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輪復習 專題一 地球運動課件-人教版高三全冊地理課件_第1頁
高考地理二輪復習 專題一 地球運動課件-人教版高三全冊地理課件_第2頁
高考地理二輪復習 專題一 地球運動課件-人教版高三全冊地理課件_第3頁
高考地理二輪復習 專題一 地球運動課件-人教版高三全冊地理課件_第4頁
高考地理二輪復習 專題一 地球運動課件-人教版高三全冊地理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專題一專題一 地球運動地球運動專題考綱目標真題示例熱門考點快遞1 地球。2 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2015全國新課標卷T8(4分)2015重慶卷T3、T12(8分)2015上海卷T2627、T2830(14分)2015安徽卷T3233(8分)2015浙江卷T11(4分)2015福建卷T1112(8分)2015北京卷T8(4分)2015江蘇卷T34(8分)2015山東卷T78(8分)2015四川卷T2(4分)2015天津卷T1011(8分)2014安徽卷T29、T30(8分)2014全國大綱卷T7(4分)2014重慶卷T11(4分)2014安徽卷T29、T30、T35(20分)2014北京卷T2、

2、T4、T5、T8(16分)2014江蘇卷T3、T4、T5、T7、T9、 T11、T15、 T27(32分)2014全國新課標卷 T4、T9(8分)2014山東卷T10、T11(8分)2014四川卷T1、T13(8分)2014天津卷T10、T11、T13(12分)2014浙江卷T11、T36(14分)1多以選擇題的形式考查。2經緯網及其各種變式圖形為基本考試圖形。3熱門考點:時間計算。日期變更。地球的公轉方向及日月星辰的視運動方向。自、公轉的周期、速度。晨昏線的特點及運動。晝夜長短與正午太陽高度的時空變化。日出、日落及正午太陽方位、時間與日影變化。太陽直射點的移動。太陽光照圖上點、線、面的關系。

3、4關注應用考查。 本專題對應的教材:必修一第一章第三節、初中地球知識一、一、 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1. 晝夜交替: 將地球劃分為晝半球和夜半球,把經過的緯線分割成 和 周期為 。 晨昏線(圈)晝弧夜弧一個太陽日,約24小時2.產生時差 地方時:因經度不同的時刻, 經度相差1,時間相 差4 分鐘,東早西晚 區時: 。如北京時間=東8區 區時=120E的地方時 國際日界線:原則上以 作為地球上“今 天 和昨天”的分界線,即新一天的開始和舊 一天的結束,從東區向東過日界線進入 西12區,日期 。時區中央經線的地方時180經線減一天3.沿地表水平運動物體的偏移 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4、赤道上 緯度越高,地轉偏向力越 。不偏移大二、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二、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1.晝長夜短的變化晝長夜短的變化自春分日至秋分日:太陽直射 ,北半球夏半年,北半 球各緯度 。其中 ,夏至日北半球 。 北半球晝長大于夜長,緯度越高,晝越長晝最長,夜最短,北極圈及其以北出現極晝極夜現象(2)自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太陽直射 , 北半球冬半年,北半球各緯度 。其中,冬至日北半球 春秋分日全球晝夜平分赤道上全年晝夜平分。南半球晝長小于夜長,緯度越高,晝越短晝最短,夜最長,北極圈及其以北出現極夜現象(3)春、秋分日:全球晝夜平分。赤道上全年晝夜平分。2.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隨緯度變化規律: 。 (1)

5、隨季節變化規律:A 夏至日: 。 正午太陽高度角達到一年中最大值。 達到最小值。 B 冬至日: 正午太陽高度角達到一年中最大值。 達到最小值。 C 南、北回歸線之間,太陽直射時最大,一年有兩次最大值 由太陽直射點向南、北兩側遞減北回歸線及其以北的各緯度南半球南回歸線及其以南的各緯度北半球1.時間計算的一般步驟時間計算的一般步驟 定時:即確定計算時可作為條件用的已知地方時(或區時)。定向:即確定自己的計算方向是向東還是向西。用計算方向和地球自轉方向相比,相同就是向東,相反就是向西。 定差:計算兩點間的經度差(或者時區差)并換算成時間差。 經度差:若兩地同屬于東經(或同屬于西經)直接求兩地經度數之

6、差;若兩地分處于東、西經(如東經A度和西經B度),則 要考慮自己的計算方向。若跨0經線計算則經度差為A+B;若跨經線計算,則經度差為(180A)+(180B)。地方時時差:15=1小時,1=4分鐘,15=1分鐘,1=4秒鐘。時區差:同屬于東時區(或同屬于西時區),直接求兩地區號之差;若兩地分處于東時區和西時區(如東A區和西B區),則要 考慮自己的計算方向。若跨0經線計算,則時區差為 A+N;若跨180經線計算,則時區差為(12A)+(12B)。區時時差:時區每相差一個小時,區時相差一個小時。 定時:東早西晚,東加西減,即所求時間=已知時間時間差(時間表達:24小時制,用時、分、秒計時,不要用小

7、數計時兩點間的時差小于12小時,則時間越大越早,方向上處于東側區別:日出時間是越小越早。) 2. 日期范圍計算:日期范圍計算:根據已知經度(線)的日期、時間推算該日期的零點鐘經度(線)或24點鐘經度(線)。準確表述日期范圍如果推算出的是已知日期的零點鐘經度(線),新的一天最早出現于日界線西側,即從0(24)點經線向東到日界線的范圍是新的一天;從0(24)點經線向西到日界線的范圍是舊的一天。 人為日界線自然日界線(0點線)界線日界線180經線附近,是固定不變的,為照顧180經線上的國家,實際日界線并不完全與180經線重合,有三處彎曲(查看地圖)不固定,可以是任何一條經線(在地球表面是自東向西移動

8、的)鐘點 鐘點不固定,從0點24點鐘點固定,0點或24點 日期日界線的東側,為舊的一天日界線的西側,為新的一天日界線的東側,為新的一天日界線的西側,為舊的一天附表:附表:特殊的日期范圍:特殊的日期范圍:全球同一天。即人為日界線與自然日界線重合,或180經線為0點鐘/24點鐘,或世界時為12點,或北京時間為20點兩個日期各占一半。即0經線為0點,或180經線為12點,或北京時間為8點新一天占14,舊一天占3/4。即90E為0點,或90W為12點,或北京時間為2點,或世界時為18點新一天占3/4,舊一天占1/4。即90E為12點,或90W為0點,或北京時間為14點,或世界時為6點例例 1 (201

9、5全國新課標卷)1996年我國與M國簽訂海洋漁業發展合作規劃,至2010年我國有20多家沿海漁業企業(總部設在國內)在M國從事漁業捕撈和漁業產品加工,產品除滿足 M國需求外,還遠銷其他國家,下圖示意M國的位置。據此完成下列問題。如果都以當地時間8:0012:00和14:0018:00作為工作時間,在M國的中資企業若在雙方工作時間內向其總部匯報業務,應選在當地時間的( )A8:009:00 B11:0012:00C14:0015:00D17:0018:00A【解析】A 讀圖可以看出,M國(摩洛哥)大部分國土在中時區,應該是采用中時區時間,總部在中國,采用東八區時間,摩洛哥比北京時間晚8個小時,四

10、個時段加8小時換算為北京時間,仍在工作時段的是8:009:00,故答案選A。例例 2 (2015江蘇卷)北京時間2015年2月19日零點鐘聲敲響時,某工程師在南極長城站參與了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微信搶紅包活動。下圖為長城站位置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工程師微信搶紅包的當地時間是( )A2月18日12時 B2月18日20時C2月19日4時D2月19日12時A【解析】A 長城站位于60W附近,屬于西四區,比北京時間(東八區)2015年2月19日零點晚12個小時,因而該程師傅微信搶紅包的當地時間是2月18日12時,故答案選A。例例 3 (2015福建卷)圖(2)為某攝影愛好者在圖(1)中廣袤草

11、原上拍攝的“日出”美景。讀圖,完成(1)(2)題。(1)攝影愛好者拍攝“日出”美景的方向和北京時間分別是( )A.東南7月1日06時B.東北7月1日06時C.東北1月1日12時D.東南1月1日12時(2)拍攝“日出”美景的地點是圖(1)中的( )A.甲 B.乙C.丙 D.丁D C【解析】(1)D (2)C 第(1)題,圖示廣袤草原應位于等高線稀疏區域,接近赤道附近,當地日出時間應為6時,該區域位于東二區,與北京時間相差6小時,所以日出時,北京時間為12時;又因7月,日出東北,1月日出東南方。故選 D。第(2)題,從等高線分析,圖中甲、丁兩地東側地勢較高,不能看見日出景觀;乙地臨近湖泊,不屬于廣

12、袤草原;而丙地等高線稀疏,屬于廣袤草原,且東南側視野廣闊,是拍攝日出的最佳地點。故選 C。變式訓練變式訓練 (2015合肥調研)讀下圖,回答(1)(2)題。(1)若AB為昏線,則H地的地方時為( )A6月22日6時 B6月22日18時C12月22日18時 D12月22日6時A(2)若DF為晨線,則東半球內屬于12月22日的范圍可能是( )A20W向東至160E B0向東至180C160W向東至20E D0向東至160E【解析】(1)A (2)D 第(1)題,若AB為昏線,則AC為晨線,此時為6月22日,H點為晨線與赤道的交點,其所在經線地方時為6時,故選A項。第(2)題,若DF為晨線,則DE為

13、昏線,0經線的地方時為0時,故屬于12月22日的范圍是從0經線向東至180經線,且東半球的范圍是從20W經線向東到160E經線。綜合可知,D項正確。D 1. 不同條件下的地方時、區時計算。 2.太陽光照圖與日期范圍圖的區別、判讀。1 晝長隨時間的變化線 A線表示赤道上, B線表示北極圈上,C線表示赤道到北極圈之間,D線表示南極圈以南地區。請在圖上畫出40N和40S緯線的晝長變化曲線。2 晝長隨緯度的變化線A線表示二分日,B線表示夏至日,C線表示冬至日。請在圖上畫出5月1日和10月1日的晝長變化曲線。 3. 晝夜長短的計算晝夜長短的計算同一緯度(線),晝夜長短相同。緯度值相同的南北半球,其晝長之

14、和或夜長之和為24小時,一個半球的晝長等于另一半球的夜長。(3)同一緯度(線)晝長計算。 晨昏線與該緯線相交:兩交點之間的晝弧所跨經度數/15,所得時間為該緯線晝長。晨昏線與該緯線相切、相離:晝長為24小時或0小時。 (4)根據日出或日落時間求晝長。 日出、日落時間是關于地方時12點或24點對稱的。如下圖。 晝長時數=(12日出時間)2=(日落時間12)2 夜長時數=(日出時間0)2=(24日落時間)2日出A6點,日落A18點,晝夜等長日出B6點,日落B小于18點,晝短夜長日出C6點,日落C18點,晝長夜短日出D12點,日落D12點,極夜日出E0點,日落E24點,極晝(5)不同緯度的晝長年變化

15、幅度:赤道上晝長年變化幅度為0小時;極圈及其以北/以南地區,晝長年變化幅度均為24小時;赤道到極圈之間地區,緯度越高,晝長的年變化幅度越大。 例例 1 (2015安徽卷)下圖表示一年中大氣上界單位面積水平面上每日接收到的太陽輻射隨緯度的變化,單位為MJ/m2,圖中陰影部分表示沒有太陽輻射。完成(1)(2)題。(1)圖中M日最接近( )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2)a、b兩點太陽輻射差異的影響因素主要為( )A太陽高度B白晝長短C海陸位置D天氣狀況BA【解析】(1)B (2)A 第(1)題,從圖中可以看出為北半球,題干中提到圖中陰影部分表示沒有太陽輻射,可知沒有太陽輻射的區域為北極圈及其

16、以北地區,并且根據沒有太陽輻射區域的緯度變化規律和范圍變化規律可知該圖原點處和最右側的日期應為冬至日,依次類推,a處對應的日期為春分日,M處對應的日期為夏至日,b處對應的日期為秋分日,故B正確。 第(2)題,影響太陽輻射的因素有:緯度位置:緯度低則正午太陽高度角大,太陽輻射經過大氣的的路程短,被大氣削弱得少,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就強;反之,則弱;天氣狀況:晴朗的天氣,由于云層少且薄,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弱,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就強;陰雨的天氣,由于云層厚且多,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強,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就弱;海拔高低:海拔高,空氣稀薄,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弱,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就強;反之

17、,則弱;日照長短:日照時間長,獲得太陽輻射強,日照時間短,獲得太陽輻射弱。夏半年,高緯地區白晝時間長,可以彌補太陽高度角低損失的能量,故C先排除;據上題分析,ab處都為太陽直射赤道時,全球晝夜等長,不存在日照時間長短問題,B排除;天氣狀況該圖無法判斷,D排除;從圖中可以明顯看出a、b所處緯度不同而導致太陽高度不同,a緯度較b低,所以太陽直射赤道時離直射緯度近,太陽高度大,被大氣削弱的少,太陽輻射強,故A正確。例例2 (2015四川卷)2013年4月5日,我國帆船港駕駛“青島號”帆船榮歸青島港,實現了中國人首次單人不間斷環球航海的壯舉。下圖為此次航行的航線圖,根據材料回答下題。帆船返回青島港當日

18、,青島( )A日出東南方向B于地方時6時前日出C晝長較廣州短D正午物影較春分日長B【解析】B帆船返回青島港當日,是4月5日,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北半球進入夏半年。青島日出東北方向,A錯。晝長夜短,地方時6時前日出,B對。夏半年,緯度越高,白晝越長,晝長較廣州長,C錯。太陽直射點在向北移,所以正午物影較春分日的短,D錯。變式訓練變式訓練 下圖中的圓為一條緯線,N點為晨昏線與該緯線的一個交點,弧線PN的長度為3330km,讀圖回答(1)(2)題。(1)若P點位于60N緯線上,此時的地方時9時,則N點晝長時間大約是 ( ) A. 6小時 B. 10小時 C. 14小時 D. 18小時(2)若P點地方

19、時為20時,則該緯線不可能是( )A. 60N B. 60S C. 6634S D. 0CD解析 (1)C (2)D 第一題,60N緯線上弧線PN的長 度為3330km,說明PN兩點的經度差為60,N點此時是5時,正值日出,晝長為14小時。第二題,當P點20時時,N點為16時,正值日落,則N點晝長為8小時,因赤道上終年晝長均為12小時,所以最不可能的是D。1. 正午太陽高度隨時間的變化線正午太陽高度隨時間的變化線A線表示北極圈上, B線的緯度范圍是赤道到北回歸線之間, C線的緯度范圍是赤道到南回歸線之間。 請在圖上畫出30N、70S、90N的正午太陽高度變化曲線。2. 正午太陽高度隨緯度的變化

20、線正午太陽高度隨緯度的變化線A線表示二分日, B線表示夏至日, C線表示冬至日。 請在圖上畫出5月1日和10月1日的正午太陽高度變化曲線。3. 正午太陽高度計算正午太陽高度計算正午太陽高度H=90某地緯度與直射點緯度的緯度差。(如果某地緯度與直射點緯度為同一半球,緯度差=大小; 如果某地緯度與直射點緯度不在同一半球,緯度差=某地緯度+直射緯度)同一緯度正午太陽高度相同。當兩點位于直射點的同一側時,兩點間正午太陽高度差=兩點間的緯度差。應該記住的正午太陽高度:極點上正午太陽高度(或太陽高度)=直射點緯度;切點緯線(與晨昏線相切的緯線)上的正午太陽高度=2直射點緯度。赤道上正午太陽高度與直射點緯度

21、互余。某一時刻,以直射點所在緯線為中軸對稱的兩條緯線上正午太陽高度相同。正午太陽高度的年變化幅度:若當地緯度為,則熱帶地區為+2326;回歸線到極圈之間地區為4652;極圈內為 113。4. 正午太陽高度的應用正午太陽高度的應用確定地方時:當某地太陽高度達一天中的最大值時,此時日 影最短,當地的地方時是12時.確定房屋的朝向:在北回歸線以北地區,正午太陽位于南方,房屋多朝南;在南回歸線以南地區,正午太陽位于北方,房屋多朝北.判斷日影長短及方向:太陽直射點上,物體的日影為零.正 午太陽高度越大,日影越短,正午太陽高度越小,日影越長,且日影方向背向太陽. 計算樓間距:一般來說,緯度較低的地區,樓間

22、距較近;緯度 較高的地區,樓間距較遠。解題關鍵是計算當地冬至日的正午太陽高度,并計算影長。以我國為例,見圖,南樓高度為h,該地冬至日正午太陽高度為H,則最小樓間距L的計算公式為L=h cot H。計算熱水器安裝角度;應使太陽能熱水器與太陽光線垂直。其傾角與正午太陽高度的關系為+ h = 90。例例1 (2015浙江卷)右圖為某地地方時12時的太陽周年位置軌跡示意圖。若甲、乙兩個位置的太陽高度之和為90,則乙位置太陽高度為( )A47B43C23.5 D21.5【解析】D讀圖可以判斷,乙大于0,該地沒有極夜現象,也沒有陽光直射現象。若甲、乙兩個位置的太陽高度之和為90,則甲與乙位于溫帶范圍,二至

23、日太陽高度角之差為47,可以計算出乙的正午太陽高度是21.5,D對。D例例 2 (2015天津卷)2015年某日出現了日食現象。在四幅日照圖中,深色陰影為夜半球,淺色陰影為當時可觀測到日食的地區范圍。讀下圖,回答(1)(2)題。(1)發生日食的這天,在圖中所示四地中,正午太陽高度角最大的是( )A甲B乙C丙D丁(2)在圖中所示四地中,觀測者正朝西南方向觀測日食的是( )A甲B乙C丙D丁AD【解析】(1)A (2)D 第(1)題,從晝夜半球分析,此時全球晝夜平分,太陽直射赤道,而甲地距赤道的緯度差最小,所以正午太陽高度最大。故選A。第(2)題,圖中甲、乙兩地屬于上午時間,太陽位于其東南方;丙地接

24、近中午12時,太陽位于正南方;而丁地屬于下午時間,太陽位于西南方。故選D。變式訓練變式訓練 濟南市(117E,36.5N)某市民欲購買一套住房,樓高32層,在該樓房正南面100米處有一棟28層的住宅(假設該小區的樓房均為南北朝向,住宅每層平均3米左右)。根據 所學知識回答(1)(2)題。若保證該市民欲購買的住房全年都有陽光射入,其選擇的住房至少應在( ) A.3層B.6層C.9層D.11層(2)某天,該居民發現朝北的房間一天中有2小時40分鐘太陽入射光線(假設無遮擋),則該日當地日出時刻(地方時)約為 ( ) A.3:20B.4:40C.4:20D.8:20CB【解析解析】 (1)C(2)B

25、第一題,見下圖,北樓9層以下在正午時陽光會被遮擋,故選C;第二題,北半球朝北的房間太陽光射入的2小時40分鐘應發生于地方時6點以前和18點以后各1小時20分鐘,說明在6點以前1小時20分鐘,說明在6點以前1小時20分鐘時日出, 故B。1 太陽視運動圈與地平圈的關系太陽視運動圈與地平圈的關系 一般而言,由于地球自轉形成的太陽東升西落的現象,稱之為太陽視運動。太陽在天空的移動路徑為太陽視運動圈由于太陽直射點的移動,相對于不同緯度的觀察者所在的地平面(圈)而言,視運動圈與地平圈的關系有三種:(如下圖)相切:只出現在極圈與極點之間的觀察者。相離:只出現在極圈與極點之間的觀察者。相交:全球觀察者。2 太

26、陽視運動圈上的三個基本點太陽視運動圈上的三個基本點:準確把握三個基本點位置, 就可以判斷不同緯度、不同季節的視運動圈。(如下圖)日出、日落方位:東升西落;直射點在北半球時偏北升、偏北落,直射點在南半球時偏南升、偏南落。即3月21日、9月23日,全球(除出現極晝極夜的地方)日出東方,日落西方(地平圈上方位)3月21日9月23日(夏),全球(除出現極晝極夜的地方)日出東北方,日落西北方(地平圈上方位);9月23日次年3月21日(冬),全球(除出現極晝極夜的地方)日出東南方,日落西南方(地平圈上方位).正午點方位:(天空上方的方位)上圖中視運動圈與地平圈相交;交點分別是日出點、日落點,H為正午太陽高

27、度角,為直射點緯度(2326N),為北極星高度(即觀察者地理緯度)上圖是南半球在極晝情況下的太陽視運動圈,A表示剛好出現極晝現象地區的太陽視運動狀況,視運動圈與地平圈相切,正午太陽高度=2直射點緯度,子夜太陽高度=0,日出點與日落點方位都是正南方(地平圈),時間分別為0點、24點;正午太陽方位是正北方天空,時間為12點。 B 表示剛好出現極晝現象的緯度以南地區的太陽視運動狀 況,視運動圈與地平圈相離,子夜太陽高度0(當地緯度切點緯度),日出點與日落點方位都是正南方天空,正午太陽方位是正北方天空。C 表示南極點在極晝時的太陽視運動狀況,視運動圈與地平圈相離且平行,太陽高度沒有日變化,太陽高度角=

28、直射點緯度。ABC視運動圈均為逆時針方向。3 日影的變化日影的變化一般來說,太陽方位與物體影子朝向相反,極點上兩者一致。如在北極,太陽永遠在南,影子也永遠朝南,南極則相反。太陽高度越大,影子越短,太陽高度越小,影子越長。一日內日出和日落時影子最長,正午時最短。如圖,40N某地不同季節一日內太陽方位、時間及與之相對應日影影長、方位變化。4. 太陽高度的日變化與等太陽高度線太陽高度的日變化與等太陽高度線太陽高度的日變化 如圖:圖中、四條線表示北半球夏半年某日四地太陽高度變化過程。、位于同一經線不同緯度,晝短夜長,位于南半球;極晝且太陽高度沒有日變化,所以為北極點,h=直射點緯度;極晝且子夜太陽高度

29、為0,位于極晝區邊界緯線上, H1=2h;晝夜平分,位于赤道,H2=90h。(2)等太陽高度線如圖1所示:此時刻太陽直射點 3的太陽高度角為90從直射點向四周隨著球面的彎曲,與直射點距離不斷擴大的地方,其太陽高度角也不斷減小。相同太陽高度的點連成的線呈同心圓分布,0等太陽高度線為晨昏線。然后根據立體圖的等太陽高度變化規律繪制成平面圖,如圖2,圖中的中心點就是直射點A,其太陽高度是90,3條等值線分別表示60、30、0。其中最外圈0等值線就是這一時刻的晨昏線。由直射點向四周遞減,直至晨昏圈上為0,呈同心園分布。下圖中A(0,2326S)為直射點,B(180,6634S)太陽高度為0。太陽直射經線

30、上,位于太陽直射點緯線同一側的兩點太陽高度差=緯度差;太陽直射赤道,赤道上太陽高度差=經度差;太陽直射其他緯線,該緯線上的太陽高度差經度差。等太陽高度線上,太陽高度相等,正午太陽高度不一定相等d,緯度值越小,正午太陽高度越大。由于太陽直射經線上太陽高度南北跨度為180因此該經線上的緯度跨度也是180。當太陽直射赤道時,此經線的最北點為北極,最南點為南極;太陽直射北半球時,北極點位于最北點以南,北極點與最北點的距離為太陽直射的緯度度數,圖上沒有南極點;太陽直射南半球時,南極點位于最南點以北,南極點與最南點的距離為太陽直射的緯度度數,圖上沒有北極點。等太陽高度線上的任意點到圓心(直射點)的實際距離

31、為:太陽高度差111km。 例例1(2014 安徽卷,節選)圖為我國科考隊在北極點放置中過結時拍攝的照片。讀圖完成下題。該照片拍攝日期、拍攝者或者中國結影子的方位是 ( ) A 3月21日、中國結影子指向正南B 6月22日、拍攝者位于中國結東南C 8月20日、拍攝者位于中國結正南D 9月16日、中國結影子指向東北解析 : C 本題主要考查地球上極點的方位以及物體的影 子與所在季節的關系。北極點的四周都是南方,北極點有陽光照射的時間是在北半球夏半年。C例例2 (2015江蘇卷)北京時間2015年2月19日零點鐘聲敲響時,某工程師在南極長城站參與了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微信搶紅包活動。下圖為長城站

32、位置示意圖,讀圖,回答下題。春節假期期間( )A南京太陽從東北方升起B南京晝夜長短變化幅度增大C長城站日落時間推遲D長城站正午太陽高度角減小【解析】D 春季期間屬于2月份,太陽直射在南半球且向北移動,因此,南京太陽應從東南升起,答案A錯誤;南京晝夜長短變化幅度減小,答案B錯誤;長城站白晝變短,日落時間提前,答案C錯誤;長城站正午太陽高度減小,故答案選D。B變式訓練變式訓練 下圖是經緯網局部圖。M時刻,甲地正在日出,乙地正在日落。讀下圖,回答(1)(2)題。(1)這一天( )A北京日出東北 B濟南白晝漸長C廣州正午日影漸長 D曾母暗沙正午日影朝北(2)M時刻后的一周時間內,若甲地日出時,乙地已經

33、日落,則太陽直射點( )A在北半球,正向北移動 B在北半球,正向南移動C在南半球,正向北移動 D在南半球,正向南移動DD【解析】(1)D (2)D 第(1)題,該日北半球晝短夜長,太陽直射點在南半球,但可能北移也可能南移,四個選項中可以確定的是曾母暗沙正午日影朝北。第(2)題,結合題干知M時刻后北半球晝逐漸縮短,說明太陽直射點在向南移動,結合上題可以得出結論。1太陽光照圖上的點、線、面、角特征如圖表所示太陽光照圖上的點、線、面、角特征如圖表所示解題關鍵主要特征與相關現象點太陽直射點位于南、北回歸線上或南、北回歸線之間,太陽直射點所在經線的地方時為12時直射點的緯度和晨昏線與緯線圈相切點的緯度互

34、余所在經線各地太陽高度達一天中最大(正午太陽高度);全球太陽高度的分布:從太陽直射點向四周依次遞減;全球正午太陽高度的分布:從太陽直射點向南北兩側遞減交點:晨昏線與赤道的交點晨線與赤道的交點所在經線的地方時為6時,昏線與赤道的交點所在經線的地方時為18時切點:晨昏線和緯線圈的切點所在緯線的緯度是出現極晝或極夜現象的最低緯度;所在經線一條是太陽直射經線(晝半球中間經線),另一條是0時經線(夜半球中間經線)極點無東西方向,只有南北方向;無地方時,無明顯太陽高度的日變化,極晝期極點的太陽高度即是太陽直射點的緯度數。每年3月21日至9月23日,北極點為極晝,南極點為極夜。9月23日至次年3月21日,北

35、極點為極夜,南極點為極晝。每年春分日和秋分日,晨昏線經過極點,極點上晝夜平分線晨昏線(圈)沿地球自轉方向由夜到晝的界線為晨線,由晝到夜則為昏線。太陽高度為0晨昏圈是地球表面的大圓,與太陽光線始終垂直,始終平分赤道晨昏線與經線在赤道外的夾角度數就是此時太陽直射點的緯度數;冬至日和夏至日,夾角達最大,為2326晨線與經線相交點為日出點,昏線與經線相交點為日落點日期分界線0時或24時所在經線和人為日界線(理論上)180經線。沿地球自轉方向,過0時所在經線日期加一天,過180經線日期減一天面南、北極圈內極晝和極夜的范圍若越向北,晝越長,北半球處于夏半年;反之,為冬半年。北極圈出現極晝,日期為6月22日

36、前后;出現極夜,日期為12月22日前后。只在每年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南、北極點周圍無極晝、極夜現象角晨昏圈和地軸夾角晨昏圈和地軸夾角的度數等于太陽直射點的緯度數,變化范圍為023262兩個假設的討論兩個假設的討論例例1 (2015上海卷)下圖為甲、乙兩地某日從日出到日落太陽高度角日變化示意圖,其中甲地位于北半球。讀圖,回答 (1)(3)題。(1)據圖推測,乙地位于( )A東半球赤道上 B東半球北回歸線上C西半球赤道上D西半球北回歸線上 (2)據圖推測,該日應該是北半球的( )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3)甲、乙兩地實際距離大約是( )A.1萬千米B.2萬千米C.3萬千米

37、D.4萬千米CBB【解析】(1)C (2)B (3)B 第(1)題,甲地位于北半球,此日甲地晝長為12小時16分,北半球處于夏半年,太陽直射點位于北半球。乙地晝長恰好為12小時,乙地只能位于赤道上。乙地正午太陽高度出現在北京時間24點,可計算出乙地經度為60W,乙地位于西半球。C正確。第(2)題,此日赤道上正午太陽高度為6634,且直射點位于北半球,可計算出太陽直射點位于北回歸線。正午太陽高度H90-當地與直射點的緯度差90-(0 x),即x2326N,故B正確。第(3)題,夏至日時甲地晝長接近12小時,故甲地接近赤道,甲地正午太陽高度出現在北京時間12點,故甲地位于120E上,與乙地位于同一

38、經線圈,兩者的距離約為赤道長度(4萬千米)的一半。故B正確。例2 (2015重慶卷)馬爾代夫是以旅游業為支柱產業的著名島國。2014年12月4日,馬累海水淡化廠設備損毀導致該島淡水供應中斷。應馬爾代夫政府請求,中國政府及時向其提供了飲用水等物資和資金援助。下圖是馬爾代夫部分區域示意圖。讀圖,回答以下問題。中國一架滿載飲水用的飛機緊急從廣州飛往馬累,若北京時間12:00出發,經4小時到達馬累,機長身高為1.8m,到達時其在機場地面的身高影長接近于(tan551.43,tan652.14)( )A0.6mB1.2mC1.8mD2.4mB【解析】 B 北京時間即東八區、120E地方時,飛機于北京時間

39、12:00出發,4小時后120E地方時為16:00,此時馬累(約75E)地方時約為13:00。12月4日,太陽約直射20S,根據正午太陽高度計算公式可計算出此時馬累(約4N)的正午(12:00)太陽高度角約為66,則該日該地13:00的太陽高度角約為55(該地赤道附近,約18點日落太陽高度從66減小到0,大約每小時太陽高度減少11)。太陽高度角是太陽光線和地平面的夾角,其正切值等于物體長度和其影長的比值,即tan551.8m/影長,可計算出影長約為1.2米。變式訓練變式訓練 氣溫的日變化一般表現為最高值出現在14時左右,最低值出現在日出前后。如圖示意某區域某日某時刻的等溫線分布,該日丙地的正午

40、太陽高度達到一年中最大值。讀圖回答(1)(2)題。(1)下列時刻中,最有可能出現該等溫線分布狀況的是( )A6時 B9時C12時 D14時(2)該日( )A日落時刻甲地早于乙地B日落時刻甲地晚于乙地C正午太陽高度甲地大于乙地D正午太陽高度甲地小于乙地BB【解析】(1)B (2)B 第(1)題,本題考查氣溫日變化,主要考查考生讀圖能力及調動和運用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由圖中緯度和海陸分布可以看出該區域位于北半球大陸東岸,等溫線的彎曲變化會受到太陽輻射和海陸分布的影響,圖中三條等溫線平直,說明海洋和陸地近地面氣溫基本沒有差異,不可能是在海陸氣溫差異最大的6時(日出前后)和14時(午后),12時(

41、正午)太陽輻射強烈,陸地升溫比海洋快得多,會形成較大的海陸溫度差異,等溫線發生彎曲,一般在9時10時,海陸溫度差異最小,等溫線較為平直,最有可能該等溫線分布狀況的是B選項9時,故答案選B。第(2)題,本題考查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主要考查考生讀圖能力及調動和運用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從緯度上看,該地為北半球,且位于赤道和北回歸線之間,丙地(20N)該日的正午太陽高度達到一年中最大,應為90,即太陽垂直照射,甲地(21N)和乙地(19N)分別位于丙地南北兩側,與丙地緯度都是相差1,兩地的正午太陽高度應該相同(都是89),可以排除C、D選項;該日太陽直射在北半球越往北白晝越長,日落時間越往北越晚,

42、所以日落時刻甲地晚于乙地,故答案選B。例 1 讀圖完成(1)(2)題。(1)假設甲、乙、丙三地有三艘船同時出發駛向180經線,而且同時到達,速度最快的是( )A甲 B乙C丙 D乙和丙(2)有關甲、乙、丙附近三個陰影區域比例尺大小的敘述,正確的是( )A甲處比例尺最小,丙處比例尺最大B甲、乙、丙處比例尺相同C甲處比例尺大于乙,乙處比例尺大于丙D乙處比例尺最小BD【錯因分析】該題出錯的原因之一是對經緯線長度變化的特點不清楚;二是不能正確比較比例尺的大小。甲、乙、丙三地與180 經線都相差了5個經度,但甲、乙、丙三地的緯度位置不同,雖然經度間隔相同但緯線長度不同,相同經度間隔的緯線長度自赤道向兩極遞

43、減,緯度越高緯線越短,因而乙地船速度最快。緯度相差1 的經線長任何地方都是相等的,結合上面的分析可知甲、乙、丙附近三個陰影區域的面積是乙丙甲。在圖幅相同的情況下,代表的實際面積越大,比例尺越小,從而可以判斷三地的比例尺是甲處大于丙處,丙處大于乙處。故第(1)題選B,第(2)題選D。【糾錯心得】比較法是地理學習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對經緯線特點的掌握可采用兩者相互比較的方法進行,所有的經線都是等長的半圓,理論上講為赤道長度的一半。而緯線的長度則是從赤道向兩極遞減,赤道最長,南北緯60的緯線圈為赤道長度的一半。比例尺的大小要根據其定義進行比較,比例尺的大小是分數值的大小,分子相同分母越大,數值越小,比

44、例尺越小。【糾錯體驗糾錯體驗1】(2015長郡中學)第17屆亞運會于2014年9月19日至10月4日在韓國仁川舉行。中國軍團實現亞運會金牌九連冠,一共獲得151枚金牌和342枚獎牌。東道主韓國獲79枚金牌234枚獎牌位居次席,朝鮮半島上的另一國家朝鮮獲11金牌36枚獎牌列第七。讀圖1和圖2,完成(1)(2)題。 (1)朝鮮半島的實際面積約為20萬平方千米,在比例尺110 000 000的地圖上繪出來時,圖上面積為( )A2平方厘米B20平方厘米C200平方厘米D2104平方厘米B(2)圖2為 “朝鮮半島某地的人口密度圖”,若將其中圖A放大成圖B,地圖所表達的內容不變,則B圖中:比例尺變為1 5

45、00 000;每點代表2 000人;圖上一厘米代表實際距離20千米;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50人。以上說法正確的有( )A一項B二項C三項D四項【解析】(1)B (2)B 第(1)題,面積之比是比例尺之比的平方,所以經計算,B正確。第(2)題,A圖放大成B圖,則B圖中,比例尺變為1500 000,正確;每點代表1 000人,未變,錯誤;圖上1厘米代表實際距離5千米,錯誤;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50人,未變,正確,所以兩項正確,選B。B例例2 讀地球自轉線速度隨緯度變化圖(甲)和地球公轉速度變化圖(乙),回答(1)(2)題。(1)甲圖中M點的緯度、乙圖中N點對應的月份分別是( )A30 1月 B60

46、 7月C60 1月 D30 7月(2)當公轉速度為N時( )A漠河市民歡度“白夜” B新西蘭南部海域冰山座座C松花江畔銀裝素裹D悉尼處于雨季BA【錯因分析】該題出錯的原因一是對地球公轉、自轉的速度變化特點理解不清,不能利用圖形進行表達;二是對選項中提到的一些知識點不理解,像“白夜”、新西蘭南部出現冰山的季節、原因等。M點自轉線速度約為赤道處的一半,可以推斷其緯度約為南北緯60;由N點地球公轉速度最慢可以推斷其位于遠日點附近,時間為7月初。7月初是漠河地區一年中夜長最短的時期,可能出現“第一天的黃昏連第二天的清晨”的“白夜”現象。第1題選B ,第2題選A。【糾錯心得】受地球形狀的影響,地球自轉的

47、線速度自赤道向兩極遞減,赤道最大,兩極為0,在南北緯60處為赤道的一半,任意緯度的線速度為該緯度的余弦值乘以赤道處的線速度。地球自轉的角速度除兩極為0外,各緯度都相等,均為15/小時。地球公轉的線速度也是在不斷變化的,位于近日點(1月初)時速度最快,位于遠日點(7月初)時速度最慢,其平均速度為30千米/秒。地球公轉的角速度同樣是在不斷變化的,近日點最大,遠日點最小,其平均角速度為1/日。復習中識記一些主要的地理數據是非常重要的,如二分二至赤道、回歸線、極圈的中午太陽高度數值或晝夜長短等,會非常有利于一些題目的分析。【糾錯體驗糾錯體驗2】 下圖中L為北半球某一緯線,K為晨昏線,晨線與昏線分別交L

48、于M、N。讀下圖,完成(1)(3)題。 (1)若MN經度差為120,此時,晨線交赤道于Q點。當Q點日落時,M的地方時為( )A17:00B18:00C20:00D21:00C【解析】第(1)題,由題目信息知L緯線晝弧120晝長為8小時,則晨線交L的M點為8點,晨線交赤道的Q點為6點,即Q點位于M點以西30經度,則Q點18點日落時,偏東30的M點地方時為20:00。(2)若緯線MN的經度差減小,則( )AL緯線的緯度減小B海口地面物體正午日影漸長C北京日出更偏東北DK線最高緯度晝夜長短不變D第(2)題,若緯線MN的經度差減小,則北半球晝長縮短,太陽直射點移動,日出向東偏南方位移動。海口位于20N附近,太陽直射點如果從2326N20N移動,海口地面物體正午日影漸短;太陽直射點如果從20N2326S移動,海口地面物體正午日影漸長。K線最高緯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