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相如文化研討會”綜述_第1頁
“國際相如文化研討會”綜述_第2頁
“國際相如文化研討會”綜述_第3頁
“國際相如文化研討會”綜述_第4頁
“國際相如文化研討會”綜述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國際相如文化研討會”綜述第35卷第1期2008年1月四川師范大學(社會科學版)JournalofSichuan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sEdition)Vo1.35.No.IJanuary,2008''國際相如文化研討會"綜述黿普(四川師范大學社會科學編輯部)2007年1O月2830日,由四川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四川師范大學文學院,中共蓬安縣委,蓬安縣人民政府,司馬相如研究會聯合主辦的"國際相如文化研討會"在司馬相如故里四川省蓬安縣舉行.來自海內外3O余家高校,科研單位和學術出版機構的1O0余

2、名學者,全國各級十多家新聞媒體,四川省南充市有關領導,主辦單位負責人,蓬安縣四大班子及相關部門,司馬相如研究會,文君文化研究會共200余人參加了會議.公元507年,梁中央政府在司馬相如故里置相如縣(今蓬安縣),迄今I500周年,由此在四川省蓬安縣召開"紀念相如縣建縣1500周年暨國際相如文化研討會".會議開幕式由中共蓬安縣委副書記,縣長袁菱主持,中共蓬安縣委書記,縣人大常委會主任鄒平,南充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楊雪鴻,四川省社科聯規劃評獎部副主任黃兵,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李明泉,四川師范大學文學院院長李誠,司馬相如研究會理事長趙正銘,日本奈良女子大學教授谷口洋(代),四川大學文

3、學與新聞學院教授項楚,四川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四川省歷史學會會長譚繼和先后致辭,對會議的舉行表示祝賀.隨后,四川師范大學(社科版)主編,四川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李大明主持了大會學術發言.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博士生熊偉業,韓國大邱Catholic大學中文科教授金周淳,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許結,四川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房銳,首都師范大學文學院副教授蹤訓國,西南民族大學教授吳賢哲,四川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研究員馬國棟,西華大學教授鄭家治,西華師范大學教授龍顯昭,司馬相如研究會常務副理事長鄧郁章作了學術發言.在小組討論會上發言的還有浙江大學教授林家驪,王德華,四川大學教授張志烈,謝謙,西南民族大學教授祁和暉

4、等.大會共收到海內外專家學者論文43篇,主要從司馬相如生平事跡,司馬相如思想與作品,司馬相如影響與評價等方面作了廣泛而深入的探討,取得了一批重要研究成果.一司馬相如生平事跡研究研究司馬相如的生平,相如故里是近年來學界研究的焦點.史記,漢書相如本傳皆據相如自敘謂其"蜀郡成都人",但近年不少學者鉤沉稽古,考證得出了"相如故里在蓬安"的論斷.這在2004年舉行的"司馬相如與巴蜀文化研討會"上已基本達成共識,許多學者則在這次會議上作了進一步的補充.熊偉業梁代設立相如縣的歷史文化意義一文全面搜羅了有關司馬相如遺跡,"相如縣"

5、相關史料,認為:史記,漢書,華陽國志等未曾提到司馬相如與"巴郡安漢縣"的關系是因為材料,體例的關系;南朝梁代始設相如縣有著特定的歷史文化原因,根本在于南北軍事對峙,文化爭衡導致相如縣設置以及命名具有鞏固邊境,夸耀文章詩賦,激勵地方人士等多種意義.房銳關于司馬相如故里問題的思考則認為,要使司馬相如故里問題探討不斷深入,需要有關學者長期不懈的努力,在研究工作中從以下方面人手:其一,多方搜集相關文獻資料;其二,進一步拓寬視野,深入挖掘梁武帝設置相如縣的深層原因及其文化意義;其三,堅持實事求是的態度.馬國棟相如故里在蓬安補議則補充了一些相如故里蓬安說的相關資料.有相當多的學者對司馬

6、相如生平事跡作了深入研究,如:四川省社科院文學所助理研究員,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博士生李吳司馬相如年譜,熊偉業<司馬相如生平新訂(上部),吳賢哲<關于司馬相如生年的再思考,金周淳司馬相如小考,房銳司馬相如受學說辨析,四川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吳明賢<論司馬相如在開發西南夷中的貢獻,西華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趙炳清<司馬相如與通"西南夷"等.二司馬相如思想與作品研究部分學者對司馬相如作品表現的思想主題進行了研究.四川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李凱<司馬相如與儒學通過分析司馬相如時期四川地區的文化,教育及儒學接受情

7、況,漢武帝時期儒學情況及其與賦創作的關系,司馬相如作品中表現的儒學思想等方面認為,作為處于漢代崇重儒學和辭賦創作最興盛的大賦作家,司馬相如身上自然會出現儒學的印記.許結誦賦而驚漢主司馬相如與漢宮廷賦考述一文認】43四川師范大學(社會科學版)為,司馬相如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一位宮廷文學侍從,其辭賦創作三次"驚"動漢武帝,既成就了他與武帝一生的文緣,也奠定了他在賦史上的"賦圣"地位;他的創作既是漢帝國文化制度統一進程的產物,又引領了漢賦由蕞爾小邦而蔚然大國的新時代;但由于漢代賦家的生存地位與創作處境,相如始終只是皇帝身邊的弄臣,其賦作的內在矛盾,同樣體現了歷史

8、的必然性.其他如四JII師范大學文學院研究生周桃紅<試論(大人賦)的主題,南充市高坪區經濟局張維剛(大人賦)探旨等也探討了司馬相如作品表現的思想主題.從文獻整理的角度對司馬相如作品進行研究,對于還原司馬相如作品的本來面貌具有重要意義.這方面的主要論文有:四川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王啟濤司馬相如文疑難詞語小考,李大明<(琴歌)校補,熊偉業司馬相如(喻巴蜀檄)校讀,四JII師范大學(社科版)副編審唐普(文選)李善注引司馬相如文舛誤舉例,四川師范大學文學院研究生李英<(全漢賦?司馬相如賦)字誤舉例,等等.三司馬相如影響與評價研究作為一代"辭宗"

9、;,司馬相如給后人留下了寶貴的文學文化遺產,對后世文學創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鄭家治司馬相如的辭賦,詩學及其對巴蜀文學的影響認為,司馬相如作為巴蜀第一個文學大家,他的辭賦為后世巴蜀文人創作樹立了典范,其詩論標舉的"作賦之跡","賦家之心"蘊含十分豐富,尤其是在思想內蘊,本質論,美學論及創作論等方面卓有建樹,為后世巴蜀文人的詩學及詩文創作奠定了基礎.四川師范大學文學院研究生唐妤,鄧岳利試論司馬相如對揚雄辭賦創作的影響從司馬相如以文章顯于世的經歷,愛好辭賦的心性,卓越的文學才能等方面分析其對揚雄人生理想與文學創作的影響.四川師范大學文學院副教授李丹,研究生何易

10、展<初唐"四杰"新文體賦與司馬長卿散體賦的差異分析了兩代盛世之不同世俗人情和作家個性特點所形成的賦風差異.也有不少作者從文化的角度探討司馬相如及其作品的影響.四川I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萬光治文君,相如故事的文化解讀認為<史記?司馬相如列傳記載相如"琴挑"文君與文君"夜奔"的故事,歷代學者都有不同的解讀,這些解讀折射出不同的價值取向而成為了一種歷史文化現象.許結彈琴而感文君司馬相如"琴挑文君"說解,進一步探討了司馬相如"琴挑文君"的文化內涵與西漢初年的婚俗背景.四川師范大

11、學文學院副教授湯君宋元以來小說戲文之相如,文君故事敘略詳細地羅列了宋元以降至近代的司馬相如與卓文君故事演繹的48種文獻題錄.房銳(聽雨樓隨筆)與相如,文君文化研究認為聽雨樓隨筆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清代后期蜀人及部分入蜀文人對相如,文君的認識與評價,不僅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而且具有較高的史料價值.同時,還有不少學者拓展了研究角度,把目光投向了相144如文化更加廣泛的領域,如四JII師范大學文學院研究生李薇論(白頭吟)及其文學現象的演變,四JII師范大學文學院博士生湯洪(白頭吟)考辨,西華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蔡東洲王培茍其人其書,鄧玉章<佚而復現的明正德(蓬州志)的史料價值,等.對司馬相如

12、的評價,主要分為對其創作的評價和對其人格的評價.在對司馬相如創作及作品的評價方面的研究論文主要有:四川師范大學文學院副教授趙俊波<唐人評司馬相如通過鉤稽唐人文集,史書及筆記等文獻中的有關記載,認為唐人對司馬相如文學才能和創作的評價雖然沒有超出前人,但持肯定,贊頌態度的占絕對多數,因此司馬相如在唐代的地位很高,其主要原因是對相如賦遇天子的艷羨,潤色鴻業的需要,科舉試賦以及推崇壯麗的文風等.四JII師范大學文學院研究生陳勇<劉勰稱司馬相如為"辭宗"探源通過梳理漢魏兩晉賦論,認為劉勰稱相如為"辭宗",實際上是對漢魏以來關于司馬相如賦

13、論傳統的繼承和總結.四川I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趙曉蘭<(成都文類)中的司馬相如通過成都文類收錄的司馬相如著作及相關詩文分析由漢至宋歷代有關司馬相如評述多就其文采風流抒寫,罕有言其政治建樹者.成都大學圖書館助理研究館員楊曦<歷代詩話中的相如評論則搜集了歷代詩話中對司馬相如及其作品的記載與評論.四JII師范大學文學院副教授王紅霞,張駿暈論宋詩話中的司馬相如則對宋詩話中有關司馬相如的材料進行梳理,勾勒了宋人對司馬相如的認識和接受.四川師范大學文學院研究生周進對司馬相如(大人賦)評價的解讀從文本出發,結合歷代<大人賦的有代表性的評論者思想,社會狀況對其評論進行解

14、讀.關于司馬相如人格或人品,歷代皆有評論.四JII師范大學文學院副教授張海<異代知音,人生偶像淺論唐代文人的相如情結對唐代文人的相如情結作了論述,認為司馬相如在唐代文人中的地位極高.針對近年來有學者重提對司馬相如"劫色","劫財"的道德批判,與會學者則提出了有力的反駁.房銳關于司馬相如研究與評價的幾個問題駁王立群教授針對王立群提出的有關司馬相如的評價進行駁斥,羅列王先生誤讀古代典籍,誤解司馬相如與卓文君婚戀之例,認為其并未客觀公允地描述前人對相如與文君私奔的評價.蹤訓國<司馬相如人格論(之一)從"劫財","劫色"說談起認為,司馬相如既沒有"劫財","劫色",也沒有"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