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建筑設計原理重點整理_第1頁
住宅建筑設計原理重點整理_第2頁
住宅建筑設計原理重點整理_第3頁
住宅建筑設計原理重點整理_第4頁
住宅建筑設計原理重點整理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3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住宅建筑設計原理第一章住宅套型設計住宅的定義:住宅是人類為了滿足家庭生活的需要所構筑的物質空間,它是人類適應自然、改造自然的產物, 并且伴隨人類的進步逐步發展起來。戶型:戶型是根據住戶家庭人口構成 (如人口規模、代際數和家庭結構 )的不同而劃分的住戶類型。套型:套型是指為滿足不同戶型住戶的生活居住需要而設計的不同類型的成套的居住空間。核心戶:一對夫妻及其未婚子女組成的家庭。主干戶:一對夫妻及其已婚子女和孫輩(一個家庭)所組成的家庭。聯合戶:一對夫妻及其已婚子女和孫輩(多個家庭)所組成的家庭。O房間直接天然采光標準家庭生活行為模式:家務型、休養型、交際型、家庭職業型、文化型房間名稱采光系數最低值

2、窗地比備注臥室、起居室、廚房11/7距樓地回圖度0.5m的窗洞口 面積不計入采光面積內。 窗洞口上沿距 樓地回局度/、宜低于 2m。樓梯間0.51/12住宅室內采光標準每戶至少應有一個居室在大寒日保證一個小時以上的日照(以外墻窗臺中心點計算) 通常以側窗洞口面積與該房間地面面積之比(窗地比)進行控制。套型各功能空間設計一套住宅的功能空間可歸納為劃分為居住、廚衛、交流及其他 三大部分。居住空間居住空間可劃分為 臥室、起居室、工作學習室、餐室臥室:主臥室適宜的面積大小在 915 itf之間,次臥室適宜面積在 512 itf之間。臥室空間尺寸應恰當,開間應大于2.4m,開間和進深的比值應小于1/2。

3、應有直接采光,自然通風,良好景觀,盡量選擇南向。臥室與臥室間不應穿越。主臥室應提供住戶多種床位布置選擇,其房間短邊最小凈尺寸不宜小于3000mm。次臥室短邊最小凈尺寸不宜小于 2100mm。起居室:起居室適宜的面積在 1025 itf之間,其房間短邊最小凈尺寸宜在3000mm以上。起居室應當相對封閉,有直接采光和自然通風,起居室門洞布置應綜合考慮使用功能要求,減少直接開向起居 室的門的數量。工作學習室:工作學習室的短邊最小凈尺寸不宜小于2100mm。餐室:餐室最小面積不宜小于 5 itf,其短邊最小凈尺寸不宜小于2100mm。另外,應注意房間平面的長、寬尺寸比例,一般控制在 1:1.5以內為宜

4、,避免空間給人帶來狹長感。門的設置與家具布置房間門:房間門的尺寸既要考慮人的通行,又要考慮家具搬運。其戶門、起居室門和臥室門洞口最小寬度不應 小于900mm ,廚房門不應小于 800mm ,衛生間門不應小于 700mm。當進臥室的門位于長邊墻時,宜靠中段布置,或靠一側布置,留出 500mm以上的墻段,使房間四角都有布置 家居的可能。陽臺門:陽臺門的大小一般僅考慮人員通行尺寸,因無大型家具搬運,其門洞口最小寬度不應小于700mm窗的設置與家具布置通常窗下口(窗臺)高度距地面900mm左右,窗洞高1500mm左右。窗在房間中的位置宜靠房間中部,且最好有一外墻段寬度在 9001400mm ,以滿足布

5、置家具和床位的可能。居住部分空間設計與處理據資料分析,在一般住宅內,層高每降低住宅設計規范規定,普通住宅層高宜為室內面積的 1/3 (坡屋頂下不應大于室內面積的100mm ,造價可降低1%3%。2.1m ,且其面積不應大于2.8m 。臥室、起居室局部凈高不應低于1/2)廚衛空間廚房:我國常用廚房面積在3.56 1rf之間,設備布置方式可分為單排型、雙排型、L型和U型。單排布置設備時,廚房凈寬不小于1500mm ,活動空間寬度大于800mm 。雙排布置設備時,廚房凈寬不小于1800mm ,兩排設備的凈距大于900mm 。帶餐室廚房:這種廚房類型將就餐空間納入廚房之內,其面積需擴大至68 1rf方

6、能滿足功能需要。衛生間: 衛生間應滿足便溺、洗浴、盥洗(最基本的三種)和洗衣四種功能。不能布置在下層住戶臥室、起居室和廚房的上方。衛生間單獨設置時,其凈空也要符合要求,當門外開時為 900mm*1200mm ,當門內開時為 900mm*1400mm 。交通及其他輔助空間交通聯系空間: 交通聯系空間包括門斗和前室、過道、過廳以及戶內樓梯等。在面積允許的情況下入戶處應設置門斗或前室。門斗的設置尺寸其凈寬不宜小于1200mm 。通往臥室、起居室的過道,其凈寬不宜小于1000mm ,通往輔助用房的過道凈寬不應小于900mm 。梯段凈寬當一邊臨空時不應小于750mm , 當兩側有墻時不應小于900mm

7、。 梯級踏步寬度不應小于 220mm , 高度不應大于200mm 。扇形踏步轉角距扶手邊250mm 處的寬度不應小于250mm 。室外空間:陽臺: 陽臺的地面標高宜低于室內標高30150mm 。陽臺欄桿的凈高度:低層、多層住宅不應低于 1050mm ,中高層、高層住宅不應低于1100mm 。凸陽臺因受結構,施工與經濟限制,出挑深度一般控制在10001800mm 范圍。露臺是指其頂部無覆蓋遮擋的露天平臺。戶內功能分區: 公私分區、動靜分區、潔污分區。合理分室: 生理分室、功能分室。三維空間組合型住宅 (注意三種形式的區分)變層高住宅: 變層高住宅是將一些次要空間布置在層高較低的空間內,而將將家庭

8、成員活動量大的空間布置在層高較高的空間內。這種住宅相對比較節省空間體積,但室內有高差,老人、兒童使用欠方便,且結構、構造較復 雜。復式住宅:復式住宅是將部分用房在同一空間內沿垂直方向重疊在一起(往往采用吊樓或閣樓形式)。這種住宅充分利用了空間,節約空間體積,但有些空間較狹小、擁擠躍層住宅:躍層住宅是指一戶人家占用兩層或部分兩層的空間,并通過專用樓梯聯系。這種住宅可節約部分公共交通面積,室內空間豐富。在一些坡頂住宅中,將頂層處理為躍層式,可充分利用坡頂空間。SAR住宅體系:SAR是STICHTING ARCHITETEN RESEARCH縮寫,即將住宅的設計和建筑分為兩個部分一一 支撐體和可分體

9、(或填充體) 。靈活分隔的方式: 帷幔、折疊式隔斷、靈活隔斷、壁柜式隔斷。第二章 低層住宅設計低層住宅: 低層住宅一般指13 層的住宅建筑低層住宅可分為一般標準低層住宅, 包括農民自建低層住宅 (農村、 市郊) 和城市集合性低層住宅 (例如里院) , 以及較高標準低層住宅(別墅) ,包括城市型別墅和鄉野型別墅。低層住宅特點:1、在居住行為方面,使住戶較接近自然,提供了更加親近自然的自由場所。2、在居住心理方面,較易形成親切的尺度,使居民對住宅以及居住環境有較強的認同感和歸屬感。3、整體環境的協調性強。4、建筑的自重較輕。低層住宅的缺點: 不利于節約用地;增加了地基、底層的通風和防潮以及屋頂的保

10、溫與隔熱的處理量,從而影響到住宅建筑的經濟性;不利于提高為住宅服務的道路、管網以及其他設施的利用效率。低層住宅套型設計包括: 按住宅戶型的功能要求進行房間的組合;組織平面交通及垂直交通;充分利用空間;協調室內外空間環境。低層住宅的樓梯設計: 橫向梯的主要優點是能使戶內交通路線較為集中,既有利于功能分區,通常也比較節省交通面積,缺點主要是不利于減小面寬和加大進深。較多采用的是設在平面的中部,好處是平面的前后部分使用樓梯較為方便,功能分區較為清晰;缺點是樓梯的起步位置距離入口較遠,一般需要穿越起居室。豎向梯總的來說較有利于加大平面的進深,對組織住宅的通風也較有利,但在戶內交通路線的處理上,沒有橫向

11、梯集中。而利用雙跑豎向梯做前后錯層處理時,樓梯一般設在平面的中部,在加大進深方面效果明顯。利用坡屋頂下的空間: 低層住宅較多采用坡屋頂,做臥室用途時,在空間的高度上應保證閣樓的一半面積的凈高度不小于2.1m,最低處的凈高不宜小于1.5m,并盡量使閣樓有直接的自然采光。對于面積較小和不封閉的閣樓,垂直交通聯系可采用爬梯的形式,爬梯有固定式和移動式兩種,其坡度在 45 ° 90°之間。閣樓作為儲藏用途時,如不需要上人,閣樓凈高不宜低于60cm 。低層住宅常見的樓梯形式: 雙跑平行樓梯、三跑樓梯、三角形三跑樓梯、無中柱螺旋樓梯、中柱螺旋樓梯、單跑直樓梯、雙跑直樓梯、單跑弧形樓梯、

12、雙跑弧形樓梯、弧形轉角樓梯、轉角樓梯、對稱轉角樓梯、扇形起步樓梯、對稱扇形樓梯、反向扇形樓梯(見P51 圖 2-6 ) 。住宅院落空間: 就住宅院落與建筑的空間關系來說,可分為宅院和庭院。宅院指獨立式住宅的外院,從屬于一戶住宅,在空間位置上圍繞在建筑的周圍,建筑在內,院子在外。宅院的邊界通常用低圍墻、通欄、綠籬圍合,空間效果較為開放。而庭院則指受到建筑不同程度圍合(一般不少于三面圍合)而形成的室外空間,建筑在外,院落在內,空間效果一般較為封閉。低層住宅的水平組合: 獨立式住宅、并聯式住宅、聯排式住宅、聚合式住宅。另外聯排式住宅的主要優點是更節省用地和基礎服務設施,但對朝向的要求更高,其居住標準

13、一般也低于獨立式住宅和并聯式住宅。第三章 多層住宅設計多層住宅: 我國現行民用建筑設計通則規定,46 層的住宅為多層住宅。7 層及 7 層以上住宅或住戶入口層樓面距室外設計地面的高度超過 16m 的住宅必須設置電梯。 如果頂層是躍層 式住宅套型則建筑可做到 7 層。多層住宅特點: 多層住宅用地較低層住宅節省,造價比高層住宅經濟,適合于目前一般生活水平。但多層住宅不及低層住宅與室外聯系方便,且樓層住戶缺乏屬于自己的私家庭院,居住環境沒有低層住宅優越。單元設計法: 為了適應住宅建筑的大規模建設,簡化和加快設計工作,同一結構、構造和施工方便,常將一棟住宅分為幾個標準段,一般就把這種標準段稱為單元,以

14、一種或數種單元拼接成長短不一、體型多樣的組合體,這種方法被稱為單元設計法。單元組合體拼接一棟建筑的設計原則: 滿足建設規模和規劃要求、適應基地特點。單元組合常見拼接方式: 平直組合(不宜組合過多,導致長度過長) 、錯位組合、轉角組合、多向組合。多層住宅的設計要求: (根據要點適當進行論述)1、 套型恰當:按照國家規定的住宅標準和市場需求,恰當地安排套型,應具有組合成不同套型比的靈活性,滿足居住者的實際需要。2、 使用方便:平面功能合理,動靜分區明確,并能滿足各戶的日照、朝向、采光、通風、隔聲、隔熱、防寒等要求。3、 交通便捷:盡可能壓縮戶外公共交通面積,并避免公共交通對戶內的干擾。4、 經濟合

15、理:提高面積的使用率,充分利用空間。結構與構造方案合理,構件類型少,設備布置要注意管線集中。5、 造型美觀:能滿足城市規劃的要求,立面新穎美觀,造型豐富多樣。6、 通用性強:住宅單元常具有通用型,或作為標準設計在一定地區內大面積推廣使用。7、 環境優美:綜合考慮室內空間環境和外部空間環境,不宜強調其中一點而忽略其他因素,并要針對當時、當地的具體情況,抓住各個階段設計中的主要矛盾加以解決。多層住宅的交通組織:圍繞樓梯間組織各戶入口,以廊組織各戶入口,以梯廊間層結合組織各戶入口。多層住宅的樓梯布置:多層住宅常用的樓梯形式是雙跑樓梯、單跑樓梯和三跑樓梯。住宅樓梯梯段凈寬較低層住宅更寬, 不小于 11

16、00mm , 不超過 6 層的住宅一邊設有欄桿的梯段凈寬 (墻面裝飾面至扶手中心之間的水平距離)可不小于 1000mm 。因為考慮到方便地搬運家具及大型物品,樓梯平臺的寬度除不應小于梯段寬度之外,且不得小于 1200mm 。 樓梯坡度比低層住宅平緩而較公共建筑為陡, 常用的踏步高寬范圍是(155175) mm* (260280) mm 。當樓梯間垂直于外墻布置時,休息平臺下的凈高不應低于2000mm 。當其不足以供人通行時,常見的處理方法有: 提高勒腳或降低入口,底層作單跑,底層打通一間房,底層作長短跑,樓梯反向布置。住宅的適應性:住宅實體空間的用途具有多種可能性,可以適應各種不同的住戶居住。

17、住址的可變性:住宅空間具有一定的可改性,隨著時間的推進,住戶可以根據自己變化發展的需要去改變住宅的空間。從平面擴大模數網來說,我國住宅都采用 3M ,即以 300mm 為級數的系列。我國住宅高度方向的模數采用1M,即100mm的倍數。多數地區按照現行住宅規范采用2.8m層高。第四章 高層和中高層住宅設計我國 民用建筑設計通則把79 層的住宅稱為中高層住宅 (有的地方也稱為小高層) ;而把 10層以及 10 層以上并設置電梯為主要垂直交通工具的住宅稱為高層住宅。由于這兩類住宅層數的增加導致容積率提高,因而在節約土地資源,提高空地率方面效果顯著,并有利于形成豐富的城市天際線和城市景觀。相比多層住宅

18、,中高層住宅和高層住宅有以下特點:1、 在高層住宅中,電梯取代步行樓梯稱成為要的垂直交通工具。2、 由于建筑高度的增加,使建筑的垂直荷載和側向荷載大大增加。3、 在給排水、供電、疏散、防火、防煙以及安全上都有新的要求。4、 由于高層住宅體量巨大, 居住人數大大超過多層住宅而出現的高密度狀況, 給居民的心理狀態、 居住環境、社會環境、城市結構的動態平衡、居民區的空間組織等,都帶來了新的問題。5、 由于高層住宅一次性投資較大,經常性維修、管理費用多,使其總投資大大高于多層住宅,因而在建造時需要較多考慮經濟因素。6、 隨著結構形式的創新帶來新的施工方式,同時也影響到設計方法和建筑處理。7、 中高層住

19、宅還有其特殊的問題,涉及節地、經濟和使用舒適性等方面的綜合問題。在住宅設計規范中規定, 12 層及 12 層以上的高層住宅每棟樓至少需要設置兩部電梯,且其中一臺能容納擔架出入。在高層住宅中雖然設置了電梯,但樓梯并不能因此而省掉,他仍可作為住宅下面幾層居民的主要垂直交通;作為居民短距離的層間交通;在躍廊式住宅中,作為必要的局部垂直交通;作為非常情況下(如火災)的疏散通道。因此,樓梯的位置和數量也要兼顧安全和方便兩個方面。高層住宅的消防和疏散問題 (數字全部需要記住)消防能力與建筑層數和高度的關系:消防云梯的高度一般在50m 以內,相當于住宅18 層,其防火要求是一個等級; 超過 50m 即 18

20、 層以上的住宅又是一個防火等級; 如果超過 100m 高, 即相當于 36 層以上的, 防火要求更高。防火分區與安全疏散防火分區的劃分: 在我國, 高級住宅和 19 層及其以上的普通住宅屬于一類建筑, 1018 層的普通住宅屬于二類建筑。我國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規定:防火分區最大允許建筑面積為一類建筑1000 m2,二類建筑1500m2o每個防火分區和地下室應不少于2個安全出口。塔式住宅的安全疏散:18層及18層以下,每層不超過8戶,建筑面積不超過650 m2,且設有一座防煙樓梯間(即一個疏散出口)和消防電梯的塔式住宅,其疏散路線較短且較便捷,能基本滿足人員疏散和消防撲救。單元式住宅的安全

21、疏散: 每個單元設有一座通向屋頂的疏散樓梯,且從第 10 層其,每層相鄰單元設有連通陽臺或凹廊的單元式住宅,可只設一個疏散出口。安全疏散間距: 安全疏散間距是指從戶門到安全出口之間的最大距離。位于兩個安全出口之間的戶門距最近的樓梯間的最大距離應不超過 40m ,位于袋形過道內的戶門距樓梯間的最大距離則必須限制在20m 以內。安全疏散樓梯的設計: 根據我國現行的防火規范,長廊式高層住宅一般應有兩部以上的樓梯,以解決居民的疏散問題。在組合式的單元內可只設一部樓梯,為保證雙向疏散,還需依靠毗鄰單元的樓梯作為疏散通道。因此,樓梯必須通向屋頂,且從第10 層起每層相鄰單元設有連通陽臺或凹廊,作為火災發生

22、時安全疏散的通道之一。袋形走道末端與樓梯間距離超過規范時,應再增加一部獨立的疏散樓梯。所有一類建筑, 除單元式和通廊式住宅以外的建筑高度超過 32m 的二類建筑, 以及塔式住宅, 均應設置防煙樓梯間。防煙樓梯間入口處應設置前室、陽臺和凹廊。前室面積不應小于4.5 m2,前室和樓梯間的門均應為乙級防火門,并應向疏散方向開啟。單元式住宅每個單元的疏散樓梯均應通向屋頂, 11 層及 11 層以下的單元式住宅可不設封閉樓梯間,但開向樓梯間的戶門應為乙級防火門,并考慮直接天然采光和通風。 1218 層的單元式住宅應設封閉樓梯間, 19 層及 19 層以上的單元式住宅應設防煙樓梯間。 11 層及 11 層

23、以下的通廊式住宅應設封閉樓梯間, 超過 11 層的通廊式住宅應設防煙樓梯間。消防電梯的布置: 消防電梯是專供消防人員攜帶消防器械迅速從地面到達高層火災區的專用電梯,一般載重量800kg 以上。按我國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的規定:塔式住宅, 12 層及 12 層以上的單元式住宅和通廊式住宅應設消防電梯,消防電梯可與客梯或工作梯兼用,但應符合消防電梯的要求。消防電梯應設前室,其面積不應小于4.5m二當與防煙樓梯間合用前室時,其面積不應小于6 m2o塔式住宅應充分滿足適用經濟與消防疏散的要求。 住宅設計規范 規定: 1011 層的塔式住宅可只設一部消防電梯和一座防煙樓梯, ; 1218 層的塔式住

24、宅則應設2 部電梯(其中一部為消防電梯)和一座防煙樓梯,超過18 層的塔式住宅除設兩部以上電梯外,還應設置兩部防煙樓梯,此時可設為以實體墻分隔的防煙剪刀樓梯。剪刀樓梯應分別設置前室,確有困難時,可設置一個前室,但兩座樓梯應分別設置加壓送風系統。滅火設備: 消防栓宜設在疏散樓梯或走道附近明顯易于取用的部位,其間距應保證同層任何部位有兩個消火栓的水槍充實水柱同時到達失火現場。消火栓的間距由計算確定,且高層建筑不能超過 30m 。塔式高層住宅特點: 面寬小、進深大、用地省、容積率高,套型變化多,公共管道集中,結構合理;能適應地段小、 地形起伏而復雜的基地; 在住宅群中,與板式高層住宅相比,較少影響其

25、他住宅的日照、 采光、通風和視野;可以與其他類型住宅組合成住宅組團,使街景更為生動。單元組合式中高層住宅的防火和安全疏散: 當單元組合式中高層住宅的戶門未采用乙級防火門時, 其樓梯間應通至平屋頂。點式中高層住宅與塔式高層住宅平面布局相似,按防火規范可以只設一部電梯、一部樓梯,但每層建筑面積不超過500 m2o樓梯應設封閉樓梯間,但如果戶門采用乙級防火門時可以不設。第五章 不同地區和特殊條件下的住宅設計嚴寒和寒冷地區的住宅設計嚴寒地區氣候特征:冬季漫長而寒冷,夏季短促而涼爽;氣溫的年較差很大;冰凍期長,凍土深,積雪厚;雨量多集中在夏季;太陽輻射量大,日照豐富;冬季大風較多。我國東北部屬于嚴寒地區

26、氣候。寒冷地區氣候特征:冬季較長,寒冷干燥;夏季炎熱濕潤,降水相對集中;春秋季短促,氣溫變化劇烈,且氣溫的年較差很大,春季少雨雪,多大風和風沙;夏季多雷暴和冰雹,日照比較豐富。我國華北、西北的部分地區屬于寒冷地區氣候節能型住宅:節能型住宅是采用綜合節能設計和應用綜合節能措施,使新建住宅冬季采暖耗煤量指標比我國寒地在 20 世紀 80 年代所建住宅總體上降低50%,北京地區已提出節能65%的要求。住宅規劃布局1 、 避免選址在山谷、洼地、溝底等凹地里。2 、 爭取日照,其方法有:基地應選擇在向陽避風的地段內,為爭取日照和利用太陽能提供先決條件;選擇最佳建筑朝向;滿足日照間距要求,避免周圍建筑的嚴

27、重遮擋;利用住宅樓群的合理布局,爭取日照。3 、 避免季風干擾。4 、 建立氣候防護單元。體型系數: 建筑物體型系數是指建筑物與室外大氣接觸的外表面積(不考慮地下部分)與其包圍體積的比值。住宅建筑節能措施1 、 控制住宅建筑的體型系數。民用建筑節能設計標準中規定:建筑物體型系數宜控制在0.30 及 0.30 以下;若體型系數大于0.30 ,則屋頂和外墻應加強保溫。2 、 擴大南向得熱面的面積3 、 窗戶的節能設計( 1 ) 盡量減小開窗洞口的面積。民用建筑節能設計標準采暖居住部分中規定,北向窗、墻面積比不應超過0.25 ,東向和西向窗、墻面積比不應超過 0.30 ,南向窗、墻面積比不應超過0.

28、35 。( 2 ) 提高窗戶的氣密性,減少冷風滲透。( 3 ) 提高窗戶本身的保溫性能,減少窗戶本身傳熱量。4 、 選用高效、節能、經濟的外圍護體系。5 、 加強冷橋節點部位的保溫構造設計。6 、 加強住宅樓公共空間的防寒設計。地面的保溫措施: 建筑直接接觸土壤的周邊地區,沿外墻周邊從外墻內側 2m 范圍內采取保溫措施,具體做法是在地面墊層以下設置一定厚度的松散狀或條板狀,且具有一定抗壓強度,吸濕性小的保溫層。對不采暖的地下室或底部架空層的地板的保溫,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在地板的底面粘貼一定厚度的如聚苯板一類的保溫材料。影響炎熱地區住宅室內熱環境的外部因素: 太陽輻射強度,相對濕度,夏季季候風。炎

29、熱地區住宅朝向選擇以南偏東15°到南偏西15 °范圍為最好,偏角增大則條件變差,南偏東或南偏西的偏角不宜大于45 °,偏東比偏西好,北向次于南向,北偏東尚可,北偏西則西曬嚴重。就東、西朝向的建筑而言,東向優于西向,西向最差,應盡量避免。遮陽方式:1、 水平式,適用于南向墻面和北回歸線以南低緯度地區的北向墻面。從地區的角度,更適用于夏季太陽高度角相對較大的南方低緯度地區。2、 垂直式,適用于東北、西北向墻面和北回歸線以南低緯度地區的北向墻面。3、 綜合式,適用于南向、東南和西南向墻面以及北回歸線以南低緯度地區的北向墻面。4、 擋板式,一般只用于東、西向墻面。坡地住宅

30、設計原則1、 充分掌握建筑環境的情況,全面了解地質狀況(崖層走向、崖層厚度、有無滑坡、有無地下水及溶洞等)2、 分析地貌特征,確定可資利用的地形,地物。3、 綜合環境條件,確定合理的建筑形式。建筑與等高線平行時, 當坡度很小, 如在10%以下時,僅需提高勒腳高度, 對整個地形無需改造。 當坡度較大,如在 10%以上時,應對坡地進行填挖平整,分層筑臺。當地形坡度大于25%時,可縱向錯層布置。臨街坡地住宅的建筑處理: 掉層、吊腳、天橋、凸出樓梯間、連廊、室外梯道。結合環境與景觀設計坡地住宅1、 建筑組合結合地形,減少土石方工程量,利用地形的有利因素,克服其不利因素。2、 建筑體型與坡地環境協調,一

31、般體型不宜過大,且常處理成坡頂或退臺式,以于山形相得益彰。3、 恰當規劃道路系統,小區內車行道坡度要適當,過陡則行車不便,過緩則增加土方和道路長度。如在南方地區,小區級道路縱坡可達8%,局部可10%,組團級道路縱坡不宜大于12%,在北方地區考慮冬季結冰等因素,坡度也不能過大,應結合當地情況具體處理。為人行方便,常局部設置室外梯道,以剪短行走路線。4、 處理好室外環境工程,一般堡坎造價較高,要合理規劃設計,避免過陡、過高,既增加工程量,又破壞環境。5、 做好環境綠化設計,保護好坡地植被,原有樹木應盡量保護和利用,堡坎宜于綠化花池等結合處理。6、 重視景觀設計,新建筑應成為整體景觀的組成部分,并與坡地環境相協調,一方面要考慮外界視線觀賞建筑,另一方面要考慮生活在建筑中的人們有條件去觀賞周圍景觀,應使住宅室內的主要房間及戶外陽臺、平臺等均有良好的景觀視野。底部設商業用房的住宅的作用: 節約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圍合居住空間,創造封閉的小區環境;方便居民生活,繁榮城市商業環境;有利于房地產開發及銷售;解決底樓住戶受潮問題。底部設商業用房的住宅存在的問題: 使用上的干擾;不同使用空間的矛盾;結構和設備處理復雜。底部設商業用房的住宅消防設計1、 保證消防撲救面的要求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規定:高層建筑的底邊至少有一個長邊或周邊長度的 1/4 但不小于一個長邊長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