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訓練2019年高考語文一輪復習天天練32文言翻譯專練(二)_第1頁
全程訓練2019年高考語文一輪復習天天練32文言翻譯專練(二)_第2頁
全程訓練2019年高考語文一輪復習天天練32文言翻譯專練(二)_第3頁
全程訓練2019年高考語文一輪復習天天練32文言翻譯專練(二)_第4頁
全程訓練2019年高考語文一輪復習天天練32文言翻譯專練(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天天練 32 文言翻譯專練(二)基礎過關1 1 閱讀下面的文段,將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高汝礪字巖夫,應州金城人。一日奏事紫宸殿,時侍臣皆回避,上所御涼扇忽墮案下, 汝礪以非職不敢取以進。奏事畢,上謂宰臣曰:“高汝礪不進扇,可謂知體矣。”貞祐二年 六月,宣宗南遷。次湯陰,上聞汴京谷價騰踴,慮扈從人至則愈貴,問宰臣何以處之。皆請 命留守司約束,汝礪獨曰:“_者益急而貴益甚矣。”(選自金史,有刪改)(1 1)一日奏事紫宸殿,時侍臣皆回避,上所御涼扇忽墮案下,汝礪以非職不敢取以進。譯文:_(2 2)蓋諸路之人輻湊河南,糴者既多,安得不貴。若禁止之,則糴者益急而貴益甚矣。譯文:_答案:(1 1)有

2、一天,他在紫宸殿回奏事情,當時侍臣們都回避了,皇上所用的涼扇忽然 掉到桌子下面,高汝礪因為這不是自己的職責不敢拾起來呈給皇上。(2 2)各路人員都聚集到河南,買糧人多了,糧食怎么會不貴?如果加以禁止,那么買的 人更急而糧食就貴得更厲害了。解析:(1 1)御:帝王所用。非職:不是自己的職責。關鍵詞譯對,語句通順。(2 2) 輻湊:聚集。糴者:買糧的人。安得:怎么能。貴益甚:貴得更厲害。關鍵詞譯對,語句通順。【參考譯文】高汝礪字巖夫,應州金城人。有一天,他在紫宸殿回奏事情,當時侍臣們都回避了,皇 上所用的涼扇忽然掉到桌子下面,高汝礪因為這不是自己的職責不敢拾起來呈給皇上。奏事結束之后,皇上對宰輔大

3、臣說:“高汝礪不呈上扇子, 可以說是懂規矩的。”貞祐二年六月, 宣宗向南(汴京)遷都。駐扎在湯陰時,皇上聽說汴京糧食價格飛漲,擔心隨從的人到了之后 會更貴,就問宰輔大臣如何處理這件事。他們都請求命留守司加以管制,只有高汝礪說:“各 路人員都聚集到河南,買糧人多了,糧食怎么會不貴?如果加以禁止,那么買的人更急而糧食就貴得更厲害了。”2 2 閱讀下面的文段,將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顧和字君孝,侍中眾之族子也。王導為揚州,辟從事。導遣八部從事之部,諸從事各 言二千石官長得失,和獨無言。導問和:“卿何所聞?”答曰:“明公作輔,寧使網漏吞舟,何緣采聽風聞,以察察為政。”導咨嗟稱善。以母老固辭,詔書

4、敕諭,特聽暮出朝還,其見 優遇如此。頃之,母憂去職,居喪以孝聞。永和七年,以疾篤辭位,其年卒,年六十四。追 贈侍中、司空,謚曰穆。(選自晉書,有刪改)(1 1)明公作輔,寧使網漏吞舟,何緣采聽風聞,以察察為政。譯文:_ 以母老固辭,詔書敕諭,特聽暮出朝還,其見優遇如此。譯文:2答案:(1 1)大人您輔佐國政,寧可使網寬松可以漏過船只,為什么要搜集傳言,以嚴厲 苛刻的態度來治理政事呢。(2 2)因為母親年老堅決辭官,皇帝下詔書給他,特許他晚上出宮早上回宮,他就是這樣 被優待禮遇。解析:(1 1)寧:寧可。何緣:緣何,為什么。風聞:動詞作名詞,傳言。察察:嚴厲苛 刻的樣子。關鍵詞譯對,語句通順。(

5、2 2)固:堅決。聽:準許。見:被。關鍵詞譯對,語句通順。【參考譯文】顧和字君孝,是侍中顧眾的族中子弟。王導治理揚州時,征召顧和做從事。王導派遣八部從事到衙署去,各位從事紛紛說二千石官長為政的得失,唯獨顧和沒有說話。王導問顧和:“你聽到了什么?”顧和回答說:“大人您輔佐國政, 寧可使網寬松可以漏過船只,為什么要搜集傳言,以嚴厲苛刻的態度來治理政事呢。”王導嘆息稱贊。因為母親年老堅決辭官, 皇帝下詔書給他,特許他晚上出宮早上回宮,他就是這樣被優待禮遇。不久,母親去世,顧 和離職,在家守孝以孝順聞名。永和七年,顧和因為病重辭去官職,當年去世,享年六十四 歲。朝廷追贈他為侍中、司空,謚號為穆。3 3

6、閱讀下面的文段,將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王安石字介甫,撫州臨川人。安石少好讀書,一過目終身不忘。其屬文動筆如飛,初若不經意,既成,見者皆服其精妙。安石議論高奇,能以辨博濟其說,慨然有矯世變俗之 志。安石性強忮,遇事無可否,自信所見,執意不回。罷黜中外老成人幾盡, 多用門下少年。 久之,以旱引去,洎復相,歲余罷。終神宗世不復召,凡八年。(選自宋史,有刪改)(1 1)安石議論高奇,能以辨博濟其說,慨然有矯世變俗之志。譯文:_ 罷黜中外老成人幾盡,多用門下少年。久之,以旱引去,洎復相,歲余罷。譯文:_答案:(1 1)王安石議論高深新奇,善于用雄辯和旁征博引來自圓其說,慷慨激昂有矯正 世事、改變

7、傳統風俗的志向。(2 2)()(王安石)幾乎把朝廷內外老成持重的人都罷免了,大量任用自己門下的年輕人。很 久以后,因為旱災而引退,等到再擔任宰相,一年多就被罷免了。解析:(1 1) 句,關鍵詞為“博”“慨然”“矯”, 句意準確。句,關鍵詞為“中外”“老成” “洎”,句意準確。【參考譯文】王安石字介甫,撫州臨川人。王安石小時候喜歡讀書,一經過目終身不忘。他寫文章落 以母老固辭,詔書敕諭,特聽暮出朝還,其見優遇如此。譯文:3筆如飛,開始寫時好像漫不經心,寫成之后,見到的人都佩服他文章的精妙。王安石議論高4深新奇,善于用雄辯和旁征博引來自圓其說,慷慨激昂有矯正世事、改變傳統風俗的志向。王安石性格固執

8、,遇到事情不論是否可行,自信自己所看到的,堅持不回頭。(王安石)幾乎把朝廷內外老成持重的人都罷免了,大量任用自己門下的年輕人。 很久以后,因為旱災而引退,等到再擔任宰相,一年多就被罷免了。直到神宗朝結束再沒有被召回朝廷,前后執政共 八年。4 4閱讀下面的文段,將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朱紈,字子純,長洲人。紈巡海道,革渡船,嚴保甲,搜捕奸民。閩人資_驟失重利,雖士大夫家亦不便也,欲沮壞之。明年紈使副使柯喬、都指揮黎秀分駐漳、泉、 福寧,遏賊奔逸。勢家既失利,則宣言被擒者皆良民,又挾制有司,以脅從被擄予輕比。紈 執法既堅,勢家皆懼。日本貢使周良安插已定,閩人林懋和為主客司,宣言宜發回其使。紈

9、 以中國制馭諸番,宜守大信,疏爭之強。閩、浙人益恨之。欲為國家杜亂源,乃為勢家構陷, 朝野太息。(選自明史,有刪改)(1 1)閩人資衣食于海,驟失重利,雖士大夫家亦不便也,欲沮壞之。譯文:_(2 2)欲為國家杜亂源,乃為勢家構陷,朝野太息。譯文:_答案:(1 1)閩人從海上獲取衣食的本錢,突然失去優厚的利益,即使是士大夫之家,也 覺得沒有了便利,想阻止破壞這種制度。(2 2)()(朱紈)想要為國家杜絕禍亂的根源,卻被有權勢的人家設謀陷害,朝野上下都為之 嘆息。解析:(1 1)句,關鍵詞為“驟” “雖” “沮”,句意準確。 (2 2)句,關鍵詞為“乃”“構陷”“太息”,句意準確。【參考譯文】朱紈

10、,字子純,長洲人。朱紈巡視海上航道,革除渡船,嚴格執行保甲制度,搜捕為非 作歹之人。閩人從海上獲取衣食的本錢,突然失去優厚的利益,即使是士大夫之家也覺得沒有了便利,想阻止破壞這種制度。第二年,朱紈派副使柯喬、都指揮黎秀分別駐扎在漳、泉、 福寧,阻遏盜賊退逃。有權勢的人家失去了利益,就揚言說被官軍抓獲的人都是規矩善良的百姓,又要挾有關部門,用被威脅跟從、被劫持的理由對被捕的人從輕治罪。朱紈執法十分 堅決,有權勢的人家都很懼怕。日本貢使周良安置已定,閩人林懋和是主客司,宣稱應將他們遣還。朱紈則認為中國對付海外各國,應當嚴守信用,上書極力反對。閩、浙的人更加恨 他。(朱紈)想要為國家杜絕禍亂的根源,

11、卻被有權勢的人家設謀陷害,朝野上下都為之嘆息。5 5閱讀下面的文段,將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任忠字奉誠,小名蠻奴,汝陰人也。少孤微,不為鄉黨所齒。及長,譎詭多計略,膂 力過人,尤善騎射,州里少年皆附之。侯景之亂,忠率鄉黨數百人,隨晉熙太守梅伯龍討景 將王貴顯于壽春,每戰卻敵。及隋兵濟江,忠自吳興入赴,屯軍朱雀門。及敗,忠馳入臺見 后主,言敗狀,啟云:“陛下唯當具舟楫,就上流眾軍,臣以死奉衛。”后主信之,令宮人 裝束以待忠,久望不至。隋將韓擒虎自新林進軍,忠乃率數騎往石子崗降之。卒,時年七十 七。(選自陳書,有刪改) 少孤微,不為鄉黨所齒。及長,譎詭多計略,膂力過人,尤善騎射,州里少年皆附

12、 之。譯文:_5(2 2)陛下唯當具舟楫,就上流眾軍,臣以死奉衛。譯文:_答案:(1 1)()(任忠)小時候低微貧賤,不被鄉親看重。等到長大后,(任忠)詭詐多智謀,體力過人,尤其善于騎馬射箭,州里的少年都歸附他。(2 2)陛下應該準備船只,去找上游大部隊,我誓死侍奉保衛陛下。解析:(1 1)句,關鍵詞為“孤微” “附”,被動句式“為所”,句意準確。(2 2) 句,關鍵詞為“唯當” “具” “就”,句意準確。【參考譯文】任忠字奉誠,小名蠻奴,是汝陰人。(任忠)小時候低微貧賤,不被鄉親看重。等到長大后,(任忠)詭詐多智謀,體力過人,尤其善于騎馬射箭,州里的少年都歸附他。侯景作亂, 任忠率領鄉親幾百

13、人,跟隨晉熙太守梅伯龍在壽春討伐侯景部將王貴顯,每次戰役都擊退敵人。等到隋兵渡過長江,任忠從吳興入朝赴戰。把部隊駐扎在朱雀門。等到失敗,任忠飛馳 入宮見后主,訴說失敗狀況,啟奏說:“陛下應該準備船只,去找上游大部隊,我誓死侍奉 保衛陛下。”后主相信了他,命令宮人準備好行裝等待任忠,等待了很長時間不見任忠到來。 隋將韓擒虎從新林進軍,任忠就率領數名騎兵去石子崗向他投降。任忠去世,享年七十七歲。能力提升6 6閱讀下面的文段,將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請求之。”君_遣之。三月得千里馬,馬已死,買其首五百金,反以報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馬

14、,安事 死馬而捐五百金? ”涓人對曰:“死馬且買之五百金, 況生馬乎?天下必以王為能市馬,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馬至者三。(選自戰國策,有刪改)【注】 君人:國君。涓人:國君的近侍。(1 1)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馬,馬已死,買其首五百金,反以報君。譯文:_(2 2)死馬且買之五百金,況生馬乎?天下必以王為能市馬,馬今至矣。譯文:_答案:(1 1)君主派他去了。三個月后找到了千里馬,可馬已經死了,他用五百金買了那 匹千里馬的頭,回去后拿它向君主報告。(2 2)死馬尚且用五百金買,何況活馬呢?天下的人必然認為君主您能夠買馬,千里馬現 在就會到了。解析: 遣:派遣。反:通“返”。關鍵詞譯對,

15、語句通順。(2 2)且:尚且。況乎:何況呢。市:買。關鍵詞譯對,語句通順。知識拓展:作答時要注意“金”字的翻譯,不能翻譯為“黃金”。“金”在古代有金屬、黃金、貨幣單位等意思,這里應為“貨幣單位”,“五百金”不能翻譯成“五百兩黃金”。【參考譯文】古代的君主中,有一個用千金買千里馬的,三年沒有買到。一位近侍對君主說:“請讓 我去買千里馬。”君主派他去了。三個月后找到了千里馬,可馬已經死了,他用五百金買了6那匹千里馬的頭,回去后拿它向君主報告。君主大怒道:“要你買的是活馬,怎么用五百金買死馬?”近侍回答說:“死馬尚且用五百金買, 何況活馬呢?天下的人必然認為君主您能夠買馬,千里馬現在就會到了。”于是

16、不到一年,就有多匹千里馬來到。7 7閱讀下面的文段,將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吳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諾。”期返而食。吳子曰:“待公而食。”故_人至暮不來,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來方與之食。魏文侯與虞人期獵。會 天疾風,左右止文侯,不聽。曰:“不可以風疾之故而失信,吾不為也。”(選自韓非子,有刪改)(1 1)故人至暮不來,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譯文:_(2 2)魏文侯與虞人期獵。會天疾風,左右止文侯,不聽。譯文:_答案:(1 1)老朋友到天黑了都沒有來,吳起不吃飯等他。第二天,吳起一早就派人去找老朋友。(2 2)魏文侯和虞人約定了打獵的時間。適逢天刮大風,

17、侍從勸阻魏文侯(讓他不要去打獵),魏文侯不聽從。解析:(1 1)明日:第二天。求:找。關鍵詞譯對,語句通順。(2 2)期:約定。會:適逢。左右:侍從,身邊的人。關鍵詞譯對,語句通順。【參考譯文】吳起出門,遇見一位老朋友便留他吃飯。老朋友說:“好的。”約定回來就一起吃飯。吳起說:“那我等你來了再吃。”老朋友到天黑了都沒有來,吳起不吃飯等他。第二天,吳 起一早就派人去找老朋友。老朋友來了,吳起才和他一起吃飯。魏文侯和虞人約定了打獵的 時間。適逢天刮大風,侍從勸阻魏文侯(讓他不要去打獵),魏文侯不聽從。(魏文侯)說:“不 能因為大風的緣故就失去信用,我是不會那樣做的。”& &閱讀下面

18、的文段,將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朱買臣,吳人也。家貧,好讀書,不治產業,常艾薪樵,賣以給食,擔束薪,行且誦書。其妻亦負戴相隨, 數止買臣毋歌嘔道中。 買臣愈益疾歌。妻羞之,求去。買臣笑曰:“我 年五十當富貴,今已四十余矣。女苦日久,待我富貴報女功。”妻恚怒曰:“如公等,終餓 死溝中耳,何能富貴? ”買臣不能留,即聽去。(選自漢書,有刪改)(1 1)家貧,好讀書,不治產業,常艾薪樵,賣以給食,擔束薪,行且誦書。譯文:_買臣愈益疾歌。妻羞之,求去。譯文:7答案:(1 1)家境貧寒,喜歡讀書,不管理產業,經常去砍柴,靠賣柴來維持生計,他挑 著成捆的柴,邊走邊朗誦書句。(2 2)朱買臣更加大聲地朗

19、讀。他的妻子認為這是羞恥的事情,請求離他而去。解析:(1 1)句,關鍵詞為“好” “治” “給”,句意準確。(2 2)句,關鍵詞為“疾歌” “羞”“去”,句意準確。【參考譯文】朱買臣,吳地人。家境貧寒,喜歡讀書,不管理產業,經常去砍柴,靠賣柴來維持生計, 他挑著成捆的柴,邊走邊朗誦書句。他的妻子也背著柴跟隨著,多次阻止朱買臣讓他不要在 路上朗讀。朱買臣更加大聲地朗讀。 他的妻子認為這是羞恥的事情,請求離他而去。朱買臣 笑著說:“我五十歲應當富貴,現在已經四十多歲了。你辛苦的日子很久了,等我富貴了報答你的功勞。”他的妻子憤怒地說:“像你這種人,最終只會餓死在溝壑中罷了,怎么能富貴?”朱買臣沒能留

20、住妻子,只好任憑她離去。9 9閱讀下面的文段,將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林卿既去,令騎奴還至寺門,拔刀剝其建鼓。何并自從吏兵追林卿。行數十里,林卿 迫窘,乃令奴冠其冠自代, 乘車從童騎,身變服從間徑馳去。 會日暮追及,收縛冠奴,奴曰: “我非侍中,奴耳。”并心自知已失林卿,乃曰:“王君困,自稱奴,得脫死邪?”叱吏斷 _頭持還,縣所剝鼓置都亭下,吏民驚駭。(選自漢書,有刪改)(1 1)行數十里,林卿迫窘,乃令奴冠其冠自代,乘車從童騎,身變服從間徑馳去。譯文:_叱吏斷頭持還,縣所剝鼓置都亭下,吏民驚駭。譯文:_答案:(1 1)走了幾十里,林卿走投無路,便叫仆人戴上他的帽子代替自己,坐在車上跟

21、在騎馬的奴仆后面,自己換掉衣服從小路騎馬離開。(2 2)命令手下砍下他的頭顱帶回來,懸掛在破爛了的鼓上,放在城里的亭下,官吏和百 姓都很震驚害怕。解析: (1 1)句,關鍵詞為“迫窘”“冠(第一個)” “馳”,句意準確。 (2 2)句, 關鍵詞為 “剝”“置”“駭”,句意準確。【參考譯文】林卿離開之后,叫一個騎馬的仆人返回縣衙門,抽刀砍爛了縣衙門柱子上懸著的鼓。何并親自跟隨官吏和士兵追趕林卿。走了幾十里,林卿走投無路,便叫仆人戴上他的帽子代替自己,坐在車上跟在騎馬的奴仆后面,自己換掉衣服從小路騎馬離開。恰好在太陽下山時何并追了上來,把那戴著林卿帽子的仆人綁了起來,仆人說:“我不是侍中,只是他的仆人罷了。”何并自己心里知道林卿已經逃走了,就說:“你被追得沒處躲了,自稱是仆人,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