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工程學》試卷、習題集及答案_第1頁
《環境工程學》試卷、習題集及答案_第2頁
《環境工程學》試卷、習題集及答案_第3頁
《環境工程學》試卷、習題集及答案_第4頁
《環境工程學》試卷、習題集及答案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9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環境工程學試卷一、名詞解釋(每小題2分,共20分)1. COQ 2.厭氧生物處理法;3.泥齡;4.好氧硝化;5. A/A/O法;6.反電暈;7.二次揚塵;8.電場荷電;9. FGQ 10. SCRfeo二、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20分)1 . BOD是化學性水質指標之一,其含義是()。A 溶解氧;B化學需氧量;C生化需氧量。2 .廢水處理方法很多,其中混凝沉淀法可去除廢水中的()。A 可生物降解有機物;B不溶性有機物;C懸浮物質。3 .廢水二級處理技術屬于()。A 生物方法;B化學方法;C物理方法。4 . A2/O法產生的污泥量比活性污泥法()。A多;B少;C 一樣。5 .下列哪種技術屬于廢水

2、三級處理技術()A臭氧氧化;B氣浮;C好氧懸浮處理技術。6 .脫硫技術很多,跳汰選煤脫硫技術屬于()。A爐前脫硫技術;B爐內脫硫技術;C爐后脫硫技術。7 .電除塵器最適宜捕集的粉塵是()0A低比電阻粉塵;B中比電阻粉塵;C高比電阻粉塵。8 .常被用來作為高效除塵器的前級預除塵器的是()0A機械力除塵器;B電除塵器;C過濾式除塵器。9 .既能捕集顆粒污染物,又能脫除部分氣態污染物的除塵器是()。A機械力除塵器;B電除塵器;C濕式除塵器。10 . SCRa煙氣脫硝的主要機理是()。A催化轉化;B化學吸收;C化學吸附。三、填空題(每題2分,共10分)1 .MLSS,MLVSS,SVI,SBR分別2

3、. 活性污泥法有效運行的基本條件SCR脫 硝 機 理 分為、。4. 影響濕法脫硫效率的主要因素包:、05. 控制顆粒污染物的主要方法包:、0四、簡答題(每小題3分,共30分)1 .什么是廢水的一級處理,二級處理和深度處理2 .厭氧生物處理的基本原理是什么3 .曝氣池在好氧活性污泥法中的作用是什么4 .簡述污水中的氮在生物處理中的轉化過程5 .什么是曝氣曝氣的作用有哪些6 .控制廢氣中氣態污染物的方法有哪些7 .評價除塵器性能的指標有哪些8 .實現電除塵的基本條件是什么9 .影響SCRt煙氣脫硝效率的因素有哪些10 .影響濕法煙氣脫硫效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五、計算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1 .

4、某水處理廠在沉淀池后設置快砂濾池,濾池的設計負荷率為 200m3/(d m2)。試計算在設計流量0. 5m3/s下,濾池表面積為多大若每個濾池 表面積限制在55m2以下,共需建多少個濾池2 .已知某線 一板式電除塵器的收塵面積A=6000m2,所處理的煙氣量Q=684000m3/h ,煙氣粘度q=x105pas,對其施加的平均電場強度 E=cm,試計算 粉塵的平均粒徑dp=pm、pm、10仙m時電除塵器的除塵效率(取Km=, o=x 1012F/m, D=)。環境工程學習題集第一篇 水質凈化與水污染控制一、名詞解釋題:水中有機污染物被好氧微生物分解時所需的氧量。2. COD: 用化學氧化劑氧化

5、水中有機污染物時所消耗的氧化劑量。3. 泥齡: 即微生物平均停留時間,是指反應系統內的微生物全部更新一次所需要的時間,工程上是指反應系統內微生物總量與每日排出的剩余微生物量的比值。4. 好氧硝化:在好氧條件下,將NH 4+ 轉化成NO2 和 NO3 的過程。5. 反硝化:在無氧條件下,反硝化菌將硝酸鹽氮和亞硝酸鹽氮還原為氮氣的過程。6. 污泥投配率:日投入污泥與池容積比重。7. 土地處理:在人工調控下,微生物,土地,植物形成生態系統凈化污水的處理方法。,在含氨氮的水中加氯時H 2O2H2O3Cl3H 2O8. 折點加氯:折點加氯法是一種化學除氮的方法Cl2 H2O? HOCl+H + ClNH

6、4 HOCl ? NH2Cl HNH 4 2HOCl ? NHCl 2 H 2NH 4 3HOCl ? N2 5H加氯曲線中出現兩個折點,加氯脫氯時采用的加氯量應以折點相應的加氯量為準,通過適當控制,可完全去除水中氯氣。9. 氧垂曲線:在水體受到污染后的自凈過程中,水體中溶解氧濃度可隨著水中耗氧有機物降解耗氧和大氣中復氧雙重因素變化,反映水中溶解氧濃度隨時間變化的曲線被稱為氧垂曲線。10. 混凝和澄清:由壓縮雙電層作用,吸附架橋作用和網捕作用產生的微粒凝結現象凝聚和絮凝總稱為混凝。11. 生化反應速度:生化反應中單位時間里底物的減少量, 最終產物的增加量或細胞的增加量。12. AB 法: 由以

7、吸附作用為主的A 段和以生物降解作用為主的B 段組成的污水處理工藝。13. A/A/O 法: 在原來 A/O 工藝的基礎上,嵌入一個缺氧池,并將好氧池中的混合液回流到缺氧池中,達到反硝化脫氮的目的, 這樣厭氧-缺氧-好氧相串聯的系統能同時除磷脫氮,簡稱A2/O 法。14. 污泥容積指數( SVI) : 曝氣池出口處混合液經過30min 靜置沉淀后,每千克干污泥所形成的沉淀污泥所占的容積。15. 污泥回流比:污泥回流量與曝氣池進水量的比值。16. 自由沉淀:水中懸浮固體濃度不高,沉淀過程懸浮固體之間互不干擾,顆粒各自單獨進行沉淀,顆粒軌跡呈直線 ,整個沉淀過程中,顆粒物理性質不發生變化,這種沉淀

8、叫做自由沉淀。17. 絮凝沉淀:水中懸浮顆粒濃度不高,但沉淀過程中懸浮顆粒之間有互相絮凝作用,顆粒因相互聚集增大而加快沉降,沉淀的軌跡呈曲線. 顆粒的物理性質也是變化的。18. 區域沉淀:懸浮顆粒濃度較高,顆粒的沉降受到周圍其它顆粒影響,顆粒間相對位置保持不變,形成一個整體共同下沉. 與澄清水之間有清晰的泥水界面。19. 壓縮沉淀:在高濃度懸浮顆粒的沉降過程中,顆粒相互之間已擠成團塊結構,互相接觸,互相支承,下層顆粒間的水在上層顆粒的重力作用下被擠出, 使污泥得到濃縮。20. 好氧呼吸:好氧呼吸是營養物質進入好氧微細胞后,通過一系列氧化還原反應獲得能量的過程。21. 厭氧呼吸:厭氧呼吸是在無分

9、子氧的情況下進行的生物氧化,厭氧微生物只有脫氫酶系統,沒有氧化酶系統 ,呼吸過程中,第五中的氫被脫氫酶活化,從底物中脫下來的氫經輔酶傳遞給除氫以外的有機物或無機物,使其還原。2222. 無氧呼吸:是指以無機氧化物,如NO3 , NO2 ,SO4 , S2O3 , CO 2等代替分子氧,作為最終受氫體的生物氧化作用。23. 污泥負荷:曝氣池內單位重量的活性污泥在單位時間內承受的有機質的數量。24. 容積負荷:單位有效曝氣體積在單位時間內承受的有機質數量。25. 厭氧生物處理:在厭氧條件下,由多種微生物共同作用,利用厭氧微生物將污水或污泥中的有機物分解并生成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最終產物的過程。26.

10、表面水力負荷:沉淀池單位時間內單位面積承受的水量。27. 好氧生物處理:利用好氧微生物在有氧條件下將污水中復雜的有機物降解,并用釋放出來的能量來完成微生物本身的繁殖和運動等功能的方法。28. 污泥含水率:污泥中所含水分與污泥總質量之比的百分數。29. 污泥好氧消化:在不投加有機物的條件下,對污泥進行長時間的曝氣,使污泥中的微生物處于內源呼吸階段進行自身氧化。30. 污泥消化:利用微生物的代謝作用,使污泥中的有機質穩定化。二、簡答題1. 簡答:什么是污泥齡,為什么說可以通過控制排泥來控制活性法污水處理廠的運行微生物代謝有機物的同時自身得到增殖,剩余污泥排放量等于新增污泥量,用新增污泥量替換原有系

11、統中所有污泥所需要的時間稱為泥齡,如果排放的剩余污泥量少,使系統的泥齡過長,會造成系統去除單位有機物的氧消耗量增加,即能耗升高,二沉池出水的懸浮物含量升高,出水水質變差,如果過量排放剩余污 泥,使系統的泥齡過短,活性污泥吸附的有機物后來不及氧化,二沉池出水中有機物含量增大,活性污泥 吸附的有機物后來不及氧化,二沉池出水中有機物含量增大,出水的水質也會變差。如果使泥齡小于臨界值,即從系統中排出的污泥量大于其增殖量,系統的處理效果會急劇變差。2. 簡述生物濾池構造上分為哪幾部分對濾料有何要求典型的生物濾池由濾床,布水設備和排水系統三部分組成。要求濾料有以下特性: 能為微生物的棲息提供較大的比表面積

12、; 能使廢水以液膜狀均勻分布于其表面; 有足夠的孔隙率保證濾池通風良好,并使脫落的生物膜能隨水流通過孔隙流到池底; 適合于生物膜的形成和黏附,且既不被微生物分解,有不抑制微生物的生長; 具有良好的機械強度,不易變形和破碎。3. 試述厭氧生物處理法的基本原理怎樣提高厭氧生物處理的效能厭氧生物處理就是在厭氧條件下,由多種微生物共同作用,利用厭氧微生物將污水或污泥中的有機物分解并生成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最終產物。要提高厭氧生物處理的效能應該控制PH 值在 6. 8-7. 2 之間。控制溫度在 35 C 38 C 或 52 C 55 C 。4. 敘述 AO 法的脫氮機理,畫出AO 法的工藝流程圖。A/O

13、法脫氮是在常規的好氧活性污泥法處理系統前增加一段缺氧生物處理過程。在好氧段,好氧微生物氧化分解污水中的BOD5,同時進行硝化。有機氮和氨氮在好氧段轉化為消化氮并回流到缺氧段,其中的反硝化 細菌利用氧化態氮和污水中的有機碳進行反硝化反應,使化合態氮變為分子態氮,獲得同時去碳和脫氮的效果。5. 活性污泥法有效運行的基本條件有哪些 污水中含有足夠的膠體狀和溶解性易生物降解的有機物,作為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營養物質。 曝氣池混合液中有足夠的溶解氧。 活性污泥在曝氣池內呈懸浮狀態,能夠與污水充分接觸。 連續回流活性污泥,及時排除剩余污泥,使曝氣池混合液中活性污泥保持一定濃度。 污水中有毒害作用的物質的含量

14、在一定濃度范圍內,部隊微生物的正常生長繁殖形成威脅。6. 試敘述好氧生物處理與厭氧生物處理的基本區別及各自的適用場合。厭氧生物處理是在厭氧條件下,由多種微生物共同作用,利用厭氧微生物將污水或污泥中的有機物分解并生成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最終產物的過程。好氧生物處理則是利用好氧微生物在有氧條件下將污水中復雜的有機物降解,并用釋放出來的能量來完成微生物本身的繁殖和運動等功能的方法。好氧生物處理由于去除率高,一般都作為最終處理,厭氧生物處理適合處理高濃度廢水,對高濃度廢水幾乎不需要稀釋,由于出水BOD5值偏高,因此,厭氧生物處理一般作為預處理。7. 簡述沉淀的基本類型,以及各自的適用場合。自由沉淀水中懸浮

15、固體濃度不高,沉淀過程懸浮固體之間互不干擾,顆粒各自單獨進行沉淀,顆粒軌跡呈直線整個沉淀過程中,顆粒物理性質不發生變化,這種沉淀叫做自由沉淀。顆粒在沉砂池中的沉淀是自由沉淀絮凝沉淀水中懸浮顆粒濃度不高,但沉淀過程中懸浮顆粒之間有互相絮凝作用,顆粒因相互聚集增大而加快沉降,沉淀的軌跡呈曲線. 顆粒的物理性質也是變化的. 化學混凝沉淀屬于絮凝沉淀區域沉淀懸浮顆粒濃度較高,顆粒的沉降受到周圍其它顆粒影響,顆粒間相對位置保持不變,形成一個整體共同下沉 . 與澄清水之間有清晰的泥水界面。二沉池與污泥濃縮池中的沉淀屬于區域沉淀壓縮沉淀在高濃度懸浮顆粒的沉降過程中,顆粒相互之間已擠成團塊結構,互相接觸,互相

16、支承,下層顆粒間的水在上層顆粒的重力作用下被擠出, 使污泥得到濃縮. 二沉池污泥斗的濃縮過程以及在濃縮池中污泥的濃縮過程存在壓縮沉淀8. 試以兼性塘為例說明穩定塘降解污染物的機理。兼性塘水深較大,通常由上層好氧區,中層兼性區和底部厭氧區組成。在上層的好氧區,藻類的光合作用和大氣復氧作用使其有較高的溶解氧,由好氧微生物起凈化污水作用,中層溶解氧逐漸減少,由兼性微生物起凈化作用,下層塘水無溶解氧,沉淀污泥在塘底進行厭氧分解。9. 什么是曝氣曝氣的作用有哪些為了活性污泥法的正常運行,將空氣中的氧強制溶解到混合液中的過程稱為曝氣。曝氣的作用有: 產生并維持空氣有效的與水接觸,在生物氧化作用不斷消耗氧氣

17、的情況下保持水中一定的溶解氧濃度。 在曝氣區產生足夠的攪拌混合作用,促使水的循環流動,實現活性污泥與廢水的充分接觸混合。 維持混合液具有一定的運動速度,使活性污泥在混合液中始終保持懸浮狀態。10. 試以簡圖表示污泥中水分存在的形式,在污泥處理過程中各是通過哪些途徑去除的游離水70%左右借助外力毛細水20%左右物理方法10%左右 只有干化(不完全)11 .常用的沉淀池類型有哪些各自得優缺點和適用條件是什么 略12 .簡述離心分離的機理。為什么有些難以沉淀的懸浮物可用離心法從水中去除離心分離處理廢水是利用快速旋轉所產生的離心力使廢水中的懸浮顆粒從廢水中分離出去的處理方法。當含有懸浮顆粒的廢水快速旋

18、轉運動時,質量大的固體顆粒被甩到外圍,質量小的留在內圈,從而實現廢水 與懸浮顆粒的分離。13 .沉淀法與上浮法的根本區別及適用對象試述四種類型的沉淀特性對沉淀池設計的主要影響(池深,池型,設計方案,停留時間)。沉淀法師水處理中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它是利用水中懸浮顆粒的可沉降性能,在重力作用下產生下沉作用,以達到固液分離的一種過程。浮上法用于那些顆粒密度接近或小于水的細小顆粒的分離。將空氣以微小氣泡形式通入水中,使微小氣泡與在水中懸浮的顆粒粘附,形成水-氣-顆粒三相混合體系,顆粒粘附上氣泡后,密度小于水即浮上水面,從水中分離出去,形成浮渣層。14 .請寫出米一門方程式,并說明該方程式及各個符號的意

19、義。vmax ssV= VmaxK m sK m s式中:V酶反應速度max最大酶反應速度maxs底物濃度Km米氏常數15. 簡述污水中的氮在生物處理中的轉化過程污水生物處理脫氮主要是靠一些專門細菌實現氮形式的轉化,含氮有機化合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首先分解轉化為氨態氮 NH 4或NH3,這一過程稱為 氨化反應”。硝化菌把氨氮轉化為硝酸鹽,這一過程成為 硝化反應”;反硝化細菌把硝酸鹽轉化為氮氣,這一過程稱為反硝化反應含氮有機化合物最終轉化為無害得氮氣,從污水中去除。16. 與好氧生物處理相比,哪些因素對厭氧生物處理的影響更大如何提高厭氧生物處理的效率與好氧生物處理相比,厭氧微生物對溫度,PH等環

20、境因素的變化更為敏感17. 在混凝中,水力攪拌和機械攪拌促使顆粒相互碰撞聚結的原理有什么不同如果整個混凝過程均采用同一 種攪拌速度為什么不能很好的發揮混凝作用水力攪拌是利用水流斷面上流速分布不均勻所造成的速度梯度,促進顆粒相互碰撞進行絮凝,機械攪拌則 是利用機械設備的轉動進行強烈攪拌。18. 反滲透與超濾用于水處理的原理是什么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處反滲透是借助壓力促使水分子反向滲透,以濃縮溶液或廢水。超濾法與反滲透法相似,但是超濾的過程并不是單純的機械截留,物理篩分,而是存在著一下三種作用:溶質在膜表面和微孔孔壁上發生吸附 溶質的粒徑大小與膜孔徑相仿,溶質嵌在孔中,引起阻塞溶質的粒徑大于膜孔徑,

21、溶質在膜表面被機械截留,實現篩分。19. 根據雙膜理論推導氧的轉移速率公式,并說明影響氧轉移速率的主要因素。它的傳遞速率通常正比于溶液中的飽和濃度差式中:A-氣體擴散通過的面積 而dm忱加渝倒服W例F度。KgA( so 0)O氣體在溶液中的濃度出 VA通常Kg五項用KLa來代替,該系數反應了傳遞氣體的擴散性能和曝氣的混合條件等因素,對一定氣體來 講,混合越強,紊動越劇烈,則氣體的傳遞速率越大。20. 以簡圖表示生物濾池的構造,并說明其各部分的功能及設計時要注意的主要問題。生物濾池由濾床,布水設備和排水系統三部分組成21. 城市污水廠的污泥為什么要進行消化處理消化處理的方法有幾種,各適用于什么場

22、合它們有哪些區別污泥消化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謝作用,使污泥中的有機物質穩定化。主要有好氧消化法,氯化氧化法,石灰 穩定法和熱處理法。好氧消化法在曝氣池中進行,依靠有機物的好氧代謝和內源代謝穩定污泥中的有機組成。氯氣氧化法在密閉容器中進行,向污泥中投加足量石灰,使污泥的 PH高于12,抑制微生物的生長熱處理法即可殺死微生物借以穩定污泥,還能破壞泥粒間的膠狀性能,改善污泥的脫水性能。厭氧消化包括水解,酸化,產乙酸,產甲烷等過程。22. 曝氣池在好氧活性污泥法中的作用是什么好氧活性污泥法對廢水中溶解性和膠體狀的有機物去除就是在曝氣池內完成的,通過機械,鼓風等曝氣形式向曝氣混合液通入氧,混合液中通入氧,混

23、合液中的微生物在有溶解氧的情況下,對進水中的有機物進行氧化分解,使之無機化。23. 試述由傳統厭氧法發展出分段厭氧處理法的原理。分段厭氧處理法是根據消化可分階段進行的事實,將傳統厭氧消化的水解酸化過程和甲烷化過程分開在兩個反應器中進行,以使兩類微生物都能在各自的最適條件下生長繁殖。第一階段的功能是:水解和液化固態有機物為有機酸;緩沖和稀釋符合沖擊與有害物質,并將截留難降解的固態物質。第二階段的功能是:保持嚴格的厭氧條件和PH 值,以利于厭氧菌的生長;降解,穩定有機物,產生含甲烷較多的消化氣,并截留懸浮固體,以改善出水水質。24. 試述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有哪些優缺點優點: 污泥回流比大,對沖擊負

24、荷的緩沖作用也較大,因而對沖擊負荷適應能力較強,適于處理高濃度的有機污水。 曝氣池內各個部位的需氧量相同,能最大限度地節約動力消耗,表面曝氣機動力效率較高。 可使曝氣池與沉淀池合建,不用單獨設置污泥回流系統,易于管理。缺點: 連續進出水的條件下,容易產生短流,影響出水水質。 與傳統活性污泥法相比,出水水質較差,且不穩定。 合建池構造復雜,運行方式復雜。25. 試述生物濾池高度的選擇對生物濾池設計有哪些影響污水首先進入填料層的上部,這個部位填料上的生物膜中微生物營養物質充分,因而微生物繁殖速度較快,種類以細菌為主,因此此處生物膜量大,對有機物的去除量也較大。隨著填料層深度的增加,污水中有機物的含

25、量減少,生物膜量也減少,高級的原生動物和后生動物等微生物種類在生物膜中逐漸增多,對有機物的去除量卻逐漸降低。因此,生物濾池中有機物的去除效果隨填料層深度增加而提高,但去除率卻逐漸降低,在達到一定深度時,處理效率就難以有大的提高。濾床的高度同濾料的密度也有密切關系,一方面由于孔隙率低,濾床過高會影響通風;另一方面由于太重,過高將會影響排水系統和濾池基礎的結構。26. 試述由三段生物脫氮工藝發展出Bardenpho 生物脫氮工藝的原理三段生物脫氮工藝是將有機物氧化,硝化及反硝化段獨立開來,每一部份都有其自己的沉淀池和各自獨立的污泥回流系統。使除碳,硝化和反硝化在各自的反應器中進行,并分別控制在適宜

26、的條件下運行。Bardenpho 生物脫氮工藝取消了三段脫氮工藝的中間沉淀池,該工藝設置了兩個缺氧段,第一段利用原水中的有機物為碳源和第一好氧池中回流的含有硝態氮的混合液進行反硝化反應,第二階段的反硝化反應器中利用內源呼吸碳源進行反硝化,最后的曝氣池用于吹脫廢水中的氮氣,提高污泥的沉降性能,防止在二沉池發生污泥上浮現象。27. 試述在污泥消化中攪拌的作用。通過攪拌,使底部的污泥(包括水分)翻動到上部,這樣,由于壓力降低,原有大多數有害的溶解氣體可被釋放逸出;其次,由于攪拌時產生的振動也可使得污泥顆粒周圍原先附著的小氣泡被分離脫出。此外,微生物對溫度和PH 值的變化也非常敏感,通過攪拌還能使這些

27、環境因素在反應器內保持均勻。28. 厭氧生物處理的基本原理是什么與好氧生物處理法相比,厭氧生物處理的優點體現在哪里在厭氧條件下,由多種微生物共同作用,利用厭氧微生物將污水或污泥中的有機物分解并生成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最終產物的過程。與好氧生物處理相比,厭氧生物處理的有機負荷是好氧工藝的5-10 倍,而合成的生物量僅為好氧工藝的5%-20%,而剩余污泥產量要少得多。厭氧微生物對營養物質的需要量較少,僅為好氧工藝的5%-20%,而且厭氧微生物的活性比好氧微生物要好維持的多。29. 簡述生物法除磷的機理。生物法除磷是利用微生物在好氧條件下對污水中溶解性磷酸鹽的過量吸收作用,然后沉淀分離而除磷。含有過量磷

28、的污泥部分以剩余污泥形式排出系統,大部分和污水一起進入厭氧狀態,此時污水中的有機物在厭氧發酵產酸菌的作用下轉化為乙酸苷;而活性污泥中的聚磷酸在厭氧的不利狀態下,將體內積聚的磷酸分解,分解產生的能量部分供聚磷酸生存,另一部分能量供聚磷菌主動吸收乙酸苷轉化為PHB 形態儲藏于體內。30. 污水中所含污染物的物理性指標有哪些 溫度 色度 嗅和味 固體物質三、計算題1. 一降落的雨滴中,最初沒有溶解氧存在。雨滴的飽和溶解氧濃度為9. 20mg/L。假設在降落2s后雨滴中已經有3. 20mg/L的溶解氧。試計算雨滴中的溶解氧濃度達到8. 20mg/L需要多長時間解 首先計算降落2s時溶解氧的未飽和量和溶

29、解氧達到8. 20mg/L時的未飽和量:2s 時的未飽和量:(9. 20-3. 20) mg/L=6. 00mg/Lts 時的未飽和量:(9. 20-8. 20) mg/L=1.00mg/LA lnA且 A0 =(9. 20-0. 00) mg/L,因此得:ln6.009.20-1k(2.00s), k 0.2137skt ,速率變化與未飽和量成正比關系,由于 A (Cs C),0.2137 t1n (9.20 8.20)解彳導k值后,即可計算時間t: 1n 9 20t 10.4s322. 一水處理廠在沉淀池后設置快砂濾池,濾池的設計負荷率為200m3 /(d m2)。試計算在設計流量 0.3

30、 ,2一,5m /s下,濾池表面積為多大右每個濾池表面積限制在55 m 以下,共需建多少個濾池Q(0.5m3/s)(86400s/d)Va200m3/(d m2)2216m2,216m255m23.9 ,即4個濾池可滿足要求3.某地計劃將其一級廢水處理廠升級為二級處理廠,以達到30. 0mg/L BOD5及30. 0mg/L SS的出水標準。選擇完全混合活性7泥系統。假設SS中的BOD5等于SS濃度的63%,試估算曝氣池所需體積。已知該一3級處理廠出水特性:q 0.150m / s BOD5 =84. 0mg/L MLVSS=2000mg/L。生長系數值為:11Ks 100mg / L BOD

31、5; m 2.5d ;kd0.050d ; y=0. 50mgVSS/mgBOD5。解 S=30. 0mg/L-0. 63x30. 0mg/L=11. 1mg/Lc 5.00d c100.0(1 0.050 c)11. 1 =c 1 0.050 5.00cmlvss=2000=5.00。50 (84.011.1)1 0.050 5.001.8hV1.8h30.150m3/s 3600s/h v 972m331.8g / cm ,水2980 cm / s,繞4,現有一種直徑,高均為1cm的圓柱體顆粒在靜水中自由沉淀,已知該種顆粒密度的密度 水 1g / cm3,則這種顆粒在水中自由沉淀時最小沉速

32、為多少(重力加速度為流阻力系數cd(J2 1Fgv g(S L)Cd A2Us萬L42 Us9.8(1.8 1) - 9.8 0.82Us當Fg F阻時,顆粒的沉速9.8 0.8 3.3m / s.25,含水率99. 5%的污泥,當其含水率降為 98. 5%時,體積有何變化V1100 98.5 c1 3V2100-99.53 /3600 m / h 要6 .已知某城市生活污水 BOD5 =200mg/l ,經初沉池后進入曝氣池,若曝氣池的設計流量為 求出水BOD5 30mg/l。試求曝氣池的體積,剩余污泥量及計算供氣量。已知:Ns 0.3kgBOD5/kgMLVSS d x=3000mg/i

33、Yobs =0, 3Ea 8% a =0. 6 b =0. 1V X Ns 3600 24 (200V 3600 24 (200 30)30)16320m3d dtd0.3 3000-)yobs(d-s) dt200 30- 0.3 dt51mg/ L剩余活性污泥量:BODlBOD50.68Vd xqv( S006816320 51 832.32kg/dS)S 21600kg/d需氧量:R=AQL r BVX100010001275公斤/日清水中20oC時氧的溶解度CS19.2毫克/升,25oC時氧的溶解度CS28.4毫克/升Csm1 9.2(Csm2 8.4(1.4832.0661.4832

34、.06619.34219.34210.8毫克/升9.88毫克/升所需氧量:21600 1.42 832.32=20418kg/d7 .某廠擬采用鼓風曝氣的活性污泥法處理其生產污水,污水設計流量Q=10000米3/日,曝氣池進水BOD5=150毫克/升,要求的去除率為 90%,有關的設計參數為:混合液揮發性污泥濃度X=2000毫克/升,溶解氧C=2毫克/升,水溫T=25度,有機物中用于產生能量的比值A=0. 5,污泥自身氧化率 B=0. 1日-1,氧轉移的折算系數d=0. 85,氧溶解度折算系數0.95,壓力修正系數1 ,氧轉移效率Ea 10%。曝氣池有效A容積V=3000米3,擴散器安裝在水深 4. 5米處,氣泡離開水面時氧的百分濃度為19. 3%,求鼓風曝氣時的供氣量。0.5 10000 0.9 150 0.1 3000 200020oC時脫氧清水的需氧量為1275 10.81948kg /d 81.2kg /h一 _一一 _ 50.85(0.95 1 9.88 2) 1.024供氣量 G 0篝 100 64933m3/d8.某城市污水設計流量Q=10000m3/d , 一級處理出水,BOD5=163mg/L , COD=25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