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縱隔淋巴結分區與臨床意義ppt課件_第1頁
CT縱隔淋巴結分區與臨床意義ppt課件_第2頁
CT縱隔淋巴結分區與臨床意義ppt課件_第3頁
CT縱隔淋巴結分區與臨床意義ppt課件_第4頁
CT縱隔淋巴結分區與臨床意義ppt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pt課件.1ppt課件.2一、正??v膈淋巴結一、正??v膈淋巴結(一).主要分布:氣管遠端+隆突下+主氣管周圍 內乳、膈腳后、胸膜外CT不能顯示(二).正常大?。篊T的徑線測量:最大短軸徑 氣管遠端周圍、隆突下11mm 氣管近段+上縱膈7mm 右側肺門+食道周圍10mm 左側肺門+食道周圍7mm 一般,10mm,淋巴結腫大(三).正常形態:長圓形或腎性,淋巴門明顯低密度ppt課件.3(四)正常肺淋巴引流肺實質:小葉內小葉間 段、葉間和支氣管血管束 肺門 縱膈胸膜:壁層+臟層 外側肺門旁 縱膈 兩者間廣泛吻合+交通功能:清除間質液體+異物+抗原等ppt課件.4(美國癌癥協會)美國癌癥協會)197

2、8年,年,Naruke按照胸部淋巴引流將淋巴結分為按照胸部淋巴引流將淋巴結分為13組,并繪制了組,并繪制了淋巴結群位置圖。淋巴結群位置圖。1979年的年的AJCC采納了該分類法,并進一步將其分為采納了該分類法,并進一步將其分為上縱隔區和下縱隔區。上縱隔區和下縱隔區。ATS(美國胸科學會)分類法美國胸科學會)分類法 1983年,年,ATS在在AJCC分類法的基礎上作了改進:分類法的基礎上作了改進: a、取消最上縱隔組和肺門組,前者并入氣管旁組,后者改名為氣管支、取消最上縱隔組和肺門組,前者并入氣管旁組,后者改名為氣管支氣管組和支氣管周圍組氣管組和支氣管周圍組 b、增加鎖骨上組、增加鎖骨上組 c、

3、明確第、明確第4組和第組和第10組的界限組的界限 d、取消了肺韌帶組,將其納入食管旁組、取消了肺韌帶組,將其納入食管旁組 e、將、將12、13組取消,與組取消,與11組總稱為肺內淋巴結組組總稱為肺內淋巴結組ppt課件.5 長期以來,AJCC (美國癌癥協會)美國癌癥協會)和ATS (美國美國胸科學會)胸科學會)標準同時使用,在影像學及臨床診斷中有時不免會產生混亂。 1996年,年,AJCC參照參照ATS標準,對原來的標準,對原來的JACC標準標準進行修改,提出胸內淋巴結的進行修改,提出胸內淋巴結的14組新分類法,該標準同組新分類法,該標準同年在國際抗癌聯盟(年在國際抗癌聯盟(UICC)大會通過

4、,此即大會通過,此即1996 JACC-UICC分類標準。分類標準。1997年,獲得國際年,獲得國際TNM分期委分期委員會正式確認,成為國際權威標準員會正式確認,成為國際權威標準。ppt課件.6 1-4區為區為上上縱隔淋巴結縱隔淋巴結N2淋巴結(縱膈內)淋巴結(縱膈內) 5-6區為主動脈淋巴結區為主動脈淋巴結 7-9區為區為下下縱隔淋巴結縱隔淋巴結N3淋巴結淋巴結 - 對側或鎖骨上對側或鎖骨上淋巴結。淋巴結。N1淋巴結(縱膈胸膜反摺外)淋巴結(縱膈胸膜反摺外)-10至至14區淋巴結區淋巴結ppt課件.71996 AJCC-UICC淋巴結分組淋巴結分組上縱隔淋巴結上縱隔淋巴結1 最上縱隔2上氣管

5、旁 3 血管前和氣管后4 下氣管旁(包括奇靜脈淋巴結)主動脈淋巴結主動脈淋巴結 5主動脈下(主-肺動脈窗)6 主動脈旁(升主動脈或膈神經旁)下縱隔淋巴結下縱隔淋巴結7 隆突下8 食道旁(隆突水平以下) 9 肺韌帶N1淋巴結淋巴結10 肺門 11 葉間12 葉13 段14 亞段ppt課件.8根據根據6條假定的解剖水平線把淋巴結歸為條假定的解剖水平線把淋巴結歸為14個區個區1. 左頭臂靜脈上緣;左頭臂靜脈上緣; 4. 左上葉支氣管開口上緣;左上葉支氣管開口上緣;2. 主動脈弓上緣;主動脈弓上緣; 5. 氣管隆突角;氣管隆突角; 3. 右上葉支氣管開口上緣;右上葉支氣管開口上緣; 6. 右中葉支氣管

6、開口上緣。右中葉支氣管開口上緣。 ppt課件.9判斷胸部淋巴結的位置判斷胸部淋巴結的位置1區區 第第1線左頭臂靜脈上緣以上;線左頭臂靜脈上緣以上;2區區第第1、2線之間(左頭臂靜脈上緣線之間(左頭臂靜脈上緣-主動脈弓上緣)氣管旁主動脈弓上緣)氣管旁3區區血管前、氣管后;血管前、氣管后;4區區第第2、3線間之中線右側為線間之中線右側為4R區;第區;第2、4線間之中線左側為線間之中線左側為4L區;區;7區區第第5線氣管隆突角以下至中葉開口處之隆突下;線氣管隆突角以下至中葉開口處之隆突下;8區區第第6線(右中葉支氣管開口上緣)以下線(右中葉支氣管開口上緣)以下ppt課件.10 6區區第第2線(主動脈

7、弓上緣)下方升主動脈、主動脈弓或無名動脈線(主動脈弓上緣)下方升主動脈、主動脈弓或無名動脈前、外側者;前、外側者; 5區區在主肺動脈窗內靠外側者,(靠內側者屬在主肺動脈窗內靠外側者,(靠內側者屬L4區);區);ppt課件.1110區為肺門淋巴結,區為肺門淋巴結,11至至14區為肺內淋巴結,當胸區為肺內淋巴結,當胸片上見到肺門增大時可能為片上見到肺門增大時可能為10和和11區淋巴結共同增區淋巴結共同增大結果。大結果。除除1、7、8、9區外,其它各區都要分為右(區外,其它各區都要分為右(R)和和左(左(L)側,位于中線上的不分側別的淋巴結(如側,位于中線上的不分側別的淋巴結(如3區)則認為是與原發

8、腫瘤同側的淋巴結。區)則認為是與原發腫瘤同側的淋巴結。ppt課件.12軸位軸位CT圖像上縱膈淋巴結圖像上縱膈淋巴結識別識別ppt課件.13第第1組組 最上縱隔淋巴最上縱隔淋巴 結結淋巴結位于左頭臂靜脈上緣水平線上方淋巴結位于左頭臂靜脈上緣水平線上方 ,即位于左無名靜脈,即位于左無名靜脈向上、向左行走跨越氣管前方的中線處該靜脈上緣水平以上向上、向左行走跨越氣管前方的中線處該靜脈上緣水平以上ppt課件.14第第2組組 上氣管旁組淋巴結上氣管旁組淋巴結淋巴結位于主動脈弓(線淋巴結位于主動脈弓(線2)上緣水平線以上,前述線)上緣水平線以上,前述線1以下,以下,即線即線1和線和線2之間。之間。ppt課件

9、.15第第3組組 血管前(血管前(3A)氣管后(氣管后(3P)組組位于中線的淋巴結應屬于同側的淋巴結ppt課件.16第第4組組 下氣管旁組淋巴結下氣管旁組淋巴結右側右側2-3線(右上葉支氣管上緣和右主支氣管相交處水平線間,氣管中線的右側線(右上葉支氣管上緣和右主支氣管相交處水平線間,氣管中線的右側左側左側1-3線(左上葉支氣管上緣和左主支氣管相交水平線),氣管中線之左側線(左上葉支氣管上緣和左主支氣管相交水平線),氣管中線之左側ppt課件.17第第5組組 主動脈弓下淋巴結(主肺動脈窗淋巴結)主動脈弓下淋巴結(主肺動脈窗淋巴結)淋巴結位于動脈韌帶、主動脈和左肺動脈的外側,左肺動脈第一分支的近側,

10、并位于胸膜反折點以內。淋巴結位于動脈韌帶、主動脈和左肺動脈的外側,左肺動脈第一分支的近側,并位于胸膜反折點以內。 ppt課件.18第第6組組 主動脈弓旁淋巴結(升主動脈、膈神經)主動脈弓旁淋巴結(升主動脈、膈神經)淋巴結位于線淋巴結位于線1以下,升主動脈、主動脈弓及無名動脈的前方或外側。以下,升主動脈、主動脈弓及無名動脈的前方或外側。 ppt課件.19第第7組組 隆突下淋巴結隆突下淋巴結淋巴結位于氣管隆突下方,但和肺內的下葉支氣淋巴結位于氣管隆突下方,但和肺內的下葉支氣管和動脈不相連。管和動脈不相連。ppt課件.20第第8組組 食管旁淋巴結食管旁淋巴結隆突水平以下,淋巴結位于食道兩側,鄰近食道

11、壁,不包括隆突下淋巴結。ppt課件.21第第9組組 肺韌帶淋巴結肺韌帶淋巴結淋巴結位于肺韌帶內,包括位于下肺靜脈后壁和下部的淋巴結。ppt課件.22第第10組組 肺門淋巴結肺門淋巴結指葉近端部淋巴結,位于縱隔胸膜反摺外,右側還包括鄰近中間段支氣管指葉近端部淋巴結,位于縱隔胸膜反摺外,右側還包括鄰近中間段支氣管的淋巴結。的淋巴結。X線上,肺門和葉間淋巴結增大均可使肺門陰影增大。線上,肺門和葉間淋巴結增大均可使肺門陰影增大。 ppt課件.23第第11組組 葉間淋巴結葉間淋巴結淋巴結位于葉支氣管之間。ppt課件.24第第12組組 葉淋巴結葉淋巴結 淋巴結鄰近遠側淋巴結鄰近遠側葉葉支氣管。支氣管。第第

12、13組組 段淋巴結段淋巴結 淋巴結鄰近淋巴結鄰近段段支氣管。支氣管。第第14組組 亞段淋巴結亞段淋巴結 亞段亞段支氣管周圍淋巴結支氣管周圍淋巴結ppt課件.25二、肺癌的縱膈淋巴結轉移二、肺癌的縱膈淋巴結轉移表現表現ppt課件.26淋巴結轉移的判斷淋巴結轉移的判斷大?。捍笥谡#好舾行?特異性不高 正常大小淋巴結可以有轉移 腫大淋巴結,炎性反應性+肉芽腫形態:有幫助 圓形; 多個呈串; 圓形+中心壞死,周邊強化ppt課件.27肺癌肺癌的淋巴引流肺癌的淋巴轉移途徑=肺實質淋巴引流途徑不同部位的肺癌淋巴引流途徑不同一般:肺門縱膈右上葉:右側氣管旁+前縱膈右中下葉:隆突下+右側氣管旁+前縱膈左上葉:

13、主動脈弓下及弓旁左下葉:隆突下+主動脈弓下吻合+交通的廣泛存在:上葉的肺癌縱膈(無肺門累及)肺段間與胸導管交通:縱膈內無淋巴結累及,但體循環累及ppt課件.28AJCC的肺癌的肺癌TNM分期中的淋巴結分期分期中的淋巴結分期識別淋巴結腫大識別淋巴結腫大提示轉移提示轉移淋巴結腫大的部位:一定要明確淋巴結腫大的部位:一定要明確N0 沒有局部淋巴結轉移沒有局部淋巴結轉移N1 期期 同側支氣管、肺門、肺內淋巴結轉移同側支氣管、肺門、肺內淋巴結轉移(在沒有縱膈累及、惡性胸水及其他轉移手術切除)N2期期1-9站站 縱膈和縱膈和/ 或隆突下淋巴結轉移或隆突下淋巴結轉移(可考慮手術,但應結合放療+化療)N3 對

14、側縱膈或肺門、同側或對側鎖骨上對側縱膈或肺門、同側或對側鎖骨上 淋巴結轉移淋巴結轉移(非手術適應癥)由于胸膜反摺在CT上不能識別,識別右側氣管支氣管角周圍的淋巴結與肺內或縱膈內有困難ppt課件.29總結仔細觀察淋巴結大小及形態有助于識別轉移性淋巴結或者炎性淋巴結確定淋巴結部位及分區有助于確定分期及臨床治療方案選擇淋巴結分期有助于治療效果,腫瘤復發的判斷ppt課件.30圖中英文縮寫圖中英文縮寫Ao: 主動脈主動脈(aorta)APB: 尖后段支氣管尖后段支氣管(apical post. Bron.)AV: 奇靜脈奇靜脈(azygos vein)BA: 頭臂動脈頭臂動脈(brachiocephal

15、ic artery)Es: 食管食管(esophagus)LA: 左心房左心房(left atrium)LAr: 動脈韌帶動脈韌帶(lig. arteriosum)LBV: 左頭臂靜脈左頭臂靜脈(L.brachiocephalic A)LCCA:左頸總動脈左頸總動脈(L common carotidA)LIPV: 左下肺靜脈左下肺靜脈(L.inf.pulmonary V)ppt課件.31ppt課件.32圖中英文縮寫圖中英文縮寫RMB: 右主支氣管RMB-BI: 中間段支氣管RPA: 右肺動脈RSIV: 右上肋間靜脈RSPV: 右上肺靜脈SPR: 心包上隱窩SVC: 上腔靜脈T: 氣管TG: 甲狀腺ppt課件.33圖中英文縮寫圖中英文縮寫LMB: 左主支氣管左主支氣管(L./main bronchus)LPA: 左肺動脈左肺動脈(left pulmonary A)LSA: 左鎖骨下動脈左鎖骨下動脈(L. subclavian A)LSPV: 左上肺靜脈左上肺靜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