沿主干道和快速路邊50米寬的綠帶內側設置寬度9米的輔道;雙向通行的機動車道寬度要求在9米以上;中央設隔離帶的區內支路,其兩側機動車道的寬度要求達到6米以上。2、軌道交通與常規公交(1)軌道交通目前,徐州城市軌道交通的線網規劃還處于調整階段,尚有許多不定因素,但對經過錢江新城核心區的線路已經過多次討論,本次規劃仍按照控制性詳細規劃確定的軌道交通線路和站場位置考慮與周邊地上、地下空間的關系。同時,為加強軌道交通站與城市主軸線市民中心、波浪文化城的關系,本設計中將原位于新安江路單側的新安江路站移至道路交叉口處。(2)公交站場結合規劃軌道交通站的位置及地塊的用地性質

8、,在青年路與中山路路交叉口的東南角設置公交中心站,約11936平方米,方便軌道交通與公交的換乘。考慮到該兩處公交站均位于楔形綠地內,和主要道路的交叉口及對景處,地面露天的公交站場對城市景觀將會產生不利影響,同時破壞了楔形綠地的整體性,因此本設計要求兩公交站場應與綠地統一規劃設計,結合地形的高低起伏變化設置地下或半地下停車場。同時,為提高土地利用率,規劃建議允許在盡量減少地面設施的前提下結合公交樞紐設置地下或半地下的商業服務設施,考慮到該因素,本設計將該兩處市政設施用地在原控制性詳細規劃基礎上范圍擴大。3、停車、卸貨區與交通出入口方位所有配建停車位均根據規范要求設于區內建筑的地下車庫內及建筑圍合

9、內部綠化的地下部分;根據控規,本設計范圍內共有6處獨立設置的社會停車場,它們或利用高架平臺下部空間,或與周邊建筑、城市綠地結合設置。結合地下空間概念規劃,設計建議高層建筑均設置3-4層的地下空間,用于停車庫、貨車裝卸和商業用途等。規劃要求盡量使用區塊內的通道作為地下車庫的出入口,以保持臨主要街路建筑立面的完整性并減少對其他通過性車輛的交通干擾。四、商業與步行系統1、商業設施核心區塊步行系統的建立與商業形態構成、綠化開敞空間有著密切的聯系,而為了體現“以人為本”的環境設計概念,設計中在確定商業發展地段的位置時也綜合考慮了周邊的環境條件,因此提出沿新塘河、沿楔型綠地設置停留性強的商業功能,如咖啡館

10、、酒吧、各種餐廳等,而在區塊內部通過建筑群體組合形成內向型的步行商業街區,設置服裝零售、高檔精品店等功能。總體來看,整個核心區的商業街區結合地下空間形成了“一橫兩縱”的構成形態,即沿淮海路地下在兩個軌道交通樞紐站之間設置橫向的購物走廊,將圍繞軌道交通樞紐點布置的兩個縱向商業街區聯系起來。 2、步行系統以城市主軸線為步行主區域,以楔形綠地和濱江地區作為步行次區域,并在三個高架城市陽臺處交匯;沿廣場河和規劃四號路、九號路形成以市民中心為對景的休閑散步道;形成兩個主要的步行商業街;通過建筑的圍合形成若干個半開敞公共活動空間節點五、綠化開敞空間設計區域內的綠化開敞空間系統由以下幾方面構成:1、市民廣場

11、作為杭州連接西湖與錢塘江“ 城市軸線”的結束點,該廣場形成了以100米高的市民中心為主體,以“日月同輝”建筑為輔,綠化與鋪地、廣場、水體穿插滲透的開敞空間。由于廣場內建筑建成后必將吸引大量的人流,加上軌道交通站及附近辦公、外來辦事人員的穿梭來往,使這里將成為核心區人流最密集的地區。因此設計強調廣場在與錢塘江垂直的主軸線空間方向上以鋪地、草坪為主,通過水體和列植的樹木將人流引向江邊;在與主軸線垂直的方向上建筑之間可通過樹木的密植改善廣場生態小氣候,增加綠化遮蔭空間。2、中央公園從景觀上看,是觀賞現代化杭州城市中心的主要開敞空間,也是市民中心西北部的重要開敞空間;從使用上分析,這里白天將成為上班族

12、休息、交往的重要場所,清晨和夜晚又將是周邊居民生活休閑、散步的重要場所,因此其綠化設計應更多的體現對人的關懷,同時兼顧不同視點了望新城風貌的景觀要求,形成以兩側密林與建筑結合限定中部開敞大氣的綠化空間的布局形態。這種處理手法使兩側圍繞建筑內的各種商業、休閑設施所進行的活動更加安靜和相對獨立,中部通過水面與疏林草坪構成的活動空間更加開闊,滿足了不同的人流活動要求,同時在景觀上形成了建筑在花園中的感覺而不致過于突兀。3、楔型綠地是改善高層林立的建筑群內部生態環境的重要地區,在嵌入城市內部的綠地內,將通過大量綠化、自然起伏的地形以及水面形成供人們漫步、交往的活動空間。設計中利用現狀條件將新塘河水體引

13、入綠地,水面周圍環境適當開敞,大部分草坪、游步道和休憩設施沿線布置,其外圍以茂密的樹林界定空間并自然為休憩的人們提供一個安靜、安全的環境。此外,設計考慮整個綠地地形起伏變化呈西北向東南逐漸抬高的趨勢,最終通過天橋與濱江高架陽臺自然連通,保證步行系統不受之江路交通的干擾。4、街道綠化街道綠化是整個核心區的基本綠化,為體現核心區道路景觀特色,設計考慮主干道盡量設計為雙排行道樹,次干道及支路通過單排行道樹與各季節花壇組合體現不同的風格。本設計重點在與靈江路和新安江路垂直的兩條支路上以市民中心為對景形成以休閑散步為主的生活性林蔭道,強化地區形象,同時緩解高層建筑林立造成對街道空間的壓抑感。六、規劃預測

14、1、旅館面積預測旅館面積的預測是基于核心區的總就業人數的,其比率為每25個就業機會需要一間客房,這主要考慮了以下幾方面因素:上海陸家嘴中心區采用25個就業崗位一間的預測值,與之相比,錢江新城核心區作為商務中心雖然在等級、地位及對外來聯絡工作人員的吸引上不及上海陸家嘴,但它位于錢塘江邊,是發展杭州城市型旅游、會展旅游、新文化旅游的新增長點,徐州作為國際性風景旅游城市,歷來充滿著對游客的吸引力,加上核心區內商務、商業、文化、會展等多種設施共存,活動內容豐富多彩,必然會為這里的旅館業帶來商機。因此,規劃認為以總就業職位20-25萬個計算,將導致8000-10000間客房的需求。核心區內應該設置四星、

15、五星級的大、中型旅館,沿江地帶安排300間左右的中型賓館,其余地區每旅館客房數要求在500間以上,按照一般每客房建筑面積為85-100平方米(包括門廳、大堂、會議室與會議大廳、餐館等)計算,則規劃區域內的旅館面積約為80-85萬平方米。規劃建議:徐州綠帶內安排8-10個60米高的點式旅館,總客房數在1500間左右。會展中心附近應至少設置一個規模在1000間以上的旅館。在A、B、D、E四個區塊內均應設置一個規模在1000間以上的旅館。可設置與商務辦公建筑結合的賓館設施,但必須處理好內部交通組織與出入口。2、商業面積預測西方大城市中央商務區的商業出租面積可達到每就業崗位4平方米左右,如加拿大多倫多

16、市中心區商業面積約為每就業職位3.6平方米,基于這一原則,考慮到設在徐州新城核心區內的地面商業將以零售和精品店形式為主的,大規模購物中心和超市較少,而地下空間的商業開發較為突出,因此其預測指標相對略低,建議采用3平方米/就業崗位,則規劃區域內須提供60-75萬平方米的商業出租面積,或75-90萬平方米的商業建筑面積,其中包括了購物中心、百貨公司、地下、沿街以及裙房上層的商業空間。規劃建議:1、地下波浪文化城、新安江中心、中心時尚大道、沃有購物中心將有商業建筑面積約30萬平方米(含私人開發部分);2、地面層奉化江商業中心、金鷹國際商場、金地百貨、徐州百貨大樓3、地上二層以上商業建筑面積15-20

17、萬平方米。(三)就業與人口預測彭城廣場區是徐州目前規劃的辦公建筑最集中的地區,它將成為一個巨大的就業中心,預測到2020年區內總建筑面積約730萬平方米,其中商務樓、金融中心、辦公綜合樓的建筑面積比例占到總建筑面積的60%,居住總就業人數在20-25萬人左右,其中70%將工作于各類金融與辦公樓內,作為比較,多倫多市中心區辦公樓就業人數約為總就業人數的62%,陸家嘴為73%。1、辦公樓類就業人數綜合使用中的辦公、金融辦公和一般辦公等基于每25平方米/職位的測算基數,高于上海(18平方米/人),而接近多倫多(23平方米/人)同時,在估算就業人口時,采用標準空置率為5%。則辦公類就業人數為16.6萬

18、人2、旅館業從業人員每客房一個就業職位,即8000-10000個。3、商業零售業就業人數分別預測全職人員和兼職人員,主要基于西方國家現行模式即商店兼職人員比例較大而得出的,比例如下:每38平方米商業建筑面積有1個全職崗位;每60平方米商業建筑面積有1個兼職崗位。以上比率參照多倫多1992年經驗數據:即中心區每58平方米一個全職,每89平方米一個兼職,本預測根據上海預測數字而降低標準是因為:本地區大量人口與低人工的現狀;中國有迎賓等輔助工作的傳統;有開設規模小而雇員/面積比率較高的商店的趨勢。根據上述預測,商業零售業應有全職人員2-2.3萬人,兼職人員1.2-1.5萬人,整個商業零售業從業人員約

19、3.5萬人。4、居住人口預測區域內的居住性建筑分兩類:一是豪華公寓,供家庭使用,居住者為本地居民,每戶建筑面積約120平方米,每戶按3人計;目前規劃范圍內規劃有居住建筑面積8.6萬平方米,650戶;另一類是酒店式公寓,可住可商(SOHO),供商務人士使用,居住者大多為長駐人員,但非本地居民,按照每戶建筑面積100平方米(含公共部分和服務面積),每戶2人計;假定建設酒店式公寓60萬平方米,約則有6000個標準單位,提供居住人口8000-12000人左右。七 城市設計導則1、商業設施 規劃要求沿城市次要道路和支路的建筑在底層設置商店,特別在臨河、沿楔形綠地和兩個商業中心的街區周邊,商店應占到 80

20、%的比例,其深度至少應為10米,高度至少在6米,最多不超過14-17米,商店的入口間距不超過10米。 臨街建筑商店部位的外墻至少應有 60% 的面積是玻璃,便于陳列商品。商店的門面和櫥窗應包含在騎樓的設計范圍內。 商店的標志和其他批準的懸掛物應限制在距離騎樓頂部 1.5m 的范圍內。騎樓的墻上安裝專門設計的街燈,其他標志的設計必須考慮這些街燈。 2、建筑入口及門廳 楔形綠地周圍、沿淮海路和規劃 4 號路、九號路兩側的辦公樓及其他建筑應把正門和大廳設在臨街的一面。入口寬度在 10m-15m 左右(或建筑正面長度的 15% ),高度至少為 6m ,但不得超過 3 層的高度。入口的設計必須有特色,而

21、且與所在街道的整體設計相輔相成。 3、彭城一號 彭城一號是使街頭氣氛活躍、面向行人的一個重要措施,是室內外環境溝通的紐帶。因此在規定的地方,騎樓在整個街區必須連續不斷,而且應與相鄰的人行道連通。建議所有臨街設置零售店面的建筑均設置騎樓,特別是沿富春江路和楔形綠地的周邊道路及商業步行街兩側的建筑。同時從建筑立面線開始,應將騎樓作為建筑外墻設計的一部分,寬度應控制在 3 至 6m 之間,高度限制在 6m 至 14m 之間。 4、停車場入口及設置要求核心區內的各類停車場設在地下,入口主要安排在城市支路上,離兩條道路相交的十字路口至少應有 25m 遠,寬度不超過 8m ,若必須設置在主要道路上,則必須

22、組織右進右出。 本規劃允許每一地塊設置少量地面臨時停車泊位,其位置應盡可能安排在街區中間隱蔽地段,對所在地段的整體設計起促進作用,而且不暴露于街景之中。 楔形綠地周圍道路和新塘河沿線輔道上盡量不設置機動車入口。5、地塊劃分在已經批復的控制性詳細規劃中,一些地塊面積在 3公頃以上,無法適應招商要求,因此本設計重新進行了細分,使每個地塊用地面積基本上在0.6-1.3公頃之間,具體劃分及開發原則如下: ( 1)盡量避免必須在主要交通干道上設置區內支路的情況; ( 2)以本設計中的地塊劃分方式為基礎,可結合招商情況將相臨用地合并或拆分,但地塊面積不得小于0.5公頃; ( 3)地塊面積中包括了區內支路用

23、地,必須根據分圖則要求留出支路用地。6、關于土地使用兼容性C R U G C1 C2 C3 R21 G1 G2 市行政中心(市民中心)     行政辦公設施     商業寫字樓     大型金融商貿設施     市級文化娛樂設施     酒店式公寓(單身公寓)      市政公用設施   社會停車場   注: 1、為允許設置;為經批準后方

24、可設置;其余為不允許設置。 2、規劃建議社會停車場、公交中心站和首末站、雨、污水泵站、110KV變電站等市政公用設施均與公共建筑結合設置,或結合公園綠地地下空間安排。 在本設計中對辦公建筑的分類及定義如下: 商務辦公類系指專門的為金融、證券和企業總部建設的辦公大樓,功能性質相對單一,允許設置少量的辦公出租空間和客房,但必須解決好出入口和內部交通組織問題,避免相互干擾; 綜合辦公類系指開發的純商業寫字樓或功能混合的辦公樓,內部可包括商業、文化設施、賓館、餐廳等服務設施,可兼容酒店式公寓。 商業金融業系指以賓館、酒店式公寓、為主,可兼容商業寫字樓的建筑。7、地塊開發強度指標的控制要求本設計要求各地

25、塊開發強度允許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公共建筑容積率、建筑密度、高度容許浮動范圍 容積率 圖則參考指標 10 7.5-8 6 4-5 2.0-2.5 建議浮動范圍 9-12 7-10 5-7 5-6 1.8-3.0 建 筑 高 度 圖則參考指標 200 160-180 120-150 100 60 建議浮動范圍 >200-300 150-250 120-180 100-130 40-75 建 筑 密 度 圖則參考指標 40-45%, 建議浮動范圍 50% ( 1)鼓勵建筑向高層、超高層發展,對所有高出圖則中確定的建筑高度的建筑,要求每增加一層,容積率在原有基礎上增加0.1。 ( 2)為有利于城市景觀的形成,規劃要求市民中心兩側地塊建筑高度、容積率以下限控制,并鼓勵地塊的高強度開發。 ( 3)由于本規劃區域內涉及到的軌道交通線路尚屬可行性研究階段,因此建議其穿越地塊的土地出讓適當暫緩,有關土地開發強度的各項指標應經過城市規劃行政管理部門的進一步論證、批準。 ( 4)規劃范圍內建筑物在滿足自身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