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P微控制器技術介紹(精)_第1頁
DSP微控制器技術介紹(精)_第2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2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DSP 微控制器技術介紹 DSP 微控制器技術介紹 類別:單片機 /DSP DSP微控制器(DSP microcontroller 是同時需要 DSF 技術的高效能與 微控制器的低價位之應用系統之最佳選擇。以往 DSF 以及微控制器的市場是互 相分開且具有明顯區隔的:DSP 弋表高效能與高價位;而微控制器卻被視為高 產量且低價位的產品。目前越來越多的客戶要求微控制器價位的 DSF 晶片,使 得這兩個市場的區隔逐漸模煳。 如何以微控制器的低成本來實現高效能的 DSP 技術呢?有兩種方式,一是縮小晶片顆粒的大小;二是減少晶片封裝的接腳數 目。透過縮小晶粒來減低成本的方式,某種程度上已經透過次微米技

2、術的使用 而達成,盡管次微米技術并不是最尖端的技術,但效能上仍維持良好的水準。 另外,若晶片的架構達到最佳化的程度,即使晶粒縮小了,也能夠保有一般標 準但較昂貴晶片之重要功能。DSP微控制器之所以能夠降低晶片的封裝成本, 大部份是因為此晶片彈性的 I/O (輸入輸出)架構。另外透過系統成本與能 源消耗的降低來減少成本的方式。DSF 微控制器成功地克服了傳統微控制器應 用系統因需使用 DSP 寅算法所呈現的障礙,底下將會一一呈現這些障礙,并討 論 DSP 微控制器為了克服這些障礙,在架構上所持有的特殊設計。 SF 與微控 制器市場比較 文目前的市場中,以微控制器為主的應用系統,正面臨著對 DSP

3、 演算法控制器逐漸增加的需求,因為 DSP 寅算法所帶來效能的提升與新功能的 增加,使得DSP 寅算法的應用系統正在大量的增加,尤其是在磁條讀取機、來 電顯示、馬達控制器、保全與玩具等應用市場當中最為顯著。表一列舉了 DSP 技術較傳統的微控制器設計的優越之處。 表一除此之外,許多應用系統使用的裝置中,包含了同時擁有 DSF 與 微控制器核心技術的晶粒,如數位電話答錄機、無線電話機與光碟機等裝置即 屬此類。市場對成本降低的需求第一顆 DSP 處理器是為了高規格的軍事應用 所開發的,而今日大多數的 DSP 應用系統也跟隨著這種高規格的走向,將重點 放在需要高科技、高效能的應用市場。每顆 DSP

4、處理器的平均成本約在美金 10 元到 50 元之間,比起微控制器介于美金 1 至 10 元的單位平均成本來說,價位 可以說是偏高。不過價格當然也會隨著需求量的大小而變化,而微控制器目標 市場的特性就是需求量大,這種高需求量自然而然地就會造成制造成本的降低 與成本效益的提升,進而降低微控制器的價格。 今日的消費性市場已對 DSP 處 理器產生了大量的需求,而大多數的高價 DSP 處理器對量高的消費性市場來說 是無法接受的,尤其是對于需要 DSP 寅算法來增新產品功能的傳統微控制器應 用來說,將晶片價格維持在微控制器的價格范圍中,是一個很重要的訴求。 DSP 微控制器的架構,是為了迎合兩個相互沖突

5、的需求-高效能與低成本-而設 計,在提供 DSP 架構優點的同時,卻不犧牲原本微控制器的好處,所以 DSP 微 控制器的優勢之一,就是其晶片的價格維持在傳統微控制器的價格范圍內。但 是如何以微控制器的低價位來達到 DSP 技術的高效能呢?接下來將會討論如何 將 DSP 微控制器的架構最佳化,來獲得 DSP 技術所能提供的高效能,并同時降 低傳統應用 DSP 技術時所需的高成本。 縮小晶片顆粒 晶粒的縮小需要透過以 下兩個方式來達成:一、使用更深層的次微米技術來縮小晶粒,二、使用更有 效率的晶片架構設計。然而,使用更深層的次微米技術來縮小晶粒并不一定會 降低晶粒成本,因此我們需要選擇一種不像最尖

6、端的深層次微米技術一樣昂 貴,但卻能滿足高效能需求的技術。DSP 微控制器一般使用 0.8 微米的制程技 術,同時提供高效能與低成本兩個優勢。一旦選定了這個低成本的技術,下一 個考驗就是如何將晶片的架構提升到最佳的狀態,使該晶片不但擁有低價格, 也保有傳統 DSP 晶片的主要功能。以下是幾個為了將 DSP 微控制器架構最佳 化,在晶片架構上所做的決定: 乘法器/累加器運算 在DSP 的核心功能之 中,此功能所佔的晶粒面積比例最大,因此有效率地設計是非常重要的。 DSP 微控制器使用 16 位元的固點 DSP 運算法, 兩個 16 位元的二進位制補數 (twos compliment )之乘積是

7、一個 31 位元的二進位制補數(其中一位元為 符號位元,剩下的 30 位元代表運算結果的二進位數值),而 DSP 微控制器架構 將運算結果的最右邊七個最低有效位元(LSBS 截掉,僅以 24 位元的二進位補 數來表示運算的部份結果,這種部份表示法的目的是為了避免溢位的發生。 截 掉這七個最低有效位元不會對運算結果造成極大的影響,且大多數的應用都可 以接受此 24 位元的部份結果所給予的精確度,而且在應用需要使用 31 位元的 運算結果的時候,可以使用雙精度運算法來運算。此設計不但滿足應用的需 求,在縮小晶粒方面的優勢為此乘法/累加器使用較小的乘法器,在乘法器與 累加器之間的資料匯流排從 32位

8、元減少到 24 位元, 且累加器的大小也從 32 位 元降到 24 位元。 多位元移位器 ( Barrel shifter ) 另外一個也佔頗大晶粒面 積的功能是一個 16 位元可程式化的多位元移位器,此移位器可支援 16 位元內 右移與左移的運算,而 DSP 微控制器只支援乘法器的一位元左/右移運算、無 位移運算、或是三位元右移運算,決定捨棄既復雜又昂貴的多位元移位器,只 使用簡單小型的移位器來縮小晶粒。而需要乘法器做多位元移位的時候,可以 透過執行多次左移指令的方式來完成。 其他為了縮小晶粒而捨棄的 DSP 處理器 功能如下: 環境切換功能 遮蔽暫存器( Shadow Registers

9、)與環境切換 ( Context Switching )等功能是用以加速對中斷的反應,但是因為環境切換功 能對大多數的應用來說并不重要,所以 DSP 微控制器并不支援此功能,不過缺 少此功能所帶來的影響是對暫存器存取資料時所需的時間變得較長。 額外的算 術與邏輯運算單元一些高規格的 DSP 處理器中,使用額外的算術與邏輯運算單 元(ALU 來獲得平行運算的加速效果,但是因為此功能對大多數應用并不特別 重要,所以 DSP 微控制器不支援此項功能。硬體迴圈使用 DSP 演算法的技 術,如有限脈沖回應(FIR)及無限脈沖回應(IIR )等數位濾波器,都需要使 用硬體迴圈才能有效地運作,而 DSP 微

10、控制器只支援部份迴圈,支援數目為二 的幕數(2n)之硬體迴圈。 以兩個資料匯流排支援單一運算週期之乘法指令 一般 DSP 處理器只使用單一資料匯流排,另外有些 DSP 處理器也支援兩個分開 的資料匯流排,用以支援單一運算週期的乘法、乘/加法或是乘/減法的運算 指令。 降低封裝成本 晶粒的成本只是影響晶片成本的因素之一,另外一個因 素就是封裝的成本。晶片接腳數的減少對降低晶片成本的影響極大,而且當晶 粒成本已經降低的時候,封裝的成本就顯得格外重要。晶片封裝的價格對整個 晶片來說算是偏高的,所以對于在微控制器價格范圍內的晶片來說,降低封裝 的成本變得非常重要。DSP 微控制器擁有一個非常彈性的 I

11、/O 架構(見圖一與 表二),若應用對 I/O 的需求少于 21 個 I/O 接腳的時候,可以使用 44-pin 的 PLCC (塑料無鉛晶片承載封裝)封裝技術,或是使用 44-pin 的 PQFP 封裝技 術;另外一些較復雜的應用可能會需要高達 40 個 I/O 接腳,此時即可使用 80- pin 的PQFP 封裝技術。這個彈性的 I/O 架構最大的優點是:既可以使用 21 個 I/O 接腳的應用系統,也可以使用 80-pin 的 PQFP 封裝技術。DSP 微控制器的 I/O 架構還提供了另外一個彈性設計,亦即特殊的 I/O 功能,例如:中斷、計 數計時器輸出或輸入、序列介面接腳與時脈等,

12、與一般的 I/O 功能共同分享 I/O 接腳。因為當一些特殊的 I/O 功能未被使用的時候, 這些接腳仍然可以被 一般的 I/O 功能所利用, 這種彈性的 I/O 架構,使得 DSP 微控制器的運作和微 控制器晶片相似。 圖一 表二 降低系統成本系統成本的降低可能比降低 DSP 晶片成本來得 重要。除DSP 處理器以外,系統成本還包含所有周邊裝置之成本,例如:輸出 入埠、記憶體等。 石英器時脈源與振盪器時脈源 盡管對微控制器來說,具 有石英器(crystal )時脈源是很普遍的,但在 DSP 處理器上卻頗為少見。一般 來說石英器比振盪器( oscillator )至少便宜 1 美金以上,因此支

13、援石英器時 脈源對降低系統成本來說是極為重要的。DSP 微控制器支援較低價位的 32 kHz 石英器,另外使用一個鎖相迴路(PLL)將系統時脈從 32 kHz 提高至 20 MHz= 為較低速的周邊裝置所設的等候狀態 DSP 處理器運作的頻率高達 20 MHz (20 MIPS,但為了降低系統成本,DSP 處理器時常需要與價格較低而速度較慢的 記憶體或其他低價低速的周邊裝置一起運作,因此 DSP 微控制器可將外部週邊 裝置分別映射到外部暫存器的適當位置, 并將其所需的等候狀態 ( wait-state insertion )的時間加入處理週期中。 單晶片系統整合 另外一個降低系統成本 的方式是

14、單一晶片系統整合,亦即將週邊的功能一同整合到控制器晶片上,以 減去外部週邊裝置的成本。一般的 DSP 微控制器晶片就整合了以下的週邊功 能:4 通道,8 位元的類比數位轉換器(A-D)、序列週邊介面(SPI)、兩個脈 寬調變器( PWM 、三個一般用途的計時計數器、 兩個看門狗計時器 ( WatchDog Timers ) 、 以及可程式化的鎖相迴路 (PLL) 。類比數位轉換器的解析度 決定類比數位轉換器所需的解析度是非常重要的,而此解析度取決于系統要求 的訊號雜訊比值(SNR,此值可用以下公式計算其概值:6*b - 1.24 分貝 (dB),其中的 b 為類比數位轉換器為了提供系統要求的訊

15、號雜訊比值所需之 位元數。DSP 微控制器有一個 8 位元的類比數位轉換器和具有支援 12 至 13 位 元解析度的脈碼調變編解碼(PCM CODEC 介面。降低能源消耗許多微控制器 與 DSP 的應用系統都以電池為其能量來源,因此能源消耗量的降低也是很重要 的。DSP 微控制器以32 kHz 的石英器,加上可程式化鎖相迴路,將系統頻率提 升至 20 MHz,因為此鎖相迴路是可程式化的,所以能夠輕易地在 4 MHz 與 20 MHz 的范圍內調整系統時脈。 表三列舉了不同的時脈模式所達之不同的能源降 低程度,能源消耗量最低的是振盪器與電壓控制振盪器 (VCO 都同時停止的時 脈停止模式 ( s

16、top clock mode ;睡眠模式的回復可以透過中斷或使用者輸入 的 I/O 接腳;而在 DSP 微控制器需要于省電模式下低速運作時,便可以使用 32-kHz 的低速模式。 表三 與微控制器指令集的相似性 DSP 微控制器的指令集與一般微 控制器的指令集相似,同樣使用 LD 指令將資料移動于暫存器或暫存器指標之 間,暫存器指標指向資料或程式的記憶體位址,此外它們的數學運算指令也相 同;DSP 和控制器的架構以及 8 或 16 位元的處理器之間的不同在于:指令集無 法完全相容。盡管如此,因為它們的指令集類似,可以讓具有開發微控制器應 用經驗的軟體工程師,也能夠很輕易地開發 DSP 處理器的應用軟體。結語目 前市場中的微控制器應用系統,對于需要 DSP 技術之產品功能的需求越來越 高,而這種對高效能的需求也連帶地要求 DSP 技術的使用具有高成本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