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知名企業成本分析案例4個_第1頁
某知名企業成本分析案例4個_第2頁
某知名企業成本分析案例4個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北冰洋隔熱公司本案例的背景是一家總部設在紐約市的公司的一個廢紙轉化廠,其業務與環保再生利用的趨勢密切相關。本案例的主題是產品成本會計和成本控制。北冰洋隔熱公司制造家用隔熱材料,它把廢紙與纖維混合起來形成隔熱材料,再進 行包裝和銷售,最后鋪進用戶的閣樓里。公司通過兩個途徑獲得廢紙,一是以少許價格從 公眾那里購買(通過廢紙傳送裝置或由個人直接送到裝卸點),二是從廢紙經營商那里大 批量購買。從公眾購買要更便宜一些,但需要花費更多的人力和時間從客戶停在裝卸點的 卡車、小汽車上小批量地卸下業并進行打包,而直接人工費相當高,在1979 年的時候是一個工人一年 19,000 美元(每個小時 9.50 美元)

2、。當時一個工人一個小時平均可打 2.5 個 各重 300 磅的包。打包的過程相當費時,因為需要先將廢紙按類別(過塑紙、新聞紙、精 工紙)和按顏色(白色、彩色)進行篩選,還必須把所有的金屬物(訂書釘或金屬扣)去 掉,并切成標準大小。而且,打包之后還要通過打包機用鐵絲捆扎,以便儲存供將來使 用。另一方面,從廢紙經營商處購買的廢紙則已經分類、清潔并切割成標準大小。這樣 購得的廢紙價格更高,但可以少費人力和時間,因為工人只需從大卡車上把廢紙卸下來并 打包。當時一個工人一個小時平均可以處理 16 個各重 300 磅 的外購包。廢紙行業的價格非常多變,大工廠對廢紙的供求變化通常會導致其價格大幅波動。 每當

3、廢紙市場價格明顯下降的時候,北冰洋公司就降低從公眾收購的價格,相應減少從公 眾渠道的購入,轉而增加從經營商處批量購買。富有挑戰精神的廢紙公司則往往利用市場 價格的波動,在價格下降時大量囤積,以待日后銷售。北冰洋隔熱公司經營著紐約城區 22 個收購打包倉庫,每個收購打包倉庫每周 7 天、每天 24 小時營業,這些收購打包倉庫為 4 個鍘切裝袋廠提供原料。北冰洋公司是回收 專家公司的兩個分部之一,另一家分部是廢鐵及金屬公司。 1981 年 3 月,回收專家公司總 裁正在復閱 1980 年度的財務報告,并將其與 1979 年財務報告進行對比。當他看到表 1 所 示的報告的時候,他注意到單位加工成本和

4、打包量正在上升。表1各收購打包倉庫合并的成本匯總報告1979 年 總成本(美 元) 自制包直接工人4,128,000倉庫間接成本2,765,760分部間接成本3,384,960總計10,278,7201980 年比 1979 年增加 外購包直接人工168,000倉庫間接成本112,560每包成本總成本(美 元)每包成本3.843,041,2803.842.572,493,8503.153.152,706,7403.429.568,241,87010.410.850.60514,8000.600.40422,1400.491980 年分部間接成本總計137,760418,3200.491.494

5、58,1601,395,1000.531.621980 年比0.131979 年增加他對每包成本上升的成本控制方面很關注,于是就把分部總經理和成本會計師邀請 到他的辦公室來開個會。會前,成本會計師將補充成本報告(見列示件 1)復印了幾份。 經過仔細研究匯總成本報告和補充成本報告,分部總經理對單位成本竟然上升了的內容表 示難以接受,最終他把他自己的成本計算匯總起來,表明單位倉庫成本從 1979 年到 1980 年實際上是下降了(見列示件 2)。他把自己的計算也復印了幾份,準備到會上散發。在 1980 年,外購包的自制包的比例發生了相當大的變化,由于批量廢紙的價格直線下降,因此使用外購包的比例大大

6、上升,自制包占全部加工包的比例從78%降到 48%。同時,加工的紙包總數上升了大約 22%。雖然 1980 年的總加工量上升了,但人工成本實際上 去下降了,因為加工的自制包數量減少了。收購打包倉庫的成本主要有三類:一是倉庫的直接人工(分揀和打包)費,二是直 接記在倉庫頭上的間接費用,三是分部機關間接費用攤銷。外購廢紙的成本沒有計在倉庫 頭上,而是由分部匯總分解到鍘切裝袋廠的產品之上。成本會計部門根據各倉庫加工兩項 產品(自制包和外購包)的直接人工費之間的比例,將本倉庫直接發生的間接費用分解到 兩項產品之上,攤銷比率是用倉庫合計間接費用除以倉庫合計直接人工費來確定。分部機 關間接費用是根據直接人

7、工費攤銷到倉庫的,攤銷比率是以分部機關合計間接費用除以整 個分部(包括 4 個鍘切袋廠和 22 個收購打包倉庫)的合計直接勞動費確定的。倉庫間接費用所包含的項目見列示件1,其中最大的項目是間接人工費,包括22個工頭的薪水(每個工頭負責一個倉庫, 1979 年的人均薪水是 22,400 美元)和叉車駕駛 員的工錢。叉車駕駛員將打包紙從打包機運到存放地點,并協助打包操作,在打包機的捆 扎鐵絲用完的時候給繞線框裝上鐵絲。在 1979 年,每個駕駛員每小時平均處理 7.5 個包, 年工資是 15,000 美元(每小時 7.5 美元)。倉庫間接費用還包括維修、耗材、動力、6%的社會保險稅 (FICA)、

8、折舊、保險和辦公支出;分部機關間接費包括整個分部的雜務費、 建筑維修工時費和材料費、生產管理人員工資及其他與購買、會計、管理相關的總成本。在會議上,成本會計師告訴總裁, 1980 年的倉庫間接旨與直接人工費的比率從 67% 上升到 82%,而每包廢紙的單位成本(見表1)之所以上升,很大程度上應該歸因于這一點;還有一個因素,就是 1980年的員工薪資比 1979 年上漲了 6%。分部經理則說,他確實不是一個訓練有素的會計師,但他很難相信單位成本是在上 升,因為實際上總成本正在下降,而總產量正在增加。他認為問題出在間接費用的攤銷方 式上。按照目前以直接人工費為基礎的攤銷方式,自制包攤銷的間接費用份額超過了合理 的比例。他認為要正確計算單位成本,間接費用應按紙包的包數來攤銷,而不應當按直接 人工費的比例來攤銷。他還把他的算法的復印件交給總載和成本會計師,以作為自己論點 的佐證。每個自制包和外購包的單位成本被用來確定最終產品隔熱袋的標準成本, 但是標準成本很少使用,因為這一行業的成本變化實在太快了。公司只是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