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劌論戰中考試題錦集及答案_第1頁
曹劌論戰中考試題錦集及答案_第2頁
曹劌論戰中考試題錦集及答案_第3頁
曹劌論戰中考試題錦集及答案_第4頁
曹劌論戰中考試題錦集及答案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4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御史初中曹劌論戰中考題專練一、 2007 河南省(一)公與之乘。戰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節選自曹劌論戰 )(二)故知勝有五: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者勝,識眾寡之用者勝,上下同欲者勝,以虞待 不虞者勝,將能而君不御者勝。此五者,知勝之道也。故曰: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不 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節選自孫子謀攻)注:用:使

2、用。同欲:目標一致。虞:戒備,準備。將能而君不御:將帥有才能,國君不干涉。17. 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 ( 2 分)( 1 )公將鼓之鼓:( 2 )既克,公問其故克:18用現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2 分)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19曹劌為什么要“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這表現了曹劌什么樣的特點?(2 分)20魯國在長勺之戰中取得勝利印證了語段(二)中的一些說法,請選擇其中一個簡要說明。 ( 2 分)二、 ( 2007 鎮江卷)(二) 閱讀曹劌論戰(節選 )和子魚論戰 (節選 ) ,完成12 16題。 (共 13 分) 甲 十年春, 齊師伐我。 公將戰。 曾劌請見。

3、其鄉人曰: “肉食者謀之, 又何間焉 ?”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 ”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來褊,民弗從也。”公日:“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公與之乘。戰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乙宋公及楚人戰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濟。司馬日:“彼眾我寡,及其未既濟也,請擊之。”公曰:“不可。”既濟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

4、:“未可。”既陳而后擊之,宋師敗績。公傷股,門官殲焉。國人皆咎公。公日:“君子不重傷,不禽二毛。古之為軍也,不以阻隘也。寡人雖亡國之馀,不鼓不成列。”子魚曰:“君未知戰。就敵之人,隘而不列,天贊我也。阻而鼓之,不亦可乎?猶有懼焉。且令之就者,皆吾敵也。雖及胡春,獲則取之,何有于二毛?明恥、教戰,求殺敵也。傷未及死,如何勿重? 若愛重傷,則如勿傷;愛其二毛,則如服焉。三軍以利用也,金鼓以聲氣也。利而用之,阻隘可也。聲盛致志,鼓像可也。”【注釋】既:盡。司馬:統帥軍隊的高級長官,指子魚。重(ch 6 ng):重復,再次。二毛:頭發斑白的人。亡國之馀:亡國者的后代。宋襄公是商朝的后代,商亡于周。就(

5、q f ng)敵:強敵。此指不成陣勢的軍隊。12 .解釋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1)弗敢也()(3)遂逐步師()13 .翻譯下面句子。(2分) 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14 .曹劌認為“肉食者鄙,未能遠凜胡奇(g 6 u):很老的人。(4分)(2)忠之屬也(4)阻而鼓之(O戰前魯莊公的“鄙”表現在哪里括回答。(2分)15 .造成長勺之戰和之戰泓水不同結局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16 .曹劌和子魚在作戰思想上有什么相同之處?請結合選文內容簡要回答。像(ch a n):雜亂不整齊,)?請用自己的話概(3分)三、2008江蘇省淮安市曹劌論戰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日:“肉食者謀

6、之,又何間焉?”劌曰: “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日:“小惠未褊,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對日:“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日:“忠 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公與之乘。戰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 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 師。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 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7、”18 .解釋加點詞語的意思。(4分)小惠未犧牲玉又何間焉間:編編:神弗福也福:帛犧牲:19 .下列四項中,加點虛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A.何以戰/不以物喜,不以已悲B.小大之玳/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C.戰壬長勺/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D.登軾而望之/ 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20 .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6分)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譯文:忠之屬也。可以一戰。譯文: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譯文:21 .齊軍重兵壓境,曹劌問“何以戰”,魯莊公前兩次回答被曹劌否定,最后一答“小大 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曹劌說:“可以一戰”。從曹劌與魯莊公問答的過程中,你

8、 認識到他們各是怎樣的人?請用簡要的語言概括。(5分)曹劌:具有愛國思想,且政治上擁有遠見的卓識的人。魯莊公:政治上缺乏遠見,目光短淺,但能善于納諫四、2008密云縣曹劌論戰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日:“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 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 對曰:“小惠未褊,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 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 以一戰。戰則請從。”公與之乘。戰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

9、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 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1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意思相同的一項是()(2 分)A.B.C.D.肉食者謀之 又何回固 弗敢加也 忠之屬也肉食者鄙,未能遠謀數月之后,時時而間進萬鐘于我何加焉屬予作文以記之12.解釋句中加點的詞語。(1 )小惠未褊(2分)(2 )彼竭我盈:13 .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2分)(1)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14 .曹劌“下視其轍,登軾

10、而望之”的目的是什么?(用自己的話回答)第段中,魯莊公的“鄙”表現在哪里?(用原文回答)(3分)五、阜新市(09遼寧省)甲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日:“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 劌日:“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 ?”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 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褊,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日:“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日:“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公與之乘,戰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 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

11、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乙晉明帝數歲,坐元帝膝上。有人從長安來,元帝問洛下消息, 潸然流涕。明帝問何以致泣,具以東渡意告之。因問明帝:“汝意謂長安何如日遠?”答日:“日遠,不聞人從日邊來,居然可知。”元帝異之。明日,集群臣宴會,告以此意。更重問 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爾何故異昨日之言邪?”答曰:“舉目見日,不見長安。”(選自世說新語)【注釋】元帝:司馬睿,其長子司馬紹后繼位為明帝。長安:西晉的封國,此時的長安已失守。洛下:洛陽,西晉

12、時京都所在地。潸然流涕:不自覺地流下了眼淚。潸(sh an),流淚的樣子。涕,眼淚。東渡:晉元帝為瑯哪王時住在洛陽,好友知天下將要大亂,就勸他回到自己的封國,鎮守建康,意欲建立一個復興帝室的基地,這就是所謂的“東渡”。汝意謂長安何如日遠:你認為長安和太陽相比哪個更遠?意謂,認為。 居然可知:根據這一點可以知道。邪(y 6):同“耶”。9 .解釋句中加點的詞語。(2分)(1)神弗也也 (2)彼竭我5fL (3)明帝問何以致泣 (4)元帝星之 10 .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4分)(1)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2)具以東渡意告之。11 .有人認為,甲文中的魯莊公是“ 肉食者鄙”的形象,其

13、實他并不“鄙”。請結合原文內容闡釋其“不鄙”的理由。(2分)12 .甲乙兩文都主要以描寫來表現人物。乙文這個小故事表現了明帝的。(2 分)六、河南省(09)(一)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日:“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 ?”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 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褊,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對日:“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日:“忠 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公與之乘,戰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 師

14、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 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二)夏后伯啟與有扈(1)戰于甘澤而不勝。六卿請復之,夏后伯啟曰:“不可。吾地 不淺(2),吾民不寡,戰而不勝,是吾德薄而教(3)不善也。”于是乎處不重席食不貳味琴瑟不張(4),鐘鼓不修(5),子女不飭(6),親親長長,尊賢使能。期年而有扈氏服。故欲勝人者,必先自勝;欲論人者,必先自論;欲知人者,必先自知。夏后伯啟、 有扈是古代的人名。 (2) 淺: 狹、 窄小。 (3) 教:

15、 教化 .(4) 張: 樂器上弦。 (5) 修:設置 . (6) 飭 : 謹慎、恭敬。17、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意思。(3 分 )(1) 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鄙(2) 忠之屬也。 屬(3) 期年而有扈氏服期年18、翻譯下列句子。(4 分 )(1)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2) 固欲勝人者,必先自勝。19、結合( 一、二 ) 段內容,說說作戰要想取得勝利需要做到哪些 ? (3 分 )七、懷柔區(09 北京市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 ”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 ”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

16、曰:“小惠未褊,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日:“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公與之乘。戰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既克,公間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10. 解釋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意思。 (3 分 )(1) 齊師伐我伐:(2) 犧牲玉帛犧牲:(3) 小大之獄獄:11. 用

17、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語句。 (3 分)(1) 肉食者鄙翻譯:(2) 可以一戰翻譯:(3) 一鼓作氣翻譯:12. 文中的哪些地方表現了曹劌的“遠謀” ?(2 分 )答:八、莆田市(09 福建省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 ”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 ”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日:“小惠朱褊,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 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公與之乘,戰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

18、:“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既克,公問其故。時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5. 解釋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 (3 分 )1 1) 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 間:2 2)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福:(3)既克,公問其故。 故:6 .用現代漢語解釋文中畫線的句子。(3分)肉食者鄙,未能遠謀。7 .按下列要求,用選文的原句回答。(5分)(1)魯莊公的答復中最符合曹劌“取信于民”這一思想的句子是:(2)齊軍大敗后,魯莊公“將馳之”,曹劌說:“未

19、可。”曹劌闡述理由的句子是:8 .出身下層的謀士曹劌毛遂自薦,輔佐魯莊公取得長勺之戰的勝利。曹劌的成功給你 什么啟發?(4分)九、天水市(09甘肅省)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日:“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日:“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 ?”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 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褊,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對日:“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日:“忠 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公與之乘,戰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 齊 師敗績。公將

20、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16 .解釋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2分)(1)小惠未近(2)又何回求17 .下列四項中,加點虛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 分)A.何以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B.小大之秋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C.戰史£勺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理也D.登軾匝掌之然后知生于憂患,而生F安樂也18 .把下面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1)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2)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

21、而竭。19.理解填空(用原文回答)。(2分)(1) “忠之屬也”具體指的是:(2) “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的原因是:(20) 直以來,長勺之戰中的魯莊公被人們以為是“肉食者鄙”的形象,其實他并不“鄙”。請結合文章內容探究一下他不“鄙”的原因。(4分)十、義烏市(09浙江省)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日:“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日:“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 ?”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 分人。”對曰:“小惠未篇,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日:“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對曰:“忠之屬也

22、。可以一戰。戰則請從。”(節選自曹劌論戰)16、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2分)A又彳5間(參與)焉日肉食者鄙(地位低)C戰則請從(跟隨)D、便要(通“邀”,邀請)還家17、下列句中加點的詞相當于“的”的一項是()A、肉食者謀之B、長跪而謝之日C輟耕之壟上D小大之獄18、用現代漢語寫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2 分)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19、曹劌認為作戰取勝的先決條件是什么?( 請用自己的語言概括)(2 分)1、 答案: 17. ( 1 )擊鼓( 1 分)( 2)戰勝(1 分) (共 2 分)18我看見他們的車轍印混亂,望見他們的軍旗倒下,所以追擊他們(2 分)19夫大國,難

23、測也,懼有伏焉(擔心齊國有埋伏)表現了曹沉著、冷靜、謹慎的特點(一問 1 分。共 2 分)20.魯莊公對曹劌言聽計從,可謂“將能而君不御”魯國君臣一心,可謂“上下同欲”曹劌在選擇進攻和追擊的時機上審時度勢,可謂“知己知彼”(答出其中一個方面即可。若從其他角度回答,能言之有理也可。 2 分)12 (4 分)(1) 獨自占有 (2) 盡力做好本分的事(3) 追趕, 追擊 (d) 擊鼓 (進軍 )( 答對一個 1 分)13 (2 分) 大大小小的案件,我雖然不能一一了解清楚, 也一定根據實情來處理。 ( “獄”、“以”翻譯不正確的分別扣 1 分,語句不通順的扣 1 分)14 (2 分) 戰前魯莊公的

24、“鄙”表現在把戰爭取勝的希望寄托在貴族的擁護和神靈的保佑上。 ( 意思對即可。若谷原文“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和“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則不給分:若答這兩句的翻澤,給1 分。 )15 (2分)長勺之戰勝利的根本原因在于魯莊公取信于民,并能聽從曹劌的指擠;泓水之戰火敗的根本原因在于宋襄公自以為是, 不接受子魚的正確意見。 ( 意思對即可)16 (3 分) 不設統一答案。相同點 1 分,舉例各1 分。示例:相同之處是兩人都重視觀察敵情,善于捕捉有利戰機機。曹劌選擇“齊人三鼓”后的時機發動進攻:子魚主張“其米既濟”的時機發動進攻。答案: 12 . ( 1)同“遍”,普遍( 2)充滿,這

25、里是士氣旺盛答案13 . 1)衣食一類養生的東西,我不敢獨自享用,一定把它分給別人( 2 )翻譯:這種小信用不能受到神的信任,神靈是不會降福的14 大國難測, 怕有埋伏; 通過考察敵情, 弄清齊軍退卻真相, 再決定是否追擊齊軍。 既 克,公問其故。答案9 .(1)賜福、保佑。(2)充滿,這里指士氣正旺盛。(3)為什么。(4)對感到驚奇。(每小題分,共 2 分。 )10 .(1) 衣食這類養生的東西,我不敢獨自享用,一定要把它分給他人。(2) 元帝把東渡的意圖詳細地告訴了他。 ( 每小題 2 分,共 4 分。 )11. 廣開言路、禮賢下士 ; 盡職盡責,取信于民; 知人善任,用人不疑; 虛心求教,不恥下問。( 答出其中兩點即可得滿分,共2 分。 )12. 語言 ; 機智、聰穎、聰敏、機敏、聰明、隨機應變等 ( 答出其中一個詞語即可 )( 每空 1分,共 2 分。 )答案:17、 (1) 目光短淺 (2) 本分內的事(3) 滿一年18、 (1) 第一次擊鼓能振作士氣,第二次擊鼓士氣減弱,第三次擊鼓士氣完全耗盡。(2) 所以想要戰勝別人,就一定要先戰勝自己。19、 (1) 政治上取信于民;(2) 軍事上抓住戰機,知己知彼;(3) 想要戰勝別人,首先要戰勝自己。答案:10. 答案: (1) 討伐,進攻(2) 古代祭祀用的豬、牛、羊等(3) 案件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