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Z-039 移動互聯網應用軟件開發(高職)_第1頁
GZ-039 移動互聯網應用軟件開發(高職)_第2頁
GZ-039 移動互聯網應用軟件開發(高職)_第3頁
GZ-039 移動互聯網應用軟件開發(高職)_第4頁
GZ-039 移動互聯網應用軟件開發(高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16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競賽項目方案申報書賽項名稱:移動互聯網應用軟件開發賽項組別:中職組 高職組專業大類:電子信息大類方案設計專家組組長:郭長庚專家組組長手機案申報單位(蓋章):工業和信息化行業職業教學指導委員會方案申報負責人:溫 濤聯系手機箱號碼:winbook通訊地址:大連市軟件園路8號A3-209郵政編碼:116023申報日期:2015年8月2016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競賽項目方案一、賽項名稱(一)賽項名稱移動互聯網應用軟件開發。(二)壓題彩照(三)賽項歸屬產業類型電子信息產業(四)賽項歸屬專業大類電子信息大類計算機類移動應用

2、開發(110212)二、賽項申報專家組姓名單位專業職務/職稱年齡手機號碼郵箱郭長庚許昌職業學院計算機應用校長/教uocg溫濤大連東軟信息學院計算機應用校長/教授5313804118001wentao滕偉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與考試中心副主w10020500姚明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與考試中心副處長3918612596411Yaom7601石冰山東大學計算機教hibing徐曉燕山東科技職業學院計算機應用教uxxyan趙偉東軟控股軟件工程副教haowei管連IBM大中華區大學合

3、作部總經uanlian李甲林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分院院長教ijl王道乾貴州職業技術學院分院院dq786董本清大連東軟信息學院計算機應用主任3413504111037dongbenqing王勇聯想集團技術總監3713400061550Wangyong7卞繼海聯想集團銷售總監3518688977397Bianjh1三、賽項目的通過移動互聯網應用軟件開發競賽,培養高職計算機類相關專業學生移動互聯網應用軟件產品開發意識和用戶體驗設計能力,激發其對移動互聯網應用軟件開發領域的學習和研究興趣,提高其軟件編程能力和職業素養,使學生

4、順應移動互聯網的發展趨勢,為中國移動互聯網產業發展輸送新鮮血液。此外,通過本次大賽,搭建校企合作的平臺,提升高職計算機類專業學生能力素質與企業用人標準的吻合度,將行業資源、企業資源與教學資源相整合,引領高職院校在計算機類專業建設、課程體系建設、人才培養方案和人才培養模式等方面的改革方向。同時,提升技能大賽與產業發展相同步的水平,推動兩化融合,提高職業教育服務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產業結構調整的能力,推進我國“互聯網+”行動、和“中國制造2025”等重要戰略的落實。四、賽項設計原則(一)確保公開、公平、公正是賽項設計的第一準則嚴格遵守大賽制度文件,規范賽項設計、組織、實施各環節流程,確保賽項公開、公

5、平、公正;(二)賽項關聯專業覆蓋面廣全國1327所高職高專院校中開設軟件技術或移動應用開發專業院校超過800所,專業覆蓋率接近60%。賽項覆蓋院校多,具有較好的帶動和引領作用。(三)賽項設計對于推動我國“互聯網+”行動有著重要意義軟件產業是信息產業的核心,是信息社會的基礎性、戰略性產業。軟件產業不僅能創造十分可觀的經濟效益,而且由于其強大的滲透和輻射作用,對經濟結構的調整優化、傳統產業的改造提升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倍增器”。目前,社會正在經歷從“電力驅動的機器”向“軟件驅動的機器”變革的“第二次機器革命”。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移動互聯網應用軟件開發已

6、經成為拉動經濟增長重要產業。目前,移動互聯網應用軟件及其用戶的數量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移動互聯網應用軟件不只是在手機上運行軟件,企業、政務、交通物流、警務、煙草、醫療衛生、教育、體育等行業用戶也會不斷加入到移動互聯網應用的隊伍中來。隨著"互聯網+"的概念的提出,它必將涉及企事業單位信息化應用場景的完善、擴展,帶來信息化的延伸,讓信息化無所不在,通過廣泛的產業鏈合作為用戶提供低成本整體解決方案。移動互聯網應用軟件將帶來信息化商業模式的創新變革。(四)賽項關聯崗位群人才需求量大有咨詢機構對2014年熱門IT職位及年薪預測,軟件工程師位居第一。而手機軟件工程師已經成為薪資增長最快

7、的職業。由于移動互聯新媒體的爆發式發展,目前國內的移動互聯應用研發人才缺口頗大,其中Android研發人才缺口已達到了40萬左右。而目前整個行業的發展尚屬于初級階段,移動互聯相關專業人才將會在未來5-10年間長期保持著供不應求的狀態。(五)圍繞行業核心崗位群的知識、能力、素質要求,并考慮未來移動互聯網應用行業新技術、新標準、新規范的發展趨勢,設計競賽內容通過分析移動互聯網應用軟件開發工程師的知識、能力、素質要求,以及新技術發展趨勢,賽項設計以當前熱門的智慧城市應用為背景,結合當前“互聯網+”的行業應用,將移動互聯網應用與智能交通、智能社區、智能家居等行業運用結合起來、鼓勵參賽選手結合“互聯網+

8、”的概念,對智能交通及其他各行業應用給出創意性的設計。充分發揮參賽選手的創意和創新能力。考查參賽選手構思、設計、實施和運營的項目全流程能力:以項目為基礎,針對移動互聯網產業人才需求特點,要求參賽選手對移動互聯網應用產品有敏銳的嗅覺和一定的構思設計能力,重點考查參賽選手的產品的設計開發、測試和運營等能力。(六)賽項設計要強調職業素養的引導賽項設計強調職業素養:比賽形式為團體賽,要求參賽隊具有較強的團隊意識、項目管理能力。(七)賽項設計要引導教育教學改革,促進校企合作引領教學改革:競賽內容設計將結合移動互聯網產業發展趨勢和人才能力要求,針對軟件技術專業在專業定位、課程設置、授課模式等方面存在的問題

9、,設計賽題和考核形式,從而促進軟件技術專業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改革。借助大賽平臺,促進院校和企業的交流和協作。五、賽項方案的特色與創新點本賽項在賽項的內容上與產業緊密結合,引導行業發展方向。賽項命題上依據“四化同步發展”、“兩化深度融合”的指導思想,選擇當前智能應用領域中比較熱門的智慧城市為切入點。結合當前“互聯網+”行業應用背景。既向選手展現了行業的綜合解決方案,又突出了移動互聯網應用軟件開發自身的特點。同時為高職院校軟件專業、物聯網專業、嵌入式開發專業、電子信息專業等的學科發展提供參考和指導方向。本賽項在賽項的命題設計上參照當前行業慣用的移動互聯應用軟件開發架構。后臺基于通用的WebSer

10、vice模型,接口協議采用最常使用的HTTP/JSON協議。競賽中,使用現有成熟設備模擬不同應用場景數據接口。重點考核在前端使用Android技術實現具體的業務需求。通過設備模擬場景,對移動互聯應用軟件開發過程中涉及的設備相關性技術進行屏蔽,將本賽項重點聚集于軟件開發層面,嘗試挖掘參賽選手的軟件開發潛力。本賽項在賽項的考核維度上依據移動互聯應用軟件開發崗位的能力模型。參照現有軟件企業中對軟件開發人員的崗位職責定義,重點聚焦參賽者的應用創意設計,應用系統設計,用戶界面和用戶體驗設計、代碼編程、測試排錯和團隊協作開發等核心能力。本賽項在賽項的結果評判斷方式上,采用統一的比賽軟硬件平臺,評分標準采用

11、大量客觀性指標,避免了外部因素影響,減少了裁判主觀因素比例。本賽項在過程組織上:積極創造公平公正公開的競賽環境。除基本的賽事組織外,還將通過互動體驗(微信)、賽事直播(云視頻)、現場氣氛營造(現場企業展區)多種方式方法,提升人們對賽項的關注度和感知度。比賽現場通過聯想“云視頻平臺”解決方案,將賽場環境實時在互聯網上進行直播,完全體現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本賽項在賽項資源轉化上,積極貫徹“以賽促教、以賽促改、以賽促學”的精神,努力探索競賽內容向教學資源的轉化。競賽內容以考核綜合能力(團隊協作、溝通、技術能力、實踐經驗、思維模式等)為目的,由點及面,向“移動互聯開發人才培養解決方案”進行擴展。通

12、過“通用理論課程、實訓課程、職業素養課程、畢業生頂崗實踐”四大課程體系的靈活組合,以及“實訓中心建設教師培養”的教學實施,將競賽內容轉化為綜合人才培養解決方案。通過這樣的途徑,最終實現由“少數選手參加、按照事件驅動的競賽”向“普及全員、形成日常教學的人才培養體系”的教學資源轉化六、競賽內容簡介(須附英文對照簡介)2016年度的移動互聯應用軟件開發大賽將以智慧城市的智能交通行業應用為考核點,采用實際操作形式,現場編程。比賽通過“系統文檔”、“程序排錯”、“功能編碼”及“創意設計”四種形式,考查參賽選手對實際問題的綜合分析能力,對技術架構的設計能力、對移動互聯網開發技術的掌握程度以及操作的熟練程度

13、。考核技術點包括:智能交通的行業應用,Android編程開發(UI,數據庫編程,手勢識別,網絡編程,MAP/GIS接口,多媒體應用,數據分析等)。This competition regards the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applications as the assessment points, using the effective operation of the form, on-site programming. Race through the "System Design", "Program d

14、ebugging" and "function module coding" three forms, examine practical issues contestants comprehensive analysis capabilities, technical architecture design capabilities, mastery of mobile Internet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operating proficiency. Technical assessment points includeint

15、elligent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applications, Android programming development (UI, database programming,gesture recognition, network programming, MAP interfaces, multimedia applications, data analysis, etc.)七、競賽方式(含組隊要求、是否邀請境外代表隊參賽)(1)競賽以團隊方式進行,每支參賽隊由3名選手組成,須為同校在籍學生,其中隊長1名,性別和年級不限,可配2名指導教師。參賽選手為201

16、6年在籍的高職高專學生,性別不限。(2)3名選手共用一套智能交通移動應用開發實訓系統,包含:1臺移動應用開發平臺,1臺移動應用開發網關,1個智能數據網關,1個智能交通仿真沙盤。(3)3名選手自行分配“系統設計”、3個“程序排錯”題、8個“功能編碼”題及1個“創意設計題”的任務,以保證整個團隊并行開發和調試。八、競賽時間安排與流程1.各參賽隊報到2.賽前事項安排3.開幕式4.比賽5.閉幕式第一日12:00之前報到第一日15:00-15:20賽場參觀、熟悉賽場15:20-16:00領隊會議第二日7:30-7:55開幕式入場8:00-8:30 開幕式第二日8:30-8:55檢錄入場、抽簽并加密9:0

17、0-13:00 比賽15:00-21:00成績評判第三日8:30-9:30閉幕式九、競賽試題見附件一。十、評分標準制定原則、評分方法、評分細則(1)評分原則競賽滿分為100分。比賽成績評判將根據“系統文檔”、“程序排錯”、“功能編碼”及“創意設計”四個部分評分,分值比例分別為5%、10%、79%和6%。競賽總得分=系統文檔得分+程序排錯得分+功能編碼得分+創意設計得分(2)評分項目考試模塊考查點權重描述評分標準系統文檔系統設計及文檔5%系統的設計思維及文檔的編寫能力根據模板符合度現場評分程序排錯UI布局5%根據界面原型與實際顯示之間的差異,定位并修改相應代碼,以實現正確功能。現場根據App的運

18、行結果進行評分業務邏輯5%根據需求描述及對功能的理解,并位并修復系統中業務邏輯存在的錯誤功能編碼UI布局9%根據給定的資源和界面原型,自行設計/編寫布局代碼,實現與原型相一致的界面布局功能現場根據App的運行結果進行評分地圖/GIS應用5%使用BAIDU MAP或GIS API或自定義地圖接口,實現地圖展現,搜索等功能。網絡通信10%根據給定的網絡通信接口,編程實現網絡數據的傳送,解析Handler/多線程/定時器5%利用Handler、多線程、定時器等技術,實現系統的同步/異步信息處理內容推送10%使用推送機制,進行內容,消息或廣告的推送。音視頻多媒處理10%對采集到的音視頻數據進行處理,存

19、儲和顯示。數據分析10%能夠對模塊環境中提供的數據進行初步的變換,挖掘和分析數據圖表展現10%對系統中查詢的數據,支持餅圖,柱形圖,拆線圖,面積圖等常見圖形顯示本地數據存儲10%使用本地數據庫保存系統數據,供歷史查詢或分析使用創意設計功能創意應用友好6%使用給定的接口,自由創意,實現規定的功能點。根據規范符合度評分注:本次賽項采用題庫形式,實際抽題次序及內容可能同本表有所不同(3)評分細則考試模塊評分細則系統文檔根據模板符合度現場評分程序排錯a) 完全達標:100%:缺陷已修改,功能正確實現,未導致其他新缺陷出現b) 部分達標:50%:缺陷界面或功能修改,但修改時引入了其他缺陷c) 未達標:2

20、0%:缺陷界面或功能已經被修改,但修改不正確,功能未實現d) 未開始:0%功能編碼a) 完全達標:100%:運行結果完全達標(功能,界面符合設計要求),程序可正確實現功能,無異常信息出現b) 部分達標:70%:代碼可運行,程序功能基本可用,但存在一般或提示性缺陷(如:但界面設計字體或風格不一致,提示信息不準確等)。c) 基本達標:40%:代碼可運行,界面滿足原型要求,但存在嚴重或致命缺陷(如:功能實現時有異常信息拋出或錯誤提示,導致功能不可用)。d) 未完成:20%:可以看到本功能的界面,但功能業務未實現。e) 未開始:0%:無界面,無功能創意設計根據規范符合度現場評分注:單個考核評分項的評估

21、方法,請參見附件二:評分細則(4)評分方法a) 本競賽設置裁判16人,包括裁判長1名,檢錄裁判1人,加密裁判1人,現在裁判2人(含裁判長),評分裁判12人。b) 試題評分前,裁判長根據試題類型及數量分配每名裁判負責試卷上2-3題,裁判以每個競賽團隊的相同題目進行評分,具體打分原則請參見評分細則。十一、獎項設置競賽獎項只設置團體獎,團體獎根據參賽代表隊總得分,進行排序(總分相同名次并列)。設一等獎10%,二等獎20%,三等獎30%。獲得一等獎的代表隊指導老師為優秀指導教師。十二、技術規范序號標準號中文標準名稱1GB/T162602006軟件工程 產品質量2GB/T93852008計算機軟件需求規

22、格說明規范3GB/T189052002軟件工程 產品評價4GB/T8567-2006計算機軟件文檔編制規范5SJ/T11291-2003面向對象的軟件系統建模規范十三、建議使用的比賽器材、技術平臺和場地要求(1)個人計算機,最低軟硬件配置要求如下:操作系統:Windows 7或更新版本處理器:1GHz 32位或64位內存:2GB(32位)/4GB(64位)或以上硬盤:50GB(32位)/80GB(64位)或以上顯卡:支持DirectX 9 128MB或以上顯示器:分辨率1024x768像素(2)移動互聯網應用軟件開發實訓系統,包含:1臺移動應用開發平臺,1臺移動應用開發網關,1個智能數據網關,

23、1個智能仿真沙盤。(3)相關軟件版本:jdk-7u51-windows、adt-bundle-windows-x86-20140321、Android 4.0.3十四、安全保障(1) 各賽項應根據賽項具體特點做好安全事故應急預案。(2) 賽前應組織安保人員進行培訓,提前進行安全教育和演習,使安保人員熟悉大賽的安全預案,明確各自的分工和職責。督促各部門檢查消防設施,做好安全保衛工作,防止火災、盜竊現象發生,要按時關窗鎖門,確保大賽期間賽場財產的安全。(3) 競賽過程中如若發生安全事故,應立即報告現場總指揮,同時啟動事故處理應急預案,各類人員按照分工各盡其責,立即展開現場搶救和組織人員疏散,最大限

24、度地減少人員傷害及財產損失。(4) 競賽結束時,要及時進行安全檢查,重點做好防火、防盜以及電氣、設備的安全檢查,防止因疏忽而發生事故。(5) 安全防范基本要求:堅守崗位,認真履職。聽從指揮,反應迅速。保持聯絡,及時溝通。明確責任,問責追究。(6) 賽場周圍要設立警戒線,防止無關人員進入,發生意外事件。比賽現場內應參照相關職業崗位的要求為選手提供必要的勞動保護。在具有危險性的操作環節,裁判員要嚴防選手出現錯誤操作。在參賽選手進入賽位,賽項裁判工作人員進入工作場所時,賽項承辦院校有責任提醒、督促參賽選手、賽項裁判工作人員嚴禁攜帶通訊、照相攝錄設備,禁止攜帶未經許可的記錄用具。如確有需要,由賽場統一

25、配置,統一管理。賽項可根據需要配置安檢設備,對進入賽場重要區域的人員進行安檢,可在賽場相關區域安放無線屏蔽設備。十五、企業合作意向本賽項意向合作企業為聯想集團。根據與合作企業的溝通,將由聯想集團提供國賽現場的所有競賽設備,并提供技術團隊保障比賽的順利進行。合作企業基于行業運用,提供移動互聯行業、職業技術/技能標準的支持。合作企業派工程師進駐賽場,護航大賽順利進行,提供全程的技術支持,技術咨詢。以上均為聯想集團無償支持。聯想集團鄭重承諾:1.遵守大賽執委會做出的關于大賽企業合作計劃的決定,遵從技能大賽的各項制度和工作流程。2.提供給賽項的設備技術可靠、產品成熟、使用安全,符合行業標準,符合職業院

26、校相關專業實訓基地建設需要,符合環保標準。合作企業負責將提供給賽項的設備免費運輸、安裝、調試,達到賽項競賽要求。3.面向備賽學校和地方選拔賽銷售的大賽使用設備,企業承諾價格不高于合作前1年內備賽學校所在省市(自治區)的政府采購價格。4.賽項設備器材供應企業須負責競賽場地儀器設備的維護和技術支持。5.單項賽項冠名企業原則上須承擔該賽項全部或不少于80%的設備、耗材和舉辦經費。6.賽項籌備期間,合作企業不得以大賽名義進行廣告宣傳和培訓。7.合作企業要保障設備供應,提供優質售后服務。8.大賽合作企業應遵守以下紀律:(1)不得直接或間接以技能大賽名義違規培訓。(2)不得直接或間接參與賽題設計、結果評判

27、等干涉大賽比賽成績的工作。(3)不得違背商業道德欺騙參賽院校。(4)不得在產品銷售中實際供貨價格高于承諾價格。(5)不得在言行上損害技能大賽和相關單位與個人的形象。十六、經費預算方案序號項目階段資金用途費用(萬元)1方案論證專家論證會議32賽前準備模擬題開發,培訓內容整理3免費技術培訓面授約2場3網絡約2場13比賽現場場內活動比賽用設備(合作企業免費提供)0設備運輸、安裝調試2出題,監考,工作人員,裁判和專家12布展3場外活動技術展示體驗2場地租金10媒體宣傳報道54比賽總結總結研討會3小計(單位:萬元)47十七、比賽組織與管理嚴格按照2016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組織機構與職能分工、2016

28、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賽項設備與設施管理辦法、2016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賽項監督與仲裁管理辦法,進行比賽組織和管理工作。1.賽項機構設置及職責(1)賽項執行委員會各賽項執行委員會全面負責本賽項的籌備與實施工作,接受大賽執委會領導,接受賽項所在分賽區執委會的協調和指導。賽項執委會的主要職責包括:領導、協調賽項專家組和賽項承辦院校開展本賽項的組織工作,管理賽項經費,選薦賽項專家組人員及賽項裁判與仲裁人員等。(2)賽項專家組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各賽項專家組在賽項執委會領導下開展工作,負責本賽項技術文件編撰、賽題設計、賽場設計、設備擬定、賽事咨詢、技術評點、賽事成果轉化、賽項裁判人員培訓、賽項說明

29、會組織等競賽技術工作;同時負責賽項展示體驗及宣傳方案設計。賽項專家組人員須報大賽執委會辦公室核準。(3)賽項承辦院校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各賽項承辦院校在賽項執委會領導下,負責承辦賽項的具體保障實施工作,主要職責包括:按照賽項技術方案要求落實比賽場地及基礎設施,賽項宣傳,組織開展各項賽期活動,參賽人員接待,比賽過程文件存檔等工作,賽務人員及服務志愿者的組織,賽場秩序維持及安全保障,賽后搜集整理大賽影像文字資料上報大賽執委會等。賽項承辦院校按照賽項預算執行各項支出。承辦院校人員不得參與所承辦賽項的賽題設計和裁判工作。2.比賽保障(1)建立完善的賽項保障組織管理機制,做到各競賽單元均有專人負責指揮和

30、協調,確保大賽有序進行。(2)設置生活保障組,為競賽選手與裁判提供相應的生活服務和后勤保障。(3)設置技術保障組,為競賽設備、軟件與競賽設施提供保養、維修等服務,保障設備的完好性和正常使用,保障設備配件與操作工具的及時供應。(4)設置醫療保障服務站,提供可能發生的急救、傷口處理等應急服務。(5)設置外圍安保組,對賽場核心區域的外圍進行警戒與引導服務。3.賽項保障(1)建立完善的賽項保障組織管理機制,做到各競賽單元均有專人負責指揮和協調,確保大賽有序進行。(2)設置生活保障組,為競賽選手與裁判提供相應的生活服務和后勤保障。(3)設置技術保障組,為競賽設備、軟件與競賽設施提供保養、維修等服務,保障

31、設備的完好性和正常使用,保障設備配件與操作工具的及時供應。(4)設置醫療保障服務站,提供可能發生的急救、傷口處理等應急服務。(5)設置外圍安保組,對賽場核心區域的外圍進行警戒與引導服務。4.賽場建設與監督(1)各賽項應制定詳細的賽場建設方案和建設進度表,并遵照執行。(2)賽項專家組應根據已制定的建設方案和進度進行檢查,確保在比賽前建設完成。(3)在正式比賽前一周,賽項專家組會同承辦方對賽場建設結果進行驗收與查漏。(4)賽場設備、設施、環境應進行賽前測試和試運行,確保賽項設備設施完好完善。(5)賽場驗收:正式比賽前,專家組會同承辦方應根據建設方案對賽場進行驗收。并在驗收報告上簽字確認。經驗收后的

32、賽場應禁止無關人員出入。5.申訴與仲裁(1)各參賽隊對不符合大賽和賽項規程規定的儀器、設備、工裝、材料、物件、計算機軟硬件、競賽使用工具、用品,競賽執裁、賽場管理、競賽成績,以及工作人員的不規范行為等,可向賽項仲裁組提出申訴。(2)申訴主體為參賽隊領隊。(3)申訴啟動時,參賽隊以該隊領隊親筆簽字同意的書面報告的形式遞交賽項仲裁組。報告應對申訴事件的現象、發生時間、涉及人員、申訴依據等進行充分、實事求是的敘述。非書面申訴不予受理。(4)提出申訴應在賽項比賽結束后不超過2小時內提出。超過時效不予受理。(5)賽項仲裁工作組在接到申訴報告后的2小時內組織復議,并及時將復議結果以書面形式告知申訴方。申訴

33、方對復議結果仍有異議,可由省(市)領隊向賽區仲裁委員會提出申訴。賽區仲裁委員會的仲裁結果為最終結果。(6)申訴方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絕接收仲裁結果;不得以任何理由采取過激行為擾亂賽場秩序;仲裁結果由申訴人簽收,不能代收;如在約定時間和地點申訴人離開,視為自行放棄申訴。(7)申訴方可隨時提出放棄申訴。十八、教學資源轉化建設方案“以賽促教、以賽促改、以賽促學”是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的重要目的。將競賽內容成功轉化為可教學化的資源無疑是實現這一目的的重要保障。競賽內容將以考核綜合能力(團隊協作、溝通、技術能力、實踐經驗、思維模式等)為目的,由點及面,向“移動互聯網開發人才培養解決方案”進行擴展,按照“知識

34、傳遞、能力就緒、崗位實踐、就業推薦”的時序,將源自于企業實際崗位的能力模型作為教學大綱編寫的指引,并通過“通用理論課程、實訓課程、職業素養課程、畢業生頂崗實踐”四大課程體系的靈活組合,以及“實訓中心建設教師培養”的教學實施,將競賽內容轉化為綜合人才培養解決方案。通過這樣的途徑,最終可實現由“少數選手參加、按照事件驅動的競賽”向“普及全員、形成日常教學的人才培養體系”的教學資源轉化。截至目前,我們已經完成了2014/2015年度競賽內容(移動智能農業)項目實訓課程及實訓指導書的開發工作。在2014年8月及2015年7月份已經成功地舉辦了兩期移動互聯應用軟件開發師資培訓。十九、籌備工作進度時間表依

35、據賽項籌備工作,制定籌備工作時間進度表。序號項目階段活動名稱時間1方案論證專家研討會議2016年2月到6月(每月組織一次,包括見面會議或者網絡會議)2賽前準備模擬題開發2016年3月初完成賽項培訓內容整理2016年3月初完成免費技術培訓面授培訓2016年3月到5月中旬網絡培訓2016年3月到5月間3比賽現場場內活動比賽用設備2016年4月底所有設備準備完畢。6月下旬,比賽前5天安裝就位。設備安裝調測2016年5月中所有設備第一次調測完畢。6月初,第二次調測完畢。6月底,安裝到現場后第三次調測完畢。出題,監考,裁判2016年5月底裁判、監考、出題人員就位,并培訓完畢。6月底大賽前5天,封閉出題。

36、大賽期間監考和判題。場外活動網絡新技術展示和體驗活動2016年4月,展示方案確定。2016年6月底,大賽現場。教師和學生活動2016年5月中方案媒體宣傳報道2016年5月底,媒體宣傳策劃方案準備完畢。二十、裁判人員建議由工信行指委將根據教育部及大賽組委會要求推薦經驗豐富的一線教師、行業專家、企業技術專家作為裁判,裁判選取和培訓工作將按照大賽組委會的統一安排執行。裁判分類專業要求職稱要求數量分配方式裁判長計算機/軟件工程副教授及以上1執委會推薦檢錄裁判無無1抽簽現場裁判無無2抽簽加密裁判無無1抽簽評分裁判計算機/軟件工程副教授及以上12抽簽二十一、其他本著“提升大賽社會關注度和影響力、增強場外人

37、員參與感,通過大賽的線上線下(O2O)的多樣體驗、讓更多人關注中國職業教育”的原則,除基本的賽事組織外,還將通過互動體驗(微信)、賽事直播(云視頻)、現場氣氛營造(現場企業展區)多種方式方法,提升人們對賽項的關注度和感知。l 互動體驗:以微信為載體,組織在線有獎問答、參賽隊人氣投票、賽事信息發布等;l 賽事直播:通過聯想“云視頻平臺”解決方案,將賽場環境實施在互聯網上進行直播,體現公平、公正、公開辦大賽;l 現場氣氛營造:通過營造“校園學習校企合作職業認證就業、創業”的氛圍,同時卷入企業在賽場外參展,讓現場所有人員感受到大賽是關注了職業教育全鏈條的發展附件一:樣題第一部分:系統設計題第1題:

38、完成客戶端系統登錄模塊的系統設計說明書文檔的編寫。(5分)【要求】必須使用U盤中指定的系統設計說明書(模板)。第二部分:改錯題第1題: 客戶端的IP地址設置界面,界面如圖1-1所示。(10分)圖1-1 客戶端的IP地址設置界面故障現象:1. IP地址輸入框沒有針對IP地址取值標準進行判斷和容錯處理。2. 四個輸入框之間沒有用“.”號連接,界面上沒有完整地體現出一個標準的IP地址控件格式。請根據題中所述現象,定位代碼并改正。第2題: 服務端的啟動界面如圖1-2所示。(10分)圖1-2 服務端的啟動界面圖1-2中顯示獲取的服務端地址為:92。客戶端使用此地址進行連接時發現連接

39、不成功。經檢測發現服務端界面上所獲取的IP地址與服務端操作系統設置界面顯示的地址不一致,如圖1-3所示。圖1-3 服務端操作系統設置界面中顯示的IP地址界面故障現象:1. 服務端獲取的IP地址與服務端操作系統配置的IP地址不一致。請根據題中所述現象,定位代碼并改正。第3題: 服務端啟動界面,單擊【設置】按鈕,彈出對話框界面如圖1-4所示。(10分)圖1-4 設備端口設置對話框界面對話框列表中使用的是原始設備名,不利于用戶閱讀理解,需要將各設備名與串口名對應,例如:/dev/ttySAC0對應是的COM1,/dev/ttySAC1對應是的COM2,以此類推。故障現象:1. 服務端串口設置對話框界

40、面列表項內容用戶可閱讀性不強。請根據題中所述現象,定位代碼并改正。第三部分:編程題第1題: 實現系統的啟動導航功能。(5分)【功能說明】一個APP在首次部署后,為了提高用戶的可操作性,通常會設計一個簡短的說明或導視界面。利用給定的三個圖片資源進行功能設計。【要求】1. 根據給定的三個圖片資源(project_nameassets),設計系統使用指南、歡迎和開始三個導航界面,參閱導航界面原型如圖2-1所示。圖2-1 導航界面原型2. 通過手指的觸摸橫向滑動,進行三個導航界面順序切換。3. 在第三個“開始”界面,設計一個按鈕控件,點擊該按鈕進入“用戶登錄”界面。第2題: 實現系統的用戶登錄界面及其

41、相關功能。(10分)【功能說明】登錄界面負責完成對用戶的鑒權,合法的用戶允許使用該系統,不合法的用戶則不允許使用該系統。在該界面中還需要完成用戶注冊、密碼找回、記住密碼等功能。【要求】1. 利用現有資源,自行設計用戶登錄界面,參閱登錄界面原型圖2-2所示。圖2-2 用戶登錄界面原型2. 實現用戶的登錄功能:輸入用戶名和密碼,點擊【登錄】按鈕,將用戶名和密碼以Json格式封裝后發送到服務器進行校驗,校驗通過則允許進入系統主界面,否則拒絕進入,并給出對應的錯誤提示信息。注:客戶端需要對各種異常或非法的登錄場景進行過濾處理,并給出對應的提示。3. 實現密碼找回功能:當用戶忘記密碼時,輸入用戶名后,點

42、擊【忘記密碼】,系統會將該用戶的用戶名和密碼以明文方式發送到該用戶注冊時所登記的郵箱。注:系統郵箱為admin,密碼:admin,SMTP服務器地址為:4. 實現用戶注冊功能:點擊【用戶注冊】,彈出用戶注冊對話框。用戶注冊時需要填寫用戶名(612位純字母,忽略大小寫)、用戶密碼(36位字母與數字組合)、用戶郵箱等信息。客戶端需要對輸入的信息進行合法性檢查,若發現輸入非法,則給出明確的提示信息。通過合法性檢查的內容以Json格式封裝發送至服務端進行存儲。5. 實現記住密碼功能:界面上提供一個checkbox控件,用于選擇是否記住密碼,默認為記住密碼。當控件為選取狀態時,再次

43、啟動APP時登錄界面自動填寫用戶名和密碼。否則,登錄界面的用戶名和密碼輸入框為空。第3題: 實現系統的實時環境指標動態顯示功能。(10分)【功能說明】實時環境指標是智能農業管理系統的主界面,用于顯示所有傳感器的當前狀態及當前值,并動態實時刷新。【要求】 1. 利用給定的資源,實現該界面原型的布局,參閱環境指標界面原型如圖2-3所示。圖2-3環境指標界面原型2. 實現空氣溫度、空氣濕度、土壤溫度、CO2、土壤濕度和光照六個傳感器的實時數據顯示功能。注:數據實時刷新周期為1秒。3. 實現報警狀態警示功能,正常狀態背景為綠色,警告狀態為紅色。4. 設計一個本地SQLITE數據庫,用于存儲實時傳感器數

44、據,以供【歷史數據查詢】功能使用。注:設計數據庫需要考慮到傳感器的類型(空氣溫度、空氣濕度、土壤溫度、土壤濕度、光照、CO2),以及查詢周期(60秒,5分鐘)的關系。5. 傳感器實時數據進行數據庫存儲時,需要對數據進行預處理。各傳感器5分鐘的歷史數據只需要保留前60秒的數據即可,后續進入的數據將自動頂出前面的數據;各傳感器5分鐘歷史數據只需要保留前5個數據(每分鐘一個數據,具體的計算方法是將該分鐘內60秒的數據求平均),后續進入的數據將自動頂出前面的數據。6. 點擊各傳感器的顯示區域,可以進入對應的傳感器“實時曲線顯示”界面。第4題: 實現系統中各傳感器數據的實時折線顯示功能。(10分)【功能

45、說明】本功能的上層界面是實時環境指標動態顯示界面。該界面針對某一選定傳感器,在界面上以折線的形式顯示時間與數值的對應關系。【要求】 1. 在“實時環境指標”界面點擊任一傳感器,可以進入到對應傳感器的實時折線顯示界面。根據給定的資源,實現界面的功能布局,參閱實時折線顯示界面原型如圖2-4所示。圖2-4 傳感器實時折線顯示界面原型2. 實現傳感器的實時曲線動態顯示:橫向軸為時間軸,顯示當前時間,格式為HH:MM:SS;縱向軸為刻度軸,顯示為該傳感器的取值范圍;節點在縱軸的位置為當前時間的實時讀數,節點與節點之間用折線連接構成折線圖;當前的數值顯示在節點上方。3. 在該界面,通過手指的觸摸橫向滑動,

46、實現各傳感器折線界面的切換。4. 折線顯示時支持報警狀態動態刷新。當傳感器的狀態為正常狀態時,節點和節點的連接線為綠色,當傳感器在某一時間點的狀態為警告時,該節點及該節點前的連接線為紅色。5. 點擊【返回】按鈕,可以返回到環境指標顯示界面。第5題: 實現系統的歷史數據查詢功能。(10分)【功能說明】系統提供對各傳感器的歷史數據查詢功能。在該界面,選擇對應的傳感器,再選擇需要查詢的時間段,點擊【查詢】按鈕,該界面可以將滿足條件的數值以折線的形式展現出來。【要求】 1. 根據界面原型,實現該界面原型的布局,參閱歷史數據查詢界面原型如圖2-5。圖2-5 歷史數據查詢界面原型2. 傳感器類型支持:空氣

47、溫度、空氣濕度、土壤溫度、土壤濕度、光照、和CO2。3. 查詢周期支持:60秒,5分鐘。4. 單擊【查詢】按鈕之后,可以將對應傳感器的數據從對應的數據庫表中查詢出來,并以折線的形式顯示在界面上。5. 超出界面顯示范圍的數據需要支持手指觸摸橫向滑動顯示。第6題: 手動控制界面。(5分)【功能說明】本功能實現在手動控制模式下,手動下發各控制單元的開/關命令,用于手動驅動控制單元的動作。【要求】 1. 根據界面原型,進行功能布局設計,參閱手動控制界面原型如圖2-6所示。圖2-6 手動控制界面原型2. 在自動/手動控制模式下,支持動態的顯示和刷新各控制單元的當前狀態。3. 在手動控制模式下,實現風扇單元的手動開/關控制功能。4. 在手動控制模式下,實現水泵單元的手動開/關控制功能。5. 在手動控制模式下,實現光照單元的手動開/關控制功能。6. 在手動控制模式下,實現蜂鳴報警單元的手動開/關控制功能。第7題: 實現系統的設置功能。(10分)【功能說明】本功能實現系統中所有需要進行設置的配置項。【要求】 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