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陶瓷發展現狀及分析(內部參考)_第1頁
中國陶瓷發展現狀及分析(內部參考)_第2頁
中國陶瓷發展現狀及分析(內部參考)_第3頁
中國陶瓷發展現狀及分析(內部參考)_第4頁
中國陶瓷發展現狀及分析(內部參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國陶瓷發展現狀及分析1、 陶瓷的歷史悠久燦爛在我國古代,制陶業已經有輝煌、獨特的成就。在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眾多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中,出土了大量的陶器和陶器碎片。其中有許多已不僅僅是生活日用品,而且具有明顯的藝術傾向成為陶制藝術品,如代表制陶業突出成就的彩陶和陶塑。隨著制陶業的發展,自殷商時代早期,即已出現了以瓷土為胎料的白陶器和燒成溫度達1200的印紋硬陶,開始了由陶向瓷的過渡。至東漢時期,浙江的越窯出產了成熟的青瓷,這是中國陶瓷史上的里程碑,標志著我國瓷器業的成熟。魏晉南北朝在中國瓷器史上屬于起步發展階段,青瓷一統天下,燒造的地域進一步擴大,但也有少量的黑釉瓷和白瓷被發現。這個時期,社會動蕩

2、,戰亂不斷,民族的融合及佛教的傳入,促使陶瓷藝術風格的多樣化。到了北朝晚期,白瓷首先在北方出現,這說明制瓷技術發展到一定高度,胎釉中的含鐵量受到控制,克服了鐵的呈色干擾,為后來彩瓷的出現奠定了基礎。白瓷的成功燒造,是中國瓷器史上新的里程碑。隋唐時期,中國古代政治、經濟、文化、商業貿易空前繁榮,推動了制瓷業的進步和瓷器市場的擴大,形成了“南青北白”的格局。南方以生產青瓷為主,越窯為最典型的代表,瓷胎輕薄致密,釉層晶瑩細潤,取得了極高的瓷藝成就。唐代邢窯白瓷為所謂“北白”的代表,瓷胎、瓷釉白度都很高,瓷胎堅實、致密,叩之發出金石之聲。中晚唐時期,青、白瓷燒造進一步成熟,黑、黃、花瓷及絞胎瓷器成功燒

3、造,以唐長沙窯為代表的彩瓷、唐代青花器的出現,打破了“南青北白”的比較簡單的抗衡,從唐末五代開始,中國瓷器史上開始出現了名窯林立的局面。宋朝是中國封建社會繼漢唐之后的第三個繁榮時期,科技、文學、藝術和手工業高度發達,陶瓷業蓬勃發展,瓷窯遍布全國各地,地方風格濃郁,可以概括為“六大窯系”和“五大名窯”。瓷都景德鎮在元朝時崛起,并以青花瓷、釉里紅瓷和卵白釉樞府瓷馳名天下。中國陶瓷藝術經過幾千年的發展,到明清時期呈現出燦爛輝煌的景象,各類陶瓷藝術品璀璨生輝。以青花瓷為代表的彩瓷興盛起來:五彩、斗彩、素三彩、釉下三彩、琺瑯彩、粉彩等等,明清彩瓷集陶瓷藝術之大成,極富藝術魅力。顏色釉瓷的燒造進入爐火純青

4、的境界,單色釉品種不斷創新:霽藍釉、祭紅釉、郎窯紅釉、豇豆紅釉、黃釉、孔雀綠釉等等。制瓷技術也有新的突破,陶車旋刀取代了竹刀旋坯,并開始運用吹釉技術,瓷器的質量與數量由此迅猛提高。明清時期的制瓷業,是中國瓷器發展史上的頂峰,對今天的中國瓷業有著重大影響。陶瓷作為日用品是主要的發展趨勢陶瓷以其細膩如玉的質地,晶瑩剔透的品質一直以來都受到了廣大群眾的喜愛。明略公司的研究表明,在生活條件日益提高的今天,陶瓷的身份不再只是工藝品,它的很多優點注定了它會成為受歡迎的日常用品,它耐熱,利于環保,易清洗,多次使用依然光亮如新,并且可以放置于微波爐,同時它的外表美麗多變,作為日用品的同時充滿了工藝品的魅力。

5、中國是全世界的制陶中心,日用陶瓷已出口至世界166個國家和地區,年出口總量與出口金額均居世界首位。2001年我國日用陶瓷產量達120億件,約占世界總產量的70;近年來全國各地也不斷的在涌現出優秀的制陶廠家,陶瓷作為日用品將會是未來的發展趨勢。中國陶瓷出口在逐年增加,但價格偏低 根據中國國家海關總署的統計數字表明,2001年中國日用陶瓷產品出口1678億美元,比2000年同期增加10,進口額為2561萬美元,增加225。中國是一個陶瓷生產大國和出口大國,但陶瓷貿易額和單件產品創匯卻很低,這主要原因是中國陶瓷產品的成本高、價格低。在美國中檔陶瓷市場上,20頭的陶瓷用品,日本產品的價格為80300美

6、元,臺灣的為30-80美元,中國的僅有13-34美元,單件創匯中國平均僅有0.32美元,這遠低于世界平均出口創匯0.87美元的水平,只相當于英同、日本的17,法國的13。二、中國陶瓷行業發展的問題 中國國內的陶瓷需求在上升,但品質則相對較差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陶瓷產品的要求層次會越來越高,高檔次產品將成為今后陶瓷產品發展的主流。而明略公司調查發現,目前中國的陶瓷產品多集中在中、低檔次,據統計中國的建筑陶瓷和衛生陶瓷中60-70是中、低檔產品,而日本的中、低檔產品只占20,意大利的中、低檔產品率更低,僅為24。目前中國的陶瓷產品質量普遍較差,1999年,中國陶瓷產品的一級品

7、率為平均50,日本同期為80,意大利則高達9698。中國陶瓷產品在國際市場競爭中很難與國外產品進行競爭。 陶瓷文化面臨的舶來品的沖擊陶瓷文化一直以來都是中國人的驕傲,從它的身上可以看到中國歷史的變遷和文化的堆積。陶瓷制品幾千年來在中國歷史上一直占有了它獨特的一席,它早已深入到了普通百姓的家中并受到喜愛。然而陶瓷作為一種古老悠遠的文化,近幾年卻受到了來自西方文化的沖擊,外國的瓷器正在以它們時尚多變的形象對傳統的陶瓷文化做出挑戰,另外隨著搪瓷等一些的其它材質的日用品的出現,中國的傳統陶瓷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沖擊。雖然中國成為陶瓷生產大國,但由于缺乏知名品牌,特別是國際知名品牌,因而產品主要以價格優勢進

8、入國外中低檔市場。3、 中國陶瓷市場的發展趨勢 從國際市場來看,高質低產已成為當今國際陶瓷生產發展的趨勢,消費者對高質量陶瓷的需求逐漸增加。明略市場策劃公司的研究預測,今后5年內,陶瓷市場將保持旺銷勢頭。而從定性的角度來看,主要原因有5個:一是陶瓷產品結構的合理調整,迎合了人們的消費需求。為適應國際陶瓷市場消費的新趨勢,英、德、中等陶瓷重要生產和出口國,不斷調整產品結構,從生產日用陶瓷轉向生產高科技陶瓷,并開始向藝術化等方面發展。二是陶瓷產品的趨向為高質低產,陶瓷產品總量將逐漸減少。目前,日本與臺灣一直是亞洲陶瓷生產技術高、質量好和出口額最大的地區,近年因資源減少、人工費用高造成利潤率下降,已

9、開始轉向低產高質。三是歐美國家陶瓷進口量猛增,其市場大有可為。近幾年來,雖然英國、德國等國陶瓷進口量減少,造成歐美市場的供應缺口。但是東歐的幾個主要陶瓷餐具生產國對西歐出口呈上升趨勢,成套的餐具在歐美仍有很大市場,銷售約占總銷量的60。四是陶瓷產品出口稅的降低,刺激了陶瓷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流動。為擴大陶瓷產品加快進口,澳大利亞從1988年起已經連續降低陶器、藝術裝飾陶瓷產品的進口稅,從而使陶瓷進口額猛增10多倍;中國臺灣則將瓷磚進口稅從35降至17.8,后又減至12.5。中國是一個陶瓷生產大國,對陶瓷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從國內市場情況看,近年形勢喜人,名、特、優、新陶瓷產品供不應求,高檔陶瓷和

10、中高衛生陶瓷十分搶手,質量好的傳統產品繼續暢銷,滯銷的只是質量差的產品。市場競爭白熱化 近幾年來,由于新興陶瓷生產國的興起和發展中國家陶瓷制品產量的大幅度增加,使世界陶瓷的總產量明顯上升,國際陶瓷市場競爭更加激烈,已經達到白熱化的程度。就建筑衛生瓷來說,世界的總需求增長遠遠低于總產量的增長。據預測,今年世界建筑衛生陶瓷的總產量增長超過十個百分點,而今后五年內,建筑衛生陶瓷的總需求量才能增長七個白分點。因此,對陶瓷行業來說國際陶瓷市場競爭十分激烈。市場需求高檔化、藝術化 盡管國際陶瓷市場疲軟,供大于求,但特、優,新、精產品,仍供不應求,尤其是高檔建筑陶瓷和衛生陶瓷。就中國來說,高檔衛生陶瓷需求量

11、占15-25,每年平均約為200300萬件。日前,隨著一場競爭的加劇,中、低檔產品不再是市場競爭的主體,國際陶瓷生產國也正把生產的重心向有重大利益和競爭潛力的高檔化陶瓷產品轉移。未來國際陶瓷市場上藝術化也將成為消費市場的一個主要特點,藝術化陶瓷產品將普遍受到歡迎。產品生產中心轉移 近代以來,世界陶瓷生產基地主要集中在歐亞兩大洲,其中日用陶瓷產品,亞洲占65,歐洲占30,而高檔陶瓷生產又主要集中在西歐的英、德、意,法等國家。由于陶瓷工業是勞動密集型產業,發達國家和地區為適應國際市場的激烈競爭,不斷調整產業結構,將工業生產轉向資本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的行業,勞動密集型產品的生產正在向勞務費用較低的國

12、家和地區轉移。為了使國內的陶瓷生產企業能夠更好的發展,傳統瓷器依舊有市場,景德鎮依然是中國人心目中的瓷都盡管在中國歷史也有不少優秀的制陶作坊,近年來在全國各地也不斷的涌現出了很多優秀的制陶廠家。但是在遠在元朝就已經奠定了瓷都地位的江西景德鎮在現代人的心目中依然有著不可動搖的地位。景德鎮的瓷器一直以來以瓷質細膩,瓷薄如紙,其聲如馨而聞名于世,它生產的瓷器向來都受到了普遍的歡迎和喜愛。因此它作為制陶中心的地位在普通百姓的心中是至高無上的。福建的德化白瓷,瑩白而帶透明感,生產的佛像相當有名;山東博山的黑瓷,風格樸實,是北方一帶的生活用瓷;其它一些諸如近年來崛起的廣東佛山、廣西石灣等也是相當不錯的制陶

13、廠家,至于普通消費者對于它們的影響多是來自于朋友的介紹,商店里看到,產品上印有所了解,不像景德鎮那樣耳熟能詳。中國的傳統瓷器更受歡迎中國的陶瓷發展到如今各種的流派是有著一個很長的歷史的過程的。眾所周知,西方的陶瓷工藝是由東方流傳過去的,當然在漫長的歲月流逝過程中,西方的陶瓷也慢慢擁有了自己的風格。但是由于歷史、文化等的原因,中國的消費者還是更喜歡中國的傳統瓷器。不過在一些大城市,如上海、北京等,有部分消費者會傾向于時尚的國外瓷器。事實上,國產的瓷器在品質上、工藝上都處于領先的地位,而多數的中國人由于歷史習慣和文化底蘊的原因還是十分的喜歡那些風格典雅,造型細致的傳統瓷器的。在這點上,傳統瓷器的人氣依然很旺。重塑品牌概念,突出產地聯系 日用陶瓷產品在中國消費者心目中屬于普通日用品消費,明略市場策劃公司發現人們在購買時可能僅僅從外觀第一感覺做評判,而對產品品牌意識薄弱,僅僅知道一些知名的產地,但是產地作為一種資源是無法獨享的,它的資源獨特性使得當地的陶瓷生產廠家都受到較多注意力和重視度,但是在區別不同企業的產品時卻難以分辨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