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屆高考地理 城市交通、通信、商業、貿易和金融考點復習方案_第1頁
2011屆高考地理 城市交通、通信、商業、貿易和金融考點復習方案_第2頁
2011屆高考地理 城市交通、通信、商業、貿易和金融考點復習方案_第3頁
2011屆高考地理 城市交通、通信、商業、貿易和金融考點復習方案_第4頁
2011屆高考地理 城市交通、通信、商業、貿易和金融考點復習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11屆高考地理 城市交通、通信、商業、貿易和金融考點復習方案 構成城市形成條件環行放射式道路網由若干條放射線和若干條環行線組成莫斯科、巴黎、倫敦、慕尼黑等歐洲大城市歐洲的許多大城市是幾百年來逐步形成的,最初的中心為皇宮寺院,后來向四周發展,由十幾條放射線和若干條環行線路組成四通八達的道路網地形歷史 構成城市形成條件方格環行放射式道路網城市主體地區采用方格式布局,外設方形或多邊形環路,再加放射對角線式直通道路合肥等我國許多大中城市方格式道路網是我國很多城市歷史上形成的,隨著城市的發展以及與外界來往的增加,除需要利用和改造原有的道路網外,還新建了放射線和環線,形成了新的方格

2、環行放射式道路格局地形歷史特別提醒(1)城市交通布局的條件:滿足人們出行的需要;節約用地,保護環境;充分利用地形條件及水文條件。(2)放射環形道路網的優點:單純的放射狀線路,可以縮短城市對角交通的直線距離,有利于城市與郊區的聯系,但大量人流車流涌入城市中心,不能及時疏散,勢必造成市中心交通擁堵。修建環行道路,可以避免過境車輛經過市中心,緩解了市中心的交通壓力,同時也方便了各個方向的橫線聯系。特別提醒減輕城市交通線路擁堵,合理進行城市總體布局的主要原則:(1)合理布局功能區:文娛場所、商業服務區、工廠區、政府機關、學校等分散布局,生活區與上述功能區就近布局,以分散人流,減少人流在道路上的滯留時間

3、。(2)鐵路、河流從市區外緣通過,以減輕其對市區交通的阻隔。(3)過境干道及長途車站布局在市區外緣,以減輕過境車輛對市區的交通壓力。 郵政通信電信通信作用聯絡和協調社會,為國民經濟各部門和人民生活提供服務載體交通工具電磁系統網絡郵政網絡電信網絡主要任務(業務)傳遞信函和包裹,匯兌,報刊發行,金融業務,代理業務傳遞符號、文字、語言、圖像等信息,如電話、電報、傳真、廣播、電視、無線尋呼等業務影響因素自然自然災害地形障礙因素社會經濟因素人口數量、人口密度、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特別提醒郵電通信分為郵政通信和電信通信兩大類。掌握這兩個概念應注意三方面的內容:第一,主要通信任務不同;第二,發展的歷史

4、和速度不同;第三,工作過程不同,這主要體現在郵政網絡和電信網絡方面。組織形式商業街商業小區概念較多的零售商店集中在一個區域內,組合而成的帶狀商業網點群在居民住宅區內設立的由商業、服務業和營業點組成的商業網點群構成集中了較多的零售商店,為消費者購物、娛樂和享受各種服務提供方便多由糧店、小型綜合商店、副食雜貨店和攤點等多種營業點組成組織形式商業街商業小區區位原則市場最優原則交通最優原則就近便民原則區位城市幾何中心處市區環路邊緣、市區邊緣的高速公路沿線居民住宅區內舉例西安商業街沈陽西柳服裝市場非常普遍特別提醒商業中心形成的區位因素:(1)有較強的商品生產能力;(2)有商品經濟廣闊的腹地;(3)交通便

5、利(此句內容應拓展)。項目主要因素案例形成自然環境為商業網點的形成和發展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山區與平原生產商品的差異形成的商業網點密度在一定生產力水平下,自然、社會、經濟等因素影響和制約著商業網點的分布山區商業網點少于平原(自然環境相對惡劣,人口稀少,交通閉塞)效益受商品生產地與銷售地距離的影響,商業網點靠近商品生產地,易提高經濟效益。反之,會降低經濟效益;交通運輸技術、冷藏包裝技術的發展使其發生變化上海市成為全國最大的商業中心(較強的商品生產能力,廣闊且經濟發達的腹地、便利的交通)項目主要因素案例組織形式主要受人口多少和科技進步的影響人多固定形式商業街或商業小區;人少流動形式貨朗擔、大篷車;新技

6、術新形式無人自動售貨機、電視購物、網上購物經濟聯系方式國際貿易國際金融概念跨國界的交易活動,是一個國家或地區與世界其他國家或地區間商品、技術、勞務和信息等的貿易活動跨國界的金融活動,是一個國家或地區與世界其他國家或地區之間貨幣和資金的周轉運動業務商品交換、勞務交換、商業信息交換等長短期資金借貨、有價證券(如股票)交易、黃金買賣、外匯買賣等主要內容各國間的商品、勞務和信息交換各國間貨幣資金的周轉產生15世紀在歐洲萌生18世紀中期開始發展關系國際金融起源于國際貿易(以貨幣為媒介的國際貿易);兩者都是現代全球經濟聯系的基本形式【例1】(2009·河南5月)9月22日為“國際無車日”。近年來

7、,許多城市都采取了相應措施,以實現節能減排。讀下列圖表,回答(1)(2)題。不同交通方式能耗比較(1)四城市中,交通能耗最低的是()A倫敦B香港C東京D上海交通方式能耗(MJ/人·km)小汽車3.24.7摩托車1.82.8公交車0.31.4有軌電車0.170.8軌道列車0.050.11(2)上海城市交通在節能減排方面應采取的措施是()發展軌道交通減少汽車產量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以自行車或步行替代機動車出行ABCD【解析】本題組考查獲取信息能力,難度不大。第(1)題,東京軌道交通所占比重最大,而表中顯示軌道交通能耗最低,所以東京交通能耗最低;第(2)題,上海市能耗較大的小汽車和公交車比

8、重較大,從節能減排考慮,應大力發展軌道交通和城市公共交通,注意應減少小汽車交通方式而不是減少小汽車的產量?!敬鸢浮?1)C(2)B【例2】(2009·北京朝陽5月)讀下面“某特大城市某干道市區至郊區雙向車速變化曲線圖”,完成(1)(3)題。(1)圖中a、b兩曲線()Aa曲線反映810時汽車流量較小,道路暢通Ba曲線反映由郊外住宅區向市中心工作區的車速變化Cb曲線反映以上班、上學活動為主的車速變化Da、b曲線反映城市道路交通流量的突變性(2)集合各監測站的車流信息,合理規劃城市道路,最好利用()A遙感技術B衛星導航系統C全球定位系統 D地理信息系統(3)解決此城市交通擁堵問題的最根本的

9、措施是()A在中心城區外圍大力建設以居住為主的衛星城B大力發展軌道交通,建設環行放射式道路網C在中心城區外圍建設集生產、居住和服務功能為一體的城市新區D嚴格控制私家車數量增長,實行限行措施【解析】本題組創設形式新穎的曲線圖,考查交通線上車速與車流量的關系、解決城市交通問題的措施,是一組靈活運用知識分析實際問題的經典題型。第(1)題,圖中a曲線反映上午車速低、下午車速快,而b反映上午車速快、下午車速慢,結合題中信息“特大城市某干道市區至郊區雙向車速變化”,可判斷a曲線的含義;第(2)題,地理信息系統可以分析各種數據信息,從而為合理規劃道路提供參考;第(3)題,該城市大量人員進城、出城,說明居住區

10、與工作地分離。【答案】(1)B(2)D(3)C【例3】(2009·北京東城5月)讀下圖,回答(1)(2)題。(1)圖中表示的地理事物是()A商業城市B商業街C商業小區 D中心商務區(2)影響該地理事物分布的主要原因是()A位于市中心,市場廣闊B位于住宅區內,人口眾多C接近貨源地,運費低D位于環線附近,交通便利【解析】本題組考查判讀商業街及其區位因素的能力。第(1)題,圖中顯示王府井大街商業店鋪林立,且沿街分布,則反應的必然是商業街;第(2)題,商業街一般位于市中心,主要是由于這里交通便利且離各個方向都較近,因而市場廣闊?!敬鸢浮?1)B(2)A【例4】讀“我國東南部某大城市住宅小區示

11、意圖”,回答(1)(2)題。(1)市政府在“愛我城市,共建家園”的民意調查中,小區居民集中反饋的問題如下:高架公路需要改線;化工廠和火電廠應搬遷;西北綠地改建為學校;小區的綠地面積太少。你認為反饋合理的是()ABC D(2)如果在圖中甲處增加商業小區布局,其合理性是()A人口密集 B交通方便C近學校 D近市中心區【解析】第(1)題,高架公路穿過住宅區,噪音太大;火力發電廠在東南部,位于夏季主導風的上風向;西北綠地應保留;小區的綠地面積應適當增加。第(2)題,題圖中甲處位于住宅樓之間,這里人口密集,屬于符合便民最優原則的商業小區布局類型?!敬鸢浮?1)B(2)A【例1】(2005·全國

12、卷)下圖表示中國、日本、韓國2000年蔬菜貿易關系,圖中箭頭表示貿易方向,相應的貿易量見下表,據此回答(1)(2)題。 (單位:噸)29091336928215580824727736(1)甲、乙、丙代表的國家依次是()A韓國、日本、中國 B日本、中國、韓國C日本、韓國、中國 D中國、韓國、日本(2)甲國每年大量進口蔬菜的原因之一是()A氣候不適宜種植蔬菜B農業用地比例小,蔬菜種植成本高C山地眾多,交通不便D生產力水平較低,農業粗放【例2】(2005·天津)讀我國南方某城市道路和居住小區分布圖(下圖),回答(1)(2)題。(1)20世紀90年代末與80年代初比較,該城市交通

13、運輸系統()A建設發展均不受河流分布的影響B聯系市外的新道路有所增加C未形成點、線、面結合的立體網絡D道路格局未發生明顯變化(2)20世紀90年代末,該城市新建居住小區()A大多沿河流分布B多在商業中心附近選址C位置遠離交通線D由商業區向北、東、南擴展【解析】第(1)題,圖中反映出20世紀90年代末該城西部通往市外的道路數量明顯增多,南部和市內的道路網密度也明顯增大。該市為我國南方的城市,河網密度大,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城市的道路建設順應河流的走向布局道路。因道路網密度增大,該市的道路也基本形成點、線、面相結合的立體網絡。第(2)題,沒有指向標的地圖,其判斷方位的方法是“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再依

14、據圖中新建小區圖例、商業中心圖例,考生能較為輕松地作答?!敬鸢浮?1)B(2)D【例3】(2007·上海)交通是影響城市綜合競爭力的一大因素。分析下面我國甲、乙兩市交通狀況及交通污染的有關資料,回答問題。甲乙兩市人口密集,交通擁堵與引發的污染問題日漸突出。甲市地面公交運力不足,而出租汽車發展迅速,其所承擔的客運比例已上升到20%。此外,私家車車輛迅猛增加,擠占了有限的道路空間。乙市地面公交一直是客流運送的主力軍,加上地鐵的快速發展,它們所承擔的客運比例高于甲市。但是,目前地面公交線路與軌道交通線路存在走向重復的現象。(注:“CO對大氣污染分擔率”、“NOX對大氣污染分擔率”是指機動車

15、排放的CO、NOX在城市CO、NOX排放量中的比重。)(1)在公交、地鐵、小轎車等各種市內交通方式中,受天氣影響較小的方式是_;運量小、占據道路面積大的方式是_。(2)統計圖中,明顯反映兩市交通擁堵程度的主要指標是_。(3)造成甲乙兩市汽車尾氣污染物對大氣污染分擔率差異的原因可能是_。(多項選擇)A乙市的機動車總量大于甲市B乙市排放污染氣體的工廠數量減少C甲市第二產業比重高于乙市D甲市位于北方地區,冬季實行取暖(4)根據圖文提供的信息,比較甲乙兩市的交通問題,并分析其產生的原因,在此基礎上提出合理化的改進建議。【解析】第(1)題,公交、小轎車運行線路位于地表,受天氣影響較大,而地鐵運行線路位于

16、地表之下,受天氣影響??;地鐵不占據道路面積,公交運量大,數量少,占據道路面積小,小轎車數量多、容量小、運量小,占據面積大。第(2)題,城市交通是否擁堵,主要看車輛單位時間內所走距離的長短。第(3)題,一個城市大氣中的CO、NOX的總量不僅與汽車排放尾氣量的多少有關,還與該市污染氣體的工廠數量的多少以及人們日常生活中所排放量的大小有關。由圖中圖例又可排除A,故選B、C、D。 第(4)題,從圖中可知,甲、乙兩市車輛在單位時間走的距離都比較短,并且走同樣的距離,甲方車輛用的時間更長。城市本身人口密度比鄉村就大,由圖可知,甲市城市道路密度較小,并且出租車承擔客運比例已上升到20%,更加加劇了擁堵現象。解決城市交通擁堵問題的主要措施是合理規劃城市道路,結合生活實際問題,針對以上交通擁堵問題產生的原因,不難提出相應的合理化建議。由圖可知,甲、乙兩市存在交通噪聲、尾氣污染且乙城市高于甲市,回憶教材城市交通污染解決措施結合兩市出現問題及原因可提出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