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中地理第二章區域可持續發展章末分層突破湘教版必修3_第1頁
2018版高中地理第二章區域可持續發展章末分層突破湘教版必修3_第2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章末分層突破|鞏固層 Jffl識整臺根據下面的體系關系圖,快速回顧本章內容,構建出清晰的知識網絡。自我校對1濕地資源的開發與保護2流域綜合治理與開發3美國的農業生產地區專門化4區域工業化與城市化進程爺漠化的任店與治理區域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墊國農業生產條件沽理前槪況詒理開發措施經騎區域町持童發礦產費源合理 開發和區域町 持煩發展羌國農業可持統發展的對掘爾區爾區的桶的桶一杵爾區的圧解I 秤爾區的整治T 工業化|城由化網題網題對第蟲學思謂知識體系反哺數材知識體系反哺數材- Y把各序號代表的含義填到對應的方框內,2怖展層:典題鏈接區域生態環境建設艾比湖是準噶爾盆地最大的咸水湖,湖水較淺。湖中有魚類、 蘆

2、葦等動植物資源, 蘆葦對湖水有凈化作用。近幾十年,艾比湖流域新增了大量耕地、灌渠,湖面縮小了1/2,蘆葦大量枯萎。讀材料,回答12 題。1 結合材料信息推測,艾比湖面積的縮小會使()A.湖水的含鹽量減小B.湖中魚類密度增大C.湖泊自凈能力減弱D.湖水蒸發總量增大2為防止艾比湖繼續萎縮,在該湖流域應采取的措施是()A.修建水庫 調節徑流B.退耕還草 保護水源C.退耕還湖 水產養殖D.種植蘆葦 改善水質【解析】 第 1 題,艾比湖的面積縮小會引起該區域自然地理環境諸多要素發生變化,這就是自然地理環境整體性的特點。一般來說,只有大量注入淡水才會引起艾比湖的含鹽量減小,A 選項錯誤;湖中蘆葦大量死亡,

3、導致水質變差,魚類會大量死亡,而不是魚類密度 增大,B 選項錯誤;湖水面積縮小,湖水總蒸發量會減小,D 選項錯誤;湖水面積縮小,其自凈能力就會減弱,故答案選 G 第 2 題,從水體相互補給的關系來看,修建水庫會截留水 源,導致艾比湖更加萎縮, A 選項錯誤;在艾比湖流域實施退耕還草、保護水源有助于生態 環境的恢復,可以防止湖面縮小,B 選項正確;退耕還湖有一定作用,但是水產養殖會導致水體富營養化,并且其對艾比湖增加水源沒有作用,C 選項錯誤;同理,種植蘆葦也不能增加水體的數量,D 選項錯誤。【答案】 1.C 2.B3 .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問題。下圖所示區域海拔在 4 500 米以上,冬春季

4、盛行西風,年平均大風(8 級)日數 157 天, 且多集中在 10 月至次年 4 月。 青藏鐵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間的路段風沙災害較為嚴重, 且 主要為就地起沙。風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 厘米高度范圍內。3(1)分析錯那湖東北部沿岸地區冬春季風沙活動的沙源。(2)說明上述沙源冬春季易起沙的原因。(3)簡述風沙對該路段鐵路及運行列車的危害。(4)針對該路段的風沙災害,請提出防治措施。【解析】 第(1)題,提取圖文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是答題的關鍵。讀圖文材料可知,錯那湖東北部沿岸地區冬春季風沙活動的沙源有三個:一是來自注入湖泊的河流形成的河口三角洲;二是來自冬春季河流水位低而裸露的河灘;三是來自錯

5、那湖冬春季水位低而出露的湖灘。第(2)題,認真分析圖文材料,即可得出答案。圖示區域冬春季干燥少雨,植被稀少,沙源裸露,再加上多風力強勁的西風,故易起沙。第(3)題,可從對鐵路基礎設施和列車運行安全等方面分析風沙對該路段鐵路及運行列車的危害。強勁的風沙活動會掩埋鐵路、吹翻列車,破壞鐵路沿線的基礎設施。第(4)題,遷移運用騰格里沙漠區采用草方格沙障固沙保護包蘭鐵路的措施;還可以建設鐵路防護墻,阻斷自然災害與受災體接觸。【答案】(1)多條河流在此注入錯那湖,泥沙沉積,河口三角洲面積較大;冬春季河流水位低,河灘泥沙裸露;錯那湖水位低,(因河口外湖區水深較淺)出露的湖灘泥沙面積較 大。(2)冬春季氣候干

6、燥(降水少),地表缺乏植被(草)的保護;大風多,湖面較寬闊,西風 經湖面無阻擋,沙源東部為河谷,風力強勁。(3)(鐵路路基較高)風沙堆積,填埋路基和軌道;侵蝕路基(和路肩);損害機車車輛和通信、信號設備等,加大鋼軌、車輪等設備的磨損;影響運行列車安全。(4)(阻沙措施)在鐵路兩側設立阻沙墻(高立式沙障)。(固沙措施)在沙地上用碎石等覆 蓋沙面,設置石(草)方格沙障。主題主題2隨著工業化、城市化的飛速發展,耕地不斷被擠占。但2004 年以來,我國糧食總產量仍連續增長。據此完成 46 題。4 近年來,我國糧食總產量連續增長的主要原因是()A. 擴大了糧食播種面積B. 加大了農業科技投入C. 改進了

7、農田水利設施D. 完善了糧食流通體系5.改革開放以來,卜列糧食主產區在全國商品糧生產中的地位卜降最為顯著的是()A 太湖平原B.洞庭湖平原C.江漢平原D.成都平原6河南省和黑龍江省都是我國產糧大省。兩省相比,黑龍江省糧食商品率高的主要原4因是()A.耕地面積廣B.生產規模大C.機械化水平高D.人口較少【解析】 第 4 題,題干首先說明了耕地不斷被擠占這一前提,因此首先排除A 項。糧食流通體系與糧食產量沒有直接關系。加大農業科技投入和改進農田水利設施都能使糧食增 產,二者相比較,科技投入才是近年來糧食增產的主要原因。第 5 題,商品糧生產地位的高低,一方面與糧食總產量有關,另一方面與糧食商品率有

8、關。因此,商品糧生產地位下降的原因,既可能是人口增加導致糧食商品率降低,也可能是耕地不斷被擠占導致糧食總產量降低。太湖平原位于滬寧杭工業基地,工業化、城市化速度快,耕地被占用,符合上述推理。第 6 題,河南省和黑龍江省都是農業大省,耕地面積、生產規模都很大,但黑龍江省比河南 省人口少得多,這是其糧食商品率高的主要原因。【答案】 4.B5.A6.D我國東南沿海某市原為農產品和部分輕工業原料生產基地,1990 年開始積極吸引外資,調整產業結構,建立起以化工、機械、紡織、電子、服裝等為主的工業體系。下圖是該市7. 19902010 年,該市產業結構變化的特點是()A. 第一產業比重持續快速下降B.

9、第二產業始終占主導地位C. 第三產業比重變化最大D. 產業結構趨于優化&促進該市產業結構進一步升級的措施是()逐漸將紡織、服裝企業向內地轉移農林牧漁業全面發展大量引進國外化工、機械項目加快發展第三產業A.B.C.D.【解析】第 7 題,讀圖中的數據可知,第一產業在1998 年略有回升,并沒有持續快速下降,第二產業在 1990 年時并不占主導,目前以第二產業占主導,比重最大。從產業結 構的變化看,第三產業的比重在不斷上升,第一產業的比重在下降,并且所占的比重較小, 這些都說明產業結構在逐漸優化。第 8 題,從目前產業結構看, 促進該市產業結構進一步升級就是要繼續增大第三產業的比重,因此應

10、把勞動密集型的產業轉移出去,引進高新技術產5業,大力發展第三產業。而大量引進國外化工、機械項目是不現實的,農林牧漁業全面發展優化的只是第一產業結構。【答案】 7.D 8.B區域自然資源綜合開發利用9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 湄公河發源于中國青海省,注入南海,在中國境內稱瀾滄江,出境后稱湄公河。瀾滄江一湄公河流域資源豐富,人口眾多,但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并不高。材料二 受強厄爾尼諾的影響,2015 年底以來,瀾滄江一湄公河流域遭受異常嚴重旱 災。中國于2016 年 3 月 15 日開始經景洪水電站對下游實施應急補水,以幫助緩解旱情。 為致力于區域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該流域各國在不同領域開展了

11、廣泛的合作。材料三 圖 1 為瀾滄江一湄公河示意圖,圖2 為流域內三城市的氣候資料圖。(1)_圖 2 中氣候資料與圖 1 中所示城市對應的是 _,其氣溫年變化的特點是_ ,這主要是因為(2)_湄公河的補給水源主要依賴 _,其徑流變化的最顯著特征是 _其中下游的最低水位通常出現在 _月份。(3)瀾滄江一湄公河流域各地每年都要經歷一次強度不等和歷時不同的干旱,這是因為_ 、_。嚴重的干旱可能對湄公河河口三角洲地區產生的影響有主題主題36(4)_瀾滄江一湄公河流域國家和地區在 、等領域具有廣闊的合作前景。為了實現流域的可持續發展,應采取的措施有 _、_。【解析】 第題,對比三幅氣候資料圖,找出三地氣

12、溫和降水的差異,地最低溫在 0C 以下,應屬于溫帶,也可從河流源頭地勢高、氣溫低角度考慮。第(2)題,從圖中可以看出湄公河流域降水較多, 且緯度低, 因此以降水補給為主。 結合圖中降水的季節變化可 知其水位季節變化大, 最低水位通常出現在汛期之前,結合圖中降水量可知應該為34 月。第(3) 題,干旱的原因,一方面從降水少考慮,另一方面從蒸發量大考慮。旱災的影響要從 當地工農業生產、生活用水和生態環境等方面回答。第 (4) 題,回答本題既要考慮到與流域 各國都有關的開發利用角度, 又要考慮到開發過程中的安全和環境保護等與流域可持續發展 有關的問題。 流域的可持續發展首先要對流域有合理的規劃開發方案,其次要注意開發與環境、植被保護的關系。【答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